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

合集下载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interven tion, PCI)是指采用经皮穿刺技术送入球囊导管或其他相关器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或梗阻,重建冠状动脉血流的技术。

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定向性斑块旋切术(DCA)、斑块旋切吸引术(TEC)、斑块旋磨术及激光血管成形等。

本章重点介绍PCI的基本技术--PTCA 和支架置入术。

【适应证】确定PCI的适应证主要是权衡其收益和风险。

收益大于风险即可为相对适应证,反之则为相对禁忌证。

权衡收益和风险须考虑下列因素:①患者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②心肌缺血严重程度;③病变形态、特征,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④处理并发症的能力;⑤远期效果;⑥费用。

1.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1)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并有缺血证据,狭窄≥50%、单支或多支病变患者。

(2)症状虽不严重或无明显症状,但负荷试验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变治疗成功把握性大,手术风险低。

(3)PCI后再狭窄病变。

(4)左主干病变不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

(5)CABG术后:CABG术后移植血管局限性狭窄,近远端吻合口病变或自身血管新发生的病变导致心绞痛或有客观缺血证据者。

(6)有外科手术禁忌或要经历大的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

2.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对高危以及经充分药物治疗后不能稳定的患者提倡早期介入治疗。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1)直接PCI①ST段抬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发病在12h内,能在就诊后90min内由有经验的术者开始球囊扩张者。

②ST段抬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AMI,发病36h内发生心源性休克,可在休克发生18h内由有经验的术者行PCI者。

③AMI发病12h内有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肺水肿(Killip3级)患者。

冠心病介入治疗【127页】

冠心病介入治疗【127页】
极高危特征,推荐立即行介入治疗(<2小时)血流动力学紊乱或心源性休克;复发或持续性胸痛且药物治疗无效;致死性心脏骤停或心律失常;心梗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衰,伴难治性心绞痛或ST段偏移;复发动力性ST段或T波改变,特别是短暂性ST段抬高。(推荐等级Ⅰ,证据等级C)
精选ppt
ESC201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精选ppt
2016年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对首诊于非PCI中心的患者极高危者,建议立即转运至PCI中心行紧急PCI高危者,建议发病24 h内转运至PCI中心行早期PCI;中危者,建议转运至PCI中心,发病72 h内行延迟PCI低危者,可考虑转运行PCI或药物保守治疗
精选ppt
ESC2015: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
旋切术(DCA)
应用于某些特定病变,不能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
旋切:偏心病变、溃疡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左主干病变、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等.旋磨:钙化病变、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支架内弥漫性再狭窄病变以及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前的应用等。
精选ppt
其它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
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超声血管成形术“热”球囊血管成形术相对PTCA及支架术并无明显优势,在临床应用较少
管状狭窄(长度10-20mm)偏心性近端血管中等迂曲中度成角病变(﹥45,﹤90)管壁不规则中、重度钙化完全闭塞(﹤3个月)开口处病变分叉处病变,需导丝保护冠脉内血栓
弥漫性(长度﹥20mm)近端血管重度迂曲严重成角病变(﹥90)完全闭塞﹥3月和/或桥状侧支有重要分支不能保护易碎的退化静脉桥病变
精选ppt
精选ppt
7. 冠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
X综合征:严格的X综合征的诊断必须(1)临床上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2)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3)CAG正常;(4)麦角胺诱发试验阴性。机理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导致冠状动脉储备功能下降有关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有关导联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ST段压低。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造影正常的冠状动脉在2个心动周期内造影剂不能完全充盈整个冠脉系统的现象。机理不明,有人认为系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障碍所致。

中英文--西医介入科术语英文翻译

中英文--西医介入科术语英文翻译

西医介入科术语英文翻译好的,以下是常见的西医介入科术语英文翻译:1.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 血管造影术:Angiography3.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4. 腔内支架置入术:Endovascular Stenting5.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Angioplasty6. 溶栓治疗:Thrombolysis7. 栓塞治疗:Embolization Therapy8. 动脉瘤栓塞:Aneurysm Embolization9. 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10.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ransarterial Catheter-directed Chemotherapy Infusion11.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12.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Closure13. 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14.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oronary Intervention15. 脑血管造影术:Cerebral Angiography16. 脑动脉瘤栓塞术:Cerebral Aneurysm Embolization17. 脊髓血管造影术:Spinal Angiography18. 下肢动脉造影术:Lower Extremity Angiography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20.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Pacemaker Implantation21. 心脏射频消融术:Cardia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22.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Coronary Stenting23.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Stenting24. 肝动脉栓塞术:Hepatic Artery Embolization25. 脾动脉栓塞术: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26.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Catheter-Bas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27. 经皮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28. 经皮肾盂引流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29. 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Gastrostomy30. 动脉取栓术:Thrombectomy31. 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32.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Embolotherapy33. 经皮穿刺活检术:Percutaneous Biopsy34. 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Renal Artery Angioplasty35. 经导管肿瘤栓塞治疗:Transcatheter Embolotherapy for Tumors36. 经导管溶栓治疗: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37.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 (EVAR)38.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BAE)39.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Placement40. 肾动脉栓塞术:Renal Artery Embolization41. 经皮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Biliary Drainage and Stenting42. 经皮胃造瘘及胃管置入术:Percutaneous Gastrostomy and Gastrotomy Tube Insertion43. 经导管肿瘤化疗灌注术:Transcatheter Chemotherapy Infusion for Tumors44. 经导管血栓清除术:Catheter-based Thrombectomy45. 血管内放射治疗:Endovascular Radiation Therapy46. 肿瘤消融治疗:Tumor Ablation Therapies47.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Radioactive Seed Implantation Therapy48. 肿瘤血管阻断治疗:Tumor Vascular Occlusion Therapy49. 经导管药物灌注治疗:Transcatheter Drug Infusion Therapies50. 心腔及血管内异物取出术:Removal of Foreign Bodies from Cardiac and Vascular Structures。

遵循证据 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

遵循证据 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

遵循证据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正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发展日新月异,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发表后,又有不少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发表。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组织专家组,收集并系统分析了2011年以后的最新临床研究,尤其是我国人群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参考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结合我国情况及临床实践,系统复习了文献,对当前热点问题在认真讨论基础上达成共识,对2012年指南进行了更新,编写了'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以下简称2016年指南),在本期付梓发表[2]。

2016年指南的鲜明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多项我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研究,改变了过去指南主要翻译欧美指南的状况,体现了我国特点。

该指南在以下几方面值得读者关注。

一、首次在重要位置提出建立质量控制体系我国PCI仍处于快速发展期,2014年已超过50万例,开展PCI 的医院已逾千家,在这样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质量控制是PCI在我国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016年指南第1条即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作为Ⅰ类推荐提出,并指出质量控制包括的具体内容,无疑对我国PCI 在高速发展的态势下注重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稳定性冠心病血管重建策略对稳定性冠心病血管重建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改善预后,对左主干狭窄,前降支近端狭窄,多支病变伴左心室功能受损(左心室射血分数<40%),缺血面积>左心室10%及单支通畅的冠状动脉显著狭窄,血运重建治疗可改善预后,作为Ⅰ类推荐。

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的任一冠状动脉的显著狭窄为缓解心肌缺血行血运重建也作为Ⅰ类推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规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式,该治疗通过介入植入支架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以改善血液供应和心肌缺血所致的症状,并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PCI操作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治疗,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一系列器材和设备。

为确保PCI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标准,本文就此进行介绍。

一、PCI手术前的准备1、患者评估:在进行PCI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病情、体检、心电图(ECG)和心脏超声检查等,以确定该患者是否适合进行PCI手术。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资料,准确判断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硝酸盐、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药物。

3、器材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导管、支架、球囊等器材和设备,并对其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

二、PCI手术操作流程1、局麻醉和血管插管:手术前先对患者施行局麻醉,然后进行血管插管,一般以股动脉为主。

2、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血管中,准确将导管引导到近端冠状动脉。

3、球囊扩张:在支架植入前,通过心脏导管将球囊输送到狭窄的部位,通过扩张球囊来扩大狭窄部位的狭窄。

4、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后,通过导管将支架腔输送到扩张的部位,在需要扩张的位置放置支架,并使支架与血管壁贴合。

5、药物输注:在支架植入后,需要输送药物来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发生。

一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来减少血栓的形成。

6、术后观察:手术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包括观察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等。

三、PCI手术的注意事项1、手术时应保持手术操作区域清洁,保证手术无菌。

2、手术时应当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过敏体质等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准确的控制。

3、操作时应谨慎,保证操作技能熟练,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防止手术操作错误。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44卷第5期第382页-第400页自"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1]更新以来,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其相关领域又积累了众多临床证据。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组,在2009和2012年中国PCI 指南[1,2]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参考最新美国心脏病学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以及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等组织发布的相关指南[3,4,5,6,7,8,9]、并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对PCI治疗领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为便于读者了解PCI对某一适应证的价值或意义,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通用的方式。

Ⅰ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

概述一、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每一个开展PCI的中心,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Ⅰ,C),包括:(1)回顾分析整个中心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2)回顾分析每个术者的介入治疗结局和质量;(3)引入风险调控措施;(4)对复杂病例进行同行评议;(5)随机抽取病例作回顾分析。

pci医学术语

pci医学术语

pci医学术语一、PCI简介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心脏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冠状动脉疾病。

该技术通过在患者手臂或腿部的动脉穿刺,将特殊的导管、支架等器械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扩张、疏通,以改善血流,缓解心肌缺氧。

二、PCI的分类与含义1.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通过导管进入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PCA):利用球囊导管对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以恢复血流。

3.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Stent Implantation):在扩张后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

4.逆行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通过移植患者自身的血管,绕过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实现血流重建。

三、PC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PCI技术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PCI技术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PCI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

2.局限性: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支架内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

五、我国PCI发展现状及展望近年来,我国PCI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病例数量和手术质量逐年提高。

但在器械研发、技术创新、术后康复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国PCI领域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PCI作为一种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在冠心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pci医学术语

pci医学术语

pci医学术语摘要:1.简介2.PCI 的发展历程3.PCI 的定义与分类4.PCI 的适应症与禁忌症5.PCI 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6.PCI 的优缺点与并发症7.我国PCI 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正文: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微创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在患者的心脏血管中进行扩张和支架植入,以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

自1977 年首例PCI 手术成功实施以来,PC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我国,PCI 技术自上世纪90 年代开始逐渐推广应用,现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PCI 的定义是指在局部麻醉下,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送入冠状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操作,以改善心肌缺血的状况。

根据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PCI 可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球囊扩张、单纯支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等。

PCI 手术的适应症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狭窄等。

禁忌症包括过敏体质、严重出血倾向、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病史等。

在进行PCI 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心脏超声等。

术后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

PCI 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PCI 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血管损伤、支架内血栓形成等。

因此,患者在接受PCI 手术时,需权衡利弊,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PCI 技术在手术数量和质量上已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存在地区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既往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治疗方法。

一、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既往PTCA是一种单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由Gruentzig于1977年首先施行。

采用股动脉途径或脑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至欲扩张的病变处,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压力进行扩张,可重复多次直到造影结果满意或辅以其他治疗措施。

由于单做PTCA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风险大和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术后6个月30%-50%),目前已很少单独使用。

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986年Puel将第一枚冠状动脉支架应用于临床,改变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模式。

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能有效解决冠状动脉夹层,大大减少了PTCA术中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并使术后6个月内再狭窄率降低到20%-30%,改善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

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在裸支架的金属表面增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涂层和药物,支架上局部释放的药物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和靶血管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TVR)率。

目前,绝大部分患者(90%左右)在球囊扩张后均需要支架植入。

三、高频旋磨术高频旋磨术(high frequency rotational atherectomy, HFRA)是采用超高速的钻头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磨成极细小的微粒,从而消除斑块,增大官腔。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概述】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以球囊成形术为基础的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技术,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斑块旋切及旋磨术等。

1.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穿刺(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iasty,PTCA)简称光状动脉成形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动脉,将球囊导管沿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利用加压球囊的机械作用,直接扩张粥样硬化性狭窄,从而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供血,达到缓解症状和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

PTCA因治疗效果比药物疗效可靠、理想,比心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创伤小、可重复性好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就是将金属支架(stent)永久地放置于冠状动脉病变处,经球囊扩张释放或自膨胀方式支撑柱血管壁,以白痴冠状动脉官腔的畅通,减少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死率。

支架放置后,由于获得了足够大的血管腔,减轻了术终残余狭窄、弹性回缩及血管重塑,使狭窄率由40%~50%降到了15%~20%,如果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可降至>10%。

【适应证和禁忌症】1.适应证(1)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为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

(2)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有明确心急缺血者。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绞痛复发,可为吻合口附近的旁路血管狭窄进行PTCA。

(4)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5)急性心肌梗死,包括PCI、溶栓后补救性PCI、及延迟PCI。

2.绝对禁忌证(1)无保护的左主干狭窄或左主干严重病变,前降支和同旋支近端均有严重狭窄。

(2)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病变。

3.相对禁忌证(1)预期成功率过低的病变或有增加致死或致残危险因素。

医学ppci的名词解释

医学ppci的名词解释

医学ppci的名词解释医学PPCI,全称为介入性心脏病理建议(Interventio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是一种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这种治疗中,经过标本获取(Interventional)的手术方式,通过非开胸的方式(Percutaneous)对冠状动脉进行干预(Coronary Intervention)。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的疾病,它常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PPCI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在介入手术中,首先需要通过导管将气囊(球囊)扩张导管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内,进入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通过将气囊扩张,达到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目的。

扩张后支架(stent)可以有效地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避免再次狭窄或闭塞,从而改善心肌供血。

PPCI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效果显著等特点。

手术过程中,患者需保持平静,手术时间通常在30-90分钟之间,具体时间根据患者血管病变的程度和复杂性而定。

医学PPCI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快进行早期介入干预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心肌,减少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PPCI可以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动态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手术中的并发症,如血管损伤、心律失常等。

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持续监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等指标,以及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医学PPCI的风险并不高,但也不可忽略。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破裂、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因此,对患者的选择和术前评估非常重要。

对于冠心病患者,医学PPCI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冠状动脉讲座:特异性球囊GTI

冠状动脉讲座:特异性球囊GTI

冠状动脉讲座:特异性球囊GTI1. 讲座背景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在PCI治疗中,特异性球囊GTI(Guidewire Technology Incorporated,特定球囊导丝技术公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讲座将重点介绍特异性球囊GTI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

2. 特异性球囊GTI简介特异性球囊GTI是一家专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高科技公司,其产品包括冠脉导丝、球囊导管、支架等。

特异性球囊GTI的产品以高品质、高科技、高性能著称,为全球心血管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3. 特异性球囊GTI在PCI治疗中的应用3.1 导丝技术特异性球囊GTI的导丝具有高柔韧性、高强度、低摩擦系数等特点,使得医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通过冠脉血管到达病变部位。

此外,特异性球囊GTI的导丝还具有抗扭结、抗打结的特性,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导丝断裂的风险。

3.2 球囊导管特异性球囊GTI的球囊导管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性。

其球囊扩张性能优越,能够精确控制扩张力度,避免过度扩张导致的血管损伤。

此外,特异性球囊GTI的球囊导管还具有易于操控、释放速度可调等特点。

3.3 支架技术特异性球囊GTI的支架采用独特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支撑力和扩张性能。

其生物可降解涂层能够有效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形成,降低再次狭窄的风险。

此外,特异性球囊GTI的支架还具有快速释放、易于操控等特点。

4. 特异性球囊GTI的优势4.1 提高手术成功率特异性球囊GTI的产品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

4.2 减少并发症特异性球囊GTI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支架内血栓、再次狭窄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什么(养生小贴士)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什么(养生小贴士)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什么
很多人对于一些医学上的专用术语不是很明白,甚至是
没有听话过。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就让很多患者产生疑惑。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一般是用在冠状动脉血管有疾病的患者身上。

但是该类手术存在风险,在手术之前要先看看患者的体质是否适应这样的手术,先做一些术前测试。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2、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
提倡尽早介入治疗。

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
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

3、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

根据患者就诊的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策略: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之后,患者也许会出现不适,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就比如:冠状动脉痉挛、冠脉夹层、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脱落、对比剂肾病或者是突然大出血等情况,但并不是都会发生。

手术后一定要在医院先观察一阵子再出院。

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

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

TIMP2级
仍然存在 造影剂进入心肌组织及排空延迟。即进入心肌的造影剂呈“毛玻璃” 样,或在罪犯血管供应区心肌密度增高,持续3个心动周期不消失或
仅有稍许密度减低
TIMP3级 造影剂在心肌组织中进入和排空正常。
AMI开通IRA必须充分、持续、完全 TIMI分级可反应IRA开通情况,与死亡率相关 TIMI3级:TIMP0或1级,死亡率高达5.4%; TIMP2级,死亡率为4.4%; TIMP3级,死亡率为2.0%;(p=0.007)
再狭窄的处理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
切割球囊: 旋磨术: 血管内放射治疗(见图): CABG
术后再狭窄
弹性回缩(elastic coil)
内膜增生(neointimal hyperplasia)
再狭窄的预防
临床特征:女性、糖尿病 病变特征:长病变、成角病变、钙化病变、弥漫 性病变、开口病变、前降支、小血管等
手术技巧:支架选择、充分释放
药物涂层支架(见图):Cypher (雷帕霉素) TAXUS(紫杉醇)革命性的进展 药物: 安体舒通、ACEI、降脂(他汀类药物)
心绞痛减轻 63%
心绞痛减轻 者48%
P=0.02
RITA-2
1997
心绞痛II级53%; 1018 即往MI47%;3支 血管病变7% CAD和无症状心肌 缺血。抗心绞痛药 物治疗183例;抗 心绞痛+抗缺血治 558 疗183例;PTCA或 CABG血管重建治 疗192例
药物治疗与 PTCA比较
支架植入术
1986年Sigwart首次应用于临床,目前已取代单纯PTCA成 为PCI首选 应用范围
治疗因球囊扩张造成的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的血管夹层 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冠状动脉桥血管支架

ptca循环法的名词解释

ptca循环法的名词解释

ptca循环法的名词解释PTCA,即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是一种介入性心血管手术技术,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

它采用经皮穿刺的方式,通过血管内引导器将导管导入狭窄的血管内,以膨胀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通畅。

首先,让我们从PTCA这个缩略词的字面含义辨析开始。

P代表"Percutaneous",中文意为“经皮”。

这个术语告诉我们,PTCA是通过穿刺皮肤来进行操作,而非开刀手术。

这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出血的可能。

T代表"Transluminal",中文意为“透光”。

这一部分指的是手术中使用的导管可通过血管内壁透过光线,以帮助医生精确地引导导管到狭窄的冠状动脉位置。

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操作区域,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C代表"Coronary",中文意为“冠状”。

这表明PTCA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方法。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本身的血管,当其受到斑块、血栓等因素阻塞时,会引发严重的冠心病。

PTCA通过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使血流恢复通畅,缓解心脏缺血症状。

A代表"Angioplasty",中文意为“造形术”。

这一部分涉及到术中使用的球囊扩张手段。

具体而言,如今PTCA一般采用了"支架球囊扩张术",即将球囊放入狭窄的冠状动脉内,通过充气使球囊膨胀,扩张血管。

通常,这时还会进一步使用支架来支撑血管,以保持动脉的开放状态,防止再次狭窄。

需要注意的是,PTCA并非针对所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都适用。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这一手术。

一般而言,适用于适中到中度狭窄的患者,对于严重病情可能需要其他手术技术的辅助治疗。

PTCA的优点在于它的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相对于开胸手术而言更加易于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操作前准备】
(一)气囊漂浮导管的选择和准备: 2-5腔,根据需要选用
(二)监测仪器及其配件的准备;压力传感器及 固定(右心房水平-右腋中线第4肋间)
(三)患者的准备:术前宣教、备皮、确定穿 刺部位—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常用。
29
【操作过程】
(一)导管置入过程 1、取合适体位 2、外周大静脉穿刺成功,连接传感器
33
【操作过程】
(三)主要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4、肺动脉契压(PCWP):正常值8-12mmHg。<5mmHg 表示体循环血容量不足,>18mmHg肺淤血,>30mmHg 为肺水肿(心源性) 5、心输出量(CO):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正常值 4-8L/min,是衡量心室功能的重要指标。
34
【操作后护理】 (一)正确掌握测量方法: 1、压力传感器排气、校零; 2、妥善固定气囊导管、正确的充气时间及量; 3、排除影响因素如咳嗽、呼吸机正压通气等。
2、不宜采用PCI的情况(1)冠状动脉狭窄 <50%(2)合并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3) 存在尚未控制的感染或活动性出血(4)由 于其他原因不易耐受介入治疗。
19
【并发症】
1、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2、慢血流或无复流 3、冠状动脉穿孔 4、支架血栓形成 5、支架脱落 6、周围血管并发症
20
【操作前准备】
1、完善相关检查 2、术前宣教 3、碘过敏试验 4、皮肤准备 5、空腹 6、术前用药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操作过程】
1、准备工作:通道、药物、仪器 2、测压:压力下降20mmHg,立即撤离导管 3、病情观察:胸痛、呼吸、ST段、过敏等 4、急救处理:硝酸甘油、阿托品、利多卡
因、除颤、抗过敏等 5、心理护理
22
【操作后护理】
(1)心电、血压监测,穿刺点有无出血及血 肿。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遵医嘱抗凝治疗。 (4)鼓励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术 后4小时尿量应达800ml。
23
【操作后护理】
(5)动脉穿刺点局部加压6-8h,观察肢体远端 温度及血运情况;股动脉穿刺应警惕腹膜后出 血。 (6)股动脉穿刺者卧床24h。 (7)术后可进清淡饮食。
教学目标
学 时 2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心脏电复律定义、非同步电复律术的适应症、 操作过程。 2、熟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气囊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心脏起搏技术的定义;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气囊漂 浮导管监测技术的并发症及后护理;心脏起搏技术操作的 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同步电复律的操作前准备、护士职 责。 3、了解:冠状动脉造术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气囊漂 浮导管监测技术、心脏起搏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射频消融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
1、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1977年首先施行 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986年使用 3、高频旋磨术 4、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 5、腔内斑块切吸术 6、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
18
【适应症和并发症】
1、适应症:中等范围以上心肌缺血,或有 存活心肌的证据,伴有前降支受累的单支或 双支血管病变,能达到完全血管重建。
1
2
3
4
5
一、冠状动脉造影术 (Coronary arteriography)
了解患者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的部位 和程度,协助诊断,对治疗方案的确定、手 术方法的选择及手术预后估计起到重要作用。 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
6
【适应证】
(1)明确诊断 不明原因胸痛; 老年人心衰、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 运动试验阳性。
7
【适应证】
(2)为指导治疗 判断病变部位 判断病变程度 判断原有病变治疗效果
8
【禁忌症】
1、不明原因的发热或有感染 2、严重贫血或有活动性出血 3、造影剂过敏 4、主要脏器功能衰竭 5、电解质紊乱未纠正 6、洋地黄中毒 7、未控制的高血压
9
【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心绞痛、急性心梗 3、栓塞 4、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5、感染 6、造影剂反应
24
三、气囊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定义:利用气囊漂浮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心脏 右心系统和肺动脉,进行测量和分析心脏及肺 血管压力和心排血量等参数的方法。
25
全长110cm,每10cm一个刻度 2-5腔,根据需要选用 经不同腔道,测量肺动脉压力、右心房压力, 热敏探头做心输出量测定。
26
三、气囊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适应症和禁忌症】
➢ 右颈内静脉(常用) ➢ 右锁骨下静脉 ➢ 左锁骨下静脉 ➢ 股静脉 ➢ 肘正中静脉
1. 易于定位 2. 易于穿刺 3. 提供了进入
上腔静脉的 最直接通路
30
【操作过程】
(一)导管置入过程 3、静脉内缓慢推进导管20cm时出现右房压波形 气囊充气并缓慢推进导管进入右心室(30-35cm)
肺动脉(40-45cm) 肺动脉分支,分别测压 50-55cm测得毛细血管楔压。
10
11
12
13
14
15
16
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定义: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扩张狭窄的冠状 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血供的 治疗方法。
17
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31
【操作过程】 (二)压力测定
冷 水 注 射
热稀释
32
肺毛细血 管楔压 肺动脉压 右心室压
右心房压
【操作过程】
(三)主要监测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右心房压力(RAP):即中心静脉压,正常值28mmHg. 2、右心室压力(RVP):正常值15-28mmHg/0-6mmHg. 3、肺动脉压力(PAP):正常值15-28mmHg/514mmHg,平均压为10-20mmHg。当肺动脉压 >30mmHg为轻度肺动脉高压,>60mmHg为中度肺动脉 高压,>90mmHg,为重度肺动脉高压。
适用于:1、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2、各种类 型的休克3、心脏血管术后监护4、其他各科危 重患者需测血流动力学变化5、监测药物对急、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效应6、需要评 估心内分流情况。
27
三、气囊漂浮导管监测技术
谨慎用于: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全身出 血性疾病未完全控制3、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未 控制4、原有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