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六国论 导学案 一

六国论  导学案  一

《六国论》导学案(一)班级:姓名:代码:小组: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自习或自主时间通过朗读本词,在掌握大意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把预习案与预习检测案完成,探究案可不做。

2.在预习过程中把有疑问的题或文中的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

【学习目标】1.丰富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2.积累第一段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3.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了解本文的论证结构。

4.领悟作者借史咏怀、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汲取其所总结的历史经验。

【学习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学习难点】论证方法与论证结构【学习方法】熟读—理解—点拨—总结—背诵—巩固训练课文导读:一、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佑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其中就有《权书》第八篇《六国》)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长于策论,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2.时代背景(观看微视频1)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六国论 导学案

六国论 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六国论导学案》六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经典兵法著作,作者是苏轼,书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六国相互争斗的历史故事以及战略战术。

六国论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的兵法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导学案将对六国论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兵法精髓。

一、六国争霸六国论中,苏轼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的战争进行剖析,揭示了各国兴衰成败的原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

这六个国家之间互相勾心斗角,频繁发生冲突并最终导致了战国时期的局面。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六国论,了解各国兴衰的原因,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战略思维六国论中涉及了许多关于战略思维的内容,苏轼通过对各国军事行动的分析,总结出了许多有关作战策略的原则。

例如,“攻其必救,夺其所覆”、“饵之以利,动之以义”等战略戒条,这些原则在当今军事领域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六国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兵法思想的精华,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

三、军事典故在六国论中,苏轼还描绘了许多关于军事的典故,这些典故既生动有趣,又富有启发性。

例如,楚庄王论兵时说“霸王之业,谓平定天下”,赵武灵王听说魏昭王以越姬为妃,卫石景使魏献去袭宝剑,此等典故都是六国论中的精彩片段。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典故更深入地了解兵法的精髓,增强对军事知识的理解。

四、军队管理六国论中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军队管理的内容,如统帅如何指挥部队、如何选拔封官之选等。

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六国论,学生可以领悟到古代兵法家对军队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和领导才能。

五、现实应用最后,通过学习六国论,学生可以将其中的兵法原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指导自己在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六国论中的许多思想和原则,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此,深入学习六国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主备:杨光柏辅备:杨彰赋杨克金杨小芳王海燕杨沁蒋大海姚茂盛曾令媚备课时间:2017年12月11日授课时间:第16周《六国论》导学案课时一【学习目标】1、指导朗读,辨正字音。

2、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3、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通读全文,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难点:了解史论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方法】导学用学习法导入:本单元所选课文,风格不同,但从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上看,多数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散”但“散”而不乱,都是前后贯通,气脉贯注其中的。

贾谊的《过秦论》阐述了秦灭亡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呢?(学生讨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课前准备活动一:了解文本知识1、什么是史论?《三维设计》P62;课本P86活动二:读作者简介、背景(《三维设计》P62)1、走进作者:苏氏三父子2、写作背景:★合作探究学习·共同进步活动三:初读课文,了解文意(一)、学生朗读课文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

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二)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

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高一语文组 2020.6.2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文中重要虚词“为、以”的用法,总结归纳通假字和本文特殊句式及用法。

2. 根据古代散文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去鉴赏本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了解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借助工具书总结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学习过程】一、背景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

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

二、作者苏洵(公元1009-1066) ,字________,号________。

________人。

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________”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三、常用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对比论证3.比喻论证4.引用论证5.道理论证四、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2.“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________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3.《六国论》是倒装句,意思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五、注音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六、(一)重点字词1.非兵.不利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3.盖.失强援4.秦以.攻取之外5.固.不在战矣6.思厥先祖父....7.子孙视.之不甚惜 8.举.以予人:9.而秦兵.又至矣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2.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13.理固宜然... 14.以地事.秦15.犹抱薪.救火 16.此言得之17.终继五国迁.灭 1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9.始速.祸焉 20.后秦击赵者再.21.洎.牧以谗诛 2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23.诚.不得已 2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6.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2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二)通假字1.当与秦相较(三)古今异义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21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21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2.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3. 领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逐层论证的方法助读资料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

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一、自主学习(一)字音(1)弊在赂()秦(2)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4)小则获邑()(5)思厥()先祖父(6)暴()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8)草芥()(9)与()嬴 ( ) 而不助五国(10)洎()牧以谗诛()(11)革灭殆()尽(12)胜负之数()(13)当()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15)下咽()(16)悲夫()(17)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月割(19)苟()以天下之大(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二)释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人教版选修《六国论》导学案设计(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选修《六国论》导学案设计(学生版教师版)

《六国论》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文中重要虚词“为、以”的用法,总结归纳通假字和本文特殊句式及用法。

2. 根据古代散文的“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去鉴赏本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了解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借助工具书总结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及词类活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预习案【知识链接】一、解题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是属于史论文。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作此文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以古为鉴,以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

三、归纳整理(结合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完成)1、掌握虚词“为”与“以”的用法(1)为a.至丹以荆卿为计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以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一、前言《六国论》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韩非所写的一篇经典论文。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它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因此,学习《六国论》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作者简介韩非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其思想被称为法家学说,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现实目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韩非在政治上是秦国的忠实拥护者,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以科学的方法和深刻的见解剖析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局势,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而有效的政治原则,为秦王嬴政成功完成兼并六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论文概述《六国论》主要阐述了他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的观察和思考,其中提出了“分而治之”的治国理念。

韩非认为,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攻伐和互相排斥,是导致战乱不断的重要原因。

他认为,如果掌握好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就能够在诸侯国之间施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使得每个诸侯国都彼此独立,并通过相互合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主要思想韩非所提出的“分而治之”理念是他的核心政治哲学,也是《六国论》的主要思想。

他认为,如果统一各诸侯国,必然会引起诸侯国的不满和反抗,导致战争和内乱的不断发生,而且难以维持长期的治理。

所以,他主张对各诸侯国采取分散治理的政策,通过互相制约,以达到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韩非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策略,包括加强君主权力、限制大臣权力、实行严密的间谍制度、采取有效的军事统一等。

他认为只有通过有效的管治和严密的不良手段,才能够实现分而治之的目标。

除了分而治之的理念,韩非的《六国论》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思想,包括以法为治、严格控制言论自由、坚定维护稳定、实用主义等,这些政治理念都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和现代政治实践。

五、结论《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政治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国论(学生版)

六国论(学生版)
14.后秦击赵者再
15.洎牧以谗诛
16.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17.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18.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1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二.通假字
1.暴霜露
2.暴秦之欲无厌
3.当与秦相较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3.赵尝五战于秦
七.难句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②其势弱于秦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四、词类活用
1.以地事秦
2.义不赂秦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日削月割
5.李牧连却之
五、古今异义的词
1.祖父:
3.至于:
4.智:
5.可以:
6.故事:
六.特殊句式
1.举以予人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④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并能正确翻译全文。

2.了解史论文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理解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弊在赂秦” 。

【学法指导】1.对词语作分类归纳,理解并作积累。

2.反复诵读,能背诵能默写,在诵读中加深理解。

【课前预习】1.作者、作品介绍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又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

年 27 岁始发奋读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遂悉焚自己平常所写文字,闲户读书,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成数千言,形成了自 己的风格。

《六国论》选自《嘉祐集•权书》。

《权书》包括10篇政论和史论。

本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

因为《权书》和《衡论》都是评论性文字,因此一般选本改题为《六 国论》。

2.背景介绍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 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 外交上极端软弱。

真宗景德元年( 1004 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 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 与之订立 “澶渊之盟” 。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 绢三十万匹; 向西夏纳银十万两, 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 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 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3.给加点字注音率.赂秦耶()思厥 .先祖父()暴.霜露()暴.秦( )抱薪.救火()邯.郸.()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 .赵之君()洎.牧( )以谗.诛() 革灭殆.尽() 第一课时【研读文章】(一)研读第一、二段 1 .重点词语非兵.不利弊.在.赂秦盖.失强援 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 古: 今:有害;没有好处。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

《六国论》学案1.《六国论》学案篇1学习要点1. 鉴赏本文严密的论证思路,评析作者的观点。

2.品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欣赏本文充沛雄劲的气势。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4.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本文的论证结构本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将这一论点一分为二,从“赂秦”和“不赂秦”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段针对第一个分论点“弊在赂秦”进行论证。

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结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故将它们合写。

采用对比论证: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争战得到的土地从数量上比较,说明弊在赂秦;将三个国家“祖先”得来土地之艰与子孙奉献土地之易在程度上对比,说明弊在赂秦;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从道理上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最后引证苏代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把“弊在赂案”的观点,阐述得入木三分第三段针对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进行论证。

因齐、燕、赵三国对秦的态度不同,就分而写之: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于是分别从齐亡之事实、燕亡之教训、赵亡之悲剧说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把这一分论点阐述得鞭辟入里。

最后两段从相反角度提出假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点明写作目的,委婉讽谏北宋王朝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六国论》中“食之”解《六国论》后半篇有这样一句话:“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对于引文中带黑点的词句,一些选本是这样解释的:“那么,我恐怕秦国的人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食’,吃饭。

‘之’,等于‘而’。

”这句是假设推论,是承上文从积极方面指出:如果六国更进一步执行正确路线,也就是拿赂秦的土地分封天下的谋臣,以事秦的谦逊态度礼待天下的奇才,更要紧的是坚持合纵,紧密团结,并力抗秦,那么对秦国的斗争,就会出现坚不可摧的形势,秦国绝不可能灭亡六国。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散文,了解作者和背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把握文章的写法特点。

3、积累文言词句。

学习重点难点:1、文言特殊句式。

2、文章的论证结构。

自学导引一、作者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

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

•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汴京。

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三、完成预习:1、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进行初步分析,从和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第1段直截了当提出论点:。

指出危害。

第2段提出分论点:。

第二部分,扣住分论点,分别从和两方面进行论述皆是引用历史事实来加以论证的。

第3段从入手,从韩、魏、楚三国覆灭的历史进程中,揭示由于赂秦导致国力削弱渐趋灭亡的。

第4段从入手,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第三部分,点出写作目的,总结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告当局者采取正确方针,坚决抵御外来侵略者。

第5段,由过渡到,点出写作此文的现实意义。

第6段直接将与相类比,要“为国着”从六国因赂秦招致灭亡的命运中接受历史教训,改弦更张。

文章用一个字把六国对秦国的方针路线、秦国的野心揭示出来了,同时也把论史与迄今统一起来了。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版)
2、翻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七、学习课文第四、五段
1、解词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地事秦()
(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始速祸焉()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4.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

《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扎实掌握文言重点字词句,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将课下注释搬到课文中,标记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独立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作家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

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教二子读书。

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

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

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

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

其著作有《嘉祐集》。

二、历史背景战国时,秦于商鞅变法后日强,而六国由于因循守旧,政治混乱而相对衰落,在秦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梁、唐、晋、汉、周)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都归中央,将帅无自主之权,这样虽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衰颓。

辽(契丹,今辽河上游一带)、西夏(今宁、陕、甘西北部)侵扰,宋军败多胜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软弱,“澶(chán)渊之盟”(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辽向宋索地,无奈宋又加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西夏王李元昊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服于辽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重用人才,维护国家的主权。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1.识字注音。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日削()月割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六国论》导学案(20201205214020)

《六国论》导学案(20201205214020)

《六国论》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 课前预习一、知识(参见《导与练》p39)1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岸的瀆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瀆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勿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3、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洵,号老泉,疋唐木八大豕之「,他的儿子轼、辙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三”。

二、基础巩固1.写出加粗字的读音率赂耶(1 0思厥先祖父(ju e暴霜露(p u)抱薪救火(x in燕之君(y d®洎牧(j力以谗诛革火殆尽(d ai或未易量(li a ng2.找出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之欲无厌()(3)当与相较,或未易量()3 •找出活用字并解释(1 )牧连却之(使动)(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词作动词)(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做名词)(6)以事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礼待礼遇)4•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 )较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他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了)(4)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力量)(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5. —词多义。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

《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共3篇《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1《六国论》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巩固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一、课前预习学案1.了解背景《六国论》是公元前340年左右,韩非子所著,主要讲述六国争霸的历史原因和背景,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从而看到历史的演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2.了解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思想家,也是儒法之争中的代表人物,提出“法胜于德”的观点,被誉为法家学派的鼻祖。

他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阐述的思想也影响着后世。

3.了解主要内容《六国论》主要分为“苟且之心”、“国以利为先”和“合纵连横”三个部分,论述了列国争霸的原则和策略。

其中,“苟且之心”指的是列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而只是存活于苟且之间;“国以利为先”则提出了国家利益为首要原则,将其他一切考虑置于次要地位,包括国家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合纵连横”则是提出了联盟的原则,希望各国能够守望相助,共同抵御强敌。

二、课内探究学案1.分析主旨《六国论》的主旨是什么?它在阐述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从文中的三个部分来看。

首先,“苟且之心”部分论述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大胆行动的情况,强调了现实主义的思想,即不用过多的附和道德伦理,而要解决真正的问题。

接着,“国以利为先”部分则强调了利益的重要性,表达了一个全球现代政治思维的基础。

最后,“合纵连横”则号召各国共同抗敌,呼唤了联盟的意识。

综合来看,《六国论》通过三个部分将现实主义、利益为本和联盟精神进行了完整的阐述。

2.分析论点《六国论》的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论点。

首先是“苟且之心”,提出了六国互相猜忌、不敢行动的情况,然后由此得出了“此亡国之道也”这一论点,说明六国应该改变自己苟且的心态,更好地行动起来。

接着是“国以利为先”,表达了一种现实主义思想,在六国争霸的当时,这一论点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doc

《六国论》学案学生版.doc

李林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_______ 第—周课题主备审核使用教师编号编写时间《六国论》口占功支彦高二全体语文教师2065-20672016.1.8教学目标1、掌握璽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川、特殊句式等文言现彖。

2、学习概括中心论点,体会对比、总分式分层的论证法的作用重点难点:学握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

第一学时一、背景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儿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 军费开支浩人,财政入不敷出,社会才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牛: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遭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渲渊Z盟”,北宋每年耍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來,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带來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火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止所谓“前事不忘,后事Z师”。

二、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意为“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文学知识回顾《六国论》的作者是______ ?字_________ ,号_____ ,是_________ 之一,他的儿子________ >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___________ ” 0三、口读课文并注音赂秦(•) 思厥(■)暴霜露(■) 暴秦(■) 草芥(■)泊() 邯郸()殆尽() 易量() 苟()第二学时一、研读第一段1、重点词语非兵不利__________ 弊得赂秦___________________ 盖失强援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赂秦而力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____________或口:六国互丧,率赂秦耶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 •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有害;没有好处。

学生版《六国论》导学案.doc

学生版《六国论》导学案.doc

厥先祖父()草芥(♦♦洎牧以谗诛()暴霜露(为国者()胜负之数(• ♦)反间计()下咽(• •)))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备课时间:2014-12-16 主备人:朱冰冰审核人:叶海潮授课人:学生姓名:班级:座号:组:使用时间:编号:WEW 02《六国论》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对比论证手法。

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1.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理解对比论证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预习案】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今四川省眉山县),北宋著名散文家。

相传他27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

受到翰林学士欧阳修、宰相虾琦的举荐,宋仁宗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务。

参加修纂礼书,编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不久去世。

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并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善作政论,文章议论锋利,明快酣畅,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

苏洵著有《嘉祐集》十五卷,本文选自其中的《权书》。

《权书》中有十篇,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章。

本文是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写作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前朝藩镇割据,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由于对武将防范限制过重,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在与契丹、西夏的百年征战中败多胜少,加之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北宋外交极度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宋朝每年耍向契丹、西夏纳银和绢数十万计。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敌国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后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一现实撰写了本文。

3.文体常识: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修订)

六国论导学案(学生修订)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通假及词类活用等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

2.了解本单元作者散文的特点及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学习与欣赏中国古代不同时代及不同体裁风格的散文,把握其内存的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提高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把握作品的意脉和情感,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气脉),认识古代散文在形与神关系上“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和阐述的道理。

【重点难点】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2.分析文章脉络,把握其文气。

【单元知识总括】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

散文与诗歌相比,篇幅相对较长,形式上约束较少,其外在表现或整或散,或缓或急。

“散”是多数散文的基本特征。

“散”不是散漫杂乱,毫无章法、生气和血脉,而是在多姿多彩的表现中,有充沛的思想情感贯注其中。

散文之“散”,表现了自然从容、姿态横生之美,并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内中自有很强的思想逻辑性和情感逻辑,要细细体味方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

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字句音节体现出来。

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讲的“气脉”或“文气”。

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

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

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

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

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

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如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3.以
(1)()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2)()
秦以攻取之外
苟以天下之大
(3)()
以有尺寸之地
以趋于亡
(4)()
举以予人
(5)()
以地事秦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为
(1)()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
为国者(治理)
(2)()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其
(1)()
3、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背景思考作者真实的写作意图。
【文言知识归纳】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3)暴秦之欲无厌( )
2.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六国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
1、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2、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苏洵与唐代的()、(),宋代的()、()、()、()、()合称“唐宋八大家”。
3、字音字形
率()赂()秦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解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2、翻译: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赂秦而力亏
战败而亡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而秦兵又至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二败而三胜
2.之
(1)()
破灭之道也
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亡
(3)()
苟以天下之大
(4)()
子孙视之不甚惜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此言得之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古义: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不行
古义: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义:今义:吞咽
(10)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古义:今义:和
(11).始速祸焉:
古义:今义:速度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其实亦百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其势弱于秦
(2)()
能守其土
6.则
(1)()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与战胜而得者
(3)()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
3、写作背景: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虽然尚未十分疲弱,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威胁。1004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城下的大捷。但双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苏洵尽管不理解秦国当时已经具备了统一全中国的条件,不过他写这篇文章借古讽今,向北宋统治者敲起警钟,指出对敌人不用武力抵抗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结果必然招致灭亡,这些意见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我们应该说,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论,它是明显地具有现实意义的。
1、两篇《六国论》都论及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哪里?
2、比较两篇文章,哪一篇见解更为精到?
二、背景知识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
(1)其势弱于秦()
(2)赵尝五战于秦()
(3)苟以天下之大()
4.()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创新能力训练】下边的短文选自苏辙的同名论著《六国论》,在见解与风格上,与其父互有同异,读后请作回答。
2、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又设立了一正一反哪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
五、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1、解词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以地事秦()
(3)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始速祸焉()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4.一词多义
(1)兵非兵不利()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翻译: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终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9)势有如此之势()
其势弱于秦()
(10)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又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六、学习课文第四、五段
1、解词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