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原文
庄子原文翻译最后一篇至乐
至乐一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
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
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
诚有善无有哉?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诠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
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
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
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请尝试言之。
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
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
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三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
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
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
死生为昼夜。
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四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髒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齐天乐·蟋蟀》原文赏析
《齐天乐·蟋蟀》原文赏析《齐天乐·蟋蟀》原文赏析1齐天乐·蟋蟀宋朝姜夔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
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
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
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
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
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
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
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豳诗漫与。
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
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齐天乐·蟋蟀》译文诗人庾信先是在吟《愁赋》,接着又听到一阵凄切的私语声,原来是蟋蟀在叫。
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
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正当思妇失眠,起来寻找机杼,想织锦书寄给远方的时候。
在列着画有青山的曲折屏风的闺房里,夜气凉透,孤居独宿,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啊!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风雨,为什么这虫声老是应和着砧杵声,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呢?它在旅舍里迎接寒秋,在离宫中凭吊冷月,该是另有许多伤心的事罢!《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曾描写过它,那些诗句像是率意而为之的。
可笑的是世上那些无知小儿女,他们蹲在篱笆旁,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灯来,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虫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地弹奏出来,听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齐天乐·蟋蟀》注释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
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
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丙辰岁: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名镃.张俊孙,有《南湖集》。
张达可,张链旧字时可,与达可连名,疑是兄弟。
《最苦与最乐》PPT
目录 contents
课前自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 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新学 词语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三、达标自测
整体感知
一、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在现代汉语词 典中查找新学词语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负责任 是人生最大的 第一部分:(1~2)论述“__________ 痛苦”。 尽责任 第二部分:(3)论述“____________ 是人生最大的 快乐”。 勇于负责任 , 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_____________ 逃避责任 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
课内精读
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 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 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 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 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 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 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 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 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痛苦往
整体感知
2.你认为文中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 有何不同? “卸却”责任是指未尽责任,推卸不管;“解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是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卸却”责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逃避,反而自投苦海;而“解除”责任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释重负,得真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有三个要点: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③尽责任,就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语文写作指导:从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中学写议论文作文(话题:“苦乐观”)
跟着大师学写作从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中学写议论文作文(话题:“苦乐观”)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忧后乐”。
诚然,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使命来,尽一责任去。
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
它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人生什么是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及原文
最苦与最乐阅读答案及原文《最苦与最乐》现代文阅读原文翻过来看,什么事最欢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开心,真是不能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欢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怪,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去,到处尽责任,便到处欢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欢乐。
欢乐之权,操之在己。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得意”,正是这种作用。
《最苦与最乐》现代文阅读题目11、选择。
“无入而不得意”在文段中最正确的意思是:()(2分)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没有进去,就什么都得不到。
C、没有经受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D、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逍遥自在的。
12、选段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3、结尾处“这种作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文段论证论点的方法有:道理论证,比方论证,对比论证。
请任选一种举例加以分析。
(3分)15、结合自己的感受,谈一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3分)《最苦与最乐》现代问阅读答案11、(2分):D12、(3分):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1分)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欢乐(2分,“尽”字无写扣1分)13、(2分):尽责任所产生的效果(“尽”字无写扣1分)14、(3分,例子1分,说明2分。
此题意在考查分析技能,意近理通即可酌情给分)答案略15、(3分)(答案新奇独到,不求全都)略【阅读练习题】1.分别选择与以下两个例词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项。
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原文、词语、作者
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原文、词语、作者原文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最苦与最乐 课件(共30张PPT).ppt
品格素养
搜集有关“责任”的名言,培养对社会、对他人、对 自己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
简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
介
一。从师于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1898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设问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本文开头在提出了“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这一问题之后,
一连用了四个问句,连续提问,连续否定,句式简洁,语气 干脆,且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起到了吸引 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归纳总结
2.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文章开篇先提出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然后用了一连
段中的“我说人生最苦的事……未来的责任”,第④段中的
“翻过来看……人生第一件乐事”,第⑥段中的“到了长成
……永远不能解除了”三处议论句,很快就可以理清本文的
观点和论证思路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③):论述责任未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 脉 观点。 络
第二部分(④):承接上文“最苦”的论题,提出“最乐” 的论题,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多
音
( jiě )解放
字
解 ( jiè )押解
( xiè )解数
( fó )佛祖 佛
( fú )仿佛
( dǎo )摔倒 汗
( dào )倒退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既( jì )既然
字
即( jí )即使
赔( péi )赔礼 陪( péi )陪伴
必考字词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三、拓展延伸
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 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 处?
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 ,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 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四)讨论第4、5自然段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 么?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 是乐而不是苦呢?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 句子加以说明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 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2.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 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 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 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 一层责任。 3.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 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 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注音: 契约q ( ì) 揽( lǎn ) 悲天悯人(mǐn ) 3、解释词语 莫若: 不如。 达观: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 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任重道远: 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死而后已: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仁人志士: 4、 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最苦与最乐》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2.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1895年赴北京参加会试,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二、故事背景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思考话题。对此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原文与赏析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原文与赏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原文与赏析一、原文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我没能做到,我便对那事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病苦、老苦、死苦,因为那是可以看得见的病苦、老苦、死苦,而这种苦痛是看不见的,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的。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最苦与最乐
作者接着用三个“凡属”概括了所 有的“责任”:受过他人好处,我应该 做的而且有力量能够做到的,自己打主 意要做的事,对于他人,对于这件事, 对于将来的自己就有了责任。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任则得大快乐; 尽小责任则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去尽责,想 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之在手,苦中有真乐, 苦乐循环是有活力的人间的一种趣味。
• 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 大的痛苦”。 •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 的快乐”。 •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 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分析课文:
• a、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 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贫→知足;失意→ → 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b、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 呢?请用原文回答。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 ⒔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 俗语、谚语。 • ⒕教师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 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 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 ⒖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 a. 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 b. 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 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 • c.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改变容 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 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最苦与最乐》选自《饮冰室全集》
【梁启超】(1873~1929) 近资 产阶级代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 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 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幼 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 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 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 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 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 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 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 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 为变法做宣传。著有《饮冰室全集》
15.《最苦与最乐》课堂实录(上)
15.《最苦与最乐》课堂实录(上)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最苦与最乐》。
【积累语言】学习课文之前,大家可以借助文下注释或工具书,先来扫除文字障碍。
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积累文学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启超,我们一起看文下注释①,来了解一下作者:【梳理文章层次】这篇课文题目是《最苦与最乐》,围绕着题目我们可以展开思考:1.作者认为最苦的是什么?最乐的又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3.他又是怎么把道理说清楚的?4.我们注意到题目中有一个“与”字,连接了“最苦”和“最乐”,那么“最苦”与“最乐”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我们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观点。
文中哪些段落是紧紧围绕着题目中的“最苦”展开的?哪些段落是紧紧围绕着“最乐”展开的?同学们可以借助文章中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来划分文章层次,大家在文中可以迅速的捕捉到这样两句话:第1段第一句话就提出了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呢?”1-3段始终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议论。
第4段首句说“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接下来的4、5两段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围绕着课题,借助这两个标志性的句子,我们先梳理出了“最苦”和“最乐”这两个部分。
【分析1-3段】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着“最苦”展开议论。
阅读议论性的文字时梳理思路很重要,要注意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1段)请大家自读第1段,并参照PPT加上序号。
我们把第1段相关信息做了归并,分成这样三层内容:第一层直接入题提出疑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第二层提供了一系列答案,但都被否定了。
第三层作者表明自己的想法,对“什么是人生最苦的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莫苦于”,意思是“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苦”,回应了提问中的“最”。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1段如果没有第二层的内容,第一层设问、第三层回答。
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赏析
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赏析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赏析《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
此诗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将进酒》原文注释赏析1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解1、将:请。
2、会须:正应当。
3、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李集中提到元丹丘的有多处。
他也是一个学道谈玄的人,李白称之为“逸人”,并有“吾将(与)元夫子,异姓为天伦”(《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及“故交深情,出处无间”(《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之语,可见李白和他的友好。
4、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
馔玉:梁戴嵩《煌煌京洛行》:“挥金留客坐,馔玉待钟鸣。
”馔:吃喝。
韵译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最苦与最乐ppt优秀课件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 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 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 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段的内容。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④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 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一、(1、2、3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 苦”。 二、(4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5、6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而不能 逃避责任”。
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 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 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 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
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三、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自由诵读)
读完后填空:
__负__责__任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尽__责__任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负__责__任__,而不能 _逃__避___责__任__ 。
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 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 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 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 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 乐。”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也说过:“人能 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 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 了。”我们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我们也 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让我们铭记 责任,因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 要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原文阅读
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二日《时事新报·学灯》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
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後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
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加重的了。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直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一翻过去,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
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
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