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数学毕业考试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分式方程3111x x x =-+-的解是( ) A .4 B .2 C .1 D .-22.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线段EF 折叠到''EB C F 的位置,若'105EFC ∠=︒,'DFC ∠的度数为( )A .20︒B .30C .40︒D .50︒3.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符号代表的内容.如图,已知AB =AD ,CB =CD ,∠B =30°,∠BAC =25°,求∠BCD 的度数.解:在ABC 和△ADC 中,AB AD CB CDAC AC =⎧⎪=⎨⎪=⎩(已知)(已知) , 所以△ABC ≌△ADC ,(@)所以∠BCA =◎.(全等三角形的★相等)因为∠B =30°,∠BAC =25°,所以∠BCA =180°﹣∠B ﹣∠BAC =125°,所以∠BCD =360°﹣2∠BCA =※.则回答正确的是( )A .★代表对应边B .※代表110°C .@代表ASAD .◎代表∠DAC 4.化简211m m m m --÷的结果是 ( ) A .m B .1m C .1m - D .1m m- 5.我国古代许多关于数学的发现都曾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杨辉三角”就是一例,如图,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它给出了()n a b +(n 为正整数)的展开式(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系数规律,例如,第四行的四个数1,3,3,1恰好对应着+=+++33223()33a b a a b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请你猜想5()a b +的展开式中含32a b 项的系数是( )A .10B .12C .9D .86.如图,ABD ∆与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BE CD =;②60BOD ︒∠=;③BDO CEO ∠=∠;④若90BAC ︒∠=,且DA BC ,则BC CE ⊥.A .1B .2C .3D .47.如图,在△ABC 中,∠BAC =80°,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F ,交BC 于点G ,连接AE ,AG .则∠EAG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 8.已知:如图,AB ⊥CD 于O ,EF 为经过点O 的一条直线,那么∠1与∠2的关系是( )A .互为对顶角B .互补C .互余D .相等 9.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x 2-y 2=(x -y )2B .-a +a 2=-a (1-a )C .4x 2-4x +1=4x (x -1)+1D .a 2-4b 2=(a +4b )(a -4b )10.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用4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如图),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到1个关于a b 、的等式为________.12.如图,已知:AB ∥CD ,DB ⊥BC ,∠1=40°,求∠2的度数.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证明:∵AB ∥CD ( ),∴∠1=∠BCD =40°( ).∵BD ⊥BC ,∴∠CBD = .∵∠2+∠CBD+∠BCD = ( ),∴∠2= .13.如图,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100,50A ABC ︒︒∠=∠=,则A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14.若4,3a b ab +==,则 22a b +的值为________.15.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AOB=60°,PD ⊥OA 于D ,点M 在OP 上,且DM=MP=6,若C 是OB 上的动点,则PC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6,8AB AD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AB AC 于,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G ,连接,AG 交边BC 于,E 则AEC 的周长为_________.17.如果实数m ,n 满足方程组212m n m n -=⎧⎨+=⎩,那么2021(2)m n -=______. 18.现有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三种形状的地砖,只选取其中一种地砖镶嵌地面,不能进行地面镶嵌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19.计算:201(1)3π-⎛⎫+-= ⎪⎝⎭____________. 20.当 x_____ 时,分2x x+式有意义. 三、解答题21.从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______________;(请选择正确的一个)A 、2222()a ab b a b -+=-,B 、22()()a b a b a b -=+-,C 、2()a ab a a b +=+.(2)应用你从(1)选出的等式,完成下列各题:①已知22412x y -=,24x y +=,求2x y -的值.②计算:2222211111111112344950⎛⎫⎛⎫⎛⎫⎛⎫⎛⎫----- ⎪⎪⎪ ⎪⎪⎝⎭⎝⎭⎝⎭⎝⎭⎝⎭. 22.先化简:2222421121m m m m m m m ---÷+--+,其中m 从0,1,2中选一个恰当的数求值.23.化简求值:(2a +b )(2a ﹣b )+b (2a +b )﹣4a 2,其中a =﹣12,b =2. 24.已知分式:222222()1211x x x x x x x x x +--÷--++,解答下列问题: (1)化简分式;(2)当x =3时,求分式的值;(3)原分式的值能等于-1吗?为什么?25.如图,在△ABC 中,BD =DC ,∠1=∠2,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26.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 ∥DE ,AC=CE ,∠ACD=∠B .(1)求证:BC=DE(2)若∠A=40°,求∠BCD 的度数.27.先化简,再求值:2112(1)3(2)23b a b ---+-,其中a =-1,b =1. 28.如图,ABC ∆中,30A ∠=︒,70B ∠=︒,CE 平分ACB ∠,CD AB ⊥于D ,DF CE ⊥,求CDF ∠的度数.29.先化简,再求值:22(4)(4)516ab ab a b ab ⎡⎤+--+÷⎣⎦,其中10a =,34b =. 30.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0),以线段OA 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AOB ,点C 为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OC >3),连结BC ,以线段BC 为边在第四象限内作等边△CBD ,直线DA 交y 轴于点E .(1)证明∠ACB=∠ADB ;(2)若以A ,E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此时C 点的坐标;(3)随着点C 位置的变化,OA AE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没有变化,求出这个值;若有变化,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各项乘以(1)(1)x x +-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即可求出方程的解.【详解】解:去分母得:22331x x x x -=+-+,移项、合并得:24=x ,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注意需要检验.2.B解析:B【解析】【分析】由轴对称的性质可求出∠EFC 的度数,可由式子∠EFC+∠EFC'-180°直接求出∠DFC'的度数.【详解】解:由翻折知∠EFC=∠EFC'=105°,∴∠EFC+∠EFC'=210°,∴∠DFC'=∠EFC+∠EFC'-180°=210°-180°=3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化(轴对称)的性质及角的计算,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变换的性质等.3.B解析:B【解析】【分析】证△ABC ≌△ADC ,得出∠B =∠D =30°,∠BAC =∠DAC =12∠BAD =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 解:在ABC 和△ADC 中,AB AD CB CD AC AC =⎧⎪=⎨⎪=⎩(已知)(已知), 所以△ABC ≌△ADC ,(SSS )所以∠BCA =∠DC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因为∠B =30°,∠BAC =25°,所以∠BCA =180°﹣∠B ﹣∠BAC =125°,所以∠BCD =360°﹣2∠BCA =110°.故可得:@代表SSS ;◎代表∠DCA ;★代表对应角;※代表110°,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证明过程的填写,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先化除为乘,然后按照分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 解:211m m m m--÷ =211m m m m -⨯- =m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的乘除运算,掌握分式乘除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A【解析】【分析】根据“杨辉三角”的构造法则即可得.【详解】由“杨辉三角”的构造法则得:5()a b +的展开式的系数依次为1,5,10,10,5,1,因为系数是按a 的次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所以含32a b 项的系数是第3个,即为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法中的规律性问题,理解“杨辉三角”的构造法则是解题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BD ∆与AEC ∆都是等边三角形∴AD=AB,AC=AE,∠DAB=∠EAC=60°∴∠DAB+∠BAC=∠EAC +∠BAC即∠DAC=∠EAB∴DAC BAE ≅∴BE CD =,①正确;∵DAC BAE ≅∴∠ADO=∠ABO∴∠BOD=∠DAB=60°,②正确∵∠BDA=∠CEA=60°,∠ADC≠∠AEB∴∠BDA -∠ADC≠∠CEA -∠AEB∴BDO CEO ∠≠∠,③错误∵DA BC∴∠DAC+∠BCA=180°∵∠DAB=60°,90BAC ︒∠=∴∠BCA=180°-∠DAB -∠BAC=30°∵∠ACE=60°∴∠BCE=∠ACE+∠BCA=60°+30°=90°∴BC CE ⊥④正确故由①②④三个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A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F,∴AG=CG,AE=BE,∴∠C=∠CAG,∠B=∠BAE,∴∠BAE+∠CAG=∠B+∠C=180°﹣∠BAC=100°,∴∠EAG=∠BAE+∠CAG﹣∠BAC=100°﹣80°=2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各性质定理并运用解题是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得出∠BOD=90°;然后由平角的定义来求∠1与∠2的关系.【详解】解:∵AB⊥CD,∴∠BOD=90°.又∵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1+∠2=180°﹣∠BOD=90°,即:∠1与∠2互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互余关系;熟练掌握垂线的定义和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A. x2-y2=(x-y)(x+y),故A选项错误;B. -a+a2=-a(1-a),正确;C. 4x2-4x+1=(2x-1)2,故C 选项错误;D. a2-4b2=(a+2b)(a -2b),故D选项错误,故选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第一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三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四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是轴对称图形的有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11.(a+b)2﹣(a﹣b)2=4ab【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①式,根据面积差列②式,得出结论.【详解】S阴影=4S长方形=4ab①,S阴影=S大正方形﹣S空白小正方形=(a+b解析:(a+b)2﹣(a﹣b)2=4ab【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①式,根据面积差列②式,得出结论.【详解】S阴影=4S长方形=4ab①,S阴影=S大正方形﹣S空白小正方形=(a+b)2﹣(b﹣a)2②,由①②得:(a+b)2﹣(a﹣b)2=4ab.故答案为(a+b)2﹣(a﹣b)2=4ab.【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几何意义的理解,此题有机地把代数与几何图形联系在一起,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直接得出或由其图形的和或差得出.12.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0°;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0°【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线的定义可得∠1=∠BCD=40°,∠C BD =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2的度数解析: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0°;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0°【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和垂线的定义可得∠1=∠BCD =40°,∠CBD =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2的度数.【详解】∵AB ∥CD (已知),∴∠1=∠BCD =4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D ⊥BC ,∴∠CBD =90°.∵∠2+∠CBD+∠BCD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50°.故答案为: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90°,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本题的关键.13.6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再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最后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的度数.【详解】解: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故答案为:.【点睛】解析:6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C ∠,再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BC C ,最后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ADB ∠的度数.【详解】解:100,50A ABC ︒︒∠=∠=30︒∴∠=C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DC BD ∴=,30DBC C ∴∠=∠=︒,60ADB C DBC ∴∠=∠+∠=︒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根据垂直平分线得出∠=∠DBC C 是解题的关键.14.10【解析】【分析】【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10.解析:10【解析】【分析】【详解】因为()2222a b a ab b +=+=, 所以()2222242316610a b a b ab +=+-=-⨯=-=, 故答案为:10.15.6【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垂直可得到∠DPO=60°,从而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P 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点P 到OB 的距离,即PC 的最小值.【详解】∵点P 在∠AOB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垂直可得到∠DPO=60°,从而证明PDM△是等边三角形,得到DP 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点P到OB的距离,即PC的最小值.【详解】∵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OB=60°,∴∠AOP=12∠AOB=30°,又∵PD⊥OA于点D,即∠PDO=90°,∴∠DPO=60°,又∵DM=MP=6,∴PDM△是等边三角形,∴PD=DM=6,∵C是OB上一个动点,∴PC的最小值为点P到OB的距离,∵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PD⊥OA于点D,PD=6,∴PC的最小值=点P到OB的距离=PD=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应用各性质及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6.15+3【解析】【分析】作,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P,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作,根据题意可知AE是的角平分线,∴BE=EP,在△ABE和△APE中,,∴,∴AB解析:【解析】【分析】作EP⊥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P,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作EP⊥AC,根据题意可知AE是BAC∠的角平分线,∴BE=EP ,在△ABE 和△APE 中,BAE PAE B APE BE PE ⎧∠=∠⎪∠=∠⎨⎪=⎩,∴△△ABE APE ≅,∴AB=AP ,设BE=x ,则PE=x ,∵6,8AB AD ==,∴10AC =,∴1064PC =-=,8EC x =-,在Rt △PEC 中,222PE PC EC +=,∴()22248x x +=-, 解得3x =,∴5EC =,∴222226345AE AP PE =+=+=, ∴35AE = ∴△1535AEC C AE AC PE =++=+ 故答案是15+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应用,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7.1【解析】【分析】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减可得,然后整体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对方程组,①-②,得,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代数式求解析:-1【解析】【分析】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减可得21m n -=-,然后整体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对方程组21{2m n m n -=+=①②,①-②,得21m n -=-, 所以()()20212021211m n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代数式求值,灵活应用整体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8.③【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解答即可.【详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 ∵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解析:③【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解答即可.【详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 ∵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度,不能将360度整除,故不可以用其镶嵌地面, 故答案为:③.【点睛】此题考查正多边形的性质,镶嵌地面问题,正确计算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与360度的整除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10【解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9+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9+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有意义得:2+x≠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熟练掌握解析: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即可.【详解】解:根据分式有意义得:2+x≠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熟练掌握知识点: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三、解答题21.(1)B;(2)①3;②51 100【分析】(1)观察图1与图2,根据两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相等验证平方差公式即可;(2)①已知第一个等式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将第二个等式代入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②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根据图形得:22()()a b a b a b -=+-,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B ,故答案为:B ;(2)①∵224(2)(2)12x y x y x y -=+-=,24x y +=,∴23x y -=; ②2222211111111112344950⎛⎫⎛⎫⎛⎫⎛⎫⎛⎫----- ⎪⎪⎪ ⎪⎪⎝⎭⎝⎭⎝⎭⎝⎭⎝⎭111111223⎛⎫⎛⎫⎛⎫=-+- ⎪⎪⎪⎝⎭⎝⎭⎝⎭1111111111349495050⎛⎫⎛⎫⎛⎫⎛⎫⎛⎫+-+-+ ⎪ ⎪⎪⎪⎪⎝⎭⎝⎭⎝⎭⎝⎭⎝⎭ 1324354850495122334449495050=⨯⨯⨯⨯⨯⨯⋯⨯⨯⨯⨯ 515120=⨯ 5110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21m +,2 【解析】 【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0m =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2222421121m m m m m m m ---÷+--+ 222(2)(1)1(1)(1)2m m m m m m m --=-⋅++-- 21m =+因为m+10≠ ,m-10≠,m-20≠所以m 1≠- ,m 1≠,m 2≠当0m =时,原式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2ab ,-2【解析】【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2a +b )(2a ﹣b )+b (2a +b )﹣4a 2=4a 2﹣b 2+2ab +b 2﹣4a 2=2ab ,当a =﹣12,b =2时,原式=2×(﹣1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以及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24.(1)11x x +-;(2)当3x =时,分式的值为2;(3)原分式的值不能等于-1.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做括号内的减法,注意把各分子、分母先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做减法运算;做除法时要注意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约分化为最简形式;(2)将x=3代入计算即可;(3)令111x x +=--,求解即可判断. 【详解】(1)222222()1211x x x x x x x x x +--÷--++ 22(1)(1)1()(1)(1)(1)x x x x x x x x x ⎡⎤+-+=-⋅⎢⎥+--⎣⎦ 21()11x x x x x x +=-⋅-- 11x x x x +=⋅- 11x x +=-;(2)当3x =时,原式31231+==-; (2)如果111x x +=--, 那么()11x x +=--,解得0x =,又因为0x =时,原分式无意义.故原分式的值不能等于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化简分式,熟练掌握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DBC =∠DCB ,结合条件,得∠ABC =∠ACB ,进而得AB =AC ,易证△ABD ≌△ACD ,进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BD =DC ,∴∠DBC =∠DCB .∵∠1=∠2,∴∠ABC =∠ACB ,∴AB =AC ,在△ABD 与△ACD 中∵12AB AC BD DC =⎧⎪∠=∠⎨⎪=⎩, ∴△ABD ≌△ACD (SAS),∴∠BAD =∠CAD ,∴AD 是∠BAC 的平分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以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14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DEC ,∠ACD=∠D ,再由∠ACD=∠B 可得∠D=∠B ,然后可利用AAS 证明△ABC ≌△CDE ,进而得到CB=DE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E=40°,然后根据邻补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AC ∥DE ,∴∠ACB=∠DEC ,∠ACD=∠D ,∵∠ACD=∠B .∴∠D=∠B ,在△ABC 和△DEC 中,===ACB E B D AC CE ∠∠⎧⎪∠∠⎨⎪⎩, ∴△ABC ≌△CDE (AAS ),∴BC=DE ;(2)∵△ABC ≌△CDE ,∴∠A=∠DCE=40°∴∠BCD=180°–40°=14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a 2-2b +4;3.【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对算式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2211221333223623b a b b a b ⎛⎫⨯-⨯-⨯--⨯-⨯-=-+-+ ⎪⎝⎭ =a 2-2b +4,当a=-1,b=1时,原式=1-2+4=3.【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应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70CDF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ACB 的度数,以及∠BCD 的度数,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CE 的度数,则∠ECD 可以求解,然后在△CDF 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CDF 的度数.【详解】解:∵30A ∠=︒,70B ∠=︒,∴18080ACB A B ∠=︒-∠-∠=︒.∵CE 平分ACB ∠,∴1402ACE ACB ∠=∠=︒. ∵CD AB ⊥于D ,∴90CDA ∠=︒,18060ACD A CDA ∠=︒-∠-∠=︒.∴20ECD ACD ACE ∠=∠-∠=︒.∵DF CE ⊥,∴90CFD ∠=︒,∴18070CDF CFD EC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9.4ab -;﹣30【解析】【分析】原式括号内先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再合并同类项,然后计算除法,最后把a 、b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222216516a b a b ab ⎡⎤--+÷⎣⎦=224a b ab -÷=4ab -;当10a =,34b =时,原式=3410304-⨯⨯=-.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代数式求值,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0.(1)见解析;(2)C 点的坐标为(9,0);(3)OA AE 的值不变,12OA AE = 【解析】【分析】(1)由△AOB 和△CBD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条件,判断△OBC ≌△ABD ,即可证得∠ACB=∠ADB ;(2)先判断△AEC 的腰和底边的位置,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证得∠OEA=30,AE 和AC 是等腰三角形的腰,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得AE 的长度,因此OC=OA+AC ,即可求得点C 的坐标;(3)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求出∠OEA=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详解】解:(1)∵△AOB 和△CBD 是等边三角形∴OB=AB ,BC=BD ,∠OBA=∠CBD=60︒,∴∠OBA+∠ABC=∠CBD+∠ABC ,即∠OBC=∠ABD∴在△OBC 与△ABD 中,OB=AB ,∠OBC=∠ABD ,BC=BD∴△OBC ≌△ABD(SAS)∴∠OCB=∠ADB即∠ACB=∠ADB(2)∵△OBC≌△ABD∴∠BOC=∠BAD=60︒又∵∠OAB=60︒∴∠OAE=1806060︒-︒-︒=60︒,∴∠EAC=120︒,∠OEA=30,∴在以A,E,C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中AE和AC是腰.∵在Rt△AOE中,OA=3,∠OEA=30∴AE=6∴AC=AE=6∴OC=3+6=9∴以A,E,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C点的坐标为(9,0)(3)OAAE的值不变.理由:由(2)得∠OAE=180︒-∠OAB-∠BAD=60︒∴∠OEA=30∴在Rt△AOE中,EA=2OA∴OAAE=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判定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寻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压轴题1.如图,在ABC ∆中,90,,8ACB AC BC AB cm ∠=︒==,过点C 做射线CD ,且//CD AB ,点P 从点C 出发,沿射线CD 方向均匀运动,速度为3/cm s ;同时,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向点B 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当点Q 停止运动时,点P 也停止运动.连接,PQ CQ ,设运动时间为()()08t s t <<.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CP 和BQ 的长度;(2)当2t =时,请说明//PQ BC ;(3)设BCQ ∆的面积为()2S cm ,求S 与t 之间的关系式. 解析:(1)CP=3t ,BQ=8-t ;(2)见解析;(3)S=16-2t .【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距离=速度⨯时间即可;(2)通过证明PCQ BQC ≅,得到∠PQC=∠BCQ,即可求证; (3)过点C 作CM⊥AB,垂足为M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M=AM=4,即可求解.【详解】解:(1)CP=3t ,BQ=8-t ;(2)当t=2时,CP=3t=6,BQ=8-t=6∴CP=BQ∵CD ∥AB∴∠PCQ=∠BQC又∵CQ=QC∴PCQ BQC ≅∴∠PQC=∠BCQ∴PQ∥BC(3)过点C 作CM⊥AB,垂足为M∵AC=BC,CM⊥AB ∴AM=118422AB =⨯=(cm ) ∵AC=BC,∠ACB=90︒∴∠A=∠B=45︒∵CM⊥AB∴∠AMC=90︒∴∠ACM=45︒∴∠A=∠ACM∴CM=AM=4(cm )∴118t 416222BCQ S BQ CM t ==⨯-⨯=- 因此,S 与t 之间的关系式为S=16-2t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列代数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2.直线MN 与PQ 相互垂直,垂足为点O ,点A 在射线OQ 上运动,点B 在射线OM 上运动,点A 、点B 均不与点O 重合.(1)如图1,AI 平分BAO ∠,BI 平分ABO ∠,若40BAO ∠=︒,求AIB ∠的度数; (2)如图2,AI 平分BAO ∠,BC 平分ABM ∠,BC 的反向延长线交AI 于点D . ①若40BAO ∠=︒,则ADB =∠______度(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理);②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ADB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试求ADB ∠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变化规律.(3)如图3,已知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BAO ∠的角平分线AI 、OAE ∠的角平分线AF 与BOP ∠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的点D 、F ,在ADF 中,如果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4倍,请直接写出ABO ∠的度数.解析:(1)135°;(2)①45°;②不变;45°;(3)45°或36°【解析】【分析】灵活运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1)求出IBA ∠,IAB ∠,根据180()AIB IBA IAB ∠=-∠+∠,即可解决问题; (2)①求出CBA ∠,BAI ∠,根据CBA ADB BAD ∠=∠+∠,即可求出ADB ∠的值; ②根据D CBA BAD ∠=∠-∠1122MBA BAO =∠-∠12AOB =∠即可得出结论; (3)首先证明90DAF ∠=,2ABO D ∠=∠,再分四种情况讨论①当4DAF D ∠=∠时,②4DAF F ∠=∠时, ③4F D ∠=∠时,④4D F ∠=∠时, 分别计算,符合题意得保留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MN PQ ⊥,90AOB ∴∠=,40BAO ∠=︒,∴905040ABO ∠=-=︒, 又AI 平分BAO ∠,BI 平分ABO ∠,∴1252IBA ABO ∠==,1202IAB OAB ∠==, ∴180()135AIB IBA IAB ∠=-∠+∠=,(2)如图2中:①MBA AOB BA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9040=+130=AI 平分BAO ∠,BC 平分ABM ∠,∴1652CBA MBA ∠=∠=,1202BAI BAO ∠=∠=, CBA ADB BAD ∠=∠+∠,∴45ADB ∠=;②结论:点A 、B 在运动过程中,45ADB ∠=, 理由:D CBA BAD ∠=∠-∠1122MBA BAO =∠-∠ 1()2MBA BAO =∠-∠12AOB =∠ 1902=⨯ 45=∴点A 、B 在运动过程中,ADB ∠的角度不变,45ADB ∠=;(3)如图3中,BAO ∠的角平分线AI 、OAE ∠的角平分线AF 与BOP ∠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的点D 、F , ∴12DAO BAO ∠=∠,12FAO EAP ∠=∠, 又BAO EAP ∠+∠为平角,∴11118090222DAF BAO EAP ∠=∠+∠=⨯=, ∴111222D POD DAO POB BAO ABO ∠=∠-∠=∠-∠=∠, ∴2ABO D ∠=∠, 又在AOB 中:AOB 90∠=,∴ABO ∠﹤90,在ADF 中,如果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4倍,则:①当4DAF D ∠=∠时,22.5D ∠=,此时245ABO D ∠=∠=,②4DAF F ∠=∠时,22.5F ∠=,67.5D ∠=,此时2135ABO D ∠=∠=(不符合题意舍去),③4F D ∠=∠时,18D ∠=,此时236ABO D ∠=∠=,④4D F ∠=∠时,72D ∠=,此时2144ABO D ∠=∠=(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45ABO ∠=或36时,在ADF 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4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的理解及应用,分类讨论时,没有讨论完全是本题的易错点.3.(1)如图1,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 ,C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AD ,BE 相交于点P ,求证:BE AD =.(2)如图2,在BCD 中,若120BCD ∠<︒,分别以BC ,CD 和BD 为边在BCD 外部作等边ABC ,等边CDE △,等边BDF ,连接AD 、BE 、CF 恰交于点P . ①求证:AD BE CF ==;②如图2,在(2)的条件下,试猜想PB ,PC ,PD 与BE 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PB PC PD BE ++=,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AC ,CE=CD ,∠ACB=∠DCE=60°,进而得出∠BCE=∠ACD ,判断出BCE ACD ≌(SAS ),即可得出结论;(2)①同(1)的方法判断出≌ACD BCE (SAS ),ABD CBF ≌(SAS ),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判断出∠APB=60°,∠APC=60°,在PE 上取一点M ,使PM=PC ,证明CPM △是等边三角形, 进而判断出PCD MCE ≌(SA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ABC 和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BC=AC ,CE=CD ,∠ACB=∠DCE=60°,∴∠ABC+∠ACE=∠DCE+∠ACE ,即∠BCE=∠ACD ,∴BCE ACD ≌(SAS ),∴BE=AD ;(2)①证明:∵ABC 和DCE 是等边三角形,∴AC=BC ,CD=CE ,∠ACB=∠DCE=60°,∴∠ACB+∠BCD=∠DCE+∠BCD ,即∠ACD=∠BCE ,∴≌ACD BCE (SAS ),∴AD=BE ,同理:ABD CBF ≌(SAS ),∴AD=CF ,即AD=BE=CF ;②解:结论:PB+PC+PD=BE ,理由:如图2,AD 与BC 的交点记作点Q ,则∠AQC=∠BQP ,由①知,≌ACD BCE ,∴∠CAD=∠CBE ,在ACQ 中,∠CAD+∠AQC=180°-∠ACB=120°,∴∠CBE+∠BQP=120°,在BPQ中,∠APB=180°-(∠CBE+∠BQP)=60°,∴∠DPE=60°,同理:∠APC=60°,∴∠=︒∠CPD=120°,CPE60,在PE上取一点M,使PM=PC,△是等边三角形,∴CPM==,∠PCM=∠CMP=60°,∴CP CM PM∴∠CME=120°=∠CPD,△是等边三角形,∵CDE∴CD=CE,∠DCE=60°=∠PCM,∴∠PCD=∠MCE,≌(SAS),∴PCD MCE∴PD=ME,∴BE=PB+PM+ME=PB+PC+PD.【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于F,点A、C分别在4.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已知:MF NF∠-∠=︒.求证:FAB MCDNF和MF上,作线段AB和CD(如图1),使90AB CD”.//(1)聪聪同学给出一种证明问题的辅助线:如图2,过A 作//AG FM ,交CD 于G .请你根据聪聪同学提供的辅助线(或自己添加其它辅助线),给出问题的证明. (2)若点E 在直线CD 下方,且知30BED ∠=︒,直接写出ABE ∠和CDE ∠之间的数量关系.解析:(1)见解析;(2)30ABE CDE ∠-∠=︒【解析】【分析】(1)根据聪聪提供的辅助线作法进行证明,先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GC MCD ∠=∠,90F GAF ∠+∠=︒,再证明MCD BAG ∠=∠,可得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结论.【详解】解:(1)证明:如图2,过A 作//AG FM ,交CD 于G ,AGC MCD ∴∠=∠,90F GAF ∠+∠=︒,FN FM ⊥,90F ∴∠=︒,90GAF ∴∠=︒,90FAB MCD ∠-∠=︒,FAB GAF MCD BAG ∴∠-∠=∠=∠,//AB CD ∴;(2)解:30ABE CDE ∠-∠=︒,理由如下:如图3,//AB CD ,BPD ABE ∴∠=∠,BPD CDE BED ∠=∠+∠,30BED ∠=︒,30BPD CDE ∴∠-∠=︒,∴30ABE CD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探索发现:111111111;;12223233434=-=-=-⨯⨯⨯……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145⨯= ,1(1)n n ⨯+= ; (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1111122334(1)n n ⋅++++⨯⨯⨯⨯+ (3)利用规律解方程:1111121(1)(1)(2)(2)(3)(3)(4)(4)(5)(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解析:(1)1111,451n n --+;(2)n n 1+;(3)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简单的分式可得,相邻两个数的积的倒数等于它们的倒数之差,即可得到145⨯和1(1)n n ⨯+ (2)根据(1)规律将乘法写成减法的形式,可以观察出前一项的减数等于后一项的被减数,因此可得它们的和.(3)首先利用(2)的和的结果将左边化简,再利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1114545=-⨯,111(1)1n n n n=-++;故答案为1111,451n n--+(2)原式=111111111+122334111nn n n n--+-++-=-=+++;(3)已知等式整理得:11111121 11245(5)xx x x x x x x x--+-++-=++++++所以,原方程即:11215(5)xx x x x--=++,方程的两边同乘x(x+5),得:x+5﹣x=2x﹣1,解得:x=3,检验:把x=3代入x(x+5)=24≠0,∴原方程的解为:x=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关键在于根据简单的数的运算寻找规律,是考试的热点. 6.已知,如图1,直线l2⊥l1,垂足为A,点B在A点下方,点C在射线AM上,点B、C 不与点A重合,点D在直线11上,点A的右侧,过D作l3⊥l1,点E在直线l3上,点D的下方.(1)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2)如图1,若CE平分∠BCD,且∠BCD=70°,则∠CED=°,∠ADC=°;(3)如图2,若CD⊥BD于D,作∠BCD的角平分线,交BD于F,交AD于G.试说明:∠DGF=∠DFG;(4)如图3,若∠DBE=∠DEB,点C在射线AM上运动,∠BDC的角平分线交EB的延长线于点N,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探索∠N:∠BCD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直接写出比值.解析:(1)互相平行;(2)35,20;(3)见解析;(4)不变,1 2【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4)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直线l2⊥l1,l3⊥l1,∴l2∥l3,即l2与l3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故答案为:互相平行;(2)∵CE平分∠BCD,∴∠BCE=∠DCE=12BCD,∵∠BCD=70°,∴∠DCE=35°,∵l2∥l3,∴∠CED=∠DCE=35°,∵l2⊥l1,∴∠CAD=90°,∴∠ADC=90°﹣70°=20°;故答案为:35,20;(3)∵CF平分∠BCD,∴∠BCF=∠DCF,∵l2⊥l1,∴∠CAD=90°,∴∠BCF+∠AGC=90°,∵CD⊥BD,∴∠DCF+∠CFD=90°,∴∠AGC=∠CFD,∵∠AGC=∠DGF,∴∠DGF=∠DFG;(4)∠N:∠BCD的值不会变化,等于12;理由如下:∵l2∥l3,∴∠BED=∠EBH,∵∠DBE=∠DEB,∴∠DBE=∠EBH,∴∠DBH=2∠DBE,∵∠BCD+∠BDC=∠DBH,∴∠BCD+∠BDC=2∠DBE,∵∠N+∠BDN =∠DBE ,∴∠BCD+∠BDC =2∠N+2∠BDN ,∵DN 平分∠BDC ,∴∠BDC =2∠BDN ,∴∠BCD =2∠N ,∴∠N :∠BCD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正确的识别图形进行推理是解题的关键.7.(概念认识)如图①,在∠ABC 中,若∠ABD =∠DBE =∠EBC ,则BD ,BE 叫做∠ABC 的“三分线”.其中,BD 是“邻AB 三分线”,BE 是“邻BC 三分线”.(问题解决)(1)如图②,在△ABC 中,∠A =70°,∠B =45°,若∠B 的三分线BD 交AC 于点D ,则∠BDC = °;(2)如图③,在△ABC 中,BP 、CP 分别是∠ABC 邻AB 三分线和∠ACB 邻AC 三分线,且BP ⊥CP ,求∠A 的度数;(延伸推广)(3)在△ABC 中,∠ACD 是△ABC 的外角,∠B 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与∠ACD 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若∠A =m°,∠B =n°,直接写出∠BPC 的度数.(用含 m 、n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85或100;(2)45°;(3)23m 或13m 或23m +13n 或13m -13n 或13n -13m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B 的三分线BD 有两种情况,画图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BDC ∠的度数;(2)根据BP 、CP 分别是ABC ∠邻AB 三分线和ACB ∠邻AC 三分线,且BP CP ⊥可得135ABC ACB ,进而可求A ∠的度数;(3)根据B 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与ACD ∠的三分线所在的直线交于点P .分四种情况画图:情况一:如图①,当BP 和CP 分别是“邻AB 三分线”、“邻AC 三分线”时;情况二:如图②,当BP 和CP 分别是“邻BC 三分线”、“邻CD 三分线”时;情况三:如图③,当BP 和CP 分别是“邻BC 三分线”、“邻AC 三分线”时;情况四:如图④,当BP 和CP 分别是“邻AB 三分线”、“邻CD 三分线”时,再根据A m ∠=︒,B n ∠=︒,即可求出BPC ∠的度数.【详解】解:(1)如图,当BD 是“邻AB 三分线”时,701585BD C; 当BD 是“邻BC 三分线”时,7030100BD C; 故答案为:85或100;(2)BP CP , 90BPC ∴∠=︒,90PBC PCB , 又BP 、CP 分别是ABC ∠邻AB 三分线和ACB ∠邻AC 三分线, 23PBC ABC ,23PCB ACB ∠=∠, ∴229033ABC ACB , 135ABC ACB ,在ABC ∆中,180A ABC ACB ∠+∠+∠=︒ 180()45A ABCACB . (3)分4种情况进行画图计算:情况一:如图①,当BP 和CP 分别是“邻AB 三分线”、“邻AC 三分线”时,2233BPC A m ; 情况二:如图②,当BP 和CP 分别是“邻BC 三分线”、“邻CD 三分线”时,1133BPC A m ; 情况三:如图③,当BP 和CP 分别是“邻BC 三分线”、“邻AC 三分线”时,21213333BPC A ABC m n ; 情况四:如图④,当BP 和CP 分别是“邻AB 三分线”、“邻CD 三分线”时,①当m n >时,11113333BPC A ABC m n ∠=∠-∠=-; ②当m n <时,11113333P ABC A n 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注意要分情况讨论.8.(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请直接写出∠AEB 的度数为_____;②试猜想线段AD 与线段B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拓展探究:图2, △ACB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ACB =∠DCE =90°,点A 、D 、E 在同-直线上, 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请判断∠AEB 的度数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1)①60°;②AD=BE.证明见解析;(2)∠AEB =90°;AE=2CM+BE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由条件△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易证△ACD ≌△BCE ,从而得到:AD=BE ,∠ADC=∠BEC .由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可求出∠ADC ,从而可以求出∠AEB 的度数.②由△ACD ≌△BCE ,可得AD=BE ;(2)首先根据△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AC=BC ,CD=CE ,∠ACB=∠DCE=90°,据此判断出∠ACD=∠BCE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出△ACD ≌△BCE ,即可判断出BE=AD ,∠BEC=∠ADC ,进而判断出∠AEB 的度数为90°;根据DCE=90°,CD=CE ,CM ⊥DE ,可得CM=DM=EM ,所以DE=DM+EM=2CM ,据此判断出AE=BE+2CM .【详解】(1)①∵∠ACB=∠DCE ,∠DCB=∠DCB ,∴∠ACD=∠BCE ,在△ACD 和△BCE 中,AC BC ACD BCE CD CE =⎧⎪∠=∠⎨⎪=⎩, ∴△ACD ≌△BCE ,∴AD=BE ,∠CEB=∠ADC=180°−∠CDE=120°,∴∠AEB=∠CEB−∠CED=60°;②AD=BE.证明:∵△ACD ≌△BCE ,∴AD=BE .(2)∠AEB =90°;AE=2CM+BE ;理由如下:∵△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 90°,∴AC = BC, CD = CE,∠ACB =∠DCB =∠DCE-∠DCB,即∠ACD = ∠BCE,∴△ACD≌△BCE,∴AD = BE,∠BEC = ∠ADC=135°.∴∠AEB =∠BEC-∠CED =135°- 45°= 90°.在等腰直角△DCE中,CM为斜边DE上的高,∴CM =DM= ME,∴DE = 2CM.∴AE = DE+AD=2CM+BE.【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需注意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相似问题.9.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C与△ABC关于直线AC对称,AE与CD垂直交BC的延长线于点E,∠EAF=45°,且AF与AB在AE的两侧,EF⊥AF.(1)依题意补全图形.(2)①在AE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B,点C的距离和最短;②求证:点D到AF,EF的距离相等.解析:(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按照题目所述依次作图即可.(2)①本题考查线段和最短问题,需要通过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所求线段转化为其他等量线段之和,以达到求解目的.②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继而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2)①如图2,连接BD,P为BD与AE的交点∵等边△ACD ,AE ⊥CD∴PC=PD,PC+PB 最短等价于PB+PD 最短故B,D 之间直线最短,点P 即为所求.②证明:连接DE ,DF .如图3所示∵△ABC ,△ADC 是等边三角形∴AC =AD ,∠ACB =∠CAD =60°∵AE ⊥CD∴∠CAE =12∠CAD =30° ∴∠CEA =∠ACB ﹣∠CAE =30°∴∠CAE =∠CEA∴CA =CE∴CD 垂直平分AE∴DA =DE∴∠DAE =∠DEA∵EF ⊥AF ,∠EAF =45°∴∠FEA =45°∴∠FEA =∠EAF∴FA =FE ,∠FAD =∠FED∴△FAD ≌△FED (SAS )∴∠AFD =∠EFD∴点D 到AF ,EF 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第一问作图极为重要,要求对题意有较深的理解,同时对于垂直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清楚,能通过题目文字所述转化为考点,信息转化能力需要多做题目加以提升.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的坐标(3,2)-,过A 点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过点(2,0)C 作直线l x ⊥轴,点P 从点B 出发在x 轴上沿着轴的正方向运动.(1)当点P 运动到点O 处,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证明AP DP =,并求此时点D 的坐标;(2)点Q 是直线l 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P ∆全等,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以及此时对应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1)证明见解析;(2,3)D ;(2)存在,(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解析】【分析】(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ABP ≌△PCD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AP =DP ,DC =PB =3,易得点D 的坐标;(2)设P (a ,0),Q (2,b ).需要分类讨论:①AB =PC ,BP =CQ ;②AB =CQ ,BP =PC .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a 、b 的值,得解.【详解】(1)AP PD ⊥90APB DPC ∴∠+∠=AB x ⊥轴90A APB ∴∠+∠=A DPC ∴∠=∠在ABP ∆和PCD ∆中A DPC AB PCABP PCD ∠=∠⎧⎪=⎨⎪∠=∠⎩()ABP PCD ASA ∴∆≅∆AP DP ∴=,3DC PB ==(2,3)D ∴(2)设(,0)P a ,(2,)Q b①AB PC =,BP CQ =223a a b ⎧-=⎪⎨+=⎪⎩,解得03a b =⎧⎨=±⎩或47a b =⎧⎨=±⎩ (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 ②AB CQ =,BP PC =,322a a b +=-⎧⎨=⎩,解得122a b ⎧=⎪⎨⎪=±⎩ 1(,0)2P ∴-,(2,2)Q -或1(,0)2P -,(2,2)Q - 综上:(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综合题.涉及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一次绝对值方程组的解法等知识点.解答(2)题时,由于没有指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所以需要分类讨论,以防漏解.11.如图,若要判定纸带两条边线a ,b 是否互相平行,我们可以采用将纸条沿AB 折叠的方式来进行探究.(1)如图1,展开后,测得12∠=∠,则可判定a//b ,请写出判定的依据_________; (2)如图2,若要使a//b ,则1∠与2∠应该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3)如图3,纸带两条边线a ,b 互相平行,折叠后的边线b 与a 交于点C ,若将纸带沿11A B (1A ,1B 分别在边线a ,b 上)再次折叠,折叠后的边线b 与a 交于点1C ,AB//11A B ,137BB AC ==,,求出1AC 的长.解析:(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1+2∠2=180°;(3)4或1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答案;(2)由折叠的性质得:∠3=∠4,若a ∥b ,则∠3=∠2,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3)分两种情况:①当B 1在B 的左侧时,如图2,当B 1在B 的右侧时,如图3,分别求出1AC 的长,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12∠=∠,∴a ∥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图1,由折叠的性质得:∠3=∠4,若a ∥b ,则∠3=∠2,∴∠4=∠2,∵∠2+∠4+∠1=180°,∴∠1+2∠2=180°,∴要使a ∥b ,则1∠与2∠应该满足的关系是:∠1+2∠2=180°.故答案是:∠1+2∠2=180°;(3)①当B 1在B 的左侧时,如图2,∵AB//11A B ,a ∥b ,∴AA 1=BB 1=3,∴1AC =AC- AA 1=7-3=4;②当B 1在B 的右侧时,如图3,∵AB//11A B ,a ∥b ,∴AA 1=BB 1=3,∴1AC =AC+AA 1=7+3=10.综上所述:1AC =4或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折叠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长度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2.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SAS”、“ASA”、“AAS”、“SSS”)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HL”)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的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形进行研究.(初步思考)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DEF中,AC=DF,BC=EF,∠B=∠E,然后,对∠B进行分类,可分为“∠B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深入探究)第一种情况:当∠B是直角时,△ABC≌△DEF.(1)如图①,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90°,根据______,可以知道Rt△ABC≌Rt△DEF.第二种情况:当∠B是钝角时,△ABC≌△DEF.(2)如图②,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且∠B、∠E都是钝角.求证:△ABC≌△DEF.第三种情况:当∠B是锐角时,△ABC和△DEF不一定全等.(3)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且∠B、∠E都是锐角.请你用直尺在图③中作出△DEF,使△DEF和△ABC不全等,并作简要说明.解析:(1)HL;(2)见解析;(3)如图②,见解析;△DEF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DEF 和△ABC不全等.【解析】【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HL”证明;(2)过点C作CG⊥AB交AB的延长线于G,过点F作FH⊥DE交DE的延长线于H,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出∠CBG=∠FEH,再利用“角角边”证明△CBG和△FE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G=FH,再利用“HL”证明Rt△ACG和Rt△DF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D,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C和△DEF全等;(3)以点C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弧,与AB相交于点D,E与B重合,F与C重合,得到△DEF与△ABC不全等;(4)根据三种情况结论,∠B不小于∠A即可.【详解】(1)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运用的是HL.(2)证明:如图①,分别过点C 、F 作对边AB 、DE 上的高CG 、FH ,其中G 、H 为垂足. ∵∠ABC 、∠DEF 都是钝角∴G 、H 分别在AB 、DE 的延长线上.∵CG ⊥AG ,FH ⊥DH ,∴∠CGA =∠FHD =90°.∵∠CBG =180°-∠ABC ,∠FEH =∠180°-∠DEF ,∠ABC =∠DEF ,∴∠CBG =∠FEH .在△BCG 和△EFH 中,∵∠CGB =∠FHE ,∠CBG =∠FEH ,BC =EF ,∴△BCG ≌△EFH .∴CG =FH .又∵AC =DF .∴Rt △ACG ≌△DFH .∴∠A =∠D .在△ABC 和△DEF 中,∵∠ABC =∠DEF ,∠A =∠D ,AC =DF ,∴△ABC ≌△DEF .(3)如图②,△DEF 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DEF 和△ABC 不全等.【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阅读量较大,审题要认真仔细.13.在Rt ABC 中,90ACB ∠=︒,30A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1)如图1,连接EC ,求证:E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2,点M 是线段CD 上的一点(不与点,C D 重合),以BM 为一边,在BM 下方作60BMG ∠=︒,M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求证:AD DG MD =+;(3)如图3,点N 是线段AD 上的点,以BN 为一边,在BN 的下方作60BNG ∠=︒,NG 交DE 延长线于点G .直接写出ND ,DG 与AD 数量之间的关系.解析:(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结论:AD DG ND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60A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D E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BC BE =,最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证;(2)如图(见解析),延长ED 使得DF MD =,连接MF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MDF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得出,,F MDB MF MD FMG DMB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3)如图(见解析),参照题(2),先证HDN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的和差得出,,H NDG NH ND HNB DNG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1)3,090A ACB ∠=︒∠=︒9060ABC A ∴∠=︒-∠=︒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CD ED ∴=在BCD ∆和BED ∆中,CD ED BD BD =⎧⎨=⎩()BCD BED HL ∴∆≅∆BC BE ∴=EBC ∴∆是等边三角形;(2)如图,延长ED 使得DF MD =,连接MF3,090A ACB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60,ADE BDE AD BD ∴∠=∠=︒=60,18060MDF ADE MDB ADE BDE ∴∠=∠=︒∠=︒-∠-∠=︒MDF ∴∆是等边三角形,60MF DM F DMF ∴=∠=∠=︒60BMG ∠=︒DMF DM B M G G D M G ∴∠+∠=+∠∠,即FMG DMB ∠=∠在FMG ∆和DMB ∆中,60F MDB MF MD FMG DMB ∠=∠=︒⎧⎪=⎨⎪∠=∠⎩()FMG DMB ASA ∴∆≅∆GF BD ∴=,即DF DG BD +=AD DF DG MD DG ∴=+=+即AD DG MD =+;(3)结论:AD DG ND =-,证明过程如下:如图,延长BD 使得DH ND =,连接NH由(2)可知,60,18060,ADE HDN ADE BDE AD BD ∠=︒∠=︒-∠-∠=︒= HDN ∴∆是等边三角形,60NH ND H HND ∴=∠=∠=︒60BNG ∠=︒HND BND BND BNG ∠+∠=+∠∴∠,即N HNB D G ∠=∠在HNB ∆和DNG ∆中,60H NDG NH ND HNB DNG ∠=∠=︒⎧⎪=⎨⎪∠=∠⎩()HNB DNG ASA ∴∆≅∆HB DG ∴=,即DH BD DG +=ND AD DG ∴+=即AD DG N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和(3),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4.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 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解析:(1)全等,理由见解析;(2)t=3.5秒或5秒【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 ,利用AAS 定理证明△ACD ≌△CBE ;(2)分点F 沿C→B 路径运动和点F 沿B→C 路径运动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ACD 与△CBE 全等.理由如下:∵AD ⊥直线l ,∴∠DAC+∠ACD=90°,∵∠ACB=90°,∴∠BCE+∠ACD=90°,∴∠DAC=∠ECB ,在△ACD 和△CBE 中,ADC CEB DAC ECB CA CB ∠=∠⎧⎪∠=∠⎨⎪=⎩, ∴△ACD ≌△CBE (AAS );(2)由题意得,AM=t ,FN=3t ,则CM=8-t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CN=6-3t ,点N 在BC 上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点N 沿C →B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6,解得,t=3.5,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解得,t=5,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Rt ACB △中,90ACB ∠=︒,AC BC =,E 点为射线CB 上一动点,连结AE ,作AF AE ⊥且AF AE =.(1)如图1,过F 点作FD AC ⊥交AC 于D 点,求证:FD BC =;(2)如图2,连结BF 交AC 于G 点,若3AG =,1CG =,求证:E 点为BC 中点. (3)当E 点在射线CB 上,连结BF 与直线AC 交于G 点,若4BC =,3BE =,则AG CG=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113或53【解析】【分析】(1)证明△AFD ≌△E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F=AC ,等量代换证明结论; (2)作FD ⊥AC 于D ,证明△FDG ≌△BCG ,得到DG=CG ,求出CE ,CB 的长,得到答案;(3)过F 作FD ⊥AG 的延长线交于点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G=GD ,AD=CE=7,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证明:∵FD ⊥AC ,∴∠FDA=90°,∴∠DFA+∠DAF=90°,同理,∠CAE+∠DAF=90°,∴∠DFA=∠CAE ,在△AFD 和△EAC 中,AFD EAC ADF ECA AF AE ∠=∠⎧⎪∠=∠⎨⎪=⎩, ∴△AFD ≌△EAC (AAS ),∴DF=AC ,∵AC=BC ,∴FD=BC ;(2)作FD ⊥AC 于D ,由(1)得,FD=AC=BC ,AD=CE ,在△FDG 和△BCG 中,90FDG BCG FGD BGCFD BC ︒⎧∠=∠=⎪∠=∠⎨⎪=⎩, ∴△FDG ≌△BCG (AAS ),∴DG=CG=1,∴AD=2,∴CE=2,∵BC=AC=AG+CG=4,∴E 点为BC 中点;(3)当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时,过F 作FD ⊥AG 的延长线交于点D ,BC=AC=4,CE=CB+BE=7,由(1)(2)知:△ADF ≌△ECA ,△GDF ≌△GCB ,∴CG=GD ,AD=CE=7,∴CG=DG=1.5, ∴4 1.5111.53AG CG +==, 同理,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4 1.551.53AG CG -==, 故答案为:113或5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16.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000km ,将384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84×103B .3.84×104C .3.84×105D .3.84×106 解析: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试题分析:384 000=3.84×105.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17.如图,直线AB ⊥直线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35BOE ∠=,则FOD ∠=( )A .35°B .45°C .55°D .125°解析:C【解析】【分析】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E AOF ∠=∠,进而可得FOD ∠的度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BOE AOF ∠=∠,903555FOD AOD AOF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和互余的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等量代换.18.如图,将线段AB 延长至点C ,使12BC AB =,D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BD =2,则线段AB 的长为( )A .4B .6C .8D .12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BC x =,则可列出:()223x x +⨯=,解出x 值为BC 长,进而得出AB 的长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设BC x =, 则可列出:()223x x +⨯=解得:4x =, 12BC AB =, 28AB x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对线段间的倍数关系的理解,以及通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19.已知a+b=7,ab=10,则代数式(5ab+4a+7b)+(3a–4ab)的值为()A.49 B.59C.77 D.139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原代数式化简,再将所求代数式化成用(a+b)与ab表示的形式,然后把已知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5ab+4a+7b)+(3a-4ab)=5ab+4a+7b+3a-4ab=ab+7a+7b=ab+7(a+b)∴当a+b=7,ab=10时原式=10+7×7=59.故选B.20.如图,C为射线AB上一点,AB=30,AC比BC的14多5,P,Q两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上沿AB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M为BP的中点,N为QM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2AC;②AB=4NQ;③当PB=12BQ时,t=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 B.1 C.2 D.3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AC比BC的14多5可分别求出AC与BC的长度,然后分别求出当P与Q重合时,此时t=30s,当P到达B时,此时t=15s,最后分情况讨论点P与Q的位置.【详解】解:设BC=x,∴AC=14x+5∵AC+BC=AB∴x+14x+5=30,解得:x=20,∴BC=20,AC=10,∴BC=2AC,故①成立,∵AP=2t,BQ=t,当0≤t≤15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BP=AB﹣AP=30﹣2t,∵M是BP的中点∴MB=12BP=15﹣t∵QM=MB+BQ,∴Q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15<t≤30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综上所述,AB=4NQ,故②正确,当0<t≤15,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AP=2t,BQ=t∴PB=AB﹣AP=30﹣2t,∴30﹣2t=12t,∴t=12,当15<t≤30,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不符合t>30,综上所述,当PB=12BQ时,t=12或20,故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到达B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与Q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21.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数字卡片,在此卡片上可以用一个正方形圈出44个位置的16个数(如1,2,3,4,8,9,10,11,15,16,17,18,22,23,24,25).若用这样的正方形圈出这张数字卡片上的16个数,则圈出的16个数的和不可能为下列数中的( )A .208B .480C .496D .592解析:C【解析】【分析】 由题意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依次表示每个数,并相加进行分析得出选项.【详解】解:设第一列第一行的数为x ,第一行四个数分别为,1,2,3x x x x +++,第二行四个数分别为7,8,9,10x x x x ++++,第三行四个数分别为14,15,16,17x x x x ++++,第四行四个数分别为21,22,23,24x x x x ++++,16个数相加得到16192x +,当相加数为208时x 为1,当相加数为480时x 为18,相加数为496时x 为19,相加数为592时x 为25,由数字卡片可知,x 为19时,不满足条件.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求解问题,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进行分析即可.2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13+x =5xB .x 2+1=3xC .32y =y+2D .2x ﹣3y =1 解析:A【解析】【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 =0(a ,b 是常数且a≠0).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 、213+x =5x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B 、x 2+1=3x 未知数x 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C 、32y=y+2中等号左边不是整式,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D 、2x ﹣3y =1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 1.若分式21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 A .2-B .2±C .2D .2 2.下列正多边形中,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方形B .正五边形C .正七边形D .正八边形 3.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 A .()a m n am an +=+B .21055(21)x x x x -=-C .2322623a b a b b =⋅D .2166(4)(4)6x x x x x -+=+-+4.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AC 于点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CQ 时,连结PQ 交AC 边于D ,则DE 的长为 ( )A .12B .13C .23D .255.如图,ΔA 'B 'C ≌ΔABC ,点B '在AB 边上,线段A 'B ',AC 交于点D .若∠A =40°,∠B =60°,则∠A 'CB 的度数为( )A .100°B .120°C .135°D .140° 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一个外角的和是1160度,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 7.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一处B .两处C .三处D .四处 8.如图,BP 平分∠ABC ,∠ABC =∠BAP =60°,若△ABC 的面积为2cm 2,则△PBC 的面积为( )A .0.8cm 2B .1cm 2C .1.2cm 2D .无法确定9.如图,点A,B,C 在一条直线上,△ABD,△BCE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E 和CD,AE 分别交CD,BD 于点M,P ,CD 交BE 于点Q,连接PQ,BM,下面的结论:①△ABE ≌△DBC;②∠DMA=60°;③△BPQ 为等边三角形;④MB 平分∠AMC,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10.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0)(a b b c c a ---=那么ABC 的形状一定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锐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11.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为72°,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12.如图,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边BC 上的中线与高,AE =4,△ABC 的面积为12,则CD 的长为_____.13.分解因式:(a+b )2﹣4ab= .1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21a a x +=+无解,则a 的值为_____. 15.若关于x 的方程355x m x x=+--有增根,则m =_____. 16.()()()243232121211++⋯++计算结果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___. 17.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cm ,8cm ,第三边为奇数,则其周长为________.18.如图,点D 是△ABC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依此类推…,已知∠A =α,则∠A 2020的度数为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9.如图,△ABC 中,点D 在边BC 上,DE ⊥AB 于E ,DH ⊥AC 于H ,且满足DE=DH ,F 为AE 的中点,G 为直线AC 上一动点,满足DG =DF ,若AE=4cm ,则AG= _____cm .2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5和12,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ABC 中,AB =AC ,E 在AC 上,D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AD =AE ,连接DE .求证:DE ⊥BC .22.已知如图,点A 、点B 在直线l 异侧,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l 于C 、D 两点.分别以C 、D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l 下方交于点E,连结AE. (1)根据题意,利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2)证明:l 垂直平分AE.23.(1)因式分解;()()22a x y b x y ---;(2)解方程:213211x y x y +=⎧⎨-=⎩. 24.如图,在△ABC 中,A ABC ∠=∠,直线EF 分别交AB 、AC 点D 、E ,CB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B 作//BP AC 交EF 于点P ,(1)若70A ∠=︒,25F ∠=︒,求BPD ∠的度数.(2)求证:2F FEC ABP ∠+∠=∠.25.已知:230m mn +=,210mn n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222m mn n +-;(2)227m n +-.26.先化简,再求值:2112(1)3(2)23b a b ---+-,其中a =-1,b =1. 27.先化简,再求值:2()()(2)()x y x y y x y x y +-++--,其中3x =,13y =-.28.如图1,四边形MNBD 为一张长方形纸片.(1)如图2,将长方形纸片剪两刀,剪出三个角(BAE AEC ECD ∠∠∠、、),则BAE AEC ECD ∠+∠+∠=__________°.(2)如图3,将长方形纸片剪三刀,剪出四个角(BAE AEF EFC FCD ∠∠∠∠、、、),则BAE AEF EFC FCD ∠+∠+∠+∠=__________°.(3)如图4,将长方形纸片剪四刀,剪出五个角(BAE AEF EFG FGC GCD ∠∠∠∠∠、、、、),则BAE AEF EFG FGC GCD ∠+∠+∠+∠+∠=___________°.(4)根据前面探索出的规律,将本题按照上述剪法剪n 刀,剪出()1n +个角,那么这()1n +个角的和是____________°.29.如图,已知D 为△ABC 边BC 延长线上一点,DF ⊥AB 于F 交AC 于E, ∠A=35°, ∠D=50°,求∠ACD 的度数.30.观察下列各式(x-1)(x+1)=x2-1(x-1)(x2+x+1)=x3-1(x-1)(x3+x2+x+1)=x4-1(1)根据以上规律,则(x-1)(x6+x5+x4+x3+x2+x+1)(2)你能否由此归纳出一般规律(x-1)(x n+x n-1+…+x+1)(3)根据以上规律求32018+32017+32016+32+3+1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分式21xx--的值为0,∴|x|-2=0,且x-1≠0,解得:x=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2.A解析:A【解析】【分析】分别求出各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结合镶嵌的条件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正方形的每个内角是90°,4个能密铺,符合题意;B、正五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5=108°,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不符合题意;C、正七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7=9007,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不符合题意;D、正八边形每个内角是180°-360°÷8=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种多边形的镶嵌问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种正多边形的镶嵌应符合一个内角度数能整除360°.任意多边形能进行镶嵌,说明它的内角和应能整除360°.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详解】解:A、该变形是整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因式分解的概念,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该变形不是多项式分解因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该变形没有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意义,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过P作PF∥BC交AC于F,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证明△PFD≌△QCD,推出DE=12AC,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过P作PF∥BC交AC于F.∵PF∥BC,△ABC是等边三角形,∴∠PFD=∠QCD,△APF是等边三角形,∴AP=PF=AF,∵PE⊥AC,∴AE=EF ,∵AP=PF ,AP=CQ ,∴PF=CQ .∵在△PFD 和△QCD 中,PFD QCD PDF QDC PF CQ ∠∠⎧⎪∠∠⎨⎪⎩===, ∴△PFD ≌△QCD (AAS ),∴FD=CD ,∵AE=EF ,∴EF+FD=AE+CD ,∴AE+CD=DE=12AC , ∵AC=1,∴DE=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作辅助线构造等边三角形是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已知ΔA 'B 'C ≌ΔABC ,则∠A 'C B '=∠ACB=180°-∠A-∠B=80°,又因为CB=C B ',且∠B=60°,故三角形C B 'B 是等边三角形,∠B 'CB=60°,故∠A 'CB=60°+80°=140°,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多加的外角度数为x ,根据内角和与外角度数的和列出方程,由多边形的边数n 为整数求解可得.【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多加的外角度数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n -2)•180°+x =1160°,∵0°<x <180°,∴1160°-180°<(n -2)×180°<1160°,∴549<n−2<649, ∵n 是整数,∴n =8.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倍数是解题的关键.7.D 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作图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延长AP 交BC 于点D ,构造出()ABP DBP ASA ≅,得AP DP =,再根据三角形等底同高面积相等,得到12BPC ABC S S =.【详解】 解:如图,延长AP 交BC 于点D ,∵BP 是ABC ∠的角平分线,∴1302ABP DBP ABC ∠=∠=∠=︒, ∵60BAP ∠=︒,∴18090BPA BAP ABP ∠=︒-∠-∠=︒,∴18090BPD BPA ∠=︒-∠=︒, 在ABP △和DBP 中,ABP DBP BP BP BPA BPD ∠=∠⎧⎪=⎨⎪∠=∠⎩, ∴()ABP DBP ASA ≅,∴AP DP =,根据三角形等底同高,12ABP DBP ABD SS S ==,12ACP DCP ACD S S S ==, ∴()211122BPC DBP DCP ABD ACD ABC S S S S S S 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9.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BD 、△BCE 为等边三角形,∴AB=DB ,∠ABD=∠CBE=60°,BE=BC ,∴∠ABE=∠DBC ,∠PBQ=60°,在△ABE 和△DBC 中,, ∴△ABE ≌△DBC (SAS ),∴①正确;∵△ABE≌△DBC,∴∠BAE=∠BDC,∵∠BDC+∠BCD=180°﹣60°﹣60°=60°,∴∠DMA=∠BAE+∠BCD=∠BDC+∠BCD=60°,∴②正确;在△ABP和△DBQ中,,∴△ABP≌△DBQ(ASA),∴BP=BQ,∴△BPQ为等边三角形,∴③正确;∵∠DMA=60°,∴∠AMC=120°,∴∠AMC+∠PBQ=180°,∴P、B、Q、M四点共圆,∵BP=BQ,∴BP BQ=,∴∠BMP=∠BMQ,即MB平分∠AMC;∴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4个;故选D.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点共圆、圆周角定理.10.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a-b)(b-c)(c-a)=0,∴(a-b)=0或(b-c)=0或(c-a)=0,即a=b或b=c或c=a,因而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二、填空题11.5【解析】试题分析:中心角的度数=,考点:正多边形中心角的概念.解析:5【解析】试题分析:中心角的度数=360n︒36072n︒︒=,5n=考点:正多边形中心角的概念.12.3【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AE⊥BC,AE=4,△ABC的面积为12,∴×BC×AE=12,∴×BC×4=12,∴BC=6,∵AD是△A解析:3【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E⊥BC,AE=4,△ABC的面积为12,∴12×BC×AE=12,∴12×BC×4=12,∴BC=6,∵AD是△ABC的中线,∴CD=12BC=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与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基础题.13.(a﹣b)2.【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a+b)2﹣4ab=a2+2ab+b2﹣4ab=a2+b2﹣2ab=(a﹣b解析:(a﹣b)2.【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a+b)2﹣4ab=a2+2ab+b2﹣4ab=(a﹣b)2.故答案为(a﹣b)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14.﹣1或0【解析】【分析】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况:(1)原方程存在增根;(2)原方程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后,整式方程无解,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ax+a=2a+2,整理,得a解析:﹣1或0【解析】【分析】分式方程无解有两种情况:(1)原方程存在增根;(2)原方程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后,整式方程无解,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去分母,得ax+a=2a+2,整理,得ax=a+2,当a=0时,方程无解;当a≠0时,x=2aa+.∵当x=﹣1时,分式方程无解,∴2aa+=﹣1,解得:a=﹣1.故答案为:﹣1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无解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既要考虑分式方程有增根的情形,又要考虑整式方程无解的情形.15.-5【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5=0,求出x的值,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详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3x﹣15﹣m,由分式方程有增根解析:-5【解析】【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 ﹣5=0,求出x 的值,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m 的值.【详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 =3x ﹣15﹣m ,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 ﹣5=0,即x =5,把x =5代入整式方程得:m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6.6【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所求,再根据2的n 次幂的变化规律即可求解.【详解】=====∵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所求,再根据2的n 次幂的变化规律即可求解.【详解】()()24323212121(1++⋯++)=()()()()22432212121211-++⋯++ =()()()44322121211-+⋯++=323221)2((1)1-++=64211-+=642∵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64÷4=16∴个位数为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差公式的特点,题型较好,难度适中,是一道不错的题目,通过此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7.17cm 或19cm【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详解】解:8-2<第三边<8+2⇒6<第三边<10,这个范围的奇数是7和9,所以三角形的周长解析:17cm 或19cm【解析】【分析】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为: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详解】解:8-2<第三边<8+2⇒6<第三边<10,这个范围的奇数是7和9,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是2+8+7=17(cm )或2+8+9=19(cm )故答案为:17cm 或19c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首先根据题意求出第三边,然后再求出周长,难度较小.18.【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及外角的性质可得∠A1=,∠A2=,∠A3=,据此找规律可求解.【详解】解:在△ABC 中,∠A=∠ACD﹣∠ABC=α,∵∠ABC 的平 解析:202012【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及外角的性质可得∠A 1=12α,∠A 2=212α,∠A 3=312α,据此找规律可求解. 【详解】 解:在△ABC 中,∠A =∠ACD ﹣∠ABC =α,∵∠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A 1CD ﹣∠A 1BC =12(∠ACD ﹣∠ABC )=12∠A =12α, 同理可得∠A 2=12∠A 1=212α, ∠A 3=12∠A 2=312α, …以此类推,∠A 2020=202012α, 故答案为:202012α.【点睛】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和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2或6.【解析】【分析】【详解】∵DE⊥AB,DH⊥AC,∴∠AED=∠AHE=90°.在△ADE 和△ADH 中,∵AD=AD,DE=DH, ∴△ADE≌△ADH(HL),∴AH=A解析:2或6.【解析】【分析】【详解】∵DE ⊥AB ,DH ⊥AC ,∴∠AED=∠AHE=90°.在△ADE 和△ADH 中,∵AD=AD,DE=DH, ∴△ADE ≌△ADH(HL),∴AH=AE=4cm.∵F为AE的中点,∴AF=EF=2cm.在△FDE和△GDH中,∵DF=DG,DE=DH, ∴△FDE≌△GDH(HL),∴GH=EF=2cm.当点G在线段AH上时,AG=AH-GH=4-2=2cm;当点G在线段HC上时,AG=AH+GH=4+2=6cm;故AG的长为2或6.20.29【解析】【分析】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当5为腰长时,∵5+5<12,故不能组成三角形,当12为腰长时,边解析:29【解析】【分析】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详解】解:当5为腰长时,∵5+5<12,故不能组成三角形,当12为腰长时,边长分别为:5,12,12,∵5+12>12,故能组成三角形,故周长为:5+12+12=29;故答案为:29.【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同时需要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三、解答题21.见解析.【解析】【分析】过A作AM⊥BC于M,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出∠BAC=2∠BAM,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出∠BAC=2∠D,则∠BAM=∠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DE∥AM,进而得到DE⊥BC.【详解】证明:如图,过A作AM⊥BC于M,∵AB=AC,∴∠BAC=2∠BAM,∵AD=AE,∴∠D=∠AED,∴∠BAC=∠D+∠AED=2∠D,∴∠BAC=2∠BAM=2∠D,∴∠BAM=∠D,∴DE∥AM,∵AM⊥BC,∴DE⊥BC.【点睛】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难度适中.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进行作图即可;(2)根据题意可证明△ACD≌△ECD,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解:(1)如图所示;(2)证明:由题意可知,AC=AD=AB ,CE=ED=AB ,∴AC=CE ,AD=DE ,又∵CD=CD ,∴△ACD ≌△ECD ,∴∠ACD=∠ECD ,又∵AC=CE ,∴CO 垂直平分AE ,∴l 垂直平分AE.【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需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学会应用“三线合一”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3.(1)()()()x y a b a b -+-;(2)31x y =⎧⎨=-⎩【解析】【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再采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2)根据加减法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1)()()22a x y b x y ---22()()x y a b =--()()()x y a b a b =-+-;(2)213211x y x y ①②+=⎧⎨-=⎩①+②,得412x =,解得:3x =,将3x =代入①,得321y +=,解得1y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31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24.(1)65°;(2)见解析【解析】【分析】(1)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求出∠C 的度数,再应用平行线性质求出∠PBF 的度数,最后应用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求出∠BPD .(2)先证明∠F+∠FEC=∠PBC ,再证∠PBC=2∠ABP .【详解】解:(1)在ABC ∆中,∵∠A=70°,∠A=∠ABC∴由内角和定理可得40C ∠=又∵//BP AC∴65BPD AEF C F ∠=∠=∠+∠=(2) 在ABC ∆中,∵∠A =∠ABC∴ 由内角和定理可得2180A C ∠+∠=同理, 在CEF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F FEC C ∠+∠+∠=∴2F FEC A ∠+∠=∠又∵//BP AC∴ABP A ∠=∠即2F FEC ABP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的综合题.用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运用相关定理找角的关系是基本技能,是解本题的关键.25.(1)20;(2)33.【解析】【分析】(1)将已知两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2)将已知两等式左右两边相减,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详解】(1)∵230m mn +=,210mn n -=-,∴222m mn n +-=(2m mn +)+(2mn n -)=30-10=20;(2)∵230m mn +=,210mn n -=-,∴227m n +-=(2m mn +)-(2mn n -)-7=30-(-10)-7=30+10-7=33.【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是一道基本题型.26.a 2-2b +4;3.【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对算式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原式=()2211221333223623b a b b a b ⎛⎫⨯-⨯-⨯--⨯-⨯-=-+-+ ⎪⎝⎭=a 2-2b +4,当a=-1,b=1时,原式=1-2+4=3.【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应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3xy ,3-.【解析】【分析】先计算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乘法,再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即可得.【详解】原式222222(2)x y xy y x xy y =-++--+, 2222222x y xy y x xy y =-++-+-,3xy =,将3x =,13y =-代入得:原式133333xy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加减法与乘法,熟记公式和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8.(1)360;(2)540;(3)720;(4)180n .【解析】【分析】(1)过点E 作EH ∥AB ,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三个角的和等于180°的2倍;(2)分别过E 、F 分别作AB 的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四个角的和等于180°的三倍;(3)分别过E 、F 、G 分别作AB 的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四个角的和等于180°的三倍;(4)根据前三问个的剪法,剪n 刀,剪出n+1个角,那么这n+1个角的和是180n 度.【详解】(1)过E 作EH ∥AB (如图②).∵原四边形是长方形,∴AB ∥CD ,又∵EH ∥AB ,∴CD∥EH(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EH∥AB,∴∠A+∠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EH,∴∠2+∠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1+∠2+∠C=360°,又∵∠1+∠2=∠AEC,∴∠BAE+∠AEC+∠ECD=360°;(2)分别过E、F分别作AB的平行线,如图③所示,用上面的方法可得∠BAE+∠AEF+∠EFC+∠FCD=540°;(3)分别过E、F、G分别作AB的平行线,如图④所示,用上面的方法可得∠BAE+∠AEF+∠EFG+∠FGC+∠GCD=720°;(4)由此可得一般规律:剪n刀,剪出n+1个角,那么这n+1个角的和是180n度.故答案为:(1)360;(2)540;(3)720;(4)180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作平行线并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本题的关键,总结规律求解是本题的难点.29.83°.【解析】试题分析:由DF⊥AB,在Rt△BDF中可求得∠B;再由∠ACD=∠A+∠B可求得.试题解析:∵DF⊥AB,∴∠B+∠D=90°,∴∠B=90°-∠D=90°-42°=48°,∴∠ACD=∠A+∠B=35°+48°=83°.30.(1)x7﹣1;(2)x n+1﹣1;(3)2019312-.【解析】【分析】(1)仿照已知等式求出所求原式的值即可;(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3)原式变形后,利用得出的规律变形,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根据题中规律得:(x﹣1)(x6+x5+x4+x3+x2+x+1)=x7﹣1;(2)总结题中规律得:(x﹣1)(x n+x n﹣1+…+x+1)=x n+1﹣1;(3)原式=12×(3﹣1)×(32018+32017+…+32+3+1)=2019312-.【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压轴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的解析式为,若将抛物线平移,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对称轴为直线,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是,顶点是,连结.(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3)半径为的⊙的圆心沿着直线从点运动到,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运动时间为秒,⊙绕着点顺时针旋转得⊙,随着⊙的运动,求的运动路径长以及当⊙与轴相切的时候的值.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过点A(﹣3,0),B(1,0),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①如图1,是否存在点P,使∠PBC=∠BCO?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如图2,点P 在x 轴上方,连接PA 交抛物线于点N ,∠PAB =∠BCO ,点M 在第三象限抛物线上,连接MN ,当∠ANM =45°时,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3.如图,过原点的抛物线y=﹣12x 2+bx+c 与x 轴交于点A (4,0),B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OB ,点P 是线段OA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C ⊥OB ,垂足为点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确定顶点B 的坐标;(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将△POC 绕着点P 按顺利针方向旋转90°,得△PO′C′,当点O′和点C′分别落在抛物线上时,求相应的m 的值;(3)当(2)中的点C′落在抛物线上时,将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n (0<n <2)个单位,点B 、C′平移后对应的点分别记为B′、C″,是否存在n ,使得四边形OB′C″A 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直接写出n 的值和抛物线平移的方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四边形ABCF 中,AF ∥BC ,∠AFC =90°,△ABC 的外接圆⊙O 交CF 于E ,与AF 相切于点A ,过C 作CD ⊥AB 于D ,交BE 于G .(1)求证:AB =AC ;(2)①证明:GE =EC ;②若BC =8,OG =1,求EF 的长.5.如图1,抛物线24y ax bx =+-与x 轴交于(3,0)A -、(4,0)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作直线BC .点D 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 ,C 重合),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设点D 的横坐标为(04)m m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点C 的坐标;(2)线段DE 的长用含m 的式子表示为 ;(3)以DE 为边作矩形DEFC ,使点F 在x 轴负半轴上、点G 在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 ①如图2,当矩形DEFC 成为正方形时,求m 的值;②如图3,当点O 恰好是线段EF 的中点时,连接FD ,FC .试探究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P ,使以P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FCD ∆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y =x 2﹣2mx+m (x≤2m ,m 为常数)的图象记为G ,图象G 的最低点为P(x 0,y 0).(1)当y 0=﹣1时,求m 的值.(2)求y 0的最大值.(3)当图象G 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设左边交点的横坐标为x 1,则x 1的取值范围是 .(4)点A 在图象G 上,且点A 的横坐标为2m ﹣2,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点B ,当点A 不在坐标轴上时,以点A 、B 为顶点构造矩形ABCD ,使点C 、D 落在x 轴上,当图象G 在矩形ABCD 内的部分所对应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1F 和2F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它们与直线(0)x t t =>分别相交于点,P Q .(1)如图,函数1F 为1y x =+,当2t =时,PQ 的长为_____;(2)函数1F 为3y x=,当6PQ =时,t 的值为______; (3)函数1F 为2(0)y ax bx c a =++≠,①当b t b=时,求OPQ △的面积; ②若0c >,函数1F 和2F 的图象与x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5,0),(1,0)A B ,当1c x c ≤≤+时,设函数1F 的最大值和函数2F 的最小值的差为h ,求h 关于c 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c 的取值范围.8.如图1,抛物线221y x x =-+-的顶点A 在x 轴上,交y 轴于B ,将该抛物线向上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与x 轴交于,C D ,顶点为()1,4E .(1)求点B 的坐标和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在原抛物线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N ,若OM ON =,求点M 的坐标; (3)如图2,直线CB 与平移后的抛物线交于F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C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已知函数1221,(21)1y x m y m x =+-=++均为一次函数,m 为常数.(1)如图1,将直线AO 绕点()1,0A -逆时针旋转45°得到直线l ,直线l 交y 轴于点B .若直线l 恰好是1221,(21)1y x m y m x =+-=++中某个函数的图象,请直接写出点B 坐标以及m 可能的值;(2)若存在实数b ,使得||(1)10m b b ---=成立,求函数1221,(21)1y x m y m x =+-=++图象间的距离;(3)当1m 时,函数121y x m =+-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C ,E 两点,(21)1y m x =++图象交x 轴于D 点,将函数11y y y =的图象最低点F 向上平移5621m +个单位后刚好落在一次函数121y x m =+-图象上,设12y y y =的图象,线段OD ,线段OE 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试利用初中知识,探究S 的一个近似取值范围.(要求:说出一种得到S 的更精确的近似值的探究办法,写出探究过程,得出探究结果,结果的取值范围两端的数值差不超过0.01.)10.公司经销某种商品,经研究发现,这种商品在未来40天的销售单价1y (元/千克)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11602y t =-+(040t <≤,且t 为整数); ()()21030,3033040,20t t t y t t ⎧<≤-+⎪=⎨<≤⎪⎩且为整数且为整数,他们的图像如图1所示,未来40天的销售量m (千克)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如图2的点列所示.(1)求m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那一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在最后10天,公司决定每销售1千克产品就捐赠a 元给“环保公益项目”,且希望扣除捐赠后每日的利润不低于3600元以维持各种开支,求a 的最大值(精确到0.01元).11.如图,在ABCD 中,E 为边BC 的中点,F 为线段AE 上一点,连结BF 并延长交边AD 于点G ,过点G 作AE 的平行线,交射线DC 于点H ,设AD EF x AB AF==.(1)当1x =时,求:AG AB 的值;(2)设GDH EBAS y S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3)当3DH HC =时,求x 的值.12.对于⊙C 与⊙C 上的一点A ,若平面内的点P 满足:射线..AP 与⊙C 交于点Q (点Q 可以与点P 重合),且12PA QA≤≤,则点P 称为点A 关于⊙C 的“生长点”.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O 的半径为1,点A (-1,0).(1)若点P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点P 在x 轴上,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________;(2)若点B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满足1tan BAO 2∠=,求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3)直线3y x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图,Rt △ABC 中,∠C =90°,AB =15,BC =9,点P ,Q 分别在BC ,AC 上,CP =3x ,CQ =4x (0<x <3).把△PCQ 绕点P 旋转,得到△PDE ,点D 落在线段PQ 上. (1)求证:PQ ∥AB ;(2)若点D 在∠BAC 的平分线上,求CP 的长;(3)若△PDE 与△ABC 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T ,且12≤T ≤16,求x 的取值范围.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 、B 、C ,已知A (-1,0),B (3,0),C (0,-3).(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P 为线段BC 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 ,当△BCD 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若M (m ,0)是x 轴上一个动点,请求出CM+12MB 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点M 的坐标.15.如图1,已知Rt ABC ∆中,90ACB ∠=,2AC =,23BC =,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点,A 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C 在点A 的右侧),顶点B 在第二象限,将ABC ∆沿AB 所在的直线翻折,点C 落在点D 位置(1)若点C 坐标为()1,0-时,求点D 的坐标;(2)若点B 和点D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C 坐标;(3)如图2,将四边形BCAD 向左平移,平移后的四边形记作四边形1111B C A D ,过点1D 的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k ,使得以点1,,E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点11,,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点()1,0A -和点()3,0B ,与y 轴交于点C ,且30OBC ∠=︒.点E 在第四象限且在抛物线上.(1)如(图1),当四边形OCEB 面积最大时,在线段BC 上找一点M ,使得12EM BM +最小,并求出此时点E 的坐标及12EM BM +的最小值; (2)如(图2),将AOC △沿x 轴向右平移2单位长度得到111A O C △,再将111A O C △绕点1A 逆时针旋转α度得到122AO C △,且使经过1A 、2C 的直线l 与直线BC 平行(其中0180α︒<<︒),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K 、H 两点,点N 在抛物线上.在线段KH 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B 、C 、P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0,2A 且与33y x =-平行的直线,交x 轴于点B ,如图1所示.(1)试求B 点坐标,并直接写出ABO ∠的度数;(2)过()1,0M 的直线与AB 成45︒夹角,试求该直线与AB 交点的横坐标;(3)如图2,现有点(,)C m n 在线段AB 上运动,点,(320)D m -+在x 轴上,N 为线段CD 的中点.①试求点N 的纵坐标y 关于横坐标x 的函数关系式;②直接写出N 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18.在Rt △ABC 中,∠ACB =90°,AC =1,记∠ABC =α,点D 为射线BC 上的动点,连接AD ,将射线DA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角后得到射线DE ,过点A 作AD 的垂线,与射线DE 交于点P ,点B 关于点D 的对称点为Q ,连接PQ .(1)当△ABD 为等边三角形时,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PQ 的长为 ;(2)如图2,当α=45°,且BD =43时,求证:PD =PQ ; (3)设BC =t ,当PD =PQ 时,直接写出BD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19.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如图①,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长方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 是“和谐点”.(1)点M (1,2)_____“和谐点”(填“是”或“不是”);若点P (a ,3)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和谐点”,3x a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y x b =-+的解,求a ,b 的值. (2)如图②,点E 是线段PB 上一点,连接OE 并延长交AP 的延长线于点Q ,若点P (2,3),2OBE EPQ S S ∆∆-=,求点Q 的坐标;(3)如图③,连接OP ,将线段OP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11O P .若M 是直线11O P 上的一动点,连接PM 、OM ,请画出图形并写出OMP ∠与1MPP ∠,1MOO ∠的数量关系.20.如图,⊙O 经过菱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C 、D ,且与AB 相切于点A .(1)求证:BC为⊙O的切线;(2)求∠B的度数.(3)若⊙O半径是4,点E是弧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E作EM⊥OA于点M,作EN⊥OC 于点N,连接MN,问:在点E从点A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MN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化,请求出MN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2)证明见解析(3)P1的运动路径长为8,运动时间为5秒或7秒。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购买单价为a 元的物品10个,付出b 元(b >10a ),应找回( ) A .(b ﹣a )元B .(b ﹣10)元C .(10a ﹣b )元D .(b ﹣10a )元2.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若2a =3b ,则a =23b B .若a =b ,则a +1=b ﹣1 C .若a =b ,则2﹣3a =2﹣3bD .若23a b=,则2a =3b 3.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14多5,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M 为BP 的中点,N 为QM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PB =12BQ 时,t =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4.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 .垂线段最短 D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5.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21(1)(1)x x x +=+- B .()am an a m n +=- C .2244(2)m m m +-=-D .22(2)(1)a a a a --=-+6.A 、B 两地相距160千米,甲车和乙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5,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车比甲车早到30分钟,若求甲车的平均速度,设甲车平均速度为4x 千米/小时,则所列方程是( ) A .1601603045x x-= B .1601601452x x -= C .1601601542x x -= D .1601603045x x+= 7.有 m 辆客车及 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 40 人,则还有 25 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 45 人,则还有 5 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 40m +25=45m +5 ;②2554045n n +-=;③2554045n n ++=;④ 40m +25 = 45m - 5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C .②④D .③④8.若x=﹣13,y=4,则代数式3x+y ﹣3xy 的值为( )A .﹣7B .﹣1C .9D .79.已知a =b ,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a+1=b+1B .1﹣a =1﹣bC .3a =3bD .2﹣3a =3b ﹣210.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A .四棱锥B .四棱柱C .三棱锥D .三棱柱二、填空题11.已知x =3是方程(1)21343x m x -++=的解,则m 的值为_____. 12.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13.当a=_____时,分式13a a --的值为0. 14.因式分解:32x xy -= ▲ .15.在日常生活中如取款、上网等都需要密码,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原理是对于多项44x y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22x y x y x y -++,若取9x =,9y =时,则各个因式的值是:()18x y +=,()0x y -=,()22162x y +=,于是就可以把“180162”作为一个六位数的密码,对于多项式324x xy -,取36x =,16y =时,用上述方法产生的密码是________ (写出一个即可). 16.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17.若单项式 3a 3 b n 与 -5a m+1 b 4所得的和仍是单项式,则 m - n 的值为_____. 18.数字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9.众所周知,中华诗词博大精深,集大量的情景情感于短短数十字之间,或豪放,或婉约,或思民生疾苦,或抒发己身豪情逸致,文化价值极高.而数学与古诗词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古诗中,五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五个字;七言绝句是四句诗,每句都是七个字.有一本诗集,其中五言绝句比七言绝句多13首,总字数却反而少了20个字.问两种诗各多少首?设七言绝句有x 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20.为了了解我市2019年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200名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三、解答题21.解方程: (1)312x +=-(2)62 123x x--=-22.如图,甲、乙两个圆柱形玻璃容器各盛有一定量的液体,甲、乙容器的内底面半径分别为6cm和4cm,现将一个半径为2cm的圆柱形玻璃棒(足够长)垂直触底插入甲容器,此时甲、乙两个容器的液面高均为cmh(如图甲),再将此玻璃棒垂直触底插入乙容器(液体损耗忽略不计),此时乙容器的液面比甲容器的液面高3cm(如图乙).(1)求甲、乙两个容器的内底面面积.(2)求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用含h的代数式表示).(3)求h的值.23.已知x ay b=⎧⎨=⎩是方程组2025x yx y-=⎧⎨+=⎩的解,则3a b-=_____.24.已知,如图,A、B、C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点对应的数为-200,B点对应的数为-20,C点对应的数为40.甲从C点出发,以6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1)当甲在B点、C点之间运动时,设运时间为x秒,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甲到A点的距离:;甲到B点的距离:;甲到C点的距离:.(2)当甲运动到B点时,乙恰好从A点出发,以4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人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3)若当甲运动到B点时,乙恰好从A点出发,以4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人在数轴上的E点相遇,求E点对应的数.25.先化简,再求值:已知2(3xy﹣x2)﹣3(xy﹣2x2)﹣xy,其中x,y满足|x+2|+(y﹣3)2=0.26.O为数轴的原点,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满足(a﹣20)2+|b+10|=0.(1)写出a 、b 的值;(2)P 是A 右侧数轴上的一点,M 是AP 的中点.设P 表示的数为x ,求点M 、B 之间的距离;(3)若点C 从原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点D 从原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点B 运动,当到达A 点或B 点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C 点到达B 点或D 点到达A 点时运动停止,求几秒后C 、D 两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 27.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A .1.5小时以上;B .1~1.5小时;C .0.5~1小时;D .0.5小时以下.图1、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在图1中将选项B 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28.甲乙两站相距450km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km ,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km.(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那么两车行驶多少小时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慢车在前,多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 (3)快车先开30min ,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多少小时两车相遇?29.甲队原有工人65人,乙队原有工人40人,现又有30名工人调入这两队,为了使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12,应调往甲、乙两队各多少人? 30.计算题(1)20(18)5(25)-++-+- (2)121(24)234⎛⎫-+-⨯- ⎪⎝⎭ (3)22113141(0.5)44-+÷⨯--⨯- (4)先化简,再求值:()()222543x x y x y --+-,其中1x =-,2y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知:花了10a 元,剩下(b ﹣10a )元. 【详解】购买单价为a 元的物品10个,付出b 元(b >10a ),应找回(b ﹣10a )元.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能读懂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C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每个式子进行变形即可找出答案. 【详解】解:A 、根据等式性质2,2a =3b 两边同时除以2得a =3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根据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1,即可得到a+=b+1,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根据等式性质1和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且加上2应得2﹣3a =2﹣3b,原变形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根据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6,3a =2b ,原变形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性质1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加上的(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数或整式;运用等式性质2必须注意等式两边所乘的(或除的)数或式子不为0,才能保证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3.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AC比BC的14多5可分别求出AC与BC的长度,然后分别求出当P与Q重合时,此时t=30s,当P到达B时,此时t=15s,最后分情况讨论点P与Q的位置.【详解】解:设BC=x,∴AC=14x+5∵AC+BC=AB∴x+14x+5=30,解得:x=20,∴BC=20,AC=10,∴BC=2AC,故①成立,∵AP=2t,BQ=t,当0≤t≤15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BP=AB﹣AP=30﹣2t,∵M是BP的中点∴MB=12BP=15﹣t∵QM=MB+BQ,∴Q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15<t≤30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BM=12BP=t﹣15∵QM=BQ﹣BM=15,∵N为QM的中点,∴NQ=12QM=152,∴AB=4NQ,综上所述,AB=4NQ,故②正确,当0<t≤15,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AP=2t,BQ=t∴PB=AB﹣AP=30﹣2t,∴30﹣2t=12t,∴t=12,当15<t≤30,PB=12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PB=AP﹣AB=2t﹣30,∴2t﹣30=12t,t=20,不符合t>30,综上所述,当PB=12BQ时,t=12或20,故③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 到达B 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 与Q 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4.B解析:B【解析】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面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故选B.5.D解析:D 【解析】 【分析】分别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对各选项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详解】解:A 、21x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B 、()am an a m n +=+,故此选项错误; C 、244m m +-无法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 D 、22(2)(1)a a a a --=-+,正确;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6.B解析:B 【解析】 【分析】甲车平均速度为4x 千米/小时,则乙车平均速度为5x 千米/小时,根据两车同时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车比甲车早到30分钟,列出方程即可得. 【详解】甲车平均速度为4x 千米/小时,则乙车平均速度为5x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1604x -1605x =1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 【解析】 【分析】首先要理解清楚题意,知道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然后采用排除法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详解】根据总人数列方程,应是40m+25=45m+5,①正确,④错误;根据客车数列方程,应该为2554045n n++=,③正确,②错误;所以正确的是①③.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总的客车数量及总的人数不变.8.D解析:D【解析】【分析】将x与y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当x=﹣13,y=4,∴原式=﹣1+4+4=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有理数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a=b,∴a+1=b+1,故本选项正确;B、∵a=b,∴﹣a=﹣b,∴1﹣a=1﹣b,故本选项正确;C、∵a=b,∴3a=3b,故本选项正确;D、∵a=b,∴﹣a=﹣b,∴﹣3a=﹣3b,∴2﹣3a=2﹣3b,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式的性质,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棱锥的侧面展开图得出答案.试题解析:如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四棱锥.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把x=3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详解】解:把x=3代入方程得1+1+=,解得: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解析:﹣83.【解析】【分析】把x=3代入方程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得m的值即可.【详解】解:把x=3代入方程得1+1+mx(31)4=23,解得:m=﹣83.故答案为:﹣83.【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2.-2【解析】【分析】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则A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 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AB=,且4则A表示的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13.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解析:1【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可得a−1=0,且a−3≠0,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1=0,且a−3≠0,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14.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解析: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详解】x3﹣xy2=x(x2﹣y2)=x(x﹣y)(x+y),故答案为x(x﹣y)(x+y).15.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等(写出一个即可)【解析】【分析】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字母的值代入求得各个因式,从而写出密码【详解】=x(解析: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等(写出一个即可)【解析】【分析】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字母的值代入求得各个因式,从而写出密码【详解】32x xy=x(x+2y)(x-2y).4当x=36,y=16时,x+2y=36+32=68x-2y=36-32=4.则密码是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故答案为36684或36468或68364或68436或43668或46836【点睛】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把字母的值代入16.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0,∴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解析:0【解析】【分析】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详解】∵,∴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故答案为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7.-2【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m+1=3,n=4,解得m=2,n=4.则m-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出方程,求出n,m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m+1=3,n=4,解得m=2,n=4.则m-n=2-4=-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18.6×10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 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解析:6×10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在确定n的值时,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1还是小于1.当该数大于或等于1时,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1;当该数小于1时,-n 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1个0).9 600 000一共7位,从而9 600 000=9.6×106.19.28x-20(x+13)=20【解析】【分析】利用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设七言绝句有x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28x-20(x+13)=20,解析:28x-20(x+13)=20【解析】【分析】利用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等式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设七言绝句有x首,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28x-20(x+13)=20,故答案为: 28x-20(x+13)=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关键在于找出五言绝句与七言绝句总字数之间的关系. 20.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解析:①③④【解析】【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①这100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正确;②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故原说法错误;③从中抽取的200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正确;④样本容量是200,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三、解答题21.(1)1x =-;(2)6x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进行移项、系数化为1解出x 值即可;(2)根据题意进行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型、系数化为1解出x 值即可.【详解】解:(1) 312x +=-移项得:33x =-解得:1x =- (2) 62123x x --=- 去分母得:6424x x --=-移项得:318x -=-解得:6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解题关键在于对解方程步骤的理解: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出x 值即可.22.(1) 236cm π和216cm π ;(2) 32h π ;(3)274.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甲、乙容器的内底面半径,即可求甲、乙两个容器的内底面面积;(2)由题意用含h 的代数式表示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即可;(3)根据题意乙容器的液面比甲容器的液面高3cm ,建立含h 的等量关系式,并求解即可.【详解】解:(1) 由甲、乙容器的内底面半径分别为6cm 和4cm ;可知甲、乙两个容器的内底面面积分别为236cm π和216cm π.(2)由题意可知甲容器内液体的体积为364h h ππ-=32h π3()cm .(3)由题意可知乙的液体体积不变以此建立方程得:3216(164)(3)36h h πππππ=-+, 解得274h =.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关键.23.【解析】【详解】解:∵x a y b =⎧⎨=⎩是方程组2025x y x y -=⎧⎨+=⎩的解, ∴2025a b a b -=⎧⎨+=⎩①②, ①+②得,3a ﹣b =5.故答案为5.24.(1)240-6x ,60-6x ,6x ;(2)-128;(3)-560.【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甲的速度得出甲到A 点的距离以及甲到B 点的距离和甲到C 点的距离;(2)利用甲、乙的速度结合运动方向得出等式求出答案;(3)利用甲、乙的速度结合运动方向得出等式求出答案.【详解】(1)当甲在B 点、C 点之间运动时,设运时间为x 秒,请用x 的代数式表示: 甲到A 点的距离:240-6x ;甲到B 点的距离:60-6x ;甲到C 点的距离:6x .故答案为240-6x ,60-6x ,6x ;(2)设t 秒时,两人在数轴上的D 点相遇,根据题意可得:6t+4t=180,解得:t=18,则D 点对应的数为:-(18×6+20)=-128;(3)设y 秒时,两人在数轴上的E 点相遇,根据题意可得:6y-4y=180,解得:y=90,则E 点对应的数为:-(90×6+20)=-5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结合甲、乙运动的方向和距离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25.2xy+4x 2,4.【解析】【分析】把所给的整式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得到最简结果,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 、y 的值,代入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6xy ﹣2x 2﹣3xy+6x 2﹣xy ,=2xy+4x 2,∵|x+2|+(y ﹣3)2=0,∴x+2=0且y ﹣3=0,解得:x=﹣2、y=3,则原式=2×(﹣2)×3+4×(﹣2)2,=﹣12+16,=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把所给的整式化为最简是解本题的关键.26.(1)a =20,b =﹣10;(2)20+2x ;(3)1秒、11秒或13秒后,C 、D 两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可求出a ,b 的值;(2)由点A ,P 表示的数可找出点M 表示的数,再结合点B 表示的数可求出点M 、B 之间的距离;(3)当0≤t≤203时,点C 表示的数为3t ,当203<t≤503时,点C 表示的数为20﹣3(t ﹣203)=40﹣3t ;当0≤t≤5时,点D 表示的数为﹣2t ,当5<t≤20时,点D 表示的数为﹣10+2(t ﹣5)=2t ﹣20.分0≤t≤5,5<t≤203及203<t≤503,三种情况,利用CD =5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a ﹣20)2+|b+10|=0,∴a ﹣20=0,b+10=0,∴a =20,b =﹣10.(2)∵设P表示的数为x,点A表示的数为20,M是AP的中点.∴点M表示的数为202x+.又∵点B表示的数为﹣10,∴BM=202x+﹣(﹣10)=20+2x.(3)当0≤t≤203时,点C表示的数为3t;当203<t≤503时,点C表示的数为:20﹣3(t﹣203)=40﹣3t;当0≤t≤5时,点D表示的数为﹣2t;当5<t≤20时,点D表示的数为:﹣10+2(t﹣5)=2t﹣20.当0≤t≤5时,CD=3t﹣(﹣2t)=5,解得:t=1;当5<t≤203时,CD=3t﹣(2t﹣20)=5,解得:t=﹣15(舍去);当203<t≤503时,CD=|40﹣3t﹣(2t﹣20)|=5,即60﹣5t=5或60﹣5t=﹣5,解得:t=11或t=13.答:1秒、11秒或13秒后,C、D两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2)根据各点之间的关系,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BM的长;(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7.(1)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学生;(2)补图见解析;(3)学校有600人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1小时以下.【解析】【分析】(1)根据A类人数和占比即可求出总人数;(2)用总人数减去A类,C类,D类的人数得到B类人数,即可补全图形;(3)用3000乘以C、D类人数占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读图可得:A类有60人,占30%;则本次一共调查了60÷30%=200人;(2)“B”有200﹣60﹣30﹣10=100人,如图所示;(3)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1小时以下占15%,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0.5小时以下占5%;则3000×(15%+5%)=3000×20%=600人.因此学校有600人平均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1小时以下.【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知识,理解条形图和扇形图中数据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8.(1)两车行驶3小时相遇;(2)行驶22.5小时快车追上慢车;(3)慢车行驶163 60小时两车相遇.【解析】【分析】(1)设两车行驶t1小时相遇,根据相遇时两车行驶路程之和为450km建立方程求解;(2)设t2小时快车追上慢车,快车比慢车多行驶450km建立方程求解;(3)设慢车行驶t3小时两车相遇,根据两车行驶路程之和为450km建立方程求解.【详解】解:(1)设两车行驶t1小时相遇,依题意得65t1+85t1=450解得:t1=3因此,那么两车行驶3小时相遇.(2)设t2小时快车追上慢车,依题意得 85t2-65t2=450解得:t2=22.5因此,行驶22.5小时快车追上慢车(3)设慢车行驶t3小时两车相遇,依题意得30分钟=0.5小时85×0.5+85t3+65t3=450解得:t3=163 60因此,慢车行驶16360小时两车相遇.【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9.应调往甲队25人,乙队5人【解析】【分析】由题意设调往甲队x 人,并根据题意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与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设调往甲队x 人,依题意得1(65)40(30)2x x +=+- 解得 25x =∴30255-=(人)答:应调往甲队25人,乙队5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 ,然后用含x 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表示出调入后甲乙两队的人数.30.(1)18-;(2)2;(3)194-;(4)2x y -+,1. 【解析】【分析】(1)先运用减法法则和绝对值的性质转化为加法运算,同时写成最简形式,在利用加法的法则计算即可;(2)运用乘法的分配率进行计算;(3)先计算乘方,然后化简绝对值、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4)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然后代入字母的值进行计算.【详解】解:(1)原式=20-18+5-25=20+5-25-18=-18;(2)原式=12-16+6=2;(3)原式=1119141444-+÷⨯--⨯ =1591616-+- =194-; (4)原式=2225433x x y x y -++-=2x y -+,当1x =-,2y =时,原式=2(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整式的化简求值,熟记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初三毕业中考试卷数学答案
---初三毕业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则这个数是()A. 4B. -4C. 2D. -2答案:A2.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x^2B. y = 2xC. y = 1/xD. y = x + 1答案:C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 (-3,-2)B. (3,2)C. (3,-2)D. (-3,2)答案:A4. 若a,b是方程x^2 - 3x + 2 = 0的两个实数根,则a+b的值是()A. 2B. 3C. 4D. 5答案:B5.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C.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D.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直角答案:A6.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3,5,7,则该数列的公差是()A. 2B. 3C. 4D. 5答案:A7.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若∠A = 30°,∠B = 45°,则∠C的度数是()A. 60°B. 75°C. 90°D. 105°答案:B8.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2x > 4B. 3x ≤ 6C. x ≥ 5D. x < 3答案:B9.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答案:A10. 若a,b是方程2x^2 - 5x + 3 = 0的两个实数根,则a^2 + b^2的值是()A. 4B. 9C. 16D. 25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1. 若|a| = 5,则a的值是__________。
12. 二项式(x + 2)^3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__________。
1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到原点O的距离是__________。
14. 等差数列1,4,7,…的前10项和是__________。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压轴题1.现给出一个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该结论是正确的,用图形语言可以表示为:如图1在ABC ∆中,90︒∠=C ,若点D 为AB 的中点,则12CD AB =. 请结合上述结论解决如下问题:已知,点P 是射线BA 上一动点(不与A,B 重合)分别过点A,B 向直线CP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其中Q 为AB 的中点(1)如图2,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AE 与BF 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QE 与QF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2)如图3,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点Q 重合时,试判断QE 与QF 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3)如图4,当点P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写出主要证明思路.2.在《经典几何图形的研究与变式》一课中,庞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等距的平行线1l ,2l ,3l 上,9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度”.在研究这道题的解法和变式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1)小明说:我只需要过B 、C 向1l 作垂线,就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求出AB 的长. (2)小林说:“我们可以改变ABC 的形状.如图2,AB AC =,120BAC ∠=︒,且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求AB 的长.”(3)小谢说:“我们除了改变ABC 的形状,还能改变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分别落在三条平行线1l ,2l ,3l 上,且1l 与2l 之间的距离为1,2l 与3l 之间的距离为2,求AB 的长、”请你根据3位同学的提示,分别求出三种情况下AB 的长度.3.已知ABC 和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DAE BAC ∠=∠. (初步感知)(1)特殊情形:如图①,若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则DB __________EC .(填>、<或=)(2)发现证明:如图②,将图①中的ADE 绕点A 旋转,当点D 在ABC 外部,点E 在ABC 内部时,求证:DB EC =.(深入研究)(3)如图③,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C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CE ,B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4)如图④,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点C 、D 、E 在同一直线上,AM 为ADE 中DE 边上的高,则CDB ∠的度数为__________;线段AM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拓展提升)(5)如图⑤,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将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连结BE 、CD .当5AB =,2AD =时,在旋转过程中,ABE △与ADC 的面积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的坐标(3,2)-,过A 点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过点(2,0)C 作直线l x ⊥轴,点P 从点B 出发在x 轴上沿着轴的正方向运动.(1)当点P 运动到点O 处,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证明AP DP =,并求此时点D 的坐标;(2)点Q 是直线l 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P ∆全等,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以及此时对应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ABC 中,过B 点作BE ⊥AD ,=90=,∠︒ACB AC BC .(1)如图1,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AD ,作BE AD ⊥于E ,交AC 于点F .求证:=AD BF ;(2)如图2,点D 在线段BC 上,连AD ,过A 作AE AD ⊥,且=AE AD ,连BE 交AC 于F ,连DE ,问BD 与CF 有何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点D 在CB 延长线上,=AE AD 且AE AD ⊥,连接BE 、AC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M ,若=3AC MC ,请直接写出DB BC的值.6.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DC 与△ABC 关于直线AC 对称,AE 与CD 垂直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EAF =45°,且AF 与AB 在AE 的两侧,EF ⊥AF .(1)依题意补全图形.(2)①在AE 上找一点P ,使点P 到点B ,点C 的距离和最短;②求证:点D 到AF ,EF 的距离相等.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为()2,0,点D 的坐标为()0,2-,在ABC ∆中45ABC ACB ∠=∠=,//BC x 轴交y 轴于点M .(1)求OAD ∠和ODA ∠的度数;(2)如图2,在图1的基础上,以点B 为一锐角顶点作Rt BOE ∆,90BOE =∠,OE 交AC 于点P ,求证:OB OP =;(3)在第(2)问的条件下,若点B 的标为()2,4--,求四边形BOPC 的面积.8.如图1.在△ABC 中,∠ACB =90°,AC =BC =10,直线DE 经过点C ,过点A ,B 分别作AD ⊥DE ,BE ⊥DE ,垂足分别为点D 和E ,AD =8,BE =6.(1)①求证:△ADC ≌△CEB ;②求DE 的长;(2)如图2,点M 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着边CA 运动,到终点A ,点N 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着线BC —CA 运动,到终点A .M ,N 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 秒(t >0),当点N 到达终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 作PM ⊥DE 于点P ,过点N 作QN ⊥DE 于点Q ;①当点N 在线段CA 上时,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N 的长度;②当t 为何值时,点M 与点N 重合;③当△PCM 与△QCN 全等时,则t = .9.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42,0)A ,(0,42)B ,C 为AB 的中点,P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D 是线段OA 上一点,且PO PD =,DE AB ⊥于E .(1)求OAB ∠的度数;(2)当点P 运动时,PE 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PE 的值. (3)若45OPD ∠=︒,求点D 的坐标.10.如图,在ABC ∆中,AC BC =,90ACB ∠=︒,点D 为ABC ∆内一点,且BD AD =.(1)求证:CD AB ⊥;(2)若15CAD ∠=︒,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 CA =.①求BDC ∠的度数.②若点M 在DE 上,且DC DM =,请判断ME 、B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③若点N 为直线AE 上一点,且CEN ∆为等腰∆,直接写出CNE ∠的度数.1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OC 的直角顶点O 为原点,以OC ,OA 所在直线为轴和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 (0,a ),C (b ,0a 6b 80--=.(1)a = ;b = ;直角三角形AOC 的面积为 .(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 ,Q 同时出发,P 点从C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匀速移动,Q 点从O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到达O 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 的中点D 的坐标是(4,3),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DOC =∠D CO ,点G 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 轴平分∠GOD .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连接接CE 交OD 于点H ,当点E 在线段OA 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D ,∠OHC ,∠A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12.如图,在ABC 中,3AB AC ==,50B C ∠=∠=,点D 在边BC 上运动(点D 不与点,B C 重合),连接AD ,作50ADE ∠=,DE 交边AC 于点E .(1)当100BDA ∠=时,EDC ∠= ,DEC ∠=(2)当DC 等于多少时,ABD DCE ≌△△,请说明理由;(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BDA ∠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13.在△ABC 中,已知∠A =α.(1)如图1,∠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求∠BD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求∠BFC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将△FBC 以直线BC 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 ,∠GBC 的平分线与∠GCB 的平分线交于点M (如图3),求∠BMC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14.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我们常常会利用一些变形技巧来简化式子,解答问题.材料一:在解决某些分式问题时,倒数法是常用的变形技巧之一,所谓倒数法,即把式子变成其倒数形式,从而运用约分化简,以达到计算目的. 例:已知:2114x x =+,求代数式x 2+21x的值. 解:∵2114x x =+,∴21x x+=4 即21x x x+=4∴x +1x =4∴x 2+21x =(x +1x )2﹣2=16﹣2=14 材料二:在解决某些连等式问题时,通常可以引入参数“k ”,将连等式变成几个值为k 的等式,这样就可以通过适当变形解决问题.例:若2x =3y =4z ,且xyz ≠0,求x y z+的值. 解:令2x =3y =4z =k (k ≠0) 则11k k k k x 622,,,117234y z 7k k 3412x y z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已知2114x x x =-+,求x +1x的值. (2)已知523a b c ==,(abc ≠0),求342b c a+的值. (3)若222222yz zx xy x y z bz cy cx az ay bx a b c++===+++++,x ≠0,y ≠0,z ≠0,且abc =7,求xyz 的值.15.如图,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10AB AC cm ==,8BC 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BC 方向以3/cm s 的速度向点C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3/cm 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运动时间是ts .(1)在运动过程中,当点C 位于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出t 的值; (2)在运动过程中,当BPD CQP ≌时,求出t 的值;(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BPD CPQ ≌?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探究发现:如图①,在ABC 中,内角ACB ∠的平分线与外角AB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 .(1)若80A ∠=︒,则E ∠= ;若50A ∠=︒,则E ∠= ;(2)由此猜想:A ∠与E ∠的关系为 (不必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如图②,四边形ABCD 的内角DCB ∠与外角A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BF CD .(3)若125A ∠=︒,95D ∠=︒,求F ∠的度数,由此猜想F ∠与A ∠,D ∠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17.直线MN 与PQ 相互垂直,垂足为点O ,点A 在射线OQ 上运动,点B 在射线OM 上运动,点A 、点B 均不与点O 重合.(1)如图1,AI 平分BAO ∠,BI 平分ABO ∠,若40BAO ∠=︒,求AIB ∠的度数; (2)如图2,AI 平分BAO ∠,BC 平分ABM ∠,BC 的反向延长线交AI 于点D . ①若40BAO ∠=︒,则ADB =∠______度(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理);②点A 、B 在运动的过程中,ADB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试求ADB ∠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变化规律.(3)如图3,已知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BAO ∠的角平分线AI 、OAE ∠的角平分线AF 与BOP ∠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分别相交于的点D 、F ,在ADF 中,如果有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4倍,请直接写出ABO ∠的度数.18.已知//,MN GH 在Rt ABC 中,90,30ACB BAC ∠=︒∠=︒,点A 在MN 上,边BC 在GH 上,在Rt DEF △中,90,DFE ∠=︒边DE 在直线AB 上,45EDF ∠=︒; (1)如图1,求BAN ∠的度数;(2)如图2,将Rt DEF △沿射线BA 的方向平移,当点F 在M 上时,求AFE ∠度数; (3)将Rt DEF △在直线AB 上平移,当以A D F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FAN ∠度数.19.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适当的变形,可以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例如:若3,1a b ab ,求22a b +的值. 解:因为3,1a b ab 所以()29,22a b ab +==所以2229,22a b ab ab ++==得227a b +=.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若228,40x y x y +=+=,求xy 的值;(2)①若()45x x -=,则()224x x -+= ; ②若()()458x x --=则()22()45x x -+-= ; (3)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以AC BC 、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6AB =,两正方形的面积和1218S S +=,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20.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 ,垂足分别为点D 、E .求证:DE =BD +CE .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请写出DE 、BD 、C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 中,∠ACB =90°,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 点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AE//BF;QE=QF ;(2)QE=QF ,证明见解析;(3)结论成立,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AAS 得到AEQ BFQ ∆≅∆,得到AEQ BFQ ∠=∠、QE=QF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E//BF ;(2)延长EQ 交BF 于D ,根据AAS 判断得出AEQ BDQ ∆≅∆,因此EQ DQ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3)延长EQ 交FB 的延长于D ,根据AAS 判断得出AEQ BDQ ∆≅∆,因此EQ DQ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明.【详解】(1)AE//BF ;QE=QF(2)QE=QF证明:延长EQ 交BF 于D ,,AE CP BF CP ⊥⊥//AE BF ∴AEQ BDQ ∴∠=∠AQE BQD AEQ BDQ AQ BQ ∠=∠⎧⎪∠=∠⎨⎪=⎩, AEQ BDQ ∴∆≅∆EQ DQ ∴=90BFE ︒∠=QE QF ∴=(3)当点P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此时(2)中结论成立证明:延长EQ 交FB 的延长于D因为AE//BF所以AEQ BDQ ∠=∠AQE BQD AEQ BDQ AQ BQ ∠=∠⎧⎪∠=∠⎨⎪=⎩AEQ BDQ ∴∆≅∆EQ=QF90BFE ︒∠=QE QF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平行线的性质,根据P 点位置不同,画出正确的图形,找到AAS 的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5;(2)2213;(3)2213【解析】【分析】 (1)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证明△ABM ≌△CAN ,得到AM=CN ,AN=BM ,即可得出AB ;(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点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证明△AMB ≌△CAN ,得到CN=AM ,再通过△PBM 和△QCN 算出PM 和NQ 的值,得到AP ,最后在△APB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AB 的长;(3)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l 3于点Q ,证明△BCN ≌△CAM ,得到CN=AM ,在△BPN 和△AQM 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NP 和AM ,从而得到PC ,结合BP 算出BC 的长,即为AB.【详解】解:(1)如图,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M ,N 两点,由题意可得:∠BAC=90°,∵∠NAC+∠MAB=90°,∠NAC+∠NCA=90°,∴∠MAB=∠NCA ,在△ABM 和△CAN 中,===AMB CNA MAB NCA AB AC ∠∠⎧⎪∠∠⎨⎪⎩, ∴△ABM ≌△CAN (AAS ),∴AM=CN=2,AN=BM=1,∴AB=22251=+;(2)分别过点B ,C 向l 1作垂线,交l 1于P ,Q 两点,在l 1上取M ,N 使∠AMB=∠CNA=120°,∵∠BAC=120°,∴∠MAB+∠NAC=60°,∵∠ABM+∠MAB=60°,∴∠ABM=∠NAC ,在△AMB 和△CNA 中,===AMB CNA ABM NAC AB AC ∠∠⎧⎪∠∠⎨⎪⎩,∴△AMB ≌△CNA (AAS ),∴CN=AM ,∵∠AMB=∠ANC=120°,∴∠PMB=∠QNC=60°,∴PM=12BM ,NQ=12NC , ∵PB=1,CQ=2,设PM=a ,NQ=b ,∴2221=4a a +,2222=4b b +,解得:3=3a ,23=3b , ∴CN=AM=222323⎛⎫+ ⎪ ⎪⎝⎭=433, ∴AB=22AP BP +=()22AM PM BP ++=2213;(3)如图,在l 3上找M 和N ,使得∠BNC=∠AMC=60°,过B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P ,过A 作l 3的垂线,交于点Q ,∵△ABC 是等边三角形,∴BC=AC ,∠ACB=60°,∴∠BCN+∠ACM=120°,∵∠BCN+∠NBC=120°,∴∠NBC=∠ACM ,在△BCN 和△CAM 中,BNC CMA NBC MAC BC AC ∠=∠⎧⎪∠=∠⎨⎪=⎩, ∴△BCN ≌△CAM (AAS ),∴CN=AM ,BN=CM ,∵∠PBN=90°-60°=30°,BP=2,∴BN=2NP ,在△BPN 中,222BP NP BN +=,即22224NP NP +=,解得:NP=233, ∵∠AMC=60°,AQ=3,∴∠MAQ=30°,∴AM=2QM ,在△AQM 中,222AQ QM AM +=,即22234QM QM +=,解得:QM=3,∴AM=23=CN ,∴PC=CN-NP=AM-NP=433, 在△BPC 中,BP 2+CP 2=BC 2,即BC=222243221233BP CP ⎛⎫+=+= ⎪ ⎪⎝⎭, ∴AB=BC=221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求解.3.(1)=;(2)证明见解析;(3)60°,BD=CE ;(4)90°,AM+BD=CM ;(5)7【解析】【分析】(1)由DE ∥BC ,得到DB EC AB AC=,结合AB=AC ,得到DB=EC ;(2)由旋转得到的结论判断出△DAB ≌△EAC ,得到DB=CE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DAB ≌△E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结论;(4)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5)根据旋转的过程中△ADE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而在旋转的过程中,△ADC 的AC 始终保持不变,即可.【详解】[初步感知](1)∵DE ∥BC , ∴DB EC AB AC=, ∵AB=AC ,∴DB=EC ,故答案为:=,(2)成立.理由:由旋转性质可知∠DAB=∠EAC ,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 ∴△DAB ≌△EAC (SAS ),∴DB=CE ;[深入探究](3)如图③,设AB ,CD 交于O ,∵△ABC 和△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AD=AE ,AB=AC ,∠DAE=∠BAC=60°,∴∠DAB=∠EAC ,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 ∴△DAB ≌△EAC (SAS ),∴DB=CE ,∠ABD=∠ACE ,∵∠BOD=∠AOC ,∴∠BDC=∠BAC=60°;(4)∵△D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D=45°,∴∠AEC=135°,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DAB ≌△EAC (SAS ),∴∠ADB=∠AEC=135°,BD=CE ,∵∠ADE=45°,∴∠BDC=∠ADB-∠ADE=90°,∵△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 为△ADE 中DE 边上的高,∴AM=EM=MD ,∴AM+BD=CM ;故答案为:90°,AM+BD=CM ;【拓展提升】(5)如图,由旋转可知,在旋转的过程中△ADE 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ADE 与△ADC 面积的和达到最大,∴△ADC 面积最大,∵在旋转的过程中,AC 始终保持不变,∴要△ADC 面积最大,∴点D 到AC 的距离最大,∴DA ⊥AC ,∴△ADE 与△ADC 面积的和达到的最大为2+12×AC×AD=5+2=7, 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旋转过程中面积变化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1)证明见解析;(2,3)D ;(2)存在,(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解析】【分析】(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 证得△ABP ≌△PCD ,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AP =DP ,DC =PB =3,易得点D 的坐标;(2)设P (a ,0),Q (2,b ).需要分类讨论:①AB =PC ,BP =CQ ;②AB =CQ ,BP =PC .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a 、b 的值,得解.【详解】(1)AP PD ⊥90APB DPC ∴∠+∠=AB x ⊥轴90A APB ∴∠+∠=A DPC ∴∠=∠在ABP ∆和PCD ∆中A DPC AB PCABP PCD ∠=∠⎧⎪=⎨⎪∠=∠⎩()ABP PCD ASA ∴∆≅∆AP DP ∴=,3DC PB ==(2,3)D ∴(2)设(,0)P a ,(2,)Q b①AB PC =,BP CQ =223a a b ⎧-=⎪⎨+=⎪⎩,解得03a b =⎧⎨=±⎩或47a b =⎧⎨=±⎩ (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 ②AB CQ =,BP PC =,322a a b +=-⎧⎨=⎩,解得122a b ⎧=⎪⎨⎪=±⎩ 1(,0)2P ∴-,(2,2)Q -或1(,0)2P -,(2,2)Q - 综上:(0,0)P ,(2,3)Q 或(0,0)P ,(2,3)Q -或(4,0)P ,(2,7)Q 或(4,0)P ,(2,7)Q -或1(,0)2P -,(2,2)Q -或1(,0)2P -,(2,2)Q -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综合题.涉及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一次绝对值方程组的解法等知识点.解答(2)题时,由于没有指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所以需要分类讨论,以防漏解.5.(1)见详解,(2)2BD CF =,证明见详解,(3)23. 【解析】【分析】(1)欲证明BF AD =,只要证明BCF ACD ∆≅∆即可;(2)结论:2BD CF =.如图2中,作EH AC ⊥于H .只要证明ACD EHA ∆≅∆,推出CD AH =,EH AC BC ==,由EHF BCF ∆≅∆,推出CH CF =即可解决问题; (3)利用(2)中结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如图1中,BE AD ⊥于E ,90AEF BCF ∴∠=∠=︒,AFE CFB ∠=∠, DAC CBF ∴∠=∠,BC AC =,BCF ACD ∴∆≅∆(AAS ),BF AD ∴=.(2)结论:2BD CF =.理由:如图2中,作EH AC ⊥于H .90AHE ACD DAE ∠=∠=∠=︒,90DAC ADC ∴∠+∠=︒,90DAC EAH ∠+∠=︒,ADC EAH ∴∠=∠,AD AE =,ACD EHA ∴∆≅∆, CD AH ∴=,EH AC BC ==,CB CA =,BD CH ∴=,90EHF BCF ∠=∠=︒,EFH BFC ∠=∠,EH BC =,EHF BCF ∴∆≅∆,FH FC ∴=,2BD CH CF ∴==.(3)如图3中,作EH AC ⊥于交AC 延长线于H .90AHE ACD DAE ∠=∠=∠=︒,90DAC ADC ∴∠+∠=︒,90DAC EAH ∠+∠=︒,ADC EAH ∴∠=∠,AD AE =,ACD EHA ∴∆≅∆,CD AH ∴=,EH AC BC ==,CB CA =,BD CH ∴=,90EHM BCM ∠=∠=︒,EMH BMC ∠=∠,EH BC =,EHM BCM ∴∆≅∆,MH MC ∴=,2BD CH CM ∴==.3AC CM =,设CM a =,则3AC CB a ==,2BD a =, ∴2233DB a BC 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另外对于类似连续几步的综合题,一般前一步为后一步提供解题的条件或方法.6.(1)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题意能力,按照题目所述依次作图即可.(2)①本题考查线段和最短问题,需要通过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将所求线段转化为其他等量线段之和,以达到求解目的.②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继而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补全图形,如图1所示(2)①如图2,连接BD,P为BD与AE的交点∵等边△ACD,AE⊥CD∴PC=PD,PC+PB最短等价于PB+PD最短故B,D之间直线最短,点P即为所求.②证明:连接DE,DF.如图3所示∵△ABC,△ADC是等边三角形∴AC=AD,∠ACB=∠CAD=60°∵AE⊥CD∴∠CAE=12∠CAD=30°∴∠CEA=∠ACB﹣∠CAE=30°∴∠CAE=∠CEA∴CA=CE∴CD垂直平分AE∴DA=DE∴∠DAE=∠DEA∵EF ⊥AF ,∠EAF =45°∴∠FEA =45°∴∠FEA =∠EAF∴FA =FE ,∠FAD =∠FED∴△FAD ≌△FED (SAS )∴∠AFD =∠EFD∴点D 到AF ,EF 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第一问作图极为重要,要求对题意有较深的理解,同时对于垂直平分线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要清楚,能通过题目文字所述转化为考点,信息转化能力需要多做题目加以提升.7.(1)∠OAD=∠ODA=45°;(2)证明见解析;(3)18.【解析】【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通过“ASA ”可证得△ODB ≌△OAP ,进而可得BO=OP ;(3)过点P 作PF ⊥x 轴于点F ,延长FP 交BC 于N ,过点A 作AQ ⊥BC 于Q ,由“AAS ”可证△OBM ≌△OPF ,可得PF=BM=2,OF=OM=4,由面积和差关系可求四边形BOPC 的面积.【详解】(1)∵点A 的坐为(2,0),点D 的坐标为(0,-2),∴OA=OD ,∵∠AOD=90°,∴∠OAD=∠ODA=45°;(2)∵∠BOE=∠AOD=90°,∴∠BOD=∠AOP ,∵∠ABC=∠ACB=45°,∴∠BAC=90°,AB=AC ,∵∠OAD=∠ODA=45°,∴∠ODB=135°=∠OAP ,在△ODB 和△OAP 中,BOD AOP OD OAODB OAP ∠∠⎧⎪⎨⎪∠∠⎩===, ∴△ODB ≌△OAP (ASA ),∴BO=OP ;(3)如图,过点P 作PF ⊥x 轴于点F ,延长FP 交BC 于N ,过点A 作AQ ⊥BC 于Q ,∵BC ∥x 轴,AQ ⊥BC ,PF ⊥x 轴,∴AQ ⊥x 轴,PN ⊥BC ,∠AOM=∠BMO=90°,∴点Q 横坐标为2,∵∠BAC=90°,AB=AC ,AQ ⊥BC ,∴BQ=QC ,∵点B 的标为(-2,-4),∴BM=2,OM=4,BQ=4=QC ,∵PF ⊥x 轴,∴∠OFP=∠OMB=90°,在△OBM 和△OPF 中,BOM POF BMO OFP BO PO ∠∠⎧⎪∠∠⎨⎪⎩===, ∴△OBM ≌△OPF (AAS ),∴PF=BM=2,OF=OM=4,∵BC ∥x 轴,AQ ⊥x 轴,NF ⊥x 轴,∴OM=AQ=FN=4,∴PN=2,∵∠PNC=90°,∠ACB=45°,∴∠ACB=∠CPN=45°,∴CN=PN=2,∵四边形BOPC 的面积=S △OBM +S 梯形OMNP +S △PNC ,∴四边形BOPC 的面积=12×2×4+12×4×(2+4)+12×2×2=18.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难度较大,添加恰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8.(1)①证明见解析;②DE =14;(2)①8t -10;②t =2;③t =10,211【解析】【分析】(1)①先证明∠DAC=∠ECB,由AAS即可得出△ADC≌△CEB;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CE=8,CD=BE=6,即可得出DE=CD+CE=14;(2)①当点N在线段CA上时,根据CN=CN−BC即可得出答案;②点M与点N重合时,CM=CN,即3t=8t−10,解得t=2即可;③分两种情况:当点N在线段BC上时,△PCM≌△QNC,则CM=CN,得3t=10−8t,解得t=1011;当点N在线段CA上时,△PCM≌△QCN,则3t=8t−10,解得t=2;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①证明:∵AD⊥DE,BE⊥DE,∴∠ADC=∠CEB=90°,∵∠ACB=90°,∴∠DAC+∠DCA=∠DCA+∠BCE=90°,∴∠DAC=∠ECB,在△ADC和△CEB中ADC CEBDAC ECB AC CB∠∠∠∠⎧⎪⎨⎪⎩===,∴△ADC≌△CEB(AAS);②由①得:△ADC≌△CEB,∴AD=CE=8,CD=BE=6,∴DE=CD+CE=6+8=14;(2)解:①当点N在线段CA上时,如图3所示:CN=CN−BC=8t−10;②点M与点N重合时,CM=CN,即3t=8t−10,解得:t=2,∴当t为2秒时,点M与点N重合;③分两种情况:当点N在线段BC上时,△PCM≌△QNC,∴CM=CN,∴3t=10−8t,解得:t=10 11;当点N在线段CA上时,△PCM≌△QCN,点M与N重合,CM=CN,则3t=8t−10,解得:t=2;综上所述,当△PCM与△QCN全等时,则t等于1011s或2s,故答案为:1011s或2s.【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1)45°;(2)PE的值不变,PE=4,理由见详解;(3)D(8,0).【解析】【分析】(1)根据A,B,得△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OAB的度数;(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C=∠BOC=45°,OC⊥AB,再证明△POC≌△DP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C=PE,即可得到答案;(3)证明△POB≌△DPA,得到PA=OB=DA=PB,进而得OD的值,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详解】(1)A,B,∴OA=OB=∵∠AOB=90°,∴△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B=45°;(2)PE的值不变,理由如下:∵△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AB的中点,∴∠AOC=∠BOC=45°,OC⊥AB,∵PO=PD,∴∠POD=∠PDO,∵D是线段OA上一点,∴点P在线段BC上,∵∠POD=45°+∠POC,∠PDO=45°+∠DPE,∴∠POC=∠DPE,在△POC和△DPE中,90POC DPE OCP PED PO PD ∠=∠⎧⎪∠=∠=︒⎨⎪=⎩, ∴△POC ≅△DPE(AAS),∴OC=PE ,∵OC=12AB=12×, ∴PE=4;(3)∵OP=PD ,∴∠POD=∠PDO=(180°−45°)÷2=67.5°,∴∠APD=∠PDO−∠A=22.5°,∠BOP=90°−∠POD=22.5°,∴∠APD=∠BOP ,在△POB 和△DPA 中,OBP PAD BOP APD OP PD ∠=∠⎧⎪∠=∠⎨⎪=⎩∴△POB ≌△DPA(AAS),∴PA=OB=DA=PB ,∴DA=PB=∴OD=OA−DA=8,∴点D 的坐标为(8-,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图形与坐标,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1)证明见解析;(2)①120BDC ∠=︒;②ME BD =,理由见解析;③ 7.5°或15°或82.5°或150°【解析】【分析】(1)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明;(2)①利用SSS 证得△ADC ≌△BDC ,可求得∠ACD=∠BCD=45°,∠CAD=∠CBD=15°,即可解题;②连接MC ,易证△MCD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证明△BDC ≌△EMC 即可解题;③分EN=EC 、EN=CN 、CE=CN 三种情形讨论,画出图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CB=CA ,DB=DA ,∴CD 垂直平分线段AB ,∴CD ⊥AB ;(2)①在△ADC 和△BDC 中,BC AC CD CD BD AD =⎧⎪=⎨⎪=⎩,∴△ADC ≌△BDC (SSS ),∴∠ACD=∠BCD=12∠BCA=45°,∠CAD=∠CBD=15°, ∴∠BDC=180︒-45°-15°=120°;②结论:ME=BD ,理由:连接MC ,∵AC BC =,90ACB ∠=︒,∴∠CAB=∠CBA=45°,∵∠CAD=∠CBD=15°,∴∠DBA=∠DAB=30°,∴∠BDE=30°+30°=60°,由①得∠BDC=120°,∴∠CDE=60°,∵DC=DM ,∠CDE=60°,∴△MCD 为等边三角形,∴CM=CD ,∵EC=CA=CB ,∠DMC=60°,∴∠E=∠CAD=∠CBD=15°,∠EMC=120°,在△BDC 和△EMC 中,15120CBD E BDC EMC CD CM ∠=∠=︒⎧⎪∠=∠=︒⎨⎪=⎩,∴△BDC ≌△EMC (AAS ),∴ME=BD ;③当EN=EC 时,∠1152EN C ︒==7.5°或∠2EN C =180152︒-︒=82.5°; 当EN=CN 时,∠3EN C =180215︒-⨯︒=150°;当CE=CN 时,点N 与点A 重合,∠CNE=15°,所以∠CNE 的度数为7.5°或15°或82.5°或15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11.(1)6;8;24;(2)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GOD+∠ACE=∠OHC ,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a ,b 即可得出结论,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2)先表示出OQ ,OP ,利用那个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OAC=∠AOD ,进而判断出OG ∥AC ,即可判断出∠FHC=∠ACE ,同理∠FHO=∠GO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 解:(1)∵a 6b 80--=, ∴a-6=0,b-8=0,∴a=6,b=8,∴A (0,6),C (8,0);∴S △ABC=6×8÷2=24,故答案为(0,6),(8,0); 6;8;24(2) ∵114222ODQ D S OQ x t t ∆=⋅=⋅⋅= 11(82)312322ODP D S OP y t t ∆=⋅=⋅-⋅=- 由2123t t =-时, 2.4t =∴存在 2.4t =时,使得△ODP 与△ODQ 的面积相等(3) )∴2∠GOA+∠ACE=∠OHC ,理由如下:∵x 轴⊥y 轴,∴∠AOC=∠DOC+∠AOD=90°∴∠OAC+∠ACO=90°又∵∠DOC=∠DCO∴∠OAC=∠AOD∵y 轴平分∠GOD∴∠GOA=∠AOD∴∠GOA=∠OAC∴OG ∥AC ,如图,过点H 作HF ∥OG 交x 轴于F ,∴HF ∥AC∴∠FHC=∠ACE同理∠FHO=∠GOD ,∵OG ∥FH ,∴∠GOD=∠FHO ,∴∠GOD+∠ACE=∠FHO+∠FHC即∠GOD+∠ACE=∠OHC ,∴2∠GOA+∠ACE=∠OHC .∴∠GOD+∠ACE=∠OHC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12.(1)30,100;(2)3DC =,见解析;(3)可以,115或100【解析】【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可求出 ∠EDC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和定理,即可求出 ∠DEC ;(2)当 AB=DC 时,利用 AAS 可证明 ΔABD ≅ΔDCE ,即可得出 AB=DC=3 ; (3)假设 ΔADE 是等腰三角形,分为三种情况讨论:①当 DA=DE 时,求出∠DAE=∠DEA=70° ,求出 ∠BAC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BDA 即可;②当 AD=AE 时, ∠ADE=∠AED=40° ,根据 ∠AED>∠C ,得出此时不符合;③当 EA=ED 时,求出 ∠DAC ,求出 ∠BA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 ∠ADB .【详解】(1)在 △BAD 中,∵∠B=50°,∠BDA=100° ,∴1801805010030EDC ADE ADB ∠=︒-∠-∠=︒-︒-︒=︒,1801803050100DEC EDC C ∠=︒-∠-∠=︒-︒-︒=︒.故答案为30EDC ∠=︒,100DEC ∠=︒.(2)当3DC =时,ABD DCE ∆≅∆,理由如下:∵3AB =,3DC =∴AB DC =∵50B ∠=,50ADE ∠=∴B ADE ∠=∠∵180ADB ADE EDC ∠+∠+∠=180DEC C EDC ∠+∠+∠=∴ADB DEC ∠=∠在ABD ∆和DCE ∆中AB DC B CADB DEC =⎧⎪∠=∠⎨⎪∠=∠⎩∴ABD ∆≅DCE ∆(3)可以,理由如下:∵50B C ︒∠=∠=,180B C BAC ︒∠+∠+∠=∴180180505080BAC B C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DA DE =时,DAE DEA ∠=∠∵50ADE ︒∠=,180ADE DAE DEA ︒∠+∠+∠=∴()18050265DAE ︒︒︒∠=-÷= ∴BAD BAC DAE ∠=∠-∠8065︒︒=-15︒=∵180B BAD BDA ︒∠+∠+∠=∴180BDA B BAD ︒∠=-∠-∠1805015︒︒︒=--115︒=②当AD AE =时,50AED ADE ︒∠=∠=∵180ADE AED DAE ︒∠+∠+∠=∴180DAE AED ADE ︒∠=-∠-∠1805050︒︒︒=--80︒=又∵80BAC ︒∠=∴DAE BAE ∠=∠∴点D 与点B 重合,不合题意.③当EA ED =时,50DAE ADE ︒∠=∠=∴BAD BAC DAE ∠=∠-∠8050︒︒=-30︒=∵180B BAD BDA ︒∠+∠+∠=∴180BDA B BAD ︒∠=-∠-∠1805030100︒︒︒︒=--=综上所述,当BDA ∠的度数为115或100时,ADE ∆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3.(1)∠BDC =90°+2α;(2)∠BFC =2α;(3)∠BMC =90°+4α. 【解析】【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可求∠ABC +∠ACB =180°﹣α,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DBC +∠BCD =12(∠ABC +∠ACB )=90°﹣2α,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解; (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FBC =12∠ABC ,∠FCE =12∠ACE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解;(3)由折叠的性质可得∠G =∠BFC =2α,方法同(1)可求∠BMC =90°+2G ∠,即可求解.【详解】解:(1)∵∠A =α,∴∠ABC +∠ACB =180°﹣α,∵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DBC =12∠ABC ,∠BCD =12∠ACB , ∴∠DBC +∠BCD =12(∠ABC +∠ACB )=90°﹣2α, ∴∠BDC =180°﹣(∠DBC +∠BCD )=90°+2α; (2)∵∠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FBC =12∠ABC ,∠FCE =12∠ACE , ∵∠ACE =∠A +∠ABC ,∠FCE =∠BFC +∠FBC ,∴∠BFC =12∠A =2α; (3)∵∠GBC 的平分线与∠GCB 的平分线交于点M ,∴方法同(1)可得∠BMC =90°+2G ∠, ∵将△FBC 以直线BC 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 ,∴∠G =∠BFC =2α, ∴∠BMC =90°+4α.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折叠的性质.14.(1)5;(2)95; (3)78【解析】【分析】(1)仿照材料一,取倒数,再约分,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2)仿照材料二,设5a =2b =3c =k (k ≠0),则a =5k ,b =2k ,c =3k ,代入所求式子即可;(3)本题介绍两种解法:解法一:(3)解法一:设yz bz cy +=zx cx az +=xy ay bx +=1k(k ≠0),化简得:b c k y z +=①,c a k z x +=②,a b k x y +=③,相加变形可得x 、y 、z 的代入222222x y z a b c ++++=1k中,可得k 的值,从而得结论; 解法二:取倒数得:bz cy yz +=cx az zx+=ay bx xy +,拆项得b c c a a b y z z x x y +=+=+,从而得x =ay b ,z =cy b,代入已知可得结论. 【详解】解:(1)∵21x x x -+=14, ∴21x x x-+=4, ∴x ﹣1+1x=4,∴x +1x=5; (2)∵设5a =2b =3c =k (k ≠0),则a =5k ,b =2k ,c =3k , ∴342b c a +=61210k k k +=1810=95; (3)解法一:设yz bz cy +=zx cx az +=xy ay bx +=1k(k ≠0), ∴b c k y z +=①,c a k z x+=②,a b k x y +=③, ①+②+③得:2(b c a y z x ++)=3k , b c a y z x ++=32k ④, ④﹣①得:a x =12k , ④﹣②得:12b k y =, ④﹣③得:12c z =k , ∴x =2a k ,y =2b k ,z =2c k 代入222222x y z a b c ++++=1k 中,得: ()22222224a b c k a b c ++++=1k , 241k k =, k =4,∴x =24a ,y =24b ,z =24c , ∴xyz =864abc =8764⨯=78; 解法二:∵yz zx xy bz cy cx az ay bx==+++, ∴bz cy cx az ay bx yz zx xy+++==, ∴b c c a a b y z z x x y+=+=+,∴,b a c b y x z y==, ∴,ay cy x z b b ==, 将其代入222222zx x y z cx az a b c ++=+++中得: cy ay b b acy acy b b⋅+=2222222222a y c y yb b a bc ++++ 2y b =22y b ,y =2b , ∴x =22ab a b =,z =cy 2y =2c , ∴xyz =222a b c ⋅⋅=78. 【点睛】本题考查了以新运算的方式求一个式子的值,题目中涉及了求一个数的倒数,约分,等式的基本性质,求代数式的值,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新运算的内涵,确定一个数的倒数并能够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原式变为能够进一步运算的式子.15.(1)43t =时,点C 位于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2)1t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求出BP ,CQ ,结合图形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CP 的长度,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P =CQ ,列式计算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列式计算;(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列式计算,判断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3BP CQ t ==,则83CP t -=,当点C 位于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CP CQ =,∴833t t -=, 解得,43t =, 则当43t =时,点C 位于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上; (2)∵D 为AB 的中点,10AB AC ==, ∴5BD =,∵BPD CQP ≌,。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若关于x 的方程234k x -=与20x -=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 A .10- B .10C .5-D .5 2.计算32a a ⋅的结果是( )A .5a ;B .4a ;C .6a ;D .8a .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x y a -=⎧⎨-=-⎩,则下列结论中:①当10a =时,方程组的解是155x y =⎧⎨=⎩;②当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20a =;③不存在一个实数a 使得x y =;④若3533x a -=,则5a =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已知2a ﹣b =3,则代数式3b ﹣6a+5的值为( )A .﹣4B .﹣5C .﹣6D .﹣75.探索规律:右边是用棋子摆成的“H”字,第一个图形用了 7 个棋子,第二个图形用了 12 个棋子,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摆成 第 20 个“H”字需要棋子( )A .97B .102C .107D .1126.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线段5AB cm =,3BC cm =,那么线段AC 的长为( ) A .8cm B .2cm C .8cm 或2cm D .以上答案不对 7.已知a =b ,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 .a+1=b+1 B .1﹣a =1﹣b C .3a =3b D .2﹣3a =3b ﹣2 8.单项式﹣6ab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为( )A .6,1B .﹣6,1C .6,2D .﹣6,29.如图,小明将自己用的一副三角板摆成如图形状,如果∠AOB=155°,那么∠COD 等于( )A .15°B .25°C .35°D .45°10.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27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2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 A .180元B .200元C .225元D .259.2元二、填空题11.已知方程22x a ax +=+的解为3x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12.下面每个正方形中的五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则第4个正方形中间数字m 为________,第n 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13.36.35︒=__________.(用度、分、秒表示)14.因原材料涨价,某厂决定对产品进行提价,现有三种方案:方案一,第一次提价10%,第二次提价30%;方案二,第一次提价30%,第二次提价10%;方案三,第一、二次提价均为20%.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案_____________. 15.若a 、b 是互为倒数,则2ab ﹣5=_____.16.小颖按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入一个正数x ,最后输出的结果为131.则满足条件的x 值为________.17.某校全体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C 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度.18.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5的一组解为x ay b =⎧⎨=⎩,则2a-3b+3=______.19.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20.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D 平分∠AOC ,若∠AOD=20°,则∠COB 的度数为_____度.三、解答题21.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场得3分,平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支球队在某个赛季共需比赛14场,现已经赛了8场,输了一场,得17分,请问:(1)前8场比赛中胜了几场?(2)这支球队打满14场后最高得多少分?(3)若打14场得分不低于29分,则在后6场比赛中这个球队至少胜几场? 22.数学问题:计算231111nm m mm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且m ≥2,n ≥1).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数学问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采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来进行探究. 探究一:计算2311112222n++++. 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12+212;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 …第n 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二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12+212+312+…+12n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2n .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12 +212+312+…+12n =1﹣12n .探究二:计算13+213+313+…+13n . 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三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23+223;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第n 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三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23+223+323+…+23n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3n .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23 +223+323+…+23n =1﹣13n , 两边同除以2,得13+213+313+…+13n =12﹣123n⨯.探究三:计算14+214+314+…+14n . (仿照上述方法,只画出第n 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写出探究过程)解决问题:计算1m +21m +31m +…+1n m. (只需画出第n 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完成以下填空)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_________, 所以,1m +21m +31m +…+1n m=________. 拓广应用:计算515- +22515-+33515-+…+515n n -. 23.如图,已知180AOB ∠=︒,射线ON .()1请画出BON∠的平分线OC;()2如果70AON∠=︒,射线OA OB、分别表示从点O出发东、西两个方向,那么射线ON方向,射线OC表示方向.()3在()1的条件下,当60AON∠=︒时,在图中找出所有与AON∠互补的角,这些角是_ .24.周末,小明和父母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从家出发去景蓝小区看望外婆,走了5分钟后,忽然发现自己给外婆带的礼物落在家里,父母继续保持原速度行进,小明则立刻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折返,取到礼物后立刻出发追赶父母,恰好在景蓝小区门口追上父母.求小明家到景蓝小区门口的距离.25.小明每隔一小时记录某服装专营店8:00~18:00的客流量(每一时段以200人为标准,超出记为正,不足记为负),如表所示:时段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客流量(人)-21+33-12 +21+54(1)若服装店每天的营业时间为8:00~18;00,请你估算一周(不休假)的客流量;(单位:人)(精确到百位)(2)若服装店在某天内男女装共卖出135套,据统计,每15名女顾客购买一套女装,每20名男顾客购买一套男装,则这一天卖出男、女服装各多少套?(3)若每套女装的售价为80元,每套男装的售价为120元,则此店一周的营业额约为多少元?26.知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 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1)线段AB=____________;(2)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________;(3)若C 为线段AB 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 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 落在点A 的右边点B '处,若15AB B C ''=,求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 27.在11•11期间,掀起了购物狂潮,现有两个商场开展促销优惠活动,优惠方案如下表所示; 商场 优惠方案 甲 全场按标价的六折销售乙单件商品实行“满100元减50元的优惠”(比如:某顾客购买了标价分别为240元和170元的两件商品,她实际付款分别是140元和120元.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以下问题(1)两个商场同时出售一件标价290元的上衣和一条标价270元的裤子,小明妈妈想以最少的钱购买这一套衣服,她应该选择哪家商场?完成下表并做出选择. 商场 甲商场 乙商场 实际付款/元(2)小明爸爸发现:在甲、乙商场同时出售的一件标价380的上衣和一条标价300多元的裤子,在两家商场的实际付款钱数是一样的,请问:这条裤子的标价是多少元? 28.化简:3(a 2﹣2ab )﹣2(﹣3ab+b 2)29.如图所示,OC 是AOD ∠的平分线,OE 是BOD ∠的平分线,65 25EOC DOC ∠=︒∠=,,求AOB ∠的度数.30.如图,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24,10,10--.(1)填空:AB = ,BC = .(2)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BC 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 请说明理由。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在实数:3.14159,35-,π,25,﹣17,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 x y a -=⎧⎨-=-⎩,则下列结论中:①当10a =时,方程组的解是155x y =⎧⎨=⎩;②当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20a =;③不存在一个实数a 使得x y =;④若3533x a -=,则5a =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已知线段 AB =10cm ,直线 AB 上有一点 C ,且 BC =4cm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 AM的长( ) A .7cm B .3cm C .3cm 或 7cm D .7cm 或 9cm 4.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 .﹣1B .0C .2D .﹣(﹣1)5.如图是由下列哪个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 )A .圆柱B .三棱锥C .三棱柱D .四棱柱 6.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A .2B .﹣1C .0D .﹣3 7.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正确的是( ) A .3(a ﹣b )2 B .(3a ﹣b )2 C .3a ﹣b 2 D .(a ﹣3b )2 8.若代数式3x ﹣9的值与﹣3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 ) A .2B .4C .﹣2D .﹣49.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12B .2(1)-与1C .2与-2D .-1与21-10.如果2|2|(1)0a b ++-=,那么()2020a b +的值是( )A .2019-B .2019C .1-D .1二、填空题11.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12.因式分解:32x xy -= ▲ .13.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______m.14.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驴子和一只骡子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一同走,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的,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干吗?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所负担的就是你的两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那么驴子原来所驮货物有_____袋.15.下列是由一些火柴搭成的图案:图①用了5根火柴,图②用了9根火柴,图③用了13根火柴,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第n 个图案用_____根火柴棒.16.若a-b=-7,c+d=2013,则(b+c)-(a-d)的值是______.17.如图,某海域有三个小岛A,B,O,在小岛O 处观测到小岛A 在它北偏东61°的方向上,观测到小岛B 在它南偏东38°的方向上,则∠AOB 的度数是__________°.18.如图,将△ABE 向右平移3cm 得到△DCF,若BE=8cm ,则CE=______cm.19.观察“田”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则c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x |=3,y 2=4,且x <y ,那么x +y 的值是_____.三、解答题21.足球比赛的规则为:胜场得3分,平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支球队在某个赛季共需比赛14场,现已经赛了8场,输了一场,得17分,请问: (1)前8场比赛中胜了几场?(2)这支球队打满14场后最高得多少分?(3)若打14场得分不低于29分,则在后6场比赛中这个球队至少胜几场? 22.如图,把△ABC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1)在图中画出△A 1B 1C 1,并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 (2)连接A 1A 、C 1C ,则四边形A 1ACC 1的面积为______. 23.解方程:(1)()43203x x --= (2)23211510x x -+-= 24.数学问题:计算231111nm m mm ++++(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且m ≥2,n ≥1).探究问题:为解决上面的数学问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地分割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并采取一般问题特殊化的策略来进行探究. 探究一:计算2311112222n++++. 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二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 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12+212; 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二等分,…; …第n 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二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12+212+312+…+12n ,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2n .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12 +212+312+…+12n =1﹣12n .探究二:计算13+213+313+…+13n.第1次分割,把正方形的面积三等分,其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第2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2 3+223;第3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继续三等分,…;…第n次分割,把上次分割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最后三等分,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2 3+223+323+…+23n,最后空白部分的面积是13n.根据第n次分割图可得等式:23+223+323+…+23n=1﹣13n,两边同除以2,得13+213+313+…+13n=12﹣123n.探究三:计算14+214+314+…+14n.(仿照上述方法,只画出第n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写出探究过程)解决问题:计算1m +21m +31m +…+1n m. (只需画出第n 次分割图,在图上标注阴影部分面积,并完成以下填空) 根据第n 次分割图可得等式:_________, 所以,1m +21m +31m +…+1n m=________. 拓广应用:计算515- +22515-+33515-+…+515n n -. 25.计算: (1)17+(﹣1.5)﹣(﹣67) (2)32÷(﹣34)+(﹣27)2×2126.周末,小明和父母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步行从家出发去景蓝小区看望外婆,走了5分钟后,忽然发现自己给外婆带的礼物落在家里,父母继续保持原速度行进,小明则立刻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折返,取到礼物后立刻出发追赶父母,恰好在景蓝小区门口追上父母.求小明家到景蓝小区门口的距离. 27.计算: (1)(﹣0.5)+(﹣32)﹣(+1) (2)2+(﹣3)2×(﹣112) (33825﹣2|﹣(﹣1)201828.化简求值:()()2222533x y xy xy x y --+,其中1x =,12y. 29.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点B 是数轴上在A 左侧的一点,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1,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 ,当点P 运动到AB 中点时,它所表示的数是 ; (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求点P 与Q 运动多少秒时重合?(3)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拉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P ,Q 两点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 运动多少秒时,点P 追上点Q ?②当点P 与点Q 之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时,求此时点P 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30.先化简,再求值:2(x 2y+xy 2)﹣2(x 2y ﹣x )﹣2xy 2﹣2y ,其中x=﹣2,y=2.【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依据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解:在3.1415935-π2517,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35-π、0.1313313331…(每2个1之间依次多一个3)这3个,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D解析:D 【解析】 【分析】①把a=10代入方程组求出解,即可做出判断;②根据题意得到x+y=0,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即可做出判断; ③假如x=y,得到a 无解,本选项正确;④根据题中等式得到x-3a=5,代入方程组求出a 的值,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①把a=10代入方程组得352025x y x y -=⎧⎨-=⎩解得155x y =⎧⎨=⎩,本选项正确 ②由x 与y 互为相反数,得到x+y=0,即y=-x代入方程组得3+52 +25 x x a x x a=⎧⎨=-⎩解得:a=20,本选项正确③若x=y,则有-225x ax a=⎧⎨-=-⎩,可得a=a-5,矛盾,故不存在一个实数a使得x=y,本选项正确④方程组解得25-15x a y a=⎧⎨=-⎩由题意得:x-3a=5把25-15x ay a=⎧⎨=-⎩代入得25-a-3a=5解得a=5本选项正确则正确的选项有四个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C解析:C【解析】【分析】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即点C在点A与B之间或点C在点B 的右侧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详解】①如图1所示,当点C在点A与B之间时,∵线段AB=10cm,BC=4cm,∴AC=10-4=6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3cm,②如图2,当点C在点B的右侧时,∵BC=4cm,∴AC=14cmM是线段AC的中点,∴AM=12AC=7cm . 综上所述,线段AM 的长为3cm 或7cm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A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所给的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详解】解:﹣(﹣1)=1, ∴﹣1<0<﹣(﹣1)<2, 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C解析:C 【解析】 【分析】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底面是三角形. 【详解】解:由图可得,该展开图是由三棱柱得到的,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展开图,熟记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6.D解析:D 【解析】试题分析:∵|2|=2,|﹣1|=1,|0|=0,|﹣3|=3,∴|﹣3|最大,故选D . 考点:D .7.B解析:B 【解析】用代数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差的平方”结果是:2(3)a b .故选B.8.B解析:B 【解析】 【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的值.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x ﹣9﹣3=0, 解得:x =4, 故选:B . 【点睛】此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2的相反数是-2,所以2与12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B. 2(1)=1-,1的相反数是-1,所以2(1)-与1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C. 2与-2互为相反数,符合题意;D. 211=--,所以-1与21-不是相反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判断与乘方计算,熟记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得a ,b 的值,然后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因为2|2|(1)0a b ++-=, 所以a +2=0,b -1=0, 所以a =-2,b =1, 所以()2020a b +=(-2+1)2020=(-1)2020=1.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和偶次方,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几个数均为零求出a,b的值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的算术平方根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解析】【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定义进行解题.12.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解析:x(x﹣y)(x+y).【解析】【分析】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公因式,则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再观察是否是完全平方式或平方差式,若是就考虑用公式法继续分解因式.【详解】x3﹣xy2=x(x2﹣y2)=x(x﹣y)(x+y),故答案为x (x ﹣y )(x+y ).13.-80【解析】【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详解】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析:-80【解析】【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详解】解:如果向东走60m 记为60m +,那么向西走80m 应记为80m -.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4.5【解析】【分析】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解析:5【解析】【分析】要求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就要先设出未知数,再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驴子减去一袋时的两倍减1(即骡子原来驮的袋数)再减1(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加上1,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驴子原来驮x 袋,根据题意,得:2(x ﹣1)﹣1﹣1=x +1解得:x =5.故驴子原来所托货物的袋数是5.故答案为5.【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5.(4n+1)【解析】【分析】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解析:(4n+1)【解析】【分析】由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据此可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火柴数量为5=1+4×1,图②中火柴数量为9=1+4×2,图③中火柴数量为13=1+4×3,……∴摆第n个图案需要火柴棒(4n+1)根,故答案为(4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五边形就多4根火柴棒.16.2020【解析】【分析】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由已知解析:2020【解析】【分析】把所求代数式变换得b+c-a+d=(b-a)+(c+d),把已知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代数式变换,可得(b+c)-(a-d) =(b-a)+(c+d),由已知,a-b=-7,c+d=2013,∴原式=7+2013=2020,故答案为:2020.【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算,整体代换思想的应用,掌握整式加法运算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7.81【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表示可知,∠AOB=180°-61°-38°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可知,OA表示北偏东61°方向的一条射线,OB表示南偏东38°方向的一条射线,解析:81【解析】【分析】根据方位角的表示可知,∠AOB=180°-61°-38°计算即可得出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可知,OA表示北偏东61°方向的一条射线,OB表示南偏东38°方向的一条射线,∴∠AOB=180°-61°-38°=81°,故答案为:81.【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及其计算,掌握方位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8.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3cm,继而由BE=8cm,CE=BE-BC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BC=3cm,∵BE=8cm,∴C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BC=3cm,继而由BE=8cm,CE=BE-BC即可求得答案.【详解】∵△ABE向右平移3cm得到△DCF,∴BC=3cm,∵BE=8cm,∴CE=BE-BC=8-3=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熟练掌握对应点间的距离等于平移距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解析:270【解析】【分析】依次观察每个“田”中相同位置的数字,即可找到数字变化规律,再观察同一个“田”中各个位置的数字数量关系即可.【详解】解:经过观察每个“田”左上角数字依此是1,3,5,7等奇数,此位置数为15时,恰好是第8个奇数,即此“田”字为第8个.观察每个“田”字左下角数据,可以发现,规律是2,22,23,24等,则第8数为a=28.观察右下角的数字可得右下角的数字正好是左上角和左下角两个数字的和,所以b=15+a=271,右上角的数字正好是右下角数字减1,所以c=b-1=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以探究数字规律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数感.解题时注意把同等位置的数字变化规律,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分式方程3111x x x =-+-的解是( ) A .4B .2C .1D .-2 2.若代数式1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且x≠1 B .x≥﹣1 C .x≠1 D .x≥﹣1且x≠1 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 .221(21)1x x x x --=--B .2244(2)x x x -+=-C .256(6)(1)x x x x -+=-+D .()321x x x x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0=﹣1B .(﹣1)-1=1C .33122a a -= D .(﹣a )7÷(﹣a )3=a 4 5.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 )A .三角形内B .三角形外C .三角形的边上D .不能确定 6.若分式211x x -+的值等于0,则x 的值为( ) A .2 B .0 C .1- D .127.如图,∠BAD =∠CAE =90°,AB =AD ,AE =AC ,F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AF ⊥CF ,垂足为F .下列结论:①∠ACF =45°;②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12AC 2;③CE =2AF ;④S △BCD =S △ABF +S △ADE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8.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是中线,延长BC 到点E ,使CE CD =,连结DE ,下面给出的四个结论:①BD AC ⊥,②BD 平分ABC ∠,③BD DE =,④120BDE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的一角折叠过去,使顶点A 落在'A 处,BC 为折痕,若AB AC =且BD 为CBE ∠的平分线,则A BD '∠=( )A .45B .67.5C .22.5D .89.510.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C 的中点,分别以AB , BC 为直角边向△ABC 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 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N ,其中∠ABM=∠NBC =90°,连接MN ,则BD 与MN 的数量关系是_____.12.如图,在△ABC 中,AB =10,AC =8,∠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MN 过点O ,且MN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则△AMN 的周长为_______.13.如图,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边BC 上的中线与高,AE =4,△ABC 的面积为12,则CD 的长为_____.14.()()()243232121211++⋯++计算结果的个位数字是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最早发现的,称为“杨辉三角”,他的发现比西方要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杨辉三角”中有许多规律,如它的每一行的数字正好对应了()na b +(n 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中a 按次数从大到小排列的项的系数,例如:()2222a b a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2,1恰好对应图中第三行的数字;()3322333a b a a b ab b +=+++展开式中的系数1,3,3,1恰好对应图中第四行的数字…….请认真观察此图,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写出()5a b +的展开式:()5a b +=______.16.求220191222++++的值,可令22019S 1222=++++,则23202022222S =++++,因此2020221S S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23201911112222++++的值为______.17.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如图,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衣架杆18OA OB cm ==,若衣架收拢时,60AOB ∠=,则A 、B 的距离为_____cm .18.如图,90E F ∠=∠=︒,B C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③ACN ABM ∆≅∆;④CD DN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19.现有①正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三种形状的地砖,只选取其中一种地砖镶嵌地面,不能进行地面镶嵌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20.空气的密度是30.001293/cm g ,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3/cm g .三、解答题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DEF F ∠=∠.(1)写出3对由条件//AD BC 直接推出的相等或互补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与F ∠相等吗?为什么?(3)证明://DC AB .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完成下面的证明://AD BC ,2F ∴∠=∠.(①_________);3F∠=∠(已证), 23∴∠=∠,(②__________); 又12∠=∠(③___________),13∠∠∴=,//DC AB ∴(④_____________).22.在图中,利用网格点和三角板画图或计算:(1)在给定方格纸中画出平移后的A B C ''';(2)画出AB 边上的中线CD ;(3)画出BC 边上的高线AE ;(4)记网格的边长为1,则A B 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23.已知:230m mn +=,210mn n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222m mn n +-;(2)227m n +-.24.如图,∠ADB =∠ADC ,∠B =∠C .(1)求证:AB =AC ;(2)连接BC ,求证:AD ⊥BC .25.如图,点D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AC 上一点,//DE BC 交AB 于E ,延长CB 至F ,使BF AD =,连结DF 交BE 于G .(1)请先判断A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请先判断BG 和EG 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6.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 ∥DE ,AC=CE ,∠ACD=∠B .(1)求证:BC=DE(2)若∠A=40°,求∠BCD 的度数.27.如图,如果AD ∥BC ,∠B =∠C ,那么AD 是∠EAC 的平分线吗?请说明你判别的理由.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0,3),(1,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90°.(1)图1中,点C 的坐标为 ;(2)如图2,点D 的坐标为(0,1),点E 在射线CD 上,过点B 作BF ⊥BE 交y 轴于点F . ①当点E 为线段CD 的中点时,求点F 的坐标;②当点E 在第二象限时,请直接写出F 点纵坐标y 的取值范围.29.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1111(1)1323a ==⨯-⨯; 第2个等式:21111()35235a ==⨯-⨯; 第3个等式:31111()57257a ==⨯-⨯; 第4个等式:41111()79279a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用含n 的式子表示第n 个等式:n a = = (n 为正整数) (2)求1234100•••a a a a a +++++ 的值.30.观察下列各式(x -1)(x +1)=x 2-1(x -1)(x 2+x +1)=x 3-1(x -1)(x 3+x 2+x +1)=x 4-1(1)根据以上规律,则(x -1)(x 6+x 5+x 4+x 3+x 2+x +1)(2)你能否由此归纳出一般规律(x -1)(x n +x n-1+…+x +1)(3)根据以上规律求32018+32017+32016+32+3+1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各项乘以(1)(1)x x +-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即可求出方程的解.【详解】解:去分母得:22331x x x x -=+-+,移项、合并得:24=x ,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注意需要检验.2.D解析:D【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注意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详解】依题意,得x+1≥0且x-1≠0,解得 x≥-1且x≠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进行选择即可.【详解】A. 221(21)1x x x x --=--,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2244(2)x x x -+=-,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256(2)(-3)-+=-x x x x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321=x x+1x-1()()-=-x x x x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根据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逐一计算即可.【详解】解:A 、错误,(﹣1)0=1;B 、错误,(﹣1)﹣1=﹣1;C 、错误,3322aa -=; 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1)0指数幂: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2)负整数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等于对应的正整数指数幂的倒数;(3)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5.B解析:B【解析】【分析】由图形可知: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详解】解:如图可知:钝角△ABC 三边的高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D ,即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的交点问题,解答的关键是会画三角形的高线,并能根据三角形的形状得出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与三角形的关系.6.D解析:D【解析】根据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列式计算;【详解】由题意得, 2x-1=0,x+1≠0,解得,x=12,x≠-1, 所以当x=12时,此分式的值为零.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7.C解析:C【解析】【分析】证明ABC ≌()ADE SAS ,得出45ACF E ∠=∠=︒,①正确;由ABC ACD ABCD S SS =+四边形,得出212ADE ACD ACE ABCD S S S S AC =+==四边形,②正确; 证出AF AG =,2CE AF =,③正确;由ABF ADE ABF ABC ACF SS S S S +=+=,不能确定ACF BCD S S =,④不正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CAE =90°,AE =AC ,∴∠E =∠ACE =45°,∵∠BAD =∠CAE =90°,∴∠BAC +∠CAD =∠EAD +∠CAD∴∠BAC =∠EAD ,在△ABC 和△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 ∴△ABC ≌△ADE (SAS ),∴∠ACF =∠E =45°,①正确;∵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S 四边形ABCD =S △ADE +S △ACD =S △ACE =12AC 2,②正确; ∵△ABC ≌△ADE ,∠ACB=∠AEC=45°,∵∠ACE=∠AEC=45°,∴∠ACB=∠ACE,∴AC平分∠ECF,过点A作AG⊥CG,垂足为点G,如图所示:∵AC平分∠ECF,AF⊥CB,∴AF=AG,又∵AC=AE,∴∠CAG=∠EAG=45°,∴∠CAG=∠EAG=∠ACE=∠AEC=45°,∴CG=AG=GE,∴CE=2AG,∴CE=2AF,③正确;∵S△ABF+S△ADE=S△ABF+S△ABC=S△ACF,不能确定S△ACF=S△BCD,④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又BD是AC上的中线,所以有:AD=CD,∠ADB=∠CDB=90°(①正确),且∠ABD=∠CBD=30°(②正确),∠ACB=∠CDE+∠DEC=60°,又CD=CE,可得∠CDE=∠DEC=30°,所以就有,∠CBD=∠DEC,即DB=DE(③正确),∠BDE=∠CDB+∠CDE=120°(④正确);由此得出答案解决问题.【详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上的中线,∴∠ADB=∠CDB=90°,BD平分∠ABC;∴BD⊥AC;∵∠ACB=∠CDE+∠DEC=60°,又CD=CE,∴∠CDE=∠DEC=30°,∴∠CBD=∠DEC,∴DB=DE.∠BDE=∠CDB+∠CDE=120°所以这四项都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注意三线合一这一性质的理解与运用.9.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BC=45°,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A’BC=∠ABC =45°,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可求∠CBD=67.5°,由此得到∠A’BD=∠CBD-∠A’BC即可求解.【详解】解:∵∠A=90°,AC=AB,∴∠ABC=45°,∵将顶点A折叠落在A’处,∴∠ABC=∠A’BC=45°,∵BD为∠CBE的平分线,∴∠CBD=∠DBE=12×(180°- 45°)=67.5°,∴∠A’BD=67.5°- 45°=22.5°.故选:C.【点睛】考查了图形的折叠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及平角的定义等.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进行判断.【详解】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二、填空题11.2BD=MN【解析】【分析】延长BD 到E ,使DE=BD ,连接CE ,证明△ABD≌△CED,得到∠ABD=∠E,AB=CE ,证出∠BCE=∠MBN,再证明△BCE≌△NBM 得到BE=MN ,即可得 解析:2BD=MN【解析】【分析】延长BD 到E ,使DE=BD ,连接CE ,证明△ABD ≌△CED ,得到∠ABD=∠E ,AB=CE ,证出∠BCE=∠MBN ,再证明△BCE ≌△NBM 得到BE=MN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2BD=MN ,理由是:如图,延长BD 到E ,使DE=BD ,连接CE ,∵点D 是BC 中点,∴AD=CD ,又DE=BD ,∠ADB=∠CDE ,∴△ABD ≌△CED ,∴∠ABD=∠E ,AB=CE ,∵∠ABM=∠NBC=90°,∴∠ABC+∠MBN=180°,即∠ABD+∠CBD+∠MBN=180°,∵∠E+∠CBD+∠BCE=180°,∴∠BCE=∠MBN ,∵△ABM 和△BC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MB ,BC=BN ,∴CE=MB ,在△BCE 和△NBM 中,CE BM BCE MBN BC NB =⎧⎪∠=∠⎨⎪=⎩, ∴△BCE ≌△NBM (SAS ),∴BE=MN ,∴2BD=MN .故答案为:2BD=MN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适当添加辅助线,找出一些较为隐蔽的全等三角形.12.18【解析】【分析】由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MN∥BC,易证得△BOM与△CON是等腰三角形,继而可得△AMN的周长等于AB+AC.【详解】∵在△AB解析:18【解析】【分析】由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MN∥BC,易证得△BOM 与△CON是等腰三角形,继而可得△AMN的周长等于AB+AC.【详解】∵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BO=∠OBC,∵MN∥BC,∴∠MOB=∠OBC,∴∠ABO=∠MOB,∴BM=OM,同理CN=ON,∴△AMN的周长是:AM+NM+AN=AM+OM+ON+AN=AM+BM+CN+AN=AB+AC=10+8=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周长的求法,等量代换等知识点.13.3【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E⊥BC,AE=4,△ABC的面积为12,∴×BC×AE=12,∴×BC×4=12,∴BC=6,∵AD是△A解析:3【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C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E⊥BC,AE=4,△ABC的面积为12,∴12×BC×AE=12,∴12×BC×4=12,∴BC=6,∵AD是△ABC的中线,∴CD=12BC=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与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基础题.14.6【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所求,再根据2的n次幂的变化规律即可求解.【详解】=====∵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所求,再根据2的n 次幂的变化规律即可求解.【详解】()()24323212121(1++⋯++)=()()()()22432212121211-++⋯++ =()()()44322121211-+⋯++=323221)2((1)1-++=64211-+=642∵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64÷4=16∴个位数为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平方差公式的特点,题型较好,难度适中,是一道不错的题目,通过此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解析】【分析】利用已知各项系数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可得:(a+b )4=a4+4a3b+6a2b2+4ab3+b4;解析:a 5+5a 4b+10a 3b 2+10a 2b 3+5ab 4+b 5【解析】【分析】利用已知各项系数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可得:(a+b )4=a 4+4a 3b+6a 2b 2+4ab 3+b 4;则(a+b )5=a 5+5a 4b+10a 3b 2+10a 2b 3+5ab 4+b 5.故答案为:a 5+5a 4b+10a 3b 2+10a 2b 3+5ab 4+b 5.【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的规律变化,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数字,分析、归纳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所给计算方法,令,再两边同时乘以,求出,用,求出的值,进而求出的值.【详解】解:令,则,∴,∴,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利用错 解析:2019112-【解析】【分析】 根据题目所给计算方法,令23201911112222S,再两边同时乘以12,求出12S ,用12S S ,求出12S 的值,进而求出S 的值. 【详解】 解:令23201911112222S , 则22023401111122222S , ∴2020111222S S , ∴2020111222S , 则2019112S .故答案为:2019112-【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利用错位相减法,消掉相关值,是解题的关键.17.18【解析】【分析】证明△AOB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OA=18cm 即可.【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解析:18【解析】【分析】证明△AOB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OA=18cm 即可.【详解】解:连接AB ,如图所示:∵OA OB =,60AOB ∠=,∴AOB ∆是等边三角形,∴18AB OA cm ==,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即可判断①;根据AAS 证△EAB≌△FAC,即可判断②;推出AC=AB ,根据ASA 即可证出③;不能推出CD 和DN 所在的三角形解析: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 ,即可判断①;根据AAS 证△EAB ≌△FAC ,即可判断②;推出AC=AB ,根据ASA 即可证出③;不能推出CD 和DN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也不能用其它方法证出CD=DN .【详解】∵∠E=∠F=90∘,∠B=∠C ,∵∠E+∠B+∠EAB=180∘,∠F+∠C+∠FAC=180∘,∴∠EAB=∠FAC ,∴∠EAB−CAB=∠FAC−∠CAB ,即∠1=∠2,∴①正确;在△EAB 和△FAC 中AF AE B C E F =⎧⎪=⎨⎪=⎩∠∠∠∠ ∴△EAB ≌△FAC ,∴BE=CF ,AC=AB ,∴②正确;在△ACN 和△ABM 中C B CAN BAM AC AB =⎧⎪=⎨⎪=⎩∠∠∠∠ ∴△ACN ≌△ABM ,∴③正确;∵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N ,∴④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全等的性质对选项进行判断.19.③【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解答即可.【详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 ∵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解析:③【解析】【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解答即可.【详解】∵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度,能将360度整除,故可以用其镶嵌地面;∵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度,不能将360度整除,故不可以用其镶嵌地面, 故答案为:③.【点睛】此题考查正多边形的性质,镶嵌地面问题,正确计算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与360度的整除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0.293×10-3.【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解析:293×10-3.【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空气的密度是0.001293g/cm 3,把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1.293×10-3g/cm 2, 故答案为:1.293×10-3.【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三、解答题21.(1)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 (2)相等,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1)∵//AD BC ,∴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故答案为: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 (2)3∠与F ∠相等.理由如下:DEF F ∠=∠,3DEF ∠=∠,3F ∴∠=∠.(3)//AD BC ,2F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F∠=∠(已证), 23∴∠=∠,(②等量代换); 又12∠=∠(③角平分线的定义),13∠∠∴=,//DC AB ∴(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等量代换;③角平分线的定义;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量代换的推理依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8【解析】【分析】(1)连接BB ′,过A 、C 分别做BB ′的平行线,并且在平行线上截取AA ′=CC ′=BB ′,顺次连接平移后各点,得到的三角形即为平移后的三角形;(2)作AB 的垂直平分线找到中点D ,连接CD ,CD 就是所求的中线.(3)从A 点向BC 的延长线作垂线,垂足为点E ,AE 即为BC 边上的高;(4)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 ′B ′C ′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所示: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CD 就是所求的中线;(3)如图所示:AE 即为BC 边上的高;(4)4421628A B C S '''∆=⨯÷=÷=.故A B C '''∆的面积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平移变换作图,以及三角形的中线,高的一些基本画图方法.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先确定一组对应点;②确定图形中的关键点;③利用第一组对应点和平移的性质确定图中所有关键点的对应点;④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23.(1)20;(2)33.【解析】【分析】(1)将已知两等式左右两边相加,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2)将已知两等式左右两边相减,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详解】(1)∵230m mn +=,210mn n -=-,∴222m mn n +-=(2m mn +)+(2mn n -)=30-10=20;(2)∵230m mn +=,210mn n -=-,∴227m n +-=(2m mn +)-(2mn n -)-7=30-(-10)-7=30+10-7=33.【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了整体代入的思想,是一道基本题型.24.(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DB ≌△ADC 即可证明AB =AC ;(2)连接BC ,由中垂线的逆定理证明即可.【详解】证明:(1)∵在△ADB 和△ADC 中,==ADB ADC B CAD AD ∠⎧⎪∠∠⎨⎪=⎩, ∴△ADB ≌△ADC (AAS ),∴AB =AC ;(2)连接BC ,∵△ADB ≌△ADC ,∴AB =AC ,BD =CD ,∴A 和D 都在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上,∴AD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即AD ⊥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中垂线的逆定理,熟记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25.(1)ADE 等边三角形,证明见解析;(2)BG EG =,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完成证明;(2)根据(1)的结论,结合BF AD =,可得BFDE =;再根据平行线性质,得EDG F ∠=∠,DEG FBG ∠=∠,从而得到DEG FBG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 ABC ACB ∠=∠=∠=∵//DE BC∴60AED ABC ∠=∠=︒,60ADE C ∠=∠=︒∴∠=∠=∠A AED ADE∴ADE 是等边三角形;(2)∵ADE 是等边三角形∴AD DE BF ==∵BF AD =∴BF DE =∵//DE BC∴EDG F ∠=∠,DEG FBG ∠=∠在DEG △和FBG △中 EDG F BF DEDEG FBG ∠=∠⎧⎪=⎨⎪∠=∠⎩∴DEG FBG ≅△△∴BG EG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6.(1)证明见解析;(2)14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DEC ,∠ACD=∠D ,再由∠ACD=∠B 可得∠D=∠B ,然后可利用AAS 证明△ABC ≌△CDE ,进而得到CB=DE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E=40°,然后根据邻补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AC ∥DE ,∴∠ACB=∠DEC ,∠ACD=∠D ,∵∠ACD=∠B .∴∠D=∠B ,在△ABC和△DEC中,===ACB EB DAC CE∠∠⎧⎪∠∠⎨⎪⎩,∴△ABC≌△CDE(AAS),∴BC=DE;(2)∵△ABC≌△CDE,∴∠A=∠DCE=40°∴∠BCD=180°–40°=14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AD是∠EAC的平分线,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EAD=∠DAC,可得出结论.【详解】AD是∠EAC的平分线,∵AD∥BC,∴∠EAD=∠B,∠DAC=∠C,又∵∠B=∠C,∴∠EAD=∠DAC,∴AD是∠EAC的平分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1 ) C(4,1);(2)①F( 0 , 1 ),②1y<-【解析】试题分析:()1过点C向x轴作垂线,通过三角形全等,即可求出点C坐标.()2过点E作EM⊥x轴于点M,根据,C D的坐标求出点E的坐标,OM=2,得到1OB BM EM===,BE BF⊥,得到△O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点F的坐标. ()3直接写出F点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 ) C(4,1),(2)法一:过点E作EM⊥x轴于点M,∵C(4,1),D(0,1),E为CD中点,∴CD∥x轴,EM=OD=1,()21E∴,,∴OM=2,()10.B,1OB BM EM ∴===,45EBM ∴∠=︒,BE BF ⊥,∴∠OBF =45°,∴ △O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F =OB =1.()0,1.F ∴法二:在O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M.∵∠ABC =∠AOB =90°.∴∠ABO +∠CBM =90° .∠ABO +∠BAO =90°.∴∠BAO =∠CBM .∵C (4,1).D (0,1).又∵CD ∥OM ,CD =4.∴∠DCB =∠CBM.∴∠BAO =∠ECB.∵∠ABC =∠FBE =90°.∴∠ABF =∠CBE.∵AB =BC.∴△ABF ≌△CBE (ASA).∴AF =CE =12CD =2, ∵A (0,3),OA =3,∴OF =1.∴F (0,1) ,(3) 1y <-.29.(1)1(21)(21)n n -+;111()22121n n --+;(2)100201【解析】【分析】(1)观察等式数字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第n 个等式;(2)利用积化和差计算出a 1+a 2+a 3+…+a 100的值.【详解】解:(1) 解: 1111(1)1323a ==⨯-⨯; 21111()35235a ==⨯-⨯; 31111()57257a ==⨯-⨯; 41111()79279a ==⨯-⨯;…… 1111()(21)(21)22121n a n n n n ==--+-+ 故答案为:1(21)(21)n n -+; 111()22121n n --+ (2)1234100a a a a a +++++ =11111111111(1)()()...()232352572199201-+-+-++- =11111111(1...)233557199201-+-+-++- =11(1)2201- =12002201⨯ =100201【点睛】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从简单情形入手,找出一般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30.(1)x 7﹣1;(2)x n+1﹣1;(3)2019312-. 【解析】【分析】 (1)仿照已知等式求出所求原式的值即可;(2)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3)原式变形后,利用得出的规律变形,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根据题中规律得:(x﹣1)(x6+x5+x4+x3+x2+x+1)=x7﹣1;(2)总结题中规律得:(x﹣1)(x n+x n﹣1+…+x+1)=x n+1﹣1;(3)原式=12×(3﹣1)×(32018+32017+…+32+3+1)=2019312.【点睛】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数学初三毕业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1/3D. 0.1010010001...2. 若a > 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 + 2 > b + 2B. a - 2 < b - 2C. a 2 > b 2D. a / 2 < b / 23.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 5x + 6 = 0,则该方程的解为()A. x = 2, x = 3B. x = 3, x = 2C. x = 1, x = 4D. x = 4, x =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2,-3)B.(2,-3)C.(-2,3)D.(3,-2)5.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1/xC. y = x^2D. y = 3x6. 在梯形ABCD中,AD || BC,若AD = 4cm,BC = 6cm,AB = 3cm,CD = 5cm,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A. 12cm^2B. 15cm^2C. 18cm^2D. 20cm^27. 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a,b,c,且a + b + c = 9,a + c = 6,则该数列的公差是()A. 1B. 2C. 3D. 48.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实数都是有理数B. 所有的有理数都是整数C. 所有的整数都是自然数D.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9.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公比为q,则第n项an =()A. a q^(n-1)B. a q^nC. a / q^(n-1)D. a / q^n10.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 = 5,b = 8,c = 10,则角A的余弦值cosA =()A. 1/2B. 1/3C. 2/3D. 3/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x + y = 5,xy = 6,则x^2 + y^2 = _______。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任意两个内角和;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的有()个.A.0 B.1 C.2 D.3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233m xx x-=---有增根,则实数m的值是()A.2B.2-C.1D.03.若分式21xx--的值为零,则x的值为()A.2-B.2±C.2 D.24.分式方程3111xx x=-+-的解是()A.4 B.2 C.1 D.-25.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A.三角形内B.三角形外C.三角形的边上D.不能确定6.如图,∠BAD=∠CAE=90°,AB=AD,AE=AC,F是CB延长线上一点,AF⊥CF,垂足为F.下列结论:①∠ACF=45°;②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12AC2;③CE=2AF;④S△BCD=S△ABF+S△ADE;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7.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若|x|=2,则x=2;④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8.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一个外角的和是1160度,则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3=a5B.a6÷a2=a3 C.(a2)3=a6D.2a×3a=6a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点P从原点O出发,沿着“1234O A A A A →→→→…”的路线运动(每秒一条直角边),已知1A 坐标为()()()231,12,0,,1,3A A ()44,0A ···,设第n 秒运动到点(n P n 为正整数),则点2020P 的坐标是)( )A .()2020,0B .()2019,1C .()1010,0D .()2020,1-二、填空题11.如图,∠AOB=60°,OC 平分∠AOB ,如果射线OA 上的点E 满足△OCE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OEC 的度数为________12.若3m =2,9n =10,则3m﹣2n=_____.13.已知多项式x 2+mx+25是完全平方式,且m <0,则m 的值为_____. 14.已知32×9m ÷27=321,则m=______.15.如图,在ABC 中,A β∠=度,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则1A ∠=______度;1A BC ∠与1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A ,得2A ∠;…2018∠A BC 与2018A CD ∠的平分线交于点2019A ,得2019A ∠.则2019A ∠=______度.16.如图,已知:∠BAC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AB =6,AC =3,则BE =_______.17.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若30ABC ∠=︒;60ACB ∠=︒,则DAE =∠__________.18.如图,是一块缺角的四边形钢板,根据图中所标出的结果,可得所缺损的∠A 的度数是_____.19.如图,90E F ∠=∠=︒,B C ∠=∠,AE 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 CF =;③ACN ABM ∆≅∆;④CD DN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20.如图,在△ABC 中,BC 的垂直平分线ED 交AB 于点E ,交BC 于点D ,连接CE .如果△AEC 的周长为12,AC =5,那么AB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ABC 中,110ABC ∠=,40A ∠=.(1)作ABC 的角平分线BE (点E 在AC 上;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求BEC ∠的度数.22.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延长线交于点E ,连接AE ,如果∠B =50°,∠BAC =21°,求∠CAE 的度数.2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26x y x -; (2)3222x x y xy -+;24.化简求值:(2a +b )(2a ﹣b )+b (2a +b )﹣4a 2,其中a =﹣12,b =2. 25.已知分式:222222()1211x x x x xx x x x +--÷--++,解答下列问题: (1)化简分式;(2)当x =3时,求分式的值;(3)原分式的值能等于-1吗?为什么?26.如图,在ABC 中,4654,B C 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DE ,若40ADE ∠=︒,求证://DE AB .27.先化简,再求值:2()()(2)()x y x y y x y x y +-++--,其中3x =,13y =-. 28.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上一点,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连接EF .(1)若,3,5BAD DAC DE AC ∠=∠==,求ADC 的面积; (2)若DF AF =,求证:2AE DE EF +=.29.先化简,再求值:2221a ab a b--+,其中6a =,02b =. 30.已知:如图,ABC 中,∠ABC=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结DH 与BE 相交于点G(1)求证:BF=AC ;(2)判断CE 与B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知识点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 ①应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故本选项错误; ②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多边形只有四边形,故正确;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对称轴是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③错误; 综上所述, ②正确,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的性质、对称轴的定义相关知识点,能熟记知识点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2.A解析:A 【解析】 【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出x 的值,代入整式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 的值. 【详解】去分母得:m=x-1-2x+6,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3=0,即x=3, 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m=2,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确定后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②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3.B解析: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分式21x x --的值为0,∴|x|-2=0,且x-1≠0, 解得:x=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4.B解析:B 【解析】 【分析】各项乘以(1)(1)x x +-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解:去分母得:22331x x x x -=+-+, 移项、合并得:24=x , 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分式方程的解,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注意需要检验.5.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图形可知: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详解】解:如图可知:钝角△ABC 三边的高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D , 即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外,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高线的交点问题,解答的关键是会画三角形的高线,并能根据三角形的形状得出三条高线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与三角形的关系.6.C解析:C 【解析】 【分析】证明ABC ≌()ADE SAS ,得出45ACF E ∠=∠=︒,①正确;由ABCACDABCD S SS=+四边形,得出212ADEACDACEABCD S SSSAC =+==四边形,②正确;证出AF AG =,2CE AF =,③正确;由ABFADEABFABCACFS SSSS+=+=,不能确定ACFBCD SS=,④不正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CAE =90°,AE =AC , ∴∠E =∠ACE =45°, ∵∠BAD =∠CAE =90°, ∴∠BAC +∠CAD =∠EAD +∠CAD ∴∠BAC =∠EAD , 在△ABC 和△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 ∴△ABC ≌△ADE (SAS ), ∴∠ACF =∠E =45°,①正确;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S四边形ABCD=S△ADE+S△ACD=S△ACE=12AC2,②正确;∵△ABC≌△ADE,∠ACB=∠AEC=45°,∵∠ACE=∠AEC=45°,∴∠ACB=∠ACE,∴AC平分∠ECF,过点A作AG⊥CG,垂足为点G,如图所示:∵AC平分∠ECF,AF⊥CB,∴AF=AG,又∵AC=AE,∴∠CAG=∠EAG=45°,∴∠CAG=∠EAG=∠ACE=∠AEC=45°,∴CG=AG=GE,∴CE=2AG,∴CE=2AF,③正确;∵S△ABF+S△ADE=S△ABF+S△ABC=S△ACF,不能确定S△ACF=S△BCD,④不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性质和绝对值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都是360°,∴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是真命题;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③若|x|=2,则x=±2,本说法是假命题;④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本说法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绝对值的性质和平行线的知识点,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多加的外角度数为x,根据内角和与外角度数的和列出方程,由多边形的边数n为整数求解可得.【详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多加的外角度数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得,(n-2)•180°+x=1160°,∵0°<x<180°,∴1160°-180°<(n-2)×180°<1160°,∴549<n−2<649,∵n是整数,∴n=8.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倍数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 A、a2与a3是相加,不是相乘,不能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故本选项错误;B、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可得a6÷a2=a4,故本选项错误;C、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可得(a2)3=a6,故正确;D、单项式乘单项式:把系数和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因此可得2a×3a=6a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A解析:A【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纵坐标每6个进行循环,先求出前面6个点的坐标,从中得出规律,再按规律写出结果便可. 【详解】 解:由题意知, A 1(1,1), A 2(2,0), A 3(3,1), A 4(4,0), A 5(5,-1), A 6(6,0), A 7(7,1), …由上可知,每个点的横坐标等于序号,纵坐标每6个点依次为:1,0,1,0,-1,0这样循环,∴A 2020(2020,0), 故选:A . 【点睛】本题是一个规律题,根据题意求出点的坐标,从中找出规律来,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二、填空题11.120°或75°或30° 【解析】∵∠AOB=60°,OC 平分∠AOB,点E 在射线OA 上, ∴∠COE=30°.如下图,当△OCE 是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当OE=CE 时,∠OC解析:120°或75°或30° 【解析】∵∠AOB=60°,OC 平分∠AOB ,点E 在射线OA 上, ∴∠COE=30°.如下图,当△OCE 是等腰三角形时,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当OE=CE 时,∠OCE=∠COE=30°,此时∠OEC=180°-30°-30°=120°;(2)当OC=OE 时,∠OEC=∠OCE=180302=75°; (3)当CO=CE 时,∠OEC=∠COE=30°.综上所述,当△OCE 是等腰三角形时,∠OEC 的度数为:120°或75°或30°.点睛:在本题中,由于题中没有指明等腰△OCE的腰和底边,因此要分:(1)OE=CE;(2)OC=OE;(3)CO=CE;三种情况分别讨论,解题时不能忽略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1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3m=2,9n=(32)n=32n,∴3m﹣2n=3m÷32n=2÷10=.故解析:1 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3m=2,9n=(32)n=32n,∴3m﹣2n=3m÷32n=2÷10=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相除,幂的乘方等知识,理解好两个公式,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13.-10【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2+mx+25=(x+5)2或x2+mx+25=(k-5)2,然后展开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x2+m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2+mx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2+mx+25=(x+5)2或x2+mx+25=(k-5)2,然后展开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x2+m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x2+mx+25=(x+5)2或x2+mx+25=(k﹣5)2,∴m=±10.∵m<0,∴m的值为﹣10.故答案是:﹣10.【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掌握(a±b)2=a2±2ab+b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根据32×9m÷27=321,可得:32+2m-3=321,据此求出m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32×9m÷27=321,∴32+2m-3=321,∴2+2m-3=解析:【解析】【分析】根据32×9m÷27=321,可得:32+2m-3=321,据此求出m的值是多少即可.【详解】解:∵32×9m÷27=321,∴32+2m-3=321,∴2+2m-3=21,解得:m=11.故答案为:1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15.β,β【解析】【分析】已知∠A,求∠A1,利用外角定理可得∠ACD=∠A+∠ABC,∠A1CD=∠A1+∠A1BC,把∠ACD 利用角平分线转成2∠A1CD,∠ABC 转成2∠A1 解析:12β, 201912β 【解析】【分析】已知∠A ,求∠A 1,利用外角定理可得∠ACD=∠A+∠ABC ,∠A 1CD=∠A 1+∠A 1BC ,把∠ACD 利用角平分线转成2∠A 1CD ,∠ABC 转成2∠A 1BC ,消去∠A 1BC ,∠A 1CD 即可,再用类似的办法求∠A 2,以此类推即可【详解】∵BA 1平分∠ABC ,CA 1平分∠A 1CD ,∴∠AB A 1=∠A 1BC=12∠ABC ,∠AC A 1=∠A 1CD=12∠ACD , 由三角形的外角得∴∠A 1CD=∠A 1+∠A 1BC ,∴∠A 1CD=∠A 1+∠A 1BC ①∴2∠A 1CD=∠A+2∠A 1BC ②把①代入②得∠A 1=12∠A=12β CA 2平分∠A 2CD ,∠A 2C A 1=∠A 2CD=12∠A 1CD , 由三角形的外角得∴∠A 1CD=∠A 1+∠A 1BC ,∴∠A 2CD=∠A 2+∠A 2BC ③∴2∠A 2CD=∠A 1+2∠A 2BC ④解得∠A 2=12∠A 1, ∠A 2=12∠A 114∠A=14β=212β 同理∠A 3=12∠A 2=18∠A=18β=312β …∠A 2019= 201912β故答案为:①12β,②201912β【点睛】本题考查(第二内角的)外角平分线与(第一)内角平分线所夹的角问题,找到两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角的关系是解决问题关键16.【解析】【分析】连接CD 、BD ,由∠BAC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较于点D ,DE⊥AB,DF⊥A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得CD=BD ,DF=DE ,从而得到AF=AE解析:32【解析】【分析】连接CD 、BD ,由∠BAC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较于点D ,DE ⊥AB ,DF ⊥AC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得CD=BD ,DF=DE ,从而得到AF=AE ,可证的Rt △CDF ≌Rt △BDE ,则可得BE=CF ,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CD 、BD ,∵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DF ⊥AC ,∴DF=DE ,∠F=∠DEB=90°,∠ADF=∠ADE ,∴AE=AF ,∵DG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CD=BD ,在Rt △CDF 和Rt △BDE 中CD BD DF DE =⎧⎨=⎩∴Rt △CDF ≌Rt △BDE∴BE=CF,∴AB=AE+BE=AF+BE=AC+CF+BE=AC+2BE,∵AB=6,AC=3,∴BE=32.故答案为:3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以上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7.1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 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然后根据∠DAE=∠BAE-∠BAD计算即可得解.【解析:1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然后根据∠DAE=∠BAE-∠BAD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BC=30°,∠ACB=60°,∴∠BAC=180°-∠B-∠C=180°-30°-60°=90°,∵AE是三角形的平分线,∴∠BAE=12∠BAC=12×90°=45°,∵AD是三角形的高,∴∠BAD=90°-∠B=90°-30°=60°,∴∠DAE=∠BAD-∠BAE=60°-45°=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高线的定义, 熟记定理与概念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73°【解析】【分析】先求出∠ABC度数,再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如图;∵∠EBC=62°,∴∠ABC=180°-∠EBC=118°,∵∠A+∠ABC+∠C+解析:73°【解析】【分析】先求出∠ABC度数,再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如图;∵∠EBC=62°,∴∠ABC=180°-∠EBC=118°,∵∠A+∠ABC+∠C+∠D=(4-2)×180°=360°,∠C=80°,∠D=89°,∴∠A=360°-∠ABC-∠C-∠D=73°,故答案为73°.【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即此题的关键,注意:边数为n的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19.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即可判断①;根据AAS证△EAB≌△FAC,即可判断②;推出AC=AB,根据ASA即可证出③;不能推出CD 和DN所在的三角形解析: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即可判断①;根据AAS证△EAB≌△FAC,即可判断②;推出AC=AB,根据ASA即可证出③;不能推出CD和DN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也不能用其它方法证出CD=DN.【详解】∵∠E=∠F=90∘,∠B=∠C ,∵∠E+∠B+∠EAB=180∘,∠F+∠C+∠FAC=180∘,∴∠EAB=∠FAC ,∴∠EAB−CAB=∠FAC−∠CAB ,即∠1=∠2,∴①正确;在△EAB 和△FAC 中AF AE B C E F =⎧⎪=⎨⎪=⎩∠∠∠∠ ∴△EAB ≌△FAC ,∴BE=CF ,AC=AB ,∴②正确;在△ACN 和△ABM 中C B CAN BAM AC AB =⎧⎪=⎨⎪=⎩∠∠∠∠ ∴△ACN ≌△ABM ,∴③正确;∵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N ,∴④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全等的性质对选项进行判断. 20.7【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BE=CE ,所以△AEC 的周长等于边长AB 与AC 的和.【详解】∵DE 垂直平分BC ,∴BE=CE ,∴△AEC 的周长=A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BE=CE ,所以△AEC 的周长等于边长AB 与AC 的和.【详解】∵DE 垂直平分BC ,∴BE=CE ,∴△AEC 的周长=AC+CE+AE=AC+AB=12.∵AC=5,∴AB=12-5=7.故答案是: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95°【解析】【分析】(1)依据角平分线的作法,即可得到△ABC 的角平分线BE ;(2)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EB 的度数,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得到∠BEC 的度数.【详解】(1)如图(满足“三弧一线”可得)线段BE 即为所求(2)由(1)得,BE 平分ABC ∠∵110ABC ∠=︒ ∴1552ABE ABC ∠=∠=︒ ∵40A ∠=︒∴180554085AEB ∠=︒-︒-︒=︒∵180AEB BEC ∠+∠=︒∴1808595BE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基本作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22.∠EAC =71°【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CE=71°,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CE ,从而得出∠EAC=∠ECA=71°.【详解】∵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EA =EC∴∠EAC =∠ECA∵∠B =50°,∠BAC =21°∴∠ECA =∠B +∠BAC =71°∴∠EAC =71°【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3.(1)2(3)x xy -;(2)2()x x y -【解析】【分析】(1)直接了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可;(2)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即可.【详解】解:(1)226x y x -2(3)x xy =-;(2)3222x x y xy -+22(2)x x xy y =-+2()x x y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24.2ab ,-2【解析】【分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2a +b )(2a ﹣b )+b (2a +b )﹣4a 2=4a 2﹣b 2+2ab +b 2﹣4a 2=2ab ,当a =﹣12,b =2时,原式=2×(﹣12)×2=﹣2.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的应用以及学生的计算和化简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25.(1)11x x +-;(2)当3x =时,分式的值为2;(3)原分式的值不能等于-1.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做括号内的减法,注意把各分子、分母先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做减法运算;做除法时要注意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约分化为最简形式;(2)将x=3代入计算即可;(3)令111x x +=--,求解即可判断. 【详解】(1)222222()1211x x x x x x x x x +--÷--++ 22(1)(1)1()(1)(1)(1)x x x x x x x x x⎡⎤+-+=-⋅⎢⎥+--⎣⎦ 21()11x x x x x x +=-⋅-- 11x x x x +=⋅- 11x x +=-; (2)当3x =时,原式31231+==-; (2)如果111x x +=--, 那么()11x x +=--,解得0x =,又因为0x =时,原分式无意义.故原分式的值不能等于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利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化简分式,熟练掌握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6.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进而得出∠BAD ,因为∠BAD=40°=∠ADE ,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判断.【详解】证明:在ABC ∆中,46,54,B C ︒︒∠=∠=180465480BAC ︒︒︒︒∴∠=--=, AD 平分,BAC ∠ 1402BAD BAC ︒∴∠=∠=, 40,ADE ︒∠=.ADE BAD ∴∠=∠//.DE AB ∴【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运算,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3xy ,3-.【解析】【分析】先计算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乘法,再计算整式的加减法,然后将x 、y 的值代入即可得.【详解】原式222222(2)x y xy y x xy y =-++--+,2222222x y xy y x xy y =-++-+-,3xy =,将3x =,13y =-代入得:原式133333xy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加减法与乘法,熟记公式和整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8.(1)152;(2)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 (1)由题意易得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EDF =,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可求解;(2)延长EA 到点G ,使AG DE =,连接FG ,则有360AED EDF DFA FAE ∠+∠+∠+∠=︒,进而得到EDF GAF ∠=∠,故EDF GAF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可进行求解.【详解】(1)解:BAD DAC ∠=∠∴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DE DF =∴11115532222ADCS AC DF AC DE ∆=⨯=⨯=⨯⨯=; (2)证明:延长EA 到点G ,使AG DE =,连接FG ,在四边形AEDF 中,360AED EDF DFA FAE ∠+∠+∠+∠=︒,90AED ∠=︒,90DAF ∠=︒,∴180EDF FAE ∠+∠=︒,180GAF FAE ∠+∠=︒,∴EDF GAF ∠=∠,在EDF ∆和GAF ∆中,DE AG DF AFEDF GAF =⎧⎪=⎨⎪∠=∠⎩, ∴EDF GAF ∆∆≌,∴,13EF GF =∠=∠,1290∠+∠=︒,∴3290∠+∠=︒,∴90EFG ∠=︒,∴GAF ∆是等腰三角形,∴2EG EF =,,EG EA AG AG DE =+=,∴EG AE DE =+,∴AE D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角、线段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29.1a b -,15【解析】【分析】对原式分母平方差公式变形后通分、约分化简原式,再代值求解即可.【详解】 解:原式2()()()()a ab a b a b a b a b -=-+-+-, 1()()a b a b a b a b+==+--, 当6a =,021b ==时,原式1161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借助平方差公式变形找最简公分母是解答的关键.30.(1)证明见解析;(2)12CE BF =,理由见解析 【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以得到Rt ⊿DFB ≅Rt ⊿DAC ,从而得到BF=AC ;(2)由题意可以得到Rt ⊿BEA ≅Rt ⊿BEC ,所以1122CE AE AC BF ===. 【详解】证明:∵CD ⊥AB ,∠ABC=45°, ∴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BF=90°-∠BFD ,∠A=90°-∠DCA ,又BE AC ⊥,∴∠EFC =90°-∠DCA ,∴∠A=∠EFC∵∠BFD=∠EFC ,∴∠A=∠DFB ,∴在Rt ⊿DFB 和Rt ⊿DAC 中,∠BDF=∠CDA ,∠A=∠DFB ,BD=DC ,∴Rt ⊿DFB ≅Rt ⊿DAC ,∴BF=AC ; (2) 12CE BF = 理由是:∵BE 平分ABC ,∴∠ABE=∠CBE ,在Rt ⊿BEA 和Rt ⊿BEC 中,∠AEB=∠CEB ,BE=BE ,∠ABE=∠CBE ,∴Rt⊿BEA≅Rt⊿BEC,∴12 CE AE AC ==由(1)得:12CE BF=.【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压轴题1.对于⊙C 与⊙C 上的一点A ,若平面内的点P 满足:射线..AP 与⊙C 交于点Q (点Q 可以与点P 重合),且12PA QA ≤≤,则点P 称为点A 关于⊙C 的“生长点”. 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O 的半径为1,点A (-1,0).(1)若点P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点P 在x 轴上,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________;(2)若点B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满足1tan BAO 2∠=,求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3)直线3y x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1,0)A -,点(3,0)B ,与y 轴交于点(0,3)C ,顶点为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过点C 的直线交线段AB 于点E ,且:3:5ACE CEB SS =,求直线CE 的解析式 (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D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 的坐标;(4)已知点450,,(2,0)8H G ⎛⎫ ⎪⎝⎭,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找一点F ,使HF AF +的值最小此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K ,使KF KG +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点K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函数1221,(21)1y x m y m x =+-=++均为一次函数,m 为常数.(1)如图1,将直线AO 绕点()1,0A -逆时针旋转45°得到直线l ,直线l 交y 轴于点B .若直线l 恰好是1221,(21)1y x m y m x =+-=++中某个函数的图象,请直接写出点B 坐标以及m 可能的值;(2)若存在实数b ,使得||(1)10m b b ---=成立,求函数1221,(21)1y x m y m x =+-=++图象间的距离;(3)当1m 时,函数121y x m =+-图象分别交x 轴,y 轴于C ,E 两点,(21)1y m x =++图象交x 轴于D 点,将函数11y y y =的图象最低点F 向上平移5621m +个单位后刚好落在一次函数121y x m =+-图象上,设12y y y =的图象,线段OD ,线段OE 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 ,试利用初中知识,探究S 的一个近似取值范围.(要求:说出一种得到S 的更精确的近似值的探究办法,写出探究过程,得出探究结果,结果的取值范围两端的数值差不超过0.01.)4.如图,抛物线214y x bx c =-++经过点()6,0C ,顶点为B ,对称轴2x =与x 轴相交于点A ,D 为线段BC 的中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 为线段BC 上任意一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连接MP ,以点M 为中心,将MPC 逆时针旋转90︒,记点P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为F .当直线EF 与抛物线214y x bx c =-++只有一个交点时,求点M 的坐标. (3)MPC 在(2)的旋转变换下,若2PC =(如图).①求证:EA ED =.②当点E 在(1)所求的抛物线上时,求线段CM 的长. 5.已知:如图,抛物线2134y x x =--交x 正半轴交于点A ,交y 轴于点B ,点()4,C n -在抛物线上,直线l :34y x m =-+过点B ,点E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ACE △的外心是P .(1)求m ,n 的值.(2)当点E 移动到点B 时,求ACE △的面积.(3)①是否存在点E ,使得点P 落在ACE △的边上,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过点A 作直线AD x ⊥轴交直线l 于点D ,当点E 从点D 移动到点B 时,圆心P 移动的路线长为_____.(直接写出答案)6.如图,A 是以BC 为直径的圆O 上一点,AD ⊥BC 于点D ,过点B 作圆O 的切线,与C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G 是AD 的中点,连接并延长CG 与BE 相交于点F ,连接并延长AF 与C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1)求证:BF =EF ;(2)求证:PA 是圆O 的切线;(3)若FG =EF =3,求圆O 的半径和BD 的长度.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坐标为(2,0)-,与y 轴交于点(0,4)C ,直线12y x m =-+与抛物线交于B ,D 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m 的值和D 点坐标;(3)点P 是直线BD 上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H ,交直线BD 于点F ,过点D 作x 轴的平行线,交PH 于点N ,当N 是线段PF 的三等分点时,求P 点坐标;(4)如图2,Q 是x 轴上一点,其坐标为4,05⎛⎫- ⎪⎝⎭,动点M 从A 出发,沿x 轴正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M 的运动时间为t (0t >),连接AD ,过M 作MG AD ⊥于点G ,以MG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Q 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 Q '',点M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A Q ''的位置也随之变化,请直接写出运动过程中线段A Q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时t 的取值范围.8.公司经销某种商品,经研究发现,这种商品在未来40天的销售单价1y (元/千克)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11602y t =-+(040t <≤,且t 为整数); ()()21030,3033040,20t t t y t t ⎧<≤-+⎪=⎨<≤⎪⎩且为整数且为整数,他们的图像如图1所示,未来40天的销售量m (千克)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如图2的点列所示.(1)求m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那一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在最后10天,公司决定每销售1千克产品就捐赠a 元给“环保公益项目”,且希望扣除捐赠后每日的利润不低于3600元以维持各种开支,求a 的最大值(精确到0.01元).9.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ABC ∆的底边BC 在x 轴上,8BC =,顶点A 在y 的正半轴上,2OA =,一动点E 从(3,0)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OB 的中点停止.另一动点F 从点C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CB 向左运动,到达点O 停止.已知点E 、F 同时出发,以EF 为边作正方形EFGH ,使正方形EFGH 和ABC ∆在BC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1)当点H 落在AC 边上时,求t 的值;(2)设正方形EFGH 与ABC ∆重叠面积为S ,请问是存在t 值,使得9136S =?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取AC 的中点D ,连结OD ,当点E 、F 开始运动时,点M 从点O 出发,以每秒25OD DC CD DO ---运动,到达点O 停止运动.请问在点E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M 可能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吗?如果可能,求出点M 在正方形EFGH 内(含边界)的时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0.在锐角△ABC 中,AB=AC ,AD 为BC 边上的高,E 为AC 中点.(1)如图1,过点C 作CF ⊥AB 于F 点,连接EF .若∠BAD =20°,求∠AFE 的度数;(2)若M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M 与点D 不重合),过点C 作CN ⊥AM 于N 点,射线EN ,AB 交于P 点.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宇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PE =2∠MAD . 小宇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连接DE ,要证∠APE =2∠MAD ,只需证∠PED =2∠MAD .想法2:设∠MAD =α,∠DAC =β,只需用α,β表示出∠PEC ,通过角度计算得∠APE =2α.想法3:在NE 上取点Q ,使∠NAQ =2∠MAD ,要证∠APE =2∠MAD ,只需证△NAQ ∽△APQ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宇证明∠APE =2∠MAD .(一种方法即可)11.新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一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垂线,若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这个点叫做“和谐点”.例如,如图①,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围成长方形OAPB 的周长与面积相等,则点P 是“和谐点”.(1)点M (1,2)_____“和谐点”(填“是”或“不是”);若点P (a ,3)是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和谐点”,3x a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y x b =-+的解,求a ,b 的值. (2)如图②,点E 是线段PB 上一点,连接OE 并延长交AP 的延长线于点Q ,若点P (2,3),2OBE EPQ S S ∆∆-=,求点Q 的坐标;(3)如图③,连接OP ,将线段OP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11O P .若M 是直线11O P 上的一动点,连接PM 、OM ,请画出图形并写出OMP ∠与1MPP ∠,1MOO ∠的数量关系.12.如图1,抛物线M 1:y =﹣x 2+4x 交x 正半轴于点A ,将抛物线M 1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M 2,M 1与M 2交于点B ,直线OB 交M 2于点C . (1)求抛物线M 2的解析式;(2)点P 是抛物线M 1上AB 间的一点,作PQ ⊥x 轴交抛物线M 2于点Q ,连接CP ,CQ .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当m 为何值时,使△CPQ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如图2,将直线OB 向下平移,交抛物线M 1于点E ,F ,交抛物线M 2于点G ,H ,则EG HF的值是否为定值,证明你的结论.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T 外一点P 引它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若60180MPN ︒︒≤∠<,则称P 为⊙T 的环绕点.(1)当⊙O 半径为1时,①在123(1,0),(1,1),(0,2)P P P 中,⊙O 的环绕点是___________;②直线y =2x +b 与x 轴交于点A ,y 轴交于点B ,若线段AB 上存在⊙O 的环绕点,求b 的取值范围;(2)⊙T 的半径为1,圆心为(0,t ),以3,(0)3m m m ⎛⎫> ⎪ ⎪⎝⎭为圆心,33m 为半径的所有圆构成图形H ,若在图形H 上存在⊙T 的环绕点,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12x+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y =ax 2+bx+c 的对称轴是x =32-且经过A 、C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抛物线解析式.(2)若点P 为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A ,PC .求△PAC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过点M 作MN 垂直x 轴于点N ,使得以点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1,已知Rt ABC ∆中,90ACB ∠=,2AC =,23BC =,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所示,点,A 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C 在点A 的右侧),顶点B 在第二象限,将ABC ∆沿AB 所在的直线翻折,点C 落在点D 位置(1)若点C 坐标为()1,0-时,求点D 的坐标; (2)若点B 和点D 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点C 坐标;(3)如图2,将四边形BCAD 向左平移,平移后的四边形记作四边形1111B C A D ,过点1D 的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E ,则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k ,使得以点1,,E B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点11,,D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12y 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B ,,与y 轴交于点C ,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1,0.(1)如图1,分别求b c 、的值;(2)如图2,点D 为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DO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E ,3OD OE =,求点E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P 为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连接EP 、EH ,点Q 为第二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且点Q 与点P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连接PQ ,设2AHE EPH α∠+∠=,tan PH PQ α=⋅,点M 为线段PQ 上一点,点N 为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分别连接MH NH 、,满足60MHN ∠=︒,MH NH =,过点N 作PE 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F ,求直线FN 的解析式.17.我们规定:有一组邻边相等,且这组邻边的夹角为60︒的凸四边形叫做“准筝形”.(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270A C ∠+∠=︒,30D ∠=︒,AB BC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准筝形”;(2)如图2,在“准筝形”ABCD 中,AB AD =,60BAC BCD ∠=∠=︒,4BC =,3CD =,求AC 的长;(3)如图3,在ABC 中,45A ∠=︒,120ABC ∠=︒,33AB =-D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当四边形ABCD 是“准筝形”时,请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0,2A 且与33y x =-平行的直线,交x 轴于点B ,如图1所示.(1)试求B 点坐标,并直接写出ABO ∠的度数;(2)过()1,0M 的直线与AB 成45︒夹角,试求该直线与AB 交点的横坐标; (3)如图2,现有点(,)C m n 在线段AB 上运动,点,(320)D m -+在x 轴上,N 为线段CD 的中点.①试求点N 的纵坐标y 关于横坐标x 的函数关系式; ②直接写出N 点的运动轨迹长度为 . 19.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1)如图1,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CE 垂直平分BF ,垂足为G ,连接DG .①求证:DG CG =;②若2BC AB =,求DGC ∠的大小;(2)如图2,6AB BC ==,M N P 、、分别是AB CD AD 、、上的点,MN 垂直平分BP ,点Q 是CD 的中点,连接,MP PQ ,若PQ MP ⊥,直接写出CN 的长.20.如图,已知点A (3,0),以A 为圆心作⊙A 与Y 轴切于原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过B 作⊙A 的切线l .(1)以直线l 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A 及点C (0,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过D 作⊙A 的切线DE ,E 为切点,求此切线长; (3)点F 是切线DE 上的一个动点,当△BFD 与△EAD 相似时,求出BF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2,0)(答案不唯一);(2)8455t -≤≤-或4855t ≤≤;(3)431b -≤≤-或143b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在x 轴上找点P 是比较简单的,这样的P 点不是唯一的,如点(2,0)、(1,0)等;(2)如图1,在x 轴上方作射线AM 交⊙O 于点M ,使tan ∠MAO=12,并在射线AM 是取点N ,使MN=AM ,则由题意可知,线段MN 上的点都是符合条件的B 点,过点M 作MH ⊥x 轴于点H ,连接MC ,结合已知条件求出点M 和点N 的纵坐标即可得到所求B 点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根据对称性,在x 轴的下方得到线段M′N′,同理可求得满足条件的B 点的纵坐标t 的另一取值范围;(3)如图2,3,由3y x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可得点M 的坐标为(?0)3,点N 的坐标为(0)b ,,由此结合∠OMN 的正切函数可求得∠OMN=60°; 以点D (1,0)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D ,则⊙D 和⊙O 相切于点A ,由题意可知,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都在⊙O 到⊙D 之间的平面内,包括两个圆(但点A 除外). 然后结合题意和∠OMN=60°分b>0和b<0两种情况在图2和图3中求出ON 1和ON 2的长即可得到b 的取值范围了. 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在x 轴上找点P 是比较简单的,这样的P 点不是唯一的,如点(2,0)、(1,0)等;(2)如图1,在x 轴上方作射线AM ,与⊙O 交于M ,且使得1tan OAM 2∠=,并在AM 上取点N ,使AM=MN ,并由对称性,将MN 关于x 轴对称,得M N '',则由题意,线段MN 和M N ''上的点是满足条件的点B.作MH ⊥x 轴于H ,连接MC , ∴ ∠MHA=90°,即∠OAM+∠AMH=90°. ∵ AC 是⊙O 的直径,∴ ∠AMC=90°,即∠AMH+∠HMC=90°. ∴ ∠OAM=∠HMC.∴ 1tan HMC tan OAM 2∠∠==. ∴MH HC 1HA MH 2==. 设MH y =,则AH 2y =,1CH y 2=, ∴ 5AC AH CH y 22=+==,解得4y 5=,即点M 的纵坐标为45. 又由AN 2AM =,A 为(-1,0),可得点N 的纵坐标为85, 故在线段M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48t 55≤≤. 由对称性,在线段M 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84t 55-≤≤-. ∴ 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是84t 55-≤≤-或48t 55≤≤. (3)如图2,以点D (1,0)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D ,则⊙D 和⊙O 相切于点A ,由题意可知,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都在⊙O 到⊙D 之间的平面内,包括两个圆(但点A 除外).∵直线3y x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点M 的坐标为(?0)3b -,,点N 的坐标为(0)b ,, ∴tan ∠OMN=3ONOM=, ∴∠OMN=60°,要在线段MN 上找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现分“b>0”和“b<0”两种情况讨论: I 、①当直线3y x b =+过点N 1(0,1)时,线段MN 上有点A 关于⊙O 的唯一“生长点”N 1,此时b=1;②当直线3y x b =+与⊙D 相切于点B 时,线段MN 上有点A 关于⊙O 的唯一“生长点”B ,此时直线3y x b =+与y 轴相交于点N 2,与x 轴相交于点M 2,连接DB ,则DB=2, ∴DM 2=243sin 603=, ∴OM 2=4313-, ∴ON 2=tan60°·OM 2=43(31)433-=-,此时b=43-. 综合①②可得,当b>0时,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则b 的取值范围为:143b ≤≤-;II 、当b<0时,如图3,同理可得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则b 的取值范围为:431b -≤≤-;综上所述,若在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则b 的取值范围为:43b 1-≤≤-或1b 43≤≤2.(1)2y x 2x 3=-++;(2)63y x =-+;(3)点P 的坐标为(15,1),(13,1)-;(4)存在,点K 的坐标为(2,3)【解析】 【分析】(1)由于点A 、B 为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可设两点式求解;也可将A 、B 、C 的坐标直接代入解析式中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根据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则由面积比得出:3:5AE EB =,求出AE,根据点A 坐标可解得点E 坐标,进而求得直线CE 的解析式;(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四边形DCPQ 为平行四边形时;②当四边形DCQP 为平行四边形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点的坐标位置关系得出纵坐标的关系式,分别代入坐标数值,解方程即可解答;(4)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AF=BF ,则HF+AF=HF+BF ,当H 、F 、B 共线时,HF+AF 值最小,求出此时点F 的坐标,设()00,K x y ,由勾股定理和抛物线方程得0174KF y =-,过点K 作直线SK ,使//SK y 轴,且点S 的纵坐标为174,则点S 的坐标为017,4x ⎛⎫⎪⎝⎭,此时,0174KS y =-,∴KF+KG=KS+KG,当S 、K 、G 共线且平行y 轴时,KF+KG 值最小,由点G 坐标解得0x ,代入抛物线方程中解得0y ,即为所求K 的坐标. 【详解】解:(1)方法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1)ya x x将点(0,3)C 代入解析式中,则有1(03)31a 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323y x x x x =---=-++.方法二:∵经过,,A B C 三点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 将(1,0),(3,0),(0,3)A B C -代入解析式中,则有30930c a b c a b c =⎧⎪∴-+=⎨⎪++=⎩,解得:123a 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x 2x 3=-++. (2):3:5ACE CEB S S ∆∆=,132152AE COEB CO ⋅∴=⋅.:3:5AE EB ∴=.3334882AE AB ∴==⨯=.31122E x ∴=-+=. E ∴的坐标为1,02⎛⎫ ⎪⎝⎭.又C 点的坐标为(0,3).∴直线CE 的解析式为63y x =-+.(3)2223(1)4y x x x =-++=--+.∴顶点D 的坐标为(1,4).①当四边形DCPQ 为平行四边形时,由DQ ∥CP ,DQ=CP 得:D Q C P y y y y -=-,即403P y -=-.1p y ∴=-.令1y =-,则2231x x -++=-.1x ∴=∴点P的坐标为(11)-.②当四边形DCQP 为平行四边形时,由CQ ∥DP ,CQ=DP 得:c Q D p y y y y -=-,即304P y -=-1p y ∴=.令1y =,则2231x x -++=.1x ∴=∴点P的坐标为(1.∴综合得:点P的坐标为(11),(1)-(4)∵点A 或点B 关于对称轴1x =对称 ∴连接BH 与直线1x =交点即为F 点. ∵点H 的坐标为450,8⎛⎫⎪⎝⎭,点B 的坐标为(3,0), ∴直线BH 的解析式为:154588y x =-+. 令1x =,则154y =. 当点F 的坐标为151,4⎛⎫⎪⎝⎭时,HF AF +的值最小.11分 设抛物线上存在一点()00,K x y ,使得FK FG +的值最小.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22001514KF x y ⎛⎫=-+- ⎪⎝⎭. 又∵点K 在抛物线上,()20014y x ∴=--+()20014x y ∴-=-代入上式中,()2220001517444KF y y y ⎛⎫⎛⎫∴=-+-=- ⎪ ⎪⎝⎭⎝⎭0174KF y ∴=-. 如图,过点K 作直线SK ,使//SK y 轴,且点S 的纵坐标为174. ∴点S 的坐标为017,4x ⎛⎫ ⎪⎝⎭. 则0174SK y =-. 000171717,444y y y ⎛⎫<∴-=- ⎪⎝⎭(两处绝对值化简或者不化简者正确.)KF SK ∴=.KF KG SK KG ∴+=+当且仅当,,S K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该直线干行于y 轴,FK FG +的值最小. 又∵点G 的坐标为(2,0),02x ∴=,将其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可得:03y =.∴当点K 的坐标为(2,3)时,KF KG +最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涉及待定系数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求线段和的最小值(即将军饮马模型)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找出相关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等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思路,对相关信息进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3.(1)(0,1);1或0 (22(3)348131200010S <<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可得点B 坐标,进而求得直线l 的解析式,再分情况讨论即可解的m 值; (2)由非负性解得m 和b 的值,进而得到两个函数解析式,设1y 与x 轴、y 轴交于T ,P ,2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G ,H ,连接GP ,TH ,证得四边形GPTH 是正方形,求出GP 即为距离;(3)先根据解析式,用m 表示出点C 、E 、D 的坐标以及y 关于x 的表达式为()221221421y y y m x m x m =⋅+++-=,得知y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上、最低点为其顶点()222212,2121m m F m m ⎛⎫- ⎪-- ⎪++⎝⎭,根据坐标平移规则,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出m 值,即可得知点D 、E 的坐标且抛物线过D 、E 点,观察图象,即可得出S 的大体范围,如:ODES S <,较小的可为平行于DE 且与抛物线相切时围成的图形面积.【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点B 坐标为(0,1),设直线l 的表达式为y=kx+1,将点A (-1,0)代入得:k=1, 所以直线l 的表达式为:y=x+1,若直线l 恰好是121y x m =+-的图象,则2m-1=1,解得:m=1, 若直线l 恰好是2(21)1y m x =++的图象,则2m+1=1,解得:m=0, 综上,()0,1B ,1m =或者0m = (2)如图,(110m b b ---=()110m b b ∴+--=0m ≥,10b -≥ 0m ∴=,10b -=0m ∴=11y x ∴=-,21y x =+设1y 与x 轴、y 轴交于T ,P ,2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G ,H ,连接GP ,TH1OG OH OP OT ====,PH GT ⊥ ∴四边形GPTH 是正方形//GH PT ∴,90HGP ∠=︒,即HG GP ⊥2HP =2GP ∴=(3)121y x m =+-,()2211y m x =++121y x m =+-分别交x 轴,y 轴于C ,E 两点()12,0C m ∴-,()0,21E m -()2211y m x =++图象交x 轴于D 点1,021D m -∴+⎛⎫⎪⎝⎭()()()22122121121421y y y x m m x m x m x m =⋅=+-++=+++-⎡⎤⎣⎦1m >210m ∴+>∴二次函数()2221421y m x m x m =+++-开口向上,它的图象最低点在顶点∴顶点()222212,2121m m F m m ⎛⎫- ⎪-- ⎪++⎝⎭抛物线顶点F 向上平移5621m +,刚好在一次函数121y x m =+-图象上 ()()2222156*********m m m m m m -∴-+=-+-+++且1m2m ∴=2125163(3)(51)y y y x x x x =⋅=+=∴+++,∴13y x =+,251y x =+∴由13y x =+,251y x =+得到1,05D ⎛⎫- ⎪⎝⎭,()0,3E ,由25163y x x =++得到与x 轴,y 轴交点是()3,0-,1,05⎛⎫- ⎪⎝⎭,()0,3,∴抛物线经过1,05D ⎛⎫- ⎪⎝⎭,()0,3E 两点12y y y ∴=⋅的图象,线段OD ,线段OE 围成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则S 即为该封闭图形的面积探究办法:利用规则图形面积来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探究过程:①观察大于S 的情况. 很容易发现ODES S<1,05D ⎛⎫- ⎪⎝⎭,()0,3E 11332510ODES=⨯⨯=,310S ∴< (若有S 小于其他值情况,只要合理,参照赋分.) ②观察小于S 的情况.选取小于S 的几个特殊值来估计更精确的S 的近似值,取值会因人而不同,下面推荐一种方法,选取以下三种特殊位置: 位置一:如图当直线MN 与DE 平行且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时,设直线MN 与x ,y 轴分别交于M ,N1,05D ⎛⎫- ⎪⎝⎭,()0,3E ∴直线:153DE y x =+设直线1:15MN y x b =+25163y x x =++ 21530x x b ∴++-=()1430b ∴∆=-⨯-=,15920b = ∴直线59:1520MN y x =+ ∴点59,0300M ⎛⎫- ⎪⎝⎭15959348122030012000OMN S =⨯⨯=∴,348112000S ∴> 位置二:如图当直线DR 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时,直线DR 与y 轴交于点R设直线2:DR y kx b =+,1,05D ⎛⎫- ⎪⎝⎭∴直线1:5DR y kx k =+ 25163y x x =++()21516305x k x k +-∴+-= ()211645305k k ⎛⎫∴∆=--⨯⨯-= ⎪⎝⎭,14k = ∴直线14:145DR y x =+ ∴点140,5R ⎛⎫ ⎪⎝⎭1141725525ODR S ∴=⨯⨯=,725S ∴> 位置三:如图当直线EQ 与抛物线有唯一交点时,直线EQ 与x 轴交于点Q设直线:3EQ y tx =+25163y x x =++()25160x t x +∴-=()2160t ∴∆=-=,16t = ∴直线:163EQ y x =+∴点3,016Q ⎛⎫- ⎪⎝⎭ 139321632OEQ S =⨯⨯=∴,932S ∴> 348197120003225>> 我们发现:在曲线DE 两端位置时的三角形的面积远离S 的值,由此估计在曲线DE 靠近中间部分时取值越接近S 的值探究的结论:按上述方法可得一个取值范围348131200010S << (备注:不同的探究方法会有不同的结论,因而会有不同的答案.只要来龙去脉清晰、合理,即可参照赋分,但若直接写出一个范围或者范围两端数值的差不在0.01之间不得分.)【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压轴题,知识面广,涉及有旋转的性质、坐标平移规则、非负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认真审题,找出相关信息,利用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等解题方法确定解题思路,利用相关信息进行推理、探究、发现和计算.4.(1)2134y x x =-++;(2)(32,0);(3)①见解析;②CM =1或CM =1+【解析】【分析】(1)根据点C 在抛物线上和已知对称轴的条件可求出解析式;(2)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点B 及已知点C 的坐标,证明△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旋转的性质推出直线EF 与x 轴的夹角为45°,因此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x+b ,设点M 的坐标为(m ,0),推出点F (m ,6-m ),直线EF 与抛物线2134y x x =-++只有一个交点,联立两个解析式,得到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根的判别式为0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得点M 的坐标.注意有两种情况,均需讨论.(3)①过点P 作PG ⊥x 轴于点G ,过点E 作EH ⊥x 轴于点H ,设点M 的坐标为(m ,0),由PC =EHM ≌△MGP ,得到点E 的坐标为(m-1,5-m ),再根据两点距离公式证明EA ED =,注意分两种情况,均需讨论;②把E (m-1,5-m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解出m 的值,进而求出CM 的长.【详解】(1)∵点()6,0C 在抛物线上, ∴103664b c =-⨯++, 得到6=9b c +,又∵对称轴2x =,∴2122()4b b x a =-=-=⨯-, 解得1b =, ∴3c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134y x x =-++; (2)当点M 在点C 的左侧时,如下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4y x x =-++,对称轴为2x =,()6,0C∴点A (2,0),顶点B (2,4),∴AB=AC=4,∴△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45°;∵将MP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MEF ,∴FM=CM ,∠2=∠1=45°,设点M 的坐标为(m ,0),∴点F (m ,6-m ),又∵∠2=45°,∴直线EF 与x 轴的夹角为45°,∴设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x+b ,把点F (m ,6-m )代入得:6-m=m+b ,解得:b=6-2m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x+6-2m ,∵直线EF 与抛物线2134y x x =-++只有一个交点, ∴262134y x m y x x =+-⎧⎪⎨=-++⎪⎩, 整理得:213204x m +-=, ∴Δ=b 2-4ac=0,解得m=32, 点M 的坐标为(32,0). 当点M 在点C 的右侧时,如下图:由图可知,直线EF 与x 轴的夹角仍是45°,因此直线EF 与抛物线2134y x x =-++不可能只有一个交点.综上,点M 的坐标为(32,0). (3)①当点M 在点C 的左侧时,如下图,过点P 作PG ⊥x 轴于点G ,过点E 作EH ⊥x 轴于点H ,∵2PC 2)知∠BCA=45°,∴PG=GC=1,∴点G (5,0),设点M 的坐标为(m ,0),∵将MP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MEF ,∴EM=PM ,∵∠HEM+∠EMH=∠GMP+∠EMH =90°,∴∠HEM=∠GMP ,在△EHM 和△MGP 中,EHM MGP HEM GMP EM MP ∠=∠⎧⎪∠=∠⎨⎪=⎩, ∴△EHM ≌△MGP (AAS ),∴EH=MG=5-m ,HM=PG=1,∴点H (m-1,0),∴点E 的坐标为(m-1,5-m );∴EA=22(12)(50)m m --+--=221634m m -+,又∵D 为线段BC 的中点,B (2,4),C (6,0),∴点D (4,2),∴ED=22(14)(52)m m --+--=221634m m -+,∴EA= ED .当点M 在点C 的右侧时,如下图:同理,点E 的坐标仍为(m-1,5-m ),因此EA= ED .②当点E 在(1)所求的抛物线2134y x x =-++上时, 把E (m-1,5-m )代入,整理得:m 2-10m+13=0,解得:m=523+m=523-,∴CM =231或CM =123+.【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旋转的性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1)3,5m n =-=;(2)30ACE S =;(3)①点E 的坐标为:1653,1122⎛⎫-- ⎪⎝⎭或6415,1111E ⎛⎫- ⎪⎝⎭或3660,1111E ⎛⎫- ⎪⎝⎭; ②圆心P 移动的路线长 【解析】【分析】(1)令2130,4y x x =--=求出点A (6,0),把点C (-4,n )代入在抛物线方程,解得:n=5,把点B (0,-3)代入34y x m =-+,从而可得答案; (2)记AC 与y 轴的交点为H ,利用()1.2ACE A C S BH x x =••-即可求解; (3)①分当点P 落在CA 上时,点P 落在AE 上时,点P 落在CE 上时三种情况讨论即可; ②分E 在D 和B 点两种情况,求出圆心12,P P 点的坐标,则圆心P 移动的路线长=12PP ,即可求解.【详解】解:(1)令2130,4y x x =--= 24120,x x ∴--=()()260,x x ∴+-=122,6,x x ∴=-=∴ 点A (6,0),把点C (-4,n )代入在抛物线方程, 解得:()()214435,4n =⨯----= ()4,5C ∴-,把点B (0,-3)代入34y x m =-+, 解得:3m =-,则:直线l :334y x =--,…① 3,5,m n ∴=-=(2)由(1)知:A (6,0)、B (0,-3)、C (-4,5)、AC 中点为51,,2⎛⎫ ⎪⎝⎭设AC 为:,y kx b =+6045k b k b +=⎧∴⎨-+=⎩解得:123k b ⎧=-⎪⎨⎪=⎩ A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132y x =-+, 如图,AC 与y 轴交点H 坐标为:(0,3),()1161030.22ACE A C S BH x x ∴=••-=⨯⨯=(3)如下图: ①当点P 落在CA 上时, 圆心P 为AC 的中点51,,2⎛⎫ ⎪⎝⎭其所在的直线与AC 垂直, 1,2AC k =- AC ∴的垂直平分线即圆心P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y x a =+把51,2⎛⎫⎪⎝⎭代入得:52,2a =+ 1,2a ∴= 122y x ∴=+…②, 334122y x y x ⎧=--⎪⎪∴⎨⎪=+⎪⎩①②解得:11,5322y ⎪⎪⎨⎪=-⎪⎩E 的坐标为1653,1122⎛⎫-- ⎪⎝⎭; 当点P 落在AE 上时, 设点3,3,4E m m ⎛⎫-- ⎪⎝⎭ 则点P 的坐标633,282m m +⎛⎫--⎪⎝⎭, 则PA=PC , 2222633633645282282m m m m ++⎛⎫⎛⎫⎛⎫⎛⎫∴-++=++++ ⎪ ⎪ ⎪ ⎪⎝⎭⎝⎭⎝⎭⎝⎭ 解得:64,11m =-故点6415,.1111E ⎛⎫- ⎪⎝⎭ 当点P 落在CE 上时, 则PC=PA ,同理可得:36,11m =故点3660,1111E ⎛⎫- ⎪⎝⎭ 综上,点E 的坐标为:1653,1122⎛⎫-- ⎪⎝⎭或6415,1111E ⎛⎫- ⎪⎝⎭或3660,1111E ⎛⎫- ⎪⎝⎭; ②当E 在D 点时,作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的垂直平分线于1P 点,则156,2D ⎛⎫- ⎪⎝⎭,1P 的纵坐标为15,4- 代入②式,解得:11715,,84P ⎛⎫-- ⎪⎝⎭ 同理当当E 在B 点时,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的垂直平分线于2P 点,()()6,0,0,3,A B -AB ∴的中点为:33,2⎛⎫- ⎪⎝⎭,设AB 为:y ex f =+, 603e f f +=⎧∴⎨=-⎩解得:23f ⎨⎪=-⎩ ∴ AB 直线方程为:132y x =-, 设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12,y x b =-+1323,2b ∴-⨯+=- 192b ∴=, ∴ 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92,2y x =-+ 122922y x y x ⎧=+⎪⎪∴⎨⎪=-+⎪⎩解得:152x y =⎧⎪⎨=⎪⎩251,,2P ⎛⎫∴ ⎪⎝⎭则圆心P 移动的路线长=221217515251 5.8248PP ⎛⎫⎛⎫=+++= ⎪ ⎪⎝⎭⎝⎭故答案为:255. 8【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的外心的性质、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性很强,是难度较大类题目.6.(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BD=22,r=32.【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BC=∠ADC=90°,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AG CG GD==EF CF BF,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2)证明∠PAO=90°,连接AO,AB,根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和等量代换,就可得出结论;(3)连接AB,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AC=∠BAE=90°,推出FA=FB=FE=FG=3,过点F作FH⊥AG交AG于点H,推出四边形FBDH是矩形,得到FB=DH=3,根据勾股定理得到FH=22,设半径为r,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EB是切线,AD⊥BC,∴∠EBC=∠ADC=90°,∴AD∥E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G CG GD==EF CF BF,(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G是AD的中点,∴AG=GD,∴EF=FB;(2)证明:连接AO,AB,∵BC是⊙O的直径,∴∠BAC=90°,(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在Rt△BAE中,由(1)知,F是斜边BE的中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为斜边一半,∴AF=FB=EF,且等边对等角,∴∠FBA=∠FAB,又∵OA=OB,∴∠ABO =∠BAO ,∵BE 是⊙O 的切线,∴∠EBO =90°,∵∠EBO =∠FBA+∠ABO =∠FAB+∠BAO =∠FAO =90°,∴PA 是⊙O 的切线;(3)如图2,连接AB ,AO ,∵BC 是直径,∴∠BAC =∠BAE =90°,∵EF =FB ,∴FA =FB =FE =FG =3,过点F 作FH ⊥AG 交AG 于点H ,∵FA =FG ,FH ⊥AG ,∴AH =HG ,∵∠FBD =∠BDH =∠FHD =90°,∴四边形FBDH 是矩形,∴FB =DH =3,∵AG =GD ,∴AH =HG =1,GD =2,FH 2222AF AH =31=22--,∴BD =22设半径为r ,在Rt ADO 中,∵222AO =AD +OD , ∴222r =4+(r-22),解得:r =32综上所示:BD =22r =32【点睛】本题主要考察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边对等角、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及圆的切线及其性质,该题较为综合,解题的关键是在于掌握以上这些定理,并熟练地将其结合应用.7.(1)21y=x +x+42﹣;(2)m=2,D(﹣1,52);(3)P (52,278 )或P(1,92); (4)0<t≤261200. 【解析】【分析】(1)根据A ,C 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2)通过(1)中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 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12y x m =-+,即可求出m 的值,联立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可求出D 点坐标.(3)设出P 点坐标,通过P 点坐标表示出N ,F 坐标,再分类讨论PN=2NF ,NF=2PN ,即可求出P 点(4)由A ,D 两点坐标求出AD 的函数关系式,因为以MG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线段AQ 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为A Q '',所以QQ '∥AD ,即可求出QQ '的函数关系式,设直线QQ '与抛物线交于第一象限P 点,所以当Q '与P 重合时,t 有最大值,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PQ 中点H 点坐标,进而求出MH 的函数关系式,令y=0求出函数与x 轴交点坐标,从而可求出t 的值,求出t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A (2,0)-,(0,4)C把A,C 代入抛物线212y x bx c =-++, 得:142b+c=02c=4⎧⨯⎪⎨⎪⎩﹣- 解得b=1c=4⎧⎨⎩∴21y=x +x+42﹣. (2)令y=0即21x +x+4=02﹣, 解得1x =2﹣,2x =4 ∴B (4,0)把B (4,0)代入12y x m =-+ 得1042m =-⨯+m=2 122y x =-+, ∴21y=x +x+42122y x ⎧⎪⎪⎨⎪=-+⎪⎩﹣ 得11x =15y =2⎧⎪⎨⎪⎩﹣ 或22x =4y =0⎧⎨⎩。
富阳初三毕业考试卷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若方程2x-3=5的解为x=2,则方程3x-2=4的解为()A. x=1B. x=2C. x=3D. x=42.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为高,若∠BAC=40°,则∠BAD的度数为()A. 20°B. 30°C. 40°D. 50°3. 若x,y是方程x²-2xy+y²=0的两个实数根,则x+y的值为()A. 0B. 1C. -1D. 24.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全体实数的是()A. y=√(x-1)B. y=x²-2x+1C. y=1/xD. y=lg(x+1)5. 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1,2),B(-2,0),则k的值为()A. 1B. -1C. 2D. -2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若a,b是方程2x²-5x+3=0的两个实数根,则a²+b²的值为______。
7.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______。
8.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b+c=0,则b的值为______。
9. 若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则AB的长度为______。
10. 在△ABC中,若∠A=30°,∠B=45°,则△ABC的周长与面积之比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11. (15分)已知函数f(x)=ax²+bx+c(a≠0),且f(1)=3,f(2)=5,f(3)=7,求a、b、c的值。
12. (15分)已知△ABC中,AB=AC,∠B=30°,∠C=120°,求△ABC的周长。
13. (15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且OA=3,OB=4,求k、b的值。
14. (15分)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₁=1,a₂=3,a₃=5,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并求出它的通项公式。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答案一、压轴题1.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8cm,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 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 cm,CQ= cm.(2)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3)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4)若点Q以(3)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2.问题情景: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的中点,且满足∠ADE=60°,DE交等边三角形外角平分线于点E.试探究AD与DE 的数量关系.操作发现:(1)小明同学过点D作DF∥AC交AB于F,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论证就可以解决问题,请您按照小明同学的方法确定AD与DE的数量关系,并进行证明.类比探究:(2)如图2,当点D是线段BC上任意一点(除B、C外),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AD与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3)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CD=BC,在图3中补全图形,直接判断△ADE 的形状(不要求证明).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的坐标(3,2)-,过A 点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过点(2,0)C 作直线l x ⊥轴,点P 从点B 出发在x 轴上沿着轴的正方向运动.(1)当点P 运动到点O 处,过点P 作AP 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D ,证明AP DP =,并求此时点D 的坐标;(2)点Q 是直线l 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P ∆全等,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以及此时对应的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等腰ABC ∆中,AB AC =,AE 为BC 边上的高,点D 在ABC ∆的外部且60CAD ∠=,AD AC =,连接BD 交直线AE 于点F ,连接FC .(1)如图①,当120BAC ∠<时,求证:BF CF =;(2)如图②,当40BAC ∠=时,求AFD ∠的度数;(3)如图③,当120BAC ∠>时,求证:CF AF DF =+.5.在△ABC 中,已知∠A =α.(1)如图1,∠ABC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①当α=70°时,∠BDC 度数= 度(直接写出结果);②∠BDC 的度数为 (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BC 的平分线与∠ACE 角平分线交于点F ,求∠BFC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将△FBC 以直线BC 为对称轴翻折得到△GBC ,∠GBC 的角平分线与∠GCB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M (如图3),求∠BMC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6.如图,在等边ABC ∆中,线段AM 为BC 边上的中线.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以CD 为一边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 ∆,连结BE .(1)求CAM ∠的度数;(2)若点D 在线段AM 上时,求证:ADC BEC ∆≅∆;(3)当动点D 在直线AM 上时,设直线BE 与直线AM 的交点为O ,试判断AOB ∠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7.已知:ABC 中,过B 点作BE ⊥AD ,=90=,∠︒ACB AC BC .(1)如图1,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连AD ,作BE AD ⊥于E ,交AC 于点F .求证:=AD BF ;(2)如图2,点D 在线段BC 上,连AD ,过A 作AE AD ⊥,且=AE AD ,连BE 交AC 于F ,连DE ,问BD 与CF 有何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如图3,点D 在CB 延长线上,=AE AD 且AE AD ⊥,连接BE 、AC 的延长线交BE 于点M ,若=3AC MC ,请直接写出DB BC的值.8.(1)问题发现.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①求证:ADC BEC ∆∆≌.②求AEB ∠的度数.③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2)拓展探究.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①请判断AE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②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9.如图,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60BAC ∠=︒,()0,43A ,8AB =,点B 、C 在x 轴上且关于y 轴对称.(1)求点C的坐标;(2)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x轴正方向向终点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点P到直线AC的距离PD的长为d,求d与t的关系式;的平分(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到AC的距离PD为33时,连接AP,作ACB线分别交PD、PA于点M、N,求MN的长.10.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请问:(1)如图1,在爬行过程中,CD和BE始终相等吗,请证明?(2)如果将原题中的“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EB与CD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蜗牛爬行过程中∠CQE的大小保持不变,请利用图2说明:∠CQE=60°;(3)如果将原题中“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BC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交AC于F”,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则爬行过程中,证明:DF=EF11.(1)探索发现:如图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线l过点C,过点A作AD⊥l,过点B作BE⊥l,垂足分别为D、E.求证:AD=CE,CD=BE.(2)迁移应用:如图2,将一块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三角板的一个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另两个顶点均落在第一象限内,已知点M的坐标为(1,3),求点N的坐标.(3)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直线y=﹣3x+3与y轴交于点P,与x轴交于点Q,将直线PQ绕P点沿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所得的直线交x轴于点R.求点R的坐标.12.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α=60°,则∠1+∠2= ;(2)若点P在线段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的关系为;(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形外,如图(4)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13.问题背景:(1)如图1,已知△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求证:DE=BD+CE.拓展延伸:(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 =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 =∠AEC =∠BAC .请写出DE 、BD 、CE 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实际应用:(3)如图,在△ACB 中,∠ACB =90°,AC =BC ,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请直接写出B 点的坐标.14.已知:如图1,直线//AB CD ,EF 分别交AB ,CD 于E ,F 两点,BEF ∠,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K .(1)求K ∠的度数;(2)如图2,BEK ∠,DFK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K ,问1K ∠与K ∠的度数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等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3)在图2中作1BEK ∠,1DFK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K ,作2BEK ∠,2DFK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3K ,依此类推,作n BEK ∠,n DFK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1n K +,请用含的n 式子表示1n K ∠+的度数.(直接写出答案,不必写解答过程)15.探索发现:111111111;;1222323343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145⨯= ,1(1)n n ⨯+= ; (2)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1111122334(1)n n ⋅++++⨯⨯⨯⨯+ (3)利用规律解方程:1111121(1)(1)(2)(2)(3)(3)(4)(4)(5)(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6.(1)发现:如图1,ABC ∆的内角ABC ∠的平分线和外角A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
龙山初三毕业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选项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0C. 2D. -5答案:B2. 已知方程x² - 4x + 3 = 0 的两个根分别为 a 和 b,则 a + b 的值为()A. 2B. 3C. 4D. 5答案:A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 A(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3,-2)答案:A4. 若 a、b 是方程x² - 3x + 2 = 0 的两个根,则a² - b² 的值为()A. 1B. 2C. 3D. 4答案:A5. 在△ABC中,∠A = 30°,∠B = 45°,则∠C 的度数为()A. 75°B. 90°C. 105°D. 120°答案:B6. 已知函数 y = 2x - 1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P,则点 P 的坐标为()A.(1,0)B.(0,1)C.(-1,0)D.(0,-1)答案:A7.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2)² = -4B. (-2)³ = -8C. (-2)⁴ = 16D. (-2)⁵ = -32答案:B8. 若 m + n = 5,mn = 6,则m² + n² 的值为()A. 23B. 25C. 27D. 29答案:A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3,4)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3,-4)B.(3,-4)C.(-3,4)D.(3,4)答案:A10. 若 a、b、c 是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 a + b + c = 12,则 b 的值为()A. 3B. 4C. 5D. 6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 a、b、c 是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且 a + b + c = 9,ab = 6,则 c =________。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毕业考试试卷含详细答案一、压轴题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设运动时间为t(t>0)秒,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点P表示的数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P、Q同时出发,求: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2.已知:A、O、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过O点作射线OC,使∠AOC:∠BOC=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度;(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5°每秒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M所在直线恰好平分∠BOC时,时间t的值为(直接写结果).3.如图①,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段AB的“2倍点”.(1)线段的中点__________这条线段的“2倍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5cm,点C是线段AB的“2倍点”.求AC的长;(3)如图②,已知AB=20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 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 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_____________s时,点Q 恰好是线段AP的“2倍点”.(请直接写出各案)4.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b(a<b),则A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b-a.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A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的位置.(2)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①当t=2时,求AB和AC的长度;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N在射线OA上,另一边OM与OC都在直线AB的上方.(1)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t秒,当OM恰好平分∠BOC时,如图2.①求t值;②试说明此时ON平分∠AOC;(2)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ON在∠AOC内部时,试求α与β的数量关系;(3)若将图1中的三角尺绕点O以每秒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线OC也绕点O以每秒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6.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并保持结构,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 (统一用S表示钢管总数)(解决问题)(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n=1、n=2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S=1+2 S=2+3+4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保持结构的、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用含n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个图的钢管总数.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的坐标为(2,8),点N的坐标为(2,6),将线段MN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PQ(点P和点Q分别是点M和点N的对应点),连接MP、NQ,点K是线段MP的中点.(1)求点K的坐标;(2)若长方形PMN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正下方运动,(点A、B、C、D、E分别是点M、N、Q、P、K的对应点),当BC与x轴重合时停止运动,连接OA、OE,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三角形OAE的面积S(不要求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OB、OD,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三角形O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问题一:如图1,已知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 cm,甲,乙两点分别从相距3cm的A,B两点同时出发到C点,若甲的速度为8 cm/s,乙的速度为6 cm/s,设乙运动时间为x(s),甲乙两点之间距离为y(cm).(1)当甲追上乙时,x = .(2)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当甲追上乙前,y= ;当甲追上乙后,甲到达C之前,y= ;当甲到达C之后,乙到达C之前,y= .问题二:如图2,若将上述线段AC弯曲后视作钟表外围的一部分,线段AB正好对应钟表上的弧AB(1小时的间隔),易知∠AOB=30°.(1)分针OD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时针OE指向圆周上的点的速度为每分钟转动 cm.(2)若从4:00起计时,求几分钟后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9.对于数轴上的点P,Q,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到点Q的距离为d(d≥0),则称d为点P 到点Q的d追随值,记作d[PQ].例如,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是2,点Q表示的数是5,则点P到点Q的d追随值为d[PQ]=3.问题解决:(1)点M,N都在数轴上,点M表示的数是1,且点N到点M的d追随值d[MN]=a(a≥0),则点N表示的数是__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点C表示的数是1,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A,B都沿着正方向同时移动,其中A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B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A从点C出发,点B表示的数是b ,设运动时间为t(t>0).①当b=4时,问t 为何值时,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2;②若0<t≤3时,点A 到点B 的d 追随值d[AB]≤6,求b 的取值范围.10.小刚运用本学期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如图1,数轴上的点M ,N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0,12.将一枚棋子放置在点M 处,让这枚棋子沿数轴在线段MN 上往复运动(即棋子从点M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当运动到点N 处,随即沿数轴向左运动,当运动到点M 处,随即沿数轴向右运动,如此反复⋯).并且规定棋子按照如下的步骤运动:第1步,从点M 开始运动t 个单位长度至点1Q 处;第2步,从点1Q 继续运动2t 单位长度至点2Q 处;第3步,从点2Q 继续运动3t 个单位长度至点3Q 处…例如:当3t =时,点1Q 、2Q 、3Q 的位置如图2所示.解决如下问题:(1)如果4t =,那么线段13Q Q =______;(2)如果4t <,且点3Q 表示的数为3,那么t =______;(3)如果2t ≤,且线段242Q Q =,那么请你求出t 的值.11.(1)探究:哪些特殊的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画出?在①135︒,②120︒,③75︒,④25︒中,小明同学利用一副三角板画不出来的特殊角是_________;(填序号)(2)在探究过程中,爱动脑筋的小明想起了图形的运动方式有多种.如图,他先用三角板画出了直线EF ,然后将一副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其中45角(AOB ∠)的顶点与60角(COD ∠)的顶点互相重合,且边OA 、OC 都在直线EF 上.固定三角板COD 不动,将三角板AOB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α,当边OB 与射线OF 第一次重合时停止.①当OB 平分EOD ∠时,求旋转角度α;②是否存在2BOC AOD ∠=∠?若存在,求旋转角度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其中A 表示的数为-2,B 表示的数为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 ,使得AC+BC=n ,则称点C 叫做点A 、B 的“n 节点”.例如图1所示:若点C 表示的数为0,有AC+BC=2+2=4,则称点C 为点A 、B 的“4节点”.请根据上述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若点C 为点A 、B 的“n 节点”,且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4,求n 的值; (2)若点D 是数轴上点A 、B 的“5节点”,请你直接写出点D 表示的数为______; (3)若点E 在数轴上(不与A 、B 重合),满足BE=12AE ,且此时点E 为点A 、B 的“n 节点”,求n 的值.13.问题: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探究:要研究上面的问题,我们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情形入手,进而找到一般性规律. 探究一:将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二等分,连接各边中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①,连接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一共有1个.探究二:将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三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如图②,连接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三等分点,从上往下看: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第一层有1个,第二层有3个,第三层有5个,共有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共有个.探究三:将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四等分(图③),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结论:将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分别有多少个?(仿照上述方法,写出探究过程)应用:将一个边长为25的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25等分,连接各边对应的等分点,则该三角形中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和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有______个.14.综合试一试(1)下列整数可写成三个非0整数的立方和:45=_____;2=______.(2)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一种运算:2a b a ab ⊗=-.如2121121⊗=-⨯=-,则计算()()532-⊗⊗-=⎡⎤⎣⎦______.(3)a 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11a-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12=--,1-的差倒数是()11112=--.已知12a =,2a 是1a 的差倒数,3a 是2a 的差倒数,4a 是3a 的差倒数,……,以此类推,122500a a a ++⋅⋅⋅+=______.(4)10位裁判给一位运动员打分,每个人给的分数都是整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平均数为该运动员的得分.若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精确到十分位,该运动员得9.4分,如果精确到百分位,该运动员得分应当是_____分.(5)在数1.2.3...2019前添加“+”,“-”并依次计算,所得结果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______(6)早上8点钟,甲、乙、丙三人从东往西直行,乙在甲前400米,丙在乙前400米,甲、乙、丙三人速度分别为120米/分钟、100米/分钟、90米/分钟,问:______分钟后甲和乙、丙的距离相等.15.已知120AOB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2)如图2,在AOB ∠内部作COD ∠,OE 在AOD ∠内,OF 在BOC ∠内,且3DOE AOE ∠∠=,3COF BOF ∠=∠,72EOF COD ∠=∠,求EOF ∠的度数;(3)射线OI 从OA 的位置出发绕点O 顺时针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时间为t 秒(050t <<且30t ≠).射线OM 平分AOI ∠,射线ON 平分BOI ∠,射线OP 平分MON ∠.若3MOI POI ∠=∠,则t = 秒.16.已知AOD α∠=,OB 、OC 、OM 、ON 是AOD ∠内的射线.(1)如图1,当160α=︒,若OM 平分AOB ∠,ON 平分BOD ∠,求MON ∠的大小;(2)如图2,若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20BOC ∠=︒,60MON ∠=︒,求α.17.已知∠AOB 和∠AOC 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角,OD 是∠BOC 的平分线.(1)若∠AOB=50°,∠AOC=70°,如图(1),图(2),求∠AOD 的度数;(2)若∠AOB=m 度,∠AOC=n 度,其中090090180m n m n <<,<<,<+且m n <,求∠AOD、的代数式表示),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答案.的度数(结果用含m n18.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AC =,BE=;(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①设AF长为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结果需化简.....);②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原来一半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8),求t为何值时,P、Q 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1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24|+|b+10|+(c-10)2=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求a、b、c的值;(2)若点P到A点距离是到B点距离的2倍,求点P的对应的数;(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点Q开始运动后第几秒时,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请说明理由.20.如图,数轴上有A、B两点,且AB=12,点P从B点出发沿数轴以3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A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回到B点后点P停止运动,点M始终为线段BP的中点(1)若AP=2时,PM=____;(2)若点A表示的数是-5,点P运动3秒时,在数轴上有一点F满足FM=2PM,请求出点F 表示的数;(3)若点P从B点出发时,点Q同时从A点出发沿数轴以2.5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一直..向右运动,当点Q的运动时间为多少时,满足QM=2PM.【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压轴题1.(1)﹣4,6﹣5t;(2)①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先标出点A,然后根据B在A的左侧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确定点B,由点P 从点A出发向左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表示出点P即可;(2)①由于点P和Q都是向左运动,故当P追上Q时相遇,根据P比Q多走了10个单位长度列出等式,根据等式求出t的值即可得出答案;②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第一种是点P追上点Q之前,第二种是点P追上点Q之后.【详解】解:(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OA=6,则OB=AB﹣OA=4,点B在原点左边,∴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点P运动t秒的长度为5t,∵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P所表示的数为:6﹣5t,故答案为﹣4,6﹣5t;(2)①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Q,根据题意得5t=10+3t,解得t=5,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②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当P不超过Q,则10+3a﹣5a=8,解得a=1;当P超过Q,则10+3a+8=5a,解得a=9;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点睛】在数轴上找出点的位置并标出,结合数轴求追赶和相遇问题是本题的考点,正确运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解.2.(1)90°;(2)30°;(3)12秒或48秒.【解析】【分析】(1)依据图形可知旋转角=∠NOB,从而可得到问题的答案;(2)先求得∠AOC的度数,然后依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到∠NOC=60°-∠AON,∠AOM=90°-∠AON,然后求得∠AOM与∠NOC的差即可;(3)可分为当OM为∠BOC的平分线和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两种情况,然后再求得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据旋转的时间=旋转的角度÷旋转的速度求解即可.【详解】(1)由旋转的定义可知:旋转角=∠NOB=90°.故答案为:90°(2)∠AOM﹣∠NOC=30°.理由:∵∠AOC:∠BOC=1:2,∠AOC+∠BOC=180°,∴∠AOC=60°.∴∠NOC=60°﹣∠AON.∵∠NOM=90°,∴∠AOM=90°﹣∠AON,∴∠AOM﹣∠NOC=(90°﹣∠AON)﹣(60°﹣∠AON)=30°.(3)如图1所示:当OM为∠BOC的平分线时,∵OM为∠BOC的平分线,∴∠BOM=∠BOC=60°,∴t=60°÷5°=12秒.如图2所示:当OM的反向延长为∠BOC的平分线时,∵ON为为∠BOC的平分线,∴∠BON=60°.∴旋转的角度=60°+180°=240°.∴t =240°÷5°=48秒.故答案为:12秒或48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答本题主要应用了旋转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以及角的和差计算,求得三角板旋转的角度是解题的关键.3.(1)是;(2)5cm 或7.5cm 或10cm ;(3)10或607. 【解析】【分析】(1)根据“2倍点”的定义即可求解;(2)分点C 在中点的左边,点C 在中点,点C 在中点的右边三种情况,进行讨论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P 应在Q 的右边,分别表示出AQ 、QP 、PB ,求出t 的范围.然后根据(2)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1)∵整个线段的长是较短线段长度的2倍,∴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2倍点”. 故答案为是;(2)∵AB =15cm ,点C 是线段AB 的2倍点,∴AC =1513⨯=5cm 或AC =1512⨯=7.5cm 或AC =1523⨯=10cm . (3)∵点Q 是线段AP 的“2倍点”,∴点Q 在线段AP 上.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P =2t ,BQ =t ,∴AQ =20-t ,QP =2t -(20-t )=3t -20,PB =20-2t .∵PB =20-2t ≥0,∴t ≤10.∵QP =3t -20≥0,∴t ≥203,∴203≤t ≤10. 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AQ =13AP 时,20-t =13×2t ,解得:t =12>10,舍去; ②当AQ =12AP 时,20-t =12×2t ,解得:t =10; ③当AQ =23AP 时,20-t =23×2t ,解得:t 607=; 答:t 为10或607时,点 Q 是线段AP 的“2倍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线段的和差等知识点,题目需根据“2倍点”的定义分类讨论,理解“2倍点”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1)详见解析;(2)①16;②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解析】【分析】(1)根据点的移动规律在数轴上作出对应的点即可;(2)①当t=2时,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即可;②先求出A、B、C点表示的数,然后利用定义求出AB、AC的长,代入3AC-4AB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A,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2)①当t=2时,A点表示的数为-4,B点表示的数为5,C点表示的数为12,∴AB=5-(-4)=9,AC=12-(-4)=16.②3AC-4AB的值不变.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A点表示的数为-t-2,B点表示的数为2t+1,C点表示的数为3t +6,则:AC=(3t+6)-(-t-2)=4t+8,AB=(2t+1)-(-t-2)=3t+3,∴3AC-4AB=3(4t+8)-4(3t+3)=12t+24-12t-12=12.即3AC﹣4AB的值为定值12,∴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不变.【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表示出对应点所表示的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1)①t=3;②见解析;(2)β=α+60°;(3)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余角补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NOC=∠AOC-∠AON=90°-∠MOC即可得到结论;(3)分别根据转动速度关系和OC平分∠MON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①∵∠AOC=30°,OM平分∠BOC,∴∠BOC=2∠COM=2∠BOM=150°,∴∠COM=∠BOM=75°.∵∠MON=90°,∴∠CON=15°,∠AON+∠BOM=90°,∴∠AON=∠AOC﹣∠CON=30°﹣15°=15°,∴∠AON=∠CON,∴t=15°÷3°=5秒;②∵∠CON=15°,∠AON=15°,∴ON平分∠AOC.(2)∵∠AOC=30°,∴∠NOC=∠AOC-∠AON=90°-∠MOC,∴30°-α=90°-β,∴β=α+60°;(3)设旋转时间为t秒,∠AON=5t,∠AOC=30°+8t,∠CON=45°,∴30°+8t=5t+45°,∴t=5.即t=5时,射线OC第一次平分∠MON.【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角的计算,关键是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6.(1)3456;45678S S =+++=++++ ;(2) 方法不唯一,见解析;(3)方法不唯一,见解析【解析】【分析】先找出前几项的钢管数,在推出第n 项的钢管数.【详解】(1)3456;45678S S =+++=++++(2)方法不唯一,例如:12S =+ 1233S =+++ 123444S =+++++ 12345555S =+++++++ (3)方法不唯一,例如:()()12.....2S n n n n =++++++()()()()=.....12.. (1112)n n n n n n n n +++++++=+++()312n n =+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代数式的规律探索及求和,需要仔细分析找到规律.7.(1)(4,8)(2)S △OAE =8﹣t (3)2秒或6秒【解析】【分析】(1)根据M 和N 的坐标和平移的性质可知:MN ∥y 轴∥PQ ,根据K 是PM 的中点可得K 的坐标;(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三角形OAE 的面积S ;(3)存在两种情况:①如图2,当点B在OD上方时②如图3,当点B在OD上方时,过点B作BG⊥x轴于G,过D作DH⊥x轴于H,分别根据三角形O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E的面积列方程可得结论.【详解】(1)由题意得:PM=4,∵K是PM的中点,∴MK=2,∵点M的坐标为(2,8),点N的坐标为(2,6),∴MN∥y轴,∴K(4,8);(2)如图1所示,延长DA交y轴于F,则OF⊥AE,F(0,8﹣t),∴OF=8﹣t,∴S△OAE=12OF•AE=12(8﹣t)×2=8﹣t;(3)存在,有两种情况:,①如图2,当点B在OD上方时,过点B作BG⊥x轴于G,过D作DH⊥x轴于H,则B(2,6﹣t),D(6,0),∴OG=2,GH=4,BG=6﹣t,DH=8﹣t,OH=6,S△OBD=S△OBG+S四边形DBGH+S△ODH,=12OG•BG+12(BG+DH)•GH﹣12OH•DH,=12×2(6-t )+12×4(6﹣t+8﹣t )﹣12×6(8﹣t ), =10﹣2t ,∵S △OBD =S △OAE , ∴10﹣2t =8﹣t ,t =2;②如图3,当点B 在OD 上方时,过点B 作BG ⊥x 轴于G ,过D 作DH ⊥x 轴于H ,则B (2,6﹣t ),D (6,8﹣t ),∴OG =2,GH =4,BG =6﹣t ,DH =8﹣t ,OH =6,S △OBD =S △ODH ﹣S 四边形DBGH ﹣S △OBG ,=12OH•DH ﹣12(BG+DH )•GH ﹣12OG•BG , =12×2(8-t )﹣12×4(6﹣t+8﹣t )﹣12×2(6﹣t ), =2t ﹣10,∵S △OBD =S △OAE ,∴2t ﹣10=8﹣t ,t =6;综上,t 的值是2秒或6秒.【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8.问题一、(1)32;(2)3-2x ;2x -3;13-6x ;问题一、(1)35;120;24011. 【解析】【分析】问题一根据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路程差=路程1-路程2,即可列出方程求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考 生 须 知1.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填空题、解答题)两部分,共8页,第8页为草稿纸;3. 认真填写密封线内学校、班级、姓名.第Ⅰ卷(共30分)一、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用铅笔把“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的相应字母处涂黑.1.在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A .1B .-2C .21D .13-2.2015年10月16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美国公布,中国“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00000亿次浮点运算速度连续第六度称雄.将338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3.386×107B .0.3386×109C .3.386×108D .0.3386×1083. 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 .圆柱B .圆锥C .三棱柱D .三棱锥4.阿仁是一名非常爱读书的学生.他制作了五张材质和外观完全一样的书签,每张书签上写有一本书的名称和作者,分别是:《海底两万里》(作者:凡尔纳,法国)、《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骆驼祥子》(作者:老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从这五张书签中随机抽取一张,则抽到的书签上的作者是中国人的概率是A .15B .25C .35D .45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36x x x =gB .632x x x ÷=C .32422x x x -= D .()236x x =6.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k,b 应满足的条件是A .0,0k b >>B .0,0k b ><C .0,0k b <>D .0,0k b <<C OAB7.如图,将一块含有45°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则∠2的度数是A .15°B .20°C .25°D .30°8.如图,⊙O 的半径为10,AB 是弦,OC ⊥AB 于点C , 若AB =12,则OC 的长为A .2B .22C .6D .89.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 右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 电流I 关于电阻R 的函数关系式为 A .6I R =B .6I R =-C .3I R =D .2I R=10.如图,把正方形ABCD 绕它的中心O 顺时针旋转,得到 正方形A ’B ’C ’D ’,旋转角大于0°小于90°.△A ’EF 的面积为S , 线段AE 的长度为x ,那么S 关于x 的函数的图象可能是机读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 案〔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ABCDS xO SnOFEC'B'O DACBS x OxO第13题图第14题图 第Ⅱ卷 (共70分)二、填空题 (共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分解因式:22ax ay -=___________.12.某校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中,统计了7位原来偏胖的学生的情况,他们的体重分别降低了5,9,3,10,6,8,5(单位:kg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13. 如图,若在象棋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3,-2),“炮”位于点(-2.0),则“兵”位于的点的坐标为 . 14.如图,“吃豆小人”是一个经典的游戏形象,它的形状是一个扇形,开口∠1=60°,半径为,则这个“吃豆小人”(阴影图形)的面积为 .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20k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义同学作法如下:老师说:“小义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义的作图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①作射线O′A′;②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C ,交OB 于D ; ③以点O′为圆心,以OC 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C′; ④以点C′为圆心,以CD 为半径作弧,交③中所画弧于D′; ⑤经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的角.D'C'CDBOAA'O'B'AOB三、解答题(共10道小题,17-24题每小题5分,25-26题每小题6分,共52 分) 17.(本小题5分) 计算:()1201611-3-⎛⎫-++︒ ⎪⎝⎭.18.(本小题5分)解不等式2113x x --≤,并写出不等式的正整数解.19.(本小题5分)如图,△AFD 和△BEC 中,点A 、E 、F 、C 在同一条直线上.有下面四个关系式: (1)AD =CB ,(2)AD ∥BC ,(3)∠B =∠D ,(4)AE =CF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余下一个作为求证的结论,写出你的已知和求证,并证明. 已知: 求证:证明:20.(本小题5分)先化简,再求值:2212 2x xy y x y x y-+--g ,其中3x y =.A B C D E F某城市2015年约有初中生10万人, 2016年初中生人数还会略有增长.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初中生阅读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的统计图表如下: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扇形统计图中m 的值为 ;(2)2015年,在该市喜爱阅读的初中生中,首选阅读科普读物的人数为 万; (3)请你结合对数据的分析,预估2016年该市喜爱阅读的初中生人数,并简单说明理由. 22.(本小题5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某校用8 000元购进一批绿植,种植在礼堂前的空地处. 根据建设方案的要求,该校又用7500元购进第二批绿植.两次所买绿植盆数相同,且第二批每盆的价格比第一批的少10元. 请问第二批绿植每盆多少元?23.(本小题5分) 如图,△ABC 和△CDE 都是直角三角形,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B =∠D =∠ACE =90°,112BC AB == ,4CD = . (1)求DE 的长;(2)连接AE .求证:四边形ABDE 是矩形.年份 喜爱阅读的初中生人数(万人) 2012 1.02013 2.22014 3.52015 5.0E B DA C2015年某市喜爱阅读的初中生的阅读首选类别 2012-2015年某市 喜爱阅读的初中生人数1ODCA如图,以△ABC 的一边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连接CD ,OD , 已知∠A +12∠1=90°.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 (2)若∠B =30°,AD =2,求⊙O 的半径. 25.(本小题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2y x mx =-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A (4,0).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B 的坐标;(2)将05x ≤≤时函数的图象记为G ,点P 为G 上一动点,求P 点纵坐标n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若经过点C (4,-4)的直线()0y kx b k =+≠与图象G 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图象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不同等腰三角形形状差异问题,老师提出我们可以规定一个“正度”,“正度”应满足三个条件:①可以用来衡量等腰三角形与正三角形的接近程度;②相似的等腰三角形的“正度”相等;③“正度”的值是非负数.经过讨论后,有两个组给出了答案:小智组提出:设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分别为a ,b ,可用式子a b -来表示“正度”,a b -的值越小,表示等腰三角形越接近正三角形;小信组提出: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为α和β,可用式子αβ-来表示“正度”,αβ-的值越小,表示等腰三角形越接近正三角形.⑴ 他们的方案哪个较为合理,为什么?⑵ 请再写出一种可以衡量“正度”的表达式.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 2.C 3.B 4.C 5.D 6.A 7.C 8.D 9.A 10.B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a x y x y +- 12.6 13.(5-,1) 14.5π 15. 2k >-且0k ≠ 16.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三、解答题(17—24题每小题5分,25—26题每小题6分,共52 分)17.解:原式1322=++⨯………………………………………………4分 =4. ………………………………………………………………… 5分18.解:3321x x -≤- ………………………………………………………………2分 3231x x -≤- ……………………………………………………3分2x ≤ ………………………………………………………………4分∴原不等式的所有正整数解为1,2. ………………………………………5分19.已知:AD =CB ,AD ∥CB ,∠D =∠B . ……………………………………1分 求证:AE =CF . 证明:∵AD ∥CB ,∴∠A =∠C. ……………………………………………………2分 ∵AD =CB ,∠D =∠B ,∴△ADF ≌△CBE ………………………………………………… 3分 ∴AF =CE. …………………………………………………………………4分 ∴AE =CF . ………………………………………………………… 5分20.解:原式()212x y x y x y -=⋅-- …………………………………………………3分 2x y x y-=- …………………………………………………………… 4分 当3x y =时, 原式3232y yy y-==-. …………………………………………………… 5分21. 解:(1)8. …………………………………………… … ………………1分(2)0.75. ……………………………………………… … ……………3分 (3)答案依据数据说明,合理即可.如:6.6万人,因为该市喜爱阅读的初中生人数逐年增长,且增长趋势变快. …………………………5分22. 解:设第二批绿植每盆x 元. ……………………………………………1分依题意,得8000750010x x=+. ……………………………………… 2分 解得 150x =. ………………………………… 3分经检验,x = 1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4分 答:第二批绿植每盆150元. ………………………… …………………5分23.(1) 解:∵∠B =∠ACE =90°,∴∠A +∠ACB =90°,∠ECD +∠ACB =90°.∴∠A =∠ECD . …………… …………………………………1分 ∵∠B =∠D =90°,∴△ABC ∽△CDE . …………………………………………2分∴BC ABDE CD=. ∵112BC AB == ,4CD =,∴2DE =. ………………… ………………………………3分(2)证明: ∵∠B =∠D =90°,∴∠B +∠D =180°.∴AB ∥DE . …………………………………………………4分 ∵AB =DE =2,∴四边形ABDE 是平行四边形. ∵∠B =90°,∴平行四边形ABDE 是矩形. ………………………………5分 24.(1)证明:依题意,得 ∠B =12∠1. …………………………………1分 ∵∠A +12∠1=90°, ∴∠A +∠B =90°. ∴∠ACB =90°. ∴AC ⊥BC .∵BC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 …… …………………………………2分(2) 解:∵BC 是⊙O 的直径,∴∠CDB =∠ADC =90°. ……………………………………3分 ∵∠B =30°, ∴∠A =60°,∠ACD =30°.∴AC =2AD =4. ………………………………………………4分∴tan ACBC B==∠.∴⊙O 的半径为 ……………………………………5分25.解:(1)∵A (4,0)在抛物线22y x mx =-上,∴1680m -=.解得 2m =.∴24y x x =-. …………………………………………………1分 即 ()224y x =--.∴顶点坐标为()2,4B -. ……………………………………………2分(2)当2x =时,y 有最小值–4;当5x =时,y 有最大值5.∴点P 纵坐标的n 的取值范围是45n -≤≤. ……………………………4分 (3)40b -<≤. …………………………………………………………………6分26.解:(1)小信组的方案合理. …………………………………………………………1分因为αβ-的值越小,两个角越接近60°,等腰三角形就越接近正三角形, 且保证相似三角形的正度相等. ………………………………………………2分小智组的方案不合理. ……………………………………………………………3分 因为不能保证相似的等腰三角形的正度相等,如三边分别为4、4、2和8、8、4,4284-≠-|. …………………………4分 (2)60α-︒(+120αβ-︒,1b a -,1αβ-,…) …………………………6分说明:各解答题的其他正确解法请参照以上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