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合集下载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

当有一天发现我们自己的脸面丢了,那就像树没有皮一样展露在人们面前,树也许不会有多大损失,而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恐怕就不会只是如同一张树皮一样了,而会涉及到我们的尊严和内心精神情感,也许我们会因为自己的“面子”而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相提并论,甚至可以为了“面子”而将自己的生命放之于外,尤其是在一个看重个人名声和地位的中国社会来说,每一个人都对“面子”特别看重,尤其是对于那些身居要职、地位显赫,社会影响力巨大的人群来说,就更显重要,对于一般的社会民众来说,“面子”问题也是他们生活中和精神支撑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种精神和情感的表现,首先是从我们的面部开始的。

面部代表着人们对于现实和环境的真实感悟和体会,更是人们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自信与荣光的来源。

而当有一天我们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面部似乎不听自己的使唤,自己掌控面部已经成为了近乎一种奢望之时,可曾想过我们的“面子”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是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和不屑一顾而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我们对于“面子”问题过于看重而忽视了对于它的合理经营呢?每当我们看到因为“面子”而失去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人时,不禁为之感叹和惋惜,同时提出疑问,“面子”问题真的那么重要吗?每当看着因为面瘫而面部发生病变,嘴眼歪斜,肌肉抽搐等时,难以名状的感受会随着我们的进一步体会和感受而变得更加真切、难忘。

当我们与其进行深深交流之后,我们才感觉到:因面瘫而引起的“面子”问题对于他们有多么影响巨大。

面瘫让他们在失去应有的尊严和自信之际,也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现实的各种不如意:职场中人因为面瘫而失去了心仪的工作,年轻的帅小伙因为面瘫而不得不与心仪的女子分开,官场人士因为面瘫而失去了一次晋升的机会······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面瘫疾病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又一个不幸和遭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尊严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面子”对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要?

“面子”对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要?

“面子”对于中国人为什么这么重要?面子其实是一种畸形自恋有一个话题中国人总是会提起,那就是面子。

中国人特别喜欢维护面子,又特别善于委屈“里子”。

几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小品《有事您说话》,是郭冬临演的。

我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男主角为了讨一个好人缘,也为了显示自己人脉广,“面子大”,大半夜去给人排队买火车票,买回来还说这是我通过关系拿的,别人送给他一堆没用的牙刷什么的,他也当成礼物收下。

其实他自己知道这种关系是不对等的,可还是接受了。

这种为了让面子好看,让“里子”特别受伤的情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说不敢去拒绝人,做不到的事情也硬生生地答应下来,等等。

这种现象如此普遍,因此无论是国内的心理学家还是国外的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国人心理的时候,都会把“面子心理”列在第一位。

面子到底是什么呢?它代表什么呢?之前,我讲过“真自我”和“假自我”,有人以为面子就是经典的“假自我”的表达,但这样的表达还不足以表达面子的重要,因为有时候,面子是一个很致命的东西。

在电影《杀死比尔2》中,有一个情节:白眉道长向少林寺的方丈打招呼,结果少林寺的方丈没理他,后来白眉率人血洗少林寺。

这个情节对于面子的表达十分到位。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面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不给别人面子,可能后果会非常严重。

我自己也遇到过一件小事: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来听我的课,之后半年都没怎么理我。

但我一直没有觉察,在人际交往上我是比较心思简单的。

后来他实在忍不住说,武老师你知道吗,我对你很生气。

我说我真不知道啊,你告诉我我哪儿惹你了。

他说,课间有一个同学过来找你提问,我就作为第二个提问者在旁边排队等着,结果你回答完前面的问题,又去回答其他人的问题,我在旁边等了好一会儿你都没理我,我觉得你严重地忽视了我,我很愤怒,决定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我这才明白,在他的感知里,他觉得我没给他面子。

这两个故事说到面子的核心本质:面子就等于尊严,甚至等于存在感;如果你不给我面子,我就要死了,我恨不得你去死,严重到这种程度。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例子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例子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例子
1. 礼仪和社交场合:在中国文化中,礼节和社交仪式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给对方礼物或红包,以显示互相尊重和赞赏。

同时,人们也会注重自己的仪表和言谈举止,以保持面子和表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2. 家庭和亲戚关系:在中国文化中,家庭和亲戚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追求家庭的荣誉和地位,努力工作和拼搏,以便能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尊严,从而增加自己的面子。

3. 饮食和款待:在中国文化中,饮食和款待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用一些昂贵的食材和菜肴来招待客人或亲戚,以显示家庭的财富和地位。

同时,如果客人不吃或不喝,这也可能会导致主人的面子受损。

4. 社会职称和称号:在中国文化中,社会职称和称号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追求自己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努力获得各种称号和奖励,以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加受到尊重,从而增加自己的面子。

5. 送礼和接受礼物:在中国文化中,送礼和接受礼物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通常会选择一些贵重的礼物来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关心,以赢得对方的欢心和尊重。

同时,如果对方拒绝或不接受礼物,这也可能会让送礼人失去面子。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

中国人为什么死要面子,说的太好了!所谓面子也即脸面,是一个人被周围社会认可、接受的一种标志。

有的中国人特别讲究面子。

他们甚至宁可不讲法律、法规、不讲纪律、制度,不讲诚信、道德,也要讲究面子。

俗话说,面子大如天,面子无小事;死要面子活受罪;骂人别揭短,打人别抓脸;人要一张脸,树要一张皮;而一个人一旦失了面子就会被人耻笑,被人瞧不起。

失去面子的一方也会从此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心存芥蒂。

中国人眼里的面子,内涵非常丰富,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一是涉及个人的尊严问题;二是涉及个人的人格问题;三是涉及家族以及身后的社会背景问题;四是涉及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地位、成绩的认可问题。

因此,在古老的中国,在传统观念面前,面子是相当重要的,个别时候甚至高于生命的价值。

比如,张三殴打了李四,李四到有关部门状告张三,于是张三和李四开始了调动身后的社会关系。

张三找了在县城工作的叔叔,李四找了在省城工作的姑姑。

张三的叔叔通过关系给派出所所长打了电话,李四的姑姑通过关系给公安局的副局长打了电话。

他们都希望派出所能够倾向自己的一方,能够对自己关照的人网开一面。

如果处理结果不满意就觉得失了面子,从此心中结下梁子。

比如,王五的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为了上重点高中,就通过关系找到了文教局局长,局长给重点高中的校长打了电话。

如果校长没有给面子,那问题(加微信号tydhl4为好友,朋友圈文章更有种、有料。

)就大了,以后,校长再找局长办事,嘴都张不开。

所以聪明的校长都会给自己留着一些名额、指标,专门等着面子大的人来说情。

比如,农民丁一要在县城买房子,就找到了在城建局当副局长的老乡。

老乡副局长给开发商打了一个电话,一般的开发商都会给个面子,少则一套房便宜了一、二万,多的能够便宜个三、五万。

如果有那个开发商不给这个面子,那以后有什么事儿也必定疙里疙瘩。

如果给了这个副局长面子,没有给那个副局长面子,更要得罪人。

比如,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嫖客,拟定罚款3000元,当事人就开始四处找关系,先是找乡长,派出所民警天天在乡政府吃饭,所长无奈只好给了500元的面子,罚款降至2500元;当事人又找了公安局的副局长,没办法只好又降了500元,罚款改成2000元;万万没有想到当事人又找了一名副县长,再降500元,罚款只好改成1500元。

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共5篇)

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共5篇)

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共5篇)第一篇: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爱面子是中国人的一大习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了生活中的前规则,貌似你无法把它怎么样。

它是那么的根深蒂固,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细胞当中,而无法根除。

无论是中外的思想家,对中国人爱面子都提出过个人的看法,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于是。

中国人爱面子已成定论,但中国人为什么爱面子却众说纷纭。

每一个解释都似乎很有道理,却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面子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的爱面子?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爱面子的具体表现吧!有人写到:“若把文化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那么‘爱面子’‘要脸面’算是中国人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的最基本成分。

当有人向我们借钱的时候,我们心里很不情愿借给他,但我们总会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拒绝他呢?因为我们爱自己的面子,也要保住他人的面子。

我们找人办事的时候,总会说给个面子吧!好像面子比命还重要。

多日不见的几个朋友相约在餐馆聚餐,每一道菜,大家都不愿吃最后一筷子,所以每一个盘子里都是一样的要剩一些菜,‘金银小馒头’要剩一二个,朋友都说吃不下了,不能再吃了,可我觉得自己还未吃饱,想吃,却拿不动筷子。

那种虚伪真的难受,问自己,你有挥霍粮食的资本吗?为了脸面克肚子,值吗?因为爱面子,攀比在中国一直很是流行,大到城市建设,小到吃饭穿衣,动辄国际名牌,张口世界第一,就是家里养一条狗,还要经常拉到一起溜溜,溜的过程是比较的过程,但凡能找出一星半点自己的狗胜于他人的狗的地方,狗不知道有没有感觉,养狗的人顿时就觉得很有成就感,往往会面色潮红,艳若桃花,而失败者则垂头丧气,恨狗不成钢。

生儿育女就更不用说,父母再累死累活,都不能让儿女在人面前矮一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孩子’。

一旦孩子考个大学啥地,就跟母鸡变凤凰,是很能光宗耀祖的事情,大肆张扬一下,老少脸上都有闪光了。

爷爷们,一代一代经常讲:人有脸,树有皮;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

中国人际交往中的面子问题有哪些一、一些关于人际交往中面子的概念1.“讲面子”在中国人们会在任何一个情况下顾及到面子的问题。

这一点很好地体现在中国人很重视年龄的差距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上。

人们总是很在意自己在跟人交流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有很多“面子”的人不仅享有别人的尊敬,同时他们还拥有一些特权。

2.爱面子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

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众所周知的。

在中国的文化里,一个不重视的“脸面”的人是一个有缺陷的人,因为这人既没有道德感,也没有羞耻感。

同时代的人不愿意与他为伍,社会也会把他孤立。

因此“不要脸”是一句很严重的骂人的话了。

3.给面子人们不仅可以“得到面子”,同时还可以“给面子”。

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尊重、恭维奉承、赞赏、认可、好感,实现其愿望来“给别人面子”;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比方说不在第三者面前提起别人的错误或是无能,或者是干脆不会在公共场合下做使某人感到难看之类的事情。

二、三个关于中国人际交往中文化的概念1.一致性文化《论语》中说:保持和谐是保障社会秩序的第一要素。

保持和谐是人际关系中的最高准则。

[2]因此,能够保持上下平衡的和谐型会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这也与孔子的思想有关,中庸、有度。

孔子认为:人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独立体,他们生活在一个个不同的关系网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社会的中心,家庭。

2.地位文化中国社会曾经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建立在等级制度下的社会。

因此等级制度,或是等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因此一个人的“面子”也是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说明,“面子”,是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

在中文里可以这么说:某个人面子大,面子小,通常来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人享有的声望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一个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的人,同样也会拥有很大的“面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为了保持他在公共场合下的形象、尊严、声望或者是名誉而努力。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中国人的面子观念第一篇: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

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

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

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

”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撼”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故宫博物院6日通过微博就其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

故宫在这份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

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前段时间故宫失窃案可以说是震惊全国,之后的这出闹剧却又不得不让人哭笑不得。

简简单单的一个错别字,却折射出来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在错别字被指出来时,故宫觉得会很丢面子,于是牵强解释,没曾想欲盖弥彰,不得不出来道歉,但依旧为了保全早就无存的面子包责任推到了“保卫部门”身上。

这只是千千万万个发生在中国的同样事件中的一个,足以看出中国人深深的面子观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中国人到底如何重视面子的:有人这么样说道:“人人皆说面子好,面子太多亦烦恼;世人皆被面子累,抛开面子方为高。

人活脸,树活皮,墙头活了一把泥。

人没脸了,也就没活头了:树没皮了,也就活不成了:墙上没泥了,也就不光滑了。

”人生就是一场戏,“舞台小天地,人生大舞台”,人际交往中所建立的情感关系即所谓“人情”,是面子生存的基本支柱。

生活中演戏和戏里演生活都不能脱离面子这个脚本,每个人每天都在演戏,谁都戴着面具。

所以,面子在每个人成功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仅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还要维护其他人的面子,如果不考虑面子问题,人际交往将很难进行。

中国人注重面子的特点早已为人所熟知,办事找面子,受人之托靠面子,吃喝穿戴讲面子,风花雪月看面子,左右逢源有面子。

丢面子是什么意思?

丢面子是什么意思?

丢面子是什么意思?丢面子是指一个人因为自己的失误、失态或被他人羞辱而感到尴尬、难堪,使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

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关乎一个人的尊严、社会地位和个人形象。

因此,丢面子被视为一种丢失了自尊和体面的体验。

那么,面子对于中国人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面子的概念及起源面子,源自于中国的家庭观念,是指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体面,不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弱点、缺点或原则失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面子几乎无所不在,贯穿于各个方面的社会交往中,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家庭、朋友、同事等各个层面。

2. 面子与社会关系面子在中国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往往注重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以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

例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会避免公开批评他人或揭露他人的私隐,以免伤害对方的面子。

同时,人们也会注重给予他人面子,在公共场合中称赞、提携他人,以增加对方的尊严和体面。

3. 面子与道德观念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与道德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们往往将失去面子视为一种道德败坏,因此为了维护面子,人们会在行为上更加注重道德规范和社会礼仪。

例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人们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力求遵守道德规范,以免丢失面子。

4. 面子与尊严面子与个人的尊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面子被视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体面的象征。

因此,当一个人丢失了面子,他不仅会感到尴尬和难堪,还会损害自己的尊严和形象。

同时,也会对他人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个人形象的一种关注,更是涉及到社交礼仪、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面子的意义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面对丢失面子的情况,人们通常会尝试通过恢复自己的形象和信誉来重塑面子。

这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代价,包括道歉、行为改变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将面子看作是一种负担或束缚,在适当的情况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是一种体现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记得晚清的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明恩溥写了一本书《中国人的气质》,本书通过一位来自外国的传教士在中国的见闻生动详实的讲述了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在此书的第一章就讲到了:中国人的面子问题。

他认为,“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朝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义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①
“面子”是中国人一种重要和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

它不仅仅是个人现象,而是全社会的一种共同习性。

我认为,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是基于一种集体体制下渴望被认同的心理状态。

她强烈地表现为:面子”在中国人心目中,往往代表一种声望、地位,是通过成功和炫耀而获得的.说到底,这种面子并非自我认同,而是一种通过他人的评价而得到的内心满足。

中国人最爱面子.从古代到现代,在中国人的内心中根深蒂固.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平民,都有这样一种爱面子的情结。

不禁让我想起了,秦末的楚汉之争,项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于乌江自刎,一代霸王自刎的原因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试想如果那时的项羽能够知耻而后勇,休养生息,从头来过,那么中国的历史不知道要怎么改写了!!然而,后人竟大加称赞这种只顾面子的愚蠢行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清照的:“生当
①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
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种行为我认为大家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正视失败,从中汲取教训,反而却一再地颂扬这种面对困境而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呢?
在历史上看,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结构下,每个人的命运和家族的声誉和名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背后连着一家人的命运。

试想,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做了错事的话,那会使得整个家族蒙羞。

另外,中国历来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的环境下生活,就要讲究。

一个他人的认同感。

因此,面子问题也许就是这么产生的。

给别人留足面子是一种礼貌。

在公众场合即使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也不能直接指出,凡事讲究个迂回,先要肯定此人的长处和优点,继而委婉地指出缺点,这在我们的语境习惯中叫做“求同存异”。

说话办事时一定要注意到他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一定要懂得如何维护他人的面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面子问题同样需要掌握个度。

当今网络时代上的红人毫无廉耻之心,一味地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这种行为真是让人汗颜!过度的讲究面子问题同样危害不浅,官员过度地讲求面子往往会伴随着带来权力寻租,滋生腐败,贪污受贿等丑陋现象,而个人之见如果也是过度的讲究面子,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淡漠和虚假。

其实,面子问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
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心理,这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改变的,无所谓好坏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