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word.doc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word.doc

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高瑞珍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

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

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

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

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

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

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二、“观课议课”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

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有感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有感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有感陈迪认真学习了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讲座,认真做了笔记,自己有很大收获,对观课议课又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一、通过学习认识到观课议课是指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应用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师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的路径,从认真观课读懂课堂入手,解决有效的说,议课的问题,促进参与者去思考,由此改变行动、思路和方法。

我校前段时间也组织进行了观课议课,结合学习内容我谈谈如何进行观课议课才能更有效。

观课议课作为教学研究的一种新形式,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在观课之前,应该确定教学活动研究的主题,也就是研究的问题,请献课教师在这个主题的学术氛围下上课,其他老师听课;然后,进入议课环节,先有献课教师说课,主要说自己在上述氛围下的教学预设和实际上课的教学生成的关系,总结得与失,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新想法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最后,所有听课教师议课,在要研究的问题的前提下对这节课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教学评价,并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主持人作总结性发言,归纳所有人的发言要点,总结归纳出本次观课议课的成果,并提出下一步需要研讨的问题。

还要进行不断的反思,达到真正有效的观课议课。

二、通过网上的学习,我认为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一定存在着联系。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都是从课堂教学出发,围绕课堂教学的某些问题,引发思考,展开讨论,课堂教学本身成为研究对象,通过观课,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共同参与,教师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形成共识,同时汲取他人的优点,从而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达到预期教研目标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谈谈观课与听课的区别。

1.观课议课要求观课教师与上课教师就某方面问题进行交流,如我们初中数学的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总结是否全面、到位。

观课教师要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观课;听课不要求教师提前与上课教师沟通,不需要带有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学习陈大伟教授的《怎样观课议课》使我受益颇深。

陈大伟教授对那些真实而典型的课堂案例的评议,让我知道了该如何观课议课,更意识到观课议课这一形式对优化我们的教学,促进教学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可行*和有效*,他的教育智慧和思想更是给人启示和思索。

陈教授开创的观课议课让我真正明白评课的真正意义。

首先,听课者必须对课堂认真观察,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出现。

而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意图可以阐述,可以争论。

其次他转变评课的着眼点,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从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看教师是否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看教师讲得怎么样。

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能否提出有价值问题;关键还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学业水平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是否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

这样的课就可以认为是一堂很好的课。

陈老师的《怎样观课议课》,也使老师们从活动中收获经验得到成长:通过上课,听课教师了解为什么这样上;通过观课议课,使听课教师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等;观课老师也从活动中得到启示,给出自己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自己的阅历。

关于有效观课议课的几点认识

关于有效观课议课的几点认识

关于有效观课议课的几点认识观看了陈大伟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

"观课议课"是陈大伟教授10年来提出并践行的一种新理念,目前在全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将教研文化从单一引入多元,从单向变为互动,吸引了众多学校和教师主动参与"观课议课"活动,改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而对观课议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陈大伟教授的讲座提出了有效观课议课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观课议课?2⃣️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区别?3⃣️如何进行有效的观课议课?4⃣️怎样组织好观课议课活动?5⃣️观课议课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陈老师把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听课”和“评课”分别改称“观课”和“议课”。

我们要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课堂,仅靠被动地“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叫“观课”,要主动地动用心发现和思考,才能观透一节课。

课后与任课老师进行的交流,直接评价讲课好坏还不如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启发授课者和观课者所有人的思考,每个人都得出自己的看法及改进的措施,所以叫做“议课”。

“促进思想”显然比“提供思想”更胜一筹,这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只要能好好地实施这个环节,多观课多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有长足进步的。

“议”是围绕课堂去探讨,“评”是句号而“议”是问号。

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观课的实效性,因为议课需要在用心观课的前提下进行。

所以,个人认为观课前的准备和观课时的用心记载并提出有效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观课议课与传统的听课评课有很大的不同。

通过学习《怎样观课议课》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能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思考,用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学习了陈大伟老师的《怎样有效观课》,我对听课有了新的认识:一、观课坐到学生身边去传统的听课时,往往是坐在教室的后面,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引如新课,如何让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练,教态是否自然大方,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等等。

而陈大伟老师认为要坐到学生身边去,你不深入学生中,你就不能获得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该以学为本,因学论教;这样,评价教的效果和教的水平就需要颠覆一下目前习以为常的经验和做法,即不是观察教师讲得怎么样,水平有多高,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从学生学的效果反射教师教的水平,从学生学习的活动看教师教的活动是否达到目的和是否高效。

二、要尊重课堂、尊重学生我们认为,课堂是一个生命生长和实现的所在,是一个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庄严神圣的地方,走进教室时,我们需要存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态度和心情。

对于观课议课,我们建议:一定要提前进教室,不能在教学开始以后,很轻率地敲门打断师生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关闭通讯设施,杜绝旁若无人地接听电话;要集中精力关注和研究教学,不做与本堂教学无关的诸如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不要和其他观课者闲聊,避免在课堂上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和评议。

三、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不同观课议课与以前的听课评课不同,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

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有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

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

【精品文档】陈大伟假如不是“评课”而是“议课”-推荐word版 (7页)

【精品文档】陈大伟假如不是“评课”而是“议课”-推荐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陈大伟假如不是“评课”而是“议课”篇一:学习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学习《有效观课议课》的心得体会高瑞珍有幸拜读陈大伟教授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读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翻新的境地。

继续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学习了《有效观课议课》,我对观课议课有了新的认识:“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不同?观课与听课比较,“听”主要指向声音,“听”的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观课议课的教研活动就是研讨课堂事实和现象,不针对授课教师,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可能性和实现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就大大降低了评课评人的的利害关系,从而减轻教师的压力。

我们都希望教师们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伤害和打击,大家能够共同观察、收集、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这才是幸福而有效的教研。

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观课议课活动中,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评课内容不要表面化。

陈大伟教授提倡观课议课要有相对集中的问题和主题。

看看书中的案例,都很好的表明了这一点。

比如:一节课超时,探讨是哪些地方“浪费”了时间?数学课应观察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题时的方法和效果。

数学课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而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长此下去,学生的数学素养会慢慢提高。

观课议课有感

观课议课有感

观课议课有感聆听了陈大伟教授的专题讲座,学习了陈大伟教授有关“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之后,我有春风拂面,如饮甘霖之感。

一、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听课评课,关注的是师生在教学时间活动中的所有表现,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

而陈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则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它是日常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教师参与是其主要特点和意义价值所在。

它关注的是通过活动,教师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是否用于实践。

充分地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成长为本。

二、实践的策略。

观念得到了转变后,我们更应关注具体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陈教授给我们作了明确的解答:1、以学论教策略,即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

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影射、考察教师的教。

2、直面问题策略。

此策略最重要。

操作上,首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培养教师的自我批判和反思精神,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不满意”并立志改进,其次不能把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意见作为奖惩依据。

第三充分尊重教师的参与需要,为教师创造安全的、能充分敞开的献课和自由发表意见的空间。

第四是建设合作互助的教师文化,培养教师的对话交流能力。

3、平常对话策略。

参与者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性关系。

对话者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自信而不封闭,虚心而不盲从。

三、行动的落实。

在校本研修中,完整的观课议课有一定的程序:一是观课前的沟通。

目的在于了解献课教师的献课取向。

即:活动的主题、方式、时间达成一致。

二是课堂观察。

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立的主题上全面收集课堂信息,梳理“行为”“效果”“关系推测和意见”等内容。

三是课后议课。

即:参与者对等对话,描述课堂现象,判断行为效果,探寻教育理念,推测相关因素联系,提出改进可能。

观课议课 --陈大伟

观课议课   --陈大伟

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有什么区别

观课议课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问 题 教师专业水平能力不断增 强的问题

观课议课教研活动的教研目标 是什么?
提出主题 围绕主题进行对话和交 流。

观课议课的策略是什么?

观课时把关注重点和焦点 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 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 教师的教,就是以学考察 教、以学思考教。
改变教育假设的议课


议课时把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老师提的问题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先从学 的效果入手),学生采用的方法是朗读, 要求朗读后立刻回答问题学生没时间思考 (学的行为不合理),是谁让学生朗读后 立刻回答问题的,是(教师教的行为不合 理),要学生能有效的回答问题,应该采 用默读(教学方案不合理),最后学生读 了课文并没悟到问题(教育假设不合理)

观课议课、评课、磨课的关系
从准备看 评课要有一套全面客观地评价量表。 磨课是参与者要有一颗无私帮助别人 的心。 议课是在观课议课前明确主题,确定 主题后则需要根据预设主题进行相应 准备。

观课议课、评课、磨课的关系
从结果看 评课是得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 量的结论,并提供教育改进的方 向。 磨课是结果最终最求“多中求一 ”。但可能是授课教师最终失去 自我。


什么是观课议课
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 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 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 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 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 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 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听课评课是:考核教师工作质量的手 段 观课议课是:用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手 段 需要对教师劳动质量做出评价需要听 课评课 研究教育教学的问题,促进教师发展, 改进课堂教学就是观课议课 两者关系是互补的

观课议课观后感

观课议课观后感

观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有感矿业四中初一数学陈芳最近有机会观看了四川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陈大伟的《怎样观课议课》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陈老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这方面给予我很多启迪,而且在怎样才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为我注入了新的理念。

一.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时难免会觉得忙的焦头烂额,弄得自己身心疲惫.以至于感觉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整天只是把精力放在了琐碎的杂事上面,并且忙到头来,回头一看并没有什么效果.在十月九号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听了陈大伟的第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陈大伟当时有句反问问的很好:"各位老师,你忙来忙去,有没有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效果怎样?能不能变一变?你的思想有没有发展?"而且陈大伟有个观点说得很好,那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忙,那就是你没有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动脑不够.那我就在问自己:我这么忙,我思考了吗?我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吗?我这么忙这么累有效果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确实缺乏思考,整天都在赶,今天永远都是被明天牵着鼻子走,后天的事根本没有时间考虑.究竟是为什么我会这么忙.后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我觉得主要是我做事情效率不够高,很多时间没有利用好,而且做事情目标不明确,以至于忙来忙去却忙不出什么效果来.二.观课议课的主题准备学校每个月都有竞赛课,作为青年教师,我也一直在准备,同时也一直在虚心地向老老师学习,但是你要是问我,你这节课主要想学什么?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恐怕我真的回答不上来,我只能说:我是来观摩学习经验的.观看了陈大伟的讲座后,他在视频中说到:"观课议课要有主题,要明确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同时他还补充说,主题要以操作性的问题出现,要针对自己的问题,要直面问题.以前我有时上完课,自己也会有个感受:好或者不好.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我并没有深入思考过,以至于即使课堂效果不太好,但是我并不能发现问题出现在哪,那就更不用说明确观课议课的主题了,听了陈大伟的讲座后,真是让我醍醐灌顶.这不就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的"目标明确"吗?干什么是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学生学习是这样,教师观课议课也是这样.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时时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快自己的成长.三.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观课议课是在干什么呢?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就像陈大伟说的那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发展,怎样才能加快发展?这是只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陈大伟在视频中提到: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句话我也早就听过,但是怎样才能促进我们反思,怎样才能刺激我们反思?我觉得陈大伟觉得例子非常好,那就是"井底之蛙"的故事,陈大认为,小鸟是促进反思的根源.这就引发我们思考:我们的小鸟是谁?因此加快反思是需要新的信息提供者的,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思考,积极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小鸟.因此,通过观看陈大伟的讲座真是确确实实地加快我的成长,并且增长了我的幸福指数.让我的脸上慢慢地露出了笑容,逐渐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快乐,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幸福的教师!。

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共50页

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共50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学习陈大伟教授《有效观课议课》后的一些语句摘录

学习陈大伟教授《有效观课议课》后的一些语句摘录

(1)好的教师研修活动应该是教师获得以下满足:得到的东西是他需要的,是很快能够投入实践的,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应该如何如何”。

他不是一个依赖的人,而是一个自我指导的人——他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接受教育的。

(2)教育要关注未来的生活质量,我们就不能眼睛里只有今天,没有明天,只有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科、自己的分数,缺乏学生适应生产、适应生活的长远关照。

(3)学生在课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着,然后才是学习。

(4)工作的实质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5)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的好不好,而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教的认不认真或讲的精彩不精彩。

(6)教学是促动心灵,教学是发展智慧。

(7)有效教学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开展的;二是要指明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

(8)观课议课发展教师,是它从教和学的行为入手,帮助教师人事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建立联系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9)气氛需要活跃,但我觉得不能为活跃而活跃,甚至影响了学习和思考。

(10)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11)“教”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的学习。

(12)以学论教,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来映射和观察教师的教。

(13)我们的教学不能只顾我们的设想,不顾学生的感受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感受出发考虑我们的教学行为,从帮助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我们该怎么教。

(14)我们的课堂如何来抓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是不是该给学生一种智力的挑战和乐趣?让他们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成就感。

陈大伟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陈大伟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陈大伟观课议课心得体会
2018年1月5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学习——陈大伟教授的观课议课讲座。

尽管那三天天寒地冻,气温非常低,但也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

陈大伟教授的讲学,让我如沐春风,他的观课议课的观点,也让我耳目为之一新。

我体会最深的是议课。

传统的议课模式为:当某某老师上完一节课,领导老师们议课一般都会用“我觉得某某老师的课优点是缺点是“的句子。

而陈教授的观课议课就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议课模式,他要求观课者先描述蕴含困惑的故事,然后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上课的老师,也就是议课对象从人——课——事实的转变;反过来,上课的老师又可以对观课者提出疑问”假如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又会怎样处理?“这样,观课议课就变成了提供选择方案而不是以指导别人方式的表达。

然后,小结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和进步。

这种议课的对话模型变成了所有人都是学习者,很值得推广。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陈大伟的内容框架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陈大伟的内容框架

一、概述观课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和与他人的交流讨论,教师可以获得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本文将通过探讨观课议课对教师成长的影响,以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观课议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观课议课的定义和特点观课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邀请其他教师或专家来观摩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课后进行反思和讨论的一种专业成长方式。

观课议课的特点主要包括开放性、交流性和反思性,通过开放式的教学观摩和交流讨论,教师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角度的反馈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观课议课对教师成长的影响1. 提升教学水平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2. 拓宽教学思路观课议课可以让教师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开拓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专业交流观课议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氛围。

四、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1. 观课议课目的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首先包括明确的观课议课目的,即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观课议课流程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包括观课前的准备、观课中的观察重点、观课后的讨论反思等环节,使观课议课的流程清晰、有序。

3. 观课议课评价标准陈大伟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还包括观课议课的评价标准,明确观课议课的评价依据,有利于促进观课议课的质量和成效。

五、结语观课议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课议课,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陈大伟提出的观课议课内容框架为教师开展观课议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观课议课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教师专业成长和观课议课的开展有所帮助。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有效观课议课》读后感
平顶山叶县教研室魏巧灵
《有效观课议课》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大伟所著,此书共有五个专题:
一、理解观课议课:主要说明观课议课试图针对和解决课堂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什么是“观”,什么是“议”,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磨课的区别和联系。

二、准备观课议课:主要讨论进教室之前的准备,包括树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新观念,建立和谐共进的同伴关系。

三、有效观课:讨论进了教室干什么,进教室如何收获更多、成长更快,以及如何在观课时帮助同伴等问题。

四、有效议课:是走出教室坐在一起以什么方式交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等问题,以谋求认识关系、开辟可能、开创未来的议课效果。

五、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讨论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幸福生活的关系,介绍有效成长,成为最具成长力教师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此书倡导了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教研文化,实现评课中参与者的平等主题地位;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性的观念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动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
动)等。

此书围绕一个主题以文集的方式出现,有时间就看一两个问题,看一点实践一点,日积月累下来,一本书看完了,书中的东西也不知不觉已经付诸自己的实践,实现了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成长的一种常态。

尤其是我们教研室发起区域教研活动以来,有效观课议课已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常态,此书更有助于指导我们的教研工作,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性更高,收获更大!
2016年7月16日。

观课议课讲座

观课议课讲座

学习《观课议课》后的反思这个学期,我认真的研读了由四川大学陈大伟教授写的《有效观课议课》一书。

本书首先用教学研究的故事为引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观课议课的价值追求,观课议课的实践操作,以及观课议课如何更好地促进和实现教师发展。

案例与讨论相结合的写作形式,使我在读的过程中并与我们的听评课及教研组活动进行了比较,感触很大,今天借此机会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希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多少年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时值今日,我们的教研活动仍以听课评课为主,这么多年的听评课活动,对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的提高和改进确实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我想这是因为我们在听课时所关注的只是老师,关注的是老师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教态是否自然,多媒体运用是否恰当等等。

学生怎么回答两点一线上,更多的是声音上的传递,甚至是低着头做些笔记,缺少的是眼睛上的观测,缺少的是听课中的思考。

我也是一位教研组长,就拿我们组的评课来说,在评课时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老师板书工整、条例清楚”、“老师课堂语言表达清晰、教态自然”等等,眼光始终是盯着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

还有就是虽然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不能对课堂现象深入透视。

再一个就是讲好话的评课方式,大家都说的“过年的话”,只讲优点,不讲缺点,客客气气、皆大欢喜。

这种听课只为完成听课任务,不理解听课的目的,不分析听课的内容,不清楚要研究的问题。

评课讨论要么只听课,不评课,要么表扬奉承,你好我好的的评课活动等等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制约着我们老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不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需求。

所以我认为要提高和改善课堂教学,就要改进听评课。

从认真观课读懂课堂入手,读懂课堂以后,解决有效的说,议课的问题,然后促进参与者去思考,由此改变他的思考。

学习陈大伟覌课议课体会 刘志娟

学习陈大伟覌课议课体会 刘志娟

学习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心得体会刘志娟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我校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因此,我总以为“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没有区别。

学习了陈大伟写的《怎样观课议课》后,我才明白二者不一样。

《怎样观课议课》由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观课议课的背景与基础;第二章观课议课的理念与策略;第三章观课议课的环节与流程;第四章观课议课的视角与方法;第五章观课议课的准备和工具)。

陈大伟教授说得很有道理,他认为:“听”指向声音,淡化了“观”;“观”则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不是为了下结论,它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

“议”是对话和反思,议课谋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只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从陈大伟教授对“听”、“评”、“观”、“议”的分析中知道:“观课议课”能够改进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比听课评课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观课议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观课人,除需要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所有的观课者共同研究、探讨。

因此,我们在观课和议课时要积极主动地思考。

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由学生的活动中分析与教师教学方面的联系情况;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课教师,由学生的活动,自己如何的处理教学;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思考其行为与教学理念的联系程度;观察教学中学生掌握情况,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联系,思考怎样通过优化过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等。

通过学习《怎样观课议课》我深深体会到观课议课比听课评课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观点,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观课

观课

观课、议课给我的启示近日,学校领导组织全校教师观看了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理论和实践的电视节目,深感受益匪浅。

陈教授的经历和人品都让我深深折服。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教授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他的教育研究的实践中,小心地呵护每一位他所接触到的学生甚至老师,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人为的伤害。

观课议课的优点在于:1、观课议课改变了上课教师的地位,给上课者和观课者提供了自由对话交流的平台。

以往的听课评课活动,上课教师成了“众矢之的”,听课教师对课作判断、下结论,很多时候上课教师只能被动接受。

而观课议课,重在研究问题,对事不对人,不仅上课教师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观课教师也能畅所欲言。

2、观课议课重在“观”和“议”,能更好地贯彻以学论教的思想。

“观”不仅观察教师行为,更要观察教师行为下的学生活动。

“议”,是围绕收集到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

听课评课活动,在“听”的阶段,听课教师忙着给上课教师找优点和缺点,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评”课时,为了不伤害彼此感情,往往流于形式,先说几句好话,再提出一两点建议,敷衍了事。

“就课论课”的痕迹明显,缺乏深层次的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思考。

3、观课议课有明确的主题,有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听课评课重在展示教者的教学长处以及对本课的教学方法,而观课议课重在研究问题,其得到的结论更加具有研究价值和普遍意义。

陈教授提出的理论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深感振奋。

其中一点:观课议课要“把句号变成问号”,对我启发很大。

在教研活动中,我深感困扰的问题是,评课教师与上课教师往往意见不合,出于好心提出来的建议,别人未必会接受。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陈教授提出:“我未必了解别人”、“我的意见未必正确”、“正确的意见未必只有一种”、“听不听取决于上课者”,解开了我的心结,今后我会思考:如何更好地“以问号促进思想”,多向上课教师问几个为什么,并尽量向其描述客观的课堂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陈大伟教授关于“观课议课”的相关知识第一部分: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第一节:什么是观课议课一、传统的“听课评课”及其弊端2005年,《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采访了陈大伟教授(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并写了一篇报道《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第一个观点:“我对评课文化有看法”——观课议课文化出现的背景余:陈老师.我发现您主持的研讨活动很有特色.敢于直面问题.又给人思考良多。

总觉得您想要改变什么。

您是否对此做过相关研究7陈:对,做了一些思考吧。

说实话,我对目前的“评课”文化很有看法。

从1997年开始做教师培训的工作,在听课评课问题上.有几件事情对我影响比较大。

1999年一位农村中学教师打来电话,抱怨进修学校的老师调研听课后,当着学校领导的面说了许多问题。

她说:“你们高高在上.又不了解实际情况,提的意见根本做不到。

领导后来就说我水平低。

”这件事迫使我思考如何在听课评课中尊重中小学教师,如何给他们有效的帮助。

2001年我去听课,有一所中学年年搞优质课竞赛、展示,我参加几次,感觉变化不大.于是我问校长:“与几年前比较,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了什么进步?”校长仔细想一想,最后只说:“运用了多媒体。

”在中小学,听课评课不仅参与面广,而且耗时很多,效益不高,浪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包括宝贵的热情和积极性。

当时我想,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益事关重大。

2004年《人民教育》组织了关于“评课,究竟谁说了算”的讨论。

其实,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看听课评课活动是否有效。

主要看是否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

而教师是否用于实践,并不取决于评课者说了什么。

而是取决于他们认同了什么.接受了什么。

这样,用他们接受的方式。

围绕他们更容易认同的内容和话题,讨论课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驱动我们研究观课议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2004年前后,“以人为本”的话语成为时代的主流话语。

要实践“以人为本”.就需要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课评课。

二、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第二个观点:文化与灵魂的变化——“观课议课”是一种研修活动。

余:我注意到您刚才提到“观课议课”,这一提法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吗?与“听课评课”有哪些实质性差异?陈:列奥·施皮泽有一个观点:“词的变化就是文化的变化和灵魂的变化。

”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不只是换了一个词语,更多的是一种教研文化的建构。

观课与听课比较:“听”指向声音,“听”的对象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而“观”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

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

评课与议课比较:1、“评”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2、“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

3、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献课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

4、评课需要在综合、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预先确定的统一标准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强调集中话题,关注焦点,超越现象,深入对话,探讨更有效的教学的多种可能,以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

如果说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的话,议课则把教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解放。

5、提出议课,并不是要否定评课,评课是水平性的评价和选拨性评价,而议课属于发展性评价,各有各的目标追求,各有各的实用场所和范围。

概而言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的实质)三、“观课议课”的追求---来源于陈大伟《“观课议课”的一些实践问题与思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首先,“观课议课”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需要解放教师,需要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身实践经验的意义和价值。

它立足改变传统教研文化中,教师单纯接受专家、教研员的观点和意见,只是被动的执行者的角色。

其次,“观课议课”致力改变教师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

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从接受到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从天天如此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

在同事关系改善方面,“观课议课”强调开放,促进互助,致力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第三,“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

这种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上述三者既是目的,又是彼此的手段,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但在实践中,应该先把改进课堂教学放在突出位置,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容易感受。

只有感受到对自己有实际帮助以后,教师才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观课议课”的综合效益和目标才有可能最终实现。

第二节:怎样进行观课议课通过“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比较,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实质性差异。

一个“观”字提醒我们课堂观察要围绕一个问题全面收集课堂信息,一个“议”字把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地位突显出来。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究竟怎样进行观课议课?在观课议课活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逐步解决的。

朱郁华在《教学与管理》中写了一篇论文,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操作流程(根据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撰写)一、观课议课活动操作流程一次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应该是一次完整的校本研修活动。

观课议课活动可以分成这么几步:1、以教研组或教师小组为单位,确定观课议课主题。

(观课议课主题的类型——观课议课涉及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从课堂对象上,可以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如何互动。

从教学环节上,可以观察课是如何导入的,如何展开的,如何小结的等等。

从具体方法上,可以观察如何提问,如何实验,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如何使用技术手段。

从效果方面,可以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等,正因为有这样多的观课内容和主题,所以每一次观察都需要选择,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教学环境和不同要求,协商不同的观察重点和主题。

)2、与做课教师沟通。

(缺乏课前沟通和协商,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课前的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讨论缺乏共同的话题,这样,对话也就失去了共同的基础。

评课过程你说东,我说西,各扯一头,难以引起深刻反思,难以实现解决问题的听课评课目标。

观课议课针对听课评课存在的问题,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理解,使观课议课教师和做课教师课前达成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一起选择课例、讨论主题,使做课教师在相关主题上重点做出设计和安排,并就观课议课的主题、方式、时间达成一致。

沟通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做课教师的做课取向,获得共同的观课议课话题。

观课议课前的说课(沟通)为了更充分地认识课堂,为观察课堂奠定基础,观课前的说课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1)观课活动前的说课重视对学生情况的介绍。

这种介绍,一方面是为了体现以学论教,另一方面,观课者可以由此更清楚地理解课堂教学,判断授课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在议课时提出认识学生的相关问题。

(2)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也就是说,不仅要介绍我要做什么,还要说一说我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如何选择的。

目的在于揭示授课者内在的教育观念和假设,它有利于授课教师明确教学思路,提高理性水平,从而自觉追求有意义的教学。

(3)强调观课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

这种主题首先由授课老师提出,因为课堂上将要出现和发生什么,他最有发言权。

(4)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

授课教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想要展示什么,我的特色和创造是什么,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希望给授课教师什么启示。

(5)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在说课活动中,观课者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积极参与的主体,观课者一方面可以就授课教师的说课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提出建议。

3、学习相关理论。

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方式查找相应的理论文章,筛选一些对观课议课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全组教师学习。

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学习理论。

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一方面为做课教师的备课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也为参与观课议课的老师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视点,让观课议课的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防止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

4、设计观课议课记录表。

设计观课记录表的目的是便于观课老师围绕主题记录课堂中相关信息,提高观课的针对性,获得对所研究问题的全面观察。

观课议课活动主持人召集有经验的教师围绕主题、依据课堂要素(教学策略、教师行为、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参照相关理论进行观课记录表的设计。

设计时,主题要明确;角度要适当;方法要简便,要便于教师操作。

如下例:太仓市教学研修观课前的说课议课情况记录表说明:1、组织者、上课者应在说课议课前,分别在相应栏目内认真填写,并在说课时作说明;2、观课老师应根据组织者、上课老师的说明和事前的准备明确自己的观课任务或问题,有准备去观课,为接下来的评课作好充分的准备和思考;3、记录者应根据说课议课的具体情况作比较完整记录,记录结束后将记录表交教研员。

5、课堂观察。

观课者携带观课议课记录表、观课工具进入教学现场。

在观课过程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主题上,围绕主题尽可能全面收集课堂信息。

同时,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

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

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