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九年级下数学教学教案:29.1投影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1节《投影》是初中数学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不仅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投影的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图形变换,部分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和性质。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2.投影的性质。

3.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投影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投影仪、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手电筒照射物体,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投影?投影有哪些分类?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投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投影的性质。

同时,讲解投影的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投影的特点和性质。

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投影的分类和性质的判断。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全套291投影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全套291投影

年级九年级课题29.1投影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3.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过程方法通过探索物体与其投影关系的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对物体投影的学习,提高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了解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引入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墙壁等处形成影子,影子与物体的形状有密切的关系.二、自主探究(一)基本概念1.观察图片,尝试叙述:投影、投影线、投影面.2.师明确叙述,生举生活实例.3.简述皮影戏、日晷与投影.(二)投影分类1.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投影,观察图形,找异同.2.师明确叙述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辨别下图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二者有什么区别?3.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 (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3.平行投影与正投影之间什么关系?(三)线、面、体的正投影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 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例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探究要求进行活动,并逐步完善对概念的叙述.生说皮影戏、日晷师补充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给出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概念.教师进行必要点拨,明确异同,学生聆听,进一步完善探究到的结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通过观察图片,建立感性认识,再通过语言描述建立理性认识(概念)了解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分析,探究,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图片,对比辨析加深理解和印象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问题,兵教兵、广参与,同提高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一样;(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 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例1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F,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图 (2).分析口述画图要领三、课堂训练1.完成课本88页练习2.补充练习: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2、我们是用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没有新的想法或发现?4.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讨论吗?五、作业设计教材习题29.1 必做题: 1,2选做题:4,5 学生大胆尝试画图,再讨论,一生板演,老师点拨.明确,体会得到的结论分析已知图形,尝试独立分析解决,师适时点拨,完成面到线的转化,最后板演画图过程.明确结论,并理解记忆.分析已知图形,尝试独立分析解决,师适时点拨,完成体到面再到线的转化,最后板演画图过程.学生独立分析解决练习, 一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之后学生讨论,师视情况点拨.学生回顾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这节课感悟,教师系统归纳.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巩固强化线的正投影画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分析任务,由前面迁移,想到转化.通过观察“体”的正投影画图过程,进一步理解概念,体会转化思想,巩固强化面和线的正投影画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29.1 投影投影相关概念线的正投影面的正投影投影分类教学反思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经典介绍浅谈如何学好初中数学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的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直观基础上的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几何基础,对于投影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角度的投影以及投影的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理解投影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掌握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投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2.难点:投影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

2.实例分析法: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投影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投影的图片,如房屋、树木等。

3.准备投影的动画,展示不同角度的投影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房屋、树木等实物模型的投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得到的?引出投影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并用动画展示不同角度的投影效果。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物模型,进行不同角度的投影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正投影和斜投影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投影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9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案:29.1投影教案

人教版9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案:29.1投影教案
3、知识目标:使同学体会投影的含义,了解投影的分类,掌握正投影的概念.
教学重点:投影的分类和正投影的含义及画法.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正投影画法.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集体讨
论意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要研究的内容
活动1:观察与思考
举例或展示利用光线产生影子的生活现象和应用:
(1)(2)
图29.1-9
学生活动设计:可以考虑使用模型,观察在灯光下投影于墙壁上的图形.在具体在纸上画出上述投影.
教师活动设计:(课件:正方体的正投影.gsp.)
最后总结:物体(立体图形)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练习:见教材练习.
本班删
减内容
课堂小结
投影的分类和正投影的含义
作业布置
年级九年级集体备课时间:个人授课时间:
课题:29.1投影
课型:新授课
执笔:
授课形式: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举例说明我国古代对投影的应用,渗透德育于
数学教学当中.
2、能力目标:会画给定物体的正投影.使同学经历研究投影的定义,分类和绘制物
体正投影的过程,体验投影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教师活动设计:
总结正投影的规律:
关于问题1(课件:铁丝的正投影.swf.)
通过观察,可以得到:
(1)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 ,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是 ;
(2)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 ,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是 ;
(3)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 .
(1)(2)(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学习的一个拓展,也是对现实生活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提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投影的原理,会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变换、位置关系等有一定的理解。

但投影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投影的直观感受较多,但缺乏对其数学本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2.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及其性质。

2.难点: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投影的概念。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投影的性质和应用。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投影仪。

4.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如电影、幻灯片等,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的存在。

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投影?投影有哪些类型?”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和实物模型,介绍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解释投影的原理,展示不同类型的投影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猜想。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投影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投影的性质和特点。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1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对几何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的关键部分。

通过学习投影的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物体在光线作用下的影子规律,同时,也为后续的立体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光线、影子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维空间中的投影规律,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投影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投影的概念,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2.难点:对三维空间中物体投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掌握投影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电筒照在物体上产生的影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投影?为什么会产生投影?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教具,呈现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利用教具进行投影实验,观察不同角度下的投影效果,巩固对投影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正投影和斜投影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投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案)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案)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投影》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特点以及各种类型的投影。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投影的定义,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几何学习的一个拓展,也是对立体几何学习的铺垫。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有较深入的了解。

但投影概念的引入,需要学生对三维空间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二维平面几何过渡到三维空间几何,建立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

2.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投影,并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不同类型投影的识别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种类型的投影,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相关图片和实例。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投影实例,如影子、建筑物的投影等,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这些投影有什么观察和思考?2.呈现(10分钟)介绍投影的定义,展示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型的投影。

同时,给出一些投影的性质和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识别给出的各种投影实例,并解释其投影类型。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解答题,涵盖投影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9. 1 投影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9. 1 投影

29. 1 投影第1课时投影、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先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感知投影,再通过图片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物体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教师出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日晷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投影,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影子随处可见,请问你能举出生活中关于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实例吗?投影定义: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2.观察下列图片,你认为太阳光线有什么特征?太阳离我们非常遥远,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收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教师引导学生大胆举出身边的例子.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投影及相关的概念.教师投影,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平行投影的概念.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识记中心投影.学生观察,理解记忆中心投影.)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探究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三、学以致用例1(补充) 如下图中的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理由.图(1) 图(2) 解:分别连接标杆的顶端与投影上的对应点(如下图).很明显,下图(1)的投影线互相平行,是平行投影.下图(2)的投影线能相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图(1) 图(2) 例2(补充) 如下图是一棵小树在路灯下的影子.请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确定光源的位置.解:如下图,连接CB,并延长相交路灯杆于点O,则OC就是形成树影的光线,点O就是光源所在的位置.(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师生共同点评.学生尝试分析,小组内交流后,解决例题.教师投影例2,学生作图解决.)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例题,达到巩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88页练习.答案:2.贝贝和他爸爸在阳光下的沙滩上漫步,他不想让爸爸看到他的影子,那么你能画出贝贝的大致活动范围吗?(用线段表示其影子)答案:只要贝贝的影子与爸爸的影子重合,爸爸就看不到贝贝的影子.所以,贝贝的大致活动范围是爸爸的影子除了从头部到N的线段,即MN上.(教师引导、点拨方法,总结规律,共性问题做好补教,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小组交流.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效果,并能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优化教学.五、师生小结1.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2.对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3.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9.1第1,2题.(学生总结发言.教师补充完善.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课外完成.)设计意图:梳理学习的内容、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加强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板书设计一、引入新课三、学以致用二、探究新知例1(补充)例2(补充)投影:投影线:四、巩固练习投影面:平行投影:五、师生小结中心投影:第2课时正投影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正投影的概念.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图形的正投影.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感知正投影.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重点难点重点:正投影的含义及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图形的正投影.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做投影、投射线、投影面、中心投影、平行投影?2.下面两个图都是表示一块三角板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它们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教师出示问题、图片,引入新课.学生回顾回答、观察思考,初步感知.)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的复习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正投影,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课前小组活动:让太阳光照射一根竹筷,在矩形的白纸上形成投影;让太阳光垂直照射矩形白纸,改变竹筷的位置、方向,再观察竹筷影子的变化.2.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形下的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结论:(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____A1B1;(2)当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____A2B2;(3)当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________.3.课前小组活动:让太阳光照射一块正方形硬纸板,在矩形的白纸上形成投影;让太阳光垂直照射矩形白纸,改变硬纸板的位置、方向,再观察其影子的变化.4.教师出示教材第90页图29.1-7.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记为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结论:(1)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形状、大小________;(2)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与P形状、大小________;(3)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Q时,P的正投影是________.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实践、体验,课堂汇报交流.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实践、体验,课堂汇报交流.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正投影的好奇心、求知欲,为探索物体的正投影的性质打下基础.将课外的实物操作抽象为课堂中的直观图片,体现数学的模型作用.让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探究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三、学以致用例:(教材例题)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解:(1)如下图(1),正方体的正投影为正方形A′B′C′D′,它与正方体的一个面是全等关系.(2)如下图(2),正方体的正投影为矩形F′G′C′D′,这个矩形的长等于正方体的底面对角线长,矩形的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矩形上、下两边中点连线A′B′是正方体的侧棱AB及它所对的另一条侧棱EH的投影., ,图(1) 图(2)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师生共同点评.学生尝试分析,小组内交流后,解决例题.)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例题,达到巩固正投影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92页练习.答案:(1)圆柱的正投影是一个矩形.(2)圆柱的正投影是一个圆.2.底面与投影面垂直的圆锥体的正投影是( )A.圆 B.三角形 C.矩形 D.正方形(答案:B)(教师引导、点拨方法、总结规律,共性问题做好补教,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小组交流.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效果,并能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优化教学.五、师生小结1.通过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2.对本节课你有什么困惑?3.布置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29.1第3,4题.选做题:教材习题29.1第5题.(学生总结发言.教师补充完善.教师分层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课外完成.)设计意图:梳理知识、总结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板书设计一、复习引入三、学以致用二、探究新知例1(教材例题)线段的正投影:四、巩固练习正方形的投影:五、师生小结。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1.以丰富的实例为背景,认识投影与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3.理解视图的概念,探索三视图中三个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4.会画简单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5.学会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描述出几何体的基本形状或实物原型.6.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投影与视图的认识.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猜想、讨论、合作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三视图中各部分之间位置及大小的对应关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4.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物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关系.5.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与视图学习的好奇心,加强动手动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1.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与视图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通过探究物体的三视图,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5.在探究三视图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简单物体的三视图.投影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三视图又是特殊投影的产物,投影与三视图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平台,空间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章内容在数学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前边学习过“图形的初步知识”“图形和变换”等几何知识,在此基础上本章继续研究“投影与视图”,它是反映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也为高中学习立体几何做了铺垫.教材以生活实例出发,引出投影的概念,观察分析不同的投影,得到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然后以探究正方形的影子为例,得到平行投影中正投影的概念,而物体三个方向上的正投影就是该物体的三视图,教材最后探究“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两方面结合起来,就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如何联系的.本章的知识内容不太多,编写本章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介绍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本章切实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会画基本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3.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的原型.【难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联系,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中应重视借助直观模型或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立体几何知识不足的困难,在本章的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但是学生此前缺乏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只是有一些感性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做法是选择一些实例或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由直观认识结合实例了解空间关系,降低学习本章内容的难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问题联系非常紧密.在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数次接触过和几何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知识及简单立体图形,对投影和视图的知识已有初步的、朦胧的了解,只是还没有明确接触过一些基本名词术语,对有关基本规律还缺乏归纳总结.所以在本章的学习中,以生活实例为载体,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抽象出有关概念和性质.实际教学要比教科书有更大的灵活性,教学中要动态地展示模型,直接面对学生授业解惑,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建议教学中在上述问题的处理上,能注意结合实物模型,充分利用直观演示,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高.29.1投影2课时29.2三视图2课时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单元概括整合1课时29.1投影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4.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通过具体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通过感受生活中的投影现象,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教学,把抽象问题直观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悟数学知识的奇妙无穷.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4.通过探究正投影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1.通过实例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及简单应用.2.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及正投影.第课时1.通过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含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3.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感受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2.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发展空间想象能力.1.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导入一:【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图片,学生观察欣赏.导入二: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非常流行.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师生活动】教师课件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映电影《小兵张嘎》部分片段——小胖墩和他父亲在日军炮台内为日本人表演皮影戏,简单介绍有关皮影戏的知识,导出本节课的课题.导入三:北京故宫中的日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晷面”与“晷针”组成,太阳光照在日晷中轴上产生投影,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的影子长度发生变化,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学生观察思考,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家熟悉的名建筑导出本章内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本章的兴趣.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片段或欣赏图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对皮影和日晷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投影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认识概念思路一【师生活动】(1)学生举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影子的例子,教师点评.(2)教师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3)学生尝试总结什么是投影,互相补充,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课件展示图片:【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1)教师展示探照灯发出的光线图片,学生观察.(2)学生思考:探照灯发出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是否相同?太阳光线与哪种光线相同?(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归纳,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然后归纳有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思路二【思考】(1)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影子,影子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本身、照射光线、形成影子的平面)(2)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吗?【师生活动】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同思路一),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结论,给出投影的一些概念.【结论】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分别用探照灯和灯泡作为光源,在教室的墙面上形成三角尺的影子.【思考】(1)探照灯的光线与灯泡发出的光线有什么不同?(2)太阳光与哪种光线相同?【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归纳概念.【结论】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来源于生活,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有关概念,对投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而且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二、共同探究【思考】(1)如图(1)是同一时刻的两棵树及其影子,请你在图中画出形成树影的光线,并判断它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的光线.若是灯光的光线,请确定光源的位置.(2)请判断如图(2)的两棵树的影子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还是在灯光下形成的,并画出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用线段表示).(3)通过上边的练习,请观察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后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共同归纳.【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设计的练习,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得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不仅加深了对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三、例题讲解(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 ,如图(1),杆长为2m .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并画出投影示意图.(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 和投影面平行(如图(2)),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 在投影面上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教师引导分析:(1)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2)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点A 的影子落在什么地方?(3)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出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4)当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如何画出顶点A ,B ,C ,D 的投影?【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完成画图及求解,小组代表展示成果,教师点评. 解:(1)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一个点.因为标杆与地面垂直,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与标杆平行,使得影子与点B 重合.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如图(3).在Rt △ABC 中,∠ACB =60°,AB =2,∵tan ∠ACB =AA AA =√3,∴BC =√3=2√33. ∴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长为2√33m 的线段,如图(3)的BC.(2)因为纸板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所以分别过点A,B,D作投影面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B',D',顺次连接A',B',C',D'即可.如图(4)为所画的投影.[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对投影的理解和掌握,在巩固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为下节课的正投影做铺垫,通过分析、思考、交流、解答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1)光线移动时,物体影子的大小、方向也随着变化,物体的形状与影子的形状有密切的联系.(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我们可以由投影与物体确定光线方向.(3)平行投影的应用:①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大小、位置的变化判断时刻的不同;②已知一个物体及其在阳光下的影子,可作出同一时刻另一个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③根据物高和影长的关系可以求物高或影长.(4)中心投影的应用:①根据点光源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物体及影子的情况判断点光源的位置;②已知点光源的位置,可以画物体在点光源下的影子.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2.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中的光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3.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1.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A.平行的B.聚成一点的C.不平行的D.向四面八方发散的2.下列投影中属于中心投影的是()A.阳光下跑动的运动员的影子B.阳光下木杆的影子C.阳光下汽车的影子D.路灯下行人的影子3.下图是小红在某天四个时刻看到一根木棒及其影子的情况,那么她看到的先后顺序是.4.下列影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其中属于平行投影的是,属于中心投影的是.5.某一广告牌PQ旁有两根直立的木杆AB和CD,某一时刻在太阳光下,木杆CD的影子刚好不落在广告牌PQ上.(1)在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CE及木杆AB的影子BF;(2)若AB=5米,CD=3米,CD到PQ的距离DQ的长为4米,求此时木杆AB的影长.【答案与解析】1.A 解析:平行投影中的光线是平行的.故选A.2.D 解析:中心投影的光源为点光源,平行投影的光源为阳光、探照灯光等平行光,在各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的投影为中心投影.故选D.3.④③①②解析:根据平行投影的特点以及北半球影长的规律可知影子由长变短再变长.故填④③①②.4.①③④②⑤解析:①阳光下遮阳伞的影子;③阳光下大树的影子;④阳光下农民锄地的影子都是太阳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②灯光下小明读书的影子及⑤路灯下木杆的影子都是灯光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平行投影的是①③④,属于中心投影的为②⑤.5.解:(1)如图.(2)设木杆AB的影长BF为x米.由题意,得5A =34,解得x=203.答:此时木杆AB的影长是203米.第1课时1.认识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2.共同探究3.例题讲解例题一、教材作业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光线都是平行的B.太阳光线是平行的C.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相同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2.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的相对位置是()A.两根都垂直于地面B.两根平行斜插在地上C.两根竹竿不平行D.一根倒在地上3.下列投影不是中心投影的是()4.如图,晚上小亮在路灯下散步,在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他在地上的影子()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短后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②物体在任何光线照射下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的;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④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仅与物体的长短有关.A.1个B.2个C.3个D.4个6.如图,小华为了测量所住楼房的高度,他请来同学帮忙,测得同一时刻他自己的影长和楼房的影长分别是0.5米和15米,已知小华的身高为1.6米,那么他所住楼房的高度为米.7.如图,光源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6m,点P到CD的距离是2.7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m.8.如图,赵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在某一时刻直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1.2米,同时旗杆的影子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分别测得其长度分别为9.6米和2米,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米.9.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 3m.(1)请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10.如图,小华、小军、小丽同时站在路灯下,其中小军和小丽的影子分别是AB,CD.(1)请你在图中画出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用点P表示);(2)画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能力提升】11.三角尺在灯泡O的照射下在墙上形成影子(如图).现测得OA=20cm,OA'=50cm,这个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12.如图,小明在A时测得某树的影长为2m,B时又测得该树的影长为8m,若两次日照的光线互相垂直,则树的高度为m.13.如图,光源L距地面(LN)8米,距正方形顶端(LM)2米,已知在光源照射下,正方形在左侧的影子BE长5米,求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的长.【拓展探究】14.如图,王琳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走向路灯B,当他行到P处时发现,他在路灯B下的影长为2米,且恰好位于路灯A的正下方,接着他又走了6.5米到Q处,此时他在路灯A下的影子恰好位于路灯B的正下方.(已知王琳身高1.8米,路灯B高9米)(1)标出王琳站在P处在路灯B下的影子;(2)计算王琳站在Q处在路灯A下的影长;(3)计算路灯A的高度.【答案与解析】1.B解析:只有平行投影的光线是平行的,而中心投影的光线是不平行的,故A错误;太阳光线是平行的,B正确;根据平行投影及中心投影的定义及特点知同一组物体的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是不相同的,故C错误;因为B选项正确,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2.C解析:在同一时刻,两根长度不等的竹竿置于阳光之下,但它们的影长相等,那么这两根竹竿不平行.故选C.3.D解析:分别连接头顶和影子的端点,A,B,C中的两条光线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D中的两条光线平行,是平行投影.故选D.4.C解析:因为小亮由A处走到B处这一过程中,离光源是由远到近再到远的过程,所以他在地上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C.5.B解析:①因为太阳光线是平行光线,所以同一时刻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影子的方向是相同的,故①正确;②物体在灯光的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置有关,故②错误;③物体在路灯照射下,影子的方向与路灯的位置有关,故③正确;④物体在点光源的照射下,影子的长短与物体的长短和光源的位置有关,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有2个.故选B.6.48解析:如图,易证△ABC∽△DEF,则有AC∶BC=DF∶EF,解得DF=48米.7. 1.8解析:∵AB ∥CD ,∴△PAB ∽△PCD ,∴AB ∶CD =点P 到AB 的距离∶点P 到CD 的距离.∴2∶6=点P 到AB 的距离∶2.7,∴点P 到AB 的距离为0.9m,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2.7-0.9=1.8(m).8. 10解析:如图,作DE ⊥AB 于点E .根据题意得AA AA =11.2,即AA 9.6=11.2,解得AE =8米,则AB =AE +BE =8+2=10(米).即旗杆的高度为10米.9.解:(1)如图,连接AC ,过点D 作D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线段EF 即为DE 的投影.(2)∵AC ∥DF ,∴∠ACB =∠DFE.∵∠ABC =∠DEF =90°,∴△ABC ∽△DEF ,∴AA AA =AA AA ,∴5AA =36, ∴DE =10m .10.解:如图.(1)点P 为所求的点. (2)EF 为小华此时在路灯下的影子.11.25解析:由题意知三角尺与其影子相似,它们周长的比就等于相似比.因为AA AA '=2050=25,所以三角尺的周长与它在墙上形成的影子的周长的比值是25. 12.4解析:如图,过点C 作CD ⊥EF .由题意,得△EFC 是直角三角形,且∠ECF =90°.又∠EDC =∠CDF =90°,∴∠E +∠ECD =∠ECD +∠DCF =90°,∴∠E =∠DCF ,∴Rt △EDC ∽Rt △CDF ,则有AA AA =AA AA ,即DC 2=ED ·FD ,代入数据可得DC 2=16,则DC =4m .13.解:由题意知四边形DEFG 是正方形,且LN ⊥BC ,∴DG ∥EF ,MN =DE =FG ,四边形DENM 与四边形MNFG 是矩形,∴△DLM ∽△BLN ,∴AA AA +AA =AA AA ,解得DM =53,∴MG =133,同理,AA AA +AA =AA AA ,解得FC =13.∴正方形在右侧的影子CF 的长为13米.14.解:(1)线段CP 为王琳站在P 处在路灯B 下的影子.(2)由题意得Rt △CEP ∽Rt △CBD ,∴AA AA =AA AA ,∴1.89=22+6.5+AA,解得QD =1.5,即影长为1.5米. (3)由题意得Rt △DFQ ∽Rt △DAC ,∴AA AA =AA AA ,∴1.8AA =1.51.5+6.5+2,解得AC =12.答:路灯A 的高度为12米.本节课由鸟巢、水立方等建筑实物图片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趣,学生欣赏皮影和日晷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导出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结合生活中的影子图片,感知投影的概念,并观察不同的投影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归纳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师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画出图形,共同探究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加深对有关投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了归纳总结能力,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投影的有关概念,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感知投影、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概念,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但是。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正投影(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正投影(教案)
-突破方法: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从简单几何体的投影推理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几何体和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投影正投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如树木、房屋的影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正投影的奥秘。
4.几何体的正投影:研究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在正投影下的表现,掌握其投影规律。
5.实践与应用: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投影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直观想象能力,通过正投影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几何体及其投影,提高对空间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举例:以正方体为例,指导学生如何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并绘制对应视图。
-几何体的正投影规律: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在正投影下的投影规律。
-举例:分析正方体在正投影下的投影特点,如正方形的投影是正方形,棱的投影是线段等。
2.教学难点
-投影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将三维物体与二维投影建立联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分组讨论时,有些小组在分析正投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思路不够开阔,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知识点还不够熟悉,或者是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的经验。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正投影的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可能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然后根据模型绘制三视图。这样的实际操作可能会让学生对几何体的投影有更直观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1投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影点、投影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3.掌握多种图形的正射投影和斜投影方法。

2. 教学重点1.影点、投影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多种图形的正射投影和斜投影方法。

3. 教学难点1.不同角度的图形的斜投影方法;2.综合运用正射投影和斜投影方法绘制复杂图形。

4. 教学准备1.投影仪、幻灯片;2.课本、习题册;3.范例图和实物模型。

5. 教学过程5.1 课前准备1.开始课前播放一段介绍投影基础概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和基本分类;2.播放范例图,引导学生理解影点、投影线的概念。

5.2 教学内容呈现1.结合投影仪展示示范投影图形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图形在投影面上的映射情况,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影点、投影线的意义和性质;2.结合课本上的例题,让学生通过投影图形的实际操作,练习影点、投影线的计算方法和几何相关性质。

5.3 练习与巩固1.分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掌握正射投影和斜投影的基本方法,并共同绘制大型图形;2.结合习题册,让学生通过投影和视图的综合练习,提高投影分析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4 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部分习题册上的作业;2.搜集多种投影实例图,分析图形的投影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

6.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本文将投影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分类、影点、投影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多种图形的正射投影和斜投影方法纳入教学范畴,开展相应的课堂示范和练习活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理解斜投影方法时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同时,为丰富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将投影实例应用贴近生活实际,并进行相关的小组活动和搜集实例图等练习。

总的来说,此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学生掌握投影概念和方法提供了初步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视图与投影29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视图与投影29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投影知识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投影知识。
2.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评价反馈:收集学生练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投影知识掌握的情况。
2.创设生活情境,将投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分析建筑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子,让学生感受平行投影的特点;通过展示摄影作品,让学生理解中心投影的效果。
3.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分组合作,为教室内的物品绘制三视图,并尝试根据三视图还原物品的三维形状。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三视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投影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相互交流、探讨中共同成长。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对几何图形产生美感。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发现投影现象背后的规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对投影现象有一定的接触,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投影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课题:29.1投影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课题:29.1投影教案

教学过程投影。

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

3、看一看,想一想:在下图中找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

4、想一想:下面的投影是什么光线照射形成的投影?它们分别是什么投影?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巡视,引导、点拨;学生观察、思考、判断、交流、展示。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提取、分析、归纳、建模。

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体现了数学为生活服务,指导生活。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投影分类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观察图形,找出异同。

问:你知道投影如何分类吗?探究2、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①、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太阳光线下,木杆在地面的投影。

(不断改变木杆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②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太阳光线下,三角板在地面的投影。

(不断改变三角板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醒学生结合前面生活实例进行投影分类。

教师组织学生按照探索要求进行活动,并逐步完善对概念的叙述,明确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投影分类方法。

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分析,探索、交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③、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灯照射下,木杆和三角形纸板在地面的投影.(不断改变木杆和三角形纸板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四)、点拨归纳,提高认识1、请思考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完成下表。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明确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对比与总结。

结合图片、表格,对比辨析,加深对物体投影的理解。

(五)、有效训练,巩固新知1、你能将下列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吗?2、根据两根木桩投影,确定光源的位置和类型。

3、同一时刻,两根木棒的影子如图,请画出图中另一根木棒的影子。

4、下面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

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说明理由。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视图与投影29.1投影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章视图与投影29.1投影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投影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和区别。
2.学会运用投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运用投影知识,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和分析,提高绘制和解读图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对投影的直观感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导入:本节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投影知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图形在不同投影下的形状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投影的理解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如共同研究投影的规律、解决投影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投影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如电影院投影、太阳能光伏板等,引发学生对投影的兴趣。
2.设计有趣的投影实践活动,如手电筒照射物体、投影仪展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投影的形成过程。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电影院里的画面是倒立的?”“太阳能光伏板是如何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什么是投影?投影有哪些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投影基础知识。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1 投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1 投影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1.投影的基础知识,包括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以及正投影的成像规律.2.视图、三视图等概念,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全章共包括三节:29.1投影;29.2三视图;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第一节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可以发现,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第二节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第三节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是结合实际,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进行这个课题学习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应该把这个课题学习看作是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否切实理解并掌握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的一次联系实际的检验.本章内容与其他章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它与直观图形的关系密切,需要在图形形状方面进行想象和判断,要完成的题目多是识图、画图、制作模型等类型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定量的计算.1.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通过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经历画图、识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课题学习,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本章教学约需5课时,具体分配如下:29.1 投影2课时29.2 三视图2课时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课时29.1投影第1课时投影(1)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现实生活中影子的现象,学会用数学知识解答.重点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难点在投影面上画出平面图形的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一、问题引入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是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曲,表演时,用灯光把剪影照射在银幕上,艺人在幕后一边操纵剪影,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你知道皮影戏所用的原理吗?二、新课教授问题1.如图所示的图片是物体在生活中的几个图片,请同学们考虑它们是怎样得到的.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形成,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师生共同总结,一起感受.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墙壁等处形成影子,它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方式有关.问题2.通过观察和自己的认识,你是怎样理解图片的含义的?师生共同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下图的投影过程,它们的投影过程有什么不同?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观察光线的特点;第二,观察照射的方式.结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就是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射线,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问题4.请观察问题3中的图,说说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出示表格,要求学生完成.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光线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联系平行投影平行的投影线全等中心投影从一点发出的投影线放大都是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某个平面内形成的影子.(即都是投影)例(1)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AB,如图,杆长为2 cm.①当阳光垂直照射地面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②当阳光与地面的倾斜角为60°时,标杆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什么图形?画出投影示意图.(2)一个正方形纸板ABCD和投影面平行(如图),投影线和投影面垂直,点C在投影面的对应点为C′,请画出正方形纸板的投影示意图.(3)下面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说明理由.解:(1)①一点②线段(图略)(2)图略(3)分别连接标杆的顶端与投影上的对应点,很明显,图(1)的投影线互相平行,是平行投影.图(2)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是中心投影.四、巩固练习1.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是( )A.圆形B.椭圆形C.线段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答案D五、课堂小结1.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这就是投影.2.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3.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4.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探索了解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含义,学会辨别光源是太阳光线还是灯光光线,学会进行中心投影条件下的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相互转化,感悟灯光与影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第2课时投影(2)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投影的概念;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过程与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观察,理解原理,增强自信心.重点理解正投影的含义并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难点归纳出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一、复习引入1.回忆复习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的概念.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2.下图表示一块三角尺在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其中哪个是平行投影,哪个是中心投影?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二、新课教授问题1.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特征.结论: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指出: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如果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斜投影.问题2.通过学习,我们对投影应如何分类?物体――→光照投影⎩⎨⎧――→点光源中心投影――→平行光线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探究1.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1)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铁丝倾斜于投影面;(3)铁丝垂直于投影面(铁丝不一定要与投影面有公共点).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1)当线段AB 平行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1B 1,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 =A 1B 1;(2)当线段AB 倾斜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 2B 2,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为AB>A 2B 2;(3)当线段AB 垂直于投影面P 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A 3. 探究2.如图,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位置: (1)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纸板垂直于投影面.结论:(1)当纸板P 平行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一样; (2)当纸板P 倾斜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与P 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3)当纸板P 垂直于投影面Q 时,P 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三、例题讲解例 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 上的正投影. (1)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 平行于投影面P ,如图(1);(2)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 倾斜于投影面P ,上底面ADEF 垂直于投影面P ,并且上底面的对角线AE 垂直于投影面P ,如图(2).解:(1)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正方形A ′B ′C ′D ′,它与正方体的一个面是全等关系;(2)如图,正方体的正投影为矩形F ′G ′C ′D ′,这个矩形的长等于正方体的底面对角线的长,矩形的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矩形上、下两边中点的连线A ′B ′是正方体侧棱即它所对的另一条侧棱AB 的投影.四、巩固练习1.(1)在一天中,从早晨到傍晚物体的影子由正西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正东方向移动;(2)如图是小明在学校时上午、下午看到的学校操场上的旗杆的影子的俯视图,将它们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为________.答案 (1)西北 正北 东北 (2)C ,D ,B ,A2.如图所示,右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答案 D五、课堂小结1.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正投影;如果投射线不垂直于投影面,那么这种投影就称为斜投影.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3.投影的分类:物体――→光照投影⎩⎨⎧――→点光源中心投影――→平行光线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本节课首先探究正投影的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可以发现,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29-1 投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9-1 投影》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投影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通过对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在平面上的影子进行分析,引出投影的定义,进而探讨投影的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投影的知识,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光线照射下的投影现象理解不够直观,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投影的概念,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性质。

2.难点: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投影实验,增强对投影现象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实物模型、幻灯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环境,保证光线充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者图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如太阳光下的影子、电影院里的投影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与数学中的投影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定义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九年级下数学教学教案:29.1投影(3)一. 基础知识二.二.。

经典例题例1:如图1所示,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直线分别为AB ,PQ ,并且AB ∥PQ .建筑物的一端DE 所在的直线MN ⊥AB 于点M ,交PQ 于点N .小亮从胜利街的A 处,沿着AB 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P 的位置等候小亮.(1)请你在图1中画出小亮恰好能看见小明时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位置(用点C 标出);(2)已知:MN=20 m ,MD=8 m ,PN=24 m ,求(1)中的点C 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 .例1解:(1)如图1所示,CP 为视线,点C 为所求位置. (2)∵AB ∥PQ ,MN ⊥AB 于M ,∴∠CMD=∠PND=90°. 又∵ ∠CDM=∠PDN , ∴ △CDM ∽△PDN ,∴ CM MDPN ND=. ∵MN=20m ,MD=8m ,∴ND=12m .∴82412CM =, ∴CM=16(m ). ∴点C 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 为16m例2:已知:如图2,AB 和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 =5 m ,某一时刻AB 在阳光图1下的投影BC =3 m .(1)请你在图2中画出此时DE 在阳光下的投影;(2) 在测量AB 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 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 m ,请你计算DE 的长.图2(1)(连结AC ,过点D 作D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线段EF 即为DE的投影) (2)∵AC ∥DF ,∴ ∠ACB =∠DFE .∵ ∠ABC =∠DEF =90°,∴ △ABC ∽△DEF .∴ AB BC DE EF =, ∴ 536DE = .∴ DE =10(m).例3:如图3,晚上,小亮在广场上乘凉.图中线段AB 表示站立在广场上的小亮,线段PO 表示直立在广场上的灯杆,点P 表示照明灯.(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在照明灯(P )照射下的影子;(2)如果灯杆高PO =12m ,小亮的身高AB =1.6m ,小亮与灯杆的距离BO =13m ,请求出小亮影子的长度.(1)如图1,线段BC 就是小亮在照明灯(P )照射下的影子.(2)在△CAB 和△CPO 中,∵ ∠C=∠C ,∠ABC=∠POC=90°, ∴ △CAB ∽△CPO . ∴ COCB PO AB =. ∴BC BC+=13126.1. ∴ BC=2.∴ 小亮影子的长度为2m .三、适时训练(一)细心填一填1.同一时刻、同一地区,太阳光下物体的高度与投影长的比 .2.如图,是一个野营的帐篷,它可以看成是一个 ;按此图中的放置方式,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3.为测量旗杆的高度我们取一米杆直立在阳光下,其长为1.5米,在同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长为10.5米.旗杆的高度是.4.如图是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球形储油罐,小敏想测量它的半径.在阳光下,他测得球的影子的最远点A到球罐与地面接触点B的距离是10米(如示意图,AB=10米);同一时刻,他又测得竖直立在地面上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子长为2米,那么,球的半径是米.5.小亮在上午8时、9时30分、10时、12时四次到室外的阳光下观察向日葵的头茎随太阳转动的情况,无意之中,他发现这四个时刻向日葵影子的长度各不相同,那么影子最长的时刻为。

6. 春分时日,小彬上午9:00出去,测两了自己的应长,出去了一段时间之后,回来时,他发现这时的影长和上午出去时的影长一样长,则小彬出去的时间大约小时。

7. 如图所示,电视台的摄像机1、2、3、4在不同位置拍摄了四幅画面,则A图象是号摄像机所拍,B图象是号摄像机所拍,C图象是号摄像机所拍,D图象是号摄像机所拍。

8.下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塔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在这个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个数是.9. 如图,小明希望测量出电线杆AB的高度,于是在阳光明媚的一天,他在电线杆旁的点D 处立一标杆CD,使标杆的影子DE与电线杆的影子BE部分重叠(即点E、C、A在一直线上),量得ED=2米,DB=4米, CD=1.5米,则电线杆AB长=_____。

(二)精心选一选1.圆形的物体在太阳光的投影下是 ( )(A)圆形.(B)椭圆形.(C)线段.(D)以上都有可能.2.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A)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B)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3.如图摆放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4.•一天下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100m•比赛,•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400m比赛,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照片是参加100m的 B.甲照片是参加100m的C.乙照片是参加400m的 D.无法判断甲、乙两张照片5.“圆柱与球的组合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三视图是 ( )6.如图,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7.图①是一个正方体毛坯,•将其沿一组对面的对角线切去一半,得到一个工件如图②,对于这个工件,左视图、俯视图正确的一组是()A.a、b B.b、d D.a、c D.a、d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为()9.如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试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10. 有一实物如图,那么它的主视图( )A B C D11.如图是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球形储油罐,小敏想测量它的半径.在阳光下,他测得球的影子的最远点A到球罐与地面接触点B的距离是10米(如示意图,AB=10米);同一时刻,他又测得竖直立在地面上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子长为2米,那么,球的半径是( ) A .5米 B.8米 C.2.5米 D.10米12.有如图所示的一座小屋,站在小屋的前面和右面看到的依次是( ).13.在如第二、10题图所示的正方体的三个面上,分别画了填充不同的圆,下面的4个图中,是这个正方体展开图的有( ).三、解答题1.下图是一个圆柱截去四分之一后得到的几何体,以如图所示的一个截面为正面,请画出它的三种视图:2.在如图所示的太阳光线照射下,应如何摆放木杆才能使其影子最长?•画图进行说明.3.与一盏路灯相对,有一玻璃幕墙,幕墙前面的地面上有一盆花和一棵树。

晚上,幕墙反射路灯灯光形成了那盆花的影子(如图所示),树影是路灯灯光形成的。

请你确定此时路灯光源的位置.4.如图(1),是一起吊重物的简单装置,AB是吊杆,当它倾斜时,将重物挂起,当它逐渐直立时,重物便能逐渐升高.在阳光下,当∠ABC=60°时,量得吊杆AB的影子长BC=11.5米,很快将吊杆直立(直立过程所需时间忽略不计),如图(2),AB与地面垂直时,量得吊杆AB 的影子长BC=4米,求吊杆AB的长(结果精确到1米).5.已知,如图,AB 和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 = 5m,某一时刻AB 在阳光下...的投影BC = 3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 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 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 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计算DE 的长.6.为解决楼房之间的挡光问题,某地区规定:两幢楼房间的距离至少为40米,中午12时不能挡光.如图,某旧楼的一楼窗台高1米,要在此楼正南方40米处再建一幢新楼.已知该地区冬天中午12时阳光从正南方照射,并且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最小为30°,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请问新建楼房最高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732.13≈,414.12≈)7.如图,在一个坡角为15°的斜坡上有一棵树,高为AB .•当太阳光与水平线成50°时,测得该树在斜坡上的树影BC 的长为7m ,求树高.(精确到0.1m )8.如图所示,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直线分别为AB,PQ,并且AB∥PQ.•建筑物的一端DE 所在的直线MN⊥AB于点M,交PQ于点N,小亮从胜利街的A处,沿着AB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P的位置等候小亮.(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恰好能看见小明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位置(用点C标出)(2)已知:MN=20m,MD=8m,PN=24m,求(1)中的点C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9.下列给出了某种工件的三视图,某工厂要铸造5000件这种铁质工件,•要用去多少吨生铁?工件铸成后,表面需得涂一层防锈漆,已知1千克防锈漆可以涂4m2的铁器面,涂完这批工件要用多少千克防锈漆?(铁的比重为7.8克/cm3,单位为cm)10.如图,在一个长40m,宽30m的长方形小操场上,王刚从A点出发,•沿A→B→C→的路线以3m/s的速度跑向C地.当他出发4s后,张华有东西需要交给他,•就从A地出发沿王刚走的路线追赶.当张华跑到距B地2m 23的D处时,他和王刚在阳光下的影子恰好重叠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A•处一根电线杆在阳光下的影子也恰好落在对角线AC上.(1)求他们的影子重叠时,两人相距多少米(DE的长)?(2)求张华追赶王刚的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1m/s)?答案一、填空1. 成正比例;2. 三棱柱,三角形;3. 7米;4. 2.5;5. 8时;6. 6;7. 2,3,4,1;8. 8;9. 4.5;二、选择1.D2.D3.C4.A5.A6.B7.D8.A9.B 10.B 11.C 12.B 13.C三、解答题1.2.当木杆与太阳光线垂直时如左图 3.略4.设调杆AB 的长,利用图二中三角形相似证明;5. (1)略;(2)10m 。

6. 新建楼房最高约24米。

7.解:如图,过点C 作水平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D ,则AD ⊥CD ,∴∠BCD=15°,∠ACD=50°.在Rt △CDB 中,CD=7×cos15°,BD=7×sin15°.在Rt △CDA•中,•AD=•CD•×tan50°=7×cos15°×tan50°. ∴AB=AD-BD=(7×cos15°×tan50°-7×sin15°) =7×(cos15°×tan50°-sin15°)≈6.2(m ). 答:树高约为6.2m .8.解:(1)如图所示,CP 为视线,点C 为所求位置.(2)∵AB ∥PQ ,MN ⊥AB 于M ,∴∠CMD=∠PND=90°.又∵∠CDM=∠PDN ,∴△CDM ∽△PDN ,∴CM MDPN ND=.∵MN=20m ,MD=8m , ∴AD=12m .∴82412CM =,∴CM=16(m ), ∴点C•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为16m .9.工件的体积为8000cm 3,重量为8000×7.8=62.4千克,铸造5000件工件需生铁,5000×62.4×10-3=312吨,一件工件的表面积为2(30×20+20×20+10×30+10×10)•=2800cm 2=0.28m 2. 涂完全部工件防锈漆5000×0.28÷4=350千克.10.(1)由阳光与影子的性质可知DE ∥AC ,∴∠BDE=∠BAC ,∠BED=∠BCA .•∴△BDE∽△BAC.∴DE AC BD AB=.∵(m),BD=223(m)=83(m),AB=40(m),∴DE=103(m).(2),王刚到达E点所用时间为4023+=14(s),张华到达D点所用时间为14-4=10(s),张华追赶王刚的速度为(40-83)÷10≈3.7(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