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5_7_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及犯罪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对系列杀人抢劫案犯罪人格的分析

对系列杀人抢劫案犯罪人格的分析

对系列杀人抢劫案犯罪人格的分析【摘要】论文对系列杀人抢劫案件中案犯犯罪人格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犯罪人格具有认知的反社会性、情感的扭曲性、犯罪意志的顽固性、对惩罚的耐受性、对教育改造的排斥性等特征。

犯罪人格形成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以及对压力和挫折的畸形反应。

【关键词】犯罪人格特征形成原因犯罪人格(Criminnal Personality)是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后天消极环境和不当教育的影响,在早年就开始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各种犯罪为生,并在犯罪生涯中逐渐形成的以反社会为特征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犯罪的性格、嗜好、习惯、观念、态度,并且出现的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等的总和。

出现犯罪人格必须有这样的前提:其一,基本社会化有断裂、丧失和混乱;其二,有从小至大的违法犯罪经历;其三,有过不止一次的刑事处罚经历。

犯罪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独特的生理因素,以及消极环境影响和不当教育所导致的心理因素,造成人格社会化的严重缺陷,以致不能适应各种社会关系,一旦遭遇各种压力和挫折,易导致反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一、犯罪人格的特征(一)认知的反社会性。

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认知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

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具有犯罪人格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已经形成的各种错误观念、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偏概全,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代替事物的本质,从而导致对社会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如果个体对现实主流的社会规范(如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势必导致行为的偏差可能性,只要遇到时机,就极有可能产生犯罪行为。

如同思想决定行为一样,认知的反社会性产生行为的反社会。

这种认知的反社会性主要表现为:1、对主流的社会规范不认可,在系列杀人抢劫案件中表现为对社会财产分配的极度不满,因为案犯多数属于社会分配体系中的弱势群体;2、对社会采取敌视、轻视、蔑视态度,没有社会责任心;3、视法律为儿戏,肆意挑战法律权威;4、作案后没有被及时抓获的所谓“成功”强化了侥幸心理,逐渐固化为犯罪人格,犯罪人格又反过来成为连续作案的强大内在心理动力。

劫犯罪中的心理分析与犯罪团伙的形态

劫犯罪中的心理分析与犯罪团伙的形态

劫犯罪中的心理分析与犯罪团伙的形态犯罪行为是一种极具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而劫犯罪更是其中的一种严重犯罪行为。

劫犯罪涉及到的心理分析以及犯罪团伙的形态是犯罪学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劫犯罪的心理分析1. 心理动机劫犯罪中的心理动机是引导犯罪者进行劫持行为的核心因素。

研究表明,劫犯犯罪行为背后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动机,如经济困惑、社会排斥、情感压抑等。

其中,经济因素往往是主要的动机之一,劫犯倾向于通过抢劫获得不义之财,满足物质需求。

此外,情感压抑也会促使一些人选择劫持行为,通过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2. 心理特征劫犯犯罪行为往往与一定的心理特征相关。

根据研究,劫犯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冲动性、好斗性和攻击性等特质。

这些特质使得他们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加倾向于暴力手段,并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的影响。

此外,劫犯还常常表现出缺乏同理心、自控力差等个性倾向,这些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其进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3. 心理影响因素劫犯罪中的心理影响因素是指劫持者在犯罪行为中受到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劫持行为往往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产生的。

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

例如,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人更容易形成攻击性的行为模式,而家庭暴力经历则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进而促使其选择劫持行为。

二、犯罪团伙的形态1. 组织结构犯罪团伙是由一群犯罪分子组成的组织体系,其组织结构复杂多样。

一般来说,犯罪团伙包括核心成员、骨干成员和辅助成员等。

核心成员通常是犯罪团伙中最具影响力的成员,他们负责制定犯罪计划和指导犯罪行为。

骨干成员是团伙的重要支持力量,他们在犯罪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辅助成员则是团伙的配合者,他们可能提供情报、交通工具或其他资源帮助团伙成员完成犯罪任务。

2. 沟通方式犯罪团伙在犯罪活动中需要进行密切的沟通与配合。

为了保持团伙成员之间的联系,犯罪团伙通常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沟通方式,如电话、网络、暗号等。

_5_7_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及犯罪心理分析

_5_7_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及犯罪心理分析

“517”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及犯罪心理分析朱传红1,2,王海生3,钟云飞1(11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处,湖北 430019;2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 430030;31湖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武汉 430070)关键词:“517”案件;串并案件;法医检验中图分类号:DF7951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23650(2005)022*******1 案件资料2001年4月至6月间,我市某区发生多起罪犯尾随单身夜行女性,持刀抢劫财物并致死人命的恶性案件,死亡4人,致伤3人。

案例1 2001年5月7日零点40分钟左右,章某(女,23岁)在下班途中被人杀死,现场位于某单位宿舍区同道上。

尸检所见:死者衣着整齐,左侧颜面部有两处210cm裂创,深达肌层。

胸背部共有五处裂创,其中右侧胸背部4处,左侧一处,最大216cm×112cm,最小210cm×112cm,均深达胸腔。

解剖见双肺破裂,胸腔积血2500ml。

上述创口均具有创壁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创口一钝一锐的特征。

余未见异常。

案例2 2001年6月1日凌晨1时许,王某(女, 40岁)行至某单位宿舍院内时,被人刺杀致死。

尸检所见:死者衣着整齐。

左侧胸部距锁骨中线外下515cm处有一215cm×019cm创口,深达胸腔;右胸部乳头外上513cm腋前线处有一115cm×018cm创口,深达肌层;右上腹于脐上215cm距正中线1cm处有一216cm×114cm创口,深达腹腔;左后背自上而下有两处212cm创口,深达骨质;右手臂中段内侧有215×019cm及211×019cm大小的贯通创;左手背有一215×015cm大小的创口,深达骨质;上述创口均具有创壁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创口一钝一锐的特征。

解剖见双肺破裂,胸腔积血3000ml。

余未见异常。

案例3 2001年6月2日凌晨,陈某(女,21岁)被人杀死在住所的一楼楼梯口。

劫犯的心理犯罪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罪犯行为

劫犯的心理犯罪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罪犯行为

劫犯的心理犯罪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罪犯行为劫犯的心理犯罪: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罪犯行为在社会中,犯罪行为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

尤其是劫犯,其行为常常涉及到暴力和威胁,对受害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恐惧。

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劫犯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一、动机与欲望劫犯之所以有进行犯罪行为的动机,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欲望或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满足。

心理学家认为,劫犯手中的武器和暴力行为意味着他们试图掌握和获得某种权力和控制感。

对于一些劫犯而言,抢劫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物质欲望,得到财富和物质资源,从而实现在社会中的一种地位。

二、心理困境与犯罪选择一些劫犯选择犯罪行为是出于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困境。

例如,一些劫犯可能陷入了经济危机或者心理上的挫折,而犯罪行为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劫犯可能会通过抢劫来获得物质上的补偿,或者通过攻击他人来释放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

三、心理弱点与社会压力劫犯通常具有某种心理上的弱点,比如缺乏自信、自尊心低、易受外界影响等。

社会上的压力可能会加重这种心理弱点,从而推动劫犯进行犯罪行为。

例如,一些劫犯可能在面临经济困境、社会排斥或者人际关系问题等情况下,感到无法承受压力,于是选择了犯罪行为作为应对方式。

四、心理问题与心理犯罪一些劫犯在进行犯罪行为时,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狂躁等心理问题的存在,可以导致劫犯行为的异常和无法预测性。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使得劫犯丧失理智,做出冲动和危险的行为。

五、环境因素与心理犯罪除了个体心理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对劫犯的心理犯罪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犯罪率高、贫困等不良的社会环境可能培养出更多劫犯。

同时,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和社交圈子等环境因素,也会对一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其是否成为劫犯。

六、预防与矫正措施了解劫犯的心理犯罪行为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矫正这些行为。

劫犯罪的心理特质与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研究

劫犯罪的心理特质与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研究

劫犯罪的心理特质与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研究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犯罪行为的学科,通过分析罪犯的心理特质和犯罪动机,可以揭示犯罪的原因和背后的心理机制。

劫犯罪是指以暴力或威胁强迫他人交出财物的犯罪行为,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心理特质与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

一、劫犯罪的心理特质揭示原因劫犯罪的心理特质是指罪犯在进行劫持行为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

首先,劫犯罪者往往具有冷血无情的特点,他们对于受害者的痛苦和伤害不会有任何的同情和内疚感。

其次,劫犯罪者通常有着高度的自大和自信,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通过暴力手段获取财物,并且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最后,劫犯罪者常常具有冲动控制障碍的特点,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冲动,容易被财物的诱惑所驱使。

这些心理特质揭示了劫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

冷血无情的特点表明,劫犯罪者通常缺乏同理心和道德观念,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他人的权益。

自大自信的特点则表明,劫犯罪者误以为自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这种错误的自信推动他们进行犯罪行为。

而冲动控制障碍则使劫犯罪者很难抑制内心的冲动,从而在诱惑面前选择了犯罪的行为。

二、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犯罪动机是指推动罪犯从事犯罪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揭示了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在劫犯罪中,有一些常见的心理揭示原因。

首先是经济动机,劫犯罪者希望通过抢劫他人获得经济利益,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

其次是权力动机,劫犯罪者借助暴力手段来取得对他人的支配和控制,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渴望。

还有一种常见的动机是报复动机,劫犯罪者通过抢劫他人来报复社会或特定个体对自己的不公和伤害。

这些犯罪动机的心理揭示原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劫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经济动机揭示了劫持行为的经济利益诱因,劫犯罪者为了摆脱贫困或经济困境而选择了抢劫这种迅速获取财富的方式。

权力动机揭示了劫持行为背后的欲望和追求,劫犯罪者通过暴力手段获得控制和支配他人的满足感。

报复动机则表明了劫持行为往往是源于对社会或个体的不满和愤怒,罪犯试图通过暴力行为来报复和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

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心理迷局:警方如何剖析连环劫案的犯罪心理与动机的心理分析近年来,社会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其中连环劫案备受关注。

警方在破案过程中,需要通过深入剖析犯罪心理与动机,以期揭开案件的迷局。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在连环劫案中的应用,以及警方如何进行犯罪心理分析和动机推理。

一、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分析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特点和行为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

警方通过系统收集嫌疑人的案发前后行为、言行举止以及个人资料等信息,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解读和分析。

1. 行为分析在犯罪心理分析中,行为分析是关键一环。

警方通过案发现场的痕迹、可疑物品和嫌疑人的行为方式等信息,推断出嫌疑人的行为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可能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冷静的思考能力,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起案件。

2. 个性特点分析个性特点是犯罪心理分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家庭环境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调查,分析嫌疑人的个性特点。

例如,连环劫案中嫌疑人可能是具有攻击性和冷漠情感的个体,对社会存在强烈的不满和仇恨心理。

3. 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状态是犯罪心理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警方通过对嫌疑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出作案动机和心理需求。

连环劫案的嫌疑人可能具有权力欲望和刺激需求,通过作案来获得快感和满足心理欲望。

二、动机推理动机是连环劫案中的核心问题,警方需要准确把握嫌疑人的动机,从而为案件的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动机推理是通过嫌疑人的行为和心理分析,推断出其犯罪动机的过程。

1. 心理需求动机心理需求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满足个人心理欲望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连环劫案嫌疑人往往具有控制欲和权力欲望,通过威胁、恐吓或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满足其心理需求。

2. 惩罚动机惩罚动机是指嫌疑人基于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仇恨、嫉妒等心理特征,而选择犯罪行为进行报复。

连环劫案中的嫌疑人可能对特定群体或个人产生极端的不满,通过连环作案来实现对其的惩罚。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应对策略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应对策略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应对策略犯罪行为在社会中屡见不鲜,其中劫持行为作为一种具有极高风险和危害性的犯罪形式,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劫犯在实施犯罪时往往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因此了解他们的心理分析和威胁评估是开展应对策略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对劫犯罪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劫犯的威胁评估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劫犯罪的心理分析劫犯罪的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了解劫犯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类犯罪。

1.1 心理压力和欲望劫犯往往处于经济、生活或情感等方面的巨大压力之下,抱有通过非法手段解决自身问题的强烈欲望。

这种压力和欲望的累积导致劫犯选择劫持等犯罪行为来实现自身利益。

1.2 自卑感和对社会的不满劫犯往往对自身具有一定的自卑感,在社会交往中感到被排斥、被忽视。

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积累,促使他们通过犯罪行为对社会进行反击和报复,以获得自我满足感。

1.3 冲动和暴力倾向劫犯通常具有冲动和暴力倾向,对于眼前的利益或不满情绪产生的冲动往往驱使他们采取激烈的暴力行为。

因此,劫犯在实施犯罪时往往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

二、劫犯的威胁评估方法威胁评估是对劫犯威胁程度的评估和判断,采取科学的威胁评估方法可以提前预警和防范潜在的危险。

2.1 信息收集和分析威胁评估的首要任务是对劫犯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

通过调查犯罪动机、个人历史、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劫犯的背景和心理状况,从而确定威胁程度。

2.2 犯罪行为特征分析劫犯在实施劫持行为时,往往具有一些犯罪行为特征,例如,选择目标、作案手段、交流方式等。

通过分析这些特征,可以了解劫犯的行为模式和惯用的策略,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威胁评估。

2.3 心理评估和行为分析心理评估是对劫犯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的评估,包括个体心理特征、攻击性倾向、暴力倾向等方面。

通过对劫犯心理特征的分析,可以判断其潜在的威胁程度。

三、劫犯罪的应对策略针对劫犯罪的心理特征和威胁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以有效应对和预防劫持行为的发生。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心理对策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心理对策

劫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威胁评估的心理对策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行为背后心理原因的学科,对于劫犯罪的心理分析和威胁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本文通过对劫犯罪心理分析以及威胁评估的心理对策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些可行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实现对劫犯罪的有效预防和打击。

一、劫犯罪的心理分析劫犯罪是一种以威胁、暴力等手段获取财物的犯罪行为,其心理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经济困难是劫犯罪的重要心理动因之一。

当个体面临经济压力,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时,就会出现一种攫取财物的冲动。

此外,社会文化背景、家庭教育、个体人格等也都与劫犯罪心理密切相关。

比如,曾受暴力伤害的个体更容易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获取财物。

二、劫犯罪的威胁评估威胁评估是对劫犯罪进行预测、评估和防范的一种手段。

心理学在威胁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心理学家可以研究劫犯罪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以揭示其心理动机和目标。

其次,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工具,可以全面了解劫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和个案特点,从而确定其可能的行为预测。

三、威胁评估的心理对策1.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经济困难或心理压力较大的个体,应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包括经济援助、职业培训等。

通过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减少其攫取财物的冲动,有效预防劫犯罪。

2. 增强社会安全感: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预防劫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社区安全措施,严厉打击劫犯罪等方式,可以增强社会的安全感,减少个体从事劫犯罪的意愿。

3. 提高风险认知:将劫犯罪者面临的风险和惩罚加以强化,有助于降低其从事犯罪的动机。

通过警方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劫犯罪的警惕性,提高公众对劫犯罪的风险认知,从而有效警示潜在犯罪分子。

4. 强化监管手段:针对已经从事劫犯罪的个体,应建立完善的监控和刑事制度,加大对劫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通过心理矫治和社会重新融入计划,为劫犯罪者提供改造和重返社会的机会。

五、总结劫犯罪的心理分析和威胁评估是预防和打击劫犯罪的关键环节。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心理学解析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心理学解析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心理学解析犯罪行为作为社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劫犯罪更是一种具有极高风险和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心理学解析,是一个复杂而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劫犯罪心理的分析与犯罪模式的心理学解析,探讨劫犯罪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期对社会治安的改善与犯罪预防的提升做出贡献。

一、劫犯罪的心理变异劫犯罪的心理变异是指劫犯行为者在心理上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乏道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劫犯往往缺乏道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强烈的内心拘束力。

他们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和欲望,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惜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

(二)厌恶规则和权威劫犯对社会规则和权威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厌恶情绪,他们常常对社会的规范和权力表示反感和抵触。

这一心理特征使得他们更容易选择犯罪行为,并对执法机关持有敌对态度。

(三)低自尊心和自卑感劫犯多数拥有低自尊心和自卑感,他们对自身能力和社会地位缺乏自信。

为了弥补心理上的空虚感和不满,他们通过犯罪行为获取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二、劫犯罪的心理学解析劫犯罪的心理学解析是对其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的分析与解释,为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强烈的攫取欲望和得到感劫犯因为贪婪和攫取欲望,常常通过对他人的财物进行剥夺或威胁来获得满足和获取一种得到感。

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使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快感和满足感,成为了持续进行犯罪行为的驱动力。

(二)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劫犯罪的发生往往与环境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劫犯可能是在贫困、失业、社会阶层下降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滑向犯罪的深渊。

同时,社会对犯罪行为的容忍和对犯罪分子的严惩力度也会影响其心理行为。

(三)心理扭曲与自我否定劫犯的心理扭曲使他们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和敌对态度。

他们通常将自己的不幸和挫折归咎于他人或社会制度的不公正,对自身行为的错误定性产生了自我否定的心理。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犯罪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往往与个体的心理构造和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密切相关。

劫犯罪是一种暴力性质的犯罪行为,透露出犯罪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从劫犯罪的心理构造和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劫犯罪的心理构造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主要包括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和人格特征三个方面。

1.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

对于劫犯罪者而言,社会心理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排斥感:一些劫犯罪者可能因为在社会中感受到排斥、失业、贫困等原因而对社会产生不满和仇恨,从而选择了犯罪行为来获得所谓的“报复”。

(2)物质欲望:一部分劫犯罪者出于对于金钱、物质的追求,选择了劫持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试图通过犯罪来获取所谓的“成功”和“满足”。

2.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劫犯罪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和意识等心理因素。

劫犯罪者的个体心理通常表现为以下特征:(1)犯罪冲动:一部分劫犯罪者可能受到强烈的犯罪冲动的驱使,导致他们无法自控,从而选择了劫持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2)缺乏同理心:一些劫犯罪者在考虑犯罪行为时,往往缺乏对受害者的同理心,难以体会到他人的痛苦和伤害,从而更容易做出暴力行为。

3. 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指的是劫犯罪者与其他人在个性、心理特质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劫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冲动性:一部分劫犯罪者具有较高的冲动性,缺乏冷静分析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容易被暴力行为所驱使。

(2)自卑感:一些劫犯罪者常常由于自卑感较强,缺乏正常的自尊和自信,通过犯罪行为来获取一种虚假的满足感。

(3)对权威的反叛:一部分劫犯罪者常常对社会权威产生厌恶和反叛情绪,试图通过犯罪行为来表达对权威的不满和反抗。

二、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劫犯罪者在选择作案手段时,通常根据各自的心理特征和环境条件做出决策。

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暴力手段劫持犯罪的本质是暴力,因此劫犯罪者常常采用暴力手段来实施犯罪行为。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破解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破解

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与犯罪模式的破解犯罪心理一直是犯罪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而劫犯罪作为一种具有高风险和暴力性质的犯罪行为,更加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劫犯罪的心理变异以及相关的犯罪模式破解方法。

一、劫犯罪的心理变异1. 金钱欲望的推动劫犯往往受到金钱欲望的驱使,他们渴望通过劫取他人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和不平等的经济分配使得一些人选择了非法手段来获取高额的财富。

2. 无法满足的心理需求劫犯在心理上可能存在着长期的不满足感,他们可能缺乏安全感、自尊心受挫、缺乏归属感等。

这些不满足的心理需求可能使得他们选择了劫取他人财物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3. 社会影响的扭曲劫犯的心理变异也可能受到社会环境的扭曲影响。

例如,一些犯罪团伙的存在和社会对于犯罪的容忍等都可能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大众对于暴力题材的媒体内容的关注也可能让一些人产生模仿和追求刺激的心理倾向。

二、犯罪模式的破解1. 预防教育为了破解劫犯罪模式,社会需要加大对预防教育的投入力度。

通过向公众普及犯罪的危害性、追求合法财富的重要性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从而减少劫犯罪的发生。

2. 综合执法手段对于劫犯,除了加强对于其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外,还应采取综合手段来破解其犯罪模式。

例如,通过推动社会扶贫政策,减少贫富差距,从根本上减少劫犯罪的滋生土壤。

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合打击机制,提高打击劫犯的效率。

3. 心理辅导和社会关怀针对已经涉足犯罪的个体,社会应加大心理辅导和社会关怀的力度。

通过心理辅导和社会关怀,帮助他们寻找到合法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提高自尊心和归属感,从而减少他们再次触犯法律的可能性。

4. 加强数据分析和科技手段支持在打击劫犯罪方面,应加强对犯罪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劫犯罪的模式和规律,为打击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破解犯罪模式,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揭示犯罪的隐藏规律、应用人脸识别和监控技术来提高犯罪侦查和预测能力等。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而劫犯罪则是其中一种具有高风险和高暴力性质的犯罪行为。

了解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以及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对于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分析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一、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包括个体心理、社会心理以及环境心理等。

首先,个体心理方面,一些劫犯具有叛逆心理和攀比心态,希望通过犯罪行为来获取快速的物质回报。

可能是由于个人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或者是通过犯罪行为来满足一些非法或病态的欲望。

其次,社会心理方面,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对一些人产生了心理冲击和挫折感,使得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抵触情绪。

他们选择劫犯罪可能是出于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抗,或者是为了体现自己所谓的“正义”。

最后,环境心理方面,劫犯罪往往与环境有关,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社会治安较差,可能会给一些人提供了从事劫犯罪的机会和动力。

此外,一些人可能通过社交网络等方式接触到犯罪信息,受到犯罪团伙的影响,从而选择了劫犯罪。

二、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劫犯罪的作案目标往往也有一定的心理选择机制,他们通常会选择相对脆弱、易受攻击的目标。

首先,经济利益是劫犯罪的重要目标。

犯罪分子可能会选择富有的商人、金融从业者等具有较多现金、财物的目标作为袭击对象。

他们对目标的选择通常是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因素。

其次,劫犯罪也可能会选择政府机构或重要企业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目标。

此类目标的袭击不仅可以获取经济利益,还可以通过破坏或勒索等手段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最后,劫犯罪也可能会选择无辜的行人或居民作为目标。

对于这类作案目标,可能是基于一些个别的原因,例如对特定人群的敌视、仇视等。

三、相关防范措施针对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和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可采取一系列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提高社会的安全性和减少劫犯罪的发生。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犯罪行为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严重问题,而劫犯罪更是其中危害较大的一种表现形式。

劫犯罪的背后隐藏着犯罪心理的构造以及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

劫犯罪的心理构造是指劫犯在实施犯罪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心理状态和特征。

首先,劫犯具有一定的心理扭曲和人格异常。

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攻击性和冲动性,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犯罪行为。

其次,劫犯常常有一定的社会适应困难,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往往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难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此外,劫犯往往存在着对物质的极度渴望,他们倾向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财富和满足感。

最后,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中还包括一定的心理受挫和自卑感,他们试图通过强行控制他人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和平衡。

劫犯罪者在选择作案手段时,往往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他们常常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灵活选择作案手段。

首先,劫犯会考虑到作案手段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他们会选择那些能够顺利实施并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手段。

其次,劫犯通常会考虑到对受害者的威胁和攻击性。

他们倾向于使用具有威慑力的武器或手段来迅速控制受害者,以防止受害者反抗或报警。

此外,劫犯还会针对不同的场景和对象选择不同的作案手段。

他们会在实施犯罪前对目标进行侦查和评估,选择最具有利的手段,以提高作案成功的几率。

了解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对于预防和打击劫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应该重视劫犯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和治疗等手段帮助他们摆脱犯罪心理的困扰。

其次,应加强对劫犯犯罪手段的研究和监测,及时发现并阻止他们的作案行为。

此外,社会需要提高警民合作,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控等手段,提高犯罪侦查和打击的效果。

总之,劫犯罪的心理构造与作案手段的心理选择策略是导致劫犯罪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了解心理构造和作案手段的选择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劫犯罪。

劫犯罪的心理预兆与行为表现的心理评判

劫犯罪的心理预兆与行为表现的心理评判

劫犯罪的心理预兆与行为表现的心理评判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思维、情绪和行为的一门学科。

在劫犯罪中,犯罪者的心理预兆和行为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劫犯罪的心理预兆和行为表现,并对其进行心理评判。

一、心理预兆1.1 内在动机劫犯罪往往源于犯罪者内在的情绪和欲望。

通常,劫犯罪的心理预兆可以追溯到感受到丧失、不满和挫折等负面情绪的时期。

这些情绪可能是因为社会不公、经济压力或其他个人原因所致。

犯罪者往往对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健康的应对方式,导致内在动机不断增强。

1.2 思维模式变化劫犯罪的心理预兆还可体现在犯罪者的思维模式变化上。

通常,犯罪者会出现对权力的渴望、不对他人产生同情和怀疑社会正义等思维模式的转变。

他们可能开始认为通过犯罪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认为只有通过违法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3 社交关系改变劫犯罪的心理预兆也可以在犯罪者的社交关系改变中观察到。

一些犯罪者在犯罪前会与家人和朋友疏远,并开始与犯罪圈子中的人建立联系。

他们可能在暗中观察、学习和模仿其他劫犯罪者的行为表现,逐渐走向犯罪道路。

二、行为表现2.1 计划和准备劫犯罪的行为表现通常会涉及到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犯罪者可能会事先调查目标地点、选择最佳作案时间,并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装备。

他们可能会对目标进行反复观察,熟悉警察和安保人员的巡逻路线,以增加犯罪成功率。

2.2 暴力威胁和武器使用劫犯罪的行为表现往往涉及到对受害者的暴力威胁和武器使用。

犯罪者可能会使用武器来威胁受害者,以达到控制和恐吓的目的。

这种行为可能有助于提高犯罪者心理上的满足感,并增加作案成功的几率。

2.3 逃离和销赃劫犯罪的行为表现还包括逃离现场和销赃。

犯罪者可能会在犯罪后采取逃避警察追捕的行动,并试图销售、藏匿或转移赃物。

这些行为表明犯罪者具有一定的策略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心理评判心理评判是通过对劫犯罪的心理预兆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对犯罪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心理评判,可以确定犯罪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作案动机,并为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劫犯罪中的心理刺激与作案冲动的心理解释

劫犯罪中的心理刺激与作案冲动的心理解释

劫犯罪中的心理刺激与作案冲动的心理解释犯罪心理学一直是犯罪学中的重要分支,它致力于研究犯罪分子的思维、动机和行为。

而劫犯罪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危害性的犯罪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犯罪学领域,人们对劫犯罪中的心理刺激和作案冲动产生了兴趣,并尝试解释这些心理因素与劫犯罪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劫犯罪中的心理刺激和作案冲动,并试图解释这种心理解释。

一、心理刺激与劫犯罪心理刺激是一种对个体精神状态或情感状态的激活,它可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

在劫犯罪中,心理刺激是推动犯罪分子进行抢劫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劫犯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实施行动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刺激影响。

首先,经济刺激是劫犯罪的主要心理刺激之一。

经济因素是推动犯罪分子选择抢劫作案的一个重要动力。

劫犯可能因为经济需求的压力、财富的诱惑或者追求奢侈品等经济动机而受到刺激。

例如,一个失业且生活困难的人可能因为急需经济支持而选择抢劫。

其次,社会刺激也是劫犯罪的重要心理刺激之一。

社会因素对于犯罪选择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

劫犯可能会受到社会不平等、失地和排斥等社会因素的刺激,导致他们选择采用抢劫等暴力手段来获取财富或满足他们的诉求。

再次,心理刺激还可能来自于个体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劫犯可能因为缺乏安全感、追求刺激感、寻求权力和控制等心理需求而采取抢劫行为。

他们可能寻求通过威胁、暴力和控制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总的来说,劫犯在选择抢劫作为犯罪手段时,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体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的多重刺激。

二、作案冲动与劫犯罪作案冲动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情境下,劫犯对于进行抢劫行为产生的强烈心理冲动。

作案冲动是劫犯罪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它促使他们选择抢劫作为犯罪手段。

劫犯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而产生作案冲动。

首先,外部刺激是劫犯产生作案冲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当劫犯看到其他人成功抢劫并逃脱的案例时,他们可能对抢劫行为产生模仿和效仿的冲动。

劫犯罪的心理演绎与作案环境的心理认知

劫犯罪的心理演绎与作案环境的心理认知

劫犯罪的心理演绎与作案环境的心理认知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者的心理特点、行为模式以及作案动机的学科。

其中,劫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研究劫犯罪心理演绎的同时,也需要探讨作案环境对劫犯罪心理的影响和认知机制。

一、劫犯罪的心理演绎劫犯罪的心理演绎是指劫犯在犯罪过程中,通过思考、评估和判断,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的过程。

劫犯在心理演绎过程中,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劫犯心理状态劫犯通常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如攻击性、冷酷无情、易冲动等。

这些心理特点会让他们在作案时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增加受害人的伤害程度,同时也增加他们被抓获的风险。

2. 劫犯作案动机劫犯选择劫持作案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出于经济原因,有些是为了满足权力或控制欲望。

对于不同的动机,劫犯会有不同的心理演绎过程。

例如,经济动机的劫犯可能会更加冷静和理智,而控制欲望的劫犯可能更加易冲动和暴力。

3. 劫犯的思维方式劫犯在心理演绎时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策略。

比如,他们会评估作案风险和可能的后果,选择最佳的时间、地点和目标。

他们还可能使用伪装手段来减少被警方追踪的风险,增加自己的逃避能力。

二、作案环境的心理认知作案环境对劫犯罪的心理会产生直接影响,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引发不同的心理认知。

1. 犯罪环境的复杂性劫犯往往选择人员密集、交通繁忙的地方进行作案,因为这些地方有更多的目标和机会。

然而,这样的环境也意味着劫犯需要更多的心理认知和应对能力,以应对可能的风险和干扰,保证作案顺利进行。

2. 犯罪环境的安全性对于劫犯来说,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作案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会根据环境的安全程度来评估作案的可行性和风险。

如果环境过于危险或警方力量过于强大,劫犯可能会放弃或调整作案计划。

3. 环境对劫犯认知的影响作案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光线、声音、气味等,都会对劫犯的心理认知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昏暗的环境可能会让劫犯觉得他们更容易被发现,从而增加他们的紧张感和压力。

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心理分析

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心理分析

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心理分析2006年1月4日,历城区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

犯罪嫌疑人刘昌成(男,30岁,淄博桓台县新城镇邢庙村人,小学文化)借来济索要工钱之际窜至历城区王舍人镇纸房村附近将该地一拾垃圾的妇女(现年56岁)强奸并杀害。

案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出击,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后经周密部署,将犯罪嫌疑人刘昌成抓获归案。

从案发到犯罪嫌疑人刘昌成归案仅仅经过34小时。

此案,是进入06年后济南市发生的第一起杀人案,也是我局成功侦破的强奸杀人犯罪的一起典型案例。

经了解,犯罪嫌疑人刘昌成曾先后强奸60岁以上老年妇女5人,有抢劫前科,偷盗成性,并两次被判刑入狱。

为深入了解犯罪嫌疑人心理,揭示其案发前后的心态变化和其多次强奸犯罪的心理成因,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侦破此类案件提供依据和借鉴,支队抽调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

经多次提审刘昌成,查阅相关案卷,并走访了刘的近亲属、乡亲及其工友、老板等20余人,获取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心理测试和综合分析,对刘昌成的犯罪心理有了较为客观真实的刻画剖析。

一、刘昌成犯罪行为特征分析经测试,刘昌成心理健康指数为2.2/5,有轻微的心理障碍。

主要特征表现为:内向、内心孤独烦躁、无名的愤恨、经常会有情绪化的发泄行为。

刘昌成多次强奸老年妇女是其犯罪的一个重要识别标志[①],是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人格的外在表露。

识别标志是每个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持久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

刘昌成在犯罪现场遗留下作案工具,重新安置了尸体,对已经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尸体”进行性行为,在作案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交通工具等种种迹象表明,刘昌成属于无组织力杀人犯罪,即他在杀人前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计划,在实施犯罪期间行动也表现出杂乱无章。

这种人一般智商不会高,一般低于100[②];经济环境一般;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未使用交通工具本身表明了他的活动范围有限;选择中老年妇女往往意味着其家庭残缺、心理异常;现场遗留下作案工具、重新安置了尸体、对已经处于不清醒状态的“尸体”进行性行为表明此人身体并不强壮,感到自己笨拙或自卑。

内蒙古系列奸杀案主犯赵志红犯罪心理及行为分析报告

内蒙古系列奸杀案主犯赵志红犯罪心理及行为分析报告

内蒙古系列奸杀案主犯赵志红犯罪心理及行为分析报告2010-03-08 15:51:09| 分类:刑事破案|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赵志红从外表看是一个“顺从甚至是软弱的人”,然而,这么一个人在近十年的时间内盗、抢、奸、杀,几乎无恶不作。

对他的心理分析可以看出:他因其貌不扬、瘦小、无能而被人轻视,却又从其父亲处承继了极强的自尊意识;同时,他在情感体验与表达方面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人生信念有着严重的偏差。

因此,当他婚后遇到生活的耻辱与挫折后开始疯狂作案,以盗窃、抢劫等方式获取经济来源,以强奸各种寻求对婚姻挫折的变态补偿,以杀人来掩盖自己的罪恶。

由此,制造了此系列案件。

案犯其人:案犯赵志红,出生于1972年9月。

从1996年婚后不久即开始实施盗窃、强奸、杀人案件,直到2005年7月,他先后在内蒙的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作案27起,其中奸杀11名女性。

他在强奸和杀人的同时还实施抢劫、入室盗窃等犯罪。

问题在于,这么一个贪婪、残忍的系列案件的作案人其犯罪行为竟从未被他身边的人或周围的人所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他给人留下的印象竟然是老实、软弱、善解人意,甚至通情达理等。

就在他疯狂作案的2005年初,他身边既有与他同居并共同经营幼儿园的一个女人,还有另一个对他真心实意、甚至领他回家见过母亲、意欲确定婚嫁关系的年青女老师。

然而,谁都不了解他的内心。

见央视《法治在线》的报道:“赵志红从不把内心的想法告诉给任何人,他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孤僻的性格,他没有朋友,在与别人相处时,他总表现得顺从甚至是软弱的样子。

”赵志红本人称:“不跟人争,几乎是做到与世无争。

凡是认识我的人从来不跟他们吵、闹、打,这些事情根本不会在我这儿发生,如果是他们发脾气的时候,我有时候还会说一句好听点的话去逗他,尽量让别人开心。

”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出于何种心理进行疯狂的强奸杀人犯罪呢?要了解其犯罪心理和犯罪动机,首先要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分析研究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分析研究

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与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分析研究现代社会中,犯罪行为屡见不鲜,其中劫掠犯罪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行为。

理解劫犯罪的心理诱因以及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对于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对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和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劫犯罪的心理诱因劫犯罪的心理诱因是导致劫犯罪行为发生的核心因素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劫犯罪心理诱因的研究: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劫犯罪心理诱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由于失业、贫困等原因,一些人沉溺于经济困境中,迫切地寻求获取更多的财富。

这种心理上的紧迫感驱使他们选择了劫犯罪,希望通过抢劫、勒索等手段获取金钱。

2.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是劫犯罪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法规、规则和标准使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人更加容易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这些因素使得一些人选择了劫犯罪来减轻内心的压力。

3. 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劫犯罪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心理疾病、人格障碍等。

这些问题使得他们在认知和情感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他们选择实施劫犯罪行为,以满足自身心理上的需求。

二、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劫犯罪行为的发生,往往离不开作案目标的心理选择策略。

下面是劫犯罪作案目标心理选择策略的研究:1. 容易得手的目标劫犯罪者往往会选择那些容易得手的目标进行作案。

例如,人群拥挤、注意力不集中的区域,或者安保措施较为薄弱的场所。

这些目标对于犯罪者来说,提供了更高的成功概率,同时降低了被抓捕的风险。

2. 高价值的目标劫犯罪者通常会选择那些具有高价值的目标。

例如,身边携带大量现金的人、高档商品的销售点等。

这些目标对于犯罪者来说具有诱惑力,因为它们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

3. 容易逃离的目标作案后,犯罪者通常希望能够迅速逃离现场,以避免被抓。

因此,他们会选择那些容易逃离的目标进行作案。

例如,选择与出入口相对较近的地点,或者选择与潜逃路线相邻的目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7”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及犯罪心理分析朱传红1,2,王海生3,钟云飞1(11武汉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处,湖北 430019;2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武汉 430030;31湖北省公安厅刑警总队,武汉 430070)关键词:“517”案件;串并案件;法医检验中图分类号:DF79514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23650(2005)022*******1 案件资料2001年4月至6月间,我市某区发生多起罪犯尾随单身夜行女性,持刀抢劫财物并致死人命的恶性案件,死亡4人,致伤3人。

案例1 2001年5月7日零点40分钟左右,章某(女,23岁)在下班途中被人杀死,现场位于某单位宿舍区同道上。

尸检所见:死者衣着整齐,左侧颜面部有两处210cm裂创,深达肌层。

胸背部共有五处裂创,其中右侧胸背部4处,左侧一处,最大216cm×112cm,最小210cm×112cm,均深达胸腔。

解剖见双肺破裂,胸腔积血2500ml。

上述创口均具有创壁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创口一钝一锐的特征。

余未见异常。

案例2 2001年6月1日凌晨1时许,王某(女, 40岁)行至某单位宿舍院内时,被人刺杀致死。

尸检所见:死者衣着整齐。

左侧胸部距锁骨中线外下515cm处有一215cm×019cm创口,深达胸腔;右胸部乳头外上513cm腋前线处有一115cm×018cm创口,深达肌层;右上腹于脐上215cm距正中线1cm处有一216cm×114cm创口,深达腹腔;左后背自上而下有两处212cm创口,深达骨质;右手臂中段内侧有215×019cm及211×019cm大小的贯通创;左手背有一215×015cm大小的创口,深达骨质;上述创口均具有创壁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创口一钝一锐的特征。

解剖见双肺破裂,胸腔积血3000ml。

余未见异常。

案例3 2001年6月2日凌晨,陈某(女,21岁)被人杀死在住所的一楼楼梯口。

死者周围散落一些随身物品,并发现四枚成趟残缺的血脚印。

尸检所见:衣着整齐。

左侧颞部有一113cm裂创,左耳后下方有一117cm创口。

左侧颜面部有一212cm裂创,均前钝后锐,深达肌层。

左侧颈部有多处大小不一的皮下出血。

左胸锁关节周围10cm×2cm范围内有三处创口,最大为215cm×112cm,三处创口均深达胸腔。

左胸有三处创口,创口大小在212cm~215cm,深达胸腔或胸腹腔。

右胸乳房乳晕上缘有一112cm×018cm 创口,深达皮下。

右胸部腋下有一215cm创口,深达肌层。

左肩有三处创口,最大的为118cm×1cm,深达肌层。

后背部共有18处创口,最大为312cm×111cm,最小为016cm×013cm,其中左后背第五胸椎距正中线015cm处,有一214cm×1cm创口,深达胸腔。

右侧上臂外侧有四处创口,最大为414cm×118cm,最小为214cm×018cm,深达肌层;右侧上臂内侧有一处115cm ×017cm创口,深达肌层。

右前臂有一215cm×1cm 创口,深达肌层。

上述创口均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腔内无组织间桥。

解剖见左肺上叶、下叶有多处破裂口,胸腔积血达2500ml;腹腔内见脾脏破裂,胃大弯有一破裂口。

余未见异常。

案例4 2001年6月3日凌晨2时许,刘某(女, 21岁)在某单位宿舍院内被人杀死。

尸检所见:死者颈部有一女式长丝袜缠绕,于左侧打一单结;上衣及胸罩均在双乳之上,下身赤裸,尸体下地面上有一90cm×55cm大小的血泊,周围散落有死者的随身物品等。

左侧颜面部有一6cm×6cm大小的平行状印痕。

上下口唇及唇黏膜均有皮下出血。

颈部有一1215cm×115cm皮下出血;左侧颈部有一212cm×018cm创口,外钝内锐,创缘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深达肌层。

左侧胸部乳房上有一3cm×115cm创口,外上钝内下锐,创口特征同颈部创口。

胸部左侧乳房上,右侧乳头周围分别有1cm×115cm、5cm×4cm的类圆形皮下出血,边缘清晰;会阴部有一半圆形皮下出血,大小为217×2cm,双侧大腿根部近腹股沟处分别有5cm×415cm和415cm×4cm的类圆形皮下出血,特征同胸部皮下出血。

左膝下有一1cm×015cm创口,深达皮下,创口特征同颈部创口。

左手有抵抗伤。

解剖见心脏上有一210cm×112cm破裂口,胸腔积血2500ml。

余未见异常。

6月4日,重新对死者颜面部的平行状印痕进行检查,确定为一鞋印。

且与“612”案件现场血鞋印属同一类鞋印。

三起伤害案件简介:2001年4月7日凌晨5时30分,常某(女,27岁)在某单位门前,被人用刀划伤颜面部,抢走人民币30元,常某被鉴定为重伤。

5月9日凌晨1时30分,刘某(女,33岁)在某小区被人用刀划伤颜面部,抢走人民币2100元和金项链1条,刘某被鉴定为轻伤。

5月25日凌晨1时30分,杨某(女,44岁)在某楼道被人用刀划伤颜面部,抢走人民币500元和手链1条,杨某被鉴定为轻伤。

36刑事技术2005年第2期・案例分析・2 讨 论211 “517”系列抢劫杀人案的串并21111 7例案件共同的损伤特点 “517”、“611”、“612”和“613”四起命案及三起伤害案件具有共同的损伤特点:(1)四起案例死者死因相同,均为失血性休克。

(2)其损伤主要分布在胸、腹、背部,胸部最多;“517”案件损伤主要在背部;“611”案件损伤主要分布在胸部;“612”损伤胸背部均大量分布;“613”案件损伤主要在胸部。

(3)致伤工具的特点一致,创口均表现出一钝一锐,创壁光滑,创腔无组织间桥,大小为214cm~310cm,多在215cm左右。

(4)致命伤多(例1、例2、例4多致命伤多在2~5处,而例3有12处之多)。

(5)“613”案件中有明显性侵害的特点,在被害人的胸部、会阴部、大腿根部均有明显的用牙齿和嘴咬过和吸过的痕迹。

其他案件中死者性侵害特征不明显。

三起伤害案件损伤特征:均为划伤,部位均颜面部;致伤工具相类似,均为锋利易挥动的锐器。

21112 犯罪现场共同特点 (1)犯罪现场发生在老城区的宿舍楼、巷道、院子、楼房的楼道内等,犯罪现场多无路灯,交通复杂易于逃跑。

(2)犯罪现场多有花坛、树木等,易于罪犯隐蔽和作案。

(3)作案时间在凌晨1时至5时。

(4)犯罪现场无遗留作案工具,如单刃刀。

(5)犯罪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少,除现场死者血泊外,仅“612”、“613”两案件中,在犯罪现场遗留有血鞋印和被害人脸上的残缺鞋印,两种鞋印花纹一致。

(6)血迹形态分别较单一,多为血泊,“612”案件中有少许喷溅状、擦拭状血痕。

21113 串并案的依据 (1)作案时间相同:作案时间在凌晨1时许至4时;(2)作案地点类似,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宿舍楼、巷道、院子、楼房的楼道内等,犯罪现场多无路灯,交通复杂易于逃跑;(3)选择侵害对象:均为单身夜行女性;(4)作案工具相同,均为单刃锐器,宽度为215cm;(5)作案过程相似,罪犯采用蹲坑、守候和尾随跟踪,并从背后袭击被害人;(6)作案目的相似,从现场勘查及调查走访分析,可排除仇杀、情杀等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杀人性质,多为抢劫杀人;同时,结合“613”案件中罪犯有性侵害特征,三起伤害案被害人颜面部被划伤,也是性侵害的一种方式,反映出此系列案件的作案目的———“色情”犯罪。

212 犯罪行为及心理刻画“517”系列杀人案件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袭击单身女性;(2)有变态性侵害行为,主要表现为用利器切划妇女颜面部、用牙咬妇女的乳房、会阴部、大腿根部等敏感部位等;(3)手段残忍,杀人案中致命伤多;(4)有侵财行为。

通过犯罪行为分析:(1)说明罪犯有一定性心理障碍。

三起伤害案件中被害人颜面部被利器切划,“613”案件中罪犯有性侵害行为,反映出此系列案件犯罪嫌疑人“色情”犯罪的目的。

“613”案件中,罪犯已将被害人的衣物脱光,却用牙齿咬掉被害人的乳头、阴部、大腿根部,属典型的情人咬痕(loverbiter),并没有对被害人实施强奸;(2)而“517”、“611”、“612”三起案件中被害人多处致命伤,特别是“612”案件被害人身上共有38处刀伤,致命伤多达12处。

这些均反映出罪犯为典型的色情杀人,以性施虐症为主要表现:向女性被害人施加虐待和暴力作为性兴奋的主要手段,刺伤女性和侮辱个别导致对方伤残和死亡。

性施虐症的罪犯大多数正常性欲低下,有性衰弱和阳痿,无害怕恐惧症,反倒异常兴奋。

此类人绝大多数性格内向,文化水平可能偏高,本例最可能是中专、高中、初中。

性施虐症的形成原因与其家庭因素有关,生长于异性包围圈,家庭气氛阴盛阳衰,母子关系欠佳或过度保护,读书时成绩平平,比较听话。

性心理障碍形成时间为16岁左右,此类人性犯罪多在8年后,即第一次性侵害犯罪时间在24岁左右。

因此,同时推断该罪犯年龄大约20余岁。

犯罪行为刻画:(1)为一男性青年。

四起命案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时间为深夜,但极少有人听见呼救声,说明罪犯动作迅速有力,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将四名青中年女性制服;结合三起伤害案件被害人的描述,确定罪犯年龄在25岁左右。

(2)可能是外来流窜人员。

据受害伤员描述罪犯身上有不干净异味,说不纯正武汉话,极有可能是外来流窜人员。

(3)罪犯有前科,为惯犯。

罪犯作案方式成熟,有一定的习惯性;罪犯胆大妄为,特别是在“611”、“612”和“613”连续3天,在两个辖区人口密集城区进行抢劫杀人,是“技高人胆大”的表现。

案件侦破此系列抢劫杀人案成功与湖南某系列案件并联案,获取罪犯相关资料信息,及时抓获罪犯段某(男, 27岁)。

段某,13岁时因盗窃罪被判入少管所3年,在所内因违反监规被加刑两年。

18岁出狱后,又因抢劫被判刑5年。

他性格内向,没有特长,没有爱好,没有恋爱过,但有酗酒、嫖娼、赌博等恶习。

由于整个青少年时代都在监狱度过,长期封闭,不能与人正常交往,这可能导致了他的人格扭曲,性格怪僻,仇视女性。

1999年3月始对单身女性进行抢劫、伤害甚至杀人,当年正好24岁。

收稿日期:200420320846刑事技术2005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