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最苦与最乐 完整版课件PPT
合集下载
《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 运用举例论证,采用生活中的情境加以论述,进而叙述未尽责任的痛 苦状况,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
➢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 便有了责任。
➢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 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任务三:再读课文,内容解读
担责任: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最后一段证明什么内容呢? “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证明“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因为解除了责任,是尽了责任,会感觉再无负担,一身轻松;而卸
却责任,是未尽责任、推卸责任,但是责任依旧存在,会感觉时时受良 心责备,从而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也得不到安宁。
如释重负: rú shì zhònɡ fù 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ɡ 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任务一:借助资料,自主预习
扫清字词障碍。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 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 •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
➢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 便有了责任。
➢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 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任务三:再读课文,内容解读
担责任: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 4.最后一段证明什么内容呢? “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证明“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因为解除了责任,是尽了责任,会感觉再无负担,一身轻松;而卸
却责任,是未尽责任、推卸责任,但是责任依旧存在,会感觉时时受良 心责备,从而吃不香、睡不好,一天也得不到安宁。
如释重负: rú shì zhònɡ fù 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ɡ 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任务一:借助资料,自主预习
扫清字词障碍。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 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悲天悯人: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 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 • 论点:作者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见解、主张。 • 论据:证明论点的理由根据。 •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Part2-课程学习
议论文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 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 论点。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 正面论证,反面论证 中证明论点。
Part3-精读细研
2.苦乐与责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 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 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4
Part4-课文总结
《最苦与最乐》是近代著名的一篇议论文,本文认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 的苦,尽责任则是最大的乐。人必须尽到对家庭、社会、国家和自身的
责任,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Part4-课文总结
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从最苦的事和最乐的事两个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 诫人们人生在世,要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 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Part4-课文总结
人生最苦事: 背负责任
最
事未办 钱未还
恩未报 礼未赔
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 家、对自己的责任
• (1)列举了没有兑现承诺、欠钱未还、受人恩惠未报答、得罪人 没有赔礼等事例。
①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他便有了责任。 ②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 件事便有了责任。 ③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 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恩惠( huì ) 契( qì )约
最苦与最乐 课件(共30张PPT).ppt

2 学习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作技巧。
品格素养
搜集有关“责任”的名言,培养对社会、对他人、对 自己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
简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
介
一。从师于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1898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设问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本文开头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这一问题之后,
一连用了四个问句,连续提问,连续否定,句式简洁,语气 干脆,且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起到了吸引 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归纳总结
2.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开篇先提出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然后用了一连
段中的“我说人生最苦的事……未来的责任”,第④段中的
“翻过来看……人生第一件乐事”,第⑥段中的“到了长成
……永远不能解除了”三处议论句,很快就可以理清本文的
观点和论证思路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③):论述责任未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 脉 观点。 络
第二部分(④):承接上文“最苦”的论题,提出“最乐” 的论题,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多
音
( jiě )解放
字
解 ( jiè )押解
( xiè )解数
( fó )佛祖 佛
( fú )仿佛
( dǎo )摔倒 汗
( dào )倒退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既( jì )既然
字
即( jí )即使
赔( péi )赔礼 陪( péi )陪伴
必考字词梳理
品格素养
搜集有关“责任”的名言,培养对社会、对他人、对 自己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
简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
介
一。从师于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1898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设问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本文开头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这一问题之后,
一连用了四个问句,连续提问,连续否定,句式简洁,语气 干脆,且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起到了吸引 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归纳总结
2.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开篇先提出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然后用了一连
段中的“我说人生最苦的事……未来的责任”,第④段中的
“翻过来看……人生第一件乐事”,第⑥段中的“到了长成
……永远不能解除了”三处议论句,很快就可以理清本文的
观点和论证思路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③):论述责任未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 脉 观点。 络
第二部分(④):承接上文“最苦”的论题,提出“最乐” 的论题,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多
音
( jiě )解放
字
解 ( jiè )押解
( xiè )解数
( fó )佛祖 佛
( fú )仿佛
( dǎo )摔倒 汗
( dào )倒退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既( jì )既然
字
即( jí )即使
赔( péi )赔礼 陪( péi )陪伴
必考字词梳理
《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精读,理解论证
读“最乐”
★朗读第4节文字,标记出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名言(成语)来形容责 任尽过之后的“快乐”的?说说其作用。
如释重负:像放下了一个重担子一样,形容压力紧张过后的愉快心情。 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责任完了时的轻松愉悦。 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中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在作者眼里,“快乐”的决定权在哪里?
梁启超(1873—1929)
背景资料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此,哲人们有不少精彩 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感悟和思考。梁启超的这篇文章渗透 着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论述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 的理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 生活。一个有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希望唤起 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完成了责任。(尽责任)
。
得出结论:
人不应逃避责任,要勇于担责。
。
负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快乐。
中心论点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1)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分论点2)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 避责任(结论)
正反 对比 论证
精读,理解论证
说“最苦”
精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老吗?死吗?都不是。
。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因一份责任:
。
……
反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
。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添读,补充论据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贫吗?不是。颜回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失意吗?不是。刘禹锡被排挤到了一间陋室,高唱“何陋之有?” 老吗?死吗?都不是。邓稼先在核武器试验的现场喊道:“我不能走!”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因一份责任:老王临去世前一天,不忘恩情,为杨绛送去香油和鸡蛋。邓稼先去世前几个 月还签署了一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闻一多先生写《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给民族开救济的文化药方。 反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 木兰征战十年,胜利而归,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父亲造好了台阶,高兴地手都不知 道放哪里好。梨花姑娘们,帮助了路人,芬芳了自己。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最苦与最乐》(优质)PPT课件

议论文的三个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需要证明什么
用什么来证明
怎样来证明
预习检查 读一读
恩惠huì
dū
监督
qì
契约
lǎn
揽
卸xiè 却
péi
赔礼
如释shì重负
mǐn
悲天悯人
一 读一读字音
招lǎn( 揽 ) xiè( 卸)却 监dū( 督)死而后yǐ( 已)
dé
de
děi
dā
dá
得罪 过得去 得亏 答应 答案
【解析】A项中,“契”应读qì。
课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 :“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 的良心。
精读细研
3.作者引用这些名言佳句有什么作用?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 当勇于承担负责”的结论。
引用的作用: 一、内容上 1证明段中心 2突出、深化主旨 3突出人物形象 4丰富文章的内容 5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引用名人名言) 6增强真实性(引用人物自己的话) ;从侧面表现人物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的名言
1.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 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最苦与最乐》课件(26张PPT)

学习任务一:感知全文
(2)道理论证 ①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 块石头落了地”。 引用古语、俗语,形象贴切地写出了责任尽完之后的快乐 境界,语言浅显易懂。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论述君子终身忧虑的原因,丰富了 责任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学习任务一:感知全文
(3)对比论证 ①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 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 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贫、病、老的痛苦进行对比,照 应开头,突出论证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痛苦的观点。
学习任务一:感知全文
4.“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 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 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学习任务一:感知全文
5.苦乐与责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 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 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第四单元 16 最苦与最乐
设计说明
《最苦与最乐》是一篇思想深刻、论证严密、语言平实的议 论文。教学时,要厘清思路、品味语言,培养思辨的习惯与能 力;思考苦乐循环的关系,从小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 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 点。
2.学习本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 中心论点的写法。
七下语文15.最苦与最乐课件(共31张PPT)

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朗读课文第四段。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论证之美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 设问
• 肯定句、否定句;
• 反问
• 主动句、被动句
• 引用
•
……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语言之美 庄重不失灵动,流畅却不冗杂。 平易亲切,如话家常。 体现作者的远见卓识,深厚学养,忧 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逻辑之美
第一部分: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七 下语文 15.最苦 与最乐 课件( 共31张PPT)
梁启超先生通过本文,也道出自己对痛苦 和快乐的理解。
字词注音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悲天悯人(mǐn) 卸却(xiè) 监督(dū) 凡属(fán) 纵然(zòng) 循环(xún) 揽(lǎn)
解释词语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买卖房地产等的文书,也是所有权的凭证。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苦海: 原是佛教用语,后来比喻困苦的环境。
《最苦与最乐》ppt课件(30页)

担
责
任
曾子——任重而道远
含义:负担繁重而且路途 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曾子——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含义:一直走到死 的时候才放 得下,不也是很远了吗?
担
责
任
引用名言的作用:
证实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 乐才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 当勇于承当负责〞的结论。
担
责
任
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
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是乐而不是苦呢?
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 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 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 是乐,不是苦。
担
责
任
最后一段证实了什么内容呢?“卸却责任〞
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
证实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 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 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 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 ★莫假设:不如。
•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实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而艰巨。
•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 抱负的人。
用最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诵课文
• 1、本文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 2、划分文章的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论 乐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含义:好像放下了繁重的负担。形 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古语——如释重负
含义:本来担心或害怕 的紧张心情得到了缓解。
论乐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含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 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最苦与最乐》ppt课件

拓展延伸
说说你在自己学习生活中有怎样的责任。
对家庭负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对他人负责,尊重和接受他人,富有爱心与合作 精神; 对集体负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履行自己义务, 承担并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 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对社会有强烈责任感,对祖 国有历史使命感。
布置作业
“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 之间,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为中学生 的你,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吗?请谈一谈你对“责任”的看 法吧!不少于200字。
我们中学生从现在起就要充分认识到责任之重大,从今天起 就要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在未来,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会更重大, 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一起去迎接新的挑战吧!
板书设计
知责任,勇担当
最苦与最乐——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不惧责任 兼备智仁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啸腾流,雄少欧则则则强少 说
与!少海古苍硎胎翼谷渊,其于年洲国国国则年
,,,,,,,,
,
预习检查
1.文学常识填空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饮冰室主人 ,思想家、学者。1898年 参与“ 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流亡 日本。晚年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 师。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有 《 饮冰室合集 》。
明确: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4—5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6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
3.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许多有关最苦与最乐的观点,请找出来。 探讨交流,反馈结果(全文观点性的句子)。
明确:①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 任。
论证方法——
品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
《最苦与最乐》PPT教学课件

了解作者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 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 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 《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评了以 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 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负司 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 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 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引用孟子、曾子的话,证明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 是真乐,从而得出了“人生当勇于承担当责”的结论。
第三层(5-6):论证“人生应当用于负责任,而不应逃避责任”
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
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
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第一层(1-3):论证“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层(4):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层(5-6):论证“人生应当用于负责任,而不应逃避责任”
中心论点:人人必须尽责任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 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 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具有观点明 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公道、有周密的逻辑性的特点。
创作背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痛定思痛,站 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本文, 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未尽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检查字音
huì
恩惠
dū
监督
qì
契约
lǎn
揽
xiè
最苦与最乐PPT新课件

入手。
一 读一读字音 huì
shì
qì
恩惠
dé
如释重负
de děi dā
契约
dá
得罪
过得去
得亏
答应
答案
二
写一写字形
招lǎn( 揽 ) 监dū( 督 )
xiè( 卸 )却 死而后yǐ( 已 )
三
记记词义
1.失意: 不得志。 2.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达观、乐观辨析 两个词均有精神愉快之意,“达观”侧重对事情看 得开。如:遇事要达观些,不要愁坏了身体。“乐 观”侧重充满信心。如:对待困难,我们要有乐观 的态度。
3.【难点探究】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 “最苦”时用了两段(①②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 而用了一段(③段)? 【答案】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这个分 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 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
循环 。 是_______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 (3)“达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下 “如释重负”中“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 议论 (4)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 的表达方式。
积累与运用·练基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
心中的不满,如此寻环下去,定会感觉如释重负。有时候
不要咄咄逼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应常怀悲天悯人之心,
•
少一些飞扬跋扈。
积累与运用·练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监( jiān )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导入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想,只有品尝过生活 滋味的人才能说得出它们的准确含义。 但梁启超对 生活中的苦与乐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我们今天 来学习一下他的《最苦与最乐》,了解一下名人的 苦乐观。
导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 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 己的责任感。
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
说说作者
1.本文作者:梁启超 2.本文选自: 《饮冰室全集》。 3.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者、学者。 曾参与“戊戌变法”,广东新会人。 4.梁启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 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 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 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 感。
对事的责任•:_对__人___的__责__任___:__凡___属__我__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 对自己的责任力:量_能___够__做___得__到___的__,__我___对__于这件事便有
了责任。
•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 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 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 层责任。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 苦”
或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中心论点: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
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 把责任比喻为“重负”“石头”
5.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3)
论述“身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 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 (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
第三部分 (5-6)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 逃避责任”。
随堂训练
1、给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那良心便时时刻刻jiān dū( )在后头 (2)这种苦乐xún huán( ),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 趣味 (3)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 )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 苦痛,也都可以 (4)我若是将责任卸( )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集体抢答
填空:
负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_逃_避__责_任_ 。
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知足 ,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安分,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达观 ,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责任 。
简要回答:1.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 快乐。
同桌互探
•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 4.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5.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 经历等等
事实论据:“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 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 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 言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道理论据: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 “心 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 “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引用名言论证
举例论证
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 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 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
有抱负的人。
朗读课文(点我)
初步感知 这篇文章给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什么是最苦
什么是最乐
苦和乐之间是什么关系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 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 )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 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X )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 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 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 )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 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 “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 )
2.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 一件乐事。
3.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5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 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4.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 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监督 循环 mǐn xiè)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 担。) B. 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 以(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C.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 远。指要走的路还很遥远) D.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 自然的广阔。)
字词验收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揽(lǎn) 卸却(xiè)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失意:不得志。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
自由自在的。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
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我想,只有品尝过生活 滋味的人才能说得出它们的准确含义。 但梁启超对 生活中的苦与乐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我们今天 来学习一下他的《最苦与最乐》,了解一下名人的 苦乐观。
导学目标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 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 己的责任感。
最苦与最乐
第一课时
说说作者
1.本文作者:梁启超 2.本文选自: 《饮冰室全集》。 3.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者、学者。 曾参与“戊戌变法”,广东新会人。 4.梁启超文风:流畅、犀利、凝炼
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统治腐 败,人民过着痛苦不堪的生活。一个有 良知的致力于中国改革的维新运动领袖, 希望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责任 感。
对事的责任•:_对__人___的__责__任___:__凡___属__我__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 对自己的责任力:量_能___够__做___得__到___的__,__我___对__于这件事便有
了责任。
•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 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 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 层责任。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 苦”
或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中心论点: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
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 或 “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 把责任比喻为“重负”“石头”
5.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1-3)
论述“身负未尽的责任是人生最 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 (4)
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
第三部分 (5-6)
论述“人生当勇于尽责,而不能 逃避责任”。
随堂训练
1、给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那良心便时时刻刻jiān dū( )在后头 (2)这种苦乐xún huán( ),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 趣味 (3)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 )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 苦痛,也都可以 (4)我若是将责任卸( )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集体抢答
填空:
负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能_逃_避__责_任_ 。
作者认为,贫而不苦的原因是 知足 , 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 安分, 老、病、死不苦的原因是 达观 , 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 责任 。
简要回答:1.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 快乐。
同桌互探
• 1.在课文中找出表明作者苦乐观的原句。 •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 4.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 5.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是什么?
3.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 据两种,请从文中找出相应例子。
事实论据
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 经历等等
事实论据:“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 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
道理论据 经典性的著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 言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道理论据:古语说得好, “如释重负’;俗语亦说, “心 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所以说, “无入而不自得” 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结合以上论据的类型,你认为本文主要 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引用名言论证
举例论证
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 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 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
有抱负的人。
朗读课文(点我)
初步感知 这篇文章给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什么是最苦
什么是最乐
苦和乐之间是什么关系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 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 ) (2)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 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X )
(3)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 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 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 ) (4)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 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 “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 )
2.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 一件乐事。
3.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5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 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4.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 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监督 循环 mǐn xiè)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 担。) B. 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 以(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C.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 远。指要走的路还很遥远) D. 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 自然的广阔。)
字词验收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揽(lǎn) 卸却(xiè) 监督(dū) 悲天悯人(mǐn)
失意:不得志。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
自由自在的。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
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