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学)

合集下载

论语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的原文及翻译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人。

下面小编整理了论语十则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论语十则的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各则注解】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论语十则》拼音版,带全文注音(论语)-文言文

《论语十则》拼音版,带全文注音(论语)-文言文

lún 论yǔ语shí十zé则 [xiān先qín秦]lún论yǔ语 《xué学ér而》zǐ子yuē曰:“xué学ér而shí时xí 习zhī之,bù不yì亦yuè说hū乎?yǒu有péng朋zì自yuǎn 远fāng方lái来,bù不yì亦lè乐hū乎?rén人bù不zhī 知ér而bù不yùn愠,bù不yì亦jūn君zǐ子hū乎? ” 《xué学ér而》zēng曾zǐ子yuē曰:“wú吾rì日sān 三xǐng省wú吾shēn身:wèi为rén人móu谋ér而bù不zhōng忠hū 乎 ?yǔ与péng朋yǒu友jiāo交ér而bù不xìn信hū乎?chuán 传bù不xí习hū乎?” 《wéi为zhèng政》zǐ子yuē曰:“wēn温gù故ér而zhī 知xīn新,kě可yǐ以wéi为shī师yǐ矣。

” 《wéi为zhèng政》zǐ子yuē曰:“xué学ér而bù不sī 思zé则wǎng罔,,sī思ér而bù不xué学zé则dài殆。

” 《wéi为zhèng政》zǐ子yuē曰:“yóu由,huì诲rǔ 女zhī知zhī之hū乎!zhī知zhī之wéi为zhī知zhī之,bù 不zhī知wéi为bù不zhī知,shì是zhì知yě也。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论语十则全文

论语十则全文

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子路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重任,路途又很遥远。

以仁为自己的责任,不也是很重的担当吗?直做到死才罢休,不也是路途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原文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和《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论语》十则(原文)(初中).

《论语》十则(原文)(初中).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矣。”(《为政》)
(学习方法)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 殆。”(《为政》)
(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 政(正》确) 认识事物的道理)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
(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 正学夜。”(《子罕》) (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 公(思》考) 与学习)
《论语十则》 (原文)
初中七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有志同道合的人 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既有 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人家不了解,我却不 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 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 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
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 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教学态
度)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 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

论语十则初中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言语行为俱可。

愿学且思,审视而后行,以至于善,改而至于好。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论语》中所记载的“十则”得到了中国学子们的广泛关注和推崇,而“十则”中包含的精神和思想也被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言凝练而深刻,阐述了子思的伟大思想,充满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首先,《论语》十则的第一句便以“学而时习之”来提示人们,学习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不仅要学习,还要时刻积极地消化吸收,以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这是当年子思提出的努力学习的哲学观点,也构筑起今日中国教育所奉行的理念: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目的性的状态。

其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子思强调了友谊和热情接待的重要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中民族接纳新事物的基本思想,把“接纳为礼节”作为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点,以此增添一项友好的文化精神。

再次,在“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一句中,子思又提到了以礼让学习达到更高境界,强调要教育弟子以礼让,以文修身,由此凝练出弟子要通过礼仪的学习来修身养性,至此,传承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思想也流传至今。

再者,子思曾说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表达了信守诚言、坚守礼仪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人至今坚持的原则,传承出来的宝贵文化传承。

最后,子思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来贴近实践,提醒着人们要以言行一致,言行必须一致,才能彰显君子之风。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论语十则》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ǎn)》)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原文翻译 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导语: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论语是一部中国古代传世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思想源头,对于人们的成长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语十则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习并努力练习,这难道不是极好的吗?”2、子曰:“攻乎畏途,施诸己而不愿,施于人而不必,此之谓大丈夫。

”子曰:“勇于开拓新领域、不自私地给别人所希望的、不附和即便别人不需要的,此之谓大丈夫。

”3、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统治一个由千多个部落组成的国家,要守礼敬、可信任、勤俭持家、爱护百姓、据时应变。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子曰:“弟子,走进家门要孝顺,出去要友善,谨慎而可信任,要普爱众人又要特别爱仁义。

”5、子曰:“事父母平,可谓孝;言而有信,可谓仁;行有余力,可谓知。

”子曰:“对父母表示一致的尊重,这可谓孝顺;能够如实说话,这可谓仁德;日常行为要有余力,这可谓明智。

”6、子曰:“事君尽礼,言而有信,雅正,不失辨,可谓仁。

”子曰:“对君主尽心尽力,言语必实,雅正,不会有失败,这可谓仁义。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审视其所做之事的目的、探究其动机、探测其情绪的安稳,然后再论断其人,人们怎会乐意这样呢?怎会乐意这样呢?”8、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勇于担当,任劳任怨、路很远。

”9、子曰:“君子慎其独也。

”子曰:“君子在独处时要小心谨慎。

”10、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说话要忠实,行动要有果效。

”通过论语十则,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提倡的道德准则和人生 path、values 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道德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努力做到“学而时习之”,不断改善自我;以“攻乎畏途”来开拓新领域,勇于接受挑战;孝顺父母,爱护百姓;尽心尽力辅佐君主;经常审视自己,坚持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够走上人生的正道,真正实现“大丈夫”。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 导语:《论语》由孔⼦弟⼦及再传弟⼦编写⽽成,⾄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及其弟⼦的⾔⾏,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下⾯是⼩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则》原⽂翻译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1.⼦②⽈:“学⽽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远⽅来,不亦乐((lè))乎?⼈不知⽽不愠⑤,不亦君⼦⑥乎?”(《学⽽⑦》) 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与《⼤学》《中庸》《孟⼦》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的弟⼦及再传弟⼦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及其弟⼦的⾔⾏。

②⼦:先⽣,指孔⼦。

孔⼦(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yì)(现⼭东曲⾩)⼈。

③时习:按⼀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委婉的`反问语⽓。

乎,语⽓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发怒。

⑥君⼦:这⾥指道德上有修养的⼈。

⑦学⽽:和下⽂的“雍也”“述⽽”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从远⽅(到这⾥)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不了解我,我却不⽣⽓,不也是君⼦吗?” 2.曾⼦①⽈:“吾②⽇③三省④吾⾝:为⑤⼈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 注释:①曾(Zēng)⼦: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东嘉祥,⼀说⼭东平⾢)⼈。

孔⼦的学⽣。

②吾:⼈称代词,我。

③⽇,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导读:本文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的译文及注释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

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

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注释等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老师传授过的知识并时常复习,不也非常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与你探讨学问,不也非常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重点字词解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而:连词亦(yì):同样、也是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自:从知:了解而:连词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点字词解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鲁国人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则原⼗及翻译1、⼦⼦:“学⼦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远⼦来,不亦乐乎?⼦不知⼦不愠,不亦君⼦乎?”(《学⼦》)翻译:说:“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快乐的事吗?别⼦不了解⼦⼦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尚的⼦吗?”2、曾⼦⼦:“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学⼦》)翻译:曾⼦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替别⼦办事是不是尽⼦尽⼦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为: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说:“复习旧的知识从⼦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师了。

”4、⼦⼦:“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说:“只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不读书,就会疑惑。

”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仁》)翻译:孔⼦说:“见到贤⼦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平,见到不好的⼦就要⼦我反省。

”7、⼦⼦:“三⼦⼦,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述⼦》)翻译:孔⼦说:“三个⼦⼦起⼦,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师的⼦,学习他的优点,如果⼦⼦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仁以为⼦任,不亦重乎?死⼦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说:“有抱负的⼦不可以不胸怀宽⼦,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的使命(或),路途⼦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看作⼦⼦的使命,不也很重⼦吗?直到死才停⼦,这不也是很遥远吗?”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原文

论语十则:1、《论语》——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

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⑧?”3、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仁矣。

”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5、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6、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7、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

主忠信④。

无⑤友不如己者⑥;过⑦则勿惮⑧改。

”9、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于是邦④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⑤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⑥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11、子曰:“父在,观其①志;父没,观其行②;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可谓孝矣。

”12、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

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⑤之,亦不可行也。

”13、有子曰:“信近①于义②,言可复③也;恭近于礼,远④耻辱也;因⑤不失其亲,亦可宗⑥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②而正③焉,可谓好学也已。

”15、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⑥。

”16、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论语》——为政1、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论语十则》—做人—处事—学习

《论语十则》—做人—处事—学习

《论(lún)语十则》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第一则: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要的意义。
(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
宽宏坚毅。这里指抱 负远大、意志坚强。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 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而艰 险的道路还很长。”
(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方法。这里指孔子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背离,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中把宫、 商、角jué、徵zhǐ、羽 。
【宫】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商】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 【角】 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 【徵】 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 【羽】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
读了《论语》,你的理想更远大了吗? 你的人生境界提高了吗?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吾与点也
(一)文言现象汇总
莫春者 “莫”通“暮”
解释下列句中的“道”:
1、任重而道远。 2、不以其道得之。 道路 仁道
解释下列句中的“与”:
1、吾与点也。
2、与吾父居者。
赞赏

解释下列句中的“去”:
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背离,抛弃 2、蓬山此去无多路。 1、士不可以不弘毅。 距离 指读书人
解释下列句中的“士”:
2、虽执鞭之士。 小官
解释下列句中的“成”:
1、春服既成。 2、成人之美。 做好 成全
解释下列句中的“恶”: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厌恶 2、不成人之恶。坏的,不好的事
解释下列句中的“行”:
1、终身行之者。 遵守,奉行,使之成为自己的行 为准则与依据。
2、先行其言。
实行
解释下列句中的“而”: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表承接 2、富而可求也。 表假设
解释下列句中的“为”:
1、为人谋而不忠。 替,给 2、吾亦为之。 做
3、不图为乐
为,作,指创作
1、传不习乎
2、见贤思齐焉 3、成人之美
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作名词,指德行优秀 的人、贤人。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好事。
4、不成人之恶 5、风乎舞雩
孔子的学生,名参 (shēn)字子舆
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
三省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吾身 为人谋
而不 诚心诚意
交往 多次 自己。
谋划,商量办法。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诚实
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固定句式:“不……乎?”
译作“是不是……呢?”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 不诚心诚意吗?与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 的知识不去复习吗?”
编纂 冠者 韶
(zuǎn) (guàn)
(zēng)
(xǐng)
三省
弘毅
(sháo)
(kuì)
(hóngyì) 喟然
(shù)
其恕乎
浴乎沂 (yí)
(yú) 风乎舞雩
(móu) 谋而不忠
自学前三则
请同学们放声读熟课文,至少读 3遍,然后结合书下注释翻译每一则 的意思,并说说每一则讲述了什么 道理,不懂之处同桌可互相讨论, 也可做上记号。
子贡问:“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遵行的准则吗?” 孔子说:“是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啊!自己不喜 欢的,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怎样理解?
这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指以 爱己之心去爱别人,强调做事不可
以太主观、武断,不可以过分的以
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这句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很有
(六)子贡问君子。子曰:“先 行其言而后从之。”
意思是“子贡请 教怎样才能做一 个君子。”
意思是“对于 你要说的话, 先实行了,再 说出来。”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先行动,有关行动的话以后再发表。”
想一想
第7则是从哪个方面对人的思想道德进行 教育的?
人不但要正己,还要帮助别人成 就美德。
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 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 界。图,料想。为, 作,这里指欣赏。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孔子的学生,姓曾名 点,曾参的父亲。 即暮春,农历三月。 莫,通“暮”。 春天穿的单夹衣服。 歌唱。
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叹息。 赞赏。 在沂河边洗澡。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舞雩, 鲁国当时的祭坛。
形容词作名词,坏的,不好 的事。 名词作动词,吹风。
名词作状语,每天。
6、吾日三省吾身
1、不去也
古:背离、抛弃。
今:到某一地方。
2、虽执鞭之士
古:即使。 今:虽然。 3、吾与点也 古:赞赏。 今:和。
1、倒装句
1、欲乎沂。
2、风乎舞雩。
即“乎沂欲”,状语后置
即“乎舞雩风”,状语后置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五六”“六七”定语后 置
(七)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美好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的事
坏事
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好事, 不应该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
做官
如果,表假设。
求得,追求。
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
这里意为低微 的官职。
指要通过修养 仁德来得到的 官职。
好。”
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何 表达这则论语的哲理?
我们应取长补短,像伟人看齐,以别 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
遵守,奉行,使之成 也许 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 依据。
大概,
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
代词,代这句话
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处世 准则,后面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恕”的 具体解释,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 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夫子叹了口气说: “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而道远 富贵取之有道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 富可求,吾亦为之 不可求,从吾所好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不以其道”的“不” 为流传中多出来的字,句意为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就算 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君子照样安守贫贱;另一种解释是 君子行仁道却得到了贫贱,这是不合道理的,但君子却并 不因此而抛弃仁道。
主张的仁道
据有,取。
抛弃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们所追求的,不讲 仁义之道去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 人们所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 应离开它。”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十则论语,加上 初一学的六则,我们初中共学习了16则 论语,有的关于学习态度,有的关于学 习方法,有的关于个人修养,还有的关 于理想抱负。论语是近几年中考文言文 的重点,所以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这16 则论语,先要熟练背诵,再疏通大意, 最后深入理解。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成 绩更上一层楼!
信、童叟无欺,做到
慎独。
看齐。
子曰:“见贤思 但是,表转折。 齐焉,见不贤而内 见贤 思齐 自省也。”
(二)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兼词, 于之
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里面,引申为内部, 内心。
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 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 检查自己。”
这一则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诸子百家简介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孟子、墨
子、鬼谷子等; 百家:是“百家姓”的简称。 诸子百家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流派,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LÚn
编纂
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 弟子
语录体散文
——《论语》——
•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F
四书:《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孔子说:“做官如果能够通过修养仁德而 求得,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 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所爱好的事业。”
(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
即《韶乐》, 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 虞舜时的乐 曲名。
斯也。”
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 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有想到对 音乐的欣赏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圣府大门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论语 曾参
(lún)
花中四君子
指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雪压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经历磨难,
培养意志, 成就大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是指什么?
2、判断句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也”表判断语气。
3、省略句
小人反是 “是”前面省略介词“于”。
(二)概括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 挥,着重阐释了儒家思想的修身 之道。对儒家的做人标准、理想 追求、道德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都有所涉及,这 些真知灼见,千百年来影响着我 们,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精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