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病人护理标准

合集下载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50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基础护理技术是医护人员的必备技能,它包含了很多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下面是。

1. 手卫生操作流程:包括洗手、消毒及穿戴手套。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按照流程操作,洗手达到规定时间(20-30秒),穿戴手套无破损。

2. 看护卧床病人操作流程:包括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口腔护理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病人舒适,床单整洁,口腔清洁。

3.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包括静脉通路的开放、连接输液器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静脉通路通畅,输液器连接牢固。

4. 注射操作流程:包括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注射安全。

5. 利尿操作流程:包括导尿、更换尿布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导尿过程无刺激,尿布整洁。

6. 饮食护理操作流程:包括餐前准备、宣教、喂食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准备食物,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宣教,保证饮食安全。

7. 拔除引流管操作流程:包括胃管、尿管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拔除过程无疼痛和感染。

8. 皮肤护理操作流程:包括擦洗、涂抹药膏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皮肤清洁,涂抹药膏均匀。

9. 血压测量操作流程:包括选择正确袖带、测量位置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0. 吸痰操作流程:包括口腔、气管吸痰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吸痰过程顺利,无刺激。

11.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按压准确、呼吸通畅。

12. 疼痛评估与缓解操作流程:包括疼痛评估方法、给药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评估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恰当的缓解措施。

13. 体温测量操作流程:包括口温、腋下温、肛温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测量体温,保证测量结果准确。

14. 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包括贴电极、连接监护仪等。

考核标准:能够正确操作,保证监护仪正常工作。

15. 疾病诊断与护理操作流程:根据不同病种制定相应护理计划。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床位转移1.确认病人的需求: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床位转移;2.组织准备工作:准备好移动的辅助工具,如护士站的帮助,轮椅、担架等;3.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转移操作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4.准备好环境:清除床边的物品,确保转移过程中没有阻碍;5.准备好人力:医护人员合作完成转移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6.转移病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如侧翻、侧扶、应用机动床等;7.安置病人:将病人安放在新的床位上,确保舒适和安全;8.记录:及时将转移操作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二、口腔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口腔护理所需用具,如滴管、口腔护理消毒液、漱口杯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保护病人:将毛巾等放置在病人的口腔外,防止水和清洁液流入病人的喉咙;4.清洁口腔:用湿纱布或棉签蘸取口腔护理消毒液,轻轻擦拭病人口腔的内侧、外侧和舌面,注意不要伤害口腔组织;5.漱口:使用漱口杯为病人提供含漱口液的开水,让病人漱口后吐出,重复数次;6.记录:及时将口腔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三、皮肤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皮肤护理所需用具,如洗涤剂、洗盆、肤色座椅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皮肤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检查肌肤: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湿疹、破损等;4.清洗皮肤:使用洗盆和温水,将洗涤剂稀释后涂抹到病人皮肤上,注意按摩和冲洗干净,并及时擦干皮肤;5.保护皮肤:涂抹保湿露或护肤霜等,在洗浴或更换尿布之后,及时保护病人的皮肤;6.记录:及时将皮肤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四、静脉注射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注射所需材料,如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药物等;2.确认注射方式:根据医嘱确定静脉注射的方式,如直接注射、插管注射等;3.规范操作: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注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4.选择静脉注射部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手背静脉、手臂静脉等;5.插管注射:先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的静脉,插入针头,然后注射药物;6.注射完成:将剩余的药液注射完毕,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点;7.观察状况: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8.记录:及时将静脉注射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

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

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头发清洁、整齐,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床上洗头技术操作流程1、评估。

2、准备用物操作准备。

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4、用物齐备,携至床旁。

5、查对。

查对解释。

6、告知患者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7、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8、放置防水垫。

9、用温水润湿头发。

10、取适量洗发水于手心,涂抹于头发上,用指腹部揉搓头皮和头发,力量适中,避免抓伤头皮。

11、用温水冲洗干净头发,避免水流入眼睛和耳朵。

12、用毛巾轻轻擦干头发,或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13、协助患者整理好病员服并取舒适卧位,整理病床单元。

14、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护理后的效果。

15、洗手,整理用物。

16、记录。

第一部分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及流程一、面部清洁及梳头技术服务规范一)工作目标:确保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让患者感到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1.遵循节能、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并做好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根据需要准备所需用品。

4.协助患者舒适地躺下,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1.患者或家属能够理解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能及时处理。

面部清洁及梳头技术操作流程:1.评估患者情况。

2.准备所需用品。

3.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4.携带所需用品至床边。

5.核对所需用品。

6.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7.协助患者舒适地躺下。

8.洗脸:将脸盆放置于床旁桌上,倒入2/3满的热水,测试水温,根据病情放平床头及床尾支架。

垫治疗巾与枕上,将微湿小毛巾包在右手上,为患者洗脸及颈部。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洗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洗手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下面是洗手操作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打开水龙头,并调节水温合适,使水温在37-42摄氏度之间;2. 用流动水将双手全部浸湿;3. 取适量洗手液于手心,揉搓至起泡;4. 用十指相互交叉互搓;5. 十指交叉搓指背;6. 十指相对交叉揉搓掌心;7. 十指相对交叉搓手心;8. 旋转搓手指;9. 拇指绕掌交替搓揉;10. 冲洗手腕;11. 用干净纸巾擦干双手;12. 将水龙头关紧。

评分标准:- 水温调节准确性;- 使用洗手液的规范性;- 搓手步骤的顺序正确性;- 搓手的时间和力度是否充分;- 搓手步骤的熟练程度。

二、测量体温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测量体温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之一,以下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体温计,并确保其干净;2. 让患者舒适地坐下,露出体温测量部位;3. 将体温计插入患者口腔下舌根部(或其他测量部位);4. 等待体温计提示音响,读取体温数值;5. 将体温计取出,并做好清洁消毒准备;6. 记录测量到的体温值。

评分标准:- 使用体温计的消毒情况;- 测量的部位选择准确性;- 插入体温计的深度合适性;- 读数的准确性;- 测量后的清洁操作是否正确。

三、更换尿布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更换尿布是护理中常见的操作,下面是更换尿布的流程及评分标准:1. 准备好新的尿布、湿纸巾、干纸巾等物品;2. 叠好新尿布,准备好将旧尿布取下;3. 将患者翻身,取下旧尿布;4. 用湿纸巾清洁患者的私密部位;5. 用干纸巾擦干患者的私密部位;6. 将新尿布穿好,并将患者翻正;7. 调整尿布位置,确保贴合舒适。

评分标准:- 更换尿布的速度和顺畅度;- 私密部位的清洁度;- 尿布的穿戴位置准确性;- 患者的舒适度;- 清洁操作的规范性。

通过上述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护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同时对护理质量也有严格的评分标准,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体温测量: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2.血压测量: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评分标准:准确性、规范操作、卫生条件等。

3.心电图检查:采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评分标准:采集准确、操作规范、卫生条件等。

4.静脉输液:将药物或营养液经静脉输送到患者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输液速度合适等。

5.中心静脉置管:将导管经颈部或腋下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导管位置正确等。

6.肠内营养支持:通过胃管或肠管将营养液经口腔或鼻腔插入体内,评分标准:无痛、无漏液、进食顺畅等。

7.膀胱造瘘护理:对人工膀胱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痛、无感染、排尿畅通等。

8.气管插管:将插管经口或鼻插入患者气管,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9.气管切开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无误吸、通气顺畅等。

10.吸痰:通过管路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吸痰深度合适等。

11.气管切除术后护理:对气管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通气顺畅、口腔卫生等。

12.经皮内镜胃造瘘护理:对经皮内镜胃造瘘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无感染、管路通畅、进食顺畅等。

13.胃肠减压:通过管路将胃肠内的气体或液体排出,评分标准:无痛、无误吸、管路通畅等。

14.磁共振检查护理:对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耐心细致、保持患者舒适等。

15.CT检查护理:对接受CT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保护患者隐私等。

16.X光检查护理:对接受X光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保持患者舒适等。

17.耳鼻喉科检查护理:对接受耳鼻喉科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持患者舒适、减轻痛苦等。

18.消化内镜检查护理: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评分标准:操作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减轻痛苦等。

内科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内科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内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目录一、体位引流 (3)二、气雾剂使用 (4)三、振动排痰机使用 (6)四、结核菌素(PPD)试验 (7)五、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配合 (9)六、经口气管插管护理配合 (10)七、张力性气胸紧急排气法护理配合 (13)八、胸腔穿刺术护理配合 (15)九、中心静脉压测定 (17)十、心包穿刺护理配合 (19)十一、三腔两囊管注药 (21)十二、纤维胃镜检查护理配合 (23)十三、结肠镜检查护理配合 (25)十四、腹膜透析换液(Y型路管) (26)十五、腹膜透析换液 (28)十六、骨髓穿刺配合 (30)十七、胰岛素笔使用 (31)十八、胰岛素泵使用 (33)十九、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5)二十、新期的明试验 (35)二十一、腰椎穿刺护理配合 (37)二十二、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配合 (39)二十三、血液透析 (41)二十四、血浆置换护理配合 (43)二十五、血浆吸附护理配合 (45)二十六、中草药煎制 (46)二十七、化疗药物外渗处置 (48)二十八、间歇性压力泵使用 (50)一、体位引流【目的】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物准备】护理车上备软枕3个、听诊器、痰杯、毛巾、水杯、纸巾,另备可调控床、屏风。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向患者讲解体位引流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告知患者引流宜在早饭前及晚间睡眠前进行,每次“10~15”分钟。

3.指导患者每次引流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注意事项】1.体质虚弱、严重心功能不全、大咯血者慎用。

2.引流过程中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大汗时,应停止引流,卧床休息。

3.如痰液粘稠不易排出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或用祛痰药后再行引流。

4.备好吸引装置,必要时吸痰。

【相关知识】1.体位引流原理使病变肺叶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使该段支气管内的痰液借助重力作用,顺体位由气管排出。

对病变广泛者,可轮流采取不同体位进行引流。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编制旨在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特定的护理技术操作时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护理技术操作:留置尿管护理、导尿护理、静脉输液护理、胃管护理、鼻饲护理等。

二、操作流程2.1准备阶段2.1.1准备工具和材料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确保准备好操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保证其清洁、完整、无损坏。

2.1.2预防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并佩戴洁净的护理手套和面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操作过程2.2.1患者准备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同意。

2.2.2操作步骤参照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的顺序、力度、方法等。

2.2.3观察及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如感觉异常、疼痛、出血等。

2.3操作后处理2.3.1患者安抚在操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解释操作效果,关心患者的感受,并帮助患者调整舒适姿势。

2.3.2工具和设备清洁护理人员应及时清洁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3.1操作前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判断操作的风险和难度。

3.2技术操作的限制和禁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了解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及风险,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或探讨其他方案。

3.3操作过程的随时沟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随时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3.4操作后的监测和观察护理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继续观察和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操作规范和验收要求4.1操作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和规范1、患者入病室后,根据病情由值班护士指定床位;危重患者与共者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室,并及时通知医生。

2、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应当保持新鲜,光线要充足,最好有空调装置,保持室温恒定。

3、危重患者、行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可分别采取平卧位、半平卧位、坐位、头低脚高位、膝胸卧位。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新入院患者,应即测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体重。

病情稳定患者每日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体温超过37.5℃以上或危重患者,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较高或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瞳孔、神志、心率等变化以及其他的临床表现,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如发现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

6、饮食按医嘱执行,向患者宣传饮食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作用。

在执行治疗膳食原则的前提下帮助患者选择可口的食物,鼓励患者按需进食。

危重患者喂饮或鼻饲。

7、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

8、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并做好其他标本的采集且及时送检。

9、认真执行交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相结合,交班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并应用医学术语,字迹端正。

10、按病情要求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及各类专科护理。

11、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以及昏迷者应当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12、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13、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器、张口器、心电图机、电除颤器、双气囊三腔管、氧气、静脉穿刺插针、呼吸兴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升压药。

14、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并向患者宣传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引导患者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病情,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能早日得以恢复健康。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目的: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评估:1、观察患者有无意识和呼吸.2、观察颈动脉搏动(触摸近侧颈动脉,)。

3、呼救及时。

操作:1、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求救: 轻晃病人双肩,同时呼叫:“喂!你怎么啦!”观察有无反应。

听呼吸音用颊部感受气流,看胸部起伏,同时摸近侧颈动脉搏动。

判断无搏动时,举手高喊“快来救人啊!”2、解开患者衣领、腰带,暴露胸部,放按压板于病人背下,置脚踏台于术者易操作地方(野战条件下在地面进行,免去按压板和踏脚凳,护士跪于病人右侧,两腿间距为1拳,护士左腿与病人肩部平齐)。

3、开放气道、吹气2次: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用纱布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异物。

将病人置于仰卧位,两臂放于躯干两侧。

操作者左肘关节撑床(或地面),左手大鱼际肌按前额向下推,使头后倾,右手食、中指分开托起下颌角,右手大拇指分开上下嘴唇,左手拇指、食指捏鼻翼,操作者深吸一口气,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吹气,观察胸部起伏,松鼻换气,同时操作者头偏向一侧深呼吸,连续2次.4、心脏按压30次.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横指).定位方法:右手食中指并拢沿病人右侧肋缘滑向剑突上固定,左手掌根部置于右手食指边,右手掌压于左手掌上,手指扣于左手指间,两肘伸直,以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为中心,借助体重和两肩、臂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向脊柱方向下压,使胸骨下限3-4cm.(中青年4-5cm,老年人2-3cm),心脏按压30次。

5、按同法吹气2次,心脏按压30次,以30:2(小儿5:1)反复进行5个循环.6、最后按同法吹气2次。

(总共按压150次,吹气12次,呼吸频率成人16-20次/分;儿童20次/分;心脏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儿童100次/分)7、观察病情:看病人胸廓是否起伏,摸颈动脉有无搏动,面色转红润,自主呼吸恢复.8、处理病人、记录抢救过程:给病人穿好衣服,撤去按压板和脚踏台,垫枕,摆舒适体位,整理好床单位,记录抢救过程.9、解释交待,进一步治疗。

九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标准

九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铺备用床法(一)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迎接新病人(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步履轻捷。

2、备用物:(1)大单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大单两次有四折,然后再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

(2)被套及折叠法:字面在内,纵行双折被套两次,然后再由尾端至头端横折两次,呈中线在外,开口边在内,头端在下放置。

棉胎或毛毯及折叠法:将棉胎或毛毯竖三折,再“S”形折叠。

(3)枕芯、枕套放法:枕套内面在外,放于枕芯上,字面枕贴枕芯。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护理车推至床旁,移开床旁桌20cm,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15cm,将用物按顺序放于椅上。

2、将床褥从床头至床尾“ S”形折叠后翻转放于大单上。

翻转床垫,铺床褥于床垫上(从头至尾)。

3、铺大单:将大单正面向上,与床中线对齐,依次打开。

先铺床头后铺床尾。

一手将床头的床垫托起, 另一手将大单塞入床垫下塞大单的手在床垫顶角用食指、中指持住大单, 托床垫的手距床头30cm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沿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缘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 上半三角覆盖于床上, 下半三角平整塞在床褥下, 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入床垫下。

操作者至床尾拉紧大单, 同法铺好床角,拉紧大单中部边沿,双手掌心向上将大单塞入床垫下。

转至对侧,同污铺好大单。

4、套被套:将被套中线对齐大单中线,头端距床头15cm。

甩尾端于床尾,展被套于床面。

被套尾端上层倒转向上约1/3 ,放棉胎于被套开口处,棉胎尾端于床尾齐,拉棉胎至被套头端,将竖折的棉胎向两边打开和被套平齐(先近侧,后远侧),对好两上角,至床尾逐层拉平盖被,铺成被筒,边缘向内折叠和床沿并齐,尾端塞至床垫下。

转至对侧,同法折叠另一侧盖被。

5、套枕套:双手伸入枕套内抓住双角,然后对准枕芯双角,翻转枕套套于枕芯上,使四角充实,开口处背门,横放于床尾,再用两手平托至床头。

6、将床旁桌、椅归还原处,整理用物。

(四)终末质量标准1 、手法正确,动作轻巧,操作敏捷,符合节力原则。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针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护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1. 洗手。

洗手是护理技术操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操作。

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之前,护士都必须进行洗手,以保证操作的无菌环境。

洗手的正确流程包括,用流水洗手、涂抹肥皂、搓手、冲洗干净并用毛巾擦干。

2. 穿脱手套。

在进行一些需要无菌操作或接触体液的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需要穿戴手套。

正确的穿脱手套流程包括,先穿戴一只手套,再穿戴另一只手套,确保手套外表面不与手接触。

3. 注射。

注射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之一,正确的注射流程包括,准备注射器、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抽取药液、注射药液并处理注射器。

4. 换药。

换药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之一,正确的换药流程包括,准备换药所需的器材和药物、消毒患者的伤口、取下原有的敷料、清洁伤口并涂抹药物、贴上新的敷料。

二、评分标准。

1. 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评分标准中,护士的操作流程熟练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评分者会根据护士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操作要求来进行评分。

2. 操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评分标准中,会对护士在操作中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安全措施进行评分。

3.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之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评分标准中,会对护士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是否得当进行评分。

4. 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评分标准中,会对护士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进行评分。

三、结语。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是医护人员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

基础护理是指对病人进行的一系列基本护理操作,包括生活护理、体征监测、气管护理、体位转换、营养支持等。

而专科护理是对特定病症或疾病的护理操作,包括心血管科护理、重症护理、儿科护理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础和专科护理的技术操作流程。

1.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辅助和帮助,主要包括个人卫生、换床、整理环境等。

具体操作流程为:(1)患者个人卫生:包括口腔护理、洗脸、洗澡、洗头、刷牙等。

(2)换床:将患者转移到无菌的床上,并清洁床上用品、更换干净的床单。

(3)整理环境:保持病房整洁,清扫地面、清洗器具、摆放必要的物品。

2.体征监测体征监测是对病人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的定期测量与记录。

具体操作流程为:(1)体温测量:选择适当的体温计(口腔、腋下、肛门、耳温计等),确认患者状态稳定后进行测量。

(2)呼吸监测:观察患者呼吸频率与深度,记录每分钟呼吸次数。

(3)脉搏测量:定位动脉处(颈动脉、桡动脉、股动脉等),用指腹轻轻按压,记录每分钟脉搏次数。

(4)血压测量: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汞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部位(上臂、下肢等)。

(5)血糖测量:选择合适的血糖仪,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指尖、腕部等),采用刺激皮肤后量度血糖浓度。

3.气管护理气管护理是对呼吸机使用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确保呼吸道通畅。

具体操作流程为:(1)气管插管: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管径和长度,应用喉镜和显微镜将气管插管导入气道,并固定好。

(2)气管切开:选取合适的气管切开导管和切开套管,行气管切开术,确保气道通畅。

(3)护理帮助:常规清洁护理,包括吸痰、湿化护理、呼吸机使用维护等。

4.体位转换体位转换是为了减少病人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所带来的不适,预防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具体操作流程为:(1)评估:根据患者病情,确定体位转换的频率和方法。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下是一份50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示例:一、操作流程1. 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核对病人信息,确保准确无误;(2)准备测量工具和记录本;(3)按照正确测量方法进行测量;(4)记录测量结果,并做出相应处理。

2. 口腔护理:(1)核对病人信息,评估口腔情况;(2)准备口腔护理用具,如棉签、漱口水等;(3)按照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口腔护理;(4)记录护理情况和效果。

3. 皮肤护理:(1)核对病人信息,评估皮肤情况;(2)准备皮肤护理用具,如清洁剂、消毒液等;(3)按照正确操作方法进行皮肤护理;(4)记录护理情况和效果。

4. 饮食护理:(1)核对病人信息,评估饮食需求;(2)准备饮食用具和食物;(3)按照正确操作方法进行饮食护理;(4)记录饮食情况和效果。

5. 排泄护理:(1)核对病人信息,评估排泄需求;(2)准备排泄用具和药品;(3)按照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排泄护理;(4)记录排泄情况和效果。

二、评分标准1. 测量生命体征:(1)操作时间:5分钟以内,得分为80分以上;(2)操作时间:5-7分钟,得分为70-79分;(3)操作时间:8分钟以上,得分为60分以下。

2. 口腔护理:(1)操作规范,得分为80分以上;(2)操作存在轻度不规范,得分为70-79分;(3)操作不规范,得分为60分以下。

3. 皮肤护理:(1)操作规范,得分为80分以上;(2)操作存在轻度不规范,得分为70-79分;(3)操作不规范,得分为60分以下。

4. 饮食护理:(1)操作规范,得分为80分以上;(2)操作存在轻度不规范,得分为70-79分;(3)操作不规范,得分为60分以下。

5. 排泄护理:(1)操作规范,得分为80分以上;(2)操作存在轻度不规范,得分为70-79分;(3)操作不规范,得分为60分以下。

三、综合评价1. 优秀:总得分在80分以上,操作流程规范,表现出色,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和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

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完成患者清洁护理。

(三)结果标准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一)工作目标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的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一)工作目标安全、准确、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疗和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的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

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目录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铺备用床法 (2)二、铺暂空床法 (3)三、铺麻醉床法 (4)四、晨间护理 (5)五、晚间护理 (6)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7)七、头发护理法 (8)八、口腔护理法 (9)九、床上擦浴法 (10)十、酒精擦洗法 (11)十一、温水擦浴法 (12)十二、热水袋使用法 (13)十三、床单位终末处理法 (14)十四、卫生学洗手法 (15)十五、手术室刷手法 (16)十六、无菌技术使用法 (17)十七、皮内注射法 (18)十八、皮下注射法 (19)十九、肌肉注射法 (20)二十、静脉注射法 (21)二十一、超声吸入法 (22)二十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23)二十三、鼻饲法 (24)二十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25)二十五、小量不保留灌肠法 (26)二十六、保留灌肠法 (27)二十七、女病人导尿法 (28)二十八、穿脱隔离衣法 (29)第二节抢救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标准 (30)一、徒手心肺复苏(新生儿) (30)二、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 (31)三、心电监护术 (32)四、简易呼吸器使用法 (33)五、呼吸机使用法 (34)六、氧气吸入法 (35)七、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37)八、密闭式静脉输血法 (38)九、输液泵使用 (39)十、吸痰法 (40)十一、洗胃法(自动洗胃机) (41)十二、留置导尿法 (42)第一节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一、铺备用床法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目的: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病人2、保证病人安全、舒适并预防并发症四、晨间护理目的:1、使病人清洁,舒适,预防压疮及肺炎的发生2、保持病室整洁,美观五、晚间护理目的: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2、使病人清洁、舒适、有利睡眠六、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目的:1、为卧床病人更换被服,使其舒适,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七、头发护理法目的:1、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八、口腔护理法目的:1、保持口腔及牙齿清洁,消除口臭2、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并发症九、床上擦浴法目的:1、保持皮肤清洁,使病人舒适2、促进血液循环,增进皮脂腺、汗腺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病人护理计划制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病人护理计划制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病人护理计划制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护理服务。

在制定病人护理计划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特殊需求、病情病史及医嘱等信息,以及护理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操作流程步骤一:收集信息收集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病史、诊断结果、医嘱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步骤二:评估病人的需求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以及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结果等手段,全面评估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步骤三:制定护理目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病人的护理目标,并确保目标具体明确、可量化、可实施且与病人需求相符。

步骤四:制定护理措施基于护理目标,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护理措施应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方面,并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步骤五:实施护理计划护理团队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有序、全面地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步骤六: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目标的实现。

3.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护理计划的质量和护理团队的绩效,我们采用以下评分标准对护理计划进行评估:- 目标明确性:护理目标是否具体明确。

- 可行性:护理措施是否可行且符合病人需求。

- 个性化程度:护理计划是否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 执行记录:护理团队是否及时、完整地记录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 护理效果:护理计划是否取得预期的护理效果。

以上评分标准将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估,具体评分细则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4. 结论通过制定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并严格执行,可确保病人护理计划的质量和个性化程度,提高护理效果和病人满意度。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完整版)

一、手卫生(一)洗手【目的】清除手部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清洁剂(通常为肥皂或含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擦手纸或毛巾或干手巾。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洗手指征】l。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无菌操作前后.3。

接触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

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6.处理污染物品后。

7。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皮肤粘膜或伤口敷料后.8。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9。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注意事项】1.洗手方法正确,手的每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

2。

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3.洗手后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4.严格掌握洗手指征.【相关知识】l。

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而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2.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3。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二)手消毒【目的】清除致病性微生物,预防感染与交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

【用物准备】洗手池设备、手消毒剂或消毒液、清洁干燥小毛巾或避污纸。

如用刷手法另备刷手液、消毒手刷。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注意事项】1.消毒前先洗手并保持手的干燥。

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

使用后的毛巾、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人一用一消毒.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二、面部清洁、梳头【目的】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齐,感觉舒适。

【用物准备】护理车上备毛巾、梳子、橡皮圈或发夹、一次性垫巾、纸袋;必要时备护肤品。

脸盆内盛温水适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告知患者面部清洁、梳头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病人护理标准》
I S B N号:9787806873856
∙作者:张凤丹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规格:32开简装一册232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市场价:¥28.00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病人护理标准》
本书对148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程序、质量要求、注意事项、评分、扣分点、相关知识、全新撰写,以表格形式,简洁,明了,易于掌握,利于考核教学。

并将临床标准,以全新的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启发护士,是与国内标准观念完全不同的,真正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珍贵资料。

适合读者:护士、护理考核者、学生、教学应用
目录:
《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与病人护理标准》
第一部分目录
一、铺备用床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普麻醉床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卧床病人更单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四、扫床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暂空床双人扫床法)
五、无菌技术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六、鼻饲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七、男性导尿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八、女性导尿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九、灌肠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大量不保留灌肠)
十、口服给药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一、皮内注射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青霉素皮试)十二、皮下注射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三、肌肉注射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四、静脉注射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五、股静脉穿刺术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六、动脉采集血标本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七、静脉输液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密闭式输液)十八、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十九、静脉数额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氧气吸入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鼻导管、鼻塞法)二十一、中心吸氧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鼻塞法)
二十二、电动吸痰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经口鼻吸痰)二十三、中心吸痰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内吸痰)二十四、中心吸痰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经口鼻吸痰法)二十五、插管洗胃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六、电动洗胃法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七、气管插管术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八、心肺复苏术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十九、穿脱隔离衣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三十一、特殊口腔护理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二、描记心电图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三、手术器械清洁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四、中心静脉压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五、气管切开换药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六、心电监护工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十七、P型容积输液泵工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三十八、注射泵工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三十九、呼吸机工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附:物体表面细菌含量监测采样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紫外线灯管使用中监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空气中细菌含量监测采样操作及评分标准
第二部分目录
一、普通护理标准
二、专科护理标准
第三部分附最新竞赛版操作样例
一、穿脱隔离衣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静脉轮流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三、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