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一、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练习五有关习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运用加法交换律的思想探索其他运算中的交换律。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

四、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五、教学关键: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理解加法交换律的思想。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形成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叔叔的情况。

1、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讨论与思考:(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呈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56+40=96(千米)5、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板书:40+56=56+40 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和不变)6、提出猜想。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尝试计算。
③“想想做做”第4题:分别算出下面三户人家今年四、五、六月用电的合计数,填在表里(单位:千瓦时)。
户主姓名
合计
四月
五月
六月
王小军
47
65
53
张力
74
98
102
李亚光
94
106
123
④“想想做做”第6题:填写下表。
a
200
200
200
200
200
b
10
20
30
40
D、第6题:先告诉学生表格左边各栏的含义,弄懂怎样填写表格。
【板块五】
1.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2.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随时给予指点和帮助。
3.全班做完《补充习题》以后,采取自批、同桌自批等方式校对作业。
4.校对完后及时反馈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师生一起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纠正。
【板块二】
1.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围绕下面的学习菜单自学。
2.学生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
1.围绕探究提纲进行全班交流。
2.学生说说为何把46和54先想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如凑整十、估算等。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3+4和4+3的和都是7。

•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法的顺序,和不变。

例如,(2+3)+4=2+(3+4)。

2. 简便计算方法•凑整十法:以9为基数,通过凑整十使计算更简便,例如9+7可以理解为9+1+6,先将7补足成10,再减去多出来的1,得到10+6=16。

•估算法:快速估算出运算的结果,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节省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通过具体例子和抽象符号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概念。

3. 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4. 简便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通过凑整十法和估算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以及简便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律小学数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掌握加法运算律;
3.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教学练习册;
3. 加法计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加法运算的基本知识,如加法符号、算式排列等,并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加法运算律的问题。

二、讲解:
1. 讲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及求和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2. 以具体例子讲解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三、示范:
教师通过多个例子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律的运用方法。

四、活动:
教师准备加法计算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

五、练习:
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律的知识。

六、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法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七、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活动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提高数学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基本的运算定律。

2. 学生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效率。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运算定律的学习和理解
2. 简便计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新知学习:
- 分别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通过实例演示。

- 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和证明这些运算定律,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
- 出示一些简单的算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及时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4. 总结归纳:
-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重要作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应用运算定律。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加强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生活中的例子,找出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实际生活的工具。

同时,通过简便计算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教案:加法的运算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本课重点讲解交换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法的交换律的认识和运用。

难点:结合律与交换律的差异及其运用。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白板、彩色笔、磁性数字、小组卡片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通过提问和例题导入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师: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5个苹果,那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了呢?学生:8个苹果。

教师:小红5个苹果先给了小明,再加上小明原本的3个苹果,你们是怎么算出答案的呢?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记录结论。

学生:我们将小红给的苹果数5写在左边,小明原有的苹果数3写在右边,然后我们将两边的苹果数相加,就得到了8个苹果。

Step 2 引入交换律1.教师出示示意图,解释交换律的概念。

教师:根据小红给苹果的例子,我们可以将小红给的苹果写在左边,小明原本的苹果写在右边,相加后得到结果,再将左右交换一下位置,结果还是一样。

这就是交换律。

2.学生跟读交换律的定义。

学生:加法的交换律:a+b=b+a。

3.教师出示计算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换运算。

教师:请看这个计算题:5+7,我们可以按交换律的原理,将5放到7的后面,即7+5,所以5+7=7+5=124.学生跟读答案,并在本人的笔记本上进行记录。

Step 3 引入结合律1.教师出示示意图,解释结合律的概念。

教师:当我们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可以先计算任意两个数的和,然后再与第三个数进行加法运算。

比如:5+7=12,再加上3,就是12+3=15、我们也可以先计算5和(7+3)的和,即5+(7+3)=5+10=15、无论是哪种计算方法,结果都是相同的。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的内容。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加法交换律:a+b=b+a
2. 加法结合律:(a+b)+c=a+(b+c)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加法运算律的概念,如“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可走,路程分别是5公里和3公里,你选择哪条路?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无论先走哪条路,结果都是8公里,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2. 新课讲解:
(1) 解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并给出具体的数学例题让学生理解。

(2) 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加法运算律来进行简便计算,并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3.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简单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在旁边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运算律。

4. 小结与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加法运算律的重要性,并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作业,以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以便于以后的教学改进。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2、用加法运算定律实行简便计算。
3、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归纳定律,从而能够灵活使用。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推导与使用。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感受简便计算的好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
2.引入。将学生从繁琐的竖式计算计算中逐步引入到探求新知。
加法结合律:(a+b)+c=a+(b+c)
板书设计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56+40
()+()=()+()
加法交换律:a+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88+96+104○88+(96+104)
加法结合律:(a+b)+c=a+(b+c)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思考与探索必须积极地鼓励。在实行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自由,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反思
加法简便运算仅仅是一个基础。对学生来说,学习诸多简算,这仅仅一个开始,所以我认为不能因为它简单而轻视。只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决定在今后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保证学好的知识不会疏远。
3.教学例1
4.总结:加法交换律
5.教学例2
6.总结加法结合律
7.总结
8.课堂练习
9.作业:教材31页2、4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
2\
教学例1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加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

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

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优秀8篇《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篇一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第17页的例1以及18页的“做一做”第一题、第19页练习五第1~3题的部分习题。

(二)教材地位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再给出运算的定义之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

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通常称为“运算定律”。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可使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其次,用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加法交换律的文字表述形式和字母形式,一方面提高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四)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情景导入——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应用。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二)讨论交流法:掌握加法交换律及其应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加法算式为观察点,引导学生个人探索,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实践活动,从这三组算式间的联系去发现并交流,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交换律,这样的设计基本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练习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教案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教案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教案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教案教学内容: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教材第116页例5 ,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七1 - 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58页,做口算练习(六)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二、新课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

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3.2 + 0.5 ○ 0.5 + 3.2(4.7 + 2.6)+ 7.4 ○ 4.7 +(2.6 + 7.4)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

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

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的根据是什么运算定律。

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16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

接着再提问:小青在计算时把0.6和3.4放在一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91加0.09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29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

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2.师:比一比,哪组算得快?出示两组题,左右两边比赛。

(1)36+253 1597+164 47+403 317+203(2)253+47 1597+403 36+164 283+3173.你们觉得哪组算得快?为什么?(得数都是整数)看来在计算中把能凑整的两个数结合起来加比较简便。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254+687+313(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把能凑成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加,简便。

)(3)揭示课题: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 + 57 + 82 57 + 62 + 138(1)独立完成。

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A、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B、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定律(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1加法运算定律(二)——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本课时是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

教材仍旧以实际问题情境呈现,设计的4个加数,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数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将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使计算更加简便。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四则运算和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已有了初步认识,这节课着重让学生将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综合应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数据特点、合理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

(播放两条音频)加法交换律改变的是加数的位置,而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运用加法结合律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使用了小括号。

练习: 1.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1)A+67=67+A(2)(35 + 172 ) + 28 = 35 + ( 172 + 28 )(3)234 + 35 + 66 + 165 = ( 234 + 66 )+( 35 + 165 )不管是两个数相加,还是三个数、四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算式中任意两个加数先相加,都不改变计算结果。

1.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115+132+118+854.问题:怎样计算呢?5.汇报计算过程(1(播放音频)小军是按四则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

(2(播放音频)小丽在计算时,先观察加数的特点,运用上节课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使计算更简便。

6.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7.重点分析小丽的算法,总结规律: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把相加刚好得到整十、整百的数先相加,。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运算定律教师: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

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93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十2.5)4=4.342.54(700十1)68=70068十68153(220十57)=153220十57638十378;(63十37)(8十8)还可以做练习二十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丁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a10)b=a10b=ab10=(ab)10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些计算简便。

谁能举个例子?接着出示教科书第93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运算定律。

说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做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

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交流各自的发现:1、加数都是200,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
被减数都是200,减数越大,差越小
2、把两个得数加起来,结果都是400
把两个结果相减,结果分别是20、40、60......
[在练习的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通过"先观察不动笔""同桌相互说"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而不总是"笔动"。用"思维的动"代替"笔动",并用语言将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思考。]
补充说明:如果能在列式的时候已经观察到三个数中,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100,那么可以写在前面,这样不需要运用加法运算律就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当然,也可以在列式后,再利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化。
(1)能利用加法运算律的,可以使两个数凑成整百的,可以把这两个数写在最前面,也可以套上小括号。
(2)如果前两个数相加,已经是整百的,就不需要利用加法运算律了,直接计算即可。
(3)如果不能简便的,那就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
调换书上气球的顺序:64 19 36 38 18 32 79 59 21
师:你是先算谁和谁?为什么?
3、挑战自我。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21+28+79+172
90+91+92+93+......+99
502+387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6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好PPT或教案内容。

2.板书:准备好板书内容。

3.教学辅助工具:计算器、教学游戏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概念。

2.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第二步:讲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讲解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讲解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第三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第四步:拓展延伸1.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2.组织小组竞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步:总结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重要性。

2.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解题技巧。

五、课堂作业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2.鼓励学生课后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1.思考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2.思考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性调整下节课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和思维能力。

同时,注重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意识。

《加法运算律》数学教案设计

《加法运算律》数学教案设计

《加法运算律》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律,包括交换律和结合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理解加法运算律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律。

难点:通过实例自主发现并理解加法运算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加法算式的计算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探索新知
1. 交流展示: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发现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定义。

2. 实例验证:教师再出示一些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加法运算律来检验其正确性。

(三)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律。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加法运算律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应用。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加法运算律的应用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1)27+73(2)37+5873+27 58+37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同桌互说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茨沟小学杨恩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

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1)揭示课题: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

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2.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3.教学例4:27+56+173+44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训练
1.怎样简便怎样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组完成。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课堂小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茨沟小学杨恩来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节课,我依据“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设计并实施教学,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复习引入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伊始,通过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2、自主探究中,遵循认知规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

”基于我班同学思维基础,教学时,我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算式88+104+96的两种算法,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的特点。

接着通过对几组等式的观察,进一步验证这一定律。

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

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3、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辨析题“判断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最后通过思维训练题,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整数加法运算律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对于加法的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学生已有基础,因此我本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探索中寻求答案,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在全班汇报展示了本组的探究成果,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在探索中学会技能。

避免了学习的单一性。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对算法的表达不够完整,流畅,小组展示的时间太长,练习的时间比较仓促等,这些方面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获得锻炼与发展,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