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理学检查
尿液理学和化学检验
(7)尿液无色或黄色变浅: 病理情况下常见于尿崩症、 糖尿病等。 病理情况下的尿液颜色变化 及临床意义见表6-7。
三、气味 【参考值】挥发性酸的气味。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有来自尿 内的挥发性酸的气味(odor)。 尿液长时间放置后,因尿素分解 可出现氨臭味。
四、比重 尿液比重(specific gravity,SG)是指在4℃条 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 量之比,尿比重又称为尿比 密,常用比重计检测。尿比 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脏 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2.比重减低 见于慢性肾衰 竭、尿崩症等。在肾实质损 伤而丧失浓缩功能时,尿比 重常固定在1.010±0.003, 形成低而固定的等渗尿。尿 比重测定有助于多尿的糖尿 病(高比重尿)与多尿的尿 崩症的鉴别。
五、尿渗量 尿渗量(urinary osmolarity) 又称尿渗透量,是指尿液中具有 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颗粒(分子 或离子等)的总数量,尿渗量主 要与尿液中粒子大小及所带电荷 有关,它反映了溶质和水的排泄 速度,确切地反映肾脏浓缩和稀 释功能,因此是评价肾脏浓缩功 能较好的指标。
的比例失常、夜尿量增多 的特点,即昼夜间尿量比 小于2∶1。此外,夜尿量 经常多于昼间尿量亦为心 功能不全的征象。
③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时, 葡萄糖随水分一起经尿排出, 尿内含糖较多,属于葡萄糖尿 引起的溶质性利尿。糖尿病病 人的尿量增多,尿比重增高。 另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也 可使尿量增多。病理性多尿的 原因及发病机制见表6-1。
【质量控制】 1.标本必须新鲜 2.操作规范 在测定过程中, 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带 浸尿时间过长,尿pH呈减低 趋势。
3.试带的保存 试带应密封、 避光、干燥保存,注意保质期。 4.试剂的配制 滴定法所用的 NaOH溶液浓度必须标准,并新 鲜配制。 5.pH计校准 pH计应经常校准, 保证仪器在良好状态下使用。
临床检验基础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和排泌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组成和性 状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并受机体各系统功能状态 的影响。
尿液一般检验的主要目的有: ①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②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 ③安全用药的监护
第一节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量
尿量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尿量的多少 主要取决于肾脏生成尿液的能力和肾脏稀释与浓缩功 能。尿量的变化还受内分泌功能、精神因素、年龄、 环境(湿度和温度等)、活动量、饮食、药物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健康人,24h尿量的变化也较大。
【检测原理】使用量筒等刻度容器直接测定尿量 (表5-0-1)。
【方法学评价】冰点渗透压计测定的准确性高, 不受温度的影响,但主要与溶质的颗粒数量有关。
【质量保证Leabharlann ①标本采集:尿液标本应采集于洁净、干燥、无 防腐剂的带盖容器内,并立即送检。 ②标本离心:离心去除标本中的不溶性颗粒,但 注意不能丢失盐类结晶。 ③标本保存:若不能立即测定,应将标本保存于 冰箱内,测定前置于温水浴中,使盐类结晶溶解。
【临床意义】 1.多尿 多尿是指成人24h尿量超过2.5L,儿童 24h尿量超过3L。 (1)生理性多尿:当肾脏功能正常时,因外源 性或生理性因素所致的多尿,可见于食用含水分较高 的食物或水果等、过多饮水、过多静脉输注液体、精 神紧张或癔症。也可见于服用咖啡因、脱水剂、噻嗪 类利尿剂等有利尿作用的药物。 (2)病理性多尿:病理性多尿的原因与发生机 制见表5-1。
【临床意义】尿比重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与 稀释功能。
1.高比重尿 ①尿少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炎、 肝脏疾病、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 或大量排汗等。②尿多比重增高:常见于糖尿病、 使用放射造影剂等。
尿动力学检查内容
尿动力学检查内容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通过对尿液排出过程中的生理参数进行监测和分析,来评估患者排尿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
尿动力学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尿流率测定:尿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尿液排出的速度,通常以毫升/秒为单位。
通过测定尿流率,可以了解患者排尿功能
的基本情况,包括排尿速度、排尿持续时间等参数。
2. 膀胱压力测定:膀胱压力是指膀胱内的压力情况,通常以厘米水柱(cmH2O)为单位。
通过测定膀胱压力,可以了解患
者膀胱的充盈和排空情况,以及膀胱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情况。
3. 尿道压力测定:尿道压力是指尿道内的压力情况,通常也以厘米水柱(cmH2O)为单位。
通过测定尿道压力,可以了解
患者尿道的收缩和松弛情况,以及尿液排出过程中的阻力情况。
4. 尿流动力学曲线分析:通过对尿流率、膀胱压力和尿道压力等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绘制出尿流动力学曲线,从而更直观地了解患者排尿功能的情况,包括膀胱充盈和排空的过程、尿流速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5. 其他相关参数的测定:除了上述主要内容外,尿动力学检查还可以包括其他相关参数的测定,如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压力-流率关系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排尿功能。
尿动力学检查通常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排尿功能的异常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时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操作,并按照医嘱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液理学检查
一、尿液外观检查
【目的】 观察尿液的透明度和颜色,判断 观理学性状。
【操作】 1.加尿 2.肉眼观察 3.判断结果 (1)颜色 (2)透明度 4.报告方式 (1)颜色 (2)透明度
【注意事项】 1.盛尿液的容器必须干燥、清洁、透明。 2.标本 尿液外观检查以新鲜尿液为准。 3.鉴别浑浊尿 新鲜尿液含盐类浓度过高, 尤其是尿酸盐排出时遇冷易析出结晶,使 尿液浑浊。 4.尿液颜色易受某些食物或药物的影响。
(二)折射仪法 【目的】 熟悉折射仪的工作原理、使用和校正方 法。 【原理】 入射角90°的光线进入另一种光密媒质 时被折射的角度成为临界角,在终端观察时,依 据折射临界角的大小,可见明暗视场的改变,进 而求出该媒质的相对折射率(对空气,简称折射 率)。折射率与媒质的密度有关,密度越高,折 射率越大;其次也与光的波长及温度有关,Π是 表示在20℃时用钠蒸汽灯发出的D线(589nm)来测 定的某物质的折射率。经过大批量尿标本的研究, 已经建立了折射率、比密和总固体量的经验公式, 并将数字列成线图刻在目镜系列的适当位置中, 测量时直接读数即可。
【操作】 1.调整仪器状态 2.正确使用标本盖 3.零点校准 4.标本测定程序 5.报告方式
【注意事项】 1.调整折射仪基准线 2.尿酸盐所致的浑浊可影响结果,需要加温溶解 后再测定,切不可弃去;细胞等有形成分增多时, 应离心后测定上清液,测试完毕后用纯净蒸馏水 擦拭干净。 3.糖尿和蛋白尿对尿比密有影响,当尿葡萄、尿 蛋白增高时需校正结果。 4.用过的棉球、滤纸等应及时焚毁,以免污染环 境和造成室内感染。
【操作】 1.加尿 2.放浮标 3.读数 4.结果校正 5.报告方式
【注意事项】 1.尿比密计通过校正后才能使用。 2.尿液要求新鲜;尿液过少不足以浮起比重计时, 应重新留尿测定。 3.因低温所致的尿酸或其他盐类沉淀可水浴 (37℃)使其溶解,待尿液温度降至比重计所标定 的温度时即可测定。 4.尿液面应消除泡沫;比密计浮标要垂直悬浮于 尿液中;读取比密值要准确。 5.校正结果 要进行蛋白尿、糖尿和温度的校正。 6.每次测定完毕都需用纯净水冲洗比密计,若有 蛋白质及盐类物质沉积时,需用清洁液洗净后使 用。
尿理学检验
尿理学检验1、化学试带法测定尿比密时,PH>7.0时,测定值应增高0.005。
2、蛋白定性阳性可能是多为脓尿、菌尿;结晶尿电白定性为阴性。
3、蛋白定性阳性可能是多为脓尿、菌尿;结晶尿电白定性为阴性。
4、神经紧张、癔症、等,可引起暂时性、精神性多尿。
属于生理性多尿。
5、泌尿生殖系疾病是引起血尿的主要原因,约占98%。
如肾或尿路结石、结核、肿瘤,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下垂、肾血管畸形或病变,以及生殖系统炎症、肿瘤、出血(如前列腺炎、肿瘤、输卵管炎、宫颈癌等)。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没有炎症的临床表现,故不会出现血尿。
6、镜下血尿是指尿经离心沉淀后红细胞数大于3/HP。
7、血红蛋白尿与血尿鉴别:①离心沉淀后的尿上清液:前者仍为红色,后者红色消退。
②镜检沉淀物:前者不见红细胞或仅见红细胞碎片,后者见大量完整的红细胞。
③用上清液做隐血试验:前者强阳性,后者一般呈阴性或仅呈弱阳性。
④用上清液做尿蛋白定性试验:前者阳性不变,后者结果减弱或呈阴性。
8、乳糜液或淋巴液进入尿中,尿呈乳白色混浊称为乳糜尿。
乳糜尿产生的机制:①泌尿系淋巴管破裂。
②深部淋巴管阻塞。
乳糜尿多为丝虫病所致,少数为腹膜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及肾病综合征等。
在尿中加入等量乙醚或氯仿,提取乳糜,用苏丹Ⅲ染色,可呈阳性。
9、尿游离血红蛋白超过(参考值<0.3mg/L)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血红蛋白尿。
常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溶血性疾病等。
10、加酸或加碱:磷酸盐和碳酸盐尿,加入5%~10%乙酸数滴,混浊可消失;如同时有气泡产生则多为碳酸盐结晶。
11、磷酸盐和碳酸盐在尿液呈碱性时,使尿呈淡灰色、白色浑浊,加酸后两者均可溶解,但如为碳酸盐结晶,加酸溶解后可产生气泡。
尿酸盐结晶时,在酸性尿遇冷时,可有淡红色结晶析出,尿液变混浊,加热至60度,混浊消失。
12、加热法:混浊消失多为结晶尿。
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2024
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尿液常规)的检验方法与质量管理及结果报告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尿液检验的临床实验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576.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3部分:尿液检验领域的要求WS/T348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WS/T402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641临床检验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WS/T644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WS/T806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YY/T0475干化学分析仪YY/T0478尿液分析试纸条YY/T0996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数字成像自动识别)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试纸条reagent strip又称试带,以固相载体为支持体,其上附着各种反应膜块的试剂条带,用于尿液理学和化学的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3.2尿液有形成分urine formed element指来自泌尿系统,并以各种形式排至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的总称。
3.3尿沉渣urine sediment指尿液经过离心后所形成的沉淀物,包括细胞、管型、结晶和病原体等有形成分。
3.4尿液干化学分析仪urine dry chemistry analyzer指采用干式化学技术对尿液进行理学检验和化学检验的设备,包括半自动和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3.5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urine formed element analyzer指应用不同原理的方法(如数字成像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等)对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自动识别并分析的设备。
4人员实验室人员应满足《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GB/T22576.3的要求。
5设施和环境实验室至少有尿液标本接收区、手工和/或仪器操作区、显微镜检查区,有足够供仪器设备运行和试剂与耗材存放的空间。
第十六章 尿液理学检查
• ③肾后疾病:输尿管结石、膀胱功能及前 列腺肥大等导致的排尿障碍。
(二)尿液外观
• 尿液外观: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 (1)颜色:取决于尿液中色素成分
(2)透明度:取决于盐类物质和有形成 分
分为四度:清晰透明、微浑、混浊、明 显混浊
测定方法
• 1. Fishberg(费氏) 浓缩稀释试验
• 2. 昼夜尿比重试验 即莫氏浓缩稀释试验 • • 3. 3h尿比重试验 又称改良莫氏试验
参考值 :
• 昼夜尿比重试验 24h尿量约为1000~ 2000ml,昼夜尿量之比约为3~4:1,12h 尿量<750ml;尿液最高比重>1.020;最高 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0.009。
清晰 有脓丝
清晰 清晰
有弥散脓液 有弥散脓液
前列腺炎、精囊炎
尿道炎、前列腺炎、 精囊炎
(三)气味
• 正常尿液略带酸味 1. 刺鼻的氨味:慢性膀胱炎或尿潴留; 2.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 腐败臭味:泌尿系感染的脓尿或晚期膀
胱癌患者的新鲜尿液 4. “老鼠屎”样臭味:苯丙酮尿症患者
二、尿比重测定
• 3h尿比重试验 白天的尿量占24h尿量的 2/3~3/4,其中必有一次尿比重>1.025;一 次<1.003。
临床意义 :
• 肾脏浓缩功能降低见于: 1. 肾小管功能受损早期 ,当进入尿毒症期时,
尿比重恒定在1.010左右,称为等渗尿。
2. 肾外疾病 如尿崩症,妊娠高血压,严重 肝病,Addision病,低蛋白水肿等。
临床意义
• 1. 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 2. 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少尿 • 3. CH2O是评价肾浓缩稀释功能的定量指标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及理学检查
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肾小球滤过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了血细胞
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余成分被滤入肾小囊腔 形成原尿。
整理课件
6
6
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肾小球滤过
血细胞、绝大 部分血浆蛋白
血细胞
血浆蛋白
无机盐 葡萄糖等
肾小球滤过
极少量
血浆蛋白
无机盐 葡萄糖等
血液成分
整理课件
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尿液的理学检查。
整理课件
3
3
一、尿液的形成尿液检验的目的
泌尿系统基本组成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整理课件
泌尿系统
4
4
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尿液形成基本过程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分泌
整理课件
Nephron(肾单位) 5 5
整理课件
18
18
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种类:计时尿
计时尿主要用于物质的定 量测定、肌酐清除率试验 和细胞学研究等。
整理课件
19
19
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种类:餐后尿
午餐后2~4h尿液,有利 于尿胆原、葡萄糖、蛋白 质的检出。
整理课件
20
20
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尿液标本种类:尿三杯试验标本
原尿成分
7
7
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肾小球滤过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
异常肾小球滤过膜
整理课件
8
8
一、尿液的形成与尿液检验的目的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尿液的常规检查原理
尿液的常规检查原理
尿液的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化学试剂反应和显微镜下的细胞观察来评估尿液的理化性质、有机成分和无机离子等,以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常规尿液检查原理如下:
1. 外观观察: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是否混浊,可以初步判断尿液是否正常。
2. 化学试剂反应:利用化学试剂与尿液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其颜色变化或沉淀形成来判断尿液中的成分。
例如,利用试纸进行pH、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酯酶等检测。
3.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的细胞、沉淀和颗粒等结构,可以评估尿液中的形态学特征。
常见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结晶等。
4. 其他方法: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尿液沉渣离心、尿蛋白电泳等方法来进一步评估尿液中的成分。
总之,尿液的常规检查原理是通过观察尿液的外观特征、化学试剂反应和显微镜下的观察,来评估尿液的理化性质和成分,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一般检验-尿液理学检查
【质量保证】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尿液颜色和与透明度检测的质量保证
项目
质量保证
标本新鲜 新鲜尿液标本有助于准确判断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尿液放置时间 过长,盐类结晶析出、尿素分解产氨、细菌繁殖、尿胆原和尿胆 红素的转化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判断。
尿量见下表。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方法 直接法
累计法
计时法
尿量检测方法和原理
原理
将每次排出的全部尿液采集于一个容器 内,然后测定尿液总量
分别测定每次排出的尿液体积,最后记 录尿液总量
测定每小时排出的尿量或特定时间段内 一次排出的尿量,换算成每小时尿量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方法评价】直接法准确性较好,但需要加防腐剂。
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损伤、结石、肿瘤等;出血 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肌红蛋白尿 -卟啉尿
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常有一定的限度。当尿中开始出现某 物质时,血浆中该物质的浓度称为该物质的肾阈值。
胆素及尿卟啉等物质而多呈淡黄色。 生理情况下尿液颜色变化较大: ①大量饮水、寒冷时尿量增多则颜色淡;饮水少、运动、
出汗等时尿量少而颜色深。食用大量胡萝卜、木瓜等可使尿 液呈深黄色,食用芦荟则尿液呈红色。
②女性月经血的污染也可使尿液呈红色。 ③药物对尿液颜色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 尿液一般检验
药物对尿液颜色的影响
药物 乙醇 大黄蒽醌
苯酚红 氯唑沙宗、去铁胺、酚酞 核黄素、呋喃唑酮、牛黄、黄连素、 痢特灵、吖啶黄
第6.1章 尿液一般检验(理学检验)
尿液比重的高低与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的含量 和溶解度有关,与尿液溶质(氯化钠等盐类、尿素)的 浓度成正比,同时受年龄、饮食和尿量影响。
在病理情况下则受尿糖、尿蛋白及细胞成分、管型等 成分影响。
1、干化学试带法:
【检测原理】
①试带中含有多聚电解质和酸碱指示剂。
②多聚电解质含有随尿标本中离子浓度而 解离的酸性基团,
【临床意义】尿比重可粗略反映肾脏的浓缩与 稀释功能。
1.高比重尿 ①尿少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炎、 肝脏疾病、心力衰竭、周围循环衰竭、高热、脱水 或大量排汗等。②尿多比重增高:常见于糖尿病、 使用放射造影剂等。
2.低比重尿 尿液比重常小于1.015时,称为低渗尿或低比重尿。 如尿液比重固定在1.010±0.003(与肾小球滤过液比重接 近),称为等渗尿,提示肾脏稀释浓缩功能严重损害,可见 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性 肾小管坏死等。 尿崩症常出现严重的低比重尿(<1.003,可低至1.001)。 3.药物影响 右旋糖酐、造影剂、蔗糖等可引起尿比重 增高;氨基糖苷类、锂、甲氧氟烷可使尿比重减低。
【临床意义】
1.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健康人禁水12h后,尿渗量与血浆渗量之比大于3,尿渗量大
于800 mmol /kg H2O。若低于此值,说明肾脏浓缩功能不全。 等渗尿或低渗尿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
第六章尿液理学和化学检验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首页 第一节
3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 尿液游离的血红蛋白过量(参考值<0.3mg/L) 时,引起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血红蛋白尿。正 常人,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很低(<50mg/L), 是通过与肝脏结合珠蛋白结合后,形成大分子化 合物结合血红蛋白,后者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当 血管内发生大量溶血时,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大 量血红蛋白释入血浆中形成血红蛋白血症,溶血 产生的血红蛋白超过了肝脏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 的能力,而游离存在于血浆中称游离血红蛋白。 游离血红蛋白因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经肾小 球滤过,若其含量超过了肾阈值(约1.3g/L)和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便可出现在尿液中形成血 红蛋白尿。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首页 第一节
二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
尿色是尿液颜色的简称。尿透明度,一 般以混浊度表示. 【检测原理】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是通过肉眼观察和 判断尿液外观理混 浊(云雾状)、明显混浊4个等级。 尿液混浊程度取决于其含有混悬物质的 种类和数量的多少。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首页 第一节
酸性尿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氧化成正 铁血红蛋白,其含量不同,尿可呈棕色、 深棕色、浓茶样或棕黑色酱油样外观, 尿蛋白与隐血试验均呈阳性。 血红蛋白尿多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 反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蚕 豆病、溶血性疾病等。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首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返回首页 第一节
(3)肾性少尿: 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 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各种肾血管 性疾病:如①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 肾炎;②各种慢性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 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极度减低,也可出 现少尿;③溶血产生的血红蛋白尿 ;④肾 移植排斥. 3 无尿(anuria) 指尿量小于100ml/24h,或 小于17ml/h.
实验四尿液理化及显微镜检查
磺基水杨酸法 原理:磺基水杨酸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 环境下,其阴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的阳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沉淀。 操作:试管2支,各加1ml尿液,一管对照另一管加20%磺基水杨酸0.1ml,轻轻混匀1min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与对照管通明度一致- 黑色背景下轻微浑浊+/- 不加黑色背景可见浑浊但无颗粒+ 明显浑浊并出现颗粒++ 浑浊更明显出现絮状物+++ 严重浑浊出现大量絮块++++ 评价:敏感,假阳性率高,适出现结晶,取决于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溶解度、浓度、pH、温度及胶体状况等因素。当促进与抑制结晶析出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就可见结晶析出。结晶多来自饮食,一般无重要临床意义。
尿酸钠结晶 各种磷酸盐结晶
A and C: 草酸钙结晶
and D: 尿酸结晶
感谢各位的观看
2 尿蛋白定性
加热乙酸法 原理:加热可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醋酸使得尿液的pH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利于蛋白质下沉。 操作:2/3试管尿液,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倾斜试管使上1/3尿液处煮沸,加5%乙酸2d~3d,再加热至沸腾,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清晰- 黑色背景下轻微浑浊+/- 明显浑浊无颗粒+ 明显浑浊有较多颗粒++ 大量絮状物有部分沉淀+++ 絮块状大量沉淀++++ 评价:最为经典也最为准确的尿蛋白定性方法。 特异性强
参考值
WBC<5个/HPF RBC <3个/HPF 扁平上皮或大圆上皮细胞少许/HPF 通明管型偶见/LPF
细胞
尿红细胞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数量甚少,24h尿中排出红细胞数多不超过100万。 在新鲜标本沉渣中,典型的红细胞形态呈两面凹的圆盘形,淡黄色;在低渗的环境下,红细胞吸水胀大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中逸出,成为一个大小不等的空环,则称影细胞(shadow cell);在浓缩尿液中,由于渗透压增高,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红细胞常表面带刺,呈皱缩状。
363.2.1尿液理学检查教你读懂化验单
混浊尿液尿的外观鉴的定病理性改变
混浊消失(尿酸盐) 变清无气泡(磷酸盐)
加乙酸 混浊增加
变清并产生气泡(碳酸盐)
无变化或浊度增加(菌尿 、脓尿、血尿、管型尿)
14
四二、、尿比比重重测定 尿比重(specific gravity,SG)是指在4℃ 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比值,又称尿 比密。 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反映肾小管 浓缩和稀释功能。
4
少尿(oliguria): <400ml/24h或<17ml/h 无尿(anuria): <100ml/24h或12h内完全无尿
5
二、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中因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而呈淡黄色 会受摄入水量、食物、药物等的影响
正常尿液
食入红心火龙果的尿液 6
血 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 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毫升即可出现淡红 色,称肉眼血尿。 血量多可呈洗肉水样或鲜血样红色,或血块。
1
尿液理学检查
尿量 颜色 透明度 尿比重
2
一一、、尿尿液量一般性状检查
【定义】 一般指24小时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参考值】 成年人:1000-2000ml/24h,即1ml/(h·kg) 儿童:以体重计算,是成人的3~4倍。 白天比夜晚多2~4倍
3
多尿(polyuria):成人>2500ml/24h; 儿童>3000ml/24h
11
蓝色尿液:尿布蓝染综合征,尿中含过多的尿蓝母 衍生物靛蓝所致 浅绿色尿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12
三、尿液透明度
正常尿清晰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少量絮状沉淀, 女性尿尤为突出。 报告方式:清晰透明、轻度混浊(雾状)、混浊 (云雾状)、明显混浊 新鲜尿即呈混浊原因:结晶尿、脓尿、血尿、菌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 又简称慢性肾衰 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 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 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 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 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是威胁 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慢性肾衰的终末期, 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 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尿毒症。 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为了帮助保护您的隐私,PowerPoint 禁止自动下载此外部图片。若要下载并显示此图片,请单击消息栏中的 “选项”,然后单击 “启用外部内容 ”。
急性肾衰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 溶血和中毒等病因的急性肾实质损害的总称, 溶血和中毒等病因的急性肾实质损害的总称,是一 个综合症。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 个综合症。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临床 上出现少尿或尿闭,并伴有严重的水、 上出现少尿或尿闭,并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体 内代谢紊乱及尿毒症。 内代谢紊乱及尿毒症。近年来有另一种尿量正常或 尿量较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量较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特点是尿量正常或 较多,但氮质血症逐日加重乃至尿毒症,称为非少 较多,但氮质血症逐日加重乃至尿毒症,称为非少 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小管坏死
为急肾衰最常见类型,约占75%~80 %.它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缺血及/ 或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 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尿崩症
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 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 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 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 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 低渗尿。
少尿或无尿
肾性 :由于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 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少尿, 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少尿,常见于急性肾 小球肾炎等。 小球肾炎等。 肾后性 :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 引起的疾病,可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 引起的疾病,可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损 伤等。 伤等。
1.正常:淡黄色,受尿色素、食物成分、药物等的影响。 正常:淡黄色,受尿色素、食物成分、药物等的影响。 正常 2.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 *血尿: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血尿:显微镜下血尿、肉眼血尿。 血尿 见于肾或泌尿系结石、肿瘤、外伤、重症肾小球疾病、肾 见于肾或泌尿系结石、肿瘤、外伤、重症肾小球疾病、 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等。 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等。 *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血红蛋白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血红蛋白尿 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 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蚕豆病、输异性血 反应等溶血性疾病。 反气味 比重 尿PH
• 尿量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正常成人:1000-2000ml/24h 正常成人: 正常成人 -新生儿:30-60ml/24h 新生儿: 新生儿 -婴儿:100-150ml/24h 婴儿: 婴儿 -儿童:500-1000ml/24h 儿童: 儿童
1.正常 : 新鲜尿多呈弱酸性 , pH值 5.0~7.0, 平均 正常: 新鲜尿多呈弱酸性, 值 正常 , 6.5,有时可呈中性或弱碱性。受疾病、用药及饮 ,有时可呈中性或弱碱性。受疾病、 食的影响。 食的影响。 2.异常及临床意义: 异常及临床意义: 异常及临床意义 *PH减低 酸中毒、高热、糖尿病、痛风、 减低: 减低 酸中毒、高热、糖尿病、痛风、 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等。 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等。 *PH增高 : 碱中毒 、 呕吐 、 应用利尿剂 、 多食蔬菜 。 增高: 增高 碱中毒、 呕吐、 应用利尿剂、 多食蔬菜。 3.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 *溶血反应:碱化尿液,促进溶解及排泄血红蛋白。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 碱化尿液,促进溶解及排泄血红蛋白。 *尿路感染:多种抗生素碱化尿液可加强疗效。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多种抗生素碱化尿液可加强疗效。
1.正常: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正常: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正常 与尿内溶质浓度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 与尿内溶质浓度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 正常饮食: 正常饮食:1.015~1.025。 。 2.异常及临床意义: 异常及临床意义: 增高:尿少而比重高 见于高热 脱水、出汗过多。 见于高热、 增高:尿少而比重高—见于高热、脱水、出汗过多。 尿多而比重高—见于糖尿病。 尿多而比重高 见于糖尿病。 见于糖尿病 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 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少尿期及多尿 慢性肾衰、尿崩症等。 期、慢性肾衰、尿崩症等。 等张尿:尿比重固定在1 010,见于严重肾实质损害。 等张尿 : 尿比重固定在 1.010 , 见于严重肾实质损害 。
• 多尿:
-24h尿量经常超过 尿量经常超过2.5L时为多尿 尿量经常超过 时为多尿 -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静脉输注液 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 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 体过多等。 体过多等。 -病理性多尿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如尿崩 病理性多尿见于内分泌功能障碍如尿崩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 症,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 病等。 病等。
少尿或无尿
-24h尿量少于 尿量少于400ml或每 少于 或每1h少于 尿量少于 或每 少于17ml为 为 少尿 -尿量少于 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或尿闭 尿量少于 为无尿或尿闭 生理性少尿: 生理性少尿: 出汗过多, 出汗过多,水分摄入不足等 病理性少尿: 病理性少尿: 肾前性:源于血液浓缩、肾缺血、 肾前性:源于血液浓缩、肾缺血、血容量 减低或应激状态等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 减低或应激状态等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 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的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的疾病。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
1.尿液放置时间长 , 因尿素分解有氨臭味 。 尿液放置时间长, 因尿素分解有氨臭味。 尿液放置时间长 2.新鲜尿有氨臭味 : 慢性膀胱炎和尿潴留 。 新鲜尿有氨臭味: 新鲜尿有氨臭味 慢性膀胱炎和尿潴留。 3.尿液呈烂苹果味:糖尿病酸中毒。 尿液呈烂苹果味: 尿液呈烂苹果味 糖尿病酸中毒。 特殊气味:大量进食葱、蒜等食物。 4.特殊气味:大量进食葱、蒜等食物。
*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 胆红素尿
振荡后泡沫呈黄色。 振荡后泡沫呈黄色。 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
*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乳糜尿 *脓尿:尿内含大量脓细胞或细菌,尿液浑浊。 脓尿:尿内含大量脓细胞或细菌,尿液浑浊。 脓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