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推荐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26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第26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2.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3.1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人的消费观念中理性节俭是美德;20世纪中期,欧洲经济学家则提出“奢侈是美德,节俭是罪恶”。

造成这一转变的背景是( )A.“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行B.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C.经济发展“黄金时期”的出现D.战后“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4.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B.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D.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5.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发展的显著特征时这样说道:“(这一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现代篇+专题1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018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现代篇+专题12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十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知识主线串联·网络构建主题一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及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主题纵向贯通•……………………………………………………………………·考向一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热点问题1.(2013·江苏高考)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A[题干中的地图反映了1945~1949年被占领的德国,D项可以直接排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美苏“冷战”对峙。

当时围绕德国领土问题,美苏两国没有出现热战,排除B项。

华约建立于1955年,排除C项。

故答案为A项。

]2.(2011·江苏高考)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B[“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故选B项。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执政时期,排除A项;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排除C项;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排除D项。

]考向二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3.(2010·江苏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D[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盟国由战时联合走向分裂对峙的根本原因是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故选D项。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三 现代世界与中国 专题8 苏联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板块三 现代世界与中国 专题8 苏联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阶段特征一、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一统世界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

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发展,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1945年至今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

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色彩浓厚。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环境的稳定,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考点一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经济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十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

第22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

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生产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3.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

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4.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D.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5.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例。

据此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第5题图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依然持续发展6.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

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第6题图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7.1929年日本片仓日华蚕丝会社派人到无锡抬价收茧,“较诸本县(无锡)茧业协会议决之限盘每担五十元,竞超过三十元”。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年江苏高二水平历史会考真题及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联邦政府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如地方教育、卫生等,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①入选;联邦政府分为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部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故②入选;国会参众两院职能不同,众院提案,参院审议,双向制衡,故③入选;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有很大的权利,有权任命内阁,而不是分权制衡,排除④,答案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权利相互制约平衡2. 香港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在其新书《香港十年》中讲道:“不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天都代表着中国一整段历史的结束。

……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

”这一天指的是A.1997年6月30日B.1997年6月31日C.1997年7月1日D.1997年12月20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了这一天,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揭开了香港历史的新的一页。

“中国也站到了新起点上”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又站到了一个新起点3.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检测试卷(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是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做法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材料中强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故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美国罗斯福新政都符合,苏联斯大林模式强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正确答案为A项。

2.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答案 A解析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3.(2017·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生产合作社答案 A解析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村方面是实行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固定粮食税是解决措施,而非“引发”,故B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与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建立生产合作社,与材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不符,故D项错误。

4.(2017·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

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8·江苏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

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 )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答案 D解析据材料“1932年……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策加剧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D项正确。

2.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加剧这一矛盾的原因是( )①国民收入分配不均②分期付款与银行信贷无度③股票投机活动猖獗④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倒闭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B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前产销矛盾加剧主要是由于贫富分化严重造成市场狭小,另外,股票投机、银行信贷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使企业的生产无限制的扩大。

这样形成了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扩大,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爆发,故①②③正确;④是经济危机的后果。

3.观察下图,图中的场景发生在( )1929年10月股票交易所前焦急的人们A.美国纽约B.英国伦敦C.法国巴黎D.德国柏林答案 A解析1929年的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市场爆发。

4.1929~1933年,首先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工业生产迅速大幅度下降,如下表所示。

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C.殖民地人民的抵制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答案 D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说明世界已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A、C两项与“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无关,排除;B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如下:1.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贸易。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

而欧洲强国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弱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典例分析(2018·江苏卷)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二抓关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第二步:逐项分析答案 A题型特点评价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改下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课改区高考的重点题型。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

【配套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2)全球化的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

[学习目标]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3)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以维系。

2.召开: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3.内容: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思维点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霸权的产物,但不应该彻底否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但是,也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应该辩证地分析其作用。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易混易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的是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国家,一般为短期贷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针对的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是长期贷款。

[图解识记]布雷顿森林体系归纳为三个“二”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成立:1947年在日内瓦签署成立。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结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中国1.经济全球化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近代中国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造成中国的贫穷落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瓦解了旧的社会结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救民的探索和社会实践;促使中国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与世界多极化(1)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一极。

中国积极倡导国际格局多极化,反对建立单极世界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之路,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典型例题 (2018·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 .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一定考向: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

二抓关键:(1)注意大事年表中的重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题干设问“解读不正确的是”。

三辨选项答案 B题型解读一般以统计表、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给出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题型。

江苏省淮海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必修2 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江苏省淮海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学案:必修2 专题8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2)时间、创始国: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3)内容: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1)倡议国、签订概况:美国倡议,1947年,美英法中等23国签订。

(2)宗旨: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1)欧洲联盟的建立:背景:随着经济发展,欧洲一体化出现;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走向联合。

建立:①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布成立。

②1999年,欧元诞生;2002年正式流通(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正式诞生: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参加国:美、加、墨意义: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对美、加、墨三国经济都起着积极作用;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最终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区。

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2)成立时间:1989年11月(3)中国加入APEC的情况: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有关中国在APEC活动:①1993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美国西雅图会议,并提出“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原则。

)②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世界经济全球化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1)前身: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2)世界贸易组织(WTO)①依据:1994年4月,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②成立: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水平测试(江苏小高考)复习讲义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业水平测试(江苏小高考)复习讲义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二战使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

(2)时间和创始国:1944年,美、苏、中、法等44国(3)内容: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决定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5)影响:它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战后经济秩序的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它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和称霸的需要。

2.世界银行(W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成立: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立。

(4)宗旨、职能:A.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发展援助”,就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3)运行特点:两者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会员国的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拥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投票权,从而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GATT)(1)签定:美国倡议,1947年美、英、法、中等在日内瓦签定(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3)影响:①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构成世界经济支柱之一,成为世贸组织前身。

★二战后战后经济的三大支柱——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构成了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特点: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形成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单元小结素材 人民版必修1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历史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单元小结素材 人民版必修1

中小学资料
学习永无止境十月革命真是世界现代史开端吗?
我们的教材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但这其实只是大陆体现国家意志的说法,港台和欧美并不是这样处理——包括大陆很多学者也并不同意。

所谓世界现代史从何时、什么事件开始,并不是历史史实,而只是人的一种看法观点。

反对者认为以一个已经失败且解体的历史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很不负责任很不学术。

有人主张以19世纪末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过渡到帝国主义作为世界现代史开端,也有人主张以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现代史开端。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测试人民版必修2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同步测试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梳理】一、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⑴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英磅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主导世界经济。

⑵建立: 1944年7月,美、苏、中、法等44国在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议》。

内容①建立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⑶作用①美国以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适应了美国经济对外扩张的需要。

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⑴世界银行:1945年成立,总部在华盛顿。

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美国认缴股金最多,实际影响最大。

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

宗旨: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认缴的股金,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股金份额较多,对世界金融和贸易的走向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⒊关贸总协定⑴成立:1947年,英、美、法、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总协定于1948年开始实施。

⑵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与削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⑶评价: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和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

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经济扩张。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洲联盟⑴成立: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首脑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讲义):基本版08 Word版含解析

【考向解读】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思维导图】【复习指导】1、线索指导:本专题在复习过程中,抓住全球史观,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认识到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专题复习应把握一个中心,两种趋势,三个组织,四个集团,五个基本内容.一个中心是指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两种趋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下的两个对立统一体,即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三个组织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四个集团是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五个基本内容是指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2、方法指导:(1)要学会用辨正分析法去分析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2)要联系当今国际地区热点问题,如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世界经济问题.(3)要注意各种经济现象的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学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 知识点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1)吸取教训: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大危机和二战,各国吸取教训,主张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2)实力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3)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形成:(1)1944年,44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2)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3、内容:一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4、性质:世界货币体系.5、特点:以美元为中心,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6、影响:(1)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从此建立.(2)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3)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它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的,它适应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原因:(1)二战后,各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各国逐渐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美国企图占领世界市场.(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更畅通地进入世界市场,着手建立国际贸易体系)2、过程:(1)提出:1946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接受了美国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建议,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条约,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3、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4、评价:(它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体制.)(1)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但美国则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典例分析】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了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的共同之处是( )A.提高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B.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反映了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考点】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美元在世界货币地位大大降低,美国主导世界经济的愿望难以实现,故D项错误.【答案】B【迁移训练】1.《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导致现代金融市场中心第三次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新经济”出现,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解析】对外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形成的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新经济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此时美国早就已经确立了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C项错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确立了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形成了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故D项正确.【答案】D2.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答案】B【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主体组成的.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2)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美苏同盟关系依然存在.正确.布雷顿森林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当时美苏仍属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美苏同盟关系是二战结束后破裂的.(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不同.正确.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经济的发展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4)关贸总协定的性质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的发展,关贸总协定协议内容不断增加,终于在1995年被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实施与监督关贸总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多边协议的国际经济组织.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1)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2)以美国为主导的,处于中心地位、特殊地位(3)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4)包括金融货币、关税贸易、市场等方面内容.(5)建立在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基础之上.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的比较(1)相同之处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美国的目的:美国的经济扩张,建立美国经济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不同之处性质: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组织;而关贸总协定的支柱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稳定金融秩序;关贸总协定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4、图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知识点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一)欧洲联盟;1、背景:(1)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国际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要求.)(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可能因素:欧洲宿敌法国和德国的和解.2、一体化进程:(1)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2)1957年,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 (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4)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影响: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5)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6)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7)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增强了“欧洲公民”的欧洲意识,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3、一体化进程的特点:一是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延伸;三是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4、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5、影响: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整体实力的增强;有利于欧洲的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使欧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美、日、西欧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1)世界形势(必要性):西欧、日本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2)地区形势(可能性):美、加、墨三国各自的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互补性强;相互贸易基础良好;(美国和加拿大互为对方的第一贸易大国,美国是墨西哥的第一贸易大国,墨西哥是美国的第三贸易大国;加拿大外来投资的70%和墨西哥外来投资的63%均来自美国.)(3)美、加、墨三国又是山水相连的邻邦,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又颇相似;2、过程:(1)1985年:美总统里根和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展开协商谈判.(2)1987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3)1988年:美国与加拿大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4)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5)1993年: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补充,三国又就环保、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达成协议.(6)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内容: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零关税;允许资本、货物的在三国间自由流通;制成品、农产品、运输、银行等问题做了详细规定.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4、影响:(1)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发展;(能增强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各自优势.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资金相对过剩和市场狭窄的问题,而且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2)加快了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3)此外,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会加强以美国为核心的这一极的力量.(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背景:(1)亚太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2)欧共体和北美贸易区建立,刺激了亚太向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2、成立:(1)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出加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问题;(2)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APEC 的成立;3、特点:(1)分布范围广: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地跨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2)成员的差异性强: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有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②社会制度不同,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③历史文化迥异.4、中国的加入:(1)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1993年,中国在西雅图会议上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的原则.(3)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典例分析】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安全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于1985 年,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这些事实表明( )A.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B.经济合作根源于文化的共性C.国家利益成为国际合作的基础D.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题干中“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说明文化样式影响合作的紧密程度,故A项正确;经济合作根源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国家利益对经济合作的影响,故C项错误;宗教信仰差异阻碍国际交流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A【迁移训练】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主要致力于( )A.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B.促进成员国经济的相互依存C.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D.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的壁垒【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答案】A2.2005年11月,在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开幕之际,第三届美洲人民峰会部分与会代表在马德普拉塔组织了大规模集会,反对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从侧面反映出( )A.该贸易区难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理想B.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特征明显C.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引起了他国不满D.经济区域集团化易扩大贫富差距【考点】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它们之间是松散的贸易合作组织,难以达到利益均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国家关系的评价,并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间排他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集团有利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A【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1)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2)欧盟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正确.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一体化程度最高,其成员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也更加紧密.(3)1999年欧元问世后,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错误.当前,不是所有欧盟国家都统一使用欧元,如英国是欧盟国家,但英国使用的货币是英镑.(4)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成员间的差异性也最大.正确.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集团化组织.这个组织中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发展中国家,有大量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差异性最大.2、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区域化组织,其特点表现在:①合作方式从武力方式到和平方式;②合作领域从经济合作扩展到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③成员国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④一体化的推动力量从政府到民众参与推动.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冲击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知识点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2)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3)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4)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共同发展困难重重①发达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②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2)危及人类根本利益的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对策:(1)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与中国入世【典例分析】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说:“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该观点( )A.论证经济全球化阻碍了民族国家强大 B.认为经济全球化伴生一系列社会问题C.表明作者对经济全球化持反对的态度 D.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答案】B【迁移训练】1.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速.从1980年到1989年,国际贸易总额由19966亿美元增加到30165亿美元,增长了51.l%,而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由481亿美元增加到1903亿美元,增长了3倍.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升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C.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D.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析】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与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后”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有“资本主义国家”表明,没有完整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大大超过”表明西方国家资本国际化加速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美国当今的全球扩张战略有着全新的形式,在其新保守主义论调的背后,仍然是垄断军工集团、垄断金融财阀的增殖冲动,只是它们需要的不是土地,不是直接的原料形式或财富形式,而是自由稳定平等的原料产地、海外市场、金融体系.这表明( )A.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美国全球扩张动力源于资本扩张C.新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推行自由主义D.利益追逐多元化增强了美国势力【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答案】B【特别提醒】1、易混易错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解决机制上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国际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其争端解决机制采用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这使得争端裁决的实施更容易得到保证,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更高.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

[K12学习]江苏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1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检测试卷(八)(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

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答案 A解析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选A项。

2.(2017·江苏徐州、连云港、宿迁三模)有学者认为,从1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

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遏制苏联的需要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D.美欧联合的实现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的1945年至1950年,随着两级对峙格局的日渐形成,美国与欧洲的关系分别历经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政治逐步向经济和军事领域扩展,故A项正确;欧洲的经济复兴并不能决定美国对其的干涉程度与领域,故B项错误;美国各方面的实力在四五十年代都没有出现下降,故C项错误;美欧的联合时至今日也没有实现,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苏州三模)刘金质在《冷战史》中把冷战分为五篇:冷战的开始(1945~1949)、冷战的扩展(1950~1962)、冷战的缓和(1963~1979)、冷战的再现(1980~1984)、冷战的结束(1985~1991)。

下列史实对应错误的是( )A.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冷战的扩展: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冷战的缓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D.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答案 C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在1947年,是冷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在1955年,是在冷战的扩展篇,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是在1962年,是属于冷战的扩展,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东欧剧变在1989年,苏联解体在1991年,属于冷战的结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讲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4讲

第14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从l945~1950年美国的对欧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光荣孤立”式的远距离操控、以政治经济援助为重点的有限卷入欧洲事务和以军事援助为重点的全面卷入欧洲事务。

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遏制苏联的需要 B.欧洲经济的复兴C.美国实力的下降 D.美欧联合的实现2.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与冷战宣传的政冶需要直接相关B.表达了苏联认为美国援助别有用心C.有利于史学研究坚持真实性原则D.是苏联党内政治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3.1950年,美国某政府官员说:“只有在实践上重申我们的基本价值,国内、国外皆然,我们方能保持自身的完整与正直,而这正是挫败克里姆林宫真正的根本。

”材料表明美国冷战的目的是( )A.传播美国价值观颠覆苏联制度B.公开干涉世界各国内政以称霸全球C.武力颠覆苏联政权以遏制共产主义D.以道德方式确保在欧洲的经济利益4.学者王耀东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

”其依据是,马歇尔计划( )A.旨在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B.导致欧洲出现两个经济集团的对立C.最早公开发出对苏联“冷战”信号D.造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峙局面5.苏联《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中写道:“战后……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

这“两种武器”主要表现为(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组织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和铁幕演说C.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北约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和华约组织的建立6.《华沙条约》序言宣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答案

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演练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含答案

自主练习八_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_ _一、选择题1.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 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 (2012·镇江模拟)“虽然……过程是令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

”材料中涉及的事件应是()A. 圈地运动B. 代议制确立C. 黑奴贸易D. 殖民扩张3. 下列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价中,最贴切的是()A.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无穷灾难B.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的先驱C. 哥伦布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 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的,对近代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4.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形式,将一个特地制作的地球仪赠送给18位勇士,并说是“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褒奖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A. 首航非洲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大道B. 穿越三大洋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C. 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的海上航路D. 发现美洲打开了西欧的海外市场5.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商贸中心B. 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D. 荷兰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6. (2012·南师附中模拟)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政治前提是()A. 圈地运动的推进B.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殖民扩张与掠夺D. 工厂取代了工场7. 下列各项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打破了欧洲、美洲、亚洲彼此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古代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发展③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④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⑤标志着世界市场已经形成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③④⑤8. 1819年一位伟人去世,人们在讣告中这样赞颂他的科技成就:“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讲

推荐学习K12(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七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15讲

第15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背景,日本经济崛起(1)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3)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⑦__________的目标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独立(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⑧__________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标志,⑨_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政策,奉行⑩__________,⑪__________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⑫__________斗争任务,(1)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

(2)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新秩序影响,(1)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着⑬__________中国的振兴,主要原因,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巧学识记用图示法记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点题训练1】如图所示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

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漫画一:昔日的“援助”漫画二:“今日的竞争”A.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B.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C.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D.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1)“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2)美国试图称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表现,(1)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2)2001年发生“9·11”事件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特点,呈现“⑮_________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表现,(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2)欧洲:1993年成立⑯________,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4)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5)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⑰________,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点题训练2】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学习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如下: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贸易。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
大发横财。

而欧洲强国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弱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
典例分析(2018·江苏卷)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抓关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第二步:逐项分析
答案 A
题型特点
评价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改下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课改区高考的重点题型。

解题对策
对策一:推理反证法。

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所选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证明,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策二:信息简化法。

往往评价的内容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此法。

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的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照分析,找出最佳答案。

对策三:史论结合法。

运用相应理论并结合相应的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级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