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花岗镇被确定为全县四个扩权强镇试点乡镇之一,为推进我镇扩权强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激发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扩权强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开展扩权强镇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富民惠农、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花岗镇作为肥西县一个近郊大镇,要抓住机遇,加大探索力度,用好用活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努力把我镇建设为省会城郊特色产业明显、经济地位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明星镇。二、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1、总体思路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核心是“放权、让利、加责”,实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必须坚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富民惠民为根本,立足自身,主动转变职能,以改革的精神,主动配合协调,理顺创新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好固有的管理不足,自主决策、自主发展,打造公共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

会、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使花岗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2、具体目标推进政府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党委、政府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逐步建立起责权明晰、责权相称、事权一致、有能有为的法制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确保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15%以上,各项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全县发展的平均水平,把花岗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三、基本任务完善规划编制,引领经济科学发展 1、完善花岗镇总体规划在原花岗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花岗、董岗、四合、孙集四集镇的详细性控制规划,以规划为龙头,制定政策,创新机制,通过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的开展,将分散的村庄逐步向镇区和中心居民点集中;通过多种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迁村并点,撤村建居工作,加快人口转移步伐。同时,对全镇35个行政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区、聚居点进行定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房建设依法实施规划管理。 2、制订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服

装等产业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思路,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定位,加快推进在董岗、正新为花生示范基地规划,在蔡冲、胜利为精品苗木基地规划,在四合为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在八里、花园为无公害蔬菜基地规划,在孙集为畜禽养殖业基地规划等,为镇乡经济持续稳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3、制订和完善项目规划进一步强化“以项目为载体”的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发展规划,高规格设计、整合、包装花岗镇建设、交通、工业、农业、旅游、水利项目。2009年,突出抓好工业聚集区一期建设、花生市场、花岗新城建设、“村村通”“组组通”工程、舒王墩汉墓一期建设、大官塘水库治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以及建设用地置换等重点工作,以项目为载体整体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1、充分发挥花岗镇作为合肥市发展改革试点镇的优势,开拓创新发展思路,加大中心城镇建设步伐,以完善集约节约用地机制为突破口,优化土地的开发利用,加快花岗镇的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产业集聚发展,最大程度地开发花岗镇的各类资源,使城镇功能更加完备,人口集聚能力更加强大,促进农民向集镇集中居住。根据发展状况,探索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监督机制。 2、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城郊型特色农业,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发展特色

农业,按照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分片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以董岗片为主区域,建设万亩皖中花生农业示范区;以花木城为依托,以蔡冲、胜利为核心,建设2万亩精品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以四合“2814”项目为核心,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以温氏公司为支撑,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以钟声公司为辐射,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正大果树研究所为依托,大力发展经果林;以万亩传统西瓜种植为基础,引导农户进行反季节生产。二是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以我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以晟萌公司、裕华粮油为带动,积极争取引进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农副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延伸,提高农产品经济附加值。

3、发挥近城优势。花岗镇距县城不足10公里,206国道穿境而过,依据《花岗镇总体规划》,突出规划引领,完善功能配套,进一步推进大建设,以城市理念,以城市的标准,把集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土地置换等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快中心集镇与一般集镇建设,未年三年完成花岗、董岗、四合集镇排水管网铺设以及董岗、四合街道的平面改造,加强市容市貌整治,进一步提升集镇品味。利用近城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不动摇,积极开展全民招商活动,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借助外力,加快花岗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休闲、

社会服务、教育文化等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各类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拓宽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功能 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全镇道路、水渠、圩堤进行全面摸排,力争三年内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52公里,“组组通”砂石路260公里,实现镇域道路全循环,力争在五年内完成境内主干渠道硬化工程,确保渠道水畅。同时配合县市容局、水务局、交通局、环保局、发改委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内外资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力争在三年内建成蔡冲垃圾处理厂、聚集区的污水处理厂,继续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力争三年内实现农村饮用水覆盖率达100%,同时加大对道路、供排水、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的投入,使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初步达到小城镇建设标准。 2、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肥西县第三人民医院规划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扩建花岗职高、花岗小学;新建汪堰、陈岗15个村室;完成红堰、蔡冲等5个农家书屋建设;建成群光、花园等3个体育健身场所。在2009年度完成村村通广播工程、居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进一步完善花岗镇五保供养中心建设,加大对大官塘水库的整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救助制度,完成农

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管理,整合设备设施,实现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就业登记、服务、管理网络,提高就业率。四、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镇域经济发展模式 1、工业方面:一是着力改变招商引资方式,发挥花岗镇在外成功人士较多的优势,突出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招商工作“软实力”。二是突出包装重点工业项目,结合推进花岗镇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有针对性突出抓好“皖中花生”、“老奶奶食品”为代表的生态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包装工作,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三是积极培育重点企业。“点”“面”结合,重点培育“温氏公司”、“润德水泥”、“恒华管桩”等优势企业,使花岗镇工业企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面发展。 2、农业方面:坚持农民自愿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股份试点工作,鼓励农户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鼓励农民经批准使用农村集体土地参与非公益性项目的开发经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具备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进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全民创业”工程,争取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群光、陈岗村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 3、商贸方面。充分发挥花岗地理位置和产业资源优质,积极建立专业市

场,在董岗建立皖中花生市场,在四合建立水产品和无公害蔬菜市场,在聚集区建立畜禽加工市场等三个农副产品市场,在花岗集镇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专业市场,做大做强市场,使花岗镇成为辐射合肥、舒城乃至省外城市农副产品的商贸流通集散地。 4、旅游方面。以“紫薇园垂钓中心”、“潜溪山庄”等为典型,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以“老母鸡家园”、“渔丰山庄”等典型,发展娱乐、美食、旅游;以舒王墩汉墓、神威将军庙、周屯寺等为典型,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依托紫蓬山风景区、在叶岗打造独幢、别墅型山庄,发展休闲、渡假旅游。充分挖掘花岗旅游资源,力争在五年内形成镇域环状旅游线路,融入市县旅游经济圈。积极创新镇机构改革 1、完善“大部门制”。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优化部门结构,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完善机制设置。 2、优化“一站式”服务。理清扩权后的各项审批权限,进一步优化审批手续,健全和完善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制度,优化“一站式”服务机制,提高办事效率。 3、创新综合执法工作。成立综合执法中队,整合镇域内公安、司法、民政、工商、城管、卫生、教育、计生等各方面资源,建立综合执法中队,对市容市貌、违章建筑、殡改、计生日常执法管理等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综合管理,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新机制。 4、创新综合服务水平。成立项目服务中心,抽调业务能力棒、服务水平高的

机关工作人员,从招商、项目立项、环评、规划设计、报建、土地报批到项目落地建设均由服务中心全程办理,“一站式”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改革 1、积极协调镇内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三大金融机构,加快建设农业项目融资担保平台,整合信贷资源,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金融保障。 2、积极争取建立村镇银行。加大镇村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的争取力度,健全和完善“银政企”互动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落实联席会议,增进三方合力,壮大农村金融力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为我镇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3、探索建立互助性质的村镇合作金融组织,完善镇金融机构体系,以花岗商会为平台,建立资金供给互助机制,增加资金供给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干部选拔、任用、激励、退出机制,每年投入专项经费,建立健全“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结合县委组织部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村干部后备干部管理办法》,由镇财政投入经费,选拔一批村级后备干部,充实村工作力量。 2、创新农民组织规范化管理。坚持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为重点,以资产、技术、土地、市场与生产要素为纽带,鼓励发展“皖中花生”等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以落实村民自治制度、强化村民民主意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为根本,着力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组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建设。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促进村组和谐稳定为目标,引导村整合和发展农民腰鼓队、农民秧歌队等文艺队伍,积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未成年人帮教队、网吧义务监督队,进一步发挥其在提高村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五、保障措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我镇加快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各职能部门要以大局为重,认真搞好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政策调整后的工作衔接,切实履行职责,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机构。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扩权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扩权强镇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加强协调配合。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工作,需要镇村各级干部切实增强对扩权强镇的工作认识,把扩权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首要任务”,主动思考、主动协调、主动配合、主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切实争取好、用好、用活、用足县下放的权力。 3、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把扩权强镇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基本任务等宣传到村,宣传到干

部、农民中去,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扩权强镇工作,自觉服从大局,理解、支持、配合扩权强镇工作。 4、加强监督管理。要严格根据县级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依法用权,建立健全工作运作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把各项工作制度化,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政务公开,确保各项工作运转有序,杜绝违规用权或滥用权力。 5、建立奖惩机制。以本《实施意见》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为我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在每季度末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开展情况,镇党委督查室将不定期地进行抽查,对工作扎实、效果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组织不力,效果不佳的,给予通报批评,连续批评两次以上,将由领导约谈,进入组织问责程序。全镇上下要紧紧抓住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重大机遇,紧紧扭住发展这第一要务,把扩大镇管理权限经为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的动力;转化为优化经济重要配置,加快市化、城镇化的动力;转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跨越发展的动力,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增强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努力使花岗镇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增长,为县域经济突破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0]115号) 浙委办[2010]115 号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0 年 10 月 11 日)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发展中心镇摆上重要位置,部署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 ,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着眼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 2015 年,将全省 200 个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中心或副中心。力争 100 个左右中心镇的建成区户籍人口达到 5 万人或常住人口达到 8 万人以上,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达到45%以上。工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 4 亿元以上;努力把一批规模大、条件好的中心镇培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依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修编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善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中心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结合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定位中心镇功能,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 (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农村建设用地等资源,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心镇加快商贸综合体和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精品农业。到 2012 年,完成 1000 亿元左右产业投资,有效提升中心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全镇产业发展扶贫公路建设实施方案

全镇产业发展扶贫公路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镇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依照《XX县XX年脱贫攻坚第二批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脱贫办发[XX]41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 根据XX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XX年脱贫攻坚第二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清单》和XX脱贫办发[XX]41号文件的通知,确定我镇产业发展扶贫公路建设12.2公里,其中:大扁山村5公里,挖断山村3公里,苏麻沟村3公里,红坡盖村1.2公里。 二、建设标准 (一)通畅标准 1.通村水泥路标准: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上级路网至建制村村委活动室驻地(或村小学)通硬化路。 2.联网路标准:就近打通一个到邻村的出口,若已与相邻村相连,则视为已通联网路。联网路路面宽度为4.5米。 3.产业路标准:组内有国、省、县、乡道或有3.5m宽及以上的硬化路经过,即视为该组已通产业路。产业路路面宽度为3.5米。 (二)技术标准 1、通村水泥路、联网路 (1)新建或原有土路基的路段

结构层采用混凝土面层+砂砾石垫层,或混凝土面层+级配碎石垫层两种方式。砂砾石垫层设计宽度5m、设计厚度25cm(级配碎石垫层设计宽度5m,设计厚度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宽度4.5m、设计厚度20cm,强度达到C30。同时完善安保设施、土水沟、标识标牌、培土路肩等附属设施,安保设施应设置于临水临崖3m和路基边坡高4m以上的危险路段。 (2)原有泥结碎石路面的路段 采用砂砾石对原老路面的车槽、坑凼、软基等进行处理,采用25cm厚砂砾石垫层对原路面进行加宽,加宽的砂砾石垫层和原路面总宽度达到5m。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面层,路面设计宽度4.5m、设计厚度20cm,强度达到C30,同时完善安保设施、土水沟、标识标牌、培土路肩等附属设施,安保设施应设置于临水临崖3m和路基边坡高4m以上的危险路段。 2、产业路 (1)新建或原有土路基的路段 产业路:结构层采用混凝土面层+砂砾石垫层,或混凝土面层+级配碎石垫层两种方式。砂砾石垫层设计宽度4m、设计厚度25cm (级配碎石垫层设计宽度4m,设计厚度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宽度3.5m、设计厚度20cm,强度达到C30,同时完善土水沟、培土路肩等附属设施,合适位置按规范设置错车道。 (2)原有泥结碎石路面的路段

乡镇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法治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天发〔20**〕4号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镇,有力促进法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扎实开展平安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开创我镇法治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我镇“增量提质、跨越赶超”、“四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平公正,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促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证司法、企业依法经营、基层民主自治、公民知法守法、社会和谐稳定。 三、工作内容和措施 着力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镇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推进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中的合法性审查、法律咨询、法律建议等作用。严格执行党委、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动态清理等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大监督、政

协民主监督等专门监督制度,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通、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严格执法、公证执法、文明执法。 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结合“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广大政法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干警的法治信仰,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平正义。大力推行司法公开,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执法司法新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按照每一项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环节都于法有据、有章可循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执法标准,严格执法程序。进一步完善司法救助机制,规范救助程序,加大救助力度,解决好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有效规范司法行为,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健全维护司法公正的各项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着力培养全民法治信仰。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不断深化和拓展“法律六进”等全民学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革和完善普法宣传机制,综合运用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制度引导、法治实践体验、法治文化熏陶等途径,推动全民法制宣传由单纯法律条文灌输向更加注重法治价值观培育转变。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机结合、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全镇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努力打造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法治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扩大法治文化的群众参与度。

自治区强镇扩权的政策支持和扩权内容

附件 自治区强镇扩权的政策支持和扩权内容 一、自治区对强镇扩权的政策支持 自治区扩权镇除享有自治区支持重点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外,在以下方面加大扶持: (一)简化项目审批服务环节。需上报国家、自治区和市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由扩权镇办理预审,报市投资主管部门转报;其他项目由扩权镇办理备案预审,报县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在试点镇辖区内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由试点镇按县级现行审批权限办理。 (二)完善扩权镇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在“镇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下,完善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给予扩权镇充分的财政管理权限,扩权镇拥有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财务审批权。选择10个左右具备条件的扩权镇,开展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合理确定镇级事权和收支范围,规范镇级财政支出管理。各地可根据需要探索建立扩权镇财政激励机制。在扩权镇辖区内收取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土地出让金等收入,优先用于扩权镇的土地开发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对扩权镇建设用地予以倾斜。自治区每年切块下达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扩权镇发展;土地整理复垦建设用地指标 — 1 —

优先向扩权镇倾斜。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建设用地置换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工作,支持扩权镇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废弃地。 (四)深化人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支持扩权镇在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自治区规定的机构限额内自主设置机构,并按程序和权限报批;扩权镇可以制定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公选、选调、竞争上岗、轮岗等多种方式,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对工作任务重,配备的人员编制不适应开展正常工作需要的,可按照规定,在上级下达的同一层级的人员编制总额内予以调剂。扩权镇党政主要领导可以按副县级高配。各县在扩权镇的派驻单位(不包括自治区以下垂直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得镇党委同意;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镇党委可以提出调整建议。 二、相关部门下放的管理权限 (一)发展改革部门。赋予扩权镇与县级相当的投资项目审批权;区域内涉及县财政拨款或补助项目的审批。 (二)工信部门。本镇范围内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核准、备案;2000万(含)美元以下鼓励类、允许类(涉及进口设备免税项目除外)外商投资企业新设、增资及变更项目审批。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划确认书;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 2 —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花岗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意见花岗镇被确定为全县四个扩权强镇试点乡镇之一,为推进我镇扩权强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激发镇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扩权强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开展扩权强镇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富民惠农、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花岗镇作为肥西县一个近郊大镇,要抓住机遇,加大探索力度,用好用活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镇村干部的积极性,努力把我镇建设为省会城郊特色产业明显、经济地位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明星镇。二、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 1、总体思路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核心是“放权、让利、加责”,实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必须坚持以区域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富民惠民为根本,立足自身,主动转变职能,以改革的精神,主动配合协调,理顺创新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好固有的管理不足,自主决策、自主发展,打造公共型、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

会、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使花岗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2、具体目标推进政府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党委、政府管理的层次和水平,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富裕。逐步建立起责权明晰、责权相称、事权一致、有能有为的法制型、效能型、服务型政府。确保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15%以上,各项发展指标明显高于全县发展的平均水平,把花岗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三、基本任务完善规划编制,引领经济科学发展 1、完善花岗镇总体规划在原花岗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花岗、董岗、四合、孙集四集镇的详细性控制规划,以规划为龙头,制定政策,创新机制,通过建设用地置换项目的开展,将分散的村庄逐步向镇区和中心居民点集中;通过多种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迁村并点,撤村建居工作,加快人口转移步伐。同时,对全镇35个行政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区、聚居点进行定点规划,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房建设依法实施规划管理。 2、制订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在现有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服

乡镇2020年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乡镇2020年交通安全工作计划【篇一】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快我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长效防控体系,根据上级交通安全工作有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建、管、养”协调发展,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目标任务 加强协调,多上项目,加大对村通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我镇农村道路安全畅通。保障我镇道路及水上交通安全,消除各种交通安全隐患,整治非法营运、农用车载客、车辆非法改装及校车安全等。 按《xx县通村公路管理养护工程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做好辖区内通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在急转弯道设置防护栏:协助完成辖区内干线公路、农村公路通道绿化、亮化工作,并营造良好施工环境。 三、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相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组织、指挥、协调,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工作千头万绪。各相关部门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落实责任,严格考评。建立领导责任制,实行量化考评,与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落实奖惩措施。要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工作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篇二】 为了顺利开展我乡交通安全工作的,有效地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创建平安畅通乡镇,结合我乡实际,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全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生、职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为重点,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摸清底数,抓好源头,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挥政府功效,协助交警等部门共同抓好交通安全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总体目标,通过努力使全乡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达到:工作机制健全,安全设施完善,交通有序畅通,守法意识增强,交通事故减少,宣传教育到位,队伍建设加强。 三、任务措施 1、建立组织、完善机制。

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各村、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依法治镇进程,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在全镇进一步传播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逐步形成法治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上级要求,经研究,现提出我镇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鹿楼”为主题,以普法教育、文化活动、阵地建设为载体,全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工作局面。 二、总体目标 通过三至五年的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形成一个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创新法治文艺、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争先创优四大活动载体,实施法治文化建设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村组“四进”活动,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法治教育和熏陶,形成敬仰法律、崇尚法治的社会风尚。 三、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我镇文化站、广电站青少年法律学校等阵地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各村充分

发挥法制学校、农家书屋的作用,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渗透法治精神。 2、创新活动载体。一是强化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刷写墙体标语,张贴宣传画等传统宣传手段,营造浓烈的法治氛围,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理念、法治素养;进一步发挥普法教育的作用,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群众迫切希望了解的法律法规以及群众乐于接受的普法形式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形式,使普法的过程成为生动的法治实践过程,从而形成“普法过程人人参与,普法成果人人共享”的全民普法局面。二是拓展法律服务工作,镇法律授助服务中心注重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救助门槛标准,扩大救助对象范围,确保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员打得起官司,平等享受法律的护佑,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对接机制,帮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对象和其他确需救助的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在获得司法救助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社会救助巩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成果。 四、工作要求 各村、各单位要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开展“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围绕“五五”普法规划目标,着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的新形式、新内容、新亮点。

强镇扩权调查及思考

对“强镇扩权”的调查及思考 ——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前几年“强县扩权”的基础上,再推“强镇扩权”,赋予包括乐清市虹桥镇、柳市镇在内的141个省级中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再次彰显了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落实好“强镇扩权”的各项政策措施,必将极大地释放基层政府的活力,促进强镇的进一步发展。 一、乐清市强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乐清小城镇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一批强镇整体实力不断提高,产业特色比较明显,城镇功能逐步增强,有力地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发展。乐清现有柳市、乐成、北白象、虹桥、黄华等五个镇分列温州30强镇第1、6、7、17和28位,据统计,5个强镇占全市乡镇数的16.13%,区域面积占全市的23.95%,常住人口占全市的41.8%,但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市的76.1%,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8.8%,经济实力足以比肩内地不少县市。同时,强镇也是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 二、强镇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然而,就在强镇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计划经济体制沿袭至今的乡镇政府权能已根本无法满足强镇急剧扩大的公共管理和社

会服务需要,发展频频遭遇瓶颈,主要是存在五难: 一是条块职能分割,难以实现责权统一。强镇名义上是重点镇、中心镇,但在行政管理上与一般乡镇没有太大区别。现在,我市的几个强镇已初具小城市的规模,其承担的城镇管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公共管理事务要超过一般乡镇,但人、财、物管理权限不适应。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强化线上的职能,大部分部门都实行了垂直管理。如虹桥镇现有部门派出机构达20个,乡镇对这些机构无法管理。加上一些部门争权推责,把有些原本应由部门承担的责任层层下压给了乡镇,导致出现“有责任的没法管,有权管的没责任”的现象,从而造成了责权不对称。如发生安全事故要追究乡镇责任,但乡镇政府对违章企业既不能查封又不能处罚,很难进行管理。 二是机构设置较多,难以实现高效服务。目前乡镇公务员录用很严格,乐清的几大强镇都存在缺编问题,但各类事业、集体编制人员增长较快,致使乡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仍较为缺乏,而且年龄偏大、兼职过多、数量偏少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之缺乏完整、有效、细化量化的考核办法,难免出现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影响执法效率与质量。 三是财政支配困难,难以实现有钱办事。由于财政分成体制的制约,强镇虽然财政收入很高,但可支配收入却很少。 四是规划建设滞后,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如强镇与相邻镇之

我国强县扩权实践模式的案例分析

我国强县扩权实践模式的案例分析Ξ 孙学玉 内容提要 实践表明,强县扩权涉及体制、机制,触及多方利益,政策性性强,复杂程度高,需要周密部署,审慎推进。实施强县扩权改革以来,全国十多个省市在注意把握与法律、政策衔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方法不同,手段各异,但“殊途同归”。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全国出现的代表性模式进行分类梳理,对其特点和利弊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层级结构 权力关系 县域发展 案例分析 2002年以来,在浙江省财政直管体制影响下,湖北、河南、安徽、广东、江西、河北、辽宁、黑龙江、四川和江苏等19省开展了“强县扩权”改革,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和海南省的原有体制,目前已有24个省(市)实行了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管理权近似于“省直管县”的管理体制。这其中既有东部经济社会发展较发达的省份,也有中西部经济社会欠发达的地区。从实施情况来看,各地改革的方略步骤各有特点:有的省对经济强县实施放权,充分发挥经济强县的示范效应;有的省不分县(市)强弱,一律平等放权,充分调动县(市)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是分类推进,按照时序进度先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有的则是能放就放,依法合规,全面推进。笔者在初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中有代表性省(市)的改革举措进行分析,尝试性地寻求其中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强县扩权的几种实践模式 强县扩权涉及要素多,触及利益多,推进难度大。各地以财政放权为突破口,根据各地社会发展水平,选取不同推进路径,体现出不同特点。这里仅择取浙江、湖北、河南、四川、海南和重庆等省市之做法和特点进行描述式梳理。 (一)财政突破与体制创新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下辖11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5个县、1个自治县,区域单位总数101个。作为我国陆域面积偏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多年来占据着全国“百强县”近1/3的席位,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21年排名各省区榜首的记录。农民利益的普惠,县域实力的劲增,与该省的强县扩权改革以及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该省是自全国实施“市管县”体制后进行强县 Ξ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扩权强县与市管县体制改革”(06BZZ024)和江苏省“333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镇村道路硬化实施方案

镇村街巷硬化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晋政发【2011】17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区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镇村街巷硬化全覆盖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兼任。 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的工程标准 街道路面宽度3.5至5米,水泥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16厘米;巷道宽度3.5米,厚度不小于12厘米;街道以水泥碎石砾石混凝土为主。 主要街道应设置基层或垫层,基层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选择砂砾或水泥稳定砂砾作垫层或基层,厚度在8-15cm之间,要经机械碾压压实。水泥混凝土标号不低于C25级,抗压强度达到215mpa。

三、实施办法 (一)组织保障 1、村委要成立农村街巷硬化覆盖工程领导组,由村委“一把手”负总责。 2、村委要成立巡查、监督领导机构,负责本村街巷硬化工程的建设程序、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3、成立监督机构,对本村的街巷硬化工程从路基处理到备料、硬化、养护等全过程监督。 (二)规范程序 农村街巷硬化工程坚持“一事一议”制度,确立项目法人,搞好规划设计,把好施工队伍关,把好材料进场关,把好质量检察关。 四、管理措施 1、科学规划设计,严格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覆盖面广、标准适中、规范运作、节约资金”的原则,把街巷硬化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与村通水泥(油)路结合起来。在建设标准上,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又要严格最低标准,努力做到街道宽畅、巷道连通。在路面结构上,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便施工、节约成本”的原则,只要达到最低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石砌、砖砌等各种硬化路面均可选用。 2、加强技术指导,搞好业务服务。严格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指导意见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施工指导意见》等规范文件,搞好项目规划、

洞市乡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方案

洞政发[2011]31号 洞市乡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方案 今年是“六五”普法第一年,我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群众为首要任务,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创建法治乡镇为载体,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努力提高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为促进我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构建和谐乡镇、法治乡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来研究、来谋划、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切

实加强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环节、全过程。 (二)深入开展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大宪法宣传力度,把宪法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各项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讲座、巡回宣讲等活动,推进宪法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全体公民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基础。 (四)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开展讲座、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五)加强服务和改善民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药品食品安全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观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六)加强社会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信访、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把法制宣传融入化解矛盾纠纷中,促进社会

2018年扩权强镇工作汇报

2018年扩权强镇工作汇报 一、扩权强镇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领导,制定方案,明确扩权强镇工作思路。我镇根据县扩权强镇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扩权强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为成员,下设镇扩权强镇推进工作办公室,并抽调业务精、政策熟的骨干人员为成员,统筹协调推进扩权强镇工作,为推进扩权强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我镇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商讨扩权强镇工作推动措施,制定了《关于推进扩权强镇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并确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形象”的思路,全力推动扩权强镇战略,逐步解决问题,推进事权对接,确保扩权强镇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二)加强学习,广泛宣传,营造扩权强镇舆论氛围。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扩权强镇培训班,认真学习《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屏委发〔XX〕10号)等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深入领会有关扩权强镇的精神实质。举办各类报告会,加强政策宣传,积极营造广大干部职工干事氛围,引导干部在创新、务实、见效上下真功夫,为做好扩权强镇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自身,突出特色,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以“做强中心镇,打造生态城,将建设成为辐射西部地区的中心小城市”为目

标,坚持以小城市标准规划,以皇城特色建设,以磷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做大做强中心镇,以生态旅游休闲秀美的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各项规划。为此,我镇聘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实地勘察,突出城镇功能区、新城区、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原则,着手进行中心镇总规、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目前中心镇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产业发展规划正进一步细化。 (四)充实队伍,加强督导,全力做好下放事权对接。积极加强与县级放权部门沟通联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放权全面对接准备工作。一是充实队伍。以前涉及权力下放的部门中有不少只有一名或两名工作人员,权力下放后工作量将会有所增加、工作要求将会更高,为此我们从机关干部中抽调了部分业务水平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充实到相关站所。二是调整分工。重新调整了党政领导分工和干部岗位,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对涉及权力下放站所的领导责任,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分管领导定期向镇党委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三是调整任务目标。组织相关站所对照所下放的权力,编制上报XX年工作计划,确保权责统一。镇政府通过与相关站所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制定目标责任书,使各相关站所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确保工作奖罚分明。四是加强监督。镇扩权强镇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调度会,督导各部门工作进展及下放事权的承接情况。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最新)

全镇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度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责任明确、管养有效、奖惩有力”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路长管理制度,落实镇政府、村委会的管养责任,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推进应急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全面改善公路综合环境,提升公路服务能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构建农村公路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强化管养,综合整治,注重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目标 X年1月底前,成立镇路长办公室,完成镇、村的两级路长组织体系建设;3月底前,完成农村公路专管员培训并上岗。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初步形成。X年,实现路长制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全镇农村公路净化、绿化、美化三落实,安全、应急、畅通三提升,实现公路标志前后500米无广告、无违法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物体、无违法非公路标志、路基路肩边坡无非法种植物、无摆摊设点和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内无堆积物等路域环境“八个无”。构建起建养并重、外通内联、安全舒适、

路域洁美、服务优质的“畅、安、洁、优”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组织形式 (一)镇、村两级路长。按“分级管理、层次处置、分级考核”原则建立镇、村两级路长。镇路长由洪贵生镇长担任,分管领导为副路长;各建制村设立村路长,由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组织协调机构。镇政府在二楼设立路长办公室,与道安办、公路站合并办公。主任由交通干事戴锦志担任,成员由派出所、财政所、国土所、村镇办、水利站、林业站、道安办、企业办、党政办和各村主任担任,并同步联合交通执法四中队组建联合执法队伍,配合各级路长问题处置。 (三)乡村道专管员。市路长根据市路长办工作安排,镇路长办招聘刘伟灿、戴田平、刘佳宇三名同志为乡村道专管员,负责上、中、下三个片区的农村道路巡查,配合辖区村级路长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原则上按每名专管员负责乡、村道里程30公里左右。 五、职责分工 1.镇路长及镇路长办公室职责 镇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乡道建设养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负责做好辖区内乡道路线沿线的征迁、建设用地及养护管理;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应急处置的协调;在市本级执法部门配合下,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协助开展路产路权保护;督导、考评乡村道专管员和下属部门履职;协助市本

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素材模板

深入开展乡镇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为促进乡镇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年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贯彻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巩固我乡法治乡创建工作成果,平安乡党委政府根据实际要求,将法治环境与新农村建设项目及其他各项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认真开展法制乡创建工作,逐步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法治管理水平得到逐年提高,推动全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特制订如下计划。 1、在法治创建工作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到认识到位,计划到位,行动到位,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充分尊重群众自愿原则在土地征用方面,平等地保护耕地和房屋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如有重大事项需要决策,必须经过人大、政协,充分讨论或请法律顾问,或经过法律专家咨询论证后方可依法履行职责。在用人方面,加大监督和考核力度,尽可能把法治化管理水平高的人,选派到村委会任职,以加强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 2、健全完善政府工作规则,按上级指示要求,积极推行行政决策公开,听

证和听取群众呼声,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律化水平,加快电子政府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畅通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渠道,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3、促进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位,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为市场主体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4、强化政府法制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工作室的作用,加强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审查工作,及时修订,撤销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文件,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及国务院有关三农问题规定,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配套制度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建立并有效实施重大事项和问题公示听证,评议考核及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分明,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机制,时刻准备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使我乡各项工作全面沿着法治化轨道运转给外来投资商营造一个优越的法治环境,使经济工作又快又好向前发展。同时法制工作室要对各村居村规民约修改把关,加强村务管理的监督。 5、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法治村居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巩固“法治平安合格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成果,努力提高依法治乡、

鳌江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鳌江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XX-3-12 为全面实施省委的“两创”总战略,加快推进鳌江镇城市化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的若干意见》(浙政发〔XX〕13号)和《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强镇扩权改革意见〉》(温委发〔XX〕5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鳌江镇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机制为主要手段,推进强镇扩权,实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鳌江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鳌江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与城

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起与鳌江镇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行政区域,使鳌江镇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三)基本原则。一是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充分放权。凡是可以下放到强镇管理、审批的经济社会事务,原则上要下放到强镇管理、审批。二是职责明确、权责一致。坚持放管结合、权责一致,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有责可查。三是统筹兼顾、区域协调。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强化鳌江经济圈理念,适时扩大鳌江行政区域。四是公开透明、便民高效。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运作机制,消减办事层级、提高办事效率。五是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坚持有序、有力、有效,力求在重点领域改革有所突破,确保试点方案顺利实施。 二、扩权改革主要内容 (一)政策扶持方面 1.用地支持 在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时,充分考虑鳌江镇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在省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内,根据鳌江镇经济总量,优先安排鳌江镇的用地计划指标,原则

1关于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修改.)

绥阳县蒲场镇扩权强镇改革试点 工作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外向化”发展战略,奋力实现增比进位和赶超跨越目标,根据省发改委《关于积极推进全省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黔发改体改【2010】987号)和省发改委《关于同意绥阳县蒲场镇列为省级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乡镇的批复》(黔发改体改【2012】157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外向化”的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镇村统筹规划、产业统筹布局、基础设施统筹建设、机构人员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统筹安排为主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率先发展、梯次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努力把蒲场镇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基地、文化旅游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使蒲场镇率先成为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经济繁荣、居民富裕,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宜居、宜商、宜游”小城市,成为黔北一流强镇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具体目标是: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加速推进蒲场镇与遵义城区、绥阳城区同城化步伐,建成集镇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以上。建成较为完善的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绿化、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市※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项目申报文本项目名称:村内道路(沥青路面)申报单位:兴市※镇※村民委员会(公章)申报时间:2014年3月5日※村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我村拟进行村内道路(沥表路面)项目建设,现拟定如下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1、自然概况。村总人口335人,村劳力人数219人,村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72元/人。2、拟建项目概况。村民自愿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村内道路项目。项目工程量2.53公里长、3.5米宽,项目投资预算74.1万元,项目受益农户151户、人口335人。3、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概况。项目实施能解决村民的交通问题,对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有或无)必要,是(是或否)急需。项目经村民讨论是(是或否)可行,经专业部门论证是(是或否)可行。 4、项目开工、竣工时间。项目拟于2014年5月1日开工,预计于2014年10月1日竣工。二、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投资预算74.1万元。其中筹资人口0人,筹资标准元/人,村民筹资总额0元;筹劳人数219元,筹劳标准10工/人,筹劳折资标准50元/工,筹劳折资总额109000元,其中以资代劳标准0元/工,以资代劳总额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0元;乡镇政府投入0元;整合县及县以上政府有关资金投入0元;社会捐赠0元;其他资金投入0元;拟争取财政奖补资金632000元。三、项目实施及管理1、项目总负责人※※※,项目由(通过)负责实施(若村民自主实施,经县交通部门委托,填通过

村民主方式选定的村民代表人员;若由交通部门通过招投聘请专业部门实施,填“招投标聘请专业部门”)。2、成立项目建设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项目建设监督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成员:靳忠元吴海臣郝静芳3、成立项目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项目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如下:组长:靳忠元成员:关海臣郝静芳项目建成后运行管护措施(主要写因地制宜地采取何种有效方式和措施,落实管护责任和资金,确保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成后有效持续运行)。※村委会(村委会公章)2014年3月5日※村村内道路建设项目村民民主议事会议记录一、基本情况议事主全:※村民大会(或村户代表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议事时间:2014年2月28日应参会:14人(户)实际参会:13人(户),村民代表所代表人(户)数335人(户)。主持人:※※※记录人:二议事内容村计划修2.53公里长,3.5米宽道路(沥青)研究筹资、筹劳、村集体投入等事项。 三、议事结果根据※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等规定,我村(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实施方案经本次会议决议已(已或未)通过。其中,赞成票13张,反对票0张,弃权票0张;筹劳日数10工/人,筹劳折资标准50元/工,筹资标准0元/人,村集体经济投入0元。四、召集人员名单孙秀芬金维民金成海孙继伟郝静男张广芝刘洪秦英任吉付靳忠元关海臣孙继财※※※村民党支部书记或委员会主任(签字)村民委员会成员(签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和资金申请表篇三: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有限公司******茶园生态基地道路建设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