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完整版)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完整版)摘要2010年多发性硬化(MS)McDonald诊断标准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旧版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已无法满足临床与研究,2017年国际MS诊断小组对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
新的诊断标准主要适用于典型的临床孤立综合征,定义了时间多发性和空间多发性所需的条件,重新强调了脑脊液分析的重要性,并重新评估了影像学的价值,简化和阐明了相关定义,同时格外强调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提出未来应关注视神经受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标准验证、使用更先进的影像学方法及神经生理标志物和体液标志物。
现对2017年MS的McDonald诊断标准进行解读。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并除外其他诊断。
在过去7年里,2010年McDonald诊断标准[1]在临床实践和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临床、影像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进展,MS的研究涌现了大量新数据、新技术,也面临着挑战,如2016年MS磁共振成像(MRI)欧洲合作研究网络(MAGNIMS)工作组发表了MS的MRI诊断标准[2] ;可用于MS诊断的脑脊液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测方法;2010年McDonald标准在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对于非典型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患者诊断面临的困难;MS与其他疾病[特别是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的鉴别;误诊率及其后果等。
为定期评估MS现有诊断标准及其有效性,国际MS诊断小组召开了2次会议(2016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2017年5月,德国柏林),基于2010年McDonald标准做出了修改,形成2017年MS McDonald诊断标准修订版[3](表1、表2)。
2010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J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August 2011,Vol 28,No. 8
文章编号: 1003-2754( 2011) 08-0764-04
中图分类号: R744. 5 + 1
檱殗
檱檱檱檱檱殗
教学园地Βιβλιοθήκη 2010 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檱殗
檱檱檱檱檱殗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核磁共振; 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 的诊断标准包括临 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证据,证明病灶具有时空多发性,以及 除外其他诊断。自 1983 年 Poser 诊断标准[1]提出至今,随着 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全面深入研究,以及早期诊 治的必要性,MS 的诊断标准不断得到更新。2001 年 McDonald 诊断标准[2] 具有较大突破,将 Poser 诊断标准中对 MS 的诊断由 4 类( 临床确诊、实验室支持确诊、临床可能、实验 室可能) 简化为两类( 确诊、可能) ,并引入 MRI 检查结果,并 提 出 原 发 进 展 型 多 发 性 硬 化 ( 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PPMS) 的诊断标准。2005 年修订版 McDonald 诊断 标准[3]更加强调 MRI 病灶在时间多发性上的重要性,进一 步阐释了脊髓病变在诊断中的意义,简化了 PPMS 的诊断。 这一诊断标准在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从 MS 诊 断标准的发展过程来看,发展趋势是早期诊断,在不降低特 异性的同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明确诊断概念,简化诊断过 程。
林一聪, 董会卿
摘 要: 介绍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国际专家小组对多发性硬化临床诊断标准的最新修订。基于近年来在影像及 实验室等相关领域关于多发性硬化诊断的最新研究结果及专家意见,重点在阐述时空多发性的客观证据以及原发 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方面进行了修订,在保持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简化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过 程。该修订标准有可能应用于儿童、亚洲人群及拉丁美洲人群,但存在局限性。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辅助检查
2 .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也是多发性硬化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发现亚临床病 灶。2002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指南公布的诱发电位诊断标准:
(1)视觉诱发电位(VEP )检查很可能对发现患者进展为CDMS的 危险性增加有帮助。
(2)体感诱发电位(SEP )检查可能对发现患者进展为CDMS的危 险性增 加有帮助。
始改善,半数患者可遗留额侧视乳头苍白。 0
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
3 .眼■ 球震颤与■眼肌麻痹约半数患者有眼球震颤,以水 平性最多见,亦有水平加垂直、水平加旋转及垂直加旋 转等。约1/3患者有眼肌麻痹。最常见者为核间性眼肌 麻痹,为内侧纵束受累所致。多表现为双侧,复视是 其 常见主诉。若遇患者同时存在核间性眼肌麻痹和眼球 震颤,则应高度怀疑患有MS的可能。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
原发进展型MS(Pn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z PPMS) , 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10~15%MS患者最初 即表现 为本类型,临床没有缓解复发过程,疾病呈缓慢 进行性加重,并 且病程大于一年。
进展复发型MS(Progressive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 , PRMS) , 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5〜10%MS 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疾病始终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 中有少数缓解复发过程。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髓鞘:
二
施旺细胞(Schwann cell)的双层细胞膜反复环绕轴突所构成的 板层结构。
CNS Glia! Cells
a Oligodendrocyte
Sources Waxman $G;
26th Edition:
http:www. acc«!ssmedicin«a. com
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
标准解释
发作定义 具有所见到的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包括主观描述或客观体征 最少持续24小时 排除假性发作或单次发作性表现 发作间期:两次发作间大于30天。 临床辅助检查“异常”的判断标准 :下述4项中有3项(1)1个强化病灶或9个长T2信号病灶(若无强化病灶);(2)
1个以上幕下病灶;(3)1个以上邻近皮层的病灶;(4)3个以上室旁病灶(一 个脊髓病灶等于1个脑部病灶)。
史资料,于此不能作为病变部位的临床证据 1次发作和2个不同部位病变的临床证据 1次发作,1个部位病变的临床证据和另1个不同部位的亚临床证据。
实验室支持的确诊( ) 1次发作,有2个部位的临床证据,中有组分区带和/或合成率增高。 2次发作,有1个临床或亚临床病灶,和中有组分区带和/或合成率增高。 1次发作,有1个部位病变的临床证据和另1个不同部位的亚临床证据,和中有组
实验室证据:系指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鞘内合成率增加。其它检查都属于临 床检查的附加部分。
(
: ,1983,13:227-231)
五、美国国立协会()推荐的诊断标准(2001)
临床表现
1.2次以上发作(复发) 2.2个以上临床病灶 1.2次以上发作(复发) 2.1个临床病灶
1.1次发作 2.2个以上客观临床病灶
标准解释
病变的亚临床证据:是指通过各种检查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这些检查包括脑 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等。
多发性硬化的典型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受损的症状和体征,不累及灰质和周 围神经(除非是髓内部分引起者)。头痛、惊厥、抑郁或意识障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 断无特殊意义。
1.1次发作 2.1个客观临床病灶(单一症状)
提示MS的隐袭进展的神经功能障碍 (原发进展 型MS)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标
多发性硬化临床分型、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目标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变具有时间多发与空间多发的特征。
疾病分型结合临床表现,残疾进展及 MRI 影像特征将 MS 临床病程分型如下。
1. 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指患者首次出现 CNS 炎性脱髓鞘事件,引起的相关症状和客观体征至少持续 24 h,且为单相临床病程,类似于 MS 的 1 次典型临床发作,为单时相临床病程,需排除其他原因如发热或感染事件。
2. 复发缓解型 MS(RRMS)病程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不留或仅留下轻微症状。
80%-85% 的 MS 患者疾病初期表现为本类型。
3. 继发进展型 MS(SPMS)约50% 的 RRMS 患者在患病 10~15 年后疾病不再或仅有少数复发,残疾功能障碍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RRMS 向 SPMS 的转化往往是缓慢渐进的。
4、原发进展型 MS(PPMS)10%-15% 的MS残疾功能障碍与临床复发无关,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大于1年。
诊断MS 的诊断遵循 2017 版 McDonald 诊断标准。
治疗1. 治疗原则MS 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开始 DMT 并长期维持治疗,推荐患者共同参与制定治疗决策,设立明确的治疗目标及随访计划,定期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达到治疗目标。
2. 治疗目标全面控制疾病炎症活动、延缓残疾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修复,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临床、影像、生物标志物 3 个维度定期监测评估,实现疾病无活动证据(NEDA),主要指标包括:临床复发(年复发率)、CDP(EDSS 评分)、MRI(新增 T2、钆增强或扩大 T2 病变)、脑容积变化减少每年 < 0.4%,此外神经丝轻链、认知功能评估(符号数字模拟试验)等指标也在逐渐成为可能的观察指标。
3. 具体治疗方法(1)急性期治疗MS 的急性期治疗以减轻恶化期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残疾程度和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标。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依赖于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视力障碍、肌肉无力、共济失调、疲劳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符合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例如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多个症状,或者同一时间出现的多个症状。
2. 神经影像学检查,脑部和脊髓的磁共振成像(MRI)是多发性硬化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影像学上,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常出现多发性脱髓鞘病变,这些病变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广泛,有助于支持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3. 脑脊液检测,脑脊液检测对于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脊液中可出现特异性的蛋白质和细胞改变,例如蛋白质的增加和淋巴细胞的增多。
4. 排除其他疾病,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脊髓炎症性疾病等。
通过仔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可以排除这些疾病,从而确保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同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详细询问症状和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从而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3硬化诊断的McDonald标准(2010)和缓解期治疗进展
生坐ii丝垄}盘壶塑!!至!旦墨塑鲞筮!塑!!一!』堕!!翌!:』!垃!Q!!:!!l:坐,盟!:!简评多发性硬化诊断的McDonald标准(2010)和缓解期治疗进展吴卫平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多发性硬化(muhiplesclerosis,MS)McDonald诊断标准制定于2001年,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进行了修改。
2010年5月国际MS诊断组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会议,讨论了McDonald诊断标准的应用问题,研讨了McDonald诊断标准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Ms患者及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制定了新的诊断标准(表1)”1。
表1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2010)l临床表现Ms诊断所需附加条件至少2次临床发作;至少2个客无观临床证据病灶.或1个客观临床证据病灶伴既往发作的证据至少2壅临床发作;1个客观I临仍需空间多发的证据:MRI在床证据病灶MS中枢神经系统的4个典型部位(脑室周围、近皮质、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部位存在≥1个T2高信号病灶;或不同部位再次发作1逸临摩发作;2个以上客观临床仍需时间多发的证据:在任何时证据病灶间同时存在无症状的钆增强及非增强的病灶;或者参考基线MRI扫描,在MRI随访中出现1个新的T2高信号和(或)钆增强病灶;或新的临床发作1次临床室作;1个客观l临床证据仍需时间多发证据(同前);仍需病灶(临庶孤立综合征)空间多发证据(同前)原发进展型MS疾病进展1年以上(回顾性或前瞻性决定)和具备以下3项中的2项:(1)具有脑内空间多发的证据,在MS的典型部位(室周、近皮质或者幕下)存在≥1个T,高信号病灶;(2)脊髓MRI多发证据(≥2个T2高信号病灶);(3)脑脊液异常发现(等电聚焦证实寡克隆区带或IgG指数增高)一、McDonald诊断标准(2010)的修改点1.MRI空间多发的证据:2005年诊断标准采用了Barkhof和Tintore的MRI标准,即以下4项中具备3项:①1个钆增强的病灶或9个T:高信号病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107001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内科・44l述评灶;②至少1个天幕下病灶;③至少1个近皮质病灶;④至少3个脑室周围病灶。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18页
修订关键点
7. 进行性孤立性硬化
(Progressive Solitary Sclerosis,PSC)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13页
修订关键点
2. 症状性MRI病灶可作为DIT和DIS证据
• 2010年标准中对有脑干或脊髓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性的 MRI 病灶不在MS病灶数统计之列;
• 而2017标准推荐无论MRI病灶是否有症状,都可算作 DIT或DIS证据;
• 研究显示,将症状性MRI病灶作为DIT或DIS证据,不仅 • 可提高诊断敏感性,而且不会降低特异性。。
客观的临床或 近临床证据
• 神经系统查体、影像学或神经生理学检查显示与CIS 的解剖位置相对应的症状提示。应谨慎将仅有患者
主观改变的症状作为当前或以前的疾病发作证据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2页
病灶
• T2加权或质子密度加权MRI扫描的高信号,长轴长 度至少为3mm
皮质病灶
• 大脑皮质的病变,通常需要特殊的MRI技术来显示这。 需要注意区分潜在的皮质损伤和神经影像伪影
DIS需具备以下2项中任何一项: a.4个CNS经典病灶区域(脑室旁、 近皮层、幕下和脊髓)中最少2个区 域有≥1个T2病灶; b.等候累及CNS不一样部位再次临 床发作。
多发性硬化mcdonald诊断标准解读
第8页
1+2 (1次临床发作+2个有客观临床证据病变)
2010年多发性硬化新诊断标准解读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沈阳110032电子信箱:lishaoying@sina.com指南与共识2010年多发性硬化新诊断标准解读李绍英文章编号:1005-2194(2011)05-0346-03中图分类号:R 5文献标志码:A提要:多发性硬化(MS )的诊断标准是根据病灶在空间上的弥散(DIS )和时间上的弥散(DIT )并除外其他原因。
核磁共振检查(MRI )DIS 的标准:≥1个无症状T2病灶,而且是在以前MS MRI 标准认为具备特征性的4个部位(紧贴皮质,脑室周围,幕下和脊髓)中至少≥2个部位出现;MRI 2个DIT 标准:(1)不论何时做的扫描能见到至少1个或多个无症状-钆增强和不增强病灶;(2)与以前的扫描相比出现新T2和(或)钆-增强病灶,不管扫描的时间。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磁共振The 2010MR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ultiple sclerosis.LI Shao-ying.The Fourth Hospital ,Chinese Medical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2,ChinaSummary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lesion dispersion in space (DIS )and in time (DIT )and after exclusion of other causes.MR DIS criteria :≥1asymptomatic T2lesion in ≥2of 4lo-cations considered characteristic of MS in previous MRI criteria :juxtacortical ,periventricular ,infratentorial ,and spinal cord.MR DIT criteria include :(1)presence of at least 1or more asymptomatic gadolinium-enhancing and non-enhancing lesion in the scan irrespective of the time ;(2)presence of a new T2and /or gadolinium-enhancing les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can irrespective of the time of scan.Keywords :multiple sclerosis ;diagnostic criteria ;MR李绍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呈现的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近几年的研究提出了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及个体易感因素综合作用的多因素病因学说。
病毒感染及分子模拟学说研究发现,本病最初发病或以后的复发.常有一次急性感染。
多发性硬化患者不仅麻疹病毒抗体效价增高,其他多种病毒抗体效价也增高。
感染的病毒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蛋白或少突胶质细胞存在共同抗原,即病毒氨基酸序列与MBP等神经髓鞘组分的某段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或极为相近,推测病毒感染后体内T细胞激活并生成病毒抗体,可与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脱髓鞘病变。
自身免疫学说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y encephalomyelitis,EAE),其免疫发病机制和病损与MS相似,如针对自身髓鞘碱性蛋白(meyelin basic protine,MBP)髓鞘碱性蛋白(meyelin basic protein,MBP)产生的免疫攻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白质髓鞘的脱失,出现各种神经功能的障碍。
同时临床上应用免疫抑制药或免疫调节药物对MS治疗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从而提示MS也可能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遗传学说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病人约10%有家族史,患者第l代亲属中多发性硬化发病几率较普通人群增高5~15倍;单卵双胞胎中,患病几率可达50%。
地理环境流行病资料表明,接近地球两极地带,特别是北半球北部高纬度地带的国家,本病发病率较高。
MS高危地区包括美国北部、加拿大、冰岛、英国、北欧、澳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南部,患病率为40/10万或更高。
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1)发表时间:2010-07-27发表者:李宏增(访问人次:223)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
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等相关,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脱失、少突胶质细胞损伤,部分可轴突及神经元细胞受损。
MS病灶具有时间和空间多发的特点。
一、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多见,临床表现因中枢神经系统病灶所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症状包括肢体感觉障碍、视神经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共济失调和复视。
目前公认MS临床分型:复发缓解型MS(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MS的最常见病程类型,80% MS患者发病初期为本类型,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随着病程的进展多数在5~15年内最终转变为SPMS。
继发进展型MS(Second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SPMS),RRMS 后的一个病程类型,表现为在复发缓解阶段以后,疾病随着复发不能完全缓解并留下部分后遗症,疾病逐渐缓慢加重的过程。
RRMS患者中约50%在10年内/80%在20年内转变为本型。
原发进展型MS(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PPMS),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10~15% MS患者最初即表现为本类型,临床没有缓解复发过程,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并且病程大于一年。
进展复发型MS(Progressive Relapsing Multiple Sclerosis,PRMS),MS的少见病程类型,约5~10%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疾病始终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有少数缓解复发过程。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发表时间:2010-08-25T10:01:31.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杨丽[导读]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磁共振成像较CT意义大。
杨丽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039-02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分析3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临床定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
结果 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较急,病程多可缓解,上呼吸道病变感染是其主要诱因之一,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提高临床确诊率,磁共振成像较CT意义大。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诊断治疗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病变为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
中枢神经系统散在分布的多数病灶(空间多发性)与病程中的缓解与复发(时间多发性)构成了多发性硬化的主要临床特点。
部分病人可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一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32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Mcoonald诊断标准[1]。
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4~65岁,平均(35.1±14.7)岁,其中病情在1周内达到高峰的急性起病,有16例;亚急性起病即病情在1周到1个月内达到高峰,有9例;慢性起病为病情1月以上才达到高峰,有7例。
患者病程2 d~15年,平均为(4.7±2.5)年。
有22例患者有明确的发病诱因:其中感冒17例,劳累4例,酗酒1例。
二临床表现(一)一般临床资料1.发病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平均发病年龄30岁。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炎症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免疫介导性疾病。
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MRI的影像学表现为CNS白质广泛髓鞘脱失并伴有少突胶质细胞坏变,也可伴有神经细胞及其轴索坏变。
MS病变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
MS的临床分型MS好发于青壮年,女性更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1.5~1:2。
CNS各个部位均可受累,临床表现多样。
常见症状包括: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一、复发缓解型MS(RRMS)疾病表现为明显的复发和缓解过程,每次发作后均基本恢复,不留或仅留下轻微后遗症。
80%~85%MS患者最初为本类型。
二、继发进展型MS(SPMS)约50%的RRMS患者在患病10~15年后疾病不再有复发缓解,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过程。
三、原发进展型MS(PPMS)病程大于1年,疾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无缓解复发过程。
约10%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四、进展复发型MS(PRMS)疾病最初呈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中偶尔出现较明显的复发及部分缓解过程,约5%的MS患者表现为本类型。
五、其他类型根据MS的发病及预后情况,有以下2种少见临床类型作为补充,其与前面国际通用临床病程分型存在一定交叉:1.良性型MS(benign MS):少部分MS患者在发病15年内几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残留症状及体征,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
目前对良性型无法做出早期预测。
2.恶性型MS(malignant MS):又名爆发型MS(fulminant MS)或Marburg变异型MS(Marburg variant MS),疾病呈爆发起病,短时间内迅速达到高峰,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MS的诊断一、诊断原则首先,应以客观病史和临床体征为基本依据;其次,应充分结合辅助检查特别是MRI特点,寻找病变的时间多发及空间多发证据;再次,还需排除其他可能疾病。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
多发性硬化影像诊断标准中国专家共识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最常见类型,中青年人多见,致残率高,全球患者总数超过250万。
MRI 可以客观反映MS病灶和表现正常灰、白质的微观病理改变,协助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
2001年国际MS专家委员会正式将MRI纳入MS诊断标准(McDonald标准2001版)。
MS的MRI诊断标准突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白质病灶的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的诊断核心地位。
MRI能支持和补充临床信息,为MS的临床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016年6月,国内专长MS诊断和治疗的神经影像和神经内科专家基于文献总结和个人临床经验,确定了MS的MRI扫描规范、诊断标准,对儿童MS、高场MRI、皮层病灶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形成MS影像诊断的中国专家共识如下。
MS的常规MRI扫描序列以国际文献和国内临床实践为基础,专家组推荐诊断MS的常规MRI 扫描序列如下。
01头颅MRI:WI;横断面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横断面或三维(各向同性)T1WI;矢状面或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PD)-T2WI recovery, FLAIR)序列;注射对比剂至少5 min后进行横断面或三维T1扫描(图1-4)。
图1~4 多发性硬化(MS)头颅MRI扫描基本序列包括横断面TWI (图21)和质子密度(PD)加权像(图2),矢状面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图3)和强化后的TWI(图4,注射对比剂后5 min扫描)1头颅MRI图像应具有良好信噪比,推荐首选三维图像采集,若不能实施三维图像采集,可以二维采集替代,推荐层面内分辨率应≥1mm×1mm,层厚≤ 3 mm。
推荐使用1.5或3.0 T MR,以提高MS病灶检出率。
2010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2010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林一聪;董会卿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1(28)8
【摘要】介绍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国际专家小组对多发性硬化临床诊断标准的最新
修订。
基于近年来在影像及实验室等相关领域关于多发性硬化诊断的最新研究结果及专家意见,重点在阐述时空多发性的客观证据以及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方面进行了修订,在保持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简化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过程。
该修订标准有可能应用于儿童、亚洲人群及拉丁美洲人群,但存在局限性。
【总页数】4页(P764-767)
【作者】林一聪;董会卿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5
【相关文献】
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修订版标准解读 [J], 魏宁
2.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解读2010年西班牙神经科学协会关于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检查推荐规范 [J], 张明宇;陈绪珠;戴建平
3.国际儿童多发性硬化研究组对儿童多发性硬化和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标准:对2007年标准的修订 [J], 李海峰;王琦
4.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2010年修订版简介 [J], 李海峰
5.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解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问题与认识 [J], 刘志伟;谢瑞;孙凯;李凯明;汪雄伟;展嘉文;朱立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可以建立一种既能够应用于常见的 RRMS 又同时 可应用于 PPMS 这一特殊类型的诊断标准可能是未来发展 的方向。2009 年 Montalban 等[11] 在 PPMS 患者中采用 2001 年版和 2005 年版的 RRMS 诊断标准和 PPMS 诊断标准进行 比较发现,单纯采用 2005 年版 RRMS 诊断标准则准确率为 73. 8% ; 采 用 2001 年 版 PPMS 诊 断 标 准 则 准 确 性 增 加 到 85. 8% ; 采用 2005 年 版 PPMS 诊 断 标 准 则 准 确 性 增 加 到 91% ,若仅以出现寡克隆区带和两处病灶为诊断标准则准确 性为 89% 。这项研究提示单纯应用 RRMS 的诊断标准取代 PPMS 的诊断并非没有可能,但是有待更多的研究以提高其 敏感性和特异性,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了 CSF 阳性结果对于 诊断 PPMS 的重要意义。
林一聪, 董会卿
摘 要: 介绍了多发性硬化诊断国际专家小组对多发性硬化临床诊断标准的最新修订。基于近年来在影像及 实验室等相关领域关于多发性硬化诊断的最新研究结果及专家意见,重点在阐述时空多发性的客观证据以及原发 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方面进行了修订,在保持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基础上一定程度简化了多发性硬化的诊断过 程。该修订标准有可能应用于儿童、亚洲人群及拉丁美洲人群,但存在空间多发性简化为: 在 4 个 常见典型 MS 累及的 CNS 区域,即脑室旁、近皮质、幕下、脊 髓,至少有 2 个区域存在至少 1 个长 T2 信号病灶,并提出对 有脑干或脊髓综合征的患者,其责任病灶不在 MS 病灶数统 计之列。该修订源于 Swanton 等的研究[7]。其对 282 例临床 孤立综合征( 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s,CIS) 患者进行队列 研究,评估了 3 种诊断标准 ( 2001 年版,2005 年版,Swanton 提出的诊断标准) 在预测患者发展为 MS 的作用。在特异性 方面,Swanton 提出的诊断标准为 87% ,而 2001 年版为 91% , 2005 年版为 88% ,在敏感性方面,Swanton 提出的诊断标准 为 72% ,而 2001 年版为 47% ,2005 年版为 60% 。因此,国际 专家小组认同 Swanton 提出的空间多发性的诊断标准,因其 在基本保留特异性和增加敏感性的同时简化了 MS 的诊断过 程。
收稿日期: 2011-06-14; 修订日期: 2011-08-07 作者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053) 通讯作者: 董会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8 月 第 28 卷 第 8 期
·765·
性为 65% ,敏感性为 88% ,而强化病灶对于诊断的特异性为 80% 而敏感性降为 59% ,提示强化病灶对于早期诊断有较高 特异性[9]。2009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典型 CIS 患者的一次 MRI 结果同时具有无症状的强化病灶和无强化病灶对于早 期临床诊断 MS( CDMS) 具有高度特异性,尤其在发病后 3 个 月内[10]。
·764·
J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August 2011,Vol 28,No. 8
文章编号: 1003-2754( 2011) 08-0764-04
中图分类号: R744. 5 + 1
檱殗
檱檱檱檱檱殗
教学园地
2010 年修订版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解读
檱殗
檱檱檱檱檱殗
这样一次 MRI 扫描提示 MS 典型病灶区域既有强化病 灶又有非强化病灶同时证明了时空多发性,使得一些 CIS 的 患者一次 MRI 扫描即可诊断为 MS,大大简化了诊断过程,且 保证了一定的特异性。否则,仍需要一次新的临床发作或者 随访的影像证据发现新的强化或者 T2 病灶,来证实时间多 发性,但在新的修订标准中这次随访 MRI 不再有 30d 的限 制。
1. 2 时间多发性的 MRI 诊断 2005 年修订版的 McDonald 诊断标准认为距首次发病至少 30d 后出现新的 T2 病灶 可以证明时间多发性。2008 年 Tintoré 在一项 218 例患者的 研究中证明发病后 30d 内行 MRI 检查发现新的 T2 病灶较之 30d 后并不降低诊断的特异性[8]。为进一步方便临床应用, 在 2010 年修订版中,不论随访 MRI 距离发病初 MRI 时间长 短,只要有新的 T2 病灶和 / 或钆增强病灶都支持时间多发 性。为进一步减少 MRI 扫描次数以得到尽早正确诊断目的, 专家小组提出在基线 MRI 上若同时出现强化和非强化的病 灶可以替代随访 MRI 证明时间多发性,但需要除外此强化病 灶是其他病理原因造成的。这一结论基于先前的几项研究 结果。1995 年,有人对 57 例临床怀疑 MS 的患者进行 MRI 扫描,17 例在扫描后诊断 MS,单纯 T2 病灶对于诊断的特异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核磁共振; 诊断标准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 的诊断标准包括临 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证据,证明病灶具有时空多发性,以及 除外其他诊断。自 1983 年 Poser 诊断标准[1]提出至今,随着 影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该病的全面深入研究,以及早期诊 治的必要性,MS 的诊断标准不断得到更新。2001 年 McDonald 诊断标准[2] 具有较大突破,将 Poser 诊断标准中对 MS 的诊断由 4 类( 临床确诊、实验室支持确诊、临床可能、实验 室可能) 简化为两类( 确诊、可能) ,并引入 MRI 检查结果,并 提 出 原 发 进 展 型 多 发 性 硬 化 ( primary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PPMS) 的诊断标准。2005 年修订版 McDonald 诊断 标准[3]更加强调 MRI 病灶在时间多发性上的重要性,进一 步阐释了脊髓病变在诊断中的意义,简化了 PPMS 的诊断。 这一诊断标准在近年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从 MS 诊 断标准的发展过程来看,发展趋势是早期诊断,在不降低特 异性的同时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明确诊断概念,简化诊断过 程。
1. 3 原发进展型 MS 的诊断 2001 年 McDonald 诊断 标准首次对 PPMS 的诊断单独进行了描述以区别于常见的 复发缓解型 MS( relapsing-remitting MS,RRMS) 的诊断。2005 年进一步修订了 PPMS 的诊断标准: 疾病进展 1 年,并且以下 3 项满足 2 项: 头部 MRI 阳性结果( 9 个 T2 病灶或者≥4 个 T2 伴有阳性 VEP) ; 脊髓 MRI 阳性结果( ≥2 个 T2 病灶) ; 或 者阳性 CSF。这一诊断标准反映了脊髓 MRI 和 CSF 检查在 PPMS 诊断中的重要性。国际专家小组建议仍保留脊髓病灶 多发性和 CSF 阳性的要求,而颅内多发性的诊断则采用新的 标准以达到简化: 在≥1 个 MS 典型病灶区域( 脑室旁、近皮 质、幕下) ≥1 个 T2 病灶。
1. 4. 2 亚洲及拉丁美洲人群 MS 2001 年版 McDonald 诊断标准自提出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这也包括 了亚洲和拉丁美洲人群,但严格来讲,McDonald 诊断标准来 自高加索人群,能否应用在其他人群仍需探讨。
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和研究显示,亚洲人群的中枢神经 系统脱髓鞘存在一种特殊类型,即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NMO) ,该临床类型在亚洲人群相对较西方人群多 见。MS 与 NMO 的关系并不明确,但因预后不同,二者鉴别 意义重大。目前普遍采用 Wingerchuk 诊断标准[17] 对 NMO 进行确诊,即要求存在视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并且至少满足 以下 2 项( 至少 3 个椎体节段长度的脊髓连续性病灶,起病 时的 MRI 不支持 MS,NMO-IgG 血清阳性) 。尽管如此,有时 二者还是很难鉴别,尤其是对于表现为 NMO 疾病谱 ( NMO spectrum) 的患者。NMO 疾病谱是包括反复发作的脊髓炎和 视神经炎、存在有症状的颅内病灶的 NMO 综合征、NMO 伴 有系统性免疫病[18]。而 NMO 及 NMO 疾病谱的患者大多存 在特异性较高的 AQP4 抗体,而 MS 大多为阴性[19,20],由此国 际专家小组推荐在高度怀疑 NMO 或者 NMO 疾病谱的 MS 患者中检测 AQP4 抗体,特别是出现如下情况时: 脊髓病灶 超过 3 个椎体节段且在脊髓轴位上主要累及中央部位、双侧 受累并且程度严重的视神经炎或者伴有视神经水肿或者视 交叉病灶、超过 2d 的难治性呃逆或者恶心呕吐、延髓导水管 周围病灶等,尤其是在具有亚洲及拉丁美洲遗传背景的患者 中,因为这些人群具有更高的 NMO 患病率。如果能够除外 NMO 及 NMO 疾病谱,那么在亚洲及拉丁美洲人群的 MS 与 典型高加索人群 MS 没有本质区别,MRI 诊断标准应该能够 应用于这些人群,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4]。
1. 4 2010 年修订版诊断标准的人群适用性 McDonald 诊断标准的最初来自成年高加索欧洲人群和北美人群,能否 应用于其他人群,特别是儿童、亚洲人群、拉丁美洲人群是未 来研究的另一方向。
1. 4. 1 儿童 MS 约 80% 的儿童患者和几乎全部青少 年患者会出现典型成人患者的 CIS 表现,具有数量相当甚至 更多的 T2 病灶[12 ~ 14],容易满足 4 个 MS 典型病灶区域中出 现 2 个病灶的要求,因此国际专家小组认为 2010 修订版对
于空间多发性的 MRI 诊断标准对于儿童 MS 的诊断同样有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