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认识论 (知识篇)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论部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再现]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课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考点突破]考点一实践与认识一、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醒]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二、实践的特点及其关系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客观物质性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的区别所在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①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的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联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2015全国一)(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 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 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 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 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 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 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 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 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 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 •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 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10分) • (3)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 议.(4分)
• ④将研究成果应用 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2分)
• (2013· 全国I)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 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 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 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 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 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 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 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 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 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 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 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 要。” • (2)《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 了人们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 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12分) •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单元综述45张PPT
(08年海南单科23)(10分)辨析题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 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 只要敢想你就行》。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①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合 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4分)。 ②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 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2分)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 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 会招致更大的失败。(3分) ④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 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1分)
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学的物质概念 (2)哲学的运动概念 (3)物质运动的规律 (4)物质决定意识 (5)意识的能动作用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7)实践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真理 (10)认识过程
方园政治*余建国 yjg171763@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 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3)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含义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2.规律的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被消 灭,更不能违抗 3.规律的普遍性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 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 基础。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 新人教版必修4
0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生活与哲学(考点背诵+ 易错易混知识+精选习题)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考点知识背诵部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部分:1.正确的自然观2.为什么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的?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4.规律的含义、规律客观性、普遍性的含义?5.规律客观性原理、主观能动性原理(合在一起也叫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6.为什么意识依赖于物质?7.意识的作用?8.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么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分析?9.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0.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合在一起称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论部分:1.实践的含义、特征、分类?为什么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②③④;认识能反作用实践)4.真理的含义?真理客观性的理解?真理是有条件的理解?真理是具体的理解?5.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6.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二、易错易混知识部分1.哲学中的“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 )3.运动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 × )4.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 √ )5.离开物质谈运动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因而都是错误的。
( × )6.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 × )7.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部分)
D
例9、(2011.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 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例10、(2011.苏北四市二模)下列格言、警句与 “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 道理的有 ①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②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③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考点梳理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意识的能动作用 (三)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意识,发挥正确意识的
促进作用,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 2、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追求幸福】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 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 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2)请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追求幸福的过程。
答案:(3)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
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一个不 断发展的过程。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和动力,在生活的历练中,人们不断调整对幸福的认识。 (4分)
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
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因此,幸 福感作为人的意识活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制作用。高昂的精神、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人感受幸福、催 人奋进。(2分)
高三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论)修订课件 人教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
永无止境。
【28人】 5.(2010年高考·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
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5人】6.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
11届高三政治复习课件——《哲学与生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2.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4.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 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学案】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客观的。 3.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4.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是存在的。 5.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前人的经验和书本知识。 6.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真理是主观的。 8.科学理论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范畴。 9.真理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10.认识的反复性说明认识是对事物的简单重复。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探求世界与追求真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看法,并能为人的看法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留意三点:物质的独一特性是客观真实性;不依赖于人的看法而存在;具有可知性。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事物是依照自身固有的规律构成和开展的,都有自己的来源和开展史,他们都是一致的物质世界的组成局部。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发生、存在、开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临时开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实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看法一末尾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一致性在于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当者(主体,载体)②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是一种不清楚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状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一致3、物质运动的规律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进程中固有的、实质的、肯定的、动摇的联络。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A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发明,也不能被消灭。
普遍的,人可以看法和应用规律B规律普遍性原理: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在其运动、变化和开展的进程中,都遵照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A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需遵照规律、要依照客观规律办事。
违犯规律会遭到规律的惩罚B规律是可以看法和应用的。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看法和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作作用的条件和方式应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物质决议看法①历来源看,看法是物质世界临时开展的产物②从生理基础看,看法是人脑的机能。
③从内容看,.看法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看法内容是客观的,方式是客观的。
2014年学业水平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配套课件]
尚未认识之物 不可认识之物 世界上只有______________,而没有_____________。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指导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人体生理活动 (2)意识对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五课 考点 1:物质决定意识
把握思维的奥妙
物质世界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__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反应特性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人脑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__________的机能。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4.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__________是本原的, 意识 __________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 形而上学 否认运动是____________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 相对主义 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诡辩论 考点 5:规律的含义、客观性与普遍性 1 .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 的、 本质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 物质体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这三者 客观性 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_________集中体现了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印刷)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No.332 29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3.18【体系构建】【考试考什么】(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No.3 42 43【易错易混点分析】易错点1.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易错点2.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易错点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易错点4.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易错点5.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必修四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 (知识篇)
6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考纲再现]
(唯物论部分)第 5 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飞夫不动——芝诺
飞乌之影(景),未尝动也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来颜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卧看满天风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认真整理,只为照亮你前行的路!加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学案——知识提纲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唯物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再现]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机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运动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
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教学案编制:**** 编制日期:2008年9月8日★单元知识网络结构★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探究世界的本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运动是有规律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能动地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求索真理的历程真理是客观的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高考考点解读★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组成部分。
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也没有的活动。
〖例1〗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仅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新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最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生态系统是自然形成的,人们如果仅凭主观愿望去建设一个不符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人为的生态系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因为A.人与自然界是难以和谐相处的B.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1)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它们都是要求,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和的统一。
生产力是客观的力量,生产关系是关系,具有物质性。
人们既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选择生产关系。
〖例2〗(1)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由人随意规定的,而是由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这说明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2)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高中《生活与哲学》知识专题二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3.静止的含义
(在物质存在方式上)是一种不显 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 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性质的相对稳定)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 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 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位置的相对稳定/运动 状态的相对稳定)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要原理和方法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 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 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人能够能 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意识能阻碍事物发展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催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 求是?
我们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 具体的、有条件的。 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1)运动是( 绝对的)、( 无条件的)、
( 永恒的 )
(2)静止是( 相对的 ) 、( 有条件的 )、 ( 暂时的 ) (3)物质世界是( 绝对运动 )和 (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规律 1.规律的含义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2.规律的特点
专题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人教版)
(2)实践的特点
特点
理解
侧重点
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
客观 物质性
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
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 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
区
含义 不同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 程
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 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 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
别
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特点 不同
联系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系 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规律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 原理的指导下,具体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 正确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 征,反对“一刀切”
唯物论角度
辩证法角度
(1)都突出强调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 和条件,去认识事物的不同特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
要求 (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 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温馨提示: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 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政治必修四的知识点之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1:探究世界的本质1、理解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2:把握思维的奥妙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点3: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拓展:政治学习方法高中政治学习方法:掌握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编写规律,高中政治课程也不例外。
高二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简单应 用):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 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这要 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 客观规律;同时人们还可以在认识 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 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 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 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 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①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 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 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 反对唯意志主义和片面强调客观条 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 为的思想。
必修 4:《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 点解析】 1.世界的物质性(识记):物质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是物 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 观物质体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识记):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 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 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 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 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https:/// 日本移民条件
jor593fhl
找寻他的旋律。转眼整个世界,只剩下了那个背影。离开,从新开始生活。窗帘随着风微微的摆动,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到我的脸上,影影 绰绰,我微微张开肿胀的眼睛,望着墙上的油画,这幅油画里的山特别绿,那种绿好像能蛊惑人心,望着它就移不开眼睛,让人迫切的想 进去里面的的世界一探究竟。山里有一个人影,看那身姿魁梧挺拔,虽然只有一个背影,但那背影给人孤独但却坚毅之感。我不知道这幅 画对母亲而言意味着什么,从我记事开始,她总是在这间房里,一天甚至几天都不出来,有一次我偷偷的打开房间的一条缝,看到母亲抱 着这幅画一会哭一会笑。我那时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这样,这幅画对她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现在她死了,我想象自己是母亲坐在她以前 做的位置看着这幅画。她留给我的仅仅只是这幅油画还有这幅油画里的一栋房子。母亲死后第三天母亲委托的律师来到家中,就是这时我 才知道母亲还有一栋房子在滇西的一座山里。我无意在这座城市工作,工作上不尽如人意,不是不努力,而是心太累,不知道这样日复一 日,压抑自己的欲望,扼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换取微薄的利润这样有什么意义。交往四年快谈婚论嫁了也出轨了,爱情或许真的与时间 无关,有的即使生活一辈子,也不会有爱情,在一起或许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着,又或许只是习惯了对方,有时爱情或许只是一句话或 一个眼神,又或者只是身上的味道仅此而已。就这样在事业爱情亲情的三重打击下我搬到了母亲的这栋山间房子里来,其实还有更重要的 一个原因是想看看这里到底隐藏着关于母亲的什么秘密。抱着这样的心情来到了这栋房子,我坐飞机来到了偏远的滇西,我找了一辆面包 车,告诉司机要去的地方,那栋房子离村镇很远,只有一条老旧的公路与外界联系,在车里往窗外看去,周围树林茂密,天蓝的像水洗过 的一样,没有云,蜻蜓在到处飞舞,这是我们已经在山腰间行驶,打了一会盹,醒来时竟是大雨滂沱,但太阳依然还在,有种喷泉的错觉, 司机说这是他们这里最常见的,一半是晴一半是雨,阳光融在雨滴里,闪着刺眼的光芒,似上天的泪滴一般,滚滚滑落,绝不拖泥带水。 雨下的很大似乎没有停的意思,下了一会,不仅没有变小,反而更大了还吹起来大风,在路前面大约一百米处,一颗腰粗的大树从树干中 间断了。电闪雷鸣,闪电似乎要将天空撕裂一般,雨像鞭子一样抽打着汽车,这时一声巨雷在头顶炸开,雷声太大了,我不由得身子往车 里挪了挪,抓紧了我的背包问:“这种天气在这里常见吗”。司机说:“不是很常见,但每五年总有这么一次,听老一辈的说,这是妖精 在渡劫呢,也有可能是山神继位,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太阳的又是打雷又是下雨刮风的”说完司机叹了口气:“可能要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总结课件(共21张PPT)
22“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
行。”这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中包含静止,静止中包含运动
③物质世界是运动和规律的统一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 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说明了 A. 运动是永恒的和相对的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 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 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唯物 25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论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唯物 论 27 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代替人类的许多 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对此, 有人认为机器人终将产生意识,全面超越人类.这一观 点( ) A.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单项选择题1.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很快就离开地面。
但是在高速运行的机舱内,航天员的身体相对于机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
这说明()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运动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地震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因为()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B.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是客观的C.人类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意识不可能对事物作出超前反映3.2010年11月3日,据《人民日报》报道,经过3年的艰苦研究和反复试验,中国首例转基因猕猴近日在云南昆明培育成功。
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非人灵长类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未来人类重大疾病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反映的哲理主要是()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②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类已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B.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抵制和克服错误的意识C.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认识,努力学习真理与科学理论D.认识具有反复性5.2010年10月11日,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
这次行程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的常规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外,还将重点进行昆仑站和格罗夫山的内陆科学考察,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说明()①人们要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③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6.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含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心外无物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D.对症下药,因地制宜7.内蒙古包头市号称“稀土之都”。
然而,多年来,包头市的稀土产业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头市许多稀土中小企业无环保设施,随意排放“三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当地生态遭到破坏。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④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下面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思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9.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我们必须做到()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③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帆风顺,只要双方把握两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规律,妥善谋划,双赢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体现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规律,造福人类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1.“望梅不能止渴。
”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这是因为()①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自身②在一定条件下,意识也可能决定物质③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④人脑并非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2.“谈虎色变”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
比喻一旦提到可怕的事情就会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但对动物“谈虎”却不能使其“色变”。
这体现的哲理是()①实践决定认识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④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3.在鲁迅看来,文化的发展“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假使能够遏止,那就成为死水,纵不干涸,也必腐败的。
”这一比喻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变化无常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C.自然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人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1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15.下图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
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篆书“月”字,暗寓龙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从哲学上看,这一标志的创作说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②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③是意识能动性的充分体现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6.“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些充满深圳城市精神气质的“深圳观念”,指引和造就着今日深圳的辉煌。
这表明()①观念能够给人和社会以巨大的影响②观念总是推动社会和人的进步与发展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为和目的④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
”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人到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
从哲学角度看,这种意境()A.因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B.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C.意境的设置有时可以摆脱事物规律的制约D.意境创作的灵感源于作者的主观想象18.“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标志着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说明()A.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B.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C.认识具有无限性D.事物的运动是无条件的2010年11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第六次人口入户登记普查活动。
早在1957年马寅初著的《新人口论》一书中,主张实行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
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
53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据此回答20~21题。
19.53年前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这一变化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20.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
这是因为()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21.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
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
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 )①有限的实践活动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②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③不同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④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绝对的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真理和谬误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在党中央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4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了巨大成功。
据此回答23~24题。
23.实践之所以能够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正确性,是因为( )①实践正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实践是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③实践要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④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4.深入总结内蒙古自治区64年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深刻认识实行和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对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加快内蒙古发展的步伐,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主要表明( )A.客观事物自身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的存在D.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二、非选择题25、北方某县地处城市边缘的山区,山多地少,长期以来只从事单一的粮食种植业,越种越穷。
近几年来,他们把党的富民政策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县政府组织农科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实际,一方面修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教会农民科学种植,发展起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对蔬菜进行真空保鲜包装,销售到周边大中城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在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又聘请科技人员,引进高新技术办起了蔬菜、药材加工厂。
为了使农产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组织起上万人的专业销售队伍,该县迅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该县能够脱贫致富的原因。
26、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出现日益引发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继去年西南5省遭遇百年不见的大旱,2010年7月以来,南方多省又相继遭遇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形成大面积洪涝灾害,而刚进入初冬,东北地区便遭遇暴雪袭击,让人们防不胜防。
从大旱、大涝到大雪,全国上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灾救灾。
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灾害的原因。
旱、涝、雪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少,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气候事件。
而灾害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利设施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
灾害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这些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意义重大。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道理的生活与哲学专题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B B C C C AD D D A A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B D D D BCD C D B B B25(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