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名人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一、“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话说在春秋时期啊,有个越国,国君是勾践。
这勾践呢,一开始有点膨胀,跑去跟吴国打仗,结果被吴国打得那叫一个惨啊,自己都成了人家的俘虏。
吴王夫差可没轻饶他,让他在吴国当马夫,干各种粗活累活。
勾践心里苦啊,但他知道不能就这么完了。
后来呢,勾践被放回越国了。
他回到越国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他不睡舒服的床铺,而是睡在柴草堆上,还在屋里挂了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就尝尝那苦胆的味道,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在吴国受的苦。
就这样,勾践带着越国的百姓,努力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经过好多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变得强大起来,最后把吴国给打败了。
这个“卧薪尝胆”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啦,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二、“纸上谈兵”——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那也是个大国呢。
赵国有个叫赵括的家伙,这赵括啊,那可是个军事理论的“小天才”,说起兵法来头头是道。
为啥呢?因为他老爸是赵国的名将赵奢,赵括从小就看各种兵书,对那些军事理论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次,秦国和赵国打仗。
赵国本来的大将是廉颇,廉颇很有经验,他知道秦军厉害,就坚守不出,想拖垮秦军。
可秦国就使了个坏心眼,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他们不怕廉颇,就怕赵括。
赵王一听就信了,让赵括代替廉颇去打仗。
赵括那叫一个兴奋啊,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他到了战场上,完全按照兵书上的套路来,一点都不考虑实际情况。
结果呢,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四十多万赵军都被秦军给坑杀了。
这就是“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们光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经验是不行的,做事得脚踏实地。
三、“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
还是在战国时期的赵国。
蔺相如这哥们可不得了,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完璧归赵,又在渑池之会上让赵王保住了面子。
赵王可高兴了,就封蔺相如做了大官,地位比老将廉颇还高。
廉颇就不乐意了,他想啊:“我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他蔺相如就靠耍嘴皮子,凭什么地位比我高?”于是就处处找蔺相如的茬儿。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最全)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简介材料汇总1、成语名人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刮目相看——吕蒙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一鼓作气——曹刿投笔从戎——班超负荆请罪——廉颇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卧薪尝胆——勾践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胯下之辱——韩信煮豆燃萁——曹植一字千金——吕不韦2、成语故事《不耻下问》《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一饭千金》《凿壁偷光》《望梅止渴》不耻下问释义: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春秋时期,卫国人孔圉手不释卷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4、成语人物刮目相看——吕蒙鞠躬尽瘁——诸葛亮一鼓作气——曹刿投笔从戎——班超负荆请罪——廉颇完璧归赵——蔺相如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入木三分——王羲之卧薪尝胆——勾践乐不思蜀——刘禅胯下之辱——韩信煮豆燃萁——曹植一字千金——吕不韦5、成语人物及成语简介1.咏絮之材谢道韫形容能诗能文的才女。
2.东山再起谢安形容失败之后卷土重来。
3.绝妙好辞蔡邕(曹娥碑)5.床头捉刀人曹操比喻代人做事,多指写文章而言。
6.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形容在艰困的环境中,勤奋读书。
7.凿壁引光匡衡后比喻刻苦勤学。
8.韦编三绝孔子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9.七步成诗曹植形容才思敏捷之人。
10才高八斗曹操称曹植比喻才学极高。
11.洛阳纸贵左思比喻著作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13.穷途末路阮籍形容走投无路,处於十分穷困的境况。
15.一饭千金韩信比喻报恩隆厚。
16.不求甚解陶渊明古:读书著重理解义理,而不过度钻研字句。
上的解释。
今:多指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只求略懂皮毛而不深入理解。
17.如鱼得水刘备得诸葛亮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或很适合的环境。
18.家徒四壁司马相如形容家境非常穷困19.梅妻鹤子林逋比喻清高或隐居20学富五车惠师形容人书读的很多,学士渊博。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1.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
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
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2.指鹿为马三年,章邯等将其卒围巨鹿,楚上将军项羽将楚卒往救巨鹿。
冬,赵高为丞相,竟案李斯杀之。
夏,章邯等战数却,二世使人让邯,邯怒,使长史欣请事。
赵高弗见,又弗信。
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
欣见邯曰:"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项羽急击秦军,虏王离,邯等遂以兵降诸侯。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髃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
后髃臣皆畏高。
3.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历史名人成语典故
小升初常考历史名人成语典故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古代名人对应的成语
古代名人对应的成语
1、四面楚歌——项羽
2、刮目相看——吕蒙
3、惊弓之鸟——更羸
4、三顾茅庐——诸葛亮
5、焚书坑儒——秦始皇
6、约法三章——刘邦
7、孺子可教——张良
8、一鼓作气——曹刿
9、投笔从戎——班超
10、卧薪尝胆——勾践
11、投笔从戎——班超
12、负荆请罪——廉颇
13、金屋藏娇——刘彻
14、老当益壮——马援
15、七步成诗——曹植
16、完璧归赵——蔺相如
17、指鹿为马——赵高
18、凿壁借光——匡衡
19、宝刀不老——黄忠
20、讳疾忌医——蔡桓公
21、指鹿为马——赵高
22、纸上谈兵——赵括
23、东窗事发——秦桧
24、千金买骨——郭隗
25、单刀赴会——关羽
26、画龙点睛——张僧繇
27、程门立雪——杨时
28、精忠报国——岳飞
29、闻鸡起舞——祖逖
30、入木三分——王羲之
31、鹤立鸡群——嵇绍
32、图穷匕见——荆轲
33、卧薪尝胆——勾践
34、围魏救赵——孙膑
35、乐不思蜀——刘禅
36、不学无术——霍光
37、草木皆兵——苻坚
38、图穷匕见——荆轲
39、胯下之辱——韩信
40、望梅止渴——曹操
41、得陇望蜀——岑彭
42、煮豆燃萁——曹植
43、一字千金——吕不韦
44、一身是胆——赵云
45、势如破竹——杜预
46、兵贵神速——郭嘉
47、刮目相看——吕蒙
48、周郎顾曲——周瑜
49、坚壁清野——荀彧
50、如嚼鸡肋——杨修。
成语典故对应人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1. 凿壁借光:出自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讲述了匡衡克服艰苦的学习条件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对应人物:匡衡。
2.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为了谋权篡位诬陷丞相李斯,企图篡位的故事。
对应人物:赵高和李斯。
3.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项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下令破掉了自己军队的鼓,烧掉自己的船只,表示不回头、不后退的决心。
对应人物:项羽。
4. 卧薪尝胆:出自《左传》,讲述了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卧薪尝胆,不忘国耻,最终成功复国的励志故事。
对应人物:越王勾践。
5.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宽容大度地原谅了曾经冒犯他的廉颇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和廉颇。
6. 破竹之势:出自《晋书·杜预传》,比喻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犹如破竹一般。
对应人物:杜预。
7.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讲述了一个人画蛇时不小心多添了脚,导致失败的故事。
对应人物:某人。
8.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实际战斗中却一败涂地的事。
对应人物:赵括。
9. 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巧妙地保护了和氏璧,最终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的故事。
对应人物:蔺相如。
10.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士兵听信谣言,导致楚军士气崩溃的故事。
对应人物:楚军士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典故及其对应人物,每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和一种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0个历史名人,一人一成语典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40个历史名人,一人一成语典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五千年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您对以下40个成语典故以及这些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40个历史名人,一人一成语典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1.梦笔生花(李白)简析:李白年少之时,梦见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天才赡逸,名满天下。
比喻写作能力有很大进步。
也形容文章写的很出色。
2.洛阳纸贵(左思)简析:原指西晋洛阳之纸,因大家都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一时供不应求。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很广。
3.成竹在胸(文与可)简析: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
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
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4.力透纸背(颜真卿)简析:出自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穿透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也用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炼。
5.马革裹尸(马援)简析:出自《后汉书》:“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用马革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6.黄袍加身(赵匡胤)简析:出自《宋史太祖本纪》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用来指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7.赤膊上阵(许褚)简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光着膀子上阵。
比喻做事鲁莽,没有策略。
8.初出茅庐(诸葛亮)简析: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比喻新露头角。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者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9.退避三舍(重耳)简析:出自《左传》:“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其锋芒,避免冲突。
10.闻鸡起舞(祖逖)简析:出自《晋书祖逖传》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
50个及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
50个及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1、张旭跃马蹄: 形容技艺超群,出众突出。
2、孔子智慧:形容智慧无人能及。
3、庄子语默:形容言辞简洁而深刻。
4、苏秦逆袭:形容取得强大力量,实现反败为胜。
5、黄帝精巧:形容做事精巧而有技巧。
6、孙膑坚持:形容坚定信念,牢记担当大任。
7、李斯小心:形容从微计较,用心谨慎。
8、王昭君魅力:形容魅力无限,深深吸引着众人。
9、舜大慷慨:形容极受到人们的尊重,不计回报地慷慨仁义。
10、柳下惠才学:形容对文学的造诣极深。
11、屈原大志:形容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
12、和清元勇士:形容勇者无畏,奋勇不退。
13、齐桓公智略:形容处事具有智略,果断行事。
14、秦始皇刻苦:形容勤苦刻苦,高度重视劳动。
15、李大钊艰苦:形容处事艰苦,不怕艰辛。
16、张居正担当:形容责任不懈追求,勇于承担重任。
17、邓小平博学:形容学识渊博,勇于探索。
18、陶公兢兢:形容极小心谨慎,行事细致周全。
19、苏格拉底谦虚:形容行事以谦虚态度,不自欺欺人。
20、墨子悠然:形容思想开阔,细密无遗。
21、张仲景勤俭持家:形容朴实无华,勤俭持家。
22、陆游温文:形容文章清新淳朴,令人带愉悦之情。
23、司马迁不懈:形容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24、杨玉环才华:形容精于之艺,歌词深刻丰富。
25、大乘贤施教:形容智慧及教育,醍醐灌顶。
26、蒙恬忠实:形容忠于职守,忠诚老实。
27、真宗豪迈:形容大度而豪爽。
28、勾践灵活:形容思维及领悟能力出众灵敏。
29、张良策略:形容有谋略,有效把握大局。
30、刘邦义薄云天:形容无私自利,宽裕、慷慨。
31、李广武虎:形容勇猛无惧,胆毅凶悍。
32、秦穆公坚强:形容心灵坚强,不屈不挠。
33、申孝军忠心:形容为国忠心,尽忠职守。
34、杜甫正气:形容文章端庄,忠厚坦诚。
35、汉武威武:形容威武不屈,有权势雄厚之气。
36、荆轲忠肝义胆:形容忠心与毅力,仁义不退。
37、屈子深谋:形容深谋高于浅见,有资政之略。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成语中的名⼈故事成语中的名⼈故事(15篇)成语中的名⼈故事1⽜⾓挂书 ⽜⾓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当侍卫。
他⽣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不⼤⽼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
有⼀回,李密骑了⼀条⽜,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成语中的名⼈故事2 1、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个很伟⼤的⼤学问家孟⼦。
孟⼦⼩的时候⾮常调⽪,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呢!有⼀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就和邻居的⼩孩⼀起学着⼤⼈跪拜、哭嚎的样⼦,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我不能让我的孩⼦住在这⾥了!”孟⼦的妈妈就带着孟⼦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和邻居的⼩孩,学起商⼈做⽣意的样⼦。
⼀会⼉鞠躬欢迎客⼈、⼀会⼉招待客⼈、⼀会⼉和客⼈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的妈妈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也不适合我的孩⼦居住!”于是,他们⼜搬家了。
这⼀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这个时候,孟⼦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应该住的地⽅呀!” 后来,⼤家就⽤“孟母三迁”来表⽰⼈应该要接近好的⼈、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2、囊萤映雪 孙康家⾥很贫穷,买不起灯油。
⼀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透进⼀丝光亮。
原来那是⼤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即穿好⾐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地上映出的雪光,⽐屋⾥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即看起书来,⼿脚冻僵了,就起⾝跑⼀跑,同时搓搓⼿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
后来,他当了⼀个御史⼤夫。
晋代时,车胤从⼩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亲⽆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成语中的名人故事11.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2韦编三绝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3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故事。
楚庄王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者,以死罪论处!”朝野上下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大全_成语典故素材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大全1.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
2.韦编三绝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3.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成语涉及到的名人
成语涉及到的名人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成语中包含人名
1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项羽刮目相看——吕蒙三顾茅庐、鞠躬尽瘁——诸葛亮一鼓作气——曹刿投笔从戎——班超负荆请罪——廉颇完璧归赵——蔺相如凿壁借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纸上谈兵——赵括精忠报国——岳飞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卧薪尝胆——勾践乐不思蜀——刘禅图穷匕见——荆轲胯下之辱——韩信煮豆燃萁——曹植一字千金——吕不韦成语中的名人故事成语出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语的意义过门不入《列子·杨朱》夏代禹禹是鲧的儿子。
尧命鲧治水,鲧的治水方法不对头,积土阻水,结果失败。
新帝舜命禹继续治水。
禹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
比喻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春秋晋献公、申生、重耳重耳对晋献公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居三舍。
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洛阳纸贵《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左思传》晋代左思左思用十年,写成《三都赋》,深获好评,由于当时没有印刷术,人们争相抄写,致使洛阳纸张价格上涨。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草木皆兵《晋书?苻坚载记》东晋谢石、谢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比喻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按图索骥《艺林伐山》春秋孙阳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
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按图像寻求良马。
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
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如火如荼《国语·吴语》春秋夫差这个成语来源于《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增,望之如火。
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形容军容的盛大。
现在常用来比喻气势旺盛。
成语出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成语的意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西汉时期李广李广带兵,真诚和善,众人拥戴,所向无敌。
与名人有关的成语100个
与名人有关的成语100个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薪:柴草。
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横行无忌(郭圯)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
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0.三顾茅庐(刘备)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已败露。
12.如鱼得水(刘备)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
也比喻有所依靠。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与名人有关的成语
与名人有关的成语1、七擒七纵(诸葛亮)2、毛遂自荐(毛遂)3、铁杵成针(李白)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武丁)17、暗渡陈仓(韩信)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0、手不释卷(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刘安)25、高山流水(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 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成竹在胸(文与可) 36、赤膊上阵(许褚)37、马革裹尸(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韩信) 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 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 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拓展知识:东汉末期,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
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
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住茅庐草棚,耕作自养,精研史书,是个杰出人才。
跟名人有关的成语
跟名人有关的成语身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深知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到处都是着名人物的身影。
无论是历史上的某个名人,还是现今的名人,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励志思想都影响了大家的思维。
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事迹背后有着和这些名人有关的成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跟名人有关的成语吧!一、《连枝甘露》连枝甘露是汉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以临洮山讴歌楚王刘邦政治改革之精神而得名。
“连枝”形容的是芳香的莲花,“甘露”表达的是香液的芬芳。
王维在诗里比喻刘邦的改革,使得政府变得芳香甜美,这就是“连枝甘露”的由来。
二、《忠报国雄》此成语源于唐朝的李元霸。
李元霸原为群雄之一,但当朝廷压迫凤凰郡时,他果断反抗,为报效故国,英勇抗敌,最终不幸献身,他的英勇行为深深感动了众多老百姓,成为象征忠贞的典范。
因此,此成语形容一个人不顾一切地报答国家,以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作出牺牲的精神是“忠报国雄”的由来。
三、《铜驼梁子》“铜驼梁子”是指山东省淄博安邑和赵县之间的一座故城,也叫“赵国城池”,原本是韩信伐齐、灭智氏时,赵国所筑。
它是由河床上的梁型石头,和两旁连接的绳索组成,中间放上铜驼,并用钉锤固定,以保护赵国百姓不受韩信之侵。
铜驼形容的是坚定不移地守卫祖国安宁的精神,“铜驼梁子”就是由此来的。
四、《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以唐朝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故事而得名。
当时,颜真卿放到宫廷中去参加书法比赛,有位书法高手把他排挤到最后一位准备比赛,而他却在短短几分钟内用一笔写出了一副卓越的书法作品,惊艳了众人,这就是“一鸣惊人”由来。
五、《西施采花》这个成语出自诸葛亮的名言:“西施采花,杨花扑面”。
其实,这句话内涵深刻,意思是西施可以采摘最美的花朵,而杨花只能从天上飞舞而落。
诸葛亮把这句话用来形容西施的姿容,表达出他对西施的崇拜之情。
六、《雷厉风行》“雷厉风行”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史称晋文公的诗句。
史料记载,晋文公曾在晋国建立了完善的政治体制,把科举制度发挥到极致,其建立的五百掌书官体制,可谓雷厉风行,晋文公也就成功地将这句话表达出来。
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
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成语01、闻鸡起舞(祖逖)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0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03、一鼓作气(曹刿)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04、一饭千金(韩信)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05、东山再起(谢安)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06、马革裹尸(马援)出处:《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释义: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07、纸上谈兵(赵括)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08、负荆请罪(廉颇)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09、卧薪尝胆(勾践)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成语的名人名言
成语的名人名言(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句子大全、说说大全、标语大全、口号大全、心语大全、经典语录、名人名言、个性签名、祝福语、幽默笑话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entences, sayings, slogans, slogans, heart words, classic quotations, famous quotes, personalized signatures, blessings, humorous joke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成语的名人名言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名人与成语
名人与成语
名人与成语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很多成语都是由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或者名人的言行演变而来的。
以下是一些名人与成语的例子:
1. 孟子与“出类拔萃”:孟子曾经说过“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意思是超出一般人之上。
后来这个句子被简化为“出类拔萃”,用来形容人的品德或才能超出众人。
2. 项羽与“四面楚歌”:项羽是秦朝末年的著名军事家,他曾在被围困时听到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地的歌声,感到十分绝望。
后来,“四面楚歌”被用来形容处境十分困难,四面受敌,孤立无援。
3. 曹操与“望梅止渴”:曹操在行军途中,因为天气炎热,士兵们口渴难耐。
曹操便告诉士兵们前面有一片梅树林,梅子酸甜可口,可以解渴。
后来,“望梅止渴”被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用不切实际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
除了以上几个例子外,还有很多名人与成语的故事。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与名人
作者:黄海宾胡国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1期
成语是我们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或短句。
大多数成语都有出处,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
怪不得老外学汉语最怕的就是成语。
其实成语也很有趣。
成语也造就了很多名人,有些名人也与成语息息相关,有些人因成语而流传千古。
比如孙山(名落孙山)、墨子(墨守成规)、叶公(叶公好龙)。
下面就与成语息息相关的一些名人略作分析。
一、成语中的名人
1、受人尊重的“名人”。
如:
愚公(愚公移山)。
愚公因为每天挖山不止,做事有恒心并且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毅力,最终感动了天帝,获得了成功。
因此成了文学作品中的一位名人。
2、让人鄙弃的“名人”。
如:
东施(东施效颦)。
西施美吧,但她的名字未在成语中出现。
东施这位丑陋的女子,因为模仿西施(虽模仿时愈加丑陋)却声名鹊起,亦成为了历史上一位名气很大的人物。
3、叫人不忘的“名人”。
如:
孙山(名落孙山)。
家喻户晓的孙山,那次考试成绩并不怎么样,成为被录取的人当中最末的一个。
按现在的话说,他只不过是运气好点罢了,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但由于他的成绩处于特殊的位置,加上他所说的“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两句话,倒使他成了最出名的举人之一。
二、与成语有关的名人
1、名垂千古类。
如:
“不耻下问”的孙文子。
他能放下架子,勇于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是个勤学好问的典范。
“卧薪尝胆”的勾践。
作为国王,睡柴草尝苦胆,能那样励志报仇,何愁打不败对手。
“负荆请罪”的廉颇。
老将军廉颇发现自己做得不对时,就主动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赔礼请罪,这需要有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胸襟!
此类成语中的“名人”还有很多,比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程门立雪”的杨时,“余音绕梁”的韩娥,“百废具(俱)兴”的滕子京,“闻鸡起舞”的祖逖,“约法三章”的刘邦,“背水一战”的韩信,“歃血为盟”的毛遂,“不求闻达”、“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庖丁,当“刮目相(待)看”的吕蒙,寻找“终南捷径”的卢藏用,抓住“彼竭我盈”战机的曹刿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2、臭名远扬类。
如:
“纸上谈兵”的赵括。
饱读诗书的赵括,懂得很多的军事理论。
但在战场上,不知灵活处理,被秦军射死,且所率部下四十万人马全部被俘。
这教训是多么的惨痛。
“莫须有”的秦桧。
历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桧为了诬陷岳飞,竟然以“也许有吧”来给岳飞定罪,真是荒唐至极。
“指鹿为马”的赵高。
赵高实在“高”,他竟然想出了这样一个“绝招”来考察那些大臣。
这家伙确实太“有才”了,治人的天分也非常人所能及的。
此类成语中的“名人”还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有勇无谋”的吕布,“按图索骥”的伯乐之子,“揠苗助长”的战国时宋人,“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杞人忧天”、“掩耳盗铃”中的无具体姓名的愚人。
3、不加褒贬类。
如:
“自相矛盾”的楚人。
那位楚人也太能吹了,为了推销自己的矛与盾,他竟然不顾两者的相互抵触,把话说绝。
当人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时,他就哑口无言了。
这位楚人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时,脑筋是动了一番,也够聪明的,但千万不能前言不搭后语。
“草木皆兵”的苻坚。
把草丛和树木都当做了敌兵,这也太惊惶失措了。
这样的疑神疑鬼,怎能打胜仗呢?
“买椟还株”的郑人。
别只看重“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的木匣子,而把真正的宝物交还人家。
这种只注重外表,忽视实际,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做法,只会被人耻笑。
此类成语中的“名人”还有:“谈虎色变”的田夫,“朝三暮四”的训猴员,“杯弓蛇影”中的乐广的客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刘邦,惯用“请君入瓮”之法的周兴,听到“四面楚歌”就丧失斗志的项羽。
三、与成语有关的名作者
某些成语出自于古诗文之中,有的跟原诗文中的词句一模一样,有的则是根据原诗文概括出来的。
而这些古诗文的作者本身就是文学史甚至是历史上的“名人”。
只要看到这些成语,你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原诗文的作者。
1、出自古诗中的成语及相关作者。
如:曾经沧海。
唐代元稹的《离思》诗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
老骥伏枥。
三国魏曹操写的《步出夏门行》中有这样两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2、出自古文中的成语及相关作者。
如:觥筹交错。
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业精于勤。
唐朝韩愈的《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3、根据文意概括出的成语及相关作者。
如:黔驴技穷。
根据唐朝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概括而来。
世外桃源。
根据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概括出来的。
黄海宾,胡国平,语文教师,现居江西丰城。
本文编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