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八纲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辨证及八纲辨证

中医基础:辨证及八纲辨证
19
2.热证
基本概念: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导致机体机能 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火热之邪,或寒邪化热入里;或因七 情过激,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 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所致。
分类:热证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等。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
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17
1.寒证
基本概念: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导致机体 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具有冷、凉特点的证候。
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因内伤久病,阳 气耗伤,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所致。
分类:寒证包括表寒、里寒、虚寒、实寒等。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
3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就是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医生通过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 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变 位置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 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 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4
二、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
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 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 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其实,它们并 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只是对病情的大 体分类而已。
无苔
声高息 胀满 便秘 舌质坚 有
粗,烦 痛剧 溲赤 敛苍老,力
躁谵语 拒按
苔厚
32
(四)阴阳辨证
阴阳学说在辨证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有 两个方面。
33
(一)阴阳是类证的纲领
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 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而阴阳 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 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 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中医专业术语

中医专业术语

1、八纲辨证中医“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就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从“八纲辨证”来瞧,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2、辨证“辨证”,就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3、辨证施治“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就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

“辨证”就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

“施治”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潜方用药。

因此“辨证”就是“施治”的依据;“施治”就是治疗的目的。

“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

“辨证施治”可以说就是病因疗法。

4、补泻手法推拿补泻手法就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的。

属于“补法”的手法有升温、兴奋、激发与营养机体作用。

其特点就是力度轻、时间长、频率低(速度慢)、幅度小;方向为顺经络、或向上、向心、外旋等。

适用于病程长、病情缓、体质弱的患儿。

属于“泻法”的手法有降温、抑制、疏畅、祛邪作用。

其特点就是力度重、时间短、频率高(速度快)、幅度大;方向为逆经络、或向下、离心、内旋等。

适用于病程短、病情急、体质强的患儿。

5、赤白肉际“赤白肉际”指手掌侧与手背侧交界的部分,也指足背与足底的交界部分。

6、纯阳之体“纯阳”就是指小儿的阳气相对比阴气旺盛而言。

不就是指有阳无阴,也不就是指盛阳。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中医四诊八纲

中医四诊八纲

中医四诊八纲
中医四诊八纲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的综合分析,确定病人体内的阴阳和五行之间的平衡状态,以及疾病的性质、病变程度和所在部位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中医四诊八纲的具体内容。

中医四诊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种诊断方法。

望诊: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舌苔、舌体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面色黄或青等。

闻诊:指通过观察患者的气息、声音、味道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气息短促、声音低沉等。

问诊:指通过询问患者的详细病史、症状、起病时间、疾病的程度、感觉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疼痛的部位、时间、情况等。

切诊:指通过切脉来判断患者的情况,通过察觉脉搏的频率、力度、形态等来推断患者的病症。

中医八纲指的是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湿燥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两个分类,分别为表里、寒热、虚实、湿燥。

1.表里:表证是指病情表面的一些症状,如面部红肿等,而里证是指病变在体内的情况,如头痛、胸闷等。

2.寒热:寒证是指机体的体温过低,如发冷等,热证是指机体的体温过高,如发热等。

3.虚实:虚证是指机体的能量不足,如疲乏、虚弱等,实证是指机体的能量过剩,如咳嗽、胸痛等。

4.湿燥:湿证是指机体的体液过多,如浮肿等,燥证是指机体的体液过少,如干咳等。

中医四诊八纲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经过综合观察、分析,可以快速获取病人的症状表现并进行判断和分类,精准地确定病因,指导医生的治疗方案。

2中医学(四诊八纲)

2中医学(四诊八纲)
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 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舌 诊
舌 诊
• (1)望苔色 • 舌苔之颜色。其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四类。 • 白苔:主表证、寒证 • 黄苔:主热证,里证 • 灰苔与黑苔同类。浅黑苔即称为“灰苔”;深灰苔即称为
“黑苔”。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黄苔转化而成,其中苔质润 燥是鉴别灰黑苔寒热属性的重要指征。 舌苔灰黑而干 ─主里热之重证 ─ 多因里热已极,热炽津 伤所致。 舌苔灰黑而润 ─主里寒之重证─ 多因阳虚寒极,痰饮寒 湿内阻所致。
• 望诊的重点又在于观察目光、表情和动态
望神
• (一)得神:又称有神
表现:目光灵活,明亮有神; 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 肌肉不削,动作自如。
意义:精气充盛,无病。 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
望神
(二)失神:又称无神
1.精亏神衰而失神 表现:两目晦暗,目光无彩;
面色无华,晦暗暴露; 精神萎靡,意识朦胧; 肌肉消瘦,体态异常。 意义:精气虚衰,病情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二节 四诊八纲
一、四诊
• 概述 • 诊法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
望、闻、问、切四诊。通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情 资料,是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
• 辨证,指通过对各种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对
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作出判断,辨识为完整证名 的诊断思维过程
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舌苔 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苔面水分过多伸舌欲 下滴,称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
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 内盛,亦见于胃中有宿食
舌 诊
(二)闻诊

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



寒证和热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辨阴阳盛衰)
寒 证
1.寒证的定义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 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2.寒证的临床表现
怕冷恶寒喜暖,口不渴,面色苍白,肢冷 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润。 脉沉迟。(阳虚)
热 证
1.热证的定义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机能活动过于亢 盛所表现的证候。
4、测知病情的预后:如舌苔的有无、舌形舌态等;
5、判断正气的盛衰:舌红润苔薄润,气血足;
舌淡气血虚;舌光苔无胃气衰败; 舌诊的注意事项:光线、姿势、染苔


听声音:语声: 语声强弱,语音错乱
呼吸: 少气、气粗、哮与喘 咳嗽: 重浊、低微 呕呃、嗳气:高亢而长,低沉而短
嗅气味:口气:臭秽、酸馊、腐臭
八纲辨证
八纲 辨证
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
表证和里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的部位、病情轻重
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皮毛、饥
腠、经络;里:五脏六腑)
表 证
1.表证的定义
表证是指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所致的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
2.表证的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3.表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脉浮为主。 可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
四诊八纲
课堂内容
四诊八纲的概念 四诊八纲的关系 望、闻、问、切的具体内容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 诊断、鉴别和关系

“四诊”的概念
四诊:
是中医的四种诊查 疾病的方法,主要有: 望、闻、问、切。简称 “四诊”。是认识和诊 断疾病的具体手段。通 过“四诊”来收集与病 情相关资料,整理归纳, 以求病本。

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
2、证候表现:恶寒、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 苍白、肢冷倦卧、溲清便溏、舌淡苔白而滑润,脉 迟。
3、病因:
(1)、外感阴寒邪气。
(2)、久病内伤,阳气耗损。
(3)、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
4、分类: (1)、表寒;(2)、里寒;(3)、 虚寒;(4)、实寒
八纲辩证-----寒热
(二)、热证
1、定义:指感受火热阳邪,或阳热亢盛,或阴虚阳亢所 表现出来的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2、病因: (1)、外感热邪。 (2)、寒邪入里化热。 (3)、七情过激,五志化热。 (4)、饮食不节,内生火热。 (5)、房室劳伤,劫夺阴精,阴虚阳亢。 3、辩证要点: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 不安,痰涕黄稠,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而 干,脉数。 4、分类:(1)、实热;(2)、虚热。
3、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 和证候。
主要证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逆, 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
八纲辩证-----相互关系
八纲在运用于疾病的辩证过程中,虽然每一 纲才都有独特的内容,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 1、辨别表里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 2、辨别寒热必须与虚实表里相联系。 3、辨别虚实又必须与表里寒热相联系。
(2)、真寒假热――又称阴盛阳格,由于阴寒内盛,阳气 虚弱已极,阳不制阴虚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顺接而致。 临床上表现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似为热证;但身热 欲加衣被,面红而四肢寒冷,口渴而又喜热饮,馀而不多, 脉大但无力,并且又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等寒象。此是阴寒内盛是真,外呈之热象是假。
气弱懒言,食减倦怠,头晕心慌 胸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
舌淡嫩苔 薄白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八纲-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四诊-八纲-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四诊第七章八纲一.单项选择题1.得神的表现是 A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 B 面色少华,暗淡不荣C 两目晦暗,目无光形D 面色荣润,含蓄不露2.下列哪一项是神气不足的表现A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B 面色无华C 意识模糊D 骨枯肉脱3.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A 气虚证B 血虚证C 阳虚水泛D 血郁4.面色恍白虚浮,则属A 气虚证B 血虚证C 阳虚水泛D 阳虚证5.面色萎黄者多属A 阴寒内盛B 湿热为患C 脾虚湿蕴D 脾胃气虚6.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胸闷痛,则多为A 肝郁脾虚B 热闷心神C 心肾不交D 心阳不振,心血瘀阻7.皮肤粘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斑块,平铺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此为A 疹B 斑C 痈D 湿疹8.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此为A 疹B 斑C 疖D 湿疹9.正常的舌象是A淡红舌,薄白苔B淡白舌,薄白苔C红舌,薄黄苔D绛舌,薄黄苔10.心火亢盛可见A舌尖红,或有糜烂B舌边红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根红绛11. 阴虚火旺可见A舌红少苔少津B舌红苔黄燥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红苔黄腻12.恶寒重发热轻多见于 A 表热证 B 表寒证 C 里热证D 里寒证13.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有少气.自汗的是A 血虚发热B 气虚发热C 阴虚发热D 气郁发热14.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A 太阳病B 阳明经证C 阳明腑实证D 少阳病15.自汗多见于A 气虚证 B 阴虚证 C 阳盛实证 D 湿热证16.瘀血致痛的特点 A 胀痛 B 灼痛 C 刺痛 D 酸痛17.头两侧痛,则病在 A 太阳经 B 阳明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18.有“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A和缓有力B节律整齐C不浮不沉D不滑不涩19.有“神气”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A不浮不沉B和缓有力C从容有节,不徐不疾D尺脉有力,沉取不绝20.有根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A不长不短B节律整齐C柔和有力D尺脉有力,沉取不绝21.病人风寒表实证可见脉象为A浮数脉B浮紧脉C浮缓脉D沉紧脉22.表热证可见脉象为A浮数脉B浮紧脉C浮缓脉D沉紧脉23.沉细数脉的主病是A肝郁气滞B寒凝血瘀C阴虚内热D脾虚湿盛24.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此脉象为A 浮脉B 沉脉C 洪脉D 滑脉25.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的脉象是A 濡脉B 细脉C 弱脉D 微脉26.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的脉象是A 洪脉B 大脉C 滑脉D 弦脉27.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的脉象是 A 洪脉 B 大脉 C 滑脉 D 弦脉28.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的脉象是 A 弦脉 B 紧脉 C 滑脉D 细脉29. 在脉象上,促脉、结脉、代脉的共同点是A 脉来较缓B 脉来较数C 止有定数D 脉来有止30.区别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是A 表证脉象浮,里证脉象沉B 表证为新病,里证为内伤久病C 表证较轻浅,里证较深重D 表证寒热并见,里证寒热独见31.“寒热”是A 辨病因的纲领B 辨正邪的纲领C 辨病位的纲领D 辨病性的纲领32. .阳证一般不出现于下列哪项A 心烦不宁B 淡白舌C 发热口苦D 脉数有力33. “实”的含义主要是指A 体质壮实B 正气旺盛C 阳邪中人D 邪气盛实34.“虚”的含义主要是指A 虚邪中人B 邪气不盛C 正气亏虚D 气血亏虚35.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A 虫积B 痰湿C 血瘀D 津液不足36.下述哪种情况多为虚证A 体质壮实B 病情激剧C 先天不足D 新起暴病37.“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是说明下述哪项A 虚实转化B 寒热转化C 虚实真假D 寒热真假38.月经两月一行的称A 居经B 激经C 并月D 避年39.舌红苔黄而干,主病:A 寒证 B 里热证 C 表热证 D 虚热证40. 脉细数,主病:A 表热证 B 热毒证 C 痰热证 D 虚热证二.多项选择题1.面色发赤所主的病证包括A 热证B 气虚证C 血瘀证D 湿证E 戴阳证2.面色发黄所主的病证包括A 失血证B 亡阳证C 脾虚证D 湿证E 疼痛证3.面色发白所主的病征A 惊风B 虚证C 寒证D 失血证E 气滞证4.面色发青所主的病证A 寒证B 惊风证C 血瘀证D 痛证E 失血证5.面色发黑所主的病征A 肾虚证B 寒证C 水饮证D 血瘀证E 气滞证6.面色发青与发黑所主的病征中相同的是A 寒证B 失血证C 血瘀证D 湿证E 肾虚证7.在疾病状态下,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者,多属A 虚证B 实证C 热证D 阴证E 寒证8.表现为语声低微细弱,懒言而沉静,声音断续者,多属A 实证B 阳证C 虚证D 寒证E 热证9.滑脉多见于 A 痰饮 B 食滞 C 实热证 D 表证 E 妊娠10.涩脉多见于 A 气滞 B 血瘀 C 精亏本 D 痰食内停 E 血少11.细脉的主病有 A 虚证 B 湿证 C 宿食 D 痛证 E 阳热证三.填空:1.四诊合参是指将、、、四种诊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诊断。

中诊--4--八纲辨证

中诊--4--八纲辨证

第5章八纲辨证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八纲辨证的概述二、八纲基本证候(一)表里辨证考纲要求①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②表里同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③表里出入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复习要点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在外部位;里→在内部位。

1. 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1)表证六淫、疫疠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出的轻浅证候的证候是A.风寒表证 B.风热表证 C.暑邪夹湿表证 D.风寒夹湿表证【例2】2004·121X 下列那些是表证的典型症状A. 恶寒发热B. 鼻塞喷嚏C. 恶心呕吐D. 头身疼痛(2)里证外邪由表入里,病位处于表里进退之中。

①表证与里证鉴别【例3】1992·24A 鉴别表证和里证的要点,下列哪一项最主要A. 脉浮或沉B. 舌苔黄或白C. 有无头身疼痛D. 有无恶寒发热E. 有无咳嗽咯痰【例4】1997·24A 辨别表证和里证首先应审查A. 寒热B. 头痛C. 腹痛D. 咳嗽E. 身痛【例5】2008·22A 下列关于表证与里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C.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D.表证舌象变化不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例6】2010·136X 表里辨证主要是辨别A.疾病的性质 B.病位的深浅 C.邪正的盛衰 D.外感与内伤【例7】1999·132X 表证、里证均能出现的临床表现为A.头痛 B.鼻塞 C.咽痛 D.咳嗽2. 表里同病1.A2.AB3.D4.A5.C6.BD7.ACD(二)寒热辨证考纲要求①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②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机制;③寒热错杂的类型和临床表现;④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及其鉴别。

复习要点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阴盛或阳虚→寒证,阳盛或阴虚→热证。

八纲【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八纲【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
(3)虚实真假
• 真虚假实证
例: 腹胀 腹满 腹痛 脉弦— 实证?
假实
伴 声(饭低时后气怯现甚,,)纳呆(面黄时,减舌淡)( 按苔白绵 之—绵 减虚作 )证痛?(无力)
真虚
病机:脾虚,运化功能减退 气机不畅
(真虚)
(假实)
(3)虚实真假
• 真实假虚证
例:神情默默 肢冷 泄泻 脉沉伏— 虚证?
假虚
4、虚实之间的关系
(1)虚实错杂
• 实证夹虚
例:•伤虚暑证夹实 如:•气虚虚实血并瘀重证 面大白热例形神、:体疲大臌消乏渴胀瘦力、,,汗面少出黄气,懒+ 神疲言疲乏+胸乏,胁力脉刺浮痛大,无舌力紫暗
伴腹胀大,腹壁青筋外露
(2)虚实转化
• 实证转虚 如 阳明热证 肝肾阴虚
壮•如虚热心证、气转大虚实汗、(大气渴不、行脉血洪,数血瘀身内体停消)瘦,胸五痹心 面白神疲,心烦悸热怔,忡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胸闷胸痛,痛如针刺,舌紫暗
相兼: 错杂: 转化: 真假:
一、表 里
1、概念: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病势深浅的 一对纲领。
适用范围及意义:外感病
病进
表证(轻、浅)
里证(深、重)
病退
2、比较
表证
里证
概念
六淫从口鼻、 皮毛而入之证
病邪深入于里之证
病位 外感病初期 外感病中后期、内伤病
病因 病机
邪客肌表 正邪相争
外邪入里、外邪直中 七情饮食伤
热邪、阴虚
病机四肢、形阳阳面体气气色受 亏、分遏 虚唇泌甲物 脏腑机二能便清冷舌减、退痰排泄物
阳热亢盛
全阴身虚面阳、亢目分、泌唇物 局部亢 舌进、皮排肤泄物
表现 冷、白、稀、迟 热、红、稠、数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

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的询问以了解病情及有关情况。

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候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体外一切变化的情况。

根据以上四诊合参的原则,不能以一诊代四诊,同时症状、体征与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审察准确,不能草率从事。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

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方向。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

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

疾病诊断简称诊病。

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高度概括,并给以恰当的病名。

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

病案,古称“诊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

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

因此,临床各科都应有完整病历、病案记录。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断学基础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断学基础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疗学基础第一节中医诊疗学概括一、主要内容:中医诊疗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疗、症状鉴识和病案撰写。

本书不设病案撰写的内容。

二、基来源则 ( 一) 审内察外,整体一致 ( 二) 四诊合参 ( 三)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第二节四诊一、望诊望诊分类表现意义望神得两目灵巧,光亮有神;面色荣润,正常人,正气未神:表情自然;伤,脏腑功能未有体态自如,反应敏捷,动作自如;衰,病轻预后好神、语言清楚,意识清楚,面色滋润精充气足神旺失表现:精神委靡,面色无华,两正气已伤,脏腑功神:目昏暗,呼吸气能衰落(虚无微或喘促,语言错杂,形体羸瘦,神、动作困难,反响愚钝,甚则神识精损不清气亏神衰假告急病人出现精神临时好转的临床意义:阴阳格神:设想,临终前先兆(回光返照,拒,阴不敛阳,虚残灯复明)阳外越,阴阳马上神志:久病大病本已失神,但突离决,属病危然神识清醒,眼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语言不休,想见亲人;语言:语言声卑微断续,突然语声清明起来;面色:昏暗无华,而突然两颧泛红如妆;食欲:突然食欲加强。

神乱癫病:痰浊蒙蔽心神:表情冷淡,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狂病:痰火扰心:浮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摔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

望色青色:主寒证、痛苦、血瘀、惊风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望形望形盛气虚:凡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者,多体、体为阳气不足之证;头面强、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小,皮肤干焦,则又。

弱、常有于阴血不足之证;肥、若瘦削已至大肉脱失的程度,每见于精气衰竭的患瘦者。

如“鸡胸”、“龟背”等畸形,则多属先天赋赋不足,常常是肺气耗散,脾胃衰弱,肾精损失的病变望姿“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态异病人卧位,身轻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热、常实证;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委靡者,多为阴、寒、虚证。

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

“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手段。

中医经典《难经》云:“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如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舌象等)、排出物(如痰液、大小便等)及分泌物(如脓液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状态。

所以患者就诊前不要刮舌苔,不要化妆,不要涂指甲油,不吃太冷、太热和容易染色的饮料、食物等,如果染了发应主动告诉医生,以免影响望诊的准确性。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听声音和通过嗅觉闻气味,以了解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诊察病情。

所以患者就诊前不要进食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柑橘、口香糖等,抽烟、饮酒还会使从口腔中出现特殊气味。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就诊前患者应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主要不适和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处理经过及治疗效果等,并如实回答医生的有关询问,如发病前的情况,平时健康状况,月经、生育和家族病史等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

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病人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

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

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中医四诊

中医四诊

• 裂纹舌:舌面上有明显的裂痕。主病:阴 津亏损,血虚不润。
• 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多与 胖大舌同现,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14
• (3)望舌态
• 强硬:热入心包;高热伤津;风痰阻络或中风先兆。
歪斜:中风或中风先兆。主因风痰或痰瘀阻滞。 短缩:常与萎软并见。主病情危重。可因寒凝 筋脉,气血虚衰,热盛津伤,风痰阻络。 吐弄:均为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 已绝。弄舌,动风先兆,小儿智力发育不良。
• 2、小便
• (1)尿量增多:虚寒证、消渴病 • (2)尿量减少:热盛、汗吐下伤津、 肺脾肾 功能失常,气 化不利;
• • • • •
小便短赤而急迫,甚至癃闭,膀胱湿热; 尿道涩痛,湿热下注; 小便量多色清,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遗尿或余沥不尽,肾虚不固; 小便失禁,肾气不固、肾阳虚衰。
• (六)问睡眠
• 1、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表现。多 见于阴血不足,阳热亢盛;痰火食积,邪气干 扰。
• 2、嗜睡,多见于阳虚阴盛、痰湿内阻的病症 。若昏睡见于急性热病者,多属邪入心包、热 盛神昏。
• (七)问耳目 • 1、耳鸣、耳聋:临床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属 肝胆火盛,虚证多属肾虚精亏。 • 2、目眩: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气血 不足,目失所养。 • (八)问经带 • 1、月经:经期、经量、色质,行经腹痛等。 • 2、带下:量的多少,色质与气味。
23
• 4、呃逆与嗳气(噫):均为胃气上逆。依 临床表现,有虚实、寒热、积食、气郁的 不同。
• (二)、嗅气味 • 1、口气 • 2、排泄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带下, 等。秽臭者多为热证,有腥味的多属寒, 奇臭者多为积食。
24
• 三、问诊 • (一)问寒热:询问有无怕冷或发热感。 “寒”有恶寒、畏寒之分;“热”,体温升 高,或体温不高,自觉全身或局部发热。 • 1、恶寒发热:同时出现,外感表证。外邪性 质的不同,寒热有轻重之别。(1)恶寒重发 热轻为风寒表证;(2)发热重恶寒轻为风热 表证。 • 2、但寒不热:只感寒冷而不发热,里寒证特 征。寒邪致病,或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

中医必背歌诀大全

中医必背歌诀大全

中医必背歌诀一、中医基础理论歌诀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基础,脏腑经络要牢记。

阴阳五行是哲学,中医基础从此得。

2.脏腑经络脏腑经络要熟知,生理特点各不同。

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

膀胱三焦胆腑腑,经络系统要记清。

3.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诊断,辨证施治是关键。

望闻问切四诊合,八纲辨证重在变。

阳虚阴虚要分清,实证虚证有区别。

寒热虚实要辨明,施治才能有成效。

二、中药方剂歌诀1.中药基本知识中药种类繁多难,性能功效各不同。

寒凉性热有分别,四气五味要分清。

归经作用有规律,君臣佐使需搭配。

煎服方法要得当,药效才能发挥好。

2.方剂组成原则方剂组成有原则,君臣佐使要得当。

针对病因病机,相辅相成疗效好。

药物用量有轻重,比例适当疗效高。

根据病情和体质,安全有效是目标。

三、针灸推拿歌诀1.针灸基本知识针灸疗法历史长,疗效显著口碑好。

经络腧穴要熟悉,安全操作是关键。

针刺灸法有区别,适应症候要分清。

手法轻重有分别,操作技巧需掌握。

2.推拿基本知识推拿按摩舒筋骨,缓解疼痛效果好。

手法轻重有区别,操作技巧需掌握。

适应症候要分清,安全有效是目标。

四、中医临床歌诀1.内科临床歌诀内科临床多常见,病种繁多难掌握。

辨证施治是关键,方药针灸需合理。

感冒咳嗽哮喘喘,心悸失眠眩晕看。

胃痛泄泻肝病郁,肾虚腰痛关节病。

慢性病证需耐心,调理体质是根本。

2.外科临床歌诀外科临床多手术,掌握技巧是关键。

疮疡脓肿丹毒痈,烧烫伤蛇咬伤虫。

乳腺病肛肠病疝,阑尾炎胆囊炎痈。

中医诊断学问诊中的八纲分析

中医诊断学问诊中的八纲分析

妇科疾病
结合女性生理病理特点,运用 八纲辨证分析妇科疾病的病因 、病位、病性,指导临床治疗 。
儿科疾病
针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运用 八纲理论分析儿科疾病的病因 、病位、病性,为治疗提供思
路。
提高八纲分析能力途径
加强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掌握八纲辨 证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临床实践锻炼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八纲辨证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03
阴阳互损
04
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两种情 况。阴损及阳表现为以阴虚为主 的阴阳两虚证,治疗应以滋阴为 主,兼以补阳;阳损及阴表现为 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治疗 应以补阳为主,兼以滋阴。
阴阳格拒
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种情 况。阴盛格阳表现为真寒假热证 ,需用温热药物破阴回阳;阳盛 格阴表现为真热假寒证,需用寒 凉药物清热泻火。
药物有石膏、知母等。
在调理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以达到
最佳治疗效果。
05
虚实纲领分析
虚实概念及相互关系
虚证
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伤正气 或劳累过度等因素引起。
实证
指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气或脏腑功能失调 ,导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聚于体内所致。
名师指导传承
跟随名老中医学习,传承其宝贵的临 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提升八纲辨证水 平。
跨学科交流学习
积极与其他学科交流学习,借鉴现代 医学的诊断技术和方法,丰富八纲辨 证的内容和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询问患者起病时的症状表现,可以初步判断病邪是在表 还是在里。如起病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多为表证;而 起病时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伴见脏腑症状者,多为里证。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第四章 诊断
四诊与八纲
八纲
八纲:将复杂症状进行归纳分析的一种方 法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表里
病变所在部位
表;指体表;肌肤表面;经络都属表的
范围 外界致病因素叫做淫 六淫风;寒;暑;
湿;燥;火侵害体表而致病 症状是发热;恶
寒;脉浮等 称之为表症
里;指脏腑 Leabharlann 腑的疾病叫里症寒热寒热
是辨别疾病的性质
朱x 男 9岁 两天前恶寒发热;面赤唇红;今起但 热不寒;咳嗽痰黄;鼻煽口干;胸闷;大便干;小便黄 脉滑数;苔黄腻
四诊
望 闻 问 切
望诊
全身望诊 望精神状态;行动表现以判断 病人的体质和疾病性质
局部望诊 面部望诊 和舌诊 面部色诊 面色发青多主风;主痛;面色
发红主热;午后颧红为阴虚内热;面色发 黄属湿热;或血亏;面色苍白为虚症;面色 晦黑为久病;多为重病 面色光泽属阳;面色 枯槁属阴
表寒与表热
表寒
表热 舌尖红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舌苔薄白 身热恶风;有时咽痛口干;苔薄
里寒与里热
里寒 冷等
畏寒;口不渴;腹痛喜热;泄泻;肢
里热
口渴少津;恶热喜凉;眦赤唇红;
烦躁不安;便秘尿赤等
虚实
虚实
指正气与邪气力量的对比
虚 指正气虚
实 指邪气实
虚 一各种功能减退: 食欲不振;语声低微;气短无力; 精神萎靡;消瘦
舌边红;多为风热 苔白滑粘腻;属内有湿痰 或脾为湿困 苔白薄干为伤津;厚白而燥属 实热
黄苔属里热
苔薄黄而润;属热而未伤津 苔黄而厚是胃 有湿热 苔黄而干属热盛 苔黄而腻属湿热; 或有痰湿;食滞 黄薄而干是胃津已伤
灰苔 苔灰而润束里寒 苔灰而干属里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指中医通过望、问、闻、切四诊手段,诊察病情,以及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对病情进行归纳分析和辨别的方法。

性质:望、问、闻、切四诊手段
主要用途。

诊察病情方法
应用领域:中医学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已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

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闻诊: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

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问诊: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

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问诊并有助于他觉症状的发现,问诊的一般内容及主诉大致与西医问诊相同,首先抓住主诉,即病人就诊时自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及时间,围绕主诉的症状,深入询问现病史,则需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搜集资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有所区别。

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

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局部。

从诊察疾病反映在各方面的客观症状、体征,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望、闻、问、切在临床诊察搜集疾病反映的情况时,各有其独特作用,只有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客观地搜集,才能详细地占有材料;四诊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判断。

如果只强调一种诊法的重要而忽视其它,则搜集的材料不够全面,会影响对疾病的正确判断。

八纲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诊断才能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各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一定条件而转化;表证传里为病热加重,里证出表为病势向愈;热证变寒证、实证变虚证多为正不胜邪,寒证变热证、虚证变实证多为正气逐渐恢复。

八纲虽有各自不同的见证,但很少是单纯的、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兼”、“夹杂”的复杂关系,有时还会出现“假象”。

因此,在辨证过程中要认真地调查研究,连贯起来进行思索,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及时掌握疾病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有中肯的分析,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恰当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