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能源工程学系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名称:能源与环保领域代码:085274一、专业类别(工程领域)简介工程博士以培养高层次、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工程类博士生的科学精神、战略眼光、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本工程博士授权领域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和石油石化行业重大工程技术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办学优势,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科学与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开展,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优秀师资领衔组成高水平的校企联合指导团队,实行校企合作培养。

二、培养目标面向我国油气领域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政治觉悟高,道德修养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具备解决复杂工程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在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的创造性成果,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层次综合性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培养造就综合性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

2.知识结构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油气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相关培养方向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

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以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例

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以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例

一、研究背景精准选拔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培养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着力改进和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统筹全校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高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的培养质量[1]。

2010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课题组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应实施“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通过校企合作、依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培养高端工程技术人才[2]。

之后《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2011年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通过[3],正式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下发了《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72号文件),并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4]。

当年10月,开展招生试点,工程博士成为我国继临床医学博士、口腔医学博士、兽医博士和教育博士的第五种博士专业学位。

为了对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在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5]。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大,是重要的战略性接替领域,但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起步晚,理论基础薄弱;其二,中国油气地质条件复杂,核心技术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其三,非常规油气专业人才资源相对紧缺,亟待加强人才培养。

在国家油气战略的背景下,油气勘探开发存在的问题,对非常规油气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亟须开展交叉学科的发展及相关的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以项目制等形式,研究和探索培养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的生源培育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模式、专业实践举措、课程体系、分流机制及具体实施方案等改革措施。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以非常规油气工程工程博士培养为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吴雪飞,姜振学,鲜成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99)[摘要]我国正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层次工程领军人才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所以,针对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势在必行。

工程博士 招生简章 2024

工程博士 招生简章 2024

工程博士招生简章2024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工程博士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本简章旨在明确2024年工程博士招生的相关要求、政策与程序,为有志于攀登工程科技高峰的优秀人才提供明确的指引。

二、培养目标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发挥领军作用,推动我国产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招生领域2024年工程博士招生涵盖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

具体招生领域将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进行调整。

四、报考条件1.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 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突出成果,具备承担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或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招生程序1. 报名: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2. 资格审查:招生单位将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考生将进入综合考核环节。

3. 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包括综合面试、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等。

具体考核方式和内容由招生单位自行确定。

4. 录取:根据综合考核结果,结合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六、培养方式工程博士教育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工作,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活动。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共计25个):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
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
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同济大学各分委员会所辖博士点学科名称

同济大学各分委员会所辖博士点学科名称

附件2同济大学评定分委员会所辖博士点学科专业范围一、人文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人文学院]1. 哲学(一级学科)二、法政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法学院]1.法学(一级学科)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两个二级学科)三、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外国语学院]1.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四、理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理学部]1. 数学(一级学科)2. 物理学(一级学科)3. 化学(一级学科)五、海洋与地球科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 海洋科学(一级学科)2. 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六、航空航天与力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1. 力学(一级学科)七、机械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机械工程学院]1.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2. 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中的两个二级学科)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4.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能源与环保领域)八、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九、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3. 软件工程(一级学科)14.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电子与信息)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建筑学(一级学科)2. 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3. 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十一、土木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土木工程学院]1.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 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3. 地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4.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能源与环保领域)十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十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2. 市政工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3.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能源与环保领域)十四、医学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医学部]1. 生物学(一级学科)2.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3.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4. 口腔医学(一级学科)5.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6. 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十五、经济与管理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挂靠:经济与管理学院]1.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2.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3.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2。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

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名单的通知》(学位【2011】72号文件)。

工程博士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通过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

今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成立了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专家组,为确保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申报高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定首批试点单位仅面向“985”高校并且申报单位须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目前全国已批准开展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涉及: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四个领域。

名单如下: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25、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碳中和研究院博士培养方案

碳中和研究院博士培养方案

碳中和研究院博士培养方案碳中和研究院博士培养方案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碳中和研究院博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碳中和领域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二、培养要求1. 掌握碳中和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

2.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为碳中和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3.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能够遵守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

4.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同行和业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课程设置1. 必修课程:碳中和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碳交易与碳市场,气候变化与全球治理,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等。

2.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方向,开设相关领域的选修课程,如环境科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

3. 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实地考察,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导师指导1. 每位博士生应有一位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术支持和帮助。

2. 导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困难,提供指导和建议。

3. 导师应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扩宽学术视野和知识面。

五、科研要求1. 博士生应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积累实践经验和学术成果。

2. 博士生应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 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和业界保持密切联系。

六、培养方式1. 采用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采用导师指导和团队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跨学科合作和交流。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华南理工大学年工程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要,我校年继续面向以企业、科研院所为主招收工程博士(英文名称,英文缩写: )。

工程博士与工学博士属于同一层次,不同类型,侧重于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

工程博士教育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未来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一、招生领域(一)电子与信息领域(代码)(二)能源与环保领域(代码)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教师见附件。

二、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的在职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员:.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优良,诚信守法;. 正在承担或参加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级重大工程项目,具有较好的相关领域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或潜力,取得显著工程应用成果;. 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不超过周岁;. 报考者的学位学历应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已获教育部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已获得境外硕士学位且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证明的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获得学士学位年以上(含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获得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具有下列之一的成果:有篇已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外学术刊物或被、、检索的相关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科学技术奖励,排名前名;或获得项以上(含项)授权发明专利,排名前名;或获得项国内领先以上的成果鉴定,排名前名。

三、报考与选拔采用申请考核的报考与选拔方式。

报考程序如下:(一)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考生务必牢记网报编号)。

网上报名时间为年月日至月日。

(二)送交报名材料及缴交报名费: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必须将报考材料寄(送)至我校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审查,并缴交考试费。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能源与环保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能源与环保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能源与环保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所开设能源与环保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能源与环保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浙江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东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山东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能源与环保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从今年起,清华大学新增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面向国家重点行业、地区、创新型企业招收相关领域的创新领军人才,首批招生规模100人。

这是清华推动高端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2018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由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这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发挥工科优势,进一步推动工科建设和发展,在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发力,并加大工程教育改革力度,经过充分准备,推出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

日前,“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首期(2018年)招生简章”面向社会公布。

该项目是清华工程博士培养的升级版本,在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创新”,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招生对象包括行业领军类、科技创新类等类别,既欢迎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行业领军人才,也欢迎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企业家(techpreneur)。

学校22个工科院系全部参与招生和培养,培养领域由3个领域逐步向调整后的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材料与化工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过渡。

在培养模式上,进一步强调学科交叉创新和工程管理能力提升,将设立项目中心统筹公共课程与培养环节,充分发挥院系和导师的作用。

项目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分为个人申请、材料审查、资格审查、综合考核(面试)4个步骤。

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名单

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名单

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名单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
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
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
25、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大学工程类博士培养方案

大学工程类博士培养方案

大学工程类博士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工程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科学研究、工程创新、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方面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一)掌握广泛的科学基础理论和深刻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具有较好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信息分析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

(三)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开展前沿工程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四)能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培养培训方案1. 学科基础课程专业领域基本理论课程、前沿专业课程、专业领域扩展课程。

2. 科研训练科研方法、学术风范、科研前沿、科研创新、学术交流。

3. 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验。

4. 科研条件研究生实验室,仪器设备。

5. 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动态、发展趋势、职业规划。

6.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产权管理、技术评估。

第二部分:课程体系工程类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包括基础学科课程、专业学科课程、科研方法课程、实践能力课程等。

1. 基础学科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课程,包括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方法等。

2. 专业学科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核心专业课程。

3. 科研方法课程包括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文献检索、信息处理等。

4. 实践能力课程包括实验室实践、工程实习、科研实训等。

第三部分:培养过程工程类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学术交流和学风建设。

1. 课程学习研究生按照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学术前沿课程和国际视野课程。

2. 科研实践研究生按照导师指导,参与科研项目、开展科研课题,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

全国首批2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培养单位

全国首批2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培养单位

获批单位名单(共计25个):
1、北京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清华大学(“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4、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5、天津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6、吉林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7、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8、复旦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9、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0、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制造”和“电子与信息”领域)
11、东南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2、浙江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4、山东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5、中国海洋大学(能源与环保”领域)
16、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
17、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18、中南大学(“先进制造”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19、四川大学(“电子与信息”和“生物与医药”领域)
20、重庆大学(“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2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领域)
22、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和“先进制造”领域)
2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与信息”领域)
25、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和“能源与环保”领域)。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

工程博士培养初探作者:钟晓征刘惠琴杨静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钟晓征刘惠琴杨静(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4)摘要: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试点阶段。

本文分析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背景及特点,总结清华大学在工程博士招生及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博士培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博士;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探索;精英教育中图分类号:G643.O文献标识码:A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取得新的突破。

随后,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专家组成立、25所高校获得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高校企业对接会”,这些体现出国家对工程博士的培养试点工作的积极推进。

多年来清华大学一直关注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问题,在获得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后,为做好工程博士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学校进一步讨论和梳理思路,积极探讨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的特点及培养举措。

一、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背景及特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置反映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1997年,为了满足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我国设置了工程硕士学位。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工程硕士培养初步实现了规模发展、保证质量的目标,有效地改善了企业的研发队伍结构,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创造活力。

随着经济、科技进一步发展,企业不仅需要大批量的高层次研发人员,“更需要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技术改造需求、规划企业技术发展、组织并引领企业项目开发和创新。

可见,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是企业技术未来的领军人,需要兼备高的学术能力和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201 9 年 工 程 博 士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招 生 简 章

201 9 年 工 程 博 士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招 生 简 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年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二、招生规模及方式
招生领域:能源与环保(代码085274)
培养方向:油气地质工程、油气钻采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化学工程、能源装备工程、油气储运与安全工程。

2019年拟计划在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等招收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5名,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

按照报考类别可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我校工程博士以招收非定向就业生为主。

三、学制、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我校工程博士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不超过8年,学费15000元/年。

工程博士研究生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校内导师原则上应有国家重大(重点)工程项目支撑,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设计,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

学位论文工作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学位论文能反映学位申请者的贡献及创造性成果。

四、报考条件
除了应满足学术型博士报考条件中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的基本条件外,考生还需符合下列条件:。

我国首次面向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

我国首次面向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
“经过初步摸底,截至目前,科技部重 大专项办公室向各重大专项征集了约有 800 多名工程博士的需求。”科技部重大专 项办公室主任许 说,面向重大专项培养 工程博士将重点突出重大专项实施、人才 队伍与平台基地建设相结合,高校人才培 养和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科技创新、教 学实践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并且坚持“共 同推进、优先急需、整合优势、服从整体” 的原则。
据悉,四川广汉谋建西部锂电池核心材料产业化基地的“底 气”,源于去年广汉黄铭锂动力公司“多溶剂液相法制备纳米磷 酸铁锂工艺技术”的迅速产业化。该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常 温常压下使用无氢氟工艺制备六氟磷酸锂,突破了锂电池关键 材料之一的电解液中电解质的关键技术瓶颈,使其制造成本降 低 50%左右。
科技部与福建省举行新一轮会商
孙春兰说福建省委书记近两年来,科技部 对福建的指导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建设海峡 西岸经济区国家级高新产业带、构筑闽台科技 交流合作平台方面给予福建有力支持,促进了 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成果在福建落地, 对提升福建自主创新能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孙春兰指出,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是赢得 新一轮发展优势的核心战略,是转变发展方 式、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中心环节。 希望科技部进一步加强对福建科技工作的指 导,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两岸科技合作 先行先试区域、加快生态省建设等方面给予福 建有力支持,推动福建科技工作实现新的跨 越。
本次签约项目重点突出两大亮 点:签约并建设国际文化产业、纪录 影视产业、服饰时尚设计产业、影视 文化产业等 6 个文化产业领域的产业 创新园,体现了北京科技创新和文化 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要求;11 个签 约项目中有 5 个来自中科院,集中体 现了高校院所参与和支持北京战略 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重要性。

新能源博士

新能源博士

新能源博士新能源博士新能源是指利用可再生资源或非化石能源的一类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等优点,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博士是学术研究领域内对新能源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士。

新能源博士研究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非化石能源。

通过深入研究新能源的科学与技术,新能源博士可以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新能源博士的学习内容包括能源系统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发电技术、新能源利用工程等,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基础知识。

在研究阶段,新能源博士需要进行一定的实验研究,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

新能源博士的研究方向多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太阳能研究:研究太阳能的捕获、储存和利用技术,开发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发电系统,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2. 风能研究:研究风能的捕获、转换和利用技术,设计出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和风能利用系统,提高风能的利用效率。

3. 水能研究:研究水能的捕获、转换和利用技术,开发高效的水能发电装置和水能利用设施,提高水能的利用效率。

4. 生物质能研究:研究生物质能的获取、转化和利用技术,开发高效的生物质能利用设备和生物质能发电系统,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5. 核能研究:研究核能的核聚变和核裂变技术,开发更安全、高效的核能利用方法,推动核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新能源博士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广阔。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新能源领域将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新能源博士可以在能源科技企业、环保机构、科研院校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为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新能源博士是对新能源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通过研究新能源的科学与技术,为能源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新能源博士的学习内容广泛且多样,研究方向丰富多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环保领域工程博士培养方案(能源工程学系)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能源市场、管理、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先进技术和工程管理方法解决能源与环保领域中重大工程和技术开发及管理问题,具有主持能源与环保领域相关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开发、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和运行管理等能力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

(二)学制年限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基本为4年,实行基于质量控制的3-6年的弹性学制。

除课程阶段在校学习外,可采取半脱产或不脱产的方式。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工程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读最低总学分为15学分,最高不超过24学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对应“基础模块”)不少于4学分,专业学位课(对应“核心模块”)不少于4学分,选修课(对应“特色模块”)不少于3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工程实践活动2学分。

备注:
(1)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以免修博士生英语:
1)不少于三个月在英语国家学习和交流的经历;
2)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英文报告;
3)承担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

(2)政治,2学分,免修条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港澳台侨学生、外国留学生可免修政治理论课;
2)(满足一项):在学制内,①中共党员,并参加单位内部或其上级机关、政府部门组织的,不少于连续一周的政治理论培训,获得结业证书的;②参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院校
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包括远程教育),教学课时不少于培养要求并获得结业证书的。

4. 读书报告(2学分)
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6次以上,其中在本学科范围公开报告1-2次,至少应参加一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

相关学术资料在申请答辩前交送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达到要求给予2学分。

5. 工程实践(2学分)(课程号:2744002)
在学期间应协助导师组指导1名以上工程硕士生或专业学位硕士生在本企业或相关企业从事工程实践活动,计2学分。

在申请答辩前递交《能源工程学系工程博士实践活动总结表》(见附件)到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达到要求给予2学分。

(四)培养环节
1.导师组构成
工程博士生实行导师组联合指导,以校企联合、国际合作并依托高水平工程实践项目进行培养。

导师组由相关院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授和工业界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著名专家组成,也可聘请国际著名学者和专家参与指导,并根据课题跨学科或交叉学科
情况,在相关学科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2.课程学习计划
工程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周内,应在导师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确认签字、院系主管负责人核准后,交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征得导师及院系主管负责人同意,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仍须经导师及主管负责人签字后送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工程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确定课题方向,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完成论文选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具体时间,可根据博士研究生本人研究进展,由导师或所在院系决定,最迟应在入学后第二学年末进行,但自开题报告通过至申请答辩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开题报告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时间安排、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

开题报告应以学术活动方式在在研究所(或本专业)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导师组、工业界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著名专家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

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

经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如果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

以书面形式交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

4.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读书报告)
在学期间应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学术讨论会,至少每半年在学科作学术报告一次,每次讨论会或学术活动后须写出小结,至少应参加一次所在学科领域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撰写的论文。

相关学术资料在申请答辩前交送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计2学分。

5.实践活动
在学期间应协助导师组指导1名以上工程硕士在本企业从事工程实践活动,计2学分。

6.论文中期检查
在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由系和企业共同组织考查小组对工程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不通过者,三个月后重新检查,若仍不通过,停止学业。

7.最终学术报告
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至迟于正式申请答辩前三个月,每个工程博士生须做一次论文工作总结报告,邀请 5 名以上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原则上是博士生导师),对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

交叉学科的论文工作的总结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两位专家参加。

最终学术报告通过后方可提交论文送审。

(五)学位论文及答辩
1.学位论文及申请答辩要求
(1)工程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 年。

(2)工程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工程或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应体现出工程博士生在所在学科工程领域做出的创造性学术和工程技术应用成果,应能反映出工程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备了独立从事工程或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

(3)工程博士生在学期间,应在工程或科研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

在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前3位),以浙江大学为负责单位完成重大工程科技项目1项,并通过验收,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申请学位:
①在科研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且浙江大学第一署名单位在EI上发表或录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2篇,其中1篇EI可以由获已实施成果推广的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第一完成人)替代。

②作为技术负责人,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技术管理方面成果突出。

作为主要完成者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前3位)、或省部级一等奖(前2位)、或省部级二等奖(第一获奖者)1项。

2. 论文答辩
论文应于答辩前45天交评阅人,进行评审,当有1位专家的评阅意见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不同意答辩时或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后答辩,则博士生应进行认真修改,原则上至少修改3个月,重新送专家审阅,同意答辩方可答辩。

当同时有两位评阅专家认为学位论文未达到答辩要求、总体等级评价判定为较差,或有一位专家判定为较差、另有一位专家判定为合格,本次答辩申请无效。

答辩委员会应有非导师组成员中非博士生单位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单位的教授级高工参加,若答辩不通过,原则上至少修改3个月,方可重新答辩,答辩通过后应根据评阅和答辩意见修改论文后存档。

附件:
能源工程学系工程博士实践活动总结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