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马基试卷3(选择题)
马基选择题全
马基选择题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4、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5.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6.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马基选择题
马基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观察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这属于( C )A.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D.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的关系属于( B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 D )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5.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B )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C.家庭关系D.宗教关系6.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A )A.资本积累B.可变资本C.剩余价值D.剩余劳动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 D.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8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B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10.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环节的是( A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指(CD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2.社会发展史的两次飞跃是(AD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主义的发展C.空想平均主义的发展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3.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有(CE )A.国家政权B.科学技术C.人口因素D.民族气质E.地理环境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主要有(ABCD )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C.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E. 非垄断企业内部的竞争5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B)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E. 辨证否定的观点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基期末模拟卷3
单选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 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 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原理答案( 2 )2.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个观点的实质是( )∙ A. 历史唯物主义∙ B. 历史主义∙ C. 历史唯心主义∙ D. 自然主义答案( 3 )3. 生产方式是(?)∙ A. 人和物的统一∙ B. 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答案( 3 )4.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 A. 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 B.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 C.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D. 经济上不占统治地位的人答案( 1 )5. 宗教是()∙ A. 人们愚昧无知的一种盲目信仰∙ B. 人类知识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C.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精神骗局∙ D. 统治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答案( 4 )6.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 C. 绝对性和相对性∙ D. 变动性和稳定性答案( 2 )7. 哲学是∙ 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D.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答案( 4 )8. 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A. 实体性因素∙ B. 渗透性因素∙ C. 准备性因素∙ D.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答案( 2 )9. 资本的实质是()∙ A. 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B. 购买劳动力的货币∙ C. 购买商品的货币∙ D. 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答案( 4 )10. 质量互变规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源泉和动力∙ D. 必然和偶然答案( 2 )11. 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是指()∙ A. 矛盾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B. 矛盾斗争性不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C. 矛盾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限制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 矛盾斗争性可以脱离矛盾的同一性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 3 )12.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马基第三章练习题
马基第三章练习题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地理环境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C.人口 D.阶级斗争3.社会存在主要指A.全部社会生活B.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C.地理环境D.人口因素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社会的政治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D.实践6.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实践B.神定的一种秩序C.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D.自然条件7.地理环境是A.社会经济形态划分的依据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C.社会制度性质及其变更的决定力量 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C.实践和认识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10.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和人的关系B.社会的经济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11.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12.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消费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3.国家的实质是A.调和阶级矛盾的一种力量 B.为全民服务的机关C.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 D.整个社会的全权代表14.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B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剩余产品的出现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确立 D.社会产品分配不均15.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多党合作制D.民主共和制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7.从国家的起源看,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维护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C.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 D.保护全民利益的产物和表现18.生产关系的两大类型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公有制生产关系和私有制生产关系C.剥削制度的生产关系和非剥削制度的生产关系D.原始社会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生产关系19.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20.区别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主要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2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国家政权 B.政党 C.哲学 D.政治、法律思想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4.生产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根源于A.思想关系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25.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是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B.落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适合过程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统一2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的是A.前者和后者毫无关系 B.前者和后者互相决定、互相制约C.后者是基础,前者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后者D.前者是基础,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2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相对稳定的因素B.活跃的、革命的因素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D.精神因素28.经济基础是指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C.社会中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29.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B.一定历史阶段上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体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30.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自然和社会的关系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C.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31.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是由A. 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C.它是否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决定的 D.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3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代码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x40=4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3、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相加B、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8、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D、科学实验活动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B、矛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次妻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0、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学校或各主办方考察参试者某一方面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特征 B.理论核心 C.理论品质 D.理论前提【答案】C【解析】(1)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
(2)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物质与意识。
(3)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3. 客观实在性是()。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形式【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体现了个别和一般、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4.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联系具有复杂多样性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答案】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两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观点。
那么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第三点,因为只有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才能科学的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坚持发展的观点才能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
马基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D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8、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9、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理论与基础第3章例题及答案
马克思理论与基础第3章例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C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C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D )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D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 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C )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11、社会革命根源于( D )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C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实现共同富裕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基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3.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4.”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具有历史必然性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5.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 康德哲学的功绩6.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马基选择题和重点大题
马基选择题及重点大题、考试样卷一、关于考试1、闭卷。
2、试题类型--------五种单项选择题:20分,共20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的;双项选择题:20分,共10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2----5个正确答案;辨析题:12分,共2小题,首先判断题中观点的正确或错误(2分),然后简单分析原因(4分),不写原因的,该题不给分;简答题:32分,共4小题,简单回答完须答的观点即可,不要展开;论述题:16分,共1题,先写包含的原理(7分),然后展开论述(9分)3、特别强调---------第一第二题即单选、双选题的答案,全部填到试卷首页的相应表格的相应题号中。
一、单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1分,共20分)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是()A. 从来就有、独立存在的B. 一切生物现象都普遍具有的C. 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D. 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和静止B.联系和发展C.量变和质变D.对立和统一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存在性B. 物质性C. 运动性D. 实践性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 生产使用价值B. 生产商品C. 生产价值D. 生产剩余价值。
6、中国古代哲学家公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社会基本矛盾B. 阶级斗争C. 社会革命D. 科学技术革命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观点是()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9、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 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的作用不同B. 它们的数量能否增减C. 它们周转的速度不同D. 它们能否再生产出来10、剩余价值率()A. 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 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C. 表示剩余价值生产成本D. 表示资本利润率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A.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B. 外部自然界C.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D. 人之外的一切存在物12、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 对立统一规律C. 质量互变规律D. 否定之否定规律13、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是()A. 从实践到认识B. 从认识到实践C. 从物质到意识D.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发展观点B. 联系观点C. 实践观点D. 矛盾观点1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 社会生产力B.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 产品的分配关系D.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16、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A. 促进生产集中B.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C. 促进资本集中D. 促进利润平均化17、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叫()A. 产业资本B. 金融资本C. 借贷资本D. 商业资本18、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 通过改革实现的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 实践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19、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 市场价格高于价值 B、市场价格低于价值C、市场价格与价值随时相等D、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20、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二、多项选择题(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马基模拟3
16. 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概念属于 A. 阶级范畴 B. 经济范畴 C. 永恒范畴
29.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劳动对象 B. 生产工具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标准答案】D
30. 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
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 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 折衷主义观点 【标准答案】A
2.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A. 政体 B. 国体 C. 议会机关 D. 政府机关
协和网络教学平台-模拟训练试卷名称《马基测试3》 得分 0 共 100 题 答对 0 题 答错 100 题
共 100 题 共 100 分 计时 90 分钟
第一题 (共 60 题 ,总分 60 分) 1.
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B.
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矛盾 【标准答案】C
3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 B. 改革开放 C. 科学技术革命 D.
21. 就其本质来说,科学既是知识的理论体系,又是 A. 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B.
科学家获取知识的方法 C. 产业结构中的一个部门 D.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标准答案】A
马基选择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三( 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 .实践性B .运动性C .物质性D .客观性5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D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 。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B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 .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 )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8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C )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 .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马基练习卷3
试卷名称《马基练习-03》共100 题共100 分计时60 分钟第一题(共60 题,总分60 分)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答案( 2 )2.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A. 都有共同点B. 都没有确定的界限C. 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D. 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之中答案( 4 )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 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 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 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答案( 2 )4.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 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答案( 1 )5. 因果联系在本质上是()A. 先后相继的联系B. 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C. 相互作用的联系D. 客观必然的联系答案( 2 )6.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7.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相对主义的观点答案( 2 )8.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A. 意识B. 劳动C. 生活资料D. 生产工具答案( 2 )9.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B. 社会分配的原则C. 社会风气的状况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 4 )10. 党的群众观点的实质在于坚信( )A. 群众运动都是合理的B. 群众自己解放自己C. 群众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D. 群众的意见总是正确的答案( 2 )1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 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是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C.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答案( 3 )12. 2001年,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
马基试卷3(选择题)
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2.国家属于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D.意识形态3.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A.科学家们不断的创造发明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C.社会实践的需要D.人们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客观力量的推动C.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相互结合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6.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A.客观世界B.实践C.经验D.学习理论7.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是A.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B.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C.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D.一切社会的永恒现象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空间的特性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10.假象是指A.正面地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C.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12.能够证明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的自然科学理论有A.引力场、电磁场理论B.原子结构学说C.欧氏几何学D.相对论13.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A.折衷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诡辩论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B.世界是统一的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中存在是第一性的D.世界是可知的1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为A.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它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6.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A.从事物质生产和人口自我生产的统一体B.阶级和国家C.全民族的统一体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17.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是偶然的B.纯粹是必然的C.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D.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18.各种运动形式的区别,主要取决于A.它们不同的复杂程度B.它们不同的稳定性和相互关系C.它们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殊矛盾D.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不同需要19.党的群众观点就是A.相信群众意见的正确性,群众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B.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不需要救世主的恩赐C.相信群众思想的觉悟性,不需要向群众作宣传教育工作D.相信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要支持一切群众运动20.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矛盾21.完整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22.或然率是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23.在人类历史上,有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这就是A.民主制国家和君主制国家B.地主阶级国家和资产阶级国家C.总统制国家和内阁制国家D.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24.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25.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26.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C.运动构成联系D.联系过程运动27.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是否受到多数人的拥护B.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C.在形式上是否新奇D.先出现的新事物,后出现的旧事物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C.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D.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29.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辨证关系是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内容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3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一般和个别辨证统一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3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绝对观念B.客观实在C.理念世界D.“原初”物质32.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A.认识论的辩证法B.认识论的唯物论C.认识论的唯理论D.认识论的经验论3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A.各自对立面转化B.同一方向转化C.捉摸不定的方向转化D.逐步消失的方向转化3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辨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35.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C.机械唯物论的观点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6.质和事物的存在是A.相互对立的B.直接同一的C.相互包含的D.相互转化的37.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是指A.新经济基础产生后上层建筑会同步地产生和变化B.新经济基础产生后全部上层建筑就一切从头开始C.新上层建筑在其产生中会一概排斥旧上层建筑D.任何上层建筑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基38.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3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矛盾40.量变是指A.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B.事物显著的突变C.事物由简单到复杂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41.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改造B.主体对客体的加工C.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42.现实性是指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C.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D.可能性的总和43.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44.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人们A.在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B.对产品分配的多少C.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D.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45.我国农村推广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遵循了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一、双向选择题46.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唯物主义是属于A.一切劳动阶级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一切革命阶级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E.科学的世界观47.认识事物量的重要性在于A.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增加B.能促进事物的数量不断减少C.能促进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D.能促使认识深化和精确化E.能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的指导48.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是A.积极能动的过程B.消极被动的过程C.自发实现的过程D.质的飞跃的过程E.量变渐进的过程49.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已不受自然规律制约B.人们也不受社会规律制约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D.人们不受任何纪律的约束E.人们成为自然、社会和自身的主人50.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本原,这种说法A.科学地解释了物质第一性B.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包含了合理因素C.十分荒谬,没有意义D.将客观世界只归结为几种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E.现在看来属于唯心主义51.正确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是A.带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答案B.背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C.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D.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E.用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52.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是因为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B.人口因素不是决定社会形态相互代替和产生革命的原因C.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物质文明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精神文明E.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风尚5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A.属于对抗性矛盾B.属于非对抗性矛盾C.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D.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E.其矛盾性质是依国情的不同而不同54.下列哪些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A.大多数人的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D.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E.杰出人物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5.假象表现本质的特点是A.从正面来表现本质B.从反面来表现本质C.从侧面来表现本质D.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本质E.以歪曲的方式来表现本质三、多项选择题5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E.斗争性是相对的,同一性是绝对的57.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A.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B.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对立E.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58.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具体表现A.医生做手术B.运动员参加比赛C.农民抽水浇地D.警察追捕罪犯E.宇航员探索宇宙奥秘59.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到了二十世纪已不适用了,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A.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封闭的体系B.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僵化的教条C.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D.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E.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0.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E.它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一、1 B 2 B 3 C 4 D 5 A 6 B 7 C 8 C 9 C1 0 D11 C 12 D 13 B 14 C 15 D 16 D 17 C 18 C 19B 20 A21 B 22 B 23 D 24 C 25 A 26 D 27 B 28 D 29C 30 D31 D 32 A 33 A 34 C 35 D 36 B 37 D 38 A 39C 40 D41 C 42 A 43 B 44 C 45A46 A B 47 D E 48 A D 49 C E 50B D51 C D 52 A B 53 B D 54 B C 55B E56 B C D 57 A B E 58 C D E 59 A B C D E 60A B C。
马基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①直观性②机械性③不彻底性④相对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①唯物主义②辩证法③可知论④认识论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①时间的客观性②时间的无限性③时间的一维性④时间的可变性4、“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观点属于()①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③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指()①物体处于绝对不动状态②物体处于不可捉摸状态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6、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一分为二的方法④实事求是,解放思想7、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①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②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③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④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8、由于机遇,科学家获得了新成果,这是()①纯粹偶然的巧合②纯粹必然的结果③偶然中隐藏着必然④命运的安排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①感觉——知觉——表象②概念——判断——推理③实践——认识——实践④认识——实践——认识10、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必然承认()①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的阶级性③真理的相对性④真理的有用性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2、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3、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马基10套卷
马基10套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指( A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为( A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矛盾是指( B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4、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是( B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最能说明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D )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6、下列关于辩证否定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D ) D、辩证否定不改变事物的质,只是量上的扩张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B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8、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B ) B 、实践9、商品经济是( C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11、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括( B ) B、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12、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 B ) B、参与制13、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B )B、资源配置国际化 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A )A、科学的品格15、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C ) C、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为 ( ABD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2、下列关于真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真理具有绝对性D、真理具有相对性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 AC ) A、生产使用价值 C、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最关键的因素( AD )A、周转时间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5、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 CD )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 ,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 据说是“镇水” 用的。
马基考试题 多选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观点表明( BCD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2 下列哪些命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ABCD )A.朱熹指出:“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
”B.老子说:“相反相成,物极必反。
”C. 王安石说:“万物皆各有耦”,“耦中又自有耦。
”D.方以智说:“交也者,合二而一。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ABCD )A.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BC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5.爱国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
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
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ABD )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6.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共和制( CD )A.便于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B.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C.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D.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BCD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8.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BCD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BD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l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BCD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丁剩余价值率11.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ABCD )A.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 CD )A.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B.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C.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D.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13.经济全球化( AC )A.使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4.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 ACD )A.目的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B.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C.更加激烈D.范围不断扩展15.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ABCD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16.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CD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B.获得绝对自由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17.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 BCD )A.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18.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ABD )A.和平发展时期B.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19.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BCD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B.根据社会的需要,是有计划的C.按劳分配D.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20.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 BCD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 3.ABCD 4.ABC 5.ABD 6.CD 7.ABCD 8.ABCD 9.ABD 10.BCD 11.ABD 12.CD 13.AC 14.ACD 15.ABCD 16.CD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