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最新整理).doc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最新整理).doc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是: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区别是:4、(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认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划分标准是: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前言:-介绍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及其重要性一、生活的意义与价值1.生活的定义与本质-动物性与人性的区别-生活的基本特点:时间、空间、自由意志等2.生活的意义与目的-存在主义观点:自由、选择与责任-幸福观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3.生活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人生观与人生目标的建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二、哲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哲学的定义与本质-三个基本问题:存在、知识与伦理-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畴2.哲学的基本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策略论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三、生活与伦理1.伦理的定义与意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的功能与作用2.生活的价值与伦理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道德困境与道德选择3.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人生尊严与人权的价值四、生活与知识1.知识的定义与本质-直觉与经验的知识-理性与科学的知识2.生活中的知识需求与知识获取-判断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3.知识与心灵的关系-知识的价值与人的自我实现-知识的限度与人的局限性五、生活与存在1.存在的定义与本质-真实与虚幻的区别-存在与本体的关系2.个体存在与普遍存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他者关系-普遍与虚幻的存在意义3.生命与死亡的存在问题-生命的意义与生死观的塑造-生命的有限性与死亡的必然性结语:-总结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及其对个人与社会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思考与应用哲学原则来指导生活与人生的选择。

生活与哲学每日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每日复习提纲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要求:正文、小字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二课的内容读熟。 重点背: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P10-11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11-12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及各自的根本观点P12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各自的优缺点P12-13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各自的特点P13 6、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P14
①规律客观性的含义p33上 ②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方法论p33下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P3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要求:正文、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五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意识的本质(共四点)p37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P38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3点)分别体现在哪些 方面?P38 4、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的原因 ①意识活动的两组特点 ②P39上第一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5、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表现及其各自方法论意义p40 6、区分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及主观能动性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要求:正文、小字部分都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三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时代与哲学的辩证关系P16-17 2、真正哲学的含义P16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 的三大基础)P18-20 4、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三个 统一及其意义)P20-21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读熟就可 以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要求:正文、名言、专家点评、相关链接部分都 要认真读、理解 把第四课内容读熟 重点背: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P28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及其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P29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P30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世界物质性原理)P30 注意区分:1、3、4各自的内容 5、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运动的含义P31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运动和物质的关系P31-32 (离开运动谈物质,中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P32 (区别加联系以及只承认静止和只承认绝对运动所犯的错误)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提纲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辩证唯物论⒈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方法论】: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⒉意识的能动作用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

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⑴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丧失斗志)【方法论】:我们应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

⒋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思想。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习生活与哲学全册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哲学素养和思考能力。

通过复习提纲的引导,使学生对生活与哲学的主要概念、理论和观点有更清晰的认识,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目标1. 回顾生活与哲学全册的主要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2. 加深对生活与哲学中重要概念、理论和观点的理解。

3.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提升哲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生活与哲学的起源与发展2. 生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3. 生活与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4. 生活与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5. 生活与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应用与挑战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生活与哲学的重要概念、理论和观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活与哲学的理解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与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4. 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环节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生活与哲学全册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生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与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等方面的问题。

2. 教学内容:存在问题:探讨实体的本质、存在的问题与非存在的问题等。

知识问题:研究认知的起源、过程、限制等。

价值问题:涉及善恶、美丑、正义等价值观的探讨。

理性问题:讨论理性的本质、作用及其在认识和行为中的地位。

心灵问题:探讨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意识的本质等。

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教学评价: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七、生活与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1.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生活与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古希腊哲学、启蒙哲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以及这些流派的代表人物。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专业班教案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全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哲学概述1.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主要分支1.4 哲学的功能与意义第二章:唯物主义哲学2.1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2.3 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2.4 唯物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三章:唯心主义哲学3.1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2 唯心主义的历史发展3.3 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3.4 唯心主义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四章:辩证法哲学4.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4.2 辩证法的历史发展4.3 辩证法哲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4.4 辩证法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第五章:人的生活与哲学5.1 人的生活与哲学的关系5.2 哲学对人的生活的指导作用5.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哲学思维5.4 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6.2 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3 主要伦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6.4 伦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七章:政治哲学7.1 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7.2 主要政治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7.3 政治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7.4 政治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八章:美学与艺术哲学8.1 美学的定义与意义8.2 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8.3 主要美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8.4 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九章:宗教哲学9.1 宗教哲学的基本问题9.2 主要宗教哲学理论及其代表人物9.3 宗教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价值9.4 宗教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第十章:当代哲学热点问题10.1 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10.2 全球化背景下的哲学挑战10.3 科技发展对哲学的影响10.4 哲学在应对现实问题中的角色与责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伦理学与道德哲学6.1 伦理学的定义与意义:伦理学是研究道德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如何区分善恶、如何做出道德决策等问题。

生活与哲学提纲

生活与哲学提纲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⑴哲学本义: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真正哲学的作用:①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②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③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④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总之,哲学的任务: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方法论、具体科学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注: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①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即我们常说的哲学原理。

②方法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即怎么去想问题、办事情。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⑵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知识有三类:一类即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等。

另一类即社会科学知识,如伦理学、经济学等。

还有就是思维科学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

②哲学与具体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第二,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

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⑶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生活与哲学的本质区别•生活对哲学的影响•哲学对生活的影响•生活中哲学问题的体现二、人生观与价值观1. 人生观•人生观的概念和分类•人生观与生活态度的关系•不同人生观的比较分析2. 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和种类•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不同价值观的比较分析三、思维方法与生活1. 逻辑思维方法•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关系•逻辑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提高2.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辩证思维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辩证思维方法的培养和发展四、生活与人生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及其反思•人生的意义及其追求•生活与人生意义的联系和辩证关系五、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地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古代与现代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六、人与社会的哲学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地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社会问题背后的哲学思考七、人际关系与沟通的思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模式•沟通的重要性和方法•原因与解决方法八、伦理问题与道德选择•伦理问题的本质和分类•道德选择的依据和困境•道德决策的思考和判断九、人的自由与责任•自由的内涵和限度•责任的内涵和层次•自由与责任的统一与相互关系十、人的幸福与境界•幸福的定义和实现•境界的内涵和形成•幸福与境界的关联与互动以上提纲为《高二政治》课程中的《生活与哲学》主题复习提纲。

将以上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对生活和哲学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生活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哲学生活复习提纲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必修四考前知识导读第一单元: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第二单元:规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上升性,真理,实践的特征,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特殊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法。

第三单元:辩证否定观,发展观,矛盾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重点论。

第四单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题,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创造有异议的人生。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整个世界(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升华,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唯物论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规律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密不可分,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联系观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联系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法是联系观的重要内容。

辩证否定观是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重点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题,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创造有异议的人生,这些都是哲学与生活智慧的密切关系。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2)联系:哲学关于世界观的沥青拌合站增压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正确地看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下有下划线斜体者即为其含义)
二、基本关系: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生活与哲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生活是一部浩瀚的长篇小说,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主角。

我们每天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也享受着美好的时刻和快乐的时光。

人们对生活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生活就是一场旅程,有的人认为生活是一种修行。

无论怎样看待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不断地去思考与探索。

第二章:哲学的本质哲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研究宇宙、人类和人类思维的本质。

哲学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如何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等等。

哲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时间、空间、存在、知识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第三章:生活与哲学的联系生活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人类思考生活意义的一种方式。

通过哲学的思考,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指导人们走向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道路。

同时,生活也是哲学思考的来源与对象,通过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哲学的观点与理论。

第四章:生活中的哲学智慧在生活中,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智慧,它可以指导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平静,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哲学智慧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从而更好地去处理复杂的生活问题。

第五章:建立哲学思维要建立哲学思维,首先要学会思辨和批判性思维,不能轻信一切,要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其次,要学会承受不确定性和矛盾的存在,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矛盾,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最后,要学会感恩和珍惜,感恩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切,珍惜与他人的交往和分享。

结语生活与哲学紧密相连,通过哲学思考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哲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世界上过上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感谢阅读这份《生活与哲学》的全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最新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三复习用

最新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三复习用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据最新考纲、最新教材整理)第一部分《哲学入门》1、哲学是什么(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区别:具体科学揭示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揭示最一般、本质的规律)(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3)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4)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的作用)2、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3)成为基本问题的根据: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3、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二者的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二者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3)二者的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金、木、水、火、土、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客观唯心主义(上帝、理念、绝对精神)4、马哲(1)马哲产生的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哲的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B、C、D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4)马哲的地位: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派别】
1.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就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一种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 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上述两点表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客观 唯心 主义
把人们思维中的概 把某种 客观 把人们思维中的概 精神 当作世 念夸大为脱离了物 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神化了的绝对 界的本原 质的神化了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 上的一朵无实花" 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 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1.(了解) 产生的条件: 1.(了解) 产生的条件: 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 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 的其他巨大进步.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2.(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2.(理解) 理解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 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的统一. 3.(理解) 3.(理解) 理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

高二《哲学与生活》知识提纲【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身边(哲学离不开生活):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生活离不开哲学):①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自发、零散的世界观不叫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6、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也就是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2)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孤立的、静止的,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

但二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后者总是从属于前者。

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是:一方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认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5、(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了解)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划分标准是: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8、(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的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9、(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最显著的特征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1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指明了物质的惟一特性。

12、(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3、(理解)哲学上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4、(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5、(理解)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6、(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而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指意识的起源)。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离开了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意识就不会产生(这是指意识的生理基础)。

17、(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反映。

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形成意识(这是指意识的内容)。

18、(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9、(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其次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既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20、(运用)坚持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地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要求我们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认识论)2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2、(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3、(理解)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25、(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26、(理解)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7、(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世界观: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观: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8、(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整体与部分的区别①二者的内涵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②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指导意义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9、(理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30、(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3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世界观: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总之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2、(理解)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33、(理解)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世界观: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34、(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35、(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世界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