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尿血中的苯二氮

合集下载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尿液干化学检验结 果的影响因素
整理课件
1
尿液生成
整理课件
2
尿液检验目的
1.协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疗效观察: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 肿瘤、肾脏的移植排斥反应以及肾衰竭时,尿液成分会发生变化, 治疗后好转。因此,尿液检验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用的不可替代的 首选项目。
2.安全用药监护: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常 可引起肾脏损害,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尿液变化,以确 保用药安全。
10项尿液分析仪:在9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比密测定。
11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维生素C测定。
12项尿液分析仪:在10项基础
上增加了尿色和浊度测定。整理课件
15
尿液干化学工作原理
尿液干化学试带是以滤纸为载体,将各种试剂成分浸渍后干 燥,作为试剂层,固定在塑料底层上,并在表面覆盖一层起 保护作用的尼龙膜,作为反射层。尿液浸入试带后与试剂发 生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整理课件
21
尿胆红素检测原理:采用偶氮反应法。在强酸介质中,尿胆 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耦联成红色化合物。试剂模块发生由 黄色→红色的颜色变化。
尿胆红素检测干扰因素: ①当患者接受大剂量氯丙嗪治疗,或尿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维 生素C、亚硝酸盐,或含有盐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时,使胆 红素呈现假阴性; ②尿液中含有吩噻嗪或吩嗪类药物时,可使胆红素呈现假阳 性;
整理课件
5
(3)24h尿:患者上午8时排尿一次,将膀胱排空,弃去尿,此
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时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
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时间内的排泄浓度不同,如肌酐、总蛋白
质、电解质等,为了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这些成分,必须采集24h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隐血检测:
• [ 原理 ] • 尿液中红细胞和游离血红蛋白含有亚铁血红素 具有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在供氢(电子)体的情况下 能催化供氢体脱氢(氧化),同时使过氧化氢 (H2O2) 还原为水。试剂带的供氢体是联苯胺(或 4-氯-1 苯 酚)其本身不含 发基团,故无色。当其脱氢后,分子 结构发生改变,出现了发色基因(如醌式 结构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 RBC/Hb 呈比例关系。
胆红素(BIL) 大量氯丙嗪治疗;尿中含盐酸偶氮吡啶;色素尿,尿蓝母,硫酸吲哚酚 尿胆原(URO) 胆色素原,吲哚,胆红素,吩噻嗪,药物 色素,非那吡啶,对氨苯磺酸
亚硝酸盐 (NIT)
细菌污染;标本放置太久;色素尿,非那 吡啶
尿在膀胱逗留时间短,非得用硝酸盐微 生物感 染,NIT≤13umo1/L, 尿中 VITC ≥1.42mmo1/L;硝基呋喃
尿酮体检测:
• 酮体是脂肪酸经β-氧化后的产
物,是乙酰乙酸、 丙酮、β-羟 丁酸的总称。干化学法主要 是检测乙酰 乙酸。 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与尿 液 中乙酰乙酸起反应产生紫色 化合物。
• [ 原理 ] 膜块内含的亚硝基铁
尿亚硝酸盐检测:
• 当尿路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
时, 可将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 酸盐。故检测时亚硝酸盐是 间接检测尿路细菌 感染的 快速过筛检查。
尿液分析(干化学法) 原理
中国医大一院 检验科 郑 军
预期用途
• • • • • • • • • •
葡萄糖:GLU 蛋白质:PRO 胆红素:BIL 尿胆原:URO 酸碱度:PH 尿比重:SG 尿潜血:BLD 尿酮体:KET 亚硝酸盐:NIT 白细胞:LEU
尿葡萄糖检测:
• 膜块的葡萄糖氧化酶 (GOD) 与尿

血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的鉴别诊断血尿,即尿液中含有红细胞所致的着色。

它可能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包括感染、结石、肾病、肿瘤等。

因此,对血尿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血尿的分类根据尿中红细胞数量、形态及其他相关症状,血尿可分为多种类型:1.微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3个以下(50/ul),常见于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等。

2.轻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3-10个(50-100/ul)之间。

3.中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10-50个(100-500/ul)之间。

4.重度血尿: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超过50个(>500/ul),可能提示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

血尿的鉴别诊断感染泌尿系感染常伴随着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以及尿液发白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微血尿,可能是泌尿系感染所致。

结石尿路结石也是常见的血尿原因。

其中肾结石常伴随着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膀胱结石常伴随着排尿不畅、排尿疼痛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轻度血尿,可能是尿路结石所致。

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结节病等肾脏疾病也是血尿的原因之一。

在这些疾病中,血尿可以伴随肾功能不全、水肿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中度或重度血尿,可能是肾脏疾病所致。

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也是血尿的原因之一。

其中,膀胱癌常伴随着尿频、排尿不全等症状,肾细胞癌常伴随着腰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状,同时出现中度或重度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统肿瘤所致。

针对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血尿,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包括尿常规、尿培养、腹部彩超、CT等检查,以作出正确的鉴别诊断。

及早发现病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一、检验目的:尿液干化学分析,包括尿蛋白(PRO)、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BLD)、亚硝酸盐(NI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酮体(KET)、白细胞(LEU)、尿糖(GLU)、维生素C(VitC)11项,用于解尿液中上述化学成份的变化。

二、原理:1.各项目原理(1)尿蛋白(PRO):蛋白误差法,蛋白质与指示剂的离子(溴甲酚蓝、四溴酚蓝二脂)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超过尿液的缓冲能力,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酸碱度(PH):干化学试带测试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射香草酚蓝(PH60.-7.6),两种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测定尿液酸碱度。

(3)比重(SG):干化学试带上载有预先处理过的甲乙烯酸/马来酐和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前者系一高分子电解质,其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a)与尿中离子成分的浓度按一定比例变化,在低比密尿液中此高分子电解质的COOH--基与尿内电解质离子发生反应,置换出的H+浓度低,PH增高,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呈深蓝绿色。

随离子浓度增高指示剂颜色从绿色到黄绿色。

(4)隐血(BLD):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后者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成正比。

(5)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6)胆红素(BIL):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7)尿胆原(URO):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合物,试带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8)酮体(KET):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的丙酮反应,合膜块发生由黄到紫的颜色变化。

(9)白细胞(LEU):粒细胞中的脂酶作用于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膜块发生黄到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液生化检查

尿液生化检查

尿液生化检查一、尿干化学法评价生化检查包括蛋白、糖、酮体、胆红素和尿胆原、隐血试验、白细胞、亚硝酸盐试验、尿比密检验、尿酸碱度( pH )检验和维生素 C 。

尿十项(—),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隐血、WBC 、亚硝酸盐中任一项( + ),需显微镜检查等确认。

尿干化学法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试验。

二、尿蛋白检验(一)干化学法1 .检验原理测定基于“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即蛋白可以改变某些酸性指示剂的颜色而不会改变 pH 值。

溴酚蓝(指示剂)经缓冲后 pH 值为 3 ,在没有蛋白存在的溶液中为黄色。

蛋白质能与溴酚蓝起颜色反应,如果尿液中有蛋白,则颜色根据浓度情况变为绿色或蓝色,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与颜色深浅成正比。

2 .方法学评价该方法对白蛋白比球蛋白敏感,测量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1/100 ~ 1/50 ,尿液中球蛋白常不易被检测,因此如果是以球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如非选择性蛋白尿和本周蛋白尿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这时最好使用磺柳酸法和双缩脲法进行定性试验或定量测定。

试纸法测定尿蛋白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高,但在使用中应注意:①尿液必须新鲜,变质的尿液产生 pH 变化影响试验结果,可能产生假阳性;②病人服用奎宁和嘧啶等药物引起的强碱性尿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鉴别方法是用稀醋酸将尿液 pH 值调至 5 ~ 7 ,再行实验,借以区别是否由于强碱性尿而导致的假阳性;③许多药物可影响尿蛋白检查的结果,例如大剂量青霉素可使之产生假阴性结果;④标本内含有其他分泌物或含有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所以, NCCLS 建议磺柳酸法作为模块检测尿蛋白的参比方法。

(二)传统尿蛋白检验1 .定性试验常用的有加热醋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等。

( 1 )加热醋酸法:原理是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酸使尿 pH 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pH4.7 ),有利于已变性蛋白下沉,同时可消除尿液中某些磷酸盐因加热析出所致的混浊。

此方法干扰因素少,但如加酸过少或过多,都会导致远离等电点,使阳性减弱。

实验报告 尿液检验

实验报告 尿液检验

实验报告尿液检验实验报告:尿液检验尿液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尿液中的成分和特性,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尿液样本的检验,探究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及其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尿液样本、尿液检验试剂盒、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首先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然后使用尿液检验试剂盒对尿液样本进行化学分析,包括测定尿蛋白、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尿酮体、尿潜血等指标。

接着使用显微镜对尿液沉渣进行形态学检查,观察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体等微观结构。

实验结果:1.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可能存在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尿液中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等指标均为阴性,未见异常;尿潜血呈阳性反应,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出血。

2. 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尿沉渣中存在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较少,结晶体呈无色透明状,未见异常结晶。

实验结论:通过尿液化学分析和形态学检查,我们发现患者尿液中存在蛋白质、潜血等异常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泌尿系统感染或肾脏疾病。

尿液检验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建议:尿液检验是临床常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尿液检验的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应该重视尿液检验,及时进行检查,以保障自身健康。

尿常规检测

尿常规检测

尿常规检测一、项目名称、检验方法名称:1、项目名称:PH值、蛋白、葡萄糖、酮体、胆红素、隐血、亚硝酸盐、尿胆原、白细胞酯酶、比重、抗坏血酸。

2、检验方法名称:干化学法二、方法学原理:1、pH值试验[原理]利用pH值复合指示剂,如溴麝香草酚蓝及甲基红,pH值指示范围4.8-8.5。

试验一般认为无干扰,但如操作时试条上留有较多的尿液,可因尿蛋白试垫上的酸性缓冲液漏出,污染pH值试垫,使试验结果偏酸。

细菌繁殖尿样可影响ph值。

2、蛋白试验[原理]利用Sorensen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

试条浸有四溴酚蓝或四氯酚四溴璜酞,及酸性缓冲液。

当蛋白浓度由低至高时,显色由黄绿色经绿至于蓝,蛋白阴性,试垫呈原有黄色。

试垫只对白蛋白有相应的反应,检出白蛋白150-300mg/L(_),300mg/L(+),1000mg/L(++),3000mg/L(+++)。

对于球蛋白、本周蛋白及其他尿蛋白不发生或仅轻度反应,故反应阴性并非一定不含蛋白。

而对阳性病例或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应用磺基水杨酸法作测定来确认。

[特异性]强硷性尿(pH值大于9)、尿容器有季胺盐、氯已定等污染、操作时试条浸尿中时间太长、或某种药物治疗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另一方面试条对于放射线造影剂或保存剂中的麝香草酚等不出现假阳性,而磺基水杨酸法则可出现假阳性。

3、葡萄糖试验[原理]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偶联原理,对葡萄糖有特异性。

例如N-Mul-tistix用碘化钾显色原,显色由绿至棕色,尿葡萄糖阳性显色由黄、桔黄至棕色检出感度为4-7mmol/L。

本试验可因尿中含大量维生素而出现假阴性;高比重碱性尿,亦可使糖检出偏低,使低糖浓度尿呈假阴性。

试条只在大于正常时显示反应,对偏低尿糖无法表示,尿糖浓度与肾阈成反比。

尿糖反应阴性又未与血糖是否正常完全一致。

当尿比重大于1.020试垫显色偏低,如尿样已保存于冰箱,则需待复原到室温时再测。

[特异性]本试条不受乳糖、半乳糖或果糖影响。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1.酸碱度(PH)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联众知识界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的变化。

2.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颜色由蓝经绿、茶绿至黄色变化,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3.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试剂模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于尿液中的葡萄糖,产生H2O2,试剂模块中的过氧化酶再进一步作用于H2O2,使色素原(碘化钾、邻联甲苯胺)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呈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

4.蛋白质(PRO)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根据尿液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含量的高低,试剂模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5.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BIL)采用偶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耦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LD)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色素原脱氢氧化而呈色。

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液标本 国标标准

尿液标本 国标标准

尿液标本国标标准
尿液标本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种样本,其分类标准如下:
1. 晨尿标本:晨尿标本是指晨起后第一次排出的尿液,因为在夜间睡眠中,人的新陈代谢减缓,晨尿中的代谢废物浓度较高,可反映机体的代谢状态。

2. 随机尿标本:随机尿标本是指在任何时间采集的尿液,用于一般检查或筛查。

3. 24小时尿标本:24小时尿标本是指患者在连续24个小时内收集的尿液。

尿常规的正常范围如下:
1. 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并且尿液比较透明。

2. PH值:检测时尿液的PH值为。

3. 红细胞:正常范围:男性为0,女性在0-2之间。

4. 白细胞:正常范围:男性在0-3之间,女性在0-5之间。

5. 蛋白:正常范围为阴性。

6. 糖:正常范围为阴性。

7. 酮体:正常范围为阴性。

8. 尿胆原:要小于10mg/L。

9. 胆红素:正常范围为阴性。

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尿液颜色为血尿,可能判断出患者患有泌尿炎症、结石、结核、肿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除此之外,如果检查结果中有胆红素尿,可能判断出患者有肝细胞性黄疸。

另外,如果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在检查结果中还会有脓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尿四杯实验、尿三杯实验及尿两杯实验你了解吗?

尿四杯实验、尿三杯实验及尿两杯实验你了解吗?

尿四杯实验、尿三杯实验及尿两杯实验你了解吗?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曾推出这样一篇文章《NEJM综述:如何搞定老年男性的尿路感染?》。

文中关于尿路感染的诊断和评估中提到关于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尿四杯实验。

充分说明尿四杯实验在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中的作用。

而国内检验众多书籍并未提及,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尿四杯实验:为了鉴别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尿道、膀胱和前列腺感染,Meares和Stamey等于1968年描述了经典的尿四杯收集技术。

30余年来,该技术依然是评价下尿路症状的“金标准”。

操作方法:VB1指最开始的10ml尿液,代表尿道标本;VB2的收集方法类似中段尿,代表膀胱标本;EPS应该在前列腺按摩过程中直接用无菌容器收集;前列腺按摩后立即收集的第一个10ml尿液即VB3,含少许残留在尿道的前列腺液。

将三杯尿液标本离心5分钟后留取沉渣在高倍镜下镜检,项目包括白细胞(或白细胞聚集物)、巨噬细胞、卵圆形脂肪小体、红细胞、细菌和真菌。

该方法也可以检查前列腺液,即将一滴前列腺液涂于载玻片,用盖玻片覆盖后显微镜下观察。

有些学者指出,用计数板定量检测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浓度的方法要优于标准的涂片法,但也仅限于研究。

事实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人群研究认为白细胞计数并不能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

上述四个标本均应送实验室进行定量培养,下图示意四杯试验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尿两杯实验:尽管四杯实验依然是诊断评价前列腺的金标准,但众多研究显示临床工作者或多或少地省去了这项既费时又昂贵的严格检查。

两杯实验,即前列腺按摩前后实验由Weidner和Ebner(1985)首次提出, Nickel(1995,1996,1997a)推广,用该法筛查以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分类既简单又经济。

患者需留取前列腺按摩前的中段尿液和前列腺按摩后的最初10ml尿液,对这些标本的离心沉渣进行镜检或培养可以对大部分慢性前列腺炎进行分类。

尿常规测定方法的操作规程

尿常规测定方法的操作规程

尿常规测定方法的操作规程【产品名称】通用名称: 尿液分析试条(化学分析法)英文名称: urine test strip【预期用途】适用于与尿液分析仪配套使用或目测。

作尿液化学分析的过筛检测。

对尿葡萄糖、尿蛋白、尿酮体、尿隐血、尿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PH值、尿比重、尿白细胞、尿维生素、肌酐、微量白蛋白的检测。

【检验原理】:潜血:根据血红蛋白接触活性法原理,通过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酶样作用催化分解过氧化物,使四甲基联苯按氧化呈色。

胆红素:根据偶氮偶合法的原理,2,4-二氯苯胺重氮盐与胆红素进行特异性反应,并与胆红素的浓度相对应产生不同的颜色。

尿胆原:根据偶氮结合法的原理,尿胆原在强酸条件下和重氮盐偶联形成胭脂红色素。

尿酮体:根据硝普酸钠法原理,硝普酸钠和酮体(乙酰乙酸)在碱性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呈现紫色,特别是乙酰乙酸对此特别灵敏。

尿蛋白:根据染料结合的蛋白误差法原理,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产生色变,特别是对白蛋白的反应比对球蛋白、血红蛋白、本-周氏蛋白和粘蛋白更为灵敏。

亚硝酸盐:反应依赖于尿中格兰氏阳性细菌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再与萘基乙二按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葡萄糖:根据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原理,葡萄糖氧化酶特异性氧化β-D-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使指示剂氧化而呈现出棕色。

PH:通过PH指示剂测定5.0~9.0的范围内的PH值,正常人的新鲜尿液PH值在5.0~7.0之间。

尿比重:利用多聚电解质方法,尿中电解质与聚电解质发生离子交换的原理。

阳离子存在时,多聚物氢离子通过交换释出,使溴百里酚蓝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颜色由蓝经过蓝绿最后变成黄色。

尿白细胞:根据酯酶法的原理,粒细胞浆内含有酯酶,这种酶能水解一种3-羟基吲哚酚酯类底物,释放出酚从而与重氮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尿维生素C:它的反应原理是根据2.6—二氯靛酚染料在氧化状态时显颜色,被Vc还原时无色。

人尿中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

人尿中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

人尿中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
定法
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尿中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方法。

1.样品准备:将现场采集的人尿,通过提取液50倍稀释后加入试剂,用紫外检测法逐步提取,并滤过0.45μm过滤膜。

2.分析仪器:采用AS9000-GC型液相色谱仪配以气相检测器,采用DB-5MS 柱色谱柱,以气体为携气。

3.测定方法:将样品溶液1μL注入柱上,进行梯度洗脱,温升梯度为:初温135℃,保温2min,升温率10℃/min,最终温度240℃,保温20min,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苯、水,比例为85∶7∶7:1。

室温测定,最大检测波长230nm,精密度为半高宽在0.045nm以内,定量限由预先测定获得,检出限为4μg/ml。

4.结果与分析:采用本方法测定的3-苯氧基苯甲酸的结果在一定的精密度之内,重复性师一致,且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显示方法为有效十可靠的测定3-苯氧基苯甲酸的方法。

尿常规24项详细解释

尿常规24项详细解释

尿常规24项详细解释1.颜色:尿液的颜色可以反映人体的代谢情况,正常情况下应为淡黄色。

2. 清晰度:尿液的清晰度一般为透明或微浑,若出现混浊可能是由于细菌、白细胞、红细胞等物质存在。

3. 气味:尿液的气味应该是淡淡的,若出现异味,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等原因引起的。

4. 比重:尿液比重是衡量尿液浓度的指标,正常值为1.002-1.030。

5. pH值:尿液的酸碱性可以反映人体代谢情况,正常值为4.5-8.0。

6. 蛋白质: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7. 糖:尿液中出现糖可能是由于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

8. 酮体:尿液中出现酮体可能是由于饥饿、运动等原因引起的。

9. 亚硝酸盐:尿液中出现亚硝酸盐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0. 白细胞:尿液中出现白细胞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1. 红细胞: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2. 上皮细胞:尿液中出现上皮细胞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的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13. 细菌:尿液中出现细菌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14. 长链脂肪酸:尿液中出现长链脂肪酸可能是由于代谢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5. 嗜酸性粒细胞:尿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16. 铸型:铸型是指肾小管内形成的细胞团,出现铸型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7. 尿潜血:尿液中出现潜血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8. 尿胆原:尿液中出现胆原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19. 尿酸:尿液中出现尿酸可能是由于痛风等代谢疾病引起的。

20. 肌酐:肌酐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肾功能不良时肌酐值会升高。

21. 尿素氮: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肾功能不良时尿素氮值会升高。

22. 钙离子:尿液中出现钙离子可能是由于肾功能不良、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23. 磷酸盐:尿液中出现磷酸盐可能是由于酸碱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的。

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

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尿液的检验的实验报告尿液的检验是一项常见的临床实验,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尿液的常规检验方法和结果解读。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尿液样本、显微镜、尿液分析仪器等。

2. 实验方法:首先,收集被试者的尿液样本,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度。

然后,将尿液样本进行离心,以分离尿液中的固体成分。

接下来,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沉淀物的形态和数量。

最后,使用尿液分析仪器对尿液样本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

实验结果:1. 尿液的外观和颜色:正常尿液应该呈现清澈透明的状态,颜色为淡黄色。

如果尿液呈现混浊、浑浊或其他异常颜色,可能表示存在尿路感染、结石等问题。

2. 尿液的pH值:正常尿液的pH值在4.6-8.0之间,呈弱酸性或弱碱性。

pH值的异常可能与饮食、药物或疾病有关。

3. 尿液的比重:正常尿液的比重在1.005-1.030之间,比水重。

比重的异常可能与肾功能、水分摄入量等有关。

4. 尿液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通常不超过30毫克/升。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等问题。

5. 尿液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出现葡萄糖。

如果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等问题。

6. 尿液的酮体: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存在酮体。

如果尿液中出现酮体,可能表示存在糖尿病、饥饿、高脂血症等问题。

7. 尿液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应该很少。

如果尿液中出现异常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数量,可能表示存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问题。

实验讨论:通过对尿液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例如,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异常增高可能提示肾脏疾病的存在,而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异常增多可能表示尿路感染的发生。

此外,尿液的检验还可以为医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信息,辅助诊断和治疗。

尿中尿粪卟啉测定标准

尿中尿粪卟啉测定标准

尿中尿粪卟啉测定标准
尿中尿粪卟啉测定是用于检测患有卟啉病的患者的一种常规检
查方法。

卟啉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缺乏一种特定
的酶,导致体内卟啉代谢异常,从而在尿液和粪便中积累大量卟啉。

这种检测方法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样本采集,首先是关于尿液和粪便样本的采集标准。

这包括
采集的时间、保存条件、采集方法等方面的详细说明,以确保样本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操作,针对尿中尿粪卟啉测定的实验操作,标准通常会
包括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要求、试剂的选择和准备、实验步骤的详细说明等内容,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质量控制,标准中还会包括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质控品的
选择、使用频率、质控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内容,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结果解释,标准也会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标准,包括阳性
和阴性结果的判定标准、结果的定量分析方法等内容,以确保对实
验结果的准确解读。

总的来说,尿中尿粪卟啉测定的标准是为了规范化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以帮助医务人员准确诊断卟啉病,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实验操作、质量控制、结果解释等多个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

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实验报告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成分和性质,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尿液样本的分析,探索尿液中的相关指标对身体健康的反映。

一、尿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在进行尿液分析实验前,首先需要采集新鲜的尿液样本。

为了保证样本的准确性,我们要求实验参与者在清晨醒来后第一次排尿时采集尿液,并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

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对尿液样本进行外观检查。

正常的尿液应该是黄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或微浑浊的。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浑浊或出现异常气味,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二、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人体的水分摄入和排泄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应该是黄色或淡黄色的,这是由于尿液中的尿色素的含量不同所致。

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可能是由于水分摄入不足或排尿不畅引起的。

而透明度方面,正常的尿液应该是透明或微浑浊的,如果出现浑浊可能是尿液中有蛋白质、细菌或白细胞等异常成分。

三、尿液的酸碱性尿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评估。

正常的尿液pH值应该在5.0-7.0之间,呈弱酸性或中性。

如果尿液pH值偏低,可能是由于饮食中摄入了过多的酸性食物,如肉类和谷类食物。

而如果尿液pH值偏高,可能是由于饮食中摄入了过多的碱性食物,如蔬菜和水果。

四、尿液的比重尿液的比重可以反映人体的水分代谢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的比重应该在1.010-1.025之间。

如果尿液比重偏高,可能是由于身体脱水或肾功能异常所致。

而如果尿液比重偏低,可能是由于摄入过多的水分或肾功能正常排尿过多。

五、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和酮体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和酮体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代谢情况。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没有或只有微量的蛋白质、糖和酮体。

如果尿液中出现异常的蛋白质含量,可能是由于肾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

而如果尿液中出现糖或酮体,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或饮食不当引起的。

六、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尿液分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尿液分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尿液分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操作程序1. 收集尿液样本:- 准备干净的并标记样本的相关信息,如日期和时间。

- 确保样本收集没有污染物。

- 清洁外部生殖器,并使用尿液收集杯收集尿液样本。

2. 进行初步检查:- 观察尿液的外观,检查是否有异味、混浊或异常颜色。

- 测量尿液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3. 进行尿液化学分析:- 将适量的尿液样本转移到分析管中。

- 根据化学试剂的指示,添加适量的试剂到样本中。

- 使用相应的仪器,如光度计或电极测量仪,测量尿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4. 进行尿液显微镜检查:- 准备尿液镜检玻片,并放置一滴尿液样本在玻片上。

- 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晶体、细菌等微小结构。

- 记录并分析观察到的细胞或结构的数量和类型。

5. 进行尿液细菌培养:- 采用无菌技术将尿液样本转移至培养基。

- 将培养基培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促进细菌生长。

- 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并记录下数量和类型。

评分标准我们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尿液分析结果进行评分:1. 外观:- 正常(无异味、混浊或异常颜色):得分 1- 异常(有异味、混浊或异常颜色):得分 02. 化学分析:- 各种化学成分在正常范围内:得分 1- 各种化学成分超出正常范围:得分 03. 显微镜检查:- 观察到正常数量和类型的细胞或结构:得分 1- 观察到异常数量或类型的细胞或结构:得分 04. 细菌培养:- 无细菌生长:得分 1- 观察到细菌生长:得分 0根据以上标准,总评分为各项得分的总和,满分为 4 分。

以上是关于尿液分析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的说明。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Christine Moore, Cynthia Coulter, and Katherine CromptonImmunalysis Corporation 829 Towne Center Dr.Pomona, CA 91767USAMichael ZumwaltAgilent Technologies, Inc.9780 S. Meridian Blvd.Englewood, CO 80112USA摘要本文阐述了使用安捷伦6410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仪以电喷雾模式对尿和血中的14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及其6种代谢物同时进行分析的一种快速、简便而且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

尿样的制备包括在实样中加入β-葡萄糖苷酸酶进行处理。

血样的制备包括加入乙腈使红细胞沉淀,然后进行固相萃取,蒸干最终获得的洗脱液,加流动相溶解后注入LC/MS/MS 系统。

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尿和血中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应用据我们所知,该方法首次同时监测定性离子,并要求其与主要离子的比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安捷伦软件独有的特征使得这一裂解转变能够得到监测并且自动计算成比值,如果落在校正标样的范围之内,则被认为是阳性的。

尽管对定性离子的监测自然影响到分析的灵敏度,但对于法医学分析而言,对结果的可信度要求更高而且更为严格。

引言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是美国最为普遍应用的处方类药物,用于焦虑和失眠的治疗,尤其是老年病人最为常用[1]。

它们还被用于肌肉松驰剂和抗痉挛剂,并且经常在性侵害案件、服药后驾驶(DUID )等情况下被检出,而且常在其他药物治疗中被合并使用[2, 3]。

Hegstad 等发表了使用LC/MS/MS 检测尿样中一些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包括7-氨基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7-氨基氟硝西泮、阿普唑仑、α-羟基阿普唑仑、奥沙西泮、3-羟基地西泮和去甲地西泮[4]。

在单剂量服用劳拉西泮(2.5 mg )后,Kintz 等能够检出96小时后尿中劳拉西泮的含量在5 ng/mL 以上[5]。

在给予单剂量的溴西泮(6 mg )和氯硝西泮(2 mg )后,Cheze 等报道60小时溴西泮浓度在5 ng/mL 以上,而7-氨基氯硝西泮在至少144小时仍能被检出。

法医血样通常在交通安全事故中得到采集,而且是尸体解剖后用于分析的主要生物样本。

然而,对于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检测,尤其是在血样中,并非毫无困难的,因为其存在的浓度,尤其作为治疗用途时,可能会很低。

一些刊物介绍了他们在血浆或血清中分析的例子,但是,很少有人尝试对全血样品进行检测。

Gunnar 等[7]通过提取、衍生化和GC/MS分析对全血中的一些苯二氮艹卓类药物进行了测定。

Laloup等发表的一份优秀的论文介绍了使用串联LC/MS对尿、血和头发中26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监测的方法[8]。

作者列出了每个药物的一种主要裂解反应和一个定性离子,同时指出,需要通过再进一次样对每个化合物的两次反应进行监测从而进一步对阳性样品进行确证。

使用安捷伦的系统,对定性离子进行监测并且计算其与主要反应的强度比值是其软件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实验部分样品制备标准物质和试剂•氘代内标物质:D5-地西泮;D5-替马西泮;D5-阿普唑仑;D7-7-氨基氟硝西泮;D4-氯硝西泮;以及无标签的药用标准物质:7-氨基氟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7-氨基硝西泮;α-羟基阿普唑仑;α-羟基三唑仑;去烃基氟西泮;溴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氟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利眠宁;地西泮;奥沙西泮;去甲地西泮;替马西泮。

以上物质均购自Cerilliant(Round Rock,TX)。

•混合型固相萃取柱(Clin II)购自SPEWare (San Pedro,CA)。

•所有溶剂均为HPLC级或更纯;所有试剂均为ACS 级且购自Spectrum Chemical(Gardena,CA)。

标准溶液(用甲醇制备)•内标混合物:D7-7-氨基氟硝西泮;D5-阿普唑仑;D4-氯硝西泮;D5-替马西泮;D5-奥沙西泮;D5-地西泮(1,000 ng/mL)•无标签的药物:7-氨基氟硝西泮;7-氨基氯硝西泮;7-氨基硝西泮;α-羟基阿普唑仑;α-羟基三唑仑;去烃基氟西泮;溴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三唑仑;阿普唑仑;氟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利眠宁;地西泮;奥沙西泮;去甲地西泮;替马西泮提取步骤—尿样取尿样1 mL,加氘代内标溶液100 µL,混匀。

校正曲线:阴性对照:氘代储备液100 µL(1,000 ng/mL)10 ng/mL:氘代储备液10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10 µL25 ng/mL:氘代储备液10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25µL50 ng/mL:氘代储备液10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50 µL100 ng/mL:氘代储备液10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100 µL加入2 M醋酸钠缓冲液(pH 5.0)0.1 mL,对于实样,另加α-葡萄糖苷酸酶50 µL。

混匀后,在45°C加热3小时。

离心(10分钟;2,500转/分)后,倾取上清液,加0.1 M磷酸钠缓冲液(pH 6.0)1 mL。

将萃取管置于多管真空系统,用甲醇3 mL、去离子水3 mL、0.1 M磷酸缓冲液(pH 6.0)2 mL进行处理。

柱床应保持湿润,不能干。

将每份样品倾入萃取管中过柱至干,然后以去离子水3 mL和0.1 M 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0:20)2 mL淋洗至干。

而后以1 mL正己烷洗柱。

最后,用乙酸乙酯+2%氨水(2 mL)将药物洗脱。

洗脱液用氮气(20 psi/37°C)吹干并加甲醇1 50 µL溶解后备分析用。

1本次研究结束后发现以水溶解并制成溶液比用甲醇更为稳定2取全血1 mL,加乙腈1 mL,加50 ng/mL氘代内标混合物100µl,混匀,离心(20分钟;2,500转/分)。

倾取上清液,加0.025 M磷酸钠缓冲液(pH 2.7)1.5 mL。

校正曲线:阴性对照: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5 ng/mL: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1,00 ng/mL储备液50 µL10 ng/mL: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10 µL25 ng/mL: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25µL50 ng/mL: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50 µL100 ng/mL:氘代储备液50 µL(1,000 ng/mL)1,000 ng/mL储备液100 µL将萃取管置于多管真空系统,用甲醇3 mL、去离子水3 mL、0.1 M磷酸缓冲液(pH 6.0)2 mL进行处理。

柱床应保持湿润,不能干。

将每份样品倾入萃取管中过柱至干,然后以去离子水3 mL和0.1 M pH 6.0的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0:20)2 mL淋洗至干。

而后以1 mL正己烷洗柱。

最后,用乙酸乙酯+2%氨水(2 mL)将药物洗脱。

洗脱液用氮气(20 psi/37°C)中吹干并加甲醇2 50 µL溶解后备分析用。

2本次研究结束后发现以水溶解并制成溶液比用甲醇更为稳定分析步骤—尿样和血样氟硝西泮、硝西泮和氯硝西泮的7-氨基代谢物能很快从分析柱洗脱,即使流速仅为0.2 mL/min。

尝试对梯度和流速进行了优化,但未能得到这三个代谢物的满意色谱图。

随后,采用了另一个方法,耗时仅3.5分钟且仅对上述三种代谢物进行监测。

将两个方法分开以后,色谱图和灵敏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34LC/MS/MS 方法验证分析方法按标准协议进行验证,包括通过一个时间段(5天)内多次测定(5次)而得到的定量限、线性范围、相关性,以及日内、日间精密度。

校正曲线的斜率未强行通过原点。

校正曲线的方程和相关系数(R 2)见表2a (尿样)和2b (血样);测定的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数值分别见表3a 和3b 。

另外,日内精密度和准确度数值分别见表4a 和4b 。

该测定方法在选定浓度水平25 ng/mL 处是稳定、精密和准确的,并且在5~100 ng/mL 范围内成线性。

所有药物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0%,其中大部分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其偏差小于10%。

仅有一个例外,即尿样中的7-氨基硝西泮,5次重复测定值的偏差为24.4%。

所有药5物的定量限均为5 ng/mL 。

对经常遇到的药物在高浓度水平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未发现对本测定方法有干扰。

图1a 为尿样中劳拉西泮的典型校正曲线(R 2>0.998)。

图1b 为咪达唑仑的典型校正曲线,其相关系数大于0.999。

67图1a.尿样中劳拉西泮的校正曲线(5, 10, 25, 50和100 ng/mL )尿样中的劳拉西泮(5–100 ng/mL)R 2> 0.998血样中的咪达西泮(5–100 ng/mL)R2> 0.999图1b.血样中咪达西泮的校正曲线(5, 10, 25, 50和100 ng/mL)讨论使用安捷伦的设备可以对尿和血中的14种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及6种代谢物进行快速测定。

通过小粒径的分析柱获得的色谱分离将峰分为不同的片段组(分别见图2a和2b)。

7-氨基硝西泮、氟硝西泮和氯硝西泮等代谢物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效果差,因此用另一种快速分离条件对它们分别进行分析。

87-氨基氯硝西泮7-氨基氟硝西泮7-硝西泮α-羟基三唑仑α-羟基阿普唑仑溴西泮三唑仑硝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图2a.从尿样中提取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25 ng/mL):主要裂解转变,为清楚起见,未显示内标物质9阿普唑仑利眠宁奥沙西泮咪达西泮氟硝西泮替马西泮去烃基氟西泮去甲地西泮氟西泮地西洋图2a.从尿样中提取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25 ng/mL):主要裂解转变,为清楚起见,未显示内标物质(续)107-氨基氯硝西泮7-氨基氟硝西泮7-硝西泮α-羟基三唑仑α-羟基阿普唑仑溴西泮三唑仑硝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图2b.从血样中提取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25 ng/mL):主要裂解转变,为清楚起见,未显示内标物质11阿普唑仑利眠宁奥沙西泮咪达西泮氟硝西泮替马西泮去烃基氟西泮去甲地西泮氟西泮地西洋图2b. 从血样中提取的苯二氮艹卓类药物(25 ng/mL):主要裂解转变,为清楚起见,未显示内标物质(续)仪器所提供的软件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监测从母离子裂解产生的次级转变,并能自动计算其与主要子离子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