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的斗争
唐宋时期
(一)唐代的佛教和道教
唐代的宗教种类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 摩尼教以及祆教等。其中势力最盛,在哲学思想上影响最大的是佛教和道教。
1. 佛教宗派及其哲学
公元前800—200年是人类文化成熟的“轴心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各种宗教和理论,我国的儒学和道教也产生在这个时期。
儒道佛融合的基础,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顿百姓所需要的,如《三教平心论》卷上所说:“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也可以说是佛修心灵,道修身体,儒修品德,三者缺一不可。其次,是人在不同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家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二种精神是不够用的。就人生来说主要是儒道精神,道家讲人生策略的时候告诉人们你不需要什么,而儒家只告诉需要什么;前者是智慧, 后者只是知识和本能。复次,最根本的,是儒道佛三家在思辨方法上的互补性。 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太实用了,哲学思辨不够深入;道家和佛家对现实尘世持一种超脱或遗弃态度,总讲些游离现实,抽象深奥的道理,哲学思辨反而上去了。尤其是佛教,在三家中是哲学思辩层次最高的。三家在哲学思辨上的互补性还在于,儒学善从正面论述,道家善于反面认识,佛教视而不见,不反不正,三者的配合恰似数学上正数、负数和零一样,配合起来是完整的认识方法。由于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唐朝盛世有容纳气度,使得隋唐时期儒道佛三家并存、融合,并且都是立足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都得到了改进。比如儒学在这个并存、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佛道精神,开始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即理学的转变。
唐太宗时期的佛道之争及反佛运动
由上一节可 以看 出,唐太宗是非 常重视儒学 的。道教 ,作 为土生土 长 的 中 国 教派 同样 得 到 了重 视 。 因此 , 中 国本 土 产 物 儒 、道 两 教 与 印 度 传人 的佛教这三者之 间发生 了教义和礼仪上 的争论 。儒 、释、道 三教论 衡最早发生于三 国时代 ( 这一点 《 广弘明集》 卷一 中有 明确记载 ) ,之 后各个朝代都有大大小小各种形式 的三教论衡。这里 ,我们 主要 介绍一 下 发 生 在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时期 的佛 、道 之 争 的 问题 。 贞 观 年间 发 生 了一 场 佛 道 先 后 问 题 的 争 论 ,唐 太 宗 专 门为 此 争 论 颁 发 了一道诏书 ,诏书名为 《 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内容如下 : 老君垂范 ,义在清虚 ;释迦遗文 ,理存于因果 。详其教也 ,汲引之 迹殊途 ;永其宗也 ,弘益之风齐致 。然则大道之行 ,肇于邃古 ,源出无 名之始 ,事高有外之形 。……况朕之本系 r起 自柱下 。鼎祚 克 昌,既凭 上德之庆 ;天 下大 定 ,亦 赖无 为之功 。宜有 改张 ,阐兹玄 化。 自今 已 后 ,斋供行立 、至于称谓 ,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郭本之俗 ,畅于 九 有 ;尊 祖 之 风 ,贻 诸 万 叶 。 1・
唐 太宗时期 的佛道之争 及反佛 运动
刘 丽
( 四川 大 学 文学 与新 闻学 院 四川 成 都 6 04 ) 10 1
摘 要 :唐太 宗吸取 隋亡教训 ,调整统治政 策、缓和阶级 矛盾 ,出于政 治 目的,对释 、道 、儒三教都加 以利 用,特 别对佛教 实行 整顿 和善加利用 ,由于各个阶段政治 需求不 同,对待佛教的 态度也有相应 的变化 ,出现 了反佛 、护法等举 动,本文就是从这 个 出发 ,通过挖掘 各种史 实记录和诏令 ,对唐太 宗时期的佛道之争及反佛运动进行探讨 ,来 阐释历代 帝王对待佛教的 态度 变化的原 因。 关 键 词 :李 世 民 、唐 太 宗 、佛 教 、儒 教 、道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K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0 6 ( 0 1 9—0 0 0 2 X 2 1 )0 0 0— 2 从次子李世 民到唐太宗李世 民 李世 民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 (公元 5 8年 1 ) 9 月 ,其父
佛、道、儒三教之争
佛、道、儒三教之争进入东晋以后,佛教大致已在中国初步站稳脚跟,便觉得不能一让再让,一忍再忍,于是开始抽出一部分力量来反击道教的挑战了。
前述元魏僧徒所作《汉法本内传》,便是这种反击武器之一。
他们造作的不少经典多称佛——释迦牟尼为老子并且亦是孔子的老师,甚至更长辈。
如东晋名僧支遁在《释迦文佛像赞序》中说:“昔周姬之末,有大圣号佛;……络聘周以曾玄。
”这样一来,就不但把佛说成是老子的师父,而且还是他的“太爷”辈;老子和庄子则成了佛的“曾孙”和“玄孙”,连当弟子的资格都不够了。
以后的《正诬论》则说老子闻道于竺乾古先生。
古先生即是佛,所以“老子即佛弟子也。
”《清净法行经》又说;“佛遣三弟子(到)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
净光菩萨,彼称颜回。
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震旦即中国,儒道的祖师都成了佛弟子的化身,这大概是最早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佛道的祖师问题一直闹到隋唐宋元之际。
武则天时期,佛教比较得势,有一个僧人就站出来请求销毁《老子化胡经》。
祟佛的武则天还算民主。
指定了8名儒生出身的学士讨论这个问题;可是得到的结论是:“汉隋诸书所载,不当除削”。
直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1264—1294年),朝廷还三次组织佛道辩论《化胡经》的真伪。
有关记载说,因为元代统治者是“胡人”,便未能容忍诋毁“胡神”。
辩论的结果,是道士落发,《化胡经》连同刻版一起被焚。
东晋至宋元时期佛道徒们的辩论最初还比较有理智,最多也只是吹牛大赛而已;可是。
以后竟发展为相互诽谤与谩骂,如佛教徒作《笑道论》,道士则有《道笑论》,言语粗俗,很令人扼腕。
佛道之间的矛盾冲突,往往和封建社会的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历史上多次的灭佛或灭道。
如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太武帝灭佛,固然有着崔浩、寇谦之怂恿的因素,但太武帝也想通过此举证明自己亲汉不亲胡,证明自已是黄帝子孙(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子昌意的后裔)。
有权继承伏羲、神农的嗣统。
又如北周武帝灭佛抑道,也完全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最初未必想焚经毁像,只不过是想排出儒先、道次、释最后的次序,以证明自己不是五胡,有资格统治汉族罢了。
试论东晋南朝时期的佛儒道之争
“ 释道 ” 。随着魏晋玄学的发展 。 一些 名僧将佛教教 义 中的 愁惧” …埘。对于何充等的上书 , 冰拒而不 纳, 庾 并再次代
成帝下诏日: 分别尊卑是体国之大经, 不宜“ 以殊俗参治,
怪诞杂化” 。何充 等再 作辩解 说 :不 令致拜 , … “ 于法无
一
其德而遗其礼 , 沾其 惠而废 其敬哉 !既理所 不容 , 亦情所 不安。 …1针对桓玄 书 中所陈 , ” 8 2 吏部 尚书 王谧 、 门慧远 沙
相继答 书 。 陈述不敬 的道理 。王 谧说 : 佛法 之兴 。 自天 “ 出 竺……至于君御之理 , 莫不必 同, 沙门虽意深 于敬 , 以 今 不
其时佛僧名士结为至交一座座寺塔在京都拔地而起佛教兴盛引起了东晋南朝时期的儒道佛之间的争斗其中较大的争论有四次即沙门不敬王者之争因果报应之争争这些斗争不仅促进了道教和佛教的发展和融合使其政治影响不断扩大而且开拓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广阔前景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维普资讯
亏 。… 坚决主张沙 门不 向君主跪拜 。 ” 后 至隆安年问(9 —4 1 , 37 0 )桓玄重 申庾冰之议 , 并与八 座书 日:夫佛之为化 , “ 虽诞 以茫浩 , 推于视听之外 , 以敬 然 为本。 … “ ” 沙门之所 以生生 资存 , 日用于理命 , 亦 岂有受
“ 与玄学贵无派的“ 相提并论, 空” 无” 提出“ 无在元化之先,
七宗繁盛的局面, 而土族道教方在形成之中, 为了抑制佛
教的发 展 , 中崇奉儒 道 的大臣便 向佛徒佛 僧发 难 , 朝 要求
他们向皇帝行跪拜之礼 。于是 , 发生 了“ 沙门不敬王者 ” 的
这样两次争论的结果最终 以儒道让步而 告终 , 教所 佛 以能在两次争论 中取胜 , 一是 由于佛 教势力 强盛 。 二是 儒 、ຫໍສະໝຸດ “ 沙门不敬王者” 之争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国学论文】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国学论文】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摘要: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
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佛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
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一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佛教不仅非常懂得“入乡随俗”的重要性,而且它本身也具有适应环境的内在机制,因此,在它传入中国以后,就以“随机”、“方便”为理论依据,十分注意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
人们常说,佛教自传入始,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
从思想理论上看,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佛教的道化和儒化,而外来佛教的道化和儒化最早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表现出来的。
从历史上看,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它只是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一般百姓很少接触,基本没有汉人出家为僧,少量的佛寺主要是为了满足来华的西域僧人居住和过宗教生活的需要。
3第三章 儒道佛的斗争与交流
第四个贡献是圣人观。佛的圣人观其一是 佛的本体论特征的问题,其二是佛与众生 的关系。小乘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最主要 的是他的形体、能力方面的特异造成的, 因为圣人虽具种种特异,但总与众人一样 要为其形质性所阻碍,不可能一一接引众 生,治理众生,相反,他是通过人类创造 制度、风俗的方式来与众生发生关系。而 大乘不重视佛的色身,而是强调佛法,认 为由于佛法才使佛陀成佛,佛陀不过是依 据佛法成佛的众多佛之中的一个。这是众 生成佛有了可能性。
2、玄学的特征
(1)玄学不再以儒家经典为唯一依据,而是以 《老子》、《庄子》、《周易》为谈资, 这三部书的内容玄远,便于阐发新义。
(2)玄学家们企图以孔子和老子,即道家的无 为和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的思路,对 汉道神学化的儒学进行改造,抛弃其所 造成的精神压力。
(3)玄学在方法论上是以思辩代替了神秘 性,玄学讨论问题都有哲学思辩的色 彩。从根本上抛弃了儒学的神学化外 衣。 (4)玄学着重讨论传统政治哲学忽略的问 题,即政治思想合理性之基础和原则。 它不大讲具体问题,而侧重讨论某些 在前一阶段被认为是自明之理的概念。
道教的思想和实践渊源于两方面。从哲学基 础上说,道教承袭和利用了先秦以来道家的 理论,在宗教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它吸收 了中国远古以来的神仙方术等巫术。从道教 在其往后的发展看,道教从佛教那里得到了 启示和借鉴,甚至照搬了一部分内容,从而 完善了自己作为一种宗教的教义和制度。
道教最初形成是在东汉后期,当时存在两个 教派,一是张角创立的太平教,另一个是张 陵创造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太平经》为 依据,五斗米道以《老子》为经典,两者都 利用为人治病的方式进行宗教的宣传和组织 工作。东晋葛洪对道教理论的梳理和调整, 为道教的改造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北魏道士 寇谦之在崇信道教的魏太武帝和宰相崔浩的 支持下,对道教制定了乐章新法,对早期民 间道教进行了成功的改造,为北天师道。南 朝庐山道士陆修静提出上清、灵宝、三皇三 清尊神,又依据儒家的宗法思想和制度,并 吸收佛教的修持仪式,改革五斗米道,为南 天师道。经过南北朝的改造,道教从形式到 内容都得以健全和完善。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汇报人:
中国古代儒道佛三教的合一与冲突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03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04
儒道佛三教在文化传承中的表现
05
儒道佛三教对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06
儒道佛三教的现代意义与启示
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01
儒道佛三教的历史背景
章节副标题
02
儒教的发展历程
道教: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审美等方面有重要贡献。
儒教: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强调慈悲、智慧和因果报应等理念,对中华文化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广泛影响。
三教合一:儒道佛三教的融合与创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道家强调自然无为,注重个体自由和内心平静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注重个人修行和心灵解脱
三教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特色
儒道佛三教的哲学思想与理念
章节副标题
03
儒教的仁义礼智信
仁:爱人、爱人民,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义:正义、道义,坚持正义,维护道义
礼:礼仪、礼节,遵守礼仪,尊重他人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传入途径: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传播方式:通过译经、讲经等方式传播
传播范围:从西域到中原,再到江南地区
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
三教在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下)
佛教与中国文化(下)楼宇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一、佛教的本土化及其对大乘佛教人文精神的发扬(一)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冲突儒跟佛的冲突是怎样慢慢化解的?其实当然更多的是在佛教传入以后,前面讲到的这些冲突里面,其实主要反映出来的儒跟佛的冲突,也还有很多道跟佛的冲突,但是由于儒家在当时来讲,应该说还是占一个最主导的地位的这样一种意识形态了,所以跟佛发生冲突,就特别刚才我讲的这些出家、忠孝等等这些观念,那么这个时候尽量得来强调儒佛的一致性、尽量得来强调佛教并不违背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佛教的出家其实是为了更大的忠和更大的孝,因为它为众生,因为要解救众生,所以这个中国人能够接受的,因为中国人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那么孝应该服从忠,是这样一个观念,是小的家要服从大家,所以当时佛教反复强调它这样一种出家使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当然中国人很容易接受,所以这样的儒跟佛的冲突慢慢慢慢也就消减。
那么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中间表现的一个最大的方面,就是原来印度佛教的许多特性在中国本土这样的环境下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刚才讲到原来很多烦琐的分析,它逐渐地就为比较简约的得意忘言的传统的思维方法所取代了,佛经确实很烦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如果去看《法华经》,《法华经》每一品里面它都是用散文来把问题叙述一遍,然后又用我们讲的诗一样的语言,韵文、偈这个形式重新叙述一遍,所以经常是这样,就拿《金刚经》来讲,《金刚经》其实一共才5000多字,跟《老子》差不多的这样的篇幅,但是我们看《金刚经》里面其实前后两部分也是一个重复的叙述,《金刚经》我们看到中间一半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经要结束了,为什么要结束?因为它这个里面已经讲到了就问了释尊,你讲了那么半天,这个经我们应该叫它什么经?那么这个时候释迦摩尼就告诉他,这种经就收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已经说明了,经义到此为止,已经给它名字也取了,然后又下面就讲你信奉这部经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功德、福德,这个是通常经的结束的一个形式,可是当讲完了这些,你信奉受持这个经有什么样的福报的时候,突然又回过来又来提问了,所以《金刚经》虽然这5000字,显然也是两个同样的从提问开始最后说到这个经叫什么,信奉受持这个经有什么福德,两个,当然这两个不是语言上面完完全全重复,不是这个意思,但是整个思想上面它应该是重复的,所以我常常讲再一减半,《金刚经》基本的思想就在2000多字里面,所以像这种烦琐的东西中国人是不太习惯,中国人是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到了中国以后其实已经有很大的变化了,尽管像《法华经》,我们现在看还感觉到这样一些重复的东西,但是已经是简化了很多很多了,这是一个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重点章节第二章中国古典哲学
第二章中国古典哲学一、儒家哲学1、儒家的产生2、儒家及儒学的嬗变(1)创始时期的儒学孔子思想的核心思想提倡“仁”。
[产际是伦理道德思想,“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孔子思想集中在以下二个方面:(一),以血亲为根基,以伦理为本位,讲求忠、孝、义、信,而以仁为根本。
(二)推己及人,使天下归仁。
仁的思想由家族内部推广到国家,由“孝”延及“忠、”“义”。
孟子全面发展儒家学说。
“仁‘原来只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进一步将它推广到政治,提出“仁政”的概念。
他首先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善的,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这就为仁政思想打下一个理论基础。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一)仁、义、礼、智信是人性固有的,人生来是善的,人人都可以为善,都应舍生取义。
(二)以人为本,施行仁政,以德王天下,统治者可以,也应当象尧舜那样讲王道,行王政,而反对霸道。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即以民为立国之本。
(三)认为人应该涵养善性,即可达到天人合一。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尽心,知性,知天”,三位一体,而达到天人全一。
(2)两汉独尊时期的儒学秦统一中国后推行法家政治,汉初,这生息休养,统治者推行道家政治,实行无为而治。
到汉武帝时,又推行多欲政治,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汉代的儒学,已不同于先秦儒学。
汉代的儒学主要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
董仲舒将阴阳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杂糅起来,构成新儒学,其主要学说是:(一)天人感应说。
这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董氏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与人能相互感应,国家有失道之处,天乃先出灾害以警告之,如不知自省,则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侧伤败乃至,因而人事的祸福,总是能从“天意”预见得到。
(二)君权神授说。
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主,所以君主应听命于天,不能逆天而行,人臣百姓则要听命于天子,不能反抗违背。
(完整版)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
儒道佛三家的对立和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开始对儒道佛心生敬仰。
这三家在思想上,既有一统的概念,又不乏有其独特的韵味!儒道佛在形上层次。
不像西方哲学那样,分为两个对立的实体或截然不同的世界。
前期的儒家有“本心”与“欲心”、“道心”与“人心”、“未发”与“已发”之分。
认为人人都有道德本心,人人都有善或向善的潜在能力,这是实现心灵境界的内在根据。
道家主张认知心与道德心之分,后者是实现“道”的境界的主体根据。
佛教哲学主张“一心开二门”,(即“真如门”与“生灭门”),后来又明确提出本体心与作用心之分。
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它很重视二者的“相即”、“无碍”和“圆融”,这才是中国佛学的特点。
很清楚,儒、道、佛的心灵哲学,都是从“存在”的意义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是一种精神存在。
他们既不承认有不死的灵魂,也不承认任何观念实体或精神实体。
但它们承认,“心”是存在的,境界就是心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
所谓“本体心”,并不是从实体意义上讲本体,而是从本源意义上讲心的本真状态或本然状态,或者叫“本来面目”,它的实现即所谓境界。
所谓“作用心”,则是从功能上解释心的,即认为心有知觉、情感、欲望、意向等活动,本体境界就是靠功能、作用实现的。
所谓“体用一源”,就是存在与功能的统一,通过功能而显其本体,通过活动而实现其境界。
这一点在佛学和理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正因为儒、道、佛的境界说都是建立在心灵哲学之上,而心灵不是实体,只是“本真”状态及其活动。
因此,他们都主张,人人都可成圣、成真、成佛。
理想境界既在彼岸,又在此岸,能不能达到,关键在于心灵自身,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启示和拯救。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儒、道、佛具有某种人文精神,拥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三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心的存在内容的不同解释。
儒家肯定道德心的存在,而佛、道则持否定态度(此“道德心”指“仁义心”)。
在“知”的问题上,儒家肯定经验知识,主张“下学而上达”,道与佛则主张“静观”与“空观”,即通过排除经验认识而实现。
从儒佛道三教关系看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从儒佛道三教关系看现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在战国时期,儒、道等文化就有冲突,都说自己的学说是得之于古圣先王的大道,后来他们又一直在争夺文化史中的领导地位。
在汉代,由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思想的正统。
然而儒家文化一成为正统思想后,它的弊病就显示出来了。
儒家本是从西代的巫祝发展而来,它的主要职能是辅助帝王的统治,它本质上是从属于政治的。
它内的这种从属性,使它无法胜任文化史中的主导地位。
因为他们崇尚虚繁的礼节,这只有在社会繁荣、政治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推行,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而社会生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为了维护社会安定,还要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因此这就需要一个国家在运用儒家思想时,还要运用道家、法家和军事家们的思想对社会进行治理。
然而这一旦把儒家思想摆到正统地位,放到主导位置,他们就会运用其势力排挤其它思想。
力求使社会成为纯而又纯的,建立在儒家思想上的理想国度。
他们甚至会削弱军事力量,设置繁多的文官制度,以自我为中心,夸耀自己的礼乐制度;这也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使社会走向衰落。
因此有人把宋代的衰落,为外来民族所灭,归罪于儒家的空谈性,部分原因就是从这一方面说的。
我们看到儒家文化占了统治地位,则会因其内在的弱点而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人们同样可以看到,佛、道两家如果在文化中占了统治地位,它们也会因其内在的弱点而给社会政治带来负面影响。
魏晋时期,玄学兴盛,人们谈玄理,讲虚荣。
这种以道家文化为主的玄学占了统治地位后,其结果是人们是放任自然,而把社会政治、经济建设放下不管,他们在崇尚自然时走过了头,就必然走向虚伪、虚假的自然,他们一面说自然,一面争名夺利;一面谈玄理,一边又享受奢侈生活。
这些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后,就使社会政治、经济都废弛了,从而整个社会也就走向衰落、分裂,并因而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再侵扰。
到了隋唐,天下统一了,社会繁荣、稳定了,此时佛教以其精密的理论体系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在各种中独领风骚。
第八章 儒、墨、道的斗争与融合
嵇康,字叔夜,安徽宿县人,223——262年。《晋 书·嵇康传》谓: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 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 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 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 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 足于怀。以为神仙禀之自然,非积学所得,至于导养得理, 则安期、彭祖之伦可及,乃著《养生论》。又以为君子无 私,其论曰:‘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 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 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 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 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 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
阮籍字嗣宗,河南尉氏县人,210——263年,《晋书· 阮 籍传》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或闭门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 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 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 异。” 阮籍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 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 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 政。他曾被迫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 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 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 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 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 对儒 家思想有深刻理解,力图使儒道归于一源。
中国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朝阳
历史上的佛道大辩论
以下是历史上有过记载且影响较大的14次佛道大辩论。
1、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朝廷召集清通观道士姜斌与融觉寺僧人昙无最对论佛、道二教先后。
姜斌引《老子开天经》,言佛为老子侍者。
昙无最引《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等,谓佛生于老子之前,以驳姜斌无理之说。
据传昙无最驳倒了姜斌的论据,又证明《开天经》系伪造。
孝明帝怒姜斌以《老子开天经》之伪书来虚妄惑众,拟处以死刑,西域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苦谏乃止,方得以赦免,改配徙马邑。
2、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文宣帝敕召沙门与道士对辩,道教辩败,敕道士削发为僧,遂使齐境“国无两信”。
关于这场辩论,佛教典籍《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了一个较为神奇的故事。
大意是:九月,文宣帝下召,佛、道双方的宗师十几人上殿辩论,道教一方以金陵道人陆修静为代表,佛教一方以上统法师为代表。
起初,陆修静的弟子祝诸作法,竟使僧人们的衣物或飞或转、在梁木上或横或竖,参辩的高僧们没学过方术,默然无一能对。
朝臣士子起初以为陆修静的弟子获胜,在场道士也都欢呼雀跃,高谈自夸,称“沙门现一,我当现二”。
此时文宣帝命上统法师与陆修静比试,上统回话称:“方术小伎俗儒耻之,况出家人也?然天命令拒,岂得无言?可令最下坐僧对之”。
即命在最末座的一位法名叫昙显的和尚出列比试,这位昙显别人不认识,只有上统法师知其深量,私下结交。
昙显现场喝得酩酊大醉,“昂兀而坐”。
两名待者扶昙显上台,昙显笑称:“刚才我饮酒大醉,耳中听到:佛门现一,道方当现二,此话当真?”道士说:“当真”。
昙显即翘足而立,说:“我已现一,卿可现二”。
道士们却做不到。
昙显又说:“刚才祝诸道长让衣物飞扬起来,现在让我再试试吧?”叫人再取来禅师的衣服,让道士们再次做法,这回任凭诸道士一齐奋发祝祷,但是衣服却一动不动。
文宣帝命令把衣服拿上来,但是十几个人都拉不动。
昙显又叫把衣服放在梁木上,又让道士们念咒,但仍无一应验。
道士们相顾无赖,却仍辩称自己高强,说:“佛家自号为内,内则小也,诏我道家为外,外则大也”。
西游记佛道之战
西游记佛道之战在《西游记》中,佛道之战被描述为一场宏大而激烈的冲突,涉及到佛教和道教两大宗教。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场战争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角色进行分析。
一、起因佛教和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两大重要的宗教思潮,在《西游记》中的冲突起源于他们对人类苦难解决方法的不同观点。
观世音菩萨代表佛教,力图通过慈悲与智慧来拯救世人,而玉皇大帝则代表道教,主张依靠自然之道来解决问题。
这两种不同的理念导致了两个宗教之间的矛盾和竞争。
二、发展佛教和道教的冲突在《西游记》中逐渐升级。
观世音菩萨通过唐僧师徒一行来西天取经的方式,试图传播佛法并增加佛教在人间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玉皇大帝派出了一系列仙将和妖魔来阻挠他们的行程,并企图证明道教的强大力量。
在这场战争中,佛教和道教的各种神仙和妖怪都有自己的角色。
孙悟空作为观世音菩萨的战士,在战场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和智慧。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神通和变化之术,与各种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三、结果佛道之战最终以佛教的胜利而告终。
虽然道教派出了众多的仙将和妖魔,但他们无法匹敌观世音菩萨和孙悟空。
观世音菩萨以其强大的慈悲心和智慧,赢得了更多人的拥护和信仰,从而提高了佛教在人间的地位。
此外,《西游记》通过佛教和道教的斗争也传递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众生,以真理和智慧来指引自己的行为。
佛教和道教虽然有不同的修行方法,但它们都希望人们能够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
结论《西游记》中佛道之战展示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这场战争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佛教和道教的核心思想,并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它们都强调人们应该以慈悲和智慧为指导,追求内心的真理和平静。
这场佛道之战不仅是一次宗教之间的较量,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冲突。
只有通过理解和尊重不同宗教的观点,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建立和谐的社会,实现个人的内心平静与幸福。
唐代的儒_佛_道
唐代的儒、佛、道□李颖科 一、唐代社会与儒、佛、道并立唐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开放、豪迈的历史时代,特别是初、盛唐更是中国古代从未有过的一个风流、浪漫与自信的时代。
仅就唐代历史而言,尽管也有经济衰微、民生凋弊、社会矛盾激化的危机时刻,但就中国历史长河来看,唐代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兴盛时期。
汉末以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分裂、战争、民族危机、社会混乱给人们带来的彳旁徨、失望、颓废心理在这一时期真正地烟消云散,四夷臣服、物阜民安、政治开明的生活环境,使整个社会氲氤着一种恢宏豪迈、开朗奔放的精神气质。
相应,一种从军杀敌、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积极进取建立功名的激情弥漫在社会氛围之中,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唐代文化之中,整个大唐帝国无处不是一个想象开阔而丰富、情感热烈而粗豪、风格浪漫而奔放的大千世界。
这种时代心理滋养了唐人豪迈、开放的心理结构。
而这种心理结构的直接作用便是唐代与前代和13・儒道佛文化・后代相比较,在学术思想上表现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它既不像西汉武帝时期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像魏晋时代那样玄学独领风骚,更不像宋明两代那样理学一统天下,而是儒、佛、道“三教”并立,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格局。
二、唐代儒、佛、道发展概况(一)、儒学儒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官方之学,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一度中衰,但到了唐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而又得以迅速恢复并进一步发展。
对于传统儒学,唐代继承了隋代统一经学南学、北学的成果,积极予以扶植。
比如,唐太宗曾公开表白:“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他极力倡导儒学,诏令颜师古考订五经经文,撰成《五经》定本。
又命孔颖达等人编纂《五经义疏》,贞观十四年(640年)书成,定名《五经正义》。
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全国。
此后直到宋代,科举考试或传授经书,均以《五经正义》为官定经书。
不过,儒学在唐代思想界并没有处于独尊的地位。
浅论南北朝之前的佛道之争
浅论南北朝之前的佛道之争专业:初民学院文科试验班姓名:程杨帆学号:2013351023摘要:东汉之时,佛教由西域传入中国,道教也在中国本土诞生,这两大宗教,因教义的冲突,根本上还是经济方面的冲突,而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佛道二教起初就有互相攻讦的事例,但至于东晋南北朝之时,才尤为激烈。
道教因不满佛教在中原站稳脚跟,而提出“老子化胡”、“夷夏之辨”等观点,希望借此打压佛教,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而佛教徒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驳。
北朝时期,道教借助统治者的力量,打压佛教,实施了“二武灭佛”运动。
东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尤为热闹,而佛道二家在争论中也不断学习对方长处,发展本教理论,实现了双赢。
关键词:佛道之争老子化胡夷夏之辨二武灭佛双赢相传,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由此佛教传入中国。
东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是为道教正式创立。
由在中国正式出现的时间来看,佛教早于道教,道教由此不具备时间上的先天优势。
由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来看,佛教为西域传入,当属“夷狄之教”,而道教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由此来看,佛教不具备文化与地域上的先天优势。
佛道二教,各有优劣,在早期,二教就因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发生了冲突,至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争愈演愈烈,在中国哲学史上留下了一页页精彩的篇章。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吸引了一批官僚贵族,佛教由此拥有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向佛教发起了挑战。
道教奉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为道教创始人,尊为“太上老君”,为了打压佛教,他们有意提高老子的地位,提出了“老子化胡说”。
《后汉书·襄楷传》中提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魏略·西戎传》中说:“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
”“老子化胡说”认为浮屠即是老子或老子的弟子,佛教为老子为教化胡人所创。
西晋时道士王浮作《老子化胡经》,更将这个故事写得有声有色。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汇通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摘要: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两汉时期佛学传入中国以后,儒释道三教之间就自然而然的膨出火花,从起先的冲突斗争到忍让缓解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是具有代表性的。
所以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此的认识来把握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关键字:魏晋时期,三教,冲突,融合一魏晋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
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思想解放,文化融合的时代。
它为不同的思想都提供了条件.第一,由于社会长期分裂格局,使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而此时的人们特别需要一种能使得自己内心得以安顿的思想寄托。
此时就为佛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佛学与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在魏晋时期,它就必然面临着中土思想领域中的这一现实,它选择了“玄",一方面让“玄”在语言、义理上成为佛教与佛学教义义理的承载者与表达者;另一方面又通过“玄"来面对与溶解中土固有文化传统(儒学、道家和道教),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在一个新的国度中立足扎根、传经布教。
在此期间,天竺、安息、康居的沙门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从事译经;支谦、僧会等前往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
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思想基础。
第二,由于两汉经学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和本身痼疾又得不到消解,从而弊端越来越暴露无遗,过分的章句推衍而导致繁琐穿凿,因灾异学说、图谶纬书的缠绕而使其堕落成粗糙庸俗的神学,以至东汉之末,便出现了一种衰落的景象。
政治制度化了的儒学礼教(名教),一方面成为束缚和压制人的自然感情的东西,一方面又成了那些伪君子沽名钓誉的工具,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从而玄学乘此流弊而起,调和名教与自然(性情)的矛盾,而其中又都强调以“自然”为本。
第三,魏晋时期两汉经学弊端重重,为了挽救经学,使得儒学重新获得生机,思想者们力图“援道入儒”,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即玄学。
儒道佛等文化思潮的交融与竞争
儒道佛等文化思潮的交融与竞争文化思潮的交融和竞争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
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思想,是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三大流派,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儒、道、佛三种文化思潮之间各自有着独特的诉求和发展方向,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在为人类生存和文化建设服务。
在长期的文化交往和磨合中,儒、道、佛三教文化思想也发生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现象,共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儒道二家文化背景的交融儒道之间的文化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在当时,诸子百家思潮汇聚,思想多元化,互相借鉴、交流、碰撞、融合,自成一派。
而在当时的儒家思想中,就不乏一些与道家思潮相通的思想:如儒家的中庸之道、学而时习之、放言而过等,都与道家的阴阳观念、无为而治等相通,把握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追求人类的和谐、平衡与完美。
儒道二家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形成了一些相互融合的文化现象。
如汉代开始,有“方壶”之说,即儒道合一的思想,儒道相通的融合;清代孔庙祭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虽然这种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朝廷的赞助,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把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关于忠孝思想的文化上的交融。
此外,即便是从哲学文化的角度考察,儒道之间也存在着互相借鉴、交流和竞争的现象。
在道家哲学中,推崇“无为而治”的哲学观念,而在儒家哲学的思想中,儒家多强调“真知灼见觉后益愈者也”、“行有尽而知无穷”等哲学观念,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认为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反思和修正,更加注重现实的应用和実践,甚至还具备一定的实证研究的特点。
道家的哲学强调的是内省和反思,从根本上来说存在一种多理论的体系,较注重外部世界的和谐,而儒家哲学则强调办事原则对社会起到的实际影响,注重外部世界的衔接。
这就说明在哲学层面,儒道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方式和方法,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刻划了中华文明不同侧面的特征及样貌。
佛教文化的流传与交融佛教文化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通过与中华文明的交流、融合和斗争,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国文化中两种信仰体系的冲突_论宋代理学的排佛及其理论局限
中国文化中两种信仰体系的冲突论宋代理学的排佛及其理论局限陈廷湘摘要! 宋代,士大夫崇佛之风日甚,几至人人谈佛。
理学诸子为捍卫儒学地位,视佛学为异端,着力排佛。
二程、朱熹强调儒佛界线,以儒家价值观立论,从∀理#的∀实#与∀空#、∀公私#、∀义利#等方面力辨儒佛之异,指斥佛学无∀理#,即便有∀理#,其∀理#也∀空#;佛学立教,为∀私#为∀利#。
但是,儒学与佛学本为两种不同的信仰体系,理学诸子以儒学价值观度量判定佛学之非,其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故其排佛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宋代;理学;排佛;局限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39(2002)01-0098-05(一)魏晋以降,儒学受到佛道的挑战,儒释道三家之学开始了互相排斥和逐步融合的进程。
至唐宋时期,道学影响减弱,而佛学影响则成扩张之势。
士大夫崇佛之风日益浓烈,∀两宋诸儒,门庭路径,半出入于佛老。
#(全祖望∃鲒琦亭外编%题真西山集&)洛学创立者二程中之大程及程门弟子亦多出入佛老,或流入禅门窠臼。
因此,唐宋诸儒急起排斥异端之学,尤其着力于排佛。
二程说:佛学只以生死恐动人,可怪二千年来,无一人觉此,是被他恐动也。
∋∋至如禅者,虽自曰异此,然要之只是此个意见,皆利心也∋∋庆生云:∀不怛化#者,意亦如此也。
如杨、墨之害,在今世则无之。
如道家之说,其害终小。
唯佛学,今则人人谈之,弥漫滔天,其害无涯。
(∃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1)二程从释道外在影响力的大小之异,倡言以排佛为先。
朱熹则从二者理论上的异同论断佛学危害尤甚,儒门当首先排拒。
有言庄老禅佛之害者。
曰:∀禅学最害道,庄老于义理绝灭犹末尽,佛则人伦已坏。
至禅则又从头将许多义理扫灭无余。
以此言之,禅最为害之深者。
#(∃朱子语类&卷126)理学诸子以佛危害最深,视佛学为最不可宽容的异端,因此于排佛尤为着力,而排老次之。
在魏晋以降的儒佛道对抗中,佛道在理论上处于优势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佛灭佛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因为儒学是传统文化观念的代表,是治理天下的根本。但儒学的有展,需要吸收一些新的东西;佛教和道都也需要吸收一些传统的东西,以便更广泛的传播。所以,儒道佛在矛盾冲突的同时,更有一种融合的趋势。
隋朝经学家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的主张,想以儒为主,调合吸收佛道的有用内容,已如前述。李士谦在评三者优劣时说:“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隋书·本传》,是说三者相联,缺一不可。
附:儒道佛并存,而基督教,伊斯兰教流传不广的原因。
△伊斯兰教只在回纥人中流传,凡加成自然是穆斯林不可能形成各民族,舍中国流传的宗都。
△基督教流传不开,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中国人信仰层次浅,实用性强,为一事而信而求,遂愿后还愿报答,然后完事;不象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基督教的信仰是高层次的需要的精神文化层次较高,中国人多数达不到,不需要。
唐代柳宗元认为佛教有些内容与《论语》相合,“不与孔子异道”《柳河东集·送僧浩初序》。韩愈激烈反佛,实际上吸收了一些佛教理论,其道统说、复性论,与佛教的法统观念和心性学说有联系,并且韩愈与高僧元惠、灵师、文畅等过从甚多,有诗相赠。就佛教而言,隋唐时期各宗派实际上都是吸收了儒道理论的佛教,比如对孝悌观念的吸收有了“教僧”之名。尤其是禅宗讲心性论,与《孟子·尽心上》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相近。天台宗把道教长生不老的神仙思想吸收进来,主张先成仙后成佛。就道教而言,也开始讲礼义、忠孝,显然是受了儒学的影响;原来道教理论和教规都不完善,隋唐时期开始创立理论体系,制订教规戒条,则是在佛教的影响下进行的,有人甚至明显地直接模仿佛教。
其三,科学技术的思考方式不同所导致。西方人侧重科学理论的探讨,追究终极原因,追不动时便归之于上帝,西方大科学家信基督教即此原因。中国的技术发达,科学原属的学向少,技术操作成功就似乎一切明白了,不追究进一步的原因,也就不会有信仰“终极原因”即上帝的必要了。
其二,中国上层习惯说教,中下层习惯被训导,缺乏自主的思考习惯。中式庙宇平顶式,家内四壁及柱子屋顶都雕梁画栋,满满档档,一幅画一个政事,一个训导,人在此间只能接受,不能展开想象了。西式教堂里外是尖维型,屋顶直指苍穹,四壁洁白。人脑处在与尘俗隔离的真空状态,容易展开思维伸向天空,高层次精神信仰便产生了。西方哲学发达当与之有关。
儒家讲多忠孝,僧尼则脱离尘事,弃父弃君,在儒家看来是不忠不孝之辈。佛教讲生死轮回,也直接与儒家观念相冲突;由牲畜转生而来的,对此还有什么忠孝的理由吗?道教与儒学也有矛盾,儒家主张进取,入世,道家则主张超脱,对世人俗事不感兴趣。并且佛教与道教也有矛盾,佛教认为人生皆苦,修行成了佛后才得以解脱,而道教则追求长生不老……。
儒道佛融合的基础,首先是由于三家的学说都是治理天下,安顿百姓所需要的,如《三教平心论》卷上所说:“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三者均缺一不可。其次,是人在不同时候分别需要儒家的入世进取,道家的进退自如,甚至佛家的逃避放弃。仅有一、二种精神是不够用的。其次,最根本的,是儒道佛三家在哲学思辩方面的互补性。儒家重视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原则,太实用了,在哲学思辩方面不够深入;道家和佛家对现实尘世持一种超脱或遗弃态度,总讲些游离现实,抽象深奥的道理,哲学思辩反而上去了。尤其是佛教,在三家中是哲学思辩层次最高的。三家在哲学思辩上的互补性还在于,儒学善从正面论述,道家善于反面认识,佛教视而不见,不反不正,三者的配合恰似数学上正数、负数和零一样,配合起来是完整的认识方法。由于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再加上唐朝盛世有容纳气度,使得隋唐时期儒道佛三家并存、融合,并且都是立足本家,融合另外两家,结果得到了改进。比如儒学在这个并存,融合的过程中吸收了佛道精神,开始了由传统儒学向新儒学即理学的转变。
隋唐代时期儒道佛三家鼎立。原则上讲儒学为正统,有时并非如此,武则天时把佛教者列为第一,玄宗时又把道教列为第一。但第一不是唯一,如“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的唐太宗《贞观政要·慎所好》,同时也吃金丹,把道士成玄英召到长安,还资助玄奘去印度取经……崇道崇佛是出自将皇权神化的目的,已如前述;抑道压佛,常出自经济动机,如与寺观争夺人口。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三者之间观念的冲突。
冲突最直接的是儒学和佛教。所以在唐代君臣百姓狂热信佛的同时,总有一些人极力反佛,傅奕、韩愈、姚崇,狄仁杰都有过激烈的反佛言论和行动,斥责佛教教义,主张抑佛乃至拆寺毁庵,迁散和尚尼姑。尤其是韩愈,当宪宗兴师动众迎举法门寺佛骨舍利的时侯,直言谏止,主张把佛骨投诸水火,以绝后患。武宗继位后生是抑佛,继而在会昌五年(845)采取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拆除4600多所寺院,还俗260500僧尼。五代后周时,柴荣也曾毁佛,并且亲自在正定隆兴毁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