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教学目标:1.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条件。

2.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第一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波。

2. 声音的传播:介质与声速。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演示声音的产生,让学生感受振动与声波的关系。

2. 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并通过实例说明声速的变化。

作业与练习:1. 解释声音产生的原理。

2. 描述声音传播的条件及影响声速的因素。

第二章:声音的特性1. 音调:频率与音高的关系。

2. 响度:振幅与声音的强度。

3. 音色:波形的特征。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变化。

2.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作业与练习:1. 解释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

2. 分析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

第三章:声音的应用教学内容:1. 声音的反射:回声与混响。

2. 声音的吸收:吸音材料的应用。

3. 声音的利用:声波传递信息与能量。

教学活动:1. 实验演示声音的反射和吸收现象。

2. 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作业与练习:1. 解释声音反射和吸收的原理。

2. 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声学综合练习1. 声学基础知识综合复习。

2. 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声学知识的自测。

2. 讲解声学问题的解决步骤。

作业与练习:1. 完成声学知识自测题。

2. 分析并解决声学问题。

第五章:声学与生活教学内容:1. 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声学与环保。

教学活动:1. 讲解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讨论声学与环保的关系。

作业与练习:1. 列举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分析声学与环保的关联。

第六章:声学基础知识扩展教学内容:1. 人耳的听觉范围和听力感知。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测量单位,以及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声源2. 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速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力4.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5. 声音的测量:单位、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过程,声音的特性及测量。

2. 难点: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及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声音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电话通话,引出声现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以及声音的特性。

3. 演示:利用多媒体演示声音的传播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4. 讨论:分组讨论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并举例说明。

5.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声音特性和测量单位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声音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并探讨原因。

2. 声音的应用:介绍声音在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如超声波、听力测试等。

中考一轮复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中考一轮复习--声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导学案
课题
第三章声现象
设计者
上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知道乐音三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2、会观察比较声波的图形进行问题分析。
3、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掌握控制噪声的途径。
4、知道超声和次生的特点和应用。
学习
重难点
理解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乐音三特征的区分以及控制噪声的途径。
学习内容
高音歌唱家——指高;高声大叫——指大;
闻其声而知其人——依据不同人的来判定。
三、噪声和回声
1、噪声来源于物体杂乱无章的的振动。
2、人们以(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3、减弱噪声的方法:控制噪声应着眼于、、三个环节。
在减弱,如:汽车排气管上加装消声器、禁止鸣笛、肃静的提示。
在减弱,如:公路旁设置隔音屏障,植树造林等。
6、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超过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Hz的声音。超出了人耳听声频率范围,所以人耳都听不见。
二、乐音的三个特征
1、音调: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
音调跟发声体有关系,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音调越高。
2、响度(音量):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响度跟发生体的和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3、音色(音品):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3、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不变
C.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不变D.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
4、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5、小明同学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分析乐器的声音产生原理。

1.2 声音的传播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式。

探讨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因素。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第二章:声音的特征2.1 音调解释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感受音调的变化。

分析常见乐器的音调特征。

2.2 响度讲解响度与振动幅度和距离的关系。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响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响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声音的反射与折射3.1 声音的反射解释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反射声音。

分析回声的产生和应用。

3.2 声音的折射讲解声音在介质界面时的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折射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折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声音的吸收与衰减4.1 声音的吸收解释声音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吸收声音的过程。

分析吸音材料的应用。

4.2 声音的衰减讲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现象。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衰减声音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衰减在实际环境中的影响。

第五章:声音的应用5.1 声音与信息传递讲解声音在通信、广播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声音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和限制。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信息传递的未来发展。

5.2 声音与音乐艺术解释声音在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作用。

探讨不同乐器声音的特点和音乐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不同音乐风格中的声音运用。

第六章:声波的特性与测量6.1 声波的特性讲解声波的基本特性,包括振幅、周期、频率等。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声波特性的测量方法。

分析声波特性对声音特征的影响。

6.2 声波的测量解释声级计等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学会使用声级计进行声波测量。

引导学生思考声波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2)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3)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声音的特征;(3)运用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2)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1)声音传播的动态过程;(2)声音特征的数学表达及其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特征,引发对声学知识的兴趣。

2. 声音的产生:(1)讲解声音产生的原理,振动产生声音;(2)展示实验,观察物体振动时的声音;(3)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

3. 声音的传播:(1)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介质传递声音;(2)展示实验,观察声音在空气、水中的传播;(3)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 声音的接收:(1)讲解人耳接收声音的原理;(2)展示实验,观察人耳对不同频率、响度的声音的反应;(3)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声音接收的局限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知识点;3. 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声音特征的掌握情况;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1. 音调: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实验:通过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观察音调的变化。

练习:分析不同乐器的音调变化,理解音阶的形成。

2. 响度:定义: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包括声波进入耳道、振动鼓膜、传到听觉神经等。

4. 声音的特性: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与材料和结构有关)。

5. 声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波清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声音特性的理解。

2. 难点:声音传播的介质和声波的传播特性。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声波演示仪、实验器材(如音叉、尺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音乐或播放声波清洗钟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引入声现象的学习。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学生用手掌拍打桌面,感受声音的产生。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需要什么条件?3. 学习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通过示例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声波演示仪上的波形,加深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4. 探究声音的接收:讲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声音是如何被耳朵接收的?5. 学习声音的特性: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和区别。

通过实验和示例,让学生体验不同特性的声音,培养学生的音感。

6. 声的应用:介绍回声定位、声波清洗等声学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特性的重要性。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世界》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世界》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导教案第三章?声的世界?杨坡中学物理组魏延山一、知识再现〔自主、迅速复习本单元内容,并仔细思虑,沟通议论达成以下问题〕1、由察看和实考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二胡、提琴等乐器是靠弓和弦的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发出声音的。

2、声音的流传是需要的,它能够在气体中流传,还能够在体和体中流传,声音在真空中流传,声音在三种不一样状态的物体中流传速度的关系是,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还与相关,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3、叫乐音,叫噪声。

4、乐音有三个特点,叫响度,响度与相关,还与相关,叫音调,音调与相关,音色与有关。

5、称为频次,它的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6、往常人们从噪声的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7、叫超声,叫次声。

超声有哪些用途?次声有哪些危害?8、人、狗、海豚的的听觉频次范围分别是多少?9、经过上边的学习沟通,独立达成知识网络:声的世界声音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的流传:流传声音需要_________,流传声音的介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以传声.思虑不一样介质流传速度关系.音调: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决定.乐音的三因素响度: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决定.声音的分类音色又叫音品,反应了声音的质量与特点.噪声减弱的门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超声与次声超声特点:______________.次声特点:______________.〔评论:该环节能够在讲堂上达成,也能够提早按排在课前达成。

该环节倡导教师用教案的方法,精心编写教学设计使目标问题化、题目化体现给学生。

教师也能够知识梳理的形式,将本章所学的根基知识经过教案体现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达成,将本章所学的根基知识进行回想,实现知识的再现。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固体、液体、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实例2. 声音的传播空气、液体、固体传声的原理声速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回声和反射现象3. 声音的接收人耳的结构和听觉原理声音的放大和减小耳机、麦克风等设备的原理4.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区分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音阶和音律的概念5. 声现象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噪声控制和防治声波在医学、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特性的基本原理。

2. 难点:声音传播的速度计算、回声和反射现象的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音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声音现象,如敲击物体、吹奏乐器等,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特性的基本原理。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如振动实验、声速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声音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声音特性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3. 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声学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前沿动态。

声现象_导学案

声现象_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导学案(一)声现象一、知识网络(自主学习)二、考点提升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慢。

(3)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跟踪练习】“山间铃想马帮来”这句话中,铃想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如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如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依赖于。

【触类旁通1】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只有超声波【触类旁通2】为了使教室内上课的学生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那个方法有效合理()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考点二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都是声音的特征,但三者的含义不同,主要表现为:【跟踪练习】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他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他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触类旁通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触类旁通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 B. 音调C. 音色D.频率考点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复习课一、教学目的: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根底学问。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限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学问。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学问解答简洁的回声计算题4、熟识中考在这局部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察形式。

二、教学重点及考点分析:本章重点学问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及声音的利用。

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限制为热门考察对象。

本章支配2课时。

三、根底学问讲解(教师边讲根底边穿插根底题目练习):1、声音的产生: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顿,物体的发声就停顿,但声音可接着传播。

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闻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宏大的涛声。

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拟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间隔。

声速及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

C、听觉器官完好:教师简要讲解并描述人耳的构造,着重讲清晰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振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局部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承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声音的三个特性:A、音调:声音的凹凸,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凹凸”问题。

①确定音调的因素:频率(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3. 能够运用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现象。

二、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3. 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难点1. 声音传播的原理2. 音调和响度的区分3. 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奥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声源(如鼓)、接收器(如耳朵)、测量工具(如尺子)等3. 生活实例素材教案内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展示实验:鼓声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展示实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1. 音调讲解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展示实验:不同频率的声音。

2. 响度讲解响度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展示实验:不同振幅的声音。

3. 音色讲解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波形越复杂,音色越丰富。

展示实验:不同波形的声音。

三、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 讲解声学在通讯、音乐、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2. 分析生活实例:电话通讯、音响设备、隔音措施等。

四、课堂练习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知识。

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的关键点。

2. 强调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复习课堂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布置练习题,提高学生对声学的应用能力。

六、声音的反射和折射1. 声音的反射讲解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展示实验:声音在墙壁上的反射。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教案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中考声现象复习教案【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基本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区分它们。

3.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利用和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利用。

2. 教学难点: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回声和混响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声音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

2. 教学素材:声音实验视频,声音案例图片,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声音实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好奇心。

2. 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引导学生理解音叉、弦等振动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3. 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引导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条件。

4. 声音的接收:讲解人耳如何接收声音,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对听觉的影响。

5.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通过实例让学生区分这三个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影响因素。

6. 声音的利用:讲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音响设备等,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技术的发展。

7.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回声与混响1. 回声:解释回声是声音在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通过实验或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回声的形成。

2. 混响:讲解混响是多个声源产生的声音在空间中相互反射、干涉形成的复杂声音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混响与回声的区别。

3. 回声和混响的利用:介绍回声和混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厅的音响效果调整,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实际意义。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

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声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使学生了解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3. 声音的接收:人耳听觉范围及超声波、次声波。

4. 声速: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5. 音调: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6. 响度:振幅决定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7.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关系。

2. 难点:声速、音调、响度和音色的计算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声现象的奥秘。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与声现象相关的实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声现象。

2. 讲解声音的产生,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3. 演示实验,如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

4. 讲解声音的传播,介质的种类和传播条件。

5. 讲解声速的概念及其与介质、温度的关系。

6. 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及其关系。

7. 进行案例分析,如音箱、耳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8. 课堂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9.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声现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超声波的应用:如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声现象五、知识应用1、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翁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___的___而产生的。

当有人敲鼓的时候,如果在鼓面上刚好有几粒沙子,则可看到沙子跳动起来,据此可知,__________。

2、、在一个玻璃钟罩里有一只电铃,通电时,可以清楚地听到电铃的声音。

但如果用抽气机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通电后,人将___(“能”、“不能”)听到声音,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在钓鱼的人总是不愿讲话,是因为_______,会把鱼吓跑的。

4、、在录音机正前面约6cm的地方点燃一只蜡烛,并且使烛焰对着扬声器的中央,当打开录音机并使录音机发出强烈的节奏,则你可观察到_________的现象。

据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声音的三个特性”考题集:(1)“震耳欲聋”是指___;(2)“声音刺耳”是指___;(3)“小芳的歌唱得比小红的好”,这指的是两人的声音的____的好坏;(4)收音机、电视机上的“volume”旋钮所控制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5)人耳很容易区别笛子、二胡的声音,是靠辨别他们的____;(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的发出声音的___;(7)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___;(8)初中男学生的声音浑厚而沉闷,是他们的声音___小;(9)“低声细语”是指___小;(10)“这首歌音太高”是指声音的___;(11)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而女高音歌手则为他轻声伴唱。

前者指的是声音的___,后者指的是声音的___;(12)购买音响设备时,总要考虑其“保真度”,这是指保持原声的__。

6、笛子发声是管内的空气柱发生___的结果.7、当一场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安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本章自测题一、选择题:1.手指拔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A.手指B. 琴弦C.空气D.弦柱2.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空气B.汽油C. 钢铁D.真空3.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即使相隔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A.月球上的尘埃太多B.月球上的温度太低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吸收了声音D.月球上没有空气4.两人不用通信设备就能交谈的情况是()A.在月球上B.在一间漆黑的房子里C.分别站在海拔1km的山顶和山脚下D.在两架同向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5.擂鼓人大力擂鼓,是为了使鼓声()A.升高音调B.增大响度C.改变音色D.以上的说法都有可能6、盲人善于分辨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各有 ( )A.独特的音调B.独特的响度C.独特的音色D.不同的声速7.在剧院的墙壁上常常涂上一层凹凸不平的材料,这是为了 ( )A.美化墙壁B.防止声音发生干扰C.防止声波被减弱D.无法判断8.把相同的几个杯子盛上不同的高度的清水,用筷子敲击它们,可以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A. 音色不同B.响度不同C.音调不同D.以上都有可能9.在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记时员为了记时准确,在记时时,应 ( )A.听到发令枪声的同时立即按下秒表B.看见发令枪散发出白烟时立即按下秒表C.凭自己的掌握,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都可D.一看到枪的白烟立即按下秒表10.下列现象是利用了回声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录音棚内用软泡沫隔音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雷雨天时,先听到闪电,后听到雷声1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声现象导学案

第3讲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知识点梳理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4、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6、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另一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二、题型、技巧归纳1、(2016呼和浩特)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C.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D.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2、(2016徐州)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

4. 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5.(04·龙岩 )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
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和确定出像的位置。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
1. 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
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
线关系、两角关系) 。 3. 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
6. 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别在
的两侧;
等于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

,反射角为
。▲
7. 平面镜成像: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的
相等,像与物体到 _____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 )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
10cm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 ),所成的像是正立、
的虚像。
四、课堂检测:
图2
1. 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
2. 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 漫步在湖边, 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 看到水中
树林的倒影是光的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导学案-声现象.doc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导学案-声现象.doc

2019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导学案-声现象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复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形式。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热爱科学、立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品质.【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而发生,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声波可以用来观察,声音的传播需要,、、都可以传播声音,不有传声。

声音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

人耳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至少是,因此人要听到回声距障碍物到少米。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4、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声音可以6.令人厌烦的噪声:〔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乐音是指通常是指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的。

噪声是指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2〕噪声的来源和分类:阅读课本P16页回答以下问题。

〔3〕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4〕噪声的控制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在图中指出说明是哪一种。

7、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阅读图并回答以下问题:把频率范围在Hz至Hz之间的声波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的应用:利用超声波的特点粉碎结石,超声波的特点做B超或声呐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声现象、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一课时)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乐音的三个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知道光的反射规律(三条:三线关系、两角关系)。

3.知道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四个关系。

二、基础知识与方法:
1.声音是由物体的 发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真空不能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速度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m/s 。


3.乐音的三个特性: 、 、 。

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 和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 不同。

声音的强弱以 为单位。

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和 。


4.减弱噪声的方法:(1)在 处减弱;(2)在 过程中减弱;(3)在 处减弱。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 的传播速度最大,近似等于 m/s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的速度 。


6.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 的两侧; 等于 。

当入射光线垂直入射到反射面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7.平面镜成像: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像,像与物体的 相等,像与物体到_____ 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位置的连线与镜面 。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音色”)。

2.(09·龙岩)图1中扬声器发声时小纸片上下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
在 。

3.(06·龙岩)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2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
角的大小。

4.(06·龙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5.(05·龙岩)下列现象属于光反射的是( )
A.人影相随
B.凿壁借光
C.镜花水月
D.手影游戏
四、课堂检测:
1.当一个人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来解释的是( )
A.水中倒影
B.影子的形成
C.日食现象
D.小孔成像

1
图2
图4 3.下列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见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闪电传播更快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4.弦乐器在试音时都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来调节声音,这么做主要是调节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5.(04·龙岩)在演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老师先拿了一个与镜前相同的物体放在镜后,让它与镜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 和确定出像的位置。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填“控制变量”或“替代”)法。

接着老师又拿了一个
光屏放到镜后承接物体的像,结果光屏承接不到像,这是为了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6.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会在墙上产生一个明亮的光斑,射到白纸上则不会产生光斑,这是由于光射到平面镜上会产生 反射;射到白纸上会产生 反射造成的。

7.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进网里,可见 是可以传播声音的;将耳朵贴在铁轨上会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运动的声音,这说明 也是可以传播声音的,而且 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要快。

8.上课时学生听到教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教师的声带 ,使空气产生 再使学生的耳膜 。

9.家长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书房学习,家长为不影响孩子学习会调小电视的音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还会关上书房和客厅之间的门,这是在 减弱噪声,孩子会戴上耳塞,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0.已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0
,则入射角为 。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少到30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11.外科手术室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手及医疗器械由于光沿 传播而产生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 (填“一
个”或“多个”)发光而较大的光源组成。

12.画出图3中的反射光路。

13.在图4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所给物体的像。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四章多彩的光(第二课时)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三线的关系、两角的关系)。

2.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知道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4.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知道光的三基色、颜料的三原色。

二、基础知识及方法:
1.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在 的两侧。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图
3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___ 入射角。


2.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


3.近视眼矫正应配戴 透镜;远视眼矫正应配戴 透镜。


5.白光是由 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是 、 、 。

颜料的三原色是 、 、 。


三、体验中考:
1.(09·龙岩)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

摄像机的镜头是 透镜。

拍摄时演员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2.(09·龙岩)画出图1中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

3.(09·龙岩)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让一束平行光经过
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2所示),测得
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将物体放在 点(选填“A ”、“B ”、
“C ”或“D ”),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4.(08·龙岩)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另一侧距透镜10cm 处的
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这个透镜去观察
小蚂蚁时,蚂蚁与透镜的距离应该
10cm (选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正立、
的虚像。

四、课堂检测: 1.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于入射角(填“大”或“小”)。

2.在鸟语花香的季节里,漫步在湖边,观赏平静的水面下小鱼在树林倒影中游动,看到水中树林的倒影是光的 现象,看到水中的鱼的像是光的 现象。

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当物体距透镜45 cm 时,所成的像是___ __、_ __的_ _像。

4.小敏是集邮爱好者,他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10cm(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所成的是___ ____、___ ____的_ _像。

5.(04·龙岩)用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纹,则手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cm
B.10cm ~20cm 之间
C.小于10cm
D.大于20cm
6.在手表的表面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表盘上的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看到的是什么像?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图1
图2
水 空

图3
7.现有下列光学器件:(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

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

牙科医生观察牙齿用的镜子 ;近视眼镜用 ;远视眼镜用 。

8.请在图3中完成光路图或在方框中填上适当
类型的透镜名称。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园艺家为什么失败?
一个爱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

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的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照射植物。

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可是园艺家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体的颜色构成所致。

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的(或者说恰恰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

只是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因为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缓慢,甚至枯萎。

请回答:
(1)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2)由此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3)文中提到,“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文章中有没有提到或暗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的?如果有,请在文章中用波浪号“ ”标出来,并概括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