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暴露后及时、规范的处置措施及随 访监测对防止暴露后感染有重大意义
• 局部处置 对暴露部用流动水冲洗,挤出污
血,越多越好,再用安尔碘消毒,包扎, 戴双层手套。 • 联合措施 进行血液检测 ; 注射乙肝免疫 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使用抗菌药物;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服用抗HIV预防用药等。
• 按规定着装沿规定通道进入楼层,在清洁区戴布帽→垫纱
布(8层)→戴防护口罩(建德市朝美日化实业公司防化学致 癌物净化口罩)→穿防护服(杜邦特卫强)→入办公室。(2)值 班,接班人员之间做好交接班工作。危重病人床头交班。 (3)在半污染区穿隔离服(北京科护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戴 一次性帽子→戴棉口罩(20层纱布口罩)→戴护目镜→穿鞋 套,戴手套→入病房(污染区)。(4)查房期间每查完一位病 人,离开病房后在治疗室用肥皂洗戴双层手套的手3遍, 碘伏纱布擦拭2遍,入下一位病人房间。(5)查房结束后在 治疗室肥皂洗戴双层手套的手3遍,碘伏纱布擦拭2遍后出 病区,在半污染区(缓冲区)脱护目镜→摘下棉口罩→脱隔 离服→脱手套、鞋套。(6)查房后根据患者病情记录病情变 化。以上工作均采用计算机操作,无纸办公。(7)在病区内 不得饮水,吃饭。(8)下班后离开办公室,在半污染区脱防 护服→防护口罩→棉布帽→手套→在清洁区洗澡→换棉工 作服→换鞋→出临床病区。想心事 Nhomakorabea成
学会减压 运动和阅读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快乐。腹 有诗书气自华。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和抵御疾病的 能力。
讨论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上报率低 原因是自我感
觉风险小、缺乏相应知识、怕麻烦,因此 需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 • 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群体 尤其是 实习医生和护士,下临床的2个月内是职业 暴露的高发期,对这部分人群要重点加强 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的机会和频率比 一般人群高。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造成的 压力很大,急需制定相关的规定,以保护 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

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8-01 /2009-12临床登记上报的职业暴露进行分析。

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150例次,其中锐器伤130例次,占86.67%;黏膜暴露20例次,占13.33%。

护士92例次,占61.33%;医生51例次,占34%;检验人员2例次,占1.33%;保洁人员1例次,占0.67%;其他人员4例次,占2.67%。

5年以下93例次,占62%;5年以上57例,占38%。

发生锐器伤的物品主要是注射针头(注射器、输液器、采血器、静脉导管)占64.62%;其次是缝合针,占32.31%,。

关联操作是回套针帽和处理针头。

结论针对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采取专人管理、完善制度、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等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关键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医疗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多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能经锐器伤传播,为了解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情况,探讨锐器伤危险因素,从而制定防范措施,特对2008-01 /2009-12上报的职业暴露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8-01 /2009-12登记的职业暴露共150例。

1.2 方法建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规定发生职业暴露应进行正确的暴露后处理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将情况详细记录于《医务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进行备案,并根据暴露方式、暴露源资料进行评估从而采取检测、注射疫苗、服预防药、观察等方法处理。

2 结果2.1职业暴露次数和比例共发生职业暴露150例次,其中锐器伤130例次,占86.67%;黏膜暴露20例次,占13.33%。

2.2 发生职业暴露的工种护士92例次,占61.33%;医生51例次,占34%;检验人员2例次,占1.33%;保洁人员1例次,占0.67%;其他人员4例次,占2.67%。

见表1。

2.5 发生锐器伤的关联操作主要是针头复帽占31.36%、使用后处理锐器占13.56%、皮肤缝合占12.71%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见表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小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小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小结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挑战与应对
医务人员是医疗体系的核心,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们面临着众多的职业暴露风险。

这些风险不仅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挑战、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挑战:多种风险的交织
生物污染: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各种微生物的接触使医务人员面临感染的风险,如HIV、HBV、HCV等。

化学污染:长期暴露于化学消毒剂、药物和医疗设备释放的微粒中,可能引发皮肤刺激、呼吸道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物理伤害:锐器伤、噪音污染以及长时间重复性工作导致的肌肉骨骼疾病等。

二、原因:多重因素的叠加
高风险操作:如采血、注射等操作中的直接接触。

防护措施不足:缺乏足够的防护设备或使用不当。

工作压力大: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增加暴露风险。

三、应对策略:多方位的解决方案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掌握预防措施。

完善防护设备:提供充足且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建立报告和监测系统:及时记录和追踪职业暴露事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心理支持: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提升其应对职业暴露的信心和能力。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全面的应对策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提升医疗体系的服务质量。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一、危险因素:1、针刺伤:护士本身的防护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违反操作流程,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所造成。

2、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不足:某些传染性疾病,通过呼吸道、飞沫、菌尘、血液、体液传播,感染不易切断,护理操作明显多于其它病人,护士自身防护不当,思想上轻视和麻痹,防范措施落实差是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重要的问题。

3、心理社会因素:护士工作紧张、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同时护士又承担社会职能(婚育等)易造成身心疲惫,使护士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

4、环境因素:住院病人的人数大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护士与床位的比例未达标;病房内不能实行严格的空气消毒,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病房空气流通差,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

二、防范措施:1、加强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关键: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护士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每位护士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2、锐器伤的防护管理:一切锐利的针器均应按要求放置在锐利针器盒内,包括:输液针头、抽血针头、刀片等;使用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禁止将针帽复回针头,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防止被刺伤,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3、防喷溅的防护管理: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4、医护人员手部的防护: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及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医护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室应设置洗手设施,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在流动水下洗手,医护人员必须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6、常用器具类消毒:(1)氧气湿化瓶:为了降低呼吸道的感染率,现普遍改用一次性湿化瓶,有效期3天,3天内检测湿化瓶内百分百无菌;如使用非一次性湿化瓶,其湿化瓶及管道应严格消毒,并晾干后备用;病人吸氧用一次性吸氧管,每日更换,气管切开病人每班更换吸氧管。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对策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对策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探讨职业暴露的干预控制对策,从而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20名医务人员年龄、职业、科室分布、暴露源、暴露环节及暴露后的处理及追踪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2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20~30岁的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年龄段,占56.67%;护士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职业,占到75.00%;外科系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科室,占到43.33%。

乙肝是主要的暴露源,占到65.29%,其次是情况不明的暴露源,占到20.66%。

职业暴露的暴露环节,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静脉输液、手术、处理医疗废物,分别占到35%、15%、12.5%。

职业暴露者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局部处理、上报并进行了第一次血液检测的达100%,但是按时随访的只有97名医务人员,占到80.83%。

经追踪,120名暴露者均未发生感染。

结论应加大对高危人群的培训力度,规范医务人员自身的操作行为,并且发生暴露后要及时处理、上报、按时随访,并在制度政策上予以支持。

标签: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预防对策综合性医院人员密度非常大,诊疗操作非常多,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风险[1]。

所谓职业暴露,是指其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感染了病原体的体液、血液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体液、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2]。

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本次研究特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发生职业暴露的120名医务人员。

1.2方法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表》,对表中的内容,包括医务人员年龄、职业、暴露源、暴露环节及追踪结果进行收集并统计分析。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年度报告总结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年度报告总结 (2)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年度报告总结引言概述: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病原体、有害化学物质或其他危险因素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的情况。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保护措施,每年都会进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年度报告。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总结。

正文内容:1. 职业暴露类型1.1 病原体暴露1.1.1 医务人员感染病原体的类型和比例1.1.2 病原体暴露的高发科室和工作环节1.1.3 病原体暴露的原因和防控措施1.2 有害化学物质暴露1.2.1 医务人员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种类和频率1.2.2 有害化学物质暴露的职业病发生情况1.2.3 有害化学物质暴露的防护措施和管理要求2. 职业暴露事件报告2.1 报告的内容和要求2.1.1 报告的基本信息和格式2.1.2 报告的时间要求和流程2.1.3 报告的数据统计和分析2.2 报告的隐私保护2.2.1 报告的隐私保护措施和政策2.2.2 报告的数据安全管理和使用规范2.2.3 报告的隐私泄露事件处理和预防3. 职业暴露事件分析3.1 事件的原因分析3.1.1 职业暴露事件的常见原因3.1.2 职业暴露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3.1.3 职业暴露事件的责任追究和处理措施3.2 事件的影响评估3.2.1 职业暴露事件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3.2.2 职业暴露事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3.2.3 职业暴露事件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4. 预防与保护措施4.1 职业暴露预防措施4.1.1 病原体暴露的预防措施4.1.2 有害化学物质暴露的预防措施4.1.3 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4.2 职业暴露保护措施4.2.1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4.2.2 医疗机构的环境改善和设施建设4.2.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保险的保障范围和赔付标准5. 报告总结5.1 报告的主要发现和问题5.2 报告的改进措施和建议5.3 报告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总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年度报告是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的全面总结和分析,旨在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和预防措施。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这是一份关于手术室职业暴露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引言部分:
这份报告的目的是调查医院手术室内存在的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手术室环境复杂,存在着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和人体工程学危害等多种职业病危险因素,对手术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考察、人员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等方式进行。

考察重点包括手术室布局、环境卫生、消毒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并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实际工作状况。

调查结果:
1.生物危害
存在空气传播疾病和接触传染性物品的风险。

建议加强通风、消毒等预防措施。

2.化学危害
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消毒剂、麻醉药品等存在职业暴露。

建议佩戴合格防护用品并加强培训。

3.物理危害
包括手术室辐射、噪声及照明问题。

建议采取有效屏蔽等控制措施。

4.人体工程学危害
长期手术劳动存在人机不协调、重复动作等风险。

建议优化工作环境及作业程序。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手术室职业暴露问题不容忽视。

医院应通过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等多种途径,全面降低职业病危害,确保手术人员身心健康...。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近年来,随着医疗设施的日益完善、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职业暴露风险。

职业暴露报告是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遭受职业暴露后向相关机构报告的一种行为,通过对这些报告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职业暴露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一、职业暴露报告的意义职业暴露报告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必要举措,也是对职业暴露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职业暴露报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统计与分析:职业暴露报告提供了大量的实时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岗位和不同地区的职业暴露情况,掌握职业暴露的趋势和变化,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风险评估与预警:通过职业暴露报告可以评估医务人员所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预警可能存在的职业暴露危害,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3. 改善工作环境与保护医务人员健康:职业暴露报告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以改善工作环境、优化设施设备、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二、职业暴露报告的分类与分析职业暴露报告可根据不同的职业暴露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常见的职业暴露包括感染性疾病暴露、化学物质暴露、辐射暴露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暴露,我们进行如下分类与分析:1. 感染性疾病暴露报告分析:感染性疾病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主要风险之一。

根据感染性疾病暴露报告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病原体暴露的情况、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以及相关的危害。

进一步分析报告数据,可以发现职业暴露的高发岗位、高发地区和高发时间,为下一步的培训、防护和信息传递提供参考。

2. 化学物质暴露报告分析: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面临化学物质暴露的风险,例如麻醉药物、化学药品等。

通过对化学物质暴露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化学物质的暴露情况,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和职业暴露危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及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医务人员受到各种类型病原体的职业暴露。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受特殊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职业暴露是一种持续接触性伤害,暴露于病原体可导致感染、疾病、伤害和死亡。

因此,进行职业暴露调查对于评价医务人员接触的危险因素以及识别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健康和安全风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方法职业暴露调查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接触状况的评估,如医务人员各种工作和教育活动的描述,以及使用防护装备后带来的变化等。

职业暴露调查还包括对现有工作概况、工作条件、工作程序、职业健康服务和技术指导等的评估。

职业暴露调查可以采用文本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法。

文本调查可以包括调查表、经验调查、统计分析和实验调查等。

而实地调查则可以在医院设置相关试验室,对医务人员安全状况进行评估以及对暴露的特定因素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等。

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措施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及个人防护措施,及时识别并纠正不安全行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是积极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重要手段。

要切实加强防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强调合理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增强对个人防护的重视,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使具备正确的态度和技巧去应对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此外,还应支持科学的规范操作和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健康服务的完善,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相关的评估模型和监测系统,将有助于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

同时,还要切实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增强大家的安全保障意识,以此预防和保护有关人员远离暴露应变。

总之,建立健全的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有助于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可以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在医院环境中,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风险群体,其受伤率居于首位。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上也存在差异。

外科、妇产科和口腔科的医生在手术中容易发生职业暴露,而检验科人员也面临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

在采集血液、离心标本和处理检验器材等过程中,检验人员可能会遭受职业暴露。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医学界对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进行了广泛研究。

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经验和认识:1职业暴露的损伤因素1.1医务人员在处置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或者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这种职业暴露导致的刺伤是血源感染最为严重的风险。

其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是最具威胁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此外,还有其他20多种血液传播的疾病也可能通过针刺伤感染。

1.2手术中的伤害多由缝针引起,其次是刀剪。

缝针受伤通常发生在新手上台、传递刀剪过程中因心理紧张和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

另一方面,缝针伤害也可能是由于持针和穿线不熟练,或者传递过程不规范导致的。

1.3医疗废物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感染性、毒性和其他危害性。

例如,穿刺针、采血针、检验用品和各种引流袋等都含有大量的血液和体液。

在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储存和处置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职业暴露的风险。

1.4口腔诊疗过程中,口腔诊疗器械如涡轮手机、牙钳、刮匙、探针、拔髓针和充填器械可能会受到血液和唾液的污染。

如果这些器械在使用后没有经过彻底的灭菌,将成为造成交叉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涡轮手机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很容易隐藏细菌和病毒。

由于在口腔治疗中频繁使用,几乎每位患者都需要进入口腔,与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口腔组织接触频繁,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2职业暴露的途径和方式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伤口和黏膜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而发生职业暴露。

这些暴露的途径包括处理换药、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引流液以及抢救外伤或大出血患者等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分析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务人员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定义与类型职业暴露指的是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可能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危害物质、环境或事件。

根据不同的暴露来源和危害性质,职业暴露可分为生物学暴露、化学暴露和物理暴露。

生物学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等工作中与病人体液、分泌物接触造成的暴露。

如与病人血液接触导致的乙肝、艾滋病病毒感染等。

化学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例如化学药品、麻醉气体、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医务人员的肌肤、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物理暴露包括噪声、辐射和高温等对医务人员健康带来潜在影响的因素。

例如手术室中使用的大功率电刀产生的高温和焊接机产生的紫外线辐射等。

二、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1. 工作环境因素医疗设施通常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很多危险因素存在于医院或诊所的日常工作中。

例如,手术室中的化学消毒剂、重型医疗机械产生的噪音以及潮湿的工作环境等。

2. 不正确的操作和处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或不正确地处理危险物质,将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

例如佩戴不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不正确地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等。

3. 不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教育,无法正确地识别和防范职业暴露的风险。

不了解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不熟悉应急处理流程等,都会增加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三、职业暴露的影响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1. 身体健康影响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

此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还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展,如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肺病等。

2. 心理健康影响职业暴露也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

对患者感染某种疾病的担忧以及对自身安全和健康的担心,都会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2018年3月第22卷第9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分析彭爱芳(湖北省荣军医院,湖北武汉430079)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实施前后手术间物品管理情况比较实施后的手术间物品管理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

见表1。

2.2实施前后手术间管理情况比较实施后的手术间清洁整理时间、物品准备时间及物品寻找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 <0.05)。

见表2。

3讨论手术间物品管理问题主要包括物品准备不到位、手术间人员控制欠缺、医疗设备术后未及时归位、手术间缺乏专人管制等。

临床认为是由物品、人员、组织三因素导致上述问题,例如:物品因素,手术间必须物品未配备齐全,如头圈、体位垫、约束带、踏脚凳等;手术专用设备未固定存放于手术间[3]。

人员因素,管理人员缺乏定期检查手术间物品归位意识;护士未掌握物品归位概念等。

组织因素,手术间无统一放置物品的标准,缺少专人负责制,物品整理无流程标准等。

持续质量改进为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其指的是通过改进过程的管理、工作,让产品达到消费者需求,重点强调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4]。

为此,我院在手术间物品定位管理中展开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显示:实施后的手术间清洁规范、巡回护士在位、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物品定位放置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提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提升手术间物品管理质量。

同时,实施后的手术间清洁整理时间、物品准备时间及物品寻找时间均明显短于实施前,提示持续质量改进能提升手术间工质量、效率,在有限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救治。

原因分析如下:首先,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

针对手术间物品制定管理目标,对于小组各成员合理分工,从而保证了管理工作的有序性。

根据手术性质,将手术必需的专科设备等物品固定放置于手术间,合理控制数量,固定放置区域,安排专人管理,每项操作按最简捷流程执行,将管理内容转化成手术间质量管理标准,严格质量控制各环节[5,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医疗设备、化学物质及高新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医务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

因此,充分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可有效防止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造成的各种危害。

现报告如下。

1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1.1 机械性因素对全院42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医务人员均有针刺及锐器伤史,其中护士常见于针头扎伤或掰安瓿时玻璃划伤;外科医生最常见于缝合针扎伤、刀片割伤;其他人员也均因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不同的锐器伤。

1.2 物理性因素①噪音:主要来源于各类仪器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不仅对人体听觉有明显损伤,对心血管也同样有损害,可导致高血压,同时使人烦躁、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②辐射及电击伤: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射线、光波、磁波等进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务人员接触各类射线的概率大大增多,长期接触这些射线及光波可致癌,而且还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导致不孕、流产、死胎等;由于大量的电器、仪器、设备投入临床,稍有不慎,可因短路、漏电、触电等发生意外事故。

③紫外线侵害:紫外线灯辐射时,可引起过敏性皮炎、电光性眼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

④负重伤: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部分工作需要医务人员长久站立,低头操作,来回奔走、穿梭,推拉、搬运车辆或重物,且工作无规律,加班加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颈椎病、腰肌劳损等。

1.3 化学性因素1.3.1 化学消毒剂污染如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甲醛、戊二醛等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损害,长期吸入可引起皮炎、过敏、哮喘等;醛类可使细胞突变、致畸、致癌。

1.3.2 吸入麻醉药的污染麻醉药主要有乙醚、安氟醚、异氟醚等,长期吸入微量的麻醉气体可影响肝、肾功能,可引起胎儿畸形、自然流产等,同时对工作人员的听力、记忆力及操作能力也产生影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评估暴露后预防干预效果,预防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报告的3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结果职业暴露护理人员为主体,占职业暴露人数的68.57%。

拔针与拔针后的处置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94.29%);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80%)。

发生暴露时仅有25.7%的医务人员戴单层手套。

暴露后立即局部处理及预防用药等干预,经追踪检测无1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结论护士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地预防处理能有效预防感染。

标签: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医疗职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常直接或间接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相接触,遭受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性日益突出。

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病毒(HBV)携带率为7.18%[1],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达74万人[2],而艾滋患者就诊时常隐瞒病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为我院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预防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逐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登记报告的35例职业暴露人员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35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1.2方法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及登记报告制度,对登记报告的35例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后处理、预防用药、跟踪随访等进行监测分析。

2结果2.1 职业暴露人群分布本次调查资料显示,职业暴露以护理人员为主体,护士发生针刺伤24例,占职业暴露人数的68.57%。

职业暴露人员工龄、职业与构成比见表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张 岚1,纪荣建1,刘 敏2,王仁秀3,王丽丽4,许翠萍4(1.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山东济南250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护理学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4.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摘 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156名医务人员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156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以护士、实习护士和医生为主,分别占比39.7%、34.0%和20.5%;最主要的暴露方式是锐器伤,占92.9%,其中静脉输液、各种经皮注射和动静脉抽血是最主要环节,分别占比36.5%、21.1%和12.1%;整理用毕锐物、丢弃锐物、被不当放置锐物刺伤和双手回套针帽是暴露发生的主要时机,分别占比19.9%、19.9%、12.2%和12.8%;暴露发生地点主要是病房内,共76名,占比48.7%;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28.8%。

随访均未发现职业暴露后感染。

结论: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但部分医务人员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欠缺,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维护其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防护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0.16.006 文章编号:1006-7256(2020)16-0018-04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and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ZhangLan,JiRongjian,LiuMin,etal(SchoolofNursing,ShandongUniversity,JinanShandong250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understandthestatusofoccupationalexposureofmedicalstaffandanalyzeitsriskfactors,formulaterelevant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andemergencyresponseplans,andreducetheoccupationalexposureriskofmedicalstaff.Methods:Aret rospectiveinvestigationwasconductedtomonitorandanalyze156medicalstaffwhowereexposedtooccupationalexposurefromJanuary1,2017toJanuary31,2019inaGrade3ClassAhospital.Results:Nurses,internnursesanddoctorsaccountedfor39.7%,34.0%and20.5%,respectively,among156medicalstaffwithoccupationalexposure.Themostimportantexposuremethodwassharpinstrumentinju ry,accountingfor92.9%,amongwhichintravenousinfusion,variouspercutaneousinjectionandarteriovenousblooddrawingwerethemostimportantlinks,accountingfor36.5%,21.1%and12.1%respectively.Themainopportunitiesofexposurewerefinishingwithsharpob jects,discardingsharpobjects,beingstabbedbyimproperlyplacedsharpobjectsanddouble handedneedlecap,whichaccountedfor19.9%,19.9%,12.2%and12.8%respectively.Theexposureoccurredmainlyinthewardwith76cases(48.7%).ThemainsourceofexposurewashepatitisBvirus(HBV),accountingfor28.8%.Nopost exposureinfectionswerefoundduringfollow up.Conclusion:Medi calpersonnelarethehigh riskgroupofoccupationalexposure,butsomemedicalpersonnelhaveweakprotectionawarenessandarelackofsafetyeducation.Strengtheningtraining,perfectingsystemandestablishingandperfectingoccupationalexposurereportarethefundamentalwaystoreduceoccupationalexposureriskandmaintain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medicalpersonnel.【Keywords】 Occupationalexposure;Medicalpersonnel;Protective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眼、耳、口、鼻、黏膜及破损皮肤等)进入人体,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状态[1]。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4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病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占54.8%;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占83.3%;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1.4%;暴露源以不明暴露为主,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占23.8%。

结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medical staff and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system. Methods: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42 medical workers in our hospital in October -2017 October 2015 was reviewed, and the basic data, exposure time, location, exposure source, exposure mode, exposure, and protection of medical staff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ward was a high risk department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 accounting for 54.8%, and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ccounting for 83.3%. Nurses, especially low year nurses, were high-risk group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accounting for 71.4%, exposure to unidentified exposures,47.6%, and second hepatitis virus (23.8%). Conclusion: doctors and nurses face highrisk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due to their professional particularity. Early injection of vaccines to do a good job of self-protection, hospital hospital sense department to establish a rapid and effective monitoring report mechanism, and to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training of high-risk groups, after exposure, timely treatmentof rational drug use and exposure,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gulations. Track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occupational infection.[keyword] medical personnel;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system.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感染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传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防护意识淡薄医院领导思想观念滞后,对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不舍得投入资金,使医院落后的职业防护条件得不到改善。

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工作中未能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血液性传染性认知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2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多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

其危险主要与工作环境中被用过的的针头刺伤有关,工作区域存在通过血液传播的各种病源,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肝、丙肝、艾滋病。

发生针刺伤与不正确习惯动作有关,最容易发生的环节是在针头使用后到针头丢弃这一段过程,针头复帽,摆弄针头,取下针头等处置过程中。

3生物因素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直接接触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是发生职业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据报道,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鼻、口腔暴露感染于污染血液和体液的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的HIV感染率为0.1%。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医务人员投入产品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中如手套破损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前后都要洗手。

②洗手: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每次操作前后都要洗手。

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③预防锐器刺伤:处理所有尖锐物品时,注意安全操作,防锐器刺伤。

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针头和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在为不合作患者穿刺和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不回套针帽,当必须套回针帽时要采取单手操作;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

④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污染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等,减少通过破损皮肤和粘膜感染的危险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余红【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6月全院发生的59例职业暴露案例资料.结果 59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护士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2.5%;总结锐器暴露方式,锐器刺伤或划伤发生率最高,所占比例为79.7%;患者血液体液污染职业暴露,患有血源性传播性疾病32例,其中梅毒感染10例(16.9%),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感染21例(35.6%),HIV感染1例(1.7%);59例职业暴露伤后1、3、6、12个月追踪随访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无感染个案发生.结论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规范医护操作,健全防护管理制度,可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8(015)024【总页数】3页(P1-2,5)【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对策【作者】余红【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茂县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四川阿坝 62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发生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出现锐器伤、针刺伤等损伤自身健康的行为,严重会危及自身生命健康。

因医务人员职业特殊性,职业暴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应明确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发生[1]。

该次研究中,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59例人员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该次研究对象为该院发生的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共59例。

1.2 调查方法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管理部门指导暴露人员填写登记表,记录暴露日期、科室、姓名、年龄、暴露方式、暴露源、处理情况。

2 结果2.1 职业暴露人员分布经调查,59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中,常见的职业为护士、医生、清洁工、检验师,其中护士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2.5%。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脆弱性分析报告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脆弱性分析报告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脆弱性分析报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病原微生物,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医院常见职业暴露类型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感染或侵害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化疗药物引起的职业暴露。

一、主要危害(一)有可能造成工作人员感染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

(二)损害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医务人员精神心理压力,延误工作。

(三)造成医院和个人经济损失。

二、脆弱环节(一)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机会增加。

1.注射等有创操作为医疗服务中常用治疗手段,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接触机会多,无针装置等安全器具未普遍使用,职业暴露风险增加;2.急诊、重症等科室紧急实施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机会多;3.目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一些传染病逐年增多,患者就医时隐瞒病史,医务人员接触的机会增多。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长期高级别防护状态下降低了医务人员舒适度和依从性。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验室、发热门诊等佩戴眼镜同时戴护目镜或面屏,护目镜起雾,手套层数多且大小码不合适等,导致手部灵敏度和灵活度下降,易发生职业暴露。

(三)在穿戴防护用品情况下发生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务人员相对缺乏。

(四)操作不规范:利器盒重复使用、开盖使用,个别针头混入感染性废物中,回套针帽,拿针头走动,利器使用后未及时处理、二次分拣锐器,徒手传递锐器等。

三、预防与控制(一)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使职业防护工作切合实际,有章可循。

细化穿戴防护用品情况下职业暴露处置流程;根据脆弱性分析修订完善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二)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1.改变传统培训方式,在院内网络平台培训并考核,医务人员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答题,提高医务人员主动学习积极性,掌握各项防护措施;2.加强新进人员、实习生岗前培训,掌握自我防护措施;督导科室规范各类操作行为,避免将针头混入感染性废物,避免回套针帽和拿针头走动,利器使用及时处理,避免二次分拣锐器及徒手传递锐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作者:张彩萍李时敏白晓兰李爱玉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0期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评估暴露后预防干预效果,预防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登记报告的3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效果分析。

结果职业暴露护理人员为主体,占职业暴露人数的68.57%。

拔针与拔针后的处置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94.29%);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80%)。

发生暴露时仅有25.7%的医务人员戴单层手套。

暴露后立即局部处理及预防用药等干预,经追踪检测无1例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结论护士是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职业暴露后及时正确地预防处理能有效预防感染。

关键词: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医疗职业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常直接或间接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相接触,遭受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性日益突出。

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病毒(HBV)携带率为7.18%[1],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达74万人[2],而艾滋患者就诊时常隐瞒病情,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为我院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预防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危险,逐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登记报告的35例职业暴露人员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发生的35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1.2方法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置流程及登记报告制度,对登记报告的35例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暴露后处理、预防用药、跟踪随访等进行监测分析。

2结果
2.1 职业暴露人群分布本次调查资料显示,职业暴露以护理人员为主体,护士发生针刺伤24例,占职业暴露人数的68.57%。

职业暴露人员工龄、职业与构成比见表1。

2.2职业暴露方式、操作环节及暴露部位针刺伤是最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暴露部位以手指为主,见表2。

2.3暴露源种类及构成比暴露源以HBV为主,尚无HIV阳性暴露。

暴露源血源感染性疾病见表3。

针头放入锐器盒及器械清洗所致的锐器伤无法明确暴露源。

2.4暴露后的处理及随访35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人员能及时进行局部伤口的紧急处理及预防用药。

暴露者血清学监测与随访:HBV 暴露者随访6个月,HCV 、梅毒螺旋体暴露者随访3 个月,无1例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

3讨论
3.1 低年资护理人员是锐器伤的主体人群调查显示,医务人员锐器伤主体人群是护理人员,占总暴露人数的68.57%,与国内报道[4,6-8]相符。

临床一线护士,每天进行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锐器相关操作,因此发生锐器伤的机率也就高。

初级职称人员占暴露人数的82.85%。

主要是工龄5年以下特别是工龄<3年的医护人员(60%),这可能与其实践经验不足、操作欠熟练、易产生心理紧张,且多为临床基础性操作有关[8]。

因此在做好职业安全教育的同时,应该注意使用具有安全装置的器械,无针注射等减少暴露风险。

目前国外使用无针系统及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减少针头的使用,使之与针刺伤相关的操作减少了
43%[9]。

本次调查无检验人员及保洁人员职业暴露报告,这可能与对检验人员、保洁人员的培训教育重视不够有关。

保洁员在发生职业暴露时不知道报告、向哪个部门报告。

提示我们应加强对不同人群的全员培训教育及继续教育,注意保洁人员的职业安全。

3.2职业暴露操作环节本调查资料显示,锐器伤占9
4.29%。

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是拔针及拔针后放置不当、手术操作及穿刺等,因操作不慎在拔除输液针时被刺伤占54.28%。

护理工作量的大小与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频率呈正相关[4]。

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经验少,技术不熟练及操作不规范,以及明确患者是血源性传播疾病,心理会更为紧张,状态不稳定,结果造成误伤自己,因而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相对较多[4,8]。

因此应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操作时戴手套。

研究表明戴手套至少可减少 50%的血量传递[3]。

3.3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职业安全教育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最有效的措施依赖于风险意识的提高。

研究显示[3]具有很强安全文化的医疗机构相对于安全文化较弱的医院其伤害报告较少。

不断强化安全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方法之一。

本次调查显示,报告的35例职业暴露,护士在进行注射、穿刺、输液等操作时均未戴手套,仅有9人次操作时戴单层手套,其手套使用率为25.7%,明显低于文献报道[6]。

3.4职业暴露后的报告意识锐器伤是临床常发生的意外事故,周宏等[9]报道,发生职业暴露的暴露源病毒标志物为阳性者9
4.57%,可见有不少暴露源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针刺伤未报告。

本次调查显示,上报的35例职业暴露中,暴露源病毒标志物阴性者上报仅2例,占
5.71%,说明大多数医务人员对于暴露源病毒标志物阴性的锐器伤并没有报告,提示我们应加强管理,提高认识,督促医务人员及时上报锐器伤害事件。

3.5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能有效预防感染本组35 例医务人员发生暴露后,无论暴露源是否具有传染性,均进行局部紧急处理。

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乙醇消毒,减少进入人体内的病毒量;预防用药:28例HBV阳性、4例不明暴露源暴露后均注射400IU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1例暴露源为梅毒螺旋体阳性,暴露后预防用苄星青霉素。

据报道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2~3倍。

被HBV、HCV、HlV感染者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伤,其发生感染的危险分别是6.0~30%、0.4%~1.8%和0.3%[3]。

我院曾2次为医务人员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医务人员主动预防HBV感染意识增强。

暴露后血液检测、预防性用药均给予免费,使职业暴露后能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和干预。

经定期随访,无1例因职业暴露而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

参考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2,04:66-78.
王艳军,董海原.2010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分析[J].健康向导2011,1:48-49.
[2](美)温泽尔(Wenzel,R.P).李德淳,汤乃军,李云译.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2005.
[3]吴莉,张冬梅.护士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影响因素与防护对策[J].疾病控制杂
志,2006,l0(6):617-619.
[4]张影华,覃金爱.广西96所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22(21):4821-4823.
[5]高晓东,胡必杰.上海市70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2):1713-1714.
[6]林焕新,余红梅.2005-2009年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12-2613.
[7]唐艳琴,宋秀婵,卫肖云,等.135例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
志,2012,11(3):196-198.
[8]周宏,郑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措施前瞻性监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0,20(12):1715-1716.编辑/申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