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试卷]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内容预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 ,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疑心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 ,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 ,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 ,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

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 ,确定学习侧重点1、2。

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 ,确定学习侧重点3、4。

)自读程序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 ,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2)默读全文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 ,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 ,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 ,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 ,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 ,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 ,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 ,讨论交流。

利用课后练习二 ,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 ,展开大讨论或辩论 ,思考:(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良?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 ,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 ,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 ,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 ,在班级公示。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__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__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名师教案一、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词句,感受演讲词通俗易懂、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演讲稿的写作。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真正的内涵和意义和格物致知的现实意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演讲者的风格,学习基本的演讲技巧,尝试演讲稿的写作。

(二)教学建议学习一篇演讲词,应该让学生充当听众的角色。

学生聆听一次公众演讲,一般应该做到:能够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的观点,能够对演讲者的观点进行赞同或者反对的判断;感受演讲者的风格,明确演讲者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学习必要的演讲技巧。

因此,学习这篇演讲词,也可从这几方面入手,老师不必精讲,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领会以下内容:理解或者明晰演讲者的观点;在讨论中对是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做出判断;能够对作者如何运用例子印证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学习一些演讲稿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重点:1.梳理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2.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难点:领悟格物致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

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

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目标】1.把握中心论点,理清构造思路。

(重点)2.学习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论证方法。

(重点)3.理解并培养真正格物致知精神。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自古以来,人们不断探求事物本质,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无论是大大小小事例,还是大大小小人物,都在表达着“格物致知〞精神。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其中典范。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阐述。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根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背景资料。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大会上承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演讲。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多年来,我在美国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时机,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3.读准字音。

丁肇.中(zhào)彷徨..(pánɡ huánɡ)授予.(yǔ) 不知所措.(cuò)4.理解词义。

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法那么而总结为理论知识。

5.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明确: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大学?里“格物致知〞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真正格物致知含义是什么?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所说真正格物致知含义:第一,寻求真理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探索;第二,探索过程不是消极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地、有方案地探索。

2.传统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原因是什么?明确:弊病:不重视真正格物和致知。

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目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社会制度。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

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语文版初二八年级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题答案同步练习题课课练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丁肇中()朱熹()论语()儒家()测量()向导()彷徨()适当()二、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不知所措──儒家──三、根据本义写出相应的成语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四、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1.____________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_________传统教育的目的并__________寻求新知识,___________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消极的观察,__________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五、给下面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符号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一)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平天下。

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显然,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1974年领导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故事背景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在这篇演讲词中,丁肇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提倡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索世界上的未知事物。

三、理解词义1.荣幸:光荣而幸运。

2.授予:给予(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3.领悟:领会;理解。

4.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5.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6.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7.彷徨: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8.激变:急剧变化。

四、问题归纳1.本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

2.第②段中引用《大学》里的“格物”“致知”有何用意?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提出“格物”“致知”,既点明题目,又说明这一观点由来已久。

用《大学》里的“格物”和“致知”来描述现代学术的基础,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学术中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要真正地了解现代学术发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3.结合第三段内容,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在中国古代,由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寻求新知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平天下”。

4.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有何作用?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用分析法解答。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

5.第八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论证“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同时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的道理。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及练习题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导读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

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

◎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

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

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

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

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

”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

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

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

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语音1、测量:“liáng”不能念成“liàng”。

2、朱熹:“xī”不能念成“xǐ”。

3、彷徨:“pang huáng”不能念成“fáng huáng”。

4、埋没:“mò”不能念成“měi”。

5、肇:zhào。

6、诺:“nuò”不能念成“ruò”。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篇章分析:学习文章的篇章结构,把握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如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
-思维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证意识。
举例解释:
-主旨理解: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明白“格物致知”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达到真知灼见的精神。
-词汇掌握:通过课文上下文,讲解“格物”源自《礼记·大学》,意为详究事物原理;“致知”则是达到真知的境界。
5.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共同的认识和见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主旨:理解作者提出的“格物致知”精神,明确其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词汇掌握:重点掌握生字词,如“格物”、“致知”、“实证”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格物致知”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中。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格物致知”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模拟“格物致知”的过程,探讨事物的本质。
-篇章分析:课文通过作者自身的科研经历,运用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说明“格物致知”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自己的见解。
2.教学难点
-阅读理解:学生需理解作者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科学精神相结合。
-批判性思维:学生在分析课文时,需要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

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

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

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

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大家刚刚也阅读了文章,相信已经对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那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初中语文精品教案)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初中语文精品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学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丁肇.中袖.手旁观不知所措.彷徨..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致知袖手旁观三、文化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家,__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__的________篇。

《四书》指《》《》《》《》;《五经》指《》《》《》《》《》。

四、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可以不回答)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2遍。

2.思考: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有什么现实意义?五、搜集整理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六、我的预习收获和疑惑收获:疑惑: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预习检测(共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

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

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

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

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资料(语文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重点难点点拨】一、需要把握的字的读音丁肇中〔zhào〕瞭望〔liào〕授予〔yǔ〕儒〔rú〕家不知所措〔cuò〕彷徨〔páng huáng〕恰当〔dàng〕二、把握下面多音多义字予〔yǔ〕授予量〔liáng〕测量了〔liǎo〕了解〔yú〕予取予求〔liàng〕重量〔liào〕了望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四、词语积存荣幸:光荣而幸运。

授予:给与〔勋章、奖状、学位、荣誉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心: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领会:领会。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土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样不切实际的谈论。

抽象:不能具体体验到的,笼统的,空泛的。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激变:突然、急剧的变动。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不人。

不知所措:不明白如何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一帆风顺:比喻专门顺利,毫无挫折。

五、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青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语文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重要性。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三、检查预习1.为下列生字词注音(课件出示)肇.(zhào) 授.予(shòu)埋没.(mò) 瞭.望(liào)不知所措.(cuò)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1、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用如此精美的比喻来歌咏书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它将告诉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求知。

二、作者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三、检测预习:1、注音肇( ) 埋没( ) 彷徨( ) 嘹望()授予()2、理解词义格物:致知:彷徨:修身:清谈:诚意:正心:齐家:袖手旁观:一帆风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文中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五、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3、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积累与运用(部编本)

八年级语文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积累与运用(部编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言积累与运用1.重点字词(1)正字音a.易读错的字瞭(liào)望缅(miǎn)怀探察(chá)检(jiǎn)讨儒(rú)家论(lún)语测量(liáng)中庸(yōng)探索(suǒ)彷(páng)徨(huáng)丁肇(zhào)中袖(xiù)手旁观不知所措(cuò)b.多音字(lún)论语(liáng)测量论量(lùn)议论(liàng)力量(2)字形瞭:瞭望儒:儒家缭:缭乱孺:妇孺皆知(2)释词义a.重点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b.相关成语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道理,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修身齐家:指加强自身的修养,治理好家政。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2.语言交际举例印证:在演讲的过程中用具体的例子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将抽象的、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使听众容易接受并得到启示。

比如文章中:“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第13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探究学习方法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给加点的字注音瞭望彷徨丁肇中不知所措荣誉儒家3、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语文版(2021年整理)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新版)语文版的全部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

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

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

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教案13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教案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

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情分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生刚接触议论文不久,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议论文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安排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还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由学生自主选择,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和结构。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

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段落层次提纲:1.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2.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内语段阅读训练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加点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阅读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语段训练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加粗的词语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应该如何做到培养实验的精神?
参考答案:
1、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3、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

探索。

4、例证法、道理论证
5、不能。

“惟一”一词强调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突出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上的作用
6、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