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最苦与最乐》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最苦与最乐》练习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契约(qiè) 揽住(lǎn) 悲天悯人(mǐn)

B.卸却(xiè) 赔礼(péi) 如释重负(shì)

C.恩惠(huì) 缠着(chán) 自投苦海(tóu)

D.坟墓(mù) 大抵(dǐ) 心安理得(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 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

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 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龙井,鼻端的茶香似有若无,思绪慢慢随着汤茶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开来,细细地品,那浸泡在盏中的茶,滚滚红尘中偶尔的一颗散淡的心。

A.缭绕荡漾不是而是歇息

B.环绕荡漾不是就是栖息

C.环绕飘扬不是而是歇息

D.缭绕飘扬不是就是栖息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雾霾任重道远,什么时候蓝天才能成为生活常态?

B.在这场英超比赛中,曼联在主场3∶0战胜了斯托克城。赛后林加德说:“这场比赛让人如释重负。”

C.与其争得头破血流,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D.他说自己当村干部几十年,为群众办事就是图个心平气和,对得起自己的良心。5、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季节的体验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7、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8、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9、给文段分一下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②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为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④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⑤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⑥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0、下面句子表述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B.课文第四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引作论据,曾子的话引作论点。

C.课文第四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

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11、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

A.课文《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作者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

B.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C.《少年中国说》不是梁启超的文章。

D.“少年智则中国智”是梁启超说的话。

12、“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使用修辞手法是()

A反问 B设问 C排比 D对比

二、问题理解

13、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观点是:。

14、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15、“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句话写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6、作者认为真正的痛苦源自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

17、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

18、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三、课内阅读

1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常存善念

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制高点;恶念,是万恶之源,从这里可以滑入恶的深渊。

善念,在修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①。思想支配行动,这是一条定律。善念支配行动,则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

二是②。善念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意识。因此说,善念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内驱力。

三是③。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依靠道德修养和道德积累。从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可以看出,善念之积累对于……个人良好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善念不是先天的,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道德教育,环境熏陶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我们的信念,是追求真理、追求正义、追求光明、追求真善美。这样的信念一经在自己的头脑里生根,它就会成为自己的善念之源。

善念来源于正确的善恶现。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善恶观,才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抑恶扬善,走向光明。善念来源于后天的实践。善恶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形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把善念转化为善行的时候,才能实现善念的社会价值,因为善念是根,善言是花,善行是果。要做到常存善意,就要经常自思内省,排除邪念。明代杨继盛在其《遗嘱》中有一段深刻的论述: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还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意,便禁止勿思。此段论述令人深思,耐人寻味。我们应该是恶当惊,是善则喜。去恶扬善,唯善是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