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和虚构教学设计
《写作 写实和虚构》教案
写作写实和虚构教学目标:1、了解写实的方法、技巧及作用。
2、了解写作中想象力的重要,体会在初中阶段写作能力中,写实才是“核心竞争力”。
3、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写一些生活中未接触过的事物,编写一些情节虚构性的作品,学写小小说、剧本等。
教学步骤一、什么是写实,什么是虚构?写实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强调的是真人真事。
写实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写,重在刻画事物的形象。
前提是注意观察,要求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突出真实的细节,营造真实的环境。
虚构就是在符合生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再创造。
虚构能跳出现实的束缚,重在运用想象和联想。
要求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不能胡编乱造。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例文评析例文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也是他的真情告白。
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于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愤愤不平,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
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和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苏轼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
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
你看,这是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
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点评:苏轼是历史上一个活生生的文学人物。
他的一生,可写的内容很多。
本文的独到之处就是避实就虚。
作者没有刻意地讲述他的故事,而是将诗人的命运与作品相互交融,娓娓道出,写出了苏轼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写作 写实和虚构》研讨课教案_0
写实和虚构【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写实手法。
2.了解什么是虚构手法。
3.结合课文中虚实结合的范例体会虚实手法的作用。
4.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虚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中虚实结合的范例体会虚实手法的作用。
2.学习从写实向虚构延伸,尝试提供一些情景进行虚写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小测试:1、背出下列询词中虚写的诗句,老师提供作者篇名,生抢答。
曹操《观沧海》:日月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铁马冰河入梦来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装素,分外妖烷,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哪些向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加粗的实写其余全是虚写。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实写”与虚构。
二、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检查预习)步聚一知识梳理夯实概念1.什么是实写?实写:就是对眼前真实事物的描写,一般是眼睛能直接看到的事物或景物,都是身边的实物。
2.什么是虚写?虚写:则则刚好相反,它所描写的事物不是眼前的真实事物,而是由眼前的事物联想、想象、回忆设想等方式得到。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之后,老师再一次强调:虚与实是相对的:容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想象为盛;已知为实,未知为虚。
3.课文中虚实结合的例子?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震,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朱自清一一《春》b、我读到此处,在品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一一《背影》4.“虚实结合”这种写法的作用?师生共同归纳:不仅拓展了文章内容,而且拓展了文章意境,还丰富了文章情感,增强了文章广阔的审美空间,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
真实性与虚构性在作文中的运用(五年级语文教案)
文章标题:真实性与虚构性在作文中的运用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要完成许多作文。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语法的规范性,还要关注我们写出来的故事内容是否真实可信,是否符合逻辑。
而真实性与虚构性则是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运用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真实性是指作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或者是基于真实事件所改编的。
比如,我们可以写一篇自己的体验稿,记录一次旅游、尝试新的运动或学习一门新技能的经过。
这些内容都是真实的,我们不需要再去创造人物、场景等,只需要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经历即可。
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中吸取思想,创作出一个看似虚构但又贴近生活的故事。
虚构性则是指我们在作文中创造出的人物、环境、情节是没有实际存在或没有完全存在的。
比如,我们可以以一个男孩为主人公,讲述他在幻想中能力超强的故事,或者写一个很神奇的故事。
这些内容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动脑筋想象并描述出自己的想象。
在作文中,真实性和虚构性的比重各不相同,也不固定。
有时我们会更强调真实性,更像是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时我们则会更注重虚构性,更像是在创作一个奇幻神秘的世界,让读者进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中。
无论是真实性还是虚构性,在运用中都要注意逻辑、合理性和完整性。
无论故事情节是真是假,它的情节必须具备完整性和合理性,不能有逻辑性和结构性上的缺陷。
同时也要注意节奏和时间的控制,避免过于冗长或过于短暂,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浅谈真实性和虚构性在作文中的运用,其实就如同水火不相容,但是,它们似乎又是相由心生的。
在作文中若是能够真正地运用好真实性和虚构性,会使我们的作文内容丰富充实,更加引人入胜。
作文的真实性和虚构性各有千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创造出生动、鲜活、有价值的作文。
素材来自于生活,创作发挥个人想象,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写作 写实和虚构》研讨课教案_16
九年级下册作文教学之四——“写实和虚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写实和虚构两种写作手法的特点。
2.延伸阅读,引导学生体会写实和虚构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写作中的作用。
3.写作实践,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实和虚构这两种手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写实和虚构两种写作手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写实和虚构这两种手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时】3课时(说明:第二课时学生创作,第三课时讲评习作。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重温经典,巧辩实虚。
1.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片段,认真思考:哪些内容侧重写实,哪些内容又是虚构的呢?片段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批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钥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片段2.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了错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片段3.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写实和虚构
《写作学习---写实和虚构》教学设计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五中学徐蕾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写实和虚构两种写作手法的特点。
2、明确虚构的基本要求,既要大胆想象,又要合乎情理,初步掌握其应用技巧。
3、写作实践,学生在修改作文实战中能运用写实和虚构两种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4、激发学生写作时运用想象虚构的兴趣,促进敢于创新作风的形成。
教学方法四步教学法学展评练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怎样大胆而又合理的虚构。
教学用具:多媒体、白板、展台二、过程与方法一导入师:莎士比亚创作了夏洛克这个“吝啬鬼”的代表人物,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名扬四海,鲁迅把孔乙己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些经典人物都是文学家们以现实生活人物为原型,虚构情节与人物特点,最终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认同。
不光是小说、喜剧中常将写实与虚构大量使用,在我们中学生的写作中,如果能恰当运用写实与虚构的写作方法,将会让我们的文章大放异彩,脱颖而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在记叙文写作中写实与虚构的合理运用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一段微课来了解一下写实与虚构。
二、课文分析,归纳方法1、仔细揣摩《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了突出爸爸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布局谋篇中怎样将“爸爸”与“花儿”结合在一起?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手法,将人事与物象结合,对于突出人物特征,丰富文章内涵有很好的作用。
2、分析《那树》选文中,为了表现老树的神圣,使用了哪些手法进行描写的?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加入了联想和想象,更加形象,打动人心。
3、在《热爱生命》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来展现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心理描写把事件发展的速度放慢了,充分展现出主人公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在生与死之间抉择。
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着震撼人心魄的力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写作 写实和虚构》研讨课教案_17
《写实与虚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作中写实与虚构的关系。
2.通过阅读交流讨论明晰虚构在文学创作中的基本方法与价值3.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让虚构更有价值。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感悟提升与以读促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课前在讲台上摆放一瓶康乃馨,由眼前所见的花朵,激发学生热情,教师请学生口头描述这一瓶康乃馨引发自己的联想与想象。
教师:有的同学看到这瓶花联想到春天,有的同学由这瓶花想象到百花盛开的花园,还有的同学由康乃馨联想到母亲,可以看到,同样的一瓶鲜花不同的同学联想与想象到的人、事、景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大家瑰丽的想象赋予了这瓶花更缤纷的色彩!此刻吸引大家的已不是这瓶花的“实”,而是同学们联想与想象的“虚”,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来学习《写实与虚构》。
二、话题讨论1.教师提问:相信大家对写实不陌生,这是我们写作的前提,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强调是真人真事。
写真事,诉真情;那什么是虚构呢?你在什么文学作品中读到过?学生结合阅读体验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虚构,则是在符合生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再创造,艺术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突出主题所用的种创作手法。
在相当多的文学作品中存在虚构,虚构需要联想与想象。
比如说大家读过的科幻作品、童话、小说等都离不开虚构。
2.教师追问:在你阅读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虚构吸引你?为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在班级展示。
教师适时点拨,明确虚构的要点:(1)虚构一定在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象。
例如科幻之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以离奇的想象,情节曲折吸引人,但艺术的虚构与胡编乱造是不同的,要在观察体验基础上虚构。
(2)写作中的虚构与真实一样,是一种艺术创造:一是无须实有,必求能有;二是杂取种种,糅合而成;三是包含作者主观的正确认识。
鲁迅说过,“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
小说中虚与实教学设计
小说中虚与实教学设计虚实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构、模拟和实例等手段,将抽象概念或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虚实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虚实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虚实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真实而又生动的情境和案例,来帮助学生将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个小说中虚实教学设计的例子。
例子:《红楼梦》中虚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红楼梦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2. 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探讨文学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1. 虚实结合的导入通过欣赏和讨论一幅具有红楼梦特色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红楼梦中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经典情节的实际再现以一段红楼梦中经典情节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演绎。
每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展示情节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体验并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3. 虚实结合的文本解读给学生发放一段红楼梦的文本,要求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者对人性、家族、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和表达。
4. 虚实对比的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续写。
通过续写故事情节或者改编角色命运,让学生参与到虚构故事中,发挥想象力,并在创作过程中理解和运用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和技巧。
5. 虚实结合的评价与反思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让学生从中获得反馈和启示,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虚实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和亲身担当角色,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对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手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写实和虚构
《写实和虚构》导学案1、看图说话说说荔枝:2、我们的发现(1):写实:虚构:3、佳作欣赏第一层次:明析写实与虚构叶圣陶的《荷花》(节选)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丁立梅《小扇轻摇的时光》(节选)我仰面躺下,对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来的蒲扇,慢慢摇。
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色里静静开放。
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小院。
恍惚间,月下有小女孩,手执小扇,追着流萤。
4、我们的发现(2):虚实结合:写作启示:5、佳作欣赏第二层次:感悟写实与虚构的技法朱自清的《背影》(节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评析:阿长与《山海经》(节选)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身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