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最苦与最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精品课件
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 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 一种契约,便是自运己用对反于复自的己修加辞一,层深责入任浅。出地 [阐品释味了:“责任"的含义。]
有了这责任, 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 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采头用便层是递过进的的苦手痛法日,说明 未子尽。责一任生带应来尽的的苦责痛任无没法有排尽解,。便死也是带 着苦痛往坟墓里去。[品味:
]这种苦痛 却比不运得用普第通一的人贫称、表病达、自老己,的可观以点达,观语排言中肯, 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 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本段中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自 己的观点的?
本段论述分三层:首先通过举例, 引出责任;然后论述了责任的含义、范 围,明确了人生应负的各种责任;最后
学 只用了一段(4段)?
习
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
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
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与痛苦是分不
开的,或者说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
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
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
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
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
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忱国,那诸圣诸佛的 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 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 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 乐6.不有是人苦说呀:!“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 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 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 “才卸没却有"是,躲并责不任是,卸是了避就推没卸有责。任[品;味“:解除 "是本来有责任,后来经过努力完成了,二 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第15课最苦与最乐四川德阳五中肖冬编写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技巧,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学习作者选择论与运用论据的方法。
3.理解作者关于责任的观点,读出自己的真切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运用略读的方法,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是怎样做到人人笔下无而人人意中有的。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先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式,要求用着重号标出作者的观点,用[ ]标出论证的部分,用波浪线标出作者扣论点议论的文字,用序号标出意义段。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达观(dá guān):心胸开朗,见解通达纵然(zòng rán):纵使,纵令、即使--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纵使契约(qì yuē):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心安理得(xīn ān lǐdé):得:适合。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循环(xún huán):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沿曲折的路线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趣味(qù wèi):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
《最苦与最乐》字词拼音解词易错字辨析练习测试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人教版)
积累词语四
11.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12.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 奋斗到死为止。 13.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 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课堂练习一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恩惠 契约 讹诈 斟酌 弄巧成拙 循环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课堂练习二
2.解释下列词语。 契约 恩惠 悲天悯人 卸却 任重道远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苦心孤诣(zhǐ)
课堂练习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 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 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 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
课堂练习六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野生动物
救助心,一些遭到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 生了。
易错辨析一
(1)揽lǎn (2)失意shīyì (3)达观dáguān (4)契约qìyuē锲而不舍qiè (5)监督jiàn dū (6)排解pái jiě
易错辨析二
(7)循环xún huán (8)如释重负rúshìzhòng fù (9)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10)悲天怜人bēi tiān lián rén悲天 悯人min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
字词
第15课《最苦与最乐》
读读写写
揽lǎn 失意shīyì 达观dáguān 契约qìyuē 监督jiàn dū 排解pái jiě
读读写写
循环xún huán 如释重负rúshìzhòng fù 海阔天空hǎi kuò tiān kōng 悲天怜人bēi tiān lián rén
积累词语一
1、揽(lǎn):拉到自己身上来。 2、失意(shī复 yì):不得志。 3、达观(dá ɡuān):心胸开朗,见解通 达。 4、契约(qìyuē制):双方或多方共同 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 关系的文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二、故事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精选题高频考点(含答案)
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这篇散文是梁启超写的。
D.《谈语言》是作者接受《新闻与成才》杂志记者采访时的谈话记录。
【答案】A
8.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花儿赋予我们勇气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
论是身处高山还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乌
云密布,________;让我们做一朵花儿吧,无论是雍容华贵还是暗香浮动,_____放还是凋谢飘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优雅与高洁的气质
②都展示着昂扬与淡定的气度
试卷第 2页,总 16页
③都能无喜无忧,从容安然地面对
④都能宠辱不惊,恭敬自如地生活
A.③④②① 【答案】B
(3)____________: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 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4)___________: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答案】 (1)任重而道远: (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 (2)无入而
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3)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
试卷第 6页,总 16页
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①圣贤.(_______)
②悲天悯.人(___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修改。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_”
【答案】 (1)①(xián) ② (mǐn) (2)毫 豪 缆 揽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梁启超在《最苦与最乐》一文中关于责任感、担当精神以及苦乐观的阐述。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承担起责任,勇于担当。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最苦与最乐》这一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思考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梁启超所阐述的责任感、担当精神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讲解课文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贴近生活的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但感觉这部分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5.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探讨课文中的责任与担当,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把握梁启超在文章中表达的责任感、担当精神以及苦乐观,理解其深层含义。
-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论证方法以及句式结构,如对比、排比等。
-文章结构分析:掌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明确各段落的功能和联系,学习如何组织文章。
2.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理解与运用,提高朗读、解析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
3.培养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苦与最乐”的主题,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见解。
4.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5课 最第15课《最苦与最乐》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的作者背景、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主题思想探讨以及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作者背景:了解梁启超的生平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
2.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艰苦”、“责任”、“快乐”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15最苦与最乐共44页文档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教新编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5课 最苦与最乐
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 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 便日日得苦中真乐。”所以苦 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4、概括课文最后一段主要的内容。
勇于负责 不能逃避 责任是逃避不了的
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 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 是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 远不能解除了。
5.“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以前常听老一辈的人说:他们小时候, 一年要能吃上一餐肉,那算是一件快乐无 比的事情;而如今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却为 减肥而发愁。我也经常听同学们抱怨:上 学真苦啊!难道不上学就不苦吗?又有多 少人因为上不了学而痛苦。同学们,在你 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想,只有品尝过 生活滋味的人才能说得出它们的准确含义。 梁启超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就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我们来学习他的《最苦与最乐》, 了解一下名人的苦乐观。
2、在第5段中,作者除了引用曾子的 话作论据外,还使用了什么论据? 作者还举了“仁人志士”和“诸 圣诸佛”的例子,来证明身上的责任 越重,得到的快乐就会越大,尽责方 能得苦中真乐。这是事实论据,其论 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3、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 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 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分外( fèn ) 卸却( xiè )
★解释词语
预习检测
★莫若:不如。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任务繁重,道路遥远。 ★任重道远: 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契约: 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 ★死而后已: 斗到死为止。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 ★仁人志士: 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 ★悲天悯人: 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5 最苦与最乐
15 最苦与最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篇课文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重点)2.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难点)【过程与方法】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及语言表达能力。
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丰富的人文内涵,树立对他人社会及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重点)导语设计设计1:(激发兴趣)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
现在,我告诉你们:放假出去旅游最乐。
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分担。
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分享。
设计2:(激情导入)①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
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②展示有关报道: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
学习过程板书设计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勇于承担责任不能逃避责任分论点二: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以视频导入,直观、形象,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重视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词句、梳理情节到对文章结构的总结,从各个方面培养了阅读浅显议论文的能力。
3.注重联系生活,读写结合,通过片段说话训练加强了对主旨、生活的理解,也训练了写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的生活感悟较少,对主题的理解缺乏深度,课堂时间不够,导致说话训练很难普及,训练效果不如设想的理想。
七年级语文下册《15 最苦与最乐 练习》 含答案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恩惠()如释重负()契约()揽()悲天悯人()卸却()监督()凡属()恩惠(huì)如释重负(shì)契约(qì)揽(lǎn)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监督(dū)凡属(fán)2.解释下列词语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达观:契约: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仁人志士:心安理得:海阔天空:①失意:不得志。
②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③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④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⑤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6)契约:旧社会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等。
(7)任重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8)死而后已:一直走到死的时候才放得下。
(9)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10)心安理得:事情做得合理,对己对人都是很坦然。
(11)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3.请把下列语句和出处连接起来古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俗语无入而自得孔子任重而道远孟子如释重负曾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
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15最苦与最乐
15最苦与最乐教学目标1.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脉。
2.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学习文章流畅凝练的语言。
3.理解责任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什么最苦?什么最乐?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己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
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
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这位大学者是如何具体阐述的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知识,整体感知1.解题。
明确: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2.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I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等。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黄遵宪评价梁启超的文章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
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3.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应该像“君子”那样,“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明确:第一、二、三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四、五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和最乐》预习和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十五课《最苦与最乐》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戊戌维新运动(即戊戌变法 )领袖之一。
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
曾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其著作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中。
2.作者是一生思考、探索不息的学者。
从《最苦与最乐》我们可以学习卓如先生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味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价值取向。
如果能进一步结合当前的生活现实,联系实际,定能有助于我们培养自己对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认识。
内容主题《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即负责任是便背上身心的重担,是人生最大的苦,而尽责任正是人生最大的乐,时时尽责,更时时快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关键字词揽lǎn: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
失意:不得志。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qìyuē: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监督jiān dū:监察督促。
排解:解脱。
循环:往复回旋。
指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mǐn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要点点拔文章的论点是: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证时作者将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开篇用了一连串的排比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并将“贫”“失意”“老”“死”等人们常以为的人生最大痛苦一一加以否定排除,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合理答案:“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5课《最苦与最乐》优质课件
我会读
契约( qì ) 揽( lǎn ) 悲天悯人(mǐn)
恩惠(huì )卸却(xiè)纵然(zònɡ ) 监督(dū)循环(xún )如释重负(shì)
死而后已: 心安理得: 失意: 悲天悯人: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得志。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
概念: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
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又可分为三部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字词积累
词语 词义
近义词辨析
不同点 巧辨
失意
指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不
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来
的责任。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
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
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
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
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本文论述的道理: • • •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
人应当勇于担负责任,不应该逃避责任。
细读感悟
阅读第一部分,说说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
什么,他是怎样论述这个观点的。 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阅读全文 划分层次
概括内容
第15课《最苦与最乐》
2、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 深入阐述的? 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 是我没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 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 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3、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 么? 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 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 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 接受。
二.议论文语言特征: 准确性 严密性 逻辑性 生动性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概念使用准确;②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
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 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
三.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引 论)
1 、一般结构:
分析问题(本 论)
解决问题(结 论)
议 论 文 的 基 本 结 构
提出问题(引论):引出中心论点
(2).道理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 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 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论证)
(3).对比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④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形象生动
《最苦与最乐》词语解释【部编版七下第15课】
《最苦与最乐》词语解释【部编版七下第15课】
词语解释:
【无入而不自得】语出《礼记·中庸》。
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君子有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
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
【失意】不得志。
【达观】心胸开朗,见解通达。
【契约】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监督】察看并加以管理。
【排解】调解(纠纷);排除危难。
【循环】以环形、回路或轨道运行;特指运行一周而回到原处。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海阔天空】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15 《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空中课堂实录
15.最苦与最乐课堂实录环节一:积累语言学习课文之前,大家可以借助文下注释或工具书,先来扫除文字障碍。
1.看拼音,写汉字qi契约Xie卸却2.解释词义失意:不得志,不如意O达现: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排解:排遣,借某种事情来消除。
如释变负:像放下变担一样。
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环节二:积累文学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我们一起看文下注释①,来了解一下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
环节三:梳理文章层次这篇课文题目是《最苦与最乐》,围绕着题目我们可以展开思考:1.作者认为最苦的是什么?最乐的又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3.他又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4.我们注意到题目中有一个“与”字,连接了“最苦”和“最乐”,那么“最苦”与“最乐”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我们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观点。
文中哪些段落是紧紧围绕着题目中的“最苦”展开的?哪些段落是紧紧围绕着“最乐”展开的?同学们可以借助文章中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来划分文章层次,大家在文中可以迅速的捕捉到这样两句话:1第1段)人生什么事最苦呢?2第4段)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第1段第一句话就提出了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1-3段始终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议论。
第4段首句说“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接下来的4、5两段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围绕着课题,借助这两个标志性的句子,我们先梳理出了“最苦”和“最乐”这两个部分。
环节四:分析1・3段3.第一段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着“最苦”展开议论。
阅读议论性的文字时,梳理思路很重要,要注意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请大家自读第1段,并参照PPT加上序号。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②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答应的事、欠人的钱、
受人的恩惠、得罪人没赔礼
对比论证:负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
引用论证: 古语,俗语,名言
比喻论证: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 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
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 无人喜欢忧伤,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姐妹, 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 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 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 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 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 串欢乐的音符。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和方法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基本要求 论点的表 述形式 论点所在 的位置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观点明确,态度鲜明。 明确的判断、完整的陈述 “XX是XX”,“我认为”
lǎn yì guān qì
dū
jiě
揽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排解
xún shì 循环 如释重负
kuò
mǐn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xièquè 卸却
jiǒng
huì
迥乎不同 恩惠
1、如释重负
形容因解除重担或摆脱困扰而 感到轻松。
2、海阔天空
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 无边无际。本文形容轻松自在。
3、悲天悯人 哀叹时事的艰辛,怜悯人民的
疾苦。
4、迥乎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5、任重道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 的奋斗。
6、死而后已 7、仁人志士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 身。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 出力的人。
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为 三 个部分。
议论文三要素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
论点。
道理论证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 (引用论证)人 等来的名证言明警论句点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
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 论点。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 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第一部分(第1~3段):人生最苦之事是负 责任。 第二部分(第4~5段):人生最乐之事是尽 责任。 第三部分(第6段):人生中应当勇于承担 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 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 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标题、开头、结尾、自己概括
议论文三要素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基本要求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 以及统计数据等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 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事理等 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议论文三要素
论证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
过程和方法。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 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 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
梁 启 超
一导入、交流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 的事吗?
交流:把你生活中认为最苦的事说出来,让 大家一起来分担,把你生活中最乐的事讲出来, 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
梁启超对这一问题有他独到的认识,下面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 他的 《最苦与最乐》。
二、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 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 育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 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 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 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