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讲解
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5e31a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7.png)
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微生物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了其中的50种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1. 胶平板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培养后统计菌落数量。
2. 液体计数法:使用专门的装置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例如波形计数器。
3. 膜过滤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放到富养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
4. 容积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稀释,然后使用容积计数器对其进行计数。
5. 水平采样法:将微生物样品通过固体培养基,然后根据采样水平进行菌落计数。
6. 微阵列计数法:使用微阵列技术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高通量,自动化程度高。
7. 波数计数法:通过光学检测装置对微生物样品的波数进行计数。
8. 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微生物样品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
9. PCR技术:通过定量PCR对微生物样品中的特定基因进行定量,从而间接计算出微生物菌落总数。
10. 分光光度计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微生物样品中生物的光学密度,进而计算其菌落总数。
11. 过膜法:利用薄膜将微生物分布均匀后计数。
12. 电子计数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微生物菌落计数。
13. 温度计数法: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进行计数。
14. 荧光法:利用荧光染料对微生物菌落进行标记并计数。
15. 光学显微镜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直接观察和计数。
16.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技术将微生物分散均匀后计数。
17. 图像分析法:对微生物样品在图像上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菌落总数。
18. 颜色计数法:通过颜色反应对微生物菌落进行计数。
19. 电泳计数法:通过蛋白电泳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0. 微型生物反应器法:利用微型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1. 电化学法:通过电化学技术对微生物样品进行计数。
22. 生物传感器法:利用生物传感器对微生物进行快速计数。
23. 感光计数法:利用光敏感材料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24. 气溶胶计数法:利用气溶胶技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71ce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9.png)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计数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菌落的数量和密度。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平板计数法、薄层计数法、过滤膜计数法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平板计数法是最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待测菌液均匀涂布在含有固体营养培养基的平板上,通过菌落的生长扩散形成可见的单个菌落,再通过对菌落进行计数并乘以稀释倍数,最后得到待测菌液的菌落总数。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固体培养基。
根据所要检测菌落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并准备好。
固体培养基一般含有琼脂或明胶等物质,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支持菌落的生长。
2. 制备合适浓度的菌液。
将待测菌种培养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利用培养箱或摇床进行恒温、恒湿的培养,待菌液呈现合适浓度时即可使用。
3. 稀释菌液。
根据待测菌液的预估浓度,将适量的菌液和无菌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以获得合适浓度的菌液。
4. 涂布菌落。
取一定数量的稀释后的菌液,利用灌注器或鱼鳞划线法将菌液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
为了保证菌液的均匀分布,可以采取旋转、摇动等方法。
5. 培养菌落。
将涂布好的平板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根据菌种的不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6. 计数菌落。
在培养好的平板上,通过肉眼或借助显微镜仔细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并使用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进行计数。
根据菌落的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在整个平板上计数,或者在特定区域计数后进行推算。
7. 乘以稀释倍数。
由于菌液在进行稀释时常用不同倍数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所以在计算菌落总数时需要将计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薄层计数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它的原理是将含有待测菌液的液体培养基均匀地倒入培养基皿中,使其能够覆盖整个底面。
待液体凝固后,菌落会在培养基表面生长,并且可以通过视觉或显微镜观察和计数菌落。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eeaa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2.png)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一、引言食品中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培养基培养和统计法,对食品中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菌落数的测定。
食品中菌落总数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食品是否受到污染、保存条件是否良好等情况。
对食品中菌落总数进行准确测定和不确定度分析,对于食品卫生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菲尔氏杯平板法和薄膜法。
菲尔氏杯平板法是将食品样品稀释后均匀铺在富含寒天的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薄膜法是将食品样品均匀涂抹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
三、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分析1. 采样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首先要进行食品样品的采样和样品的制备,采样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采样不均匀、采样器具的精密度等因素,引入采样不确定度。
2. 复现性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通常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由于操作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引入复现性不确定度。
3. 实验条件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受到实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条件会对微生物生长产生影响,引入实验条件不确定度。
4. 测量设备不确定度: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需要借助于培养箱、平板计数器等设备,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会影响测定结果,引入设备不确定度。
四、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需要考虑上述不确定度因素的影响,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评定。
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测定结果的可信度。
1. 不确定度计算方法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可以采用GUM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通过不确定度传递法和不确定度组分法计算总的不确定度。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不确定度来源的具体数值和权重,综合计算得出总的不确定度值。
2. 不确定度控制方法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1)采样不确定度的控制:采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器具,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和代表性;(2)复现性不确定度的控制: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和培养操作流程,尽量减小操作者和环境的影响;(3)实验条件不确定度的控制: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实验前后的环境监测和校准;(4)测量设备不确定度的控制: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4c1a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一、引言水质菌落总数是评估水体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水体中细菌的数量,进而判断水质是否合格。
因此,准确测定水质菌落总数对于保障水源安全、防止水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将水样涂布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并计数菌落的数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检测各种类型的细菌,但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24-48小时才能得到结果。
2. 膜过滤法膜过滤法是一种快速测定水质菌落总数的方法。
其原理是将水样通过一块细孔膜滤膜,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
菌落在滤膜上生长并形成可见的斑点,通过计数斑点的数量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相比于培养法,膜过滤法缩短了检测时间,通常只需要6-12小时即可得到结果。
3. 流式细胞仪法流式细胞仪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光散射和荧光染色技术,将水样中的微生物分为不同的群体并进行计数。
流式细胞仪能够快速检测大量样品,并提供详细的菌落分布数据,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但是,流式细胞仪法的设备较为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4. PCR法PCR法是一种基于DNA扩增的水质菌落总数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在聚合酶链反应的条件下,扩增水样中细菌的DNA片段。
通过测定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间接测定水质菌落总数。
PCR 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并且可以快速得到结果,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比较1. 培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细菌。
缺点是需要较长时间,无法实时监测水质。
2. 膜过滤法的优点是快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缺点是只能检测活菌,对于耐热菌等特殊菌种的检测效果较差。
3. 流式细胞仪法的优点是高效准确,可以实时监测水质。
缺点是设备昂贵,需要专业操作人员。
自来水菌落总数操作方法
![自来水菌落总数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9924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b.png)
自来水菌落总数操作方法
自来水菌落总数是一种用来测量水质卫生的重要指标,其测试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培养基:选择适合自来水中菌落总数测试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或大肠杆菌培养基(Coliform Agar)等。
2. 取样:从自来水管道或水源中取样,确保取样容器和工具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外部细菌的污染。
3. 酝酿:将取样置于培养基上,进行适当的酝酿和孵育,一般情况下为37孵育24小时。
4. 计数: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情况,使用显微镜或计数器进行菌落数量的统计。
5. 计算:根据菌落数量计算出自来水样品的菌落总数,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从而评估水质卫生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自来水菌落总数测试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方法操作,并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a6a982e53a580216fcfeba.png)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教育]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e3bcf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05503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a.png)
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用于检验食品、水、药物、化妆品等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其测定步骤如下:
1. 准备好样品。
2. 将样品按一定比例加入培养基中,使得微生物得以繁殖。
3. 将培养基混匀后,将其倒入培养皿中,使得培养基均匀分布。
4. 使用平板法、斜板法或混合法等方法将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表面均匀涂布。
可根据样品中微生物的预估数量选择相应的涂布方式。
平板法适用于样品量较小的场合,斜板法适用于样品数量较大且需要进行质粘分析的场合,混合法适用于样品中微生物数量较低的情况。
5. 使用孔气道计数器或无菌的计数棒对培养皿进行计数,并计算得到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可以根据前述涂布方式和培养时间进行调整。
通常,气道计数器需要在24-48小时内完成计数,而计数棒测定则需要在3-5天后进行。
6. 记录测定结果和样品信息,并分析评估菌落总数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23af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4.png)
混合均匀。
•
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
箱内培养48±2h,水产品30±1℃温箱内培养72±3h。
•
如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
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
脂培养基(约4毫升),凝固后培养。
• (二) 菌落记录方法 做平板菌落数记录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
菌落总数的测定
三 、 材料
1、 食品检样 2、 培养基 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 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吸管,电炉、恒温培养箱等。
四、 流程
• 1、检样 • 2、做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 3、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1 mL,分别加入
灭菌平皿内 • 4、平皿内倾注15~20 mL琼脂培养基,混匀 • 5、36 ±1℃培养48±2小时或(24±2)小时 • 6、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各平板菌落数量 • 7、 计算菌落总数 → 报告
10-4
3.1x106
•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
计数范围内时,应以两者比值决定。若其比值小 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等于2,则报 告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
试样 稀释度
例次 10-2
10-3
1
380
52
平
2 均 526
205
菌
3 落 271
60
数
4
284
152
菌量
10-4 选定计数稀释度 /(个/g 或mL)
菌量
10-4 选定计数稀释度 /(个/g 或mL)
18
10-3
5.2x104
32
10-3,10-4
2.6x105
12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2ffb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0.png)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指标,用于评价食品、水、空气等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正确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对于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富营养培养基平板上,然后在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绝大多数微生物。
但是,对于某些微生物,可能会出现菌落过于密集而无法准确计数的情况。
其次,膜过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等微生物数量较多的样品。
将待测样品通过膜过滤装置过滤到富营养培养基膜上,然后将膜培养在富营养培养基上,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膜过滤法可以避免菌落过于密集的情况,使得计数更加准确。
另外,还有一种称为MPN法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MPN法适用于微生物数量较少的样品,通过对待测样品进行稀释,然后分别进行多管培养,最后根据阳性管数目来推断微生物数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微生物难以培养的情况,但是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较长时间。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不断被提出和改进。
例如,流式细胞术结合荧光染色技术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计数和鉴定,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此外,基于图像分析的计数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可以实现对微生物菌落的自动化计数和分析。
总的来说,菌落总数计数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样品特点和实验要求来确定。
在进行菌落总数计数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提高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f4dfec4afe04a1b071debd.png)
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1 原理微生物活体数量的测定方法,常用平板培养计数法。
它是通过将样品制成均匀的一系列不同稀释度的稀释液,再取一定的稀释液接种,使其均匀分布于培养皿中特定的培养基内,最后根据在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计算出每克(或mL )样品中的活菌数量。
2 材料和仪器2.1 平皿:φ90mm 。
2.2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mL ,500 mL 。
2.3 无菌吸管:1mL (具0.01mL 个度),10mL (具0.1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4 灭菌锅。
2.5 恒温培养箱2.6 涂棒。
2.7 酒精灯。
2.8 超净工作台。
2.9 磁力搅拌器。
2.10 漩涡振荡器3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下图。
方法①↙ ↘方法②↘ ↙4 操作步骤4.1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4.1.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LB培养基(最常用)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20g蒸馏水1LpH 7.0~7.2将上述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值,分装锥形瓶中,121℃高压灭菌30分钟。
4.1.2 无菌生理盐水的配制:称取8.5g氯化钠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30分钟。
4.2 样品的稀释:4.2.1 固体样品:称取10g固体样品置于盛有90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中(内装数粒无菌玻璃珠),在旋转式摇床上200r/min充分振荡30min,制成1:10的样品均液,即10-1稀释液。
4.2.2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均液1mL(吸取前需要摇匀1:10稀释液),缓慢加入盛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能触及稀释液面),用漩涡振荡器振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稀释均液。
4.2.3按照4.2.2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样品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一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4.2.4 根据对样品活菌数量的估计,选择3~4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比如10-6,10-7,10-8,10-9稀释液)。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70fa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7.png)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将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一个个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从而得到微生物在样品中的数量。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过适当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计数,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含有大量细菌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以避免菌落过多导致计数困难。
其次,滤膜计数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或气态样品的微生物计数。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滤膜过滤器过滤,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需要注意滤膜的选取和过滤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膜过滤计数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水样、空气样等液态或气态样品的微生物计数。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然后将膜放置在含有培养基的平板上进行培养,待菌落生长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计数结果准确,但需要注意膜的选择和过滤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荧光染色计数法是一种新兴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荧光染色剂对微生物进行染色,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自动计数仪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计数速度快,适用于各种微生物的计数,但需要注意染色条件的控制,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菌落总数计数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菌落总数计数时,需要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能够为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f982c4b73f242336c5f42.png)
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一、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二、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三、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菌落总数的概念及检测方法详解
![菌落总数的概念及检测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ce85be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f.png)
菌落总数的概念及检测方法详解一、菌落总数的概念(一)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或1g)检样中形成菌落的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平板计数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二)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
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细菌总数也称细菌直接显微镜数。
通常以1g或1mL或1cm2样品中的细菌总数来表示。
(三)菌落总数在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中的意义1、食品中细菌数量可反映该食品被污染的程度新鲜的食品内部一般是没有或很少有细菌的,但由于外界污染情况不同,食品被细菌污染的多少就有所不同。
食品中细菌数量越多,说明被污染的程度就越严重,越不新鲜,对人体健康威胁越大。
相反,食品中菌数越少,说明该食品被污染的程度越轻,食品卫生质量越好,对人体健康影响也越小。
2、食品中细菌数量可预测食品耐放程度和时间一般讲,细菌数越少,食品耐放时间越长;相反,食品耐放时间就越短,例如用0℃保存牛肉,菌落总数为l03CFU/cm2时,可保存18天,而当菌落总数增至l05CFU/cm2时则只能保存7天。
另外,用0℃保存鱼时,菌落总数为l05CFU/cm2时可保存6天。
而菌落总数在l03CFU/cm2时则可保存12天。
3、食品中细菌数量可估测出食品腐败状况一般认为日常食品的活菌数为l04~l07CFU/g。
而当活菌数达到l08CFU/g则可认为处于初期腐败阶段。
例如,活的家禽,皮肤表面的细菌数可低到1.5×l03CFU/cm2。
菌落总数测定操作步骤
![菌落总数测定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4b5b42184254b35effd34a9.png)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操作步骤一、器皿、药品试剂准备1、检查高压灭菌锅水水位(完全淹没发热管且与锅底支架相平),通电预热,检查恒温水浴锅水位,通电,设定为46度,加热恒温;2、取8套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3、称量4.3克氯化钠于500毫升三角瓶中,用500毫升量桶量取500毫升水加入其中,溶解;4、取一250或300毫升的三角瓶、三支试管,用量桶量取225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三角瓶中,用10毫升刻度吸管分别量取9毫升上述(第3步所培溶液)生理盐水于三支试管中,用透气塞或棉塞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5、称取4.7克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于250毫升三角瓶中,加200毫升水,溶解,用透气塞或纸封口,放入高压灭菌锅;6、取6支1毫升刻度吸管,用报纸包裹严密或用布袋封装,放入高压灭菌锅;7、盖好锅盖(双手对角拧紧),使密闭步漏气,打开排气阀,排尽冷空气,关闭排气阀,观察压力表指针变化,从压力表指针达121度时开始计时,使温度保持121度15分钟(根据不同的型号需手动或自动控制),15分钟后断电,自然冷却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位。
二、样品稀释和培养1、打开超净工作台风机;2、打开压力锅盖,取出包裹严密的8套直径90毫米的培养皿,放入超净工作台;3、取出装有225毫升生理盐水和200毫升培养基的三角瓶(保持封口密闭)、编号-1,放入恒温在46度的水浴锅中;4、取出装有9毫升生理盐水的支试管(置于试管架上),分别编号-2、-3、K,放入超净工作台;5、取出包裹严密的6支刻度吸管,放入超净工作台;6、无菌操作称取25克样品,于超净工作台中放入装有2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中,用均质器处理1至2分钟,配成-1的阳平均液;7、用1毫升灭菌刻度吸管从-1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2试管,混匀,制成1:100的样品均液;8、用1毫升灭菌刻度吸管从-2样品均液中量取1毫升放入-3试管,混匀,制成1:1000的样品均液;9、打开培养皿包裹物,培养皿分别编号1:100、1:1000、1:10000、空白(各2皿);10、对应试管和培养皿的编号,用刻度吸管分别吸取1毫升样液于对应的培养皿中;11、将46度恒温的培养基均匀倒入上述8个培养中,每皿20至25毫升;12、静置,冷凝后翻转培养皿,放入36度培养箱培养48小时,计数。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4b880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菌落总数的测定
配药品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配0.85%生理盐水,将配好的培养基、生理盐水、培养皿、吸管、吸球,都用报纸包起来,放入灭菌锅中灭菌121℃15分钟,灭菌的同时,开紫外线照射灯20分钟,然后关闭操作之前先点燃酒精灯,用酒精棉擦手3遍,擦超净工作台3遍,最后用酒精棉过一下火,擦超净工作台一遍后,弃去棉球,然后从灭菌锅中取出物品,放在超净工作台中,开始操作,开始在超净工作台中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9ml 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0的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入盛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制成1:1000的样品匀液。
每个稀释度1:10,1:100,1:1000都取1ml试样放入无菌培养皿然后逐个加入培养基,以铺满培养皿铺匀为止,然后摇匀,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做空白,空白只加琼脂,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培养皿放入电热恒温培养箱36℃,培养48h±2h
检验人员:。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7b61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2.png)
菌落总数计数方法菌落总数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因此,准确地进行菌落总数的计数对于科研工作者和相关行业的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菌落总数的计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数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之一就是平板计数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布在琼脂平板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待测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用水等领域。
其次,滤膜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菌落总数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待测样品过滤到特定的孔径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置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待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相比于平板计数法,滤膜法可以避免样品中的大颗粒物对计数结果的影响,因此在一些特殊的样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还有一种自动计数法,即利用自动菌落计数仪进行菌落总数的计数。
这种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菌落的自动定位和计数,大大提高了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菌落总数计数。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计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膜过滤法、MPN法等,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样品类型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进行菌落总数计数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操作规范,以确保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要注意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其次,在进行计数时要注意菌落的形态和大小,避免重复计数或漏计;最后,在选择计数方法时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计数结果。
总的来说,菌落总数的计数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菌落总数计数结果。
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微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细菌菌落总数定义
![细菌菌落总数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aa4332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e.png)
细菌菌落总数定义细菌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的菌落的总数。
细菌菌落总数是细菌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繁殖情况和细菌污染的程度。
下面将从细菌菌落总数的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菌菌落总数的定义细菌菌落总数是指在培养基上形成的可见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聚集体,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和生物学特性。
通过计数细菌菌落的数量,可以推测出细菌在特定环境中的数量。
二、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测定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主要有平板计数法和液体测定法。
1. 平板计数法平板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细菌菌落总数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适当的稀释方法稀释为一定的浓度。
然后,将稀释液均匀涂布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平板上。
接下来,将平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待菌落生长后,用显微镜或肉眼观察菌落的数量,并进行计数。
最后,根据稀释倍数和计数结果,计算出原始样品中的细菌菌落总数。
2. 液体测定法液体测定法是一种通过测定菌液浑浊度来推测菌落总数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通过适当的稀释方法稀释为一定的浓度。
然后,利用光密度计或比色计测定稀释液的浑浊度,根据浑浊度的大小推测出细菌菌落总数。
液体测定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三、影响细菌菌落总数的因素细菌菌落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培养基因素和细菌种类等。
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细菌菌落总数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
不同的细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菌菌落总数也会发生变化。
2. 培养基因素培养基是细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不同的培养基对细菌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促进细菌的繁殖,从而增加细菌菌落总数。
3. 细菌种类不同种类的细菌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繁殖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同,因此细菌种类也会对细菌菌落总数产生影响。
四、细菌菌落总数的意义细菌菌落总数是衡量细菌数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菌落的概念 菌落总数的概念 菌落总数的测定意义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指标
• 食品在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被微生物污 染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评价食品被微生物 污染的程度,要采用微生物检验指标采进 行。常采用的微生物检验指标为三项细菌 指标,即细菌数量(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 菌群最近似数和致病菌。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
• 1.菌落总数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 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 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进行细菌培养,使每 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 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通常 以lg或1ml或lcm2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数量来 表示。
(4)将加了样的检验纸片每6片叠放在仪器,放入 自封袋中,平放在37℃培养箱内培养15~24h。取 出纸片观察结果。
ppt制作:xxxx 学号:xxxxxx
•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 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 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 落总数。
2、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方法
1. 适用范围用于各类食品及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测 定。
2. 方法原理 将培养基、凝胶和酶显色剂等加载在试纸片,经加样、
培养后,细菌菌落在纸片上显现出红色菌斑,通过技 数报告结果。 3. 操作方法 (1)无菌称取样品25g(或25mL)放入含有225mL无菌水 的玻璃瓶(均质袋)内,经充分振摇(均质)做成 1:10的稀释液。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用1mL灭菌吸管 反复吸吹制成1:100的稀释液、。以此类推,做出 1:1000等稀释度的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更换一支灭菌 吸管。
三﹑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 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有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和菌落总数的快速测定 法。 1.国家标准测定方法: (一)原理: 菌落总数的测定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生产的菌落 的生理及培养特征进行的。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 测定时,首先将待测培养样品制成均匀的,一系列不同稀释 度的稀释液,并尽量是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是指单个细胞 状态存在再取一定稀释倍数的一定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使其 均匀分布。菌落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成,因此通过统计菌落的 数目,可计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我们计算出菌落数是培养基上 长出来的活的菌落数。
•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如下
• ┌─────┐ │检样 │
└─────┘
↓
┌─────────────┐
│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
└─────────────┘
↓
┌──────────────┐
│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
│
│ 各以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 │
└──────────────┘
↓
┌─────────────┐
• (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 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 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 1mL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 (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 48±2h。
(二)、 菌落计数方法
│ 每皿内加入适量营养琼脂 │
└─────────────┘
36±1℃ 48±2h
菌落计数
报告│
(五)操作步骤 (一)、 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mL)剪碎放于含有 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或 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 000~10 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 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 (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 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二)仪器设备
培养基箱,恒温水浴锅,天平,三角瓶,灭菌培 养皿,灭菌皿试管,玻璃珠,均质机,灭菌刀,镊 子;酒精灯。
(三)培养基和试剂
1.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 4789.28中4.7规定。 2.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 4789.28中3.22规定。 3.生理盐水。 4.75%乙醇。
(四)检验程序
二﹑菌落总数的测定意义
• 菌落总数是食品卫生指标中的重要项 目,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指标。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 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 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
• 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 越差,食品被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而菌落总数越少,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 好,食品被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小。
(2)一般食品选3个稀释度进行检测,含菌量少的 液体样品(如食用纯水和矿泉水等)可直接用原 液检测。将检验纸片放在水平台面上,揭开上面 的透明薄膜,用灭菌吸管吸取样品原液或稀释液 1mL,均匀加到中央的圆圈内,轻轻将上盖膜放下, 精置5min
(3)从中间向周围轻轻推刮,使水分在圆圈内均 匀分布,并将气泡赶走。
• (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 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 (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 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 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 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