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总论
第一章 审计总论
1
检查记录或文件
8
分析程序
7
检查有形资产
2
观察
6
重新执行
5
重新计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发行部 01082477073
3
询问
4
函证
第二节 审计工作与审计程序
小看板
本章小结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施审计实践活动 达到的要求或结果,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审计的内容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在企业中具体 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 利润六大要素及其载体会计报表。
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有三大总体程 序和七种具体程序。
第一章 审计总论
学习目标
了解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熟悉社会审计工作 掌握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
学习内容
第1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 第2节 审计工作与审计程序
第一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
• 一、审计目标 • 审计总目标与具体目标 • 总目标:合法、公允 • 具体目标由被审计单位认定转化而来
第一节 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
• 二、审计内容 • 1.企业资产审计的内容 • 2.企业负债审计的内容
• 3.企业所有者权益审计的内容 • 4.企业收入的审计内 • 5.企业费用的审计内容
• 6.企业利润的审计内容 7.企业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
第二节 审计工作与审计程序
• 一、审计的工作 • (一)国家审计工作 • (一)内部审计工作 • (一)社会审计工作
第二节 审计工作与审计程序
一、审计工作
(一)国家审计工作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阶段
• 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阶段
第二节 审计工作与审计程序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精)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四、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也叫审计对象,是指审计活动的作用 对象,即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 的其他经济活动。 (一)政府财政收支 政府财政收支是指政府依法取得的各总收入,如 税收、收费、举债等;政府依据批准的预算而发生 的各种开支,如经费、公共工程投资、社会救助支 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预算外的各种收支等。 对政府财政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政收支审计, 简称财政审计,它通常只能由政府审计机关来实施。
第一章 总 论
山西财经大学 吴秋生
本章要点提示
审计是一种代理性经济监督,独立性是其本质特征。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循环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 报告阶段。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二)单位财务收支 单位财务收支是指行政单位的拨款收入、经费 支出等,事业单位的拨款收入、收费收入、经费支 出等;企业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等。 对单位财务收支实施的审计叫做财务收支审计, 简称财务收支。最典型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是企业 财务报表审计。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 这里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是指与财政财务收支 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如环保、公益或爱心捐助等。 对这些经济活动也需要进行审计,如环境审计、社 会责任审计等,其审计主体应视使用资金的性质而 定。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三、审计的主体 审计主体是指审计活动的发动者,即从事审计 活动的组织和人员。
分类
概念
特点
强制性 无偿性
政府审计主体 从事政府审计活动的机关和 人员。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三)内部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企业、事业单位及行政管 理机关的规模有了扩大,业务范围更加广泛,也促使了授权 管理方法的普遍使用、授权层次的增加和授权范围的扩大。 这样,部门和单位的最高管理当局就有必要对其下属各层次 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部门和单位的内部审 计也就因此而产生。
审计机构从事审计活动要有一定的合法经济收入和经费保障,不受被审 计单位的牵制。对于国家审计,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 需的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对于注册会计师 审计,由于其是民间组织有偿服务,国家对其收费标准做出规定,保证其生 存和发展,同时也规定除了正常的业务收费外,不允许与被审计单位有其他 经济依附关系。
目录
1 1 2 3
审计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我国审计的种类 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4
5 3
一、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为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 位的受托经济责任,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 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 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 的活动。 上述定义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3)经济鉴证职能
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 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 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并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 确切的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鉴证既为 被审计单位服务,又为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授权者或委托 人服务,这一职能更突出地表现在民间审计或独立审计 中。
(2)人员独立 人员独立包括形式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独立。为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审计结果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报告,审计人与被审计单位在形式上不应存在 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审计人依法行使审 计职权时受到法律保护。在精神上,审计人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按照审计 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独立进行审计,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 ,做出公允、合理的评价和结论,不受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3)经济独立
审计学 总论
1.3 审计的分类
按审计主体不同分类(教材P12)
政府审计(国家审计)
• 主要特点:强制审计 • 主要内容:政府财政收支审计与国有企业审计
内部审计
• 以内向服务作为其工作目的,对外不起鉴证作用 • 内部审计只有相对的独立性 • 具有广泛的审查范围
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独立审计)
• 受托审计 • 审计的有偿性 • 审计的独立性
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 收支,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是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基本职责范围。
1.4 审计组织机构
政府审计机关的国际组织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 是政府审计机关的国际组织,它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 的的非政府性组织,于1968年在东京正式宣告成立。 • 该组织的宗旨是互相介绍情况,交流经验,推动和促进 各国最高审计组织更好地完成该国的审计工作,并向各 国审计机关提出建议。 • 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 一般涉及两个当事人:委托人和受托人(代理人),资 源经管权的转移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核心和本质内 容。 • 按资财委托主体不同 – 公共受托责任 – 非公共受托责任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起源于16世纪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教材P1)
• 合伙制企业: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审计界基本一致的观点:
• 客观基础:经济责任关系 • 社会条件:两权分离或者管理的内部分权 • 直接原因:责任授予者对责任承担者所负责任履行情况 进行监督和检查的需要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
审计人 独立第三方
实 报 计 施 告 审 计 审 审 权 审 计 授 计 结 受 或 果 接 托 委 委托经营管理资财
审计学 总论
第1章总论1.1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1.1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宋代。
在20世纪初期以前的历代王朝,皇家审计一直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毫无社会(民间)审计可言。
西周时期:在周王之下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掌政令。
其中,天官(亦称太宰或冢宰),居百官之长,掌邦国之治,并总揽财政大权。
在天官之下设有司会官职,掌国之百物财用,为计官之长。
天官之下所设的宰夫一职虽也隶属于行政系统,而且地位不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却具有审计的性质,可以视为我国审计工作的滥觞。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皇家审计从西周开始已进入萌芽时期。
秦朝在中央设有御史大夫,并在诸郡设监察御史,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监察系统;还在全国实行了自下而上定期呈报财务报告的“上计制度”。
秦王朝在我国审计发展史上起着奠基的作用。
汉朝在中央也设有御史大夫,并监管上计之事。
且西汉时,上计制度已日臻完善,并制定了“上计律”,使之有法可依。
注意:上计制度是战国时期沿袭下来的一项制度。
秦汉时期,由御史大夫自上而下进行的御史监察制度和由诸郡县自下而上进行的上计制度,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由中央控制全国的监察系统,使我国的审计工作开始进入发展时期。
但在秦汉官制中,尚无专司审计职责的官员,也无专司审计职责的机构。
隋朝在中央设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度支、工部共六部,分管全国政务。
其中,都官施财政经济监察大权。
都官之下设比部,为专司监察审理事物的审计监督机构。
唐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专司监察、弹劾之事。
至隋唐始,我国的皇家审计有了专设的独立机构,并把比部置于执行司法职能的刑部之下,从而提高了审计的地位;加之,唐时御史监察制度更趋完善,使审计工作与监察工作相结合,因而到了隋唐时期,我国的皇家审计进入了一个日臻完备的阶段。
宋王朝取消了唐时的比部,使审计之事置于都磨勘司,吏部、度支、盐铁三司之内。
后实行改制,罢去三司,审计之事仍沿袭唐制,复归刑部所属比部掌管。
审计学之总论
我们的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 是伴随会计工作永存的阴影, 当前已成相当普遍和严重的 问题。
惊人的数字:
财政部曾对全国110家酿酒企业的会计 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家的会计信息严 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共计近25亿 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
其中:会计报表所显示的利润与检查组 核实的利润相差一倍以上的企业达41户。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原因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 两权分
是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财产所有者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报告经营情况
需要监督,怎么办?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惊人的数字:
上海曾对22家市管企业及其202家子公司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时,查出114家虚增利润22.69亿 元,65家虚减利润4.93亿元。 这些企业的实际利 润还不及会计报表所显示利润的三分之一。
财政部以后几次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检查都表 明,会计信息失真有逐渐加重之势。
银广夏案件
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伪 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 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 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 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为 1.78亿元,2000年为5.67亿元。
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 一
总结:
▲所有者及相关利益者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需要保持其真实性; ▲审计对此可以有所作为; ▲审计也有作假问题,也需要受到监督。
第一章 总 论
▲ 什么是审计?审计是怎样产生的? ▲ 审计有何作用? ▲ 本章将予以回答。
审计总论
课程介绍
❖ 《审计学》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实 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 务方式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审计学理论知识和实务 操作程序与方法。以我国《审计法》、《审计准 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有关规定为指 导思想,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角度进行讲 解,介绍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与作用等理论 知识,以及审计方案编制、审计证据收集、审计 工作底稿填制、审计抽样方法等审计技术与方法 。以及审计理论和方法在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的 应用,在注重讲授审计实务的同时,注重审计理 论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 水平。
1985年 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8年12月 审计条例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918
1980
1988
1994
11999955
第一家会 计师事务 所——谢 霖创办的 “正则”
恢复注 册会计 师制度
中国 注册 会计师 协会 成立
《中华 人民共 和国注 册会计 师法》 实施
《中国 注册会 计师独 立审计 准则》
见教材P110审计风险模型(6.3)、教材P251表11-8的“风险评 估”来确定检查风险(11.5)。
❖ (2)注册会计师为了控制检查风险,需要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 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保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见教材第十二章的“风险应对”。教材P111第1段“控制检查风 险”(6.3)。
会计、审计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审计基本原理
审计计划的两个层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3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41
《审计学》第一章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二)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 部审计机构。
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按行业划分的业务主管部门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指国家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 业等单位设置的专门审计机构。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
1
和 目 的 分 类
二 ) 按 审 计 内
2
容
3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的分类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 1.审计按其业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2.审计按其项目范围分类,可以分为综合审计和专项审计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1
有限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
1.民间审计组织的设立
2
合伙会计 师事务所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 (三)民间审计组织
(4)会计咨询和 会计服务业务。
(3)办理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 业务,并出具相应的 审计报告。
2.促进性作用 (1)改善经营管理。 (2)提高经济效益。
第一章 总论 • 审计概述
四、审计的职能、作用和任务
(三)审计的任务
审计的任务是指审计的委托、委派者根据不同时期的 客观需要,向审计提出的要求。
具体规定: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 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 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 支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总论
• 3、经济鉴证 • 审计的经济评价职能,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 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 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 总结经验,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审计 的经济评价职能,包括评定和建议两个方面。 • (二)审计的作用 • (1)制约性作用 • 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 种消极因素,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 的健康发展。 • 1.揭露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经营行为。 • 2.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 • 3.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 4.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 • • •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 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需要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 审计与会计的区别 (1)产生的基础不同。会计师随着人类社会产生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 产生的;审计则是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基于对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 生的。 (2)目的不同。会计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审计的目 的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确定会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3)方法不同。会计的基本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 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审计获取证据的具 体方法主要有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 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4)职能不同。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控制(核算与监督);审计的基本 职能是监督、鉴证、评价。
• (三)、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 •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 营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客 观需要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 展的基础。 • 从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经济越发展,审计越重要。 • 早期传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简称“查账”,也称为 财务审计。审计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会计资料作为检查 对象的。所以,审计一产生就是一种经济监督行为,只不过最 初只是检查会计账目,是一种狭义的经济监督行为。 随着社会 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审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显 然,“查账”已不能完全包含审计的含义。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 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
表述清楚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
披露,且金额恰当
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关于具体目标,强调:
▪ 1、审计目标是审计实务工作的指南和导向,它界定了审计的 责任范围,直接影响审计人员如何计划和实施审计;同时,审 计目标决定了审计人员针对审计对象如何发表审计意见。
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发生及权 利和义务
完整性
各类认定的含义
各类认定对应的具体审 计目标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 发生的交易、事项,或
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 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交
有关
易和事项包 括在财务
报表中
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应当披露的事项有包括
的披露均已包括
在财务报表中
分类和可 理解性
三项暗示性的认定(1)所有存货均已包括在内; (2)所有报告存货都归企业所有; (3)存货使用不受限制。
具体目标
▪ 1.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 目标
▪ 2.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 标
▪ 3.列报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 发生 完整性 准确性 截止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 负债属于 被审计单位 的义务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计价和 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 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 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 恰当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 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 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 当记录
审计学
审计学第一章、总论1、审计的概念: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2、审计的基本特征:独立性(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权威性(审计监督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3、审计的属性(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机构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4、审计的目标:指审查和评价审计独享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去,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
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真实性与公允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5、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综上所述: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会计的经济监督是内部监督6、审计的职能:经济职能: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或其某一特定方面在规定的标准以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经济评价: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
经济鉴证: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经济资料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公允性、合法性的审核检查,确定其可信赖的程度,并作出书面报告,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的信任。
7、审计的作用:制约性作用(揭示错误和舞弊、维护财经法纪)、促进性作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二章、审计的种类、方法、程序1、审计的基本分类:按审计主体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财政财务审计(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的公允性及其所反映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和个人严重侵占国家资财、严重损失浪费以及其他严重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所进行的专案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2、按审计范围分类:全部审计、局部审计、专项审计3、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定期和不定期审计4、按审计执行地点分类:报送审计、就地审计(驻地、专程、巡回审计)5、按审计动机分类:强制审计、任意审计6、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预告审计、突击审计7、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财表导向审计、系统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8、审计三大分支的区别1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审计的目标的对象
1.3.1 审计的目标
1.真实性和公允性 审计的目标 2.合法性和合规性 3.合理性和效益性
1.3.2 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 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审计的对象
2.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 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1.4 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南海神话
1719年底传闻炒怍:
大量可实现利润; 高达60%股利支付率
公司股价:
1719年中: 股价为114英镑 1720年1月起 股价狂飙,掀起投资热潮
1720年7月: 股价高达1050英镑
投机浪潮席卷全国
一朝梦醒
1720年6月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公司取缔法》, 对股份公司的成立进行严格限制; 公众开始清醒,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 南海公司身上; 7月份开始,外国投资者首先抛出南海股票,撤 回资金; 投机热潮冷却,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 12月份股价最终仅为124英镑,年底政府对南海 公司进行清理。
1
审计的职能
2
审计的作用
1.4.1审计的职能
1 经济监督职能 2 经济评价职能 3
经济鉴证职能
监察和督促 经济警察、经济卫 士
评定和建议 经济医生
鉴定和证明 经济裁判
1.4.2 审计的作用
揭示错误和舞弊
★ 审计的制约作用 维护财经法纪
改善经营管理 ★ 审计的促进作用 提高经济效益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2.审计的特征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审计的目标有哪些?不同审计类型的审计目标是否 相同? 4.如何理解审计对象的现象与实质? 5.审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不同时期有不同 的审计职能?
1.1.3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1.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 生和发展的基础 2.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是审计 发展的动力 3.现代科学技术为审计的发展提供 了方法和手段
委托经济责任
财产所有者
履行经济责任 报告结果
经营管理者
审查业务 接受审查
委托业务
审 计 第三方
审计人员
经营权
独立
课程介绍
《审计学》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实 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 务方式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审计学理论知识和实务 操作程序与方法。以我国《审计法》、《审计准 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有关规定为指 导思想,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体的角度进行讲 解,介绍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与作用等理论 知识,以及审计方案编制、审计证据收集、审计 工作底稿填制、审计抽样方法等审计技术与方法。 以及审计理论和方法在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的应 用,在注重讲授审计实务的同时,注重审计理论 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 平。
(三)西方内部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在西方国家内审的起源应追溯到古代和中世纪。它 也是应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组织内部需要经济 监督而形成的。二十世纪出现了近代内审,以美国为 代表。 美国银行家摩根创立的联合钢铁公司,除钢铁企业 外,还拥有石油、煤炭及交通运输等企业,为了加强 集中管理企业内部必须设置独立机构进行监督。这就 是近代内审产生的根源。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
1918
1980
1988
1994
1995 1995
第一家会 计师事务 所——谢 霖创办的 “正则”
恢复注 册会计 师制度
中国 注册 会计师 协会 成立
《中华 人民共 和国注 册会计 师法》 实施
《中国 注册会 计师独 立审计 准则》
(三)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我国早期 解放前的内部审计 民国时期
审计学(人大版教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审计教研室 2014-2015(2)
课程主要内容(三大板块)
一、审计一般理论与基本方法(28学时) 二、审计测试流程和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以交易循环 和账户余额审计为主线)(22学时) 三、终结审计和审计报告(10学时)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1.秦荣生 ,卢春泉主编的《审计学(第八版)》,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14-03-31出版 2. 秦荣生 ,卢春泉主编的《审计学(第八版)学习指导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04-09出版 参考书: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辅导教材-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审计案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3. 刘明辉、史德刚主编《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当年最 新版 4.张龙平、李璐主编《现代审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当年最新 版 5.朱锦余主编《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当年最新版
会计、审计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关系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审计基本原理
审计计划的两个层次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1 2 3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4 1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建议同学们主动了解世界会计史和审计史)
1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真相大白
事实真相:
成立以来: 惨淡经营、表现平平,效益一直不理想; 在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取得多大成功; 在进行清理时发现实际资本所剩无几。
审计起因与结果
审计起因:
1720年9月,南海公司宣布破产倒闭; 债权人和股东要求议会调查真相; 议会组织了一个13人的“特别委员会”; 并聘请了精通会计实务的 Charles snell对南海公司账 目进行查询和审核。
现代内部审计 皇室审计 寺院审计
内部审 计
社会主义内部审计
解放初期
1953年撤销
1983年 逐步建立 1995《审计署关于内部审 计工作的规定》
1.1.2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审 计 发 展 的 三 条 道 路
西方国家审计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民间审 计的产生与 发展 西方内部审计 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2
3
1.1.1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 计 发 展 的 三 条 道 路
我国国家审计 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社会审 计的产生与 发展 我国内部审计 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
公元前11世纪 至1840年
1840年至1949年
1949年至今
古代 审计 阶段
近代 审计 阶段
现代 审计 阶段
案例:西周时期的国家审计雏形
背景资料:西周时实行“分土封侯”政治制度,周王将战 争夺来的土地和奴隶赐给各路诸侯,建立以农业经济为主 体的社会经济体系。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关系 的日趋复杂化,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威需要巩固,朝廷财政 收支需要监管,于是委派精明强干的心腹官吏开始实施财 政监督。西周具体设六官,天官-小宰与司会-宰夫(行使 审计监督)。实地审核财物出入,监察官吏政绩。 要求:1)分析西周时期国家审计起源,把握住西周时期 国家审计初步形成的背景及其必要性; 2)西周时期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
民国审计变革时期 近代审计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革命组织和革命政权中 建立了审计制度
我国现代审计发展阶段
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审计监督制度。
1983年9月 审计署成立
审计的 振兴阶段
1985年 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8年12月 审计条例 1995年1月1日 审计法实 施 1997年 审计法实施条例 2006年 审计法修改
奴隶制制度下的国家审计 封建王朝中的国家审计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家审计
古希腊、古罗 马、古埃及
三权分立
(二)西方民间审计的起源与演进
起源
形成
发展
意大利 合伙制
股份制; 公司法;
英国式审计; 美国式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期,萌芽 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英国式详细审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式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40-60年代,国际化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后,系统导向审计(制度 基础审计,内控基础审计) 21世纪,风险导向审计
考试要求
1、考试方式 闭卷(期末)+案例实务(期中,视具体情况而定) 2、分数分布(平时成绩30%-40%,期末成绩60%70%) 平时成绩20分-30分(作业+听课情况+其他) 期中成绩10分(案例实务) 期末成绩60分-70分(闭卷)
审计三方关系人
审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补充:审计方法(审计模式)变化情况 (CPA2013年教材P9)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1.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是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 估和应对”。 2.风险导向审计的路径是依据审计风险模型进行分析 (1)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包含固有风 险和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 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见教材P110审计风险模型(6.3)、教材P251表11-8的“风险评估” 来确定检查风险(11.5)。 (2)注册会计师为了控制检查风险,需要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 进一步审计程序以确保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见教材第十二章的“风险应对”。教材P111第1段“控制检查风 险”(6.3)。 (3)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 应对”过程中必须考虑舞弊的特别风险。见教材第十七章第一节。 教材P380-389“对舞弊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
两权分离 财产经营者 被审计人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财产所有者
所有权
审计委托或授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