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变迁中的金融风险演化

合集下载

金融创新、系统性风险防范及金融监管模式的演变

金融创新、系统性风险防范及金融监管模式的演变
二、创新增强了信息渠道的价格指引功能
信息渠道从金融市场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入 手,通过为实体经济传递价格信号,指引其未来 的经济活动。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 者对未来实体经济增长的预期。如股票市场可作 为宏观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大宗商品市场、 期货市场也反映了未来的供需关系。同时,金融 市场是高度信息化的市场,不仅信息传递速度快, 也会很快反映在资产价格上。金融中介与金融市 场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了信 息获取成本。此外,金融资产价格也可作为信号,
一、创新提高了储蓄到投资渠道的转化规模和效率
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借助银行体系来完成,银行体系的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了该渠道的转 化规模和效率。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间接融资体系也以银行信贷为主,银行在
2021 年第 3 期 | CHINA POLICY REVIEW
080
金融与资本
FINANCE AND CAPITAL
带来一定的财政风险。此外,投贷联动等创新的 金融服务由于杠杆率较高或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 针对财政金融风险交叉传染问题,监管机构对违 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的行为加以抑制,防 止隐性债务风险的形成。
第四,针对部分金融创新产品巧借名目的问 题,对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加以抑制。房 地产业在我国具有部分“金融”的属性,很多影 子银行创新产品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这造成大 量存量金融资源配置在房地产行业,同时它又对 增量金融资源具有一定的虹吸效应。近年来,金 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溢 出效应。监管部门严控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信托贷款通道受限,并严查开发贷。对于购房者, 则严防消费贷、信用卡等方式的资金违规流入房 地产市场。从源头上对巧借名目违规流入房地产 领域的资金加以抑制,维护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

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
Jl .2 0 uy 0 6

金 融 与投 资 ・
金融脆 弱 性 、 完全信 息 、 不 制度 变迁 与金 融风险
艾 洪 德 ,郭 凯 ,高 新 宇
( 北 财 经 大 学 ,辽 宁 东

大连
1 62 ) 10 5
要 :本 文 通 过 将 金 融 脆 弱 性 、 不 完 全 信 息 以及 制 度 变 迁 与 金 融 风 险 的 关 系 纳 入 到 一 个 统 一
维普资讯
第7 ( 期 总第 22 ) 7期 20 年 7 06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lF. a i nd ono i s ue s a c i m ncala Ec m c Is s
N m e 7 ( ee l ea N.7 ) u br Gnr rl o22 aS i
综述部分和辽宁省社科基金一般项 目 《 辽宁省降低 金融风险研究》 ( 准文号 :L 3 J 0 7 批 0 B Y 1 )的金融风险理论综述部
分整理而得 。 作者简介 :艾洪德 ( 9 5一) 15 ,男 ,内蒙古喀喇沁旗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维普资讯


金 融中介 中 的危机 :经 济 学对金 融风 险 的关 注
金 融作 为 现代经 济 的核 心 ,其风 险 的积 累与爆发 所形 成 的金融 危机 ,已经成 为引 发经 济危 机 的直 接 诱 因 ,而 后者 的 日益频 繁 的爆 发 又促 使 金 融 风 险迅 速成 为 全 世 界 所关 注 的现 实 焦 点 。然 而 迄 今 为 止 ,国 内外 学者关 于 金融 风 险 的理 论著 述并 不多 ,究 其原 因 ,一 方 面可 能是 因为先 前 的研究 将 注意力 过 多地集 中于金 融 中介产 生 的原 因上 ,在努 力探 寻金 融 中介能 否促进 经 济增 长 的同时 ,往往 容 易忽视 其 存在 的不 合理甚 至 是危 险 的一 面①;另 一方 面则 可能 是 因为金 融 危机 爆 发 的频 率 和强 度 与意 料 之 中 相 去甚远 ,以至 于人们 在应 付 之余 已经 无暇再 顾及 金融 风 险是如 何产 生 的 。殊 不知 ,如 果没 有坚 实 的 理论 基础 的支 持 ,无论 如何 精 细 的金 融 风险实 证模 型和 有效 的事 后补 救措 施都无 法从 根 源上 彻底 消除 金融 风险 ,而 只能 预警 、抑 制或 减弱 。 从严 格意义 上讲 ,经 济学对金融风 险 问题 的真正关注始 于 2 0世纪 8 0年代 。就 目前 已经成 形 的金融 风险理论来看 ,主要有 早期 的金融 体系 内在脆 弱性假说 ,近期 的运用 博弈论 和信 息经济 学来挖 掘金 融风 险的微 观形成机 理 ,以及 新近发展起来 的金融 制度风险理论 。金融体 系 内在脆 弱性 假说 主要是 以海曼 ・ 明斯基 ( y a . isy 为代表 的周期 性解释和 以弗里德曼 ( ・ r d a ) 为代表 的货 币主义解 释 H m nP Mnk ) M Fi m n e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1. 引言1.1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金融风险和经济走势备受关注。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多方面因素,包括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新冠疫情后果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市场预期普遍悲观。

金融风险评估变得尤为重要,需要深入挖掘各种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

在国内经济方面,经济走势也面临一定压力。

国内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消费需求疲软,投资增长乏力。

金融政策的调整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需要根据当前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对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要建设更加健全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展望,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更加健全的金融体系都将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2. 正文2.1 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当前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仍在持续,主要受到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不均衡的问题也愈发突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也有不少有利条件支撑全球经济的发展。

全球贸易体系的基本框架仍然保持完整,国际贸易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在全球化、多变化的背景下,各国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均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稳步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为全球经济发展营造更加稳定、健康的环境。

2.2 金融风险评估金融风险评估是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当前形势下,金融风险评估尤为重要,因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各种风险因素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趋势

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趋势

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趋势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壮大,金融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证券公司及各类金融机构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金融风险是指各种风险的集合,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金融风险管理是以各种手段和工具,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管理和监控,谋求盈利最大化的同时,避免潜在的损失,从中获取风险收益的一种系统性操作。

金融风险管理的历史演进20世纪初期,西方金融机构主要是面向国家和军方服务的,金融风险管理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风险管理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970年代,随着愈来愈多的金融衍生品的出现,金融风险管理开始演变成一门实质的学科,金融基础理论体系也随之逐渐形成。

1980年代,随着金融创新的持续推进,一些金融风险管理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完善。

1990年代末,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性整合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也逐渐普及,成为经济转型和市场化发展阶段金融机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1世纪以来,随着金融风险监管的逐步加强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革,金融风险管理得以高度重视和不断发展,相关理论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趋势,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风险管理的未来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推广,金融风险管理的衍生品和分析手段将日趋多样化和智能化。

AI、大数据、区块链等各种科技因素将会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金融风险管理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将会越来越强,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交易预测和风险管理。

通过对各种数据源的信息整合和处理,将有效地提高研判金融风险的能力和精度。

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可以更好地优化金融风险的度量和风控模型,加强综合评估和决策。

从风险量化的角度,全面应用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可以更好地分析金融风险的空间、时间和群体特征,并解决传统风险重视个体,而忽视整体风险的问题。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3篇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3篇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3篇第一篇一、国内金融风险管理进呈现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枢纽,处于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

只有实行合理的金融进展模式,才能有效的促进该国经济的持续、稳定进展。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在金融系统中资本市场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发挥资本市场自身的优势,加大投资者对公司的监管与分析度,可以有效的将金融风险想横向进行分散,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的反面效应就是会产生盲目性投资等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月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金融风险管理进行商量,一些旅美学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国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1980年,国内恢复保险业务以来,我国商量与应用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的人才越来越多,2021年由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把握基本规范》,开启了对中国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序幕。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演进趋势1.金融风险理论多元化进展金融风险管理一开始始于保险界,其他领域的商量很少。

受此影响,当时的金融风险管理针对的仅仅是纯粹的风险,这导致金融风险管理的进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进展,人们对于金融风险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使其成为了一门特地的学科。

受理解力与认识力的影响,以及其所处的行业与商量领域的不同,导致金融风险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金融风险管理论快速进展的路径从上个世纪30年月开始欧洲的金融风险管理进入萌芽阶段,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经济的不稳定性,削减企业的损失,各企业开始成立特地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当时主要依靠保险手段进行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重大事件主要有:雷曼兄弟破产、安然事件、美国汽车之城破产等,这些都极大地催化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进展。

目前,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正向着缜密性的学问体系进展,重视理论分析,缺乏实际应用商量,因此,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商量还需要有关学者的继续努力。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进展趋势1.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树立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培育金融风险管理文化来加大金融风险的文化管理。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与防范路径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与防范路径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与防范路径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逐渐规模化和国际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中某一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问题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范路径。

一、影响因素1.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我国金融市场仍存在监管较弱、金融服务“覆盖不稳”、“空间不足”等问题,导致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

这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风险控制不到位,可能面临违约、资不抵债等风险,若危机爆发将会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较大冲击。

2.资产泡沫化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领域资产价格过高,如房地产、股票等,若出现大幅度下跌将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连锁反应。

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衰退时,很多金融机构业绩受到影响,其出现资产负债表结构矛盾,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违约等风险增加,若危机发生将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影响。

4.国际环境不稳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金融环境也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影响,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防范路径1.强化金融监管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必须加强监管,严格执行金融法律法规,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

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测,能够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防止或减少金融危机。

2.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基础上,要推动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通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改进金融服务质量等措施,提高金融机构整体的业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3.控制资产泡沫应当控制资产泡沫的形成和发展,防止形成非理性投资和债务膨胀的恶性循环,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楼市调整、股市震荡等问题要高度关注,防范泡沫破裂对金融市场的冲击。

4.加快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等手段,提高经济增长率,增强金融市场的抵御能力。

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领域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三个方面,对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金融机构正在不断优化,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服务迎合消费者需求。

未来,金融机构将继续向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将更加多样化,金融服务将更加智能化。

一、引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领域的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正在推动金融领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本文将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三个方面,研究金融领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二、金融机构的优化金融机构是金融领域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金融机构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金融机构正不断优化内部结构,提高业务效率。

首先,金融机构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

通过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其次,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外部合作的力度。

通过与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等合作,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最后,金融机构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例如,一些传统的银行机构开始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通过与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

三、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产品是金融领域产业结构的核心。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产品正不断创新。

首先,金融产品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货币、信贷、股票等金融产品,新兴的金融科技产品也开始快速崛起。

例如,数字货币、P2P理财、互联网借贷等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得到了更多关注。

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金融机构正不断研发创新的金融产品,以降低投资风险。

最后,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影响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产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024年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范文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也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渐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挑战。

因此,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原因1. 金融市场结构复杂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金融市场结构日益复杂。

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日益增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2. 金融机构风险积累部分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力等原因,导致风险积累。

这些风险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动,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3.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政策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机构风险积累和扩散。

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3.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本途径。

应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和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透明度,从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防范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共同应对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

四、结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次贷危机的演变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风险传导

次贷危机的演变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风险传导

次贷危机的演变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风险传导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市场上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危机。

它起源于美国次贷市场的崩溃,演变成全球金融体系的一系列危机事件。

而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风险传导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次贷危机的演变和金融衍生品的泛滥与风险传导展开论述。

1. 次贷危机的起因与演变次贷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低利率政策促使大量人群投资购房,房地产市场迅速上涨。

为了满足需求,银行开始大规模发放次贷,即给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服务。

然而,这些次贷往往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次贷市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房贷证券化体系。

银行将次贷打包出售给投资者,以此转移风险。

这些打包成的证券被称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但是,这些MBS的真实价值和风险往往难以准确评估。

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发生明显下滑,大量房贷违约。

这导致MBS的价值迅速下降,市场陷入恐慌。

金融机构开始出现流动性危机,互不信任,无法为自己的资产找到市场。

次贷危机的演变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

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的存在,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到全球。

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次贷危机改变了全球金融格局,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2. 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金融衍生品是次贷危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衍生自其他金融资产或基础指标的金融工具,其中包括期货合约、期权、掉期合约等等。

它们的出现为金融市场提供了风险管理和套利机会,但也带来了泛滥和风险传导的问题。

次贷危机之前,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膨胀,交易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这是因为金融衍生品具有高杠杆和灵活性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机构。

然而,这种泛滥的发展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暴露。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际,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成为了危机的一个加剧因素。

许多金融机构持有大量衍生品,而这些衍生品的价值往往难以准确评估。

当次贷市场崩溃时,这些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亏损和流动性困境。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历次金融危机反思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危机屡屡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

从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到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每一次都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金融风险的破坏力。

在这个背景下,深入反思历次金融危机,对于我国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有着相似的根源和特征。

首先,过度的金融创新和监管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追求高收益的驱动下,金融机构不断推出复杂的金融产品,这些产品的风险往往被低估或隐藏,而监管部门未能及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导致风险在金融体系内不断积累。

其次,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裂也是金融危机的常见导火索。

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当价格脱离基本面过度上涨时,最终的泡沫破裂往往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再者,宏观经济的失衡,如过度负债、贸易失衡等,也会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最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增强,一旦一家或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出现问题,风险会迅速通过金融网络传播,引发系统性危机。

以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贷泡沫破裂,导致大量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价值暴跌。

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信用紧缩,市场流动性枯竭。

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混乱。

这场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重创,也迅速蔓延至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金融体系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方面,我国的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例如,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迅速扩张,其风险难以准确评估和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也可能导致潜在的金融风险。

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体系紧密相连,房价的大幅波动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需要关注。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金融市场的风险一直是市场运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越发严格。

但是市场风险仍旧存在。

本文将讨论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

一、债券市场风险作为固定利率和期限的固定收益工具,债券市场是国内的一个重要市场。

近年来,债券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但是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

首先是不良债券的增长。

由于经济形势疲软、市场需求不振等原因,企业无法偿还债务,不良债券增加。

而伴随不良债券的增长,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其次是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市场上的交易量不足以满足投资者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价格暴跌。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流动性风险一直存在。

二、信托市场风险信托市场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之一。

信托通常用于融资,创造高收益,在金融市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信托市场可能带来风险。

首先是经营风险。

由于信托项目涉及投资策略、项目管理等多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增加。

近年来,信托行业呈现出快速膨胀,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其次是市场风险。

信托项目受市场影响比较大,市场波动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如2015年底爆发的“双11理财”事件,许多人通过信托产品投资游戏公司,但是该公司爆出财务问题,导致投资者全部亏损。

这说明市场波动为信托投资带来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是平台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没有实体存款和贷款业务,风险对平台而言更难控制。

近年来曝出多起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套现、制造虚假宣传等欺骗性行为,涉及资金数十亿元。

其次是信息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点是信息提交方便快捷,但是这种便利性也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

如2016年,曾有一起因为贷款姓名与银行卡姓名不符,被不法分子盗用各种个人证件信息进行贷款的事件。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是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面临的核心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应对金融风险的措施。

一、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从事证券买卖、融资融券和衍生品交易的场所。

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首先,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的投资者资产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供求失衡,投资者情绪波动等。

市场风险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和资金状况。

其次,信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对债务人违约的风险。

信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债务人经营状况恶化、信用评级下调等。

信用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甚至破产。

最后,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偿付压力时无法迅速转换为现金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下降、外部融资环境紧张等。

流动性风险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按时偿还债务,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染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失序,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对于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首先,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金融机构在向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信用业务时,面临债务人违约的风险。

信用风险的发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严重亏损,甚至无法继续经营。

其次,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投资证券所面临的风险。

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可能包含股票、债券、衍生品等资产,这些资产价格的波动可能对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面临的临时性支付能力不足的风险。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一、概述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金融领域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历程,以提供有关金融发展的全面视图。

金融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金融体系中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组成、性质及相对规模。

随着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经历了从简单物物交换到以银行体系为主导,再到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崛起的演变过程。

现代金融体系中,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结构,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金融系统抵抗风险的能力。

金融功能演进的研究则追溯到古代的货币交换,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在早期货币经济时期,金融功能主要集中在简单的支付、储备和借贷。

随着经济的增长,金融功能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投资、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公司治理等方面。

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功能的发挥更加注重资源配置、经济调节和风险分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探讨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金融发展理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金融因素等。

这些理论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他们理解金融体系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过程,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全面理解金融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及其动因,以及将金融发展理论与具体的政策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展开。

研究背景与意义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不断演进,金融发展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也预示着金融功能的拓展与深化。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可能面临的巨大损失,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个方面。

在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金融体制不
完善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

针对这些成因,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
化解金融风险。

首先,经济结构调整是导致我国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
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
定的风险。

为应对这种风险,我国应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强金融
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金融体制不完善也是导致我国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金融体
制的进程仍然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不充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
度不够,导致金融风险的积聚。

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加
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改变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政府的现状,推动金融市场
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风险的成因主要有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创新带来
的风险、金融体制不完善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成因,我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以实现金融风险的有效化解。

只有这样,我国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维护经济的稳定。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金融风险是指在金融领域中可能出现的损失或不确定性,它反映了金融市场中各类金融工具价格波动的不同程度,是金融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一、金融风险的演变金融风险在其本质上是反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其类型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总体来讲,金融风险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的演变和变化来进行分类:1. 范围和层级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金融风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是向国际市场拓展。

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分层结构越来越细,不同层级之间的风险传递也更加明显,因此金融风险的层级性质也在加强。

2. 多样化的风险类型:除了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之外,随着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和创新,新型的风险也在涌现,如操作风险、系统性风险等。

3. 风险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随着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增强,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个别金融机构或投资者的风险集中性也在加强,风险的传递效应更加显著。

二、金融风险的发展趋势1. 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强风险监测和应对,尤其是在市场波动激烈、经济增长放缓或政策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风险管理的能力越发关键。

2. 投资者逐渐增强风险意识,追求风险收益均衡。

随着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和选择性的提高,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他们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风险的控制和分散,显然,这对于提升市场的稳定性和投资者的整体收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技术手段对风险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等的发展,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监测、评估和应对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同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也有望为风险管理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1. 引言1.1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及经济走势分析在当前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日益突出,经济走势也更加不确定。

本文将就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和经济走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我们将对金融风险进行定义和分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然后,我们将重点分析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探讨造成金融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和趋势。

接着,我们将分析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包括国际贸易、外汇市场和利率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我们将对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分析全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指标。

我们将提出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包括加强风险管理、完善监管制度和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等措施。

结合未来金融市场的挑战和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我们强调重视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

2. 正文2.1 金融风险的定义与分类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或个人在金融交易中面临的可能造成损失的潜在风险。

金融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几种主要类型。

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方不能履行合约义务导致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和早期还款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导致资产价格变化的风险,包括利率上升和利率下降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不能及时变现导致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不活跃、投资者失去信心等情况下的流动性问题。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系统或人为原因而导致的风险,包括欺诈、错误交易、技术故障等引起的损失。

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全面识别和评估各种类型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以有效应对潜在的风险,并确保金融机构或个人的财务安全。

2.2 当前形势下的金融风险分析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金融风险也愈发突出。

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

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

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程度也日益增加。

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方面,未来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可以从宏观经济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如国内需求和外部需求的矛盾,工业和服务业的矛盾等。

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程度不断加深,产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加之国际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未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将日益加大。

另一方面,未来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与演变过程还与金融政策和监管制度有关。

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度依然存在的不足,诸如虚假信息披露、风险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复杂化,金融监管体系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如何加强金融监管,使得金融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产生更多的稳健和利润,成为了未来中国金融风险演变的关键所在。

此外,未来中国金融风险的产生与演变过程还与金融市场中人们的行为有关。

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市场错杀的出现、市场情绪的波动等,都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风险的加大。

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更为严格地管理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风险管理,防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增强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监督机制。

其次,在投资者方面,需要加强投资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扩大社会资金入市的渠道,提高市场的参与度。

总之,未来中国金融风险产生与演变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亟需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同时需要广大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保护自身利益。

金融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与风险管理金融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与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1. 经典金融时期: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金融行业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如存款和贷款。

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评估方法来进行,如贷款审查和风险调整。

2. 金融创新时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金融创新如衍生品、复杂的金融产品和交易策略的出现,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这要求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加强风险管理,避免系统性风险。

3. 金融危机时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金融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和系统性风险。

这导致认识到金融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强调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4. 可持续金融时期: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开始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和机会。

金融机构逐渐认识到,将ESG考虑融入业务决策和风险管理,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未来的风险和机会。

在金融行业中,风险管理是一个关键的职能。

它涉及识别、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金融机构免受潜在损失,并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也不断演变。

传统的方法通常依赖于定量分析和统计模型,如价值-at-Risk(VaR)和压力测试。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无法捕捉到复杂的市场动态和非线性风险。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更多的定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估方法,以及建立更强大的风险管理框架。

总而言之,金融行业意识形态的演变反映了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风险管理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职能之一,必须不断适应变化,提高有效性和适应性,以应对风险和挑战。

金融体系改革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金融体系改革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金融体系改革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一、金融体系改革的背景与现状金融体系是国家经济运行的核心系统,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金融体系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中。

不过,金融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风险也不容忽视。

改革过程中,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因此,金融体系改革需要充分考虑以上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金融体系改革中的信用风险在金融体系改革中,信用风险是最大的一种风险。

因为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以银行的信贷业务对信用风险极为敏感。

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金的不良运用等造成的债务人违约事件。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查制度,严格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在批发信贷过程中,必须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历史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并将结果纳入到风险评估系统中。

如果客户的财务状况不良,被拒绝申请批发贷款。

三、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在市场异常情况下出现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而导致的资金流动的不足的风险。

金融机构在研究市场情况的同时,也要落实好合理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在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针对流动性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分散投资风险,完善流动性管理手段,保证市场的动态平衡,并制定应对危机的预案来保护资产。

四、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上,由于利率变动、汇率变动等原因而导致的资产价格下跌,从而产生的风险。

市场风险在金融体系改革中风险因素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

金融机构在制定相应的市场风险防范策略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可以采取对冲交易的方式来承担市场风险,而非常规交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产品来分散风险。

五、应对策略应对金融体系改革风险的关键在于能够摸清风险的头和脚,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针对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的风险,在制定应对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金融机构自身的实际情况、市场变化情况和政府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

亚洲金融风险的演化及其风险防范

亚洲金融风险的演化及其风险防范

亚洲金融风险的演化及其风险防范(一)亚洲金融风险的历史演化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亚洲各国开放金融市场后,迎来了一波资本大幅流入的浪潮。

在亚洲金融风险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1997年-1998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

危机的爆发引发了许多国家的财政紧缩、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

亚洲经济体在经过这些危机后,开始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使得亚洲的金融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亚洲金融风险的当下状况虽然亚洲金融系统在加强监管和改革之后得到了较为巩固的发展,但现在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风险。

1. 金融结构风险:亚洲地区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依旧存在资产负债表不匹配、流动性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金融结构上产生了风险。

2.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开放、风险互联的特点,使得国外金融市场中的金融风险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到亚洲。

3. 监管风险:监管管理上也存在弱点。

一方面,亚洲许多国家正在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和金融体系建设,缺乏充分的经验;另一方面,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标准不齐、人才短缺等不利因素也给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亚洲金融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1. 加强金融风险监管能力:各国应加强监管制度和法规的完善,提升金融机构的监管能力,以及加强自身监管机构和监管工具的建设。

2. 加强国际合作:应加强各国的沟通协调,搭建良好的交流机制,及时分享经验,制定共同的风险防范措施,切实维护亚洲经济稳定。

3. 培育产业新动能:各国应争取抢占新一轮工业化浪潮的机会,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通过挖掘转移潜能,形成长期的增长动力。

4. 推进金融改革:各国应拓宽金融市场、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互补和协调发展。

(四)结语亚洲金融风险防范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必须在探索全球化和国家治理新模式中进行风险评级和自我调整,并加强监测控制,充分利用智慧和技术,以及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加强亚洲经济体的金融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引 言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停牌,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此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冲击波,从美国向欧洲乃至全球迅速扩散。

在世界金融结构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局部市场问题往往会引起其他市场的连锁反应,伴随金融结构变迁而产生的金融风险演化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金融风险全球化也愈演愈烈,中国实难独善其身。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定义是:金融系统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基本前提是不同的金融结构有着不同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结构的变迁,金融风险也相应不断演化。

关于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尚不多见,相关研究散见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研究之中。

现有的文献多从数量比例关系的角度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风险,本文力求从经济虚拟化的角度探讨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的内在联系。

二、 金融结构变迁中的金融风险演化债务是一种以信用为支撑的资金跨时交易活动,因此债务本身具有虚拟性,与债务相关的收入现金流资本化会形成虚拟资本。

由于信用是建立在未来支付基础上的一种承诺,未来的不确定性衍生出各种金融风险,不同的信用关系也蕴含着不同的风险。

住房抵押贷款债务建立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以住房为抵押物签订的合同基础之上,住房抵押贷款本质上是一种虚拟资本,是借款者未来收入现金流的资本化。

之所以说住房抵押贷款本质上是一种虚拟资本,是因为:第一,该合同无价值增殖的内容,却有价值增殖的形式;第二,虽然有房屋作抵押,抵押贷款合同却不代表住房这一物化的资产,而是直接代表一笔贷出的资金;第三,这笔资金已经用掉,还款的实际保证不是所抵押房屋的价值增殖,而是借款人持续不断的收入流。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一切可能产生收入的地方都会打上资本的烙印。

那些没有价值的东西,由于能够带来收入,都被资本化了。

虚拟资本正是在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上发展的。

这使它一出现就具有社会属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价值增殖的烙印。

虚拟资本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脱离实际生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整体状况依赖程度的过程。

住房抵押贷款债务所蕴含的风险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借款者未来的收入流、月还款金额和抵押房产的市场价格。

这三方面都与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关。

2008年10月第5期 总第140期October 2008No.5 Total No.140China Opening Herald开放导报【虚拟经济与金融风险】金融结构变迁中的金融风险演化王文峰(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摘要]鉴于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的损失正在金融市场上扩散,本文对金融结构变迁中金融风险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缺乏有效风险管理的必然结果。

并提出了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结构 金融风险 虚拟经济[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8)05-0033-03[作者简介]王文峰(1970-),天津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讲师。

就次级债而言,借款者属于信用评级欠佳人群,其未来收入现金流波动性较大,月还款金额与利率变化有关。

2000年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就开始不断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接刺激了次级抵押贷款需求量的上升。

次级抵押贷款的增加又促使了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

然而,自2004年6月格林斯潘加息后,连续17次地提高利率极大地增加了次级抵押借款者的偿还负担(参见表1)。

同时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即使能卖出,房屋的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这直接导致次级债危机的发生。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借款者违反承诺不能如期偿还贷款不过是次级债危机发生的近因而已,次级债危机造成的损失如此之大,波及范围如此之广,还要从金融结构变迁引致的金融风险演化中寻找答案。

自Goldsmith于1969年开创金融结构研究先河至今,金融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金融结构的变迁,金融风险也不断演化。

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动之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机构的活动边界日益模糊,金融工具的功能日趋复杂,金融风险在金融系统中转移和重新组合的同时,酝酿了更大的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筹资活动的证券化,随着证券化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来的筹资创新,一些新的发行工具和技术被广泛采用,使利用各种证券筹资比传统的银行贷款更容易,成本更低,更具有灵活性。

整个金融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贷款的规模日小,而证券筹资的规模日增,银行的作用也在发生重要的转变,其存贷中介的地位正在削弱,而为发行证券服务的代理人性质却在加强。

一些大公司通过这种服务进入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筹资。

这些创新使金融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模糊了金融机构的活动边界,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在其为金融机构创造出巨额收益的同时,也洞开了金融风险得以自由穿梭于两个市场的方便之门。

在次级债危机中,次级贷款本是间接融资市场的一种交易,主要风险在抵押贷款公司和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了直接融资市场,通过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化又产生了CDO,对冲基金又将其以放大多倍的衍生交易送回到间接融资究其实质,风险转移的根源在于虚拟资本与生俱来的特性。

我们将以证券抵押而发行的证券归为第三类虚拟资本,它们是虚拟资本的虚拟资本,是一笔货币资金的第三重存在。

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中,人们已经分不清新发行的证券代表哪一个企业,或哪一个行业;也分不清它与哪一类职业的收入更密切。

当我们按照传统,把证券与个别实际资本的关系看作其虚拟性的衡量标准时,这种虚拟性日益增大了。

这种增大的虚拟性来源于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第三类虚拟资本间接代表一笔贷出的资金。

而货币连同金融机构的经营资本都带有相当大的虚拟性。

因此,虚拟资本在当代的虚拟性增大,有很大一部分与当代货币金融体系的虚拟性有关。

这使得任何直接或间接代表一笔货币资产的债券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的货币政策及各种金融管理措施有关。

第二,第三类虚拟资本与贷出资金的间接关系使它与个别实际资本的关系更疏远。

它与传统企业债券的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它不再仅仅与某一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关,而数据来源:美联储网站http://www.federalreserve.gov/表1 美联储17次加息一览表借款放贷机构投资银行金融机构ABS CD资金资金利率%)123456图1 美联储17次加息图数据来源:美联储网站http://www.federalreserve.gov/是与许多企业的平均经营状况相关。

由于证券化,社会虚拟资本的总量增加了。

用作抵押的证券与新发行的证券在很大程度上是叠加在一起的。

似乎是新的虚拟价值增殖代替了抵押证券的虚拟价值增殖,实际上并非如此。

抵押证券组合中的所有证券都保持着它们原有的虚拟价值增殖的全部特性,它们各自发行者的个别经营状况以及整个经济环境,仍会像以前那样影响着它们的虚拟价值增殖。

次级债危机为我们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注解。

间接融资的风险从银行通过证券和衍生证券,两次打包后的三级衍生产品交易,再以更大的风险绕了一个大圈回到结算银行时,出于对暴利的贪婪,在杠杆交易和信用额度的支持下疯狂放大盈利预期,风险被放大了几十倍。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次级贷款总量不过8千多亿,但危机发生后,各国央行纷纷向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已超过8400亿还未能解决的原因(参见图3)。

如果说第三类虚拟资本将风险从间接融资市场转移到了直接融资市场,那么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是第四类虚拟资本——衍生交易工具,利用其虚拟性把风险放大了若干倍。

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套期保值。

然而,衍生金融交易由于集中了分散在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风险,并在固定的场所加以释放和转移,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也具有高风险性。

在金融衍生物出现以后,虚拟资本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交易的东西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甚至有无东西交易都无关紧要。

我们将这种无交易物的交易合同或凭证称为“第四类虚拟资本”。

它们是始终无任何对应交易物的虚拟资本。

第四类虚拟资本买卖大多是支付价格差额,而不是进行全额交易。

可以说,这是一个风险交易市场,在这里投机者和风险避免者各取所需。

这一交易已经被扩展到一切证券以及其它存在价格波动的领域。

总之,经济虚拟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金融结构,在促进金融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金融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随着新市场和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许多传统风险和新增加的风险往往被各式各样的“伪装”所掩盖。

这些风险游走或潜伏于金融结构中被人们忽视的角落里,一旦被经济扰动或其它随机事件触发便会出来兴风作浪。

三、 结论与建议在货币虚拟化和经济虚拟化的今天,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日趋复杂,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理不断变化,致使金融监管顾此失彼,货币政策左右为难。

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经济虚拟化下缺乏高度有效的统一风险管理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物质生产过程社会化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对立。

随着物质生产过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物质生产过程已经社会化到了全球化的程度,但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价值增殖过程仍控制在发达经济体手中,在国际化、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济的虚拟化和虚拟化的国际货币要求国际化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从频繁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到这种要求是迫切的。

在经济虚拟化下随着金融结构的变迁,金融风险在各金融主体间的流动性和传染性显著增强,金融风险已经不仅存在于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之间也广泛存在,金融风险的破坏力和涉及面已今非昔比,这三大变化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刘骏民、李宝伟,中国制造业与虚拟经济同步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4,(1).[3]黄金老.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4]王洛林、李扬.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5] Diaz,A.&Carlos.Good-bye financial repression,Hellofinancial crash[J].Journal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5:313-328[6] Gerard C.Jr.,&Klingebiel,D.Bank luck, (下转第44页)图3 一些国家央行注入流动性情况数据来源:根据国际基金货币组织网站数据整理http://www.imf.org/一些国家央行2000400060008000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加拿民工在农村有宅基地、承包地的事实物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