第九课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题是爱国情怀。
课文通过讲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历史资料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国家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认识相关的历史人物,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有趣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准备相关媒体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营造爱国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呈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
小学品德与社会鄂教版五年级下册《9、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勿忘国耻
看书67页,想一想:
日本右翼分子在历史教 科书中如此歪曲事实, 是什么目的?
会对学习者产生什么后 果?
• 日本右翼分子如此歪曲史实,居心叵测,
不愿戴上侵略的帽子,以减轻心灵的负罪 感,对学习者会产生错误的认识:日本从 来没有侵略中国。
• 这是日本当时使用的毒气弹和防毒 面罩。
日本老兵东史郎曾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 暴行,他在战后认真反省,并发表了许 多记录南京大屠杀真实情况的著作。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 险的时候
日本的侵略
日本帝国主义从上个世纪30 年代开始,就妄想将中国变成 它的殖民地。为了到达这个目 的,日本开始对中国发动一系 列的侵略战争。
难忘九一八
卢沟桥事变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之 后,还不满足,他们又向中国古 都—北平进军了。
看书65页,了解这两件历史 事件。 思考:这两件历史事件分别标 志着什么?
听了这段血泪控诉,你有什么感想?
但是,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长达十四年的 屈辱历史,却在日本的教科书中一再被 扭曲。
想想:日本右翼教科书歪曲事实对学习者会产生什么后果?
1937年7月7日夜, 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 发生了有向日本军队开 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 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 进入战斗状态……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 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就 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 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 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卢沟桥之歌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Hale Waihona Puke 为什么说“男儿坟墓 在此桥”?
日军侵华历史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 变”。拥兵50万的东北边防总司令张学良不战而 退,日军强占我国东北,在3个多月时间里占领我 东北全境,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政策,所到 之处横尸遍野,使我3000多万名同胞沦为日军铁 蹄下的奴隶。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柯云若 小组
你知道吗?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为了 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对我国发 全面的 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 动了疯狂的、
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不能忘 记的历史, 在日本侵略者制造的灾难中 去寻找我们的民族之魂吧!
1931年9月18日夜,驻东北的日军 经过精心策划,派它的守备队炸毁了南 满铁路沈阳近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 然后,日本关东军污蔑中国东北军破坏 南满铁路,袭击日军守备队,并以此为 借口,炮轰东北军北大营进攻沈阳城。 蒋介石却发布了“绝对不抵抗” 的命令,主动撤到山海关以南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
杨靖宇烈士陵园
谢谢观赏
绝 对 不 抵 抗 有 什 么 后 果
一夜之 间就占 领了北 大营和 沈阳城
第二天 占领了 长春
日 军 只 用 了 四 个 多 月 的 时 间 就 占 领 了
辽宁、吉林、 黑龙江三省
短短4个多 月内,128 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日本 国土3.5倍 的中国东北 全部沦陷
幸存者的陈述
十二时前,突然有日军七八名持枪来。跟至到大空 场,有数百人席地而坐。接着陆续有日军从各方驱来平 民多人,送入对面空院中。 一直到下午五时,捕捉人数在大空场上就有五千人 以上。军官指令以四人一列,依次向下关方向而行。 到达下关已六时,人群置于码头沿江人行道上,我还 以为要渡江做工,却是绝大屠杀。很快,有两辆大卡车满 载麻绳,有多数带刀者。士兵分取麻绳,然后向东西分散, 在路当中每十步放枪一挺。很快,就听到枪声响。大屠杀 开始了。但是,因为天黑看不见,日军怕枪杀不彻底。就 捆人屠杀,状至极惨…… 有人投江逃跑。日军拿机枪向江中扫射,怕留下活 口作今日对证。我伏入水中,右侧射来一弹,差点毙命。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生活困苦,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愿做奴隶,他们要站起来,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过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生活困苦,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愿做奴隶,他们要站起来,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生活困苦,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不愿做奴隶,他们要站起来,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故事。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斗争的精神。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第一章:认识奴隶制1.1 学习目标:了解奴隶制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奴隶主和奴隶的身份及相互关系。
1.2 教学内容:奴隶制的定义和特点:奴隶制是一种社会制度,奴隶主拥有奴隶的所有权,奴隶被迫为奴隶主工作,没有自由。
奴隶主和奴隶的身份及相互关系:奴隶主是拥有奴隶所有权的人,奴隶是被迫为奴隶主工作的人,两者之间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奴隶制的定义和特点;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奴隶主和奴隶身份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奴隶制的残酷和不公正性质。
第二章:奴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1 学习目标:了解奴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识奴隶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奴隶制度的起源:奴隶制度起源于古代社会,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中国。
奴隶制度的发展过程:奴隶制度在不同地区和时代有不同的发展,如古希腊、古罗马等。
奴隶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奴隶制度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分化,奴隶们受到剥削和压迫。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奴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奴隶制度对社会影响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奴隶制度的不公正和对人类的伤害。
第三章:奴隶起义和奴隶制度的终结3.1 学习目标:了解奴隶起义的原因和意义;认识奴隶制度的终结过程。
3.2 教学内容:奴隶起义的原因:奴隶们受到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发起起义反抗奴隶主的统治。
奴隶起义的意义:奴隶起义是奴隶们争取自由和尊严的重要斗争,对奴隶制度的终结起到了推动作用。
奴隶制度的终结过程:奴隶起义和各种社会变革的力量共同导致了奴隶制度的终结。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奴隶起义的原因和意义;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奴隶制度终结过程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强调奴隶起义对奴隶制度终结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奴隶制度的遗产和影响4.1 学习目标:了解奴隶制度的遗产和影响;认识奴隶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是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勇敢地站起来,不愿再做奴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反抗和斗争。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他们的反抗精神。
同时,学生对于爱国情怀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悲惨生活,了解他们的反抗和斗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2.原因: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来进行阐述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阅读理解法:通过学生的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2.课件: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相关课件。
3.视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录片或者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课件
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社会影响
这首歌曲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和自 由,勇于反抗不公和压迫。同时,它也是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体现,能够 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个人启示
对于个人而言,这首歌曲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追求自由、 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它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不屈服于权势 和压迫,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主题思想阐述
主题思想
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以及对压迫和奴役的反抗。 歌词中通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一呐喊,激发人们的反抗意识,呼吁 大家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创作于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人 民生活困苦,统治阶级腐败无能。这首歌曲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 况和人民的心声。
作业布置
拓展任务
01
02
对比《义勇军进行曲》与其他抗日歌曲的异同点。
结合现实,谈谈《义勇军进行曲》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和影响。
03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小组讨论
探讨歌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和影响。
角色扮演
模拟创作背景,演绎歌曲背后的故事。
互动问答
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业布置
基础任务 背诵《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搜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歌曲创作背景。
作业布置
进阶任务
1
2
分析歌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写一篇短文。
3
制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简易乐谱,并尝试演唱。
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这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 力。
品德与社会《起来_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 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他于1839年3月抵广州,邓延桢等传讯 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 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 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 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 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 禁烟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在查 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 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
三、抗日烽火
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关大捷
三、抗日烽火
台儿庄战役
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的四大会战
平型关大捷 谢晋元 姚子青
台儿庄大捷
太原会战 (1937)
武汉会战 (1938)
徐州会战 (1938)
(爱国主义、民族气节、舍身卫国等精神。)
小结: 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表明了中国人民不畏压迫,奋起反抗,
誓死打击侵略者的决心。但是黄海大海战之后,腐败无能的清政 府奉行妥协投降政策,面对日军的侵略节节溃败,1895年4 月被迫签订了屈辱卖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海战虽然失败了, 但是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等人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一直鼓舞着 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而英勇斗争。”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作者:暂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4年第9期面对日本军队的进攻,中国军队不抵抗。
北大营丢了,东北军不战自溃,整个东北在4 个月零18 天里丢失殆尽,3000 万东北人民成了亡国奴。
不抵抗政策导致了整个东北的沦陷,使得东北民众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也使得1931 年9月18 日这一天成为中国的“国耻日”。
但中华民族并不是甘心为奴的民族。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传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一首描述东北人民失去土地和家园、遭受日本侵略者掠夺和奴役的悲愤歌曲,充分体现了东北人民收复故土、赶走侵略者的迫切心情。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东北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处于国破家亡的东北人民,自发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东北大地上,涌现出义勇军、游击队、红枪会、大刀会、山林队等各种抗日武装,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下,抗日游击战争迅速开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9.起来_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抗战歌曲,感受当时人们同 仇敌忾、团结抗战的热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 • • • • • •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自学提示三 1、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是如何投身抗战的。
2、为什么举国上下,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不顾 个人利益而投身抗战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每组派一名代
3、说一说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1)听了杨靖宇的故事,你觉得什么地方使你 最受感动? (2)是什么力量使英雄如此坚强呢?
讨论交流 1、像这些英雄还有无数,甚至有更多的无名英雄, 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今天,人们是如何纪念他 们 的呢? 2、经过艰苦的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日本投降签字。 (1)中国人民是在什么情况里赢得抗战胜利的?抗战 胜利的取得容易吗?
残酷的战争
筑起血肉长城
学习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了解面对日本发动的残酷战争,中 华儿女是什么态度。
2.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 强民族意识,立志为强大祖国、振 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自学提示一 阅读68页内容,了解著名的抗日战 役。 1、面对日本发动的残酷战争,中华儿 女是什么态度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思 考:中华儿女是怎样面对国家危亡的? 2、看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形势图, 说一说中国军民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 的(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 3、你了解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吗?
与日军作战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抗日烽火
平型关大捷
抗日烽火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奴隶们反抗的必要性。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 引导学生理解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奴隶们反抗的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奴隶制度的存在和奴隶们反抗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曲的乐谱和音响设备。
2. 准备关于奴隶制度和奴隶反抗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奴隶制度和奴隶们反抗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奴隶们反抗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激昂和力量。
3. 歌曲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歌曲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奴隶们反抗的意义,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并思考奴隶制度对人们的影响。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奴隶们反抗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奴隶们反抗的艰辛和勇气。
2. 邀请有关专家或历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奴隶制度以及奴隶们反抗的历史背景。
七、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唱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对奴隶制度的理解程度。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评估学生对奴隶们反抗精神的认同和尊重。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传达了奴隶制度的意义和奴隶们反抗的必要性。
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第9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 鄂教版 (共21张PPT) PPT
▪ 1945年,随着美军攻入日本本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中国军队亦开始对日军发 动总反攻,满洲国、汪精卫政权等傀儡政权也相继瓦解。同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
皇向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9日,日本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降书,中国 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 战后,中华民国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
结婚五年,重逢爱情 除了当一个贤慧的妻子,我亦毫不掩饰 对他的 热情, 「我爱 你」是 每天恭 送他出 门上班 一定说 的话, 然后附 加一个 亲密的 吻,即 使他大 多时候 只是浅 浅一笑 ,也足 够我高 兴个老 半天。 生道理,上下五千年,说也说不尽! 但还好 ,许多 道理是 可以比 喻的; 这一比 喻,道 理就透 彻了。 此时, 人们将 会说--- 原来如 此啊! 例如日 常生活 中的鞋 子,有 人经过 总结, 悟出了人生许多道理:
▪ 据估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9月日本投降之间,中国有3500万人以 上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然而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再次陷入 国共内战。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的意义: 沉重地打击了日
军的疯狂气焰,极大 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 战信心,提高了共产 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洲国等一系列的在华傀儡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中国国 民政府则采取攘外安内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
▪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随后
中国各方政治势力逐渐达成统一抗日共识,中日双方均投入大量军队,并动员全国 力量进行制衡。
▪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并与美国、英国 、苏联等结成同盟国,共同对抗以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为联盟的轴心国,中国抗日
五下品第9课《起来_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二、流程:
自读文字看图片、回忆、填写——小组讲述、交流—— 班上展示——归纳小结。 先举手者优先发言
三、评价:准确、有条理,声音响亮 。
符合评价要求的小组或个人得星!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日军装甲车进入沈阳城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七· 七事变
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抵抗日军进攻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靶子练习刺杀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华侨集会,募捐款物,支持抗日
探究一(8+9+10+1)
一、任务:
1、交流自己了解的著名的抗日战役和游击战的故事。 2、在这些抗日英雄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二、流程:
自读文字看图片、思索——小组讲述、交流,选小组优秀——组优秀到班上展示、评 选最优秀——归纳小结。
三、评价:准确、有条理,声音响亮 。
符合评价要求的小组或个人得星!
重要提示与资料补充
想想:日本右翼教科书歪曲事实对学习者会产生什么后果?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 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向 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 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 之间进入战斗状态…… 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 擦,虽然人们就地解决,但 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 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 来……
第三单元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第9 课
中华人民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第九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已经远离战火硝烟的年代。
缺少战争年代的切身体会,学生能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战事例,但是要想从情感上产生共鸣,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还有相当的难度。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随着视野的逐步开阔,对社会的认识逐步加深,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也日益摆脱童稚。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度及思想品质。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说了解的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祖国,从日军侵华的屈辱史及抗日战争的斗争史中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感受我们的祖国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了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巨大牺牲,了解一些重大的抗争史实。
教学难点是:学会用事实说话,牢记屈辱史,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开课之前,教者很容易担心学生难以走进这段日渐远去的历史,难以体会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中国人民遭受的磨难;难以理解革命先驱不怕牺牲,团结奋斗的精神。
因此会在教学环节设计,特别是资料的补充上,语言的渲染上十分用力,这样的教学流程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但是对于还不够成熟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容易产生偏激的认识,过激的情绪表现。
教者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历史事件及其他资料的呈现方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注意掌控学生的情感走向,正确指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民族感情。
设计思路一、根据教材呈现的历史事件,按照事件为序,理清抗日战争的全景。
同时突出七七事变等重点内容,帮助学生认识那段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从列强闯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
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2、知道一些特别日子的来历,知道国歌的来历。
3、知道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学习抗日英雄的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反抗侵略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特别日子及国歌的来历。
学习革命精神。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谈话引入
从列强闯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
他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二、学生听故事
《三元里人民抗英》
听后思考: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事迹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小结
一张张照片,一尊尊雕像,一座座纪念馆,讲述着一个个爱国志士、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记录着一段中华民族不屈的奋斗历程。
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寻找它们背后的故事。
四、学生活动
虎门销烟、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你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吗?想办法搜集相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办一次小展览。
五、师提问
你知道这些特别日子的来历吗?请家长或其他长辈讲讲这些节日的故事。
7月1日5月4日8月1日10月1日
六、师小结
1、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大半个中国沦陷,在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惨遭奴役的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团结抗战。
2、师讲述国歌的来历。
第二课时
一、活动
观看电影《国歌》片断,举行一次抗日救亡诗文朗诵会或抗日歌曲演唱会。
二、看图学文
1、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撰写抗日文章,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一场持久的抗日战争。
2、死守闸北
3、血战台儿庄
4、灵活机动的抗日游击队
三、师小结
中国不会亡!战场上,英勇的将士们顽强作战,给日本侵略者一次次沉重的打击。
敌后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和广大人民一道,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也积极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战胜利。
四、交流
收集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故事,了解抗日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在班上进行交流。
五、活动
你看过或知道哪些爱国题材的电影?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并选择其中的一部,向同学介绍。
《地道战》、《小兵张嘎》
六、小结下课
教学后记:学习了本课,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虽然他们没有真实感受,但他们至少明白了“自己必须做强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