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四诊与八纲的辩证关系

合集下载

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



寒证和热证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辨阴阳盛衰)
寒 证
1.寒证的定义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机 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
2.寒证的临床表现
怕冷恶寒喜暖,口不渴,面色苍白,肢冷 蜷卧,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润。 脉沉迟。(阳虚)
热 证
1.热证的定义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机能活动过于亢 盛所表现的证候。
4、测知病情的预后:如舌苔的有无、舌形舌态等;
5、判断正气的盛衰:舌红润苔薄润,气血足;
舌淡气血虚;舌光苔无胃气衰败; 舌诊的注意事项:光线、姿势、染苔


听声音:语声: 语声强弱,语音错乱
呼吸: 少气、气粗、哮与喘 咳嗽: 重浊、低微 呕呃、嗳气:高亢而长,低沉而短
嗅气味:口气:臭秽、酸馊、腐臭
八纲辨证
八纲 辨证
表 里
寒 热
虚 实
阴 阳
表证和里证
表里是辨别疾病的部位、病情轻重
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皮毛、饥
腠、经络;里:五脏六腑)
表 证
1.表证的定义
表证是指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 入机体所致的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
2.表证的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
3.表证的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脉浮为主。 可兼见头身痛、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
四诊八纲
课堂内容
四诊八纲的概念 四诊八纲的关系 望、闻、问、切的具体内容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 诊断、鉴别和关系

“四诊”的概念
四诊:
是中医的四种诊查 疾病的方法,主要有: 望、闻、问、切。简称 “四诊”。是认识和诊 断疾病的具体手段。通 过“四诊”来收集与病 情相关资料,整理归纳, 以求病本。

中兽医诊疗学课件:八纲辩证-理论课

中兽医诊疗学课件:八纲辩证-理论课

第七章辩证证,即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因、病位、病机、病性、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方面情况的概括。

辨证,是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等理论为基础,以四诊所获取的资料为依据,认识疾病、诊断疾病的过程。

症、证、病的基本概念症——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及医生通过四诊获得的异常体征,即“症”包括症状与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象。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

反映出病变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疾病——人体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相争,阴阳失调,产生特殊的病理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

疾病一般包括致病因素、病理性质、临床症状和体征、演变规律及预后等。

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兽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

八纲辨证————纲领证脏腑辨证————具体证(辨别病位)其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

八纲辨证是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对疾病所表现出共性的概括;脏腑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核心,是以脏腑理论为基础的,多用于辨内伤杂病;气血津液辨证是脏腑辨证的补充六经辨证,主要是针对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

卫气营血辨证是针对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外感热病第一节八纲辨证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阴阳又可以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的总纲。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

八纲之间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一、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两个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表--躯壳、腑、经络里--内脏、脏、脏腑表里的狭义性: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骨髓(一)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百度首页|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收藏50辨病论治编辑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目录1概述2与辨证的关系3沿革1概述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

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

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

2与辨证的关系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

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

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3沿革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

中兽医八纲辨证ppt资料

中兽医八纲辨证ppt资料
4.辨寒热,须分清真假,不要为其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只有抓住病证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三、虚实
虚实 性质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成因
一般而言,虚证是正气不足的证候,而实证则是邪气亢 盛有余的证候。
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三、虚实
虚证 性质
虚证是对机体正气虚弱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的概括。 成因
任务2 八纲辨证
一、表里 二、寒热 三、虚实 四、阴阳
八纲辨证
八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 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 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
阴阳两纲可以概括其它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 寒、虚证为阴,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三、虚实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虚实转化 实证转为虚证 虚证转为实证
2.虚实错杂 成因
正邪斗争
一是体虚感受外邪,如素体气虚,复感风寒外邪;
二是邪气亢盛,损伤机体正气,如结症日久不除,耗 伤正气;
三是脏腑功能虚衰,使病理产物留聚体内,如肾虚水 泛。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2.虚实错杂 类型 虚中挟实 实中挟虚 虚实并重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 真虚假实
3.初病表证,继而出现里证,应辨别表证是否已经入里, 查明表证已解或未解。初病里证,继而出现表证,应辨 别是否里证出表,或是又感表邪。
二、寒热
寒热 病性
寒证与热证是概括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的两种证候。
成因 “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阳盛则热”,“阴虚 则内热”。
二、寒热
寒证 性质
寒证就是“阴胜其阳”的证候,或为阴盛,或为阳虚, 或阴盛阳虚同时存在。

中兽医诊疗学课件:八纲辩证

中兽医诊疗学课件:八纲辩证

(三)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表邪入里
• 即表邪不解,内传入里,由表证转化
为里证。
• 多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
治、失治等因素所致。如温病初期,多为表热证,若失 治、误治,则表热症状消失,出现高热、粪干、尿短赤、 舌红苔黄、脉洪数等里热症状,说明病邪已经由表入里, 转化成了里热证。
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
(一) 表证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 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 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1 、表寒证;2、表热证;3、表虚证;4、表实证。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用于分析各种 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 八纲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一、表 里
是辨别疾病病位深浅、病情轻重的两 个纲领。
失调,气血痰食积聚而成。
• 主证:躁动不安,肚腹胀痛,粪便燥
结,呼吸气粗,或肌肤黄肿热痛,神 识不清或惊狂,口色红燥,舌苔黄厚, 脉象沉而有力。
• 治法 攻坚泻实

附:半表半里证
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
段,又称为“少阳病证”。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 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
主证:恶寒,发热,无汗。或咳或喘, 重者肢体酸痛,运动不灵,舌苔薄白, 脉浮紧。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八单元八纲.doc

中医诊断学讲义第八单元八纲.doc

第八单元八纲考情分析此单元的重点在证候的相兼与错杂、证候真假(寒热真假)上,复习时要灵活掌握。

知识要点概述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四诊(掌握辨证资料)―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及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执业2000)-归纳为八类证候。

表里见表2 — 52。

表2-52表证和里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寒热见表2_53。

表2-53寒证和热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虚实见表2 — 54 o表2-54虚证和实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阴阳见表2_55。

表2-55阴证和阳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八纲证候间阴天系1 .证候相兼与错杂(1)证候相兼:在疾病某一阶段,其病位无论是在表、在里,但病情性质上没有寒与热、虚与实等相反的证候存在。

八纲辨证在临床上常见的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如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为表实寒证助理2002丿2003/ 2004);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额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里虚热证。

(2)证候错無疾病某一阶段,不仅表现为病位的表里冋时受病,而且星现寒、热、虛、实性质相反的证候(助理2002 / 2004)。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1)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

其产生机制,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又称“阴盛格阳”。

(2)真热假寒:是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执业2001 / 2003〉。

其产生机制,是由于阳热内盛,格阴于外,又称“阳盛格阴”(助理200Q/ 20O1 / 2002 /2003 / 2004)°。

中医学 四诊八纲精品PPT课件

中医学 四诊八纲精品PPT课件

2 形态:阳证
阴证
痹证
萎证
(四)望头颈、五官
1 望头颈与头发 (1)望头颈 (2)望头发 2 望五官 (1)望眼 (2)望鼻 (3)望唇口 (4)望龈、齿
(五)望皮肤
1 形色变化 2 望斑疹
(六)望舌
1 望舌质 2 望舌苔 3 望舌的临床意义 4 望舌的注意事项
1 望舌质
弱得病人。
有神、失神的比较
目睛
神志
动作
有神 失神
明亮、黑 白分明、 运动灵活
晦黯、瞳 仁呆滞
清楚
不清、精 神委靡, 甚则昏迷
反应灵敏、 活动自如、 呼吸均匀
反应迟钝、 呼吸气微、 循衣摸床、 手撒遗尿
(二)望色
1、白色:主虚寒、虚证。 2、黄色:主湿证、虚证。 3、赤色:主热证。 4、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四) 问饮食与口味
食欲与食量:了解患者的食欲状况,进食多 少,对于判断其脾胃功能以及疾病的预后 转归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口渴与饮水:口渴与否,常反映人体津液的 盛衰
口味:主要询问患者口中异常气味与味觉.
(五)问睡眠
失眠 嗜睡
(六)问二便
大便:便秘
泄泻
小便:尿量增多
尿量减少
淋证
遗尿
寒证:舌淡紫或青紫湿润为 寒凝血瘀
瘀血:舌见紫色斑点、斑块
(2)望舌形
胖大舌——主虚证、心脾热盛、中

瘦薄舌——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裂纹舌——主热盛伤津、气血不足
齿痕舌——主脾虚湿盛
芒刺舌——主脏腑热盛(心火亢盛、
胃火炽盛)
(3)望舌态
强硬舌——热入心包、中风征兆 痿软舌——气血虚极、阴亏已极热灼津液 颤动舌——气血不足、热极生风、肝风内动 歪斜舌——风邪中络、风痰阻络 吐弄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小儿智力发

八纲【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八纲【中医基础理论+四诊】
`
(3)虚实真假
• 真虚假实证
例: 腹胀 腹满 腹痛 脉弦— 实证?
假实
伴 声(饭低时后气怯现甚,,)纳呆(面黄时,减舌淡)( 按苔白绵 之—绵 减虚作 )证痛?(无力)
真虚
病机:脾虚,运化功能减退 气机不畅
(真虚)
(假实)
(3)虚实真假
• 真实假虚证
例:神情默默 肢冷 泄泻 脉沉伏— 虚证?
假虚
4、虚实之间的关系
(1)虚实错杂
• 实证夹虚
例:•伤虚暑证夹实 如:•气虚虚实血并瘀重证 面大白热例形神、:体疲大臌消乏渴胀瘦力、,,汗面少出黄气,懒+ 神疲言疲乏+胸乏,胁力脉刺浮痛大,无舌力紫暗
伴腹胀大,腹壁青筋外露
(2)虚实转化
• 实证转虚 如 阳明热证 肝肾阴虚
壮•如虚热心证、气转大虚实汗、(大气渴不、行脉血洪,数血瘀身内体停消)瘦,胸五痹心 面白神疲,心烦悸热怔,忡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胸闷胸痛,痛如针刺,舌紫暗
相兼: 错杂: 转化: 真假:
一、表 里
1、概念: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病势深浅的 一对纲领。
适用范围及意义:外感病
病进
表证(轻、浅)
里证(深、重)
病退
2、比较
表证
里证
概念
六淫从口鼻、 皮毛而入之证
病邪深入于里之证
病位 外感病初期 外感病中后期、内伤病
病因 病机
邪客肌表 正邪相争
外邪入里、外邪直中 七情饮食伤
热邪、阴虚
病机四肢、形阳阳面体气气色受 亏、分遏 虚唇泌甲物 脏腑机二能便清冷舌减、退痰排泄物
阳热亢盛
全阴身虚面阳、亢目分、泌唇物 局部亢 舌进、皮排肤泄物
表现 冷、白、稀、迟 热、红、稠、数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n 寒实 骨节寒痛,身痛筋挛,腹痛拒按, 喜热。痰多稀白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表实与表虚
n 表实 n 表虚
表症无汗。 表症有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阴阳
n 阴阳为八纲中的总纲。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
n 表,实,热症属阳。 里,虚,寒症属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里寒与里热
n 里寒 畏寒,口不渴,腹痛喜热,泄泻 ,肢冷等。
n 里热
口渴少津,恶热喜凉,眦赤唇
红,烦躁不安,便秘尿赤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虚实
n 虚实
指正气与邪气力量的对比。
n
虚 指正气虚。
n
实 指邪气实。
n 虚 (一)各种功能减退: 食欲不振,语声低微,气短 无力,精神萎靡,消瘦。
(二)症状不剧烈: 发热不高,畏寒较轻,口渴不
思多饮,腹痛绵绵不止,腹泻不急迫,痛而喜按,食后 稍安等。
(三)病情迁延,不易痊愈,劳累后加重,愈后 易复发。
(四)对补药效果好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医四诊八纲诊断
n 实 (一) 邪气(致病因素)胜过正气 。
(二) 脏腑中停滞了异常物质, 如痰,饮,瘀血,气郁,虫等。痛而拒按 ,有时有征瘕积聚。
n 舌体 指整个舌头的状态。
n 软:柔软灵活是无病的特征。
n 硬:脏腑皆热,心热重的象征。舌体板硬属病危 。
n 胀:舌体胖大而胀,多由水湿,痰饮或由湿热上 犯而成。
n 瘦:舌体瘦小。多属心脾虚,或心血不足。
n 缩:舌体缩短,不能伸出。多属危症。

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

“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手段。

中医经典《难经》云:“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如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舌象等)、排出物(如痰液、大小便等)及分泌物(如脓液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状态。

所以患者就诊前不要刮舌苔,不要化妆,不要涂指甲油,不吃太冷、太热和容易染色的饮料、食物等,如果染了发应主动告诉医生,以免影响望诊的准确性。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听声音和通过嗅觉闻气味,以了解病体发出的各种异常声音和气味,诊察病情。

所以患者就诊前不要进食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柑橘、口香糖等,抽烟、饮酒还会使从口腔中出现特殊气味。

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就诊前患者应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主要不适和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处理经过及治疗效果等,并如实回答医生的有关询问,如发病前的情况,平时健康状况,月经、生育和家族病史等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

脉诊是按脉搏,按诊是在病人身躯上一定的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的内在变化或体表反应。

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

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

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察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老中医教你学四诊八纲辩证技巧歌诀

老中医教你学四诊八纲辩证技巧歌诀

老中医教你学四诊八纲辩证技巧歌诀八纲辨证总纲领百病有因各不同脏腑辨证是核心气血津液辨分明外感热病层次辨判断疾病证侯型八纲辨证-表证表证邪犯肌表证鼻塞流涕头身痛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发热恶寒有无汗咳嗽苔白脉浮升里证里证表传或内生病位深在于内中脏腑气血病属里凡非表证皆包容寒证寒证感受寒邪证阳虚阴盛寒内生恶寒喜暖四肢冷面色苍白便溏清口淡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迟紧绷热证热证感受热邪证或为阳盛阴虚成躁烦口渴喜冷饮发热喜凉面目红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黄脉数洪虚证虚证正气虚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形瘦神靡泛力气气短懒言眩晕悸汗出欲卧便溏利舌质淡嫩脉虚细实证实证邪气有余盛正气未衰能抗争呼吸气粗语长重胸腹胀满拒按痛热烦便秘尿赤涩舌老苔厚脉实雄阴证阴证闭目羞见明神静懒言气微轻喜热恶寒四肢冷大便自利小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阳虚寒盛虚寒征阳证阳证开目欲见明神烦多言气粗宏壮热恶寒渴饮冷便秘尿赤面目红舌红苔黄脉洪数阳气亢盛实热征阴虚证阴虚形瘦眩失眠口燥咽干五心烦颧红唇赤潮热汗脉搏细数舌绛干阳虚证阳虚神疲乏力气口淡不渴便溏利畏寒肢冷蜷卧睡面白舌淡脉迟虚亡阴亡阴阴液衰竭征汗多粘湿手足温渴喜冷饮气粗急舌红绛干脉细频亡阳亡阳阳气已衰竭汗多冷清肢冷厥口淡不渴气微弱舌质淡润脉微绝病因辨证-六浮病辨证伤风发热汗恶风喉痒咳嗽头晕痛伤风病证舌苦薄白脉浮缓风疹时发时隐踪或皮瘙痒无定处或为游走关节痛寒邪病证表寒发热恶寒风无汗头身骨节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直中吐泻腹冷痛暑邪病证(1)暑温暑温高热烦渴汗头痛气粗短赤便舌红苔黄脉洪数或为短气神疲倦或为抽搐牙关紧或反张弓神昏谵(2)中暑中暑感受暑邪病突然发生头晕痛胸闷恶心时呕吐口干渴饮体倦松甚则昏仆不省人发热烦渴大汗生或身无汗肢厥冷或兼抽搐反张弓湿邪病证湿侵头重肢体倦二便不爽口中淡胸闷纳少腹胀满关节疼痛重着酸舌苔白腻脉濡缓或为浮肿女带缠燥邪病证(1)凉燥凉燥恶寒热无汗头痛不渴口鼻干舌淡苔白脉浮弦鼻塞咳嗽少有痰(2)温燥温燥发热微恶寒鼻咽干燥口渴烦舌红苔黄脉浮数干咳稠粘带血痰火证壮热恶热烦口渴尿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实数吐衄便血昏发斑七情病的辨证-喜伤证喜则气渙伤心气神不守舍人自迷精神恍惚举止乱语无伦次脉虚细怒伤证盛怒伤肝气上逆头晕目眩面目赤甚则昏厥或呕血怒后情志多抑郁胸胁胀满脉弦硬急燥易怒善太息忧伤证忧愁过度伤肺脾情志沉郁乏力气纳少便溏脉虚缓少气咳嗽痰清稀思伤证思则气结伤心脾食少便溏乏力气失眠健忘心惊悸形体消瘦脉沉细悲则气消心肺虚意志消沉常哭泣面色惨淡脉细弱少气懒言汗湿衣恐伤证恐则气下伤心肾怵惕不安常独居如人将捕惶恐惧二便失禁脉沉抑惊伤证惊则气乱心惊悸惊慌失措睛不移举止失常脉动乱口不能呼神志迷脏腑辨证-心阴虚证心阴虚证心悸烦少寐多梦潮热汗舌红少津脉细数尿黄便秘口咽干心血虚证心血虛证心悸忡失眠健忘眩晕朦舌质淡白脉细弱唇面淡白无华容心气虚证心气虚证心悸动体倦乏力自汗生神疲气短劳累重舌质淡嫩脉细松心阳虚证心阳虚证心悸空形寒肢冷自汗生胸闷气短劳累重舌淡脉微结代停心火上炎心火上炎心悸烦口舌生疮夜难眠舌红苔黄脉滑数唇红面赤口渴干心血瘀阻心血瘀阻心悸痛痛剧肢冷唇甲青舌质暗红有瘀点脉搏细涩结代停痰迷心窍痰迷心窍失清灵神情痴呆意朦胧脉滑舌淡苔白腻呕痰喉中有响鸣痰火扰心神错更哭笑无常不识翁舌苔黄腻脉滑数狂躁妄动面赤红小肠实热小肠实热心热烦面红唇赤口淡干舌红苔黄脉弦数小便短赤淋涩艰小肠气痛小肠气痛疝胀痛时急时缓结滞凝舌苔白滑脉弦迟得热痛缓寒剧痛肝气郁结肝气郁结脉弦硬失调胸胁乳胀痛抑郁寡欢常唉叹月事不调或聚癥肝火上炎肝火上炎目赤红急躁易怒头昏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口苦便秘尿赤癃肝阴亏虚肝阴亏虚眼涩蒙五心烦热盗汗生舌红少津弦细数口苦尿黄胁肋痛肝血亏虚肝血亏虚眼昏蒙头晕面白无华容舌质淡白脉弦细胁痛经少或闭经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易躁怒头痛眩晕面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数尿黄便秘咽干痛肝阳化风肝阳化风头晕痛肢麻手颤步不正言謇舌红脉弦数甚则昏仆或中风肝胆湿热肝胆湿热郁热蒸身目尿黄呕恶生舌苔黄腻脉弦数寒热口苦胁肋痛或为睾肿囊湿疹或见带下黄浊浓胆郁痰扰胆郁痰扰胸胁满口苦欲呕头晕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烦热难寐悸不宁。

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学》要点

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学》要点

执业兽医考试《中兽医学》要点————————————————————————————————作者:————————————————————————————————日期: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第一章阴阳五行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的含义(二)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2、阴阳的互根3、阴阳的消长4、阴阳的转化二、五行(一)五行的概念1、五行相生:木→ 火→ 土→ 金→ 水→ 木2、五行相克:木→ 土→ 水→ 火→ 金→ 木3、五行相乘:(1)五行相乘: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2)五行相侮:相侮即反克。

第二章脏腑一、五脏:心,肝,脾,肺,肾(一)心1、心主血脉2、心藏神3、心主汗4、心开窍于舌: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二)肺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4、肺开窍于鼻。

(三)脾1、脾主运化2、脾主统血3、脾主肌肉及四肢。

4、脾开窍于口:脾有湿热,口唇红肿,脾经热毒上攻,口唇生疮。

(四)肝1、肝藏血①肝血不足,血不养目,发生目眩、目盲,血不养筋,筋肉拘挛或屈伸不利②肝不藏血,引起精神不安或出血。

2、肝主疏泄(1)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2)保持精神活动正常3、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四肢拘急,或萎软无力,伸屈不灵;或角弓反张4、肝窍于目(五)肾:肾为先天之本1、肾藏精2、肾主命门之火肾阴虚----内热肾阳虚----形寒肢冷3、肾主水4、肾主纳气5、肾主骨、生髓、通于脑6、肾开窍于耳,司二阴:肾阳不足,尿频繁、阳萎;肾阳不足阳虚火衰落,便秘或便溏等。

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第三章气血津液一、气气指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它的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

气的功能:具有生化、推动和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推动脏腑,经络的活动等。

13四诊4及八纲辨证-PPT课件

13四诊4及八纲辨证-PPT课件
以腹痛喜按,肠鸣泄泻及阳虚寒象为辨证要点。
13四诊4及八纲辨证
沉迟脉:主里寒症。 沉缓脉:主气虚湿阻。 沉弦脉:主肝气郁滞,或水饮内结。 沉紧脉:主里实寒。 沉涩脉:主气滞血瘀。 弦紧脉:主寒痛。 滑数脉:主痰热,或实热证。 细数脉:主阴虚内热。 弦滑脉:主痰食积滞。
真脏脉
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脏气衰败的表现。 如: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等
诊妇人与小儿脉
脉症顺逆与从舍
舍脉从症 舍症从脉
第六章 辨证
辨:辨别分析,证:证候 辨证: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有许多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等。
第一节 八纲辨证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通过八纲辨证我们可以:
•辨别病位--表里, •分清病性--寒热, •分辨邪正盛衰--虚实, •概括疾病类别--阴阳。
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 渴,面色苍白,肢冷倦卧,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
(二)热证:
定义: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机体活动 亢进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 红目赤,烦躁不宁,鼻涕黄稠,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三)寒热证的鉴别
要点: 寒热、面色、口渴 四肢、二便 舌象、脉象
不同之处: 心血虚+面唇、爪甲及舌质的淡白。 心阴虚+阴虚内热(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 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
三、心火炽盛
以心、面、舌、脉的实热表现为辨证要点。 (1)火邪扰心,心神不宁——轻则心烦失眠, 重则神昏、狂躁谵语。 (2)面、舌、脉见症——面赤,口舌生疮,舌 尖红赤,脉数等。 ( 3)实热症状——口渴,便秘,溲黄,出血 。

中兽医辩证

中兽医辩证
6
• (一)表证 病位在肌表 病位浅 一般是外感 一 表证 病位在肌表,病位浅 病位浅,一般是外感 病的初始阶段,六淫外邪从皮毛 六淫外邪从皮毛、 病的初始阶段 六淫外邪从皮毛 、 口鼻侵 入机体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 入机体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 , 具 有发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有发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 证候 发热 恶寒 被毛逆立、寒颤 舌苔薄 证候:发热 恶寒(被毛逆立 寒颤) 被毛逆立、 脉浮等症状为主, 并常伴有咳嗽、 白 、 脉浮等症状为主 , 并常伴有咳嗽 、 鼻流清涕等症状。 鼻流清涕等症状。
16
三、虚 实
• 是辨别畜体正气的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纲 领。 • (一)虚证 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 一 虚证 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 • 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毛焦体瘦 、 耳耷头低 、 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毛焦体瘦、 耳耷头低、 精神倦怠、 卧多立少、 口色淡白、 无苔、 精神倦怠 、 卧多立少 、 口色淡白 、 无苔 、 舌 质如棉、 舌无苔、 脉虚无力、 质如棉 、 舌无苔 、 脉虚无力 、 有时还有易出 粪便稀薄、 虚喘等。 汗、粪便稀薄、尿频或失禁 虚喘等。 • 虚证有表虚、里虚之分, 里虚又有阴虚、阳 虚证有表虚、里虚之分, 里虚又有阴虚、 气虚、 虚、 气虚、 血虚之分 。
10
• 3.里虚 多由劳役过度或饮喂不足 或老弱体 . 多由劳役过度或饮喂不足;或老弱体 大病久病之后,或病中失治 误治;或先天 或病中失治、 虚,大病久病之后 或病中失治、误治 或先天 不足所致。里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 不足所致。里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以及脏腑功能不足。 以及脏腑功能不足 。 病畜主要表现毛焦体瘦 、 耳耷头低、 精神倦怠、 卧多立少、 耳耷头低 、 精神倦怠 、 卧多立少 、 口色淡白 无苔、舌质如棉、脉沉无力等。 无苔、舌质如棉、脉沉无力等。 治宜补虚 • 4.里实 多由外邪入里或气滞、血瘀等停留所 多由外邪入里或气滞、 . 病畜主要表现肚腹胀满、腹痛起卧、 致。 病畜主要表现肚腹胀满、腹痛起卧、呼 吸气粗、粪便秘结、 尿淋涩不通、 吸气粗、粪便秘结、 尿淋涩不通、口色红燥 舌苔黄厚、脉沉有力、 舌苔黄厚、脉沉有力、 治宜攻下 。

中医-四诊八纲(1)

中医-四诊八纲(1)
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
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
三、问 诊
(1)问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 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
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或半表半里证。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多为表热证;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称寒热往来,多为半表半里证。 ②发热不恶寒,多为里热证。 高热、口渴,尿赤,便秘,为里实热证; 久病潮热,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多为阴虚内热证。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 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 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 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 虚。
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 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面色 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证,瘀血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 虚
三、望形态 望形态 外形与五脏相应,一般地说,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
五脏衰弱的外形也衰弱。 1.体形结实,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表示体格强壮,正气充盛;
二、闻 诊
(一)闻声音
1.发声: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 小儿阵发惊呼,发声尖锐多为惊风。
2.语音:声高有力,前轻后重,多为外感病;声音低怯,前重后轻,多为内伤。 说话多而声音有力,多属实热;说话少而声音低微,或说话断续不接,多属 虚寒。说话声高有力,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为“谵语”属实证;发音无 力或不接续,语言重复,神疲不力,为郑“声”,属虚语;自言自语,见人 便停目,为“独语”,属心力不足。语言塞涩多为中风。

四诊八纲八法

四诊八纲八法

四诊八纲八法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所谓“四诊”、“八纲”和“八法”理论。

“四诊”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脉)”四诊合参来判断病情。

八纲辨证,即是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辨证的过程,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等理论为依据,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推理、判断、辨明其内在联系,以及各种病变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辨证是认识疾病,论治是针对病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症”是指单个的症状,中西医认识是一致的,如头痛,发热,咳嗽,心慌,恶心等。

“病”,是指病名,中医所说的病名中只有少数与西医病名是一致的,如麻疹,白喉,破伤风,哮喘,痢疾,中暑等,而大部分的叫法是不同的。

由于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的基础上,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化验检查;中医认为疾病是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临床辨证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舌象、脉象等),诊断时不一定要确定病名,而是要明确是什么“证”。

“证”,即证据、证候的简称,它不单纯是症状或主观感觉,而是一组征候群,也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

“证”是一组特定的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等),并包含着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状况等方面的综合概念。

“证”是从分析症状和体征着手,归纳成为比症状更能说明疾病本质的概念。

中医辨证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诊”与“八纲”的辩证关系
由于动物体是一个表里相连,内外相应的有机整体。

因此内脏的病变,也可以从五官九窍,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运用四诊,诊察动物在疾病过程中所显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就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为辩证论治提供依据。

诊法是获取病畜病史,症状和病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方法。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简称“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在临床运用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

病症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纲领,在中医学上称为“八纲”,这是人们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的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

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诊断病症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纲领其实就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通常会采用望法察口色,观察家畜的舌质,舌苔,口津,口气,尿液颜色,感觉脉象等等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同时可判断其是属于那种证候。

比如,通过观察,犬舌苔薄白,脉浮,被毛逆立,打寒战(恶风寒),可见其流清涕,咳嗽,可判断其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具有表证。

寒证的一般症状是口色淡白或清淡,口津滑利,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而冷,四肢发凉等,有时还有恶寒,被毛逆立,肠鸣腹痛的症状。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寒症。

热证的一般症状是口色红,口津减少或者干黏,舌苔黄,脉数,尿短赤,粪干或泻痢腥臭,呼出气热,身热,有时还有目赤,气促喘粗,贪饮,恶热等症状。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热症。

虚症的一般症状主要表现是口色淡白,舌质如棉,无舌苔,脉虚无力,头低耳耷,体瘦毛焦,四肢无力。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虚症。

实证的一般症状主要表现是高热,烦躁,喘息气粗,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少或淋漓不通,舌红苔厚,脉实有力等。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实症。

阴证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体瘦毛焦,倦怠肯卧,体寒肉颤,怕冷喜热,口流清涎,长鸣腹泻,尿液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阴症。

阳证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精神兴奋,狂躁不安,口渴贪饮,耳鼻肢热,口舌生疮,尿液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数有力,腹痛起卧,气急喘促,粪便秘结。

如病畜出现具有这些症状,则可判断其具有阳症。

在外科疮痈方面,凡红,肿,热,痛明显,脓液粘稠粘稠发臭者,均系阳证的表现。

其余三诊法辅助望诊所掌握的病症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纲领进行整体辨证,从而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总的来讲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获得患病动物的所有症状,然后进行整体综合辨证,从而判断出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为论治提供合理地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