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
春秋五霸时间地点主体内容过程结局本质认识背景影响
春秋五霸时间地点主体内容过程结局本质认识背景影响一、什么是春秋时期《春秋》是孔子删修的一部鲁国史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八世纪-五世纪的历史(具体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于是把这段时期成为春秋时期。
二、春秋五霸产生的原因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周灭商,周天子分封天下,《荀子.儒效》里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经‘犬戎之祸’,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杀死於戏。
前771年,西周覆亡,公元前770年申、缯、卫、晋、郑等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王室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也是东周(春秋)时期的开始。
平王东迁以后失去了约一半的土地和人民,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注:1.分封是诸侯争霸的必然结果2.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各类史家、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三、五位霸主的称霸的时间和具体事件第一位:尊王攘夷--齐桓公齐桓公画像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名小白,出生于临淄(又称营丘),公元前685年即位,春秋时期齐国君主,春秋五霸之首。
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动乱,在北杏与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后宋国违约,齐桓公“九合诸侯”,讨伐宋国。
公元前679年,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公元前678,齐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
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51,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公元前643年世逝!第二位:会盟天下--晋文公晋文公画像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
田氏齐国历代国君列表
田氏齐国历代国君列表田氏齐国历代国君列表齐国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七个大国之一,历史上有过多个王朝。
其中,田氏齐国是齐国的一个重要分支。
自田和建立田氏政权以来,经历了八代国君的统治。
本文将为您介绍田氏齐国历代国君列表及其统治情况。
一、田和(公元前550年-公元前509年)田和是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约公元前550年,田和篡夺了齐国大夫之位,成为了齐国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前512年,田和被齐国人所杀,但他的儿子“公孙晁”(实际上是田和暗中培养的儿子)接替其父的位置。
二、公孙晁(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9年)公孙晁是田和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坚持田和的政策,加强了与周王朝、鲁国和晋国的外交关系。
他经常进行联合行动,并与周王朝、鲁国和晋国维持着友好关系。
在其统治下,齐国国力大为增强。
三、田单(公元前499年-公元前494年)田单是公孙晁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是田氏齐国的一个低谷期。
他没有像其父亲那样注意国内政治的重建,而是只顾自己享乐和分赃。
他的统治引起了贵族的不满和人民的不满。
四、公孙贾(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80年)公孙贾是田单的儿子,他上位后,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齐国逐渐摆脱了混乱和腐败的状态。
他进行了许多重大改革,推进了民主和法治的发展,并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使其成为军事强国。
五、公孙夏(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65年)公孙夏是公孙贾的儿子,他的统治对于田氏齐国来说,是一个中等盛期。
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推进了政治、文化、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使齐国跻身于中国的文明古国之中。
他治下的齐国朝气蓬勃,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力量。
六、公孙忌(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33年)公孙忌是公孙夏的儿子,他统治期间,继续前任的政策,致力于发展经济、文化和军事事业。
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齐国越来越强大。
他治下的齐国是田氏齐国的一个高峰期。
七、公孙无知(公元前433年-公元前416年)公孙无知是公孙忌的儿子,他的统治期间是田氏齐国的一个下降期。
勾践剑的历史故事
勾践剑的历史故事
公元前494年,吴国和越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杀,越军大败。
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越国的国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二十年后,勾践回到越国,他任用贤臣,发展生产,东山再起。
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
“鸠浅”就是这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名字。
而这把剑就是这位春秋霸主的王者之剑。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
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
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历史文化价值很高,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堪称我国国宝。
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25.1吴越争霸:当了三年马夫的国王(下)
25.1吴越争霸:当了三年马夫的国王(下)【第25.1集】当了三年马夫的国王(下)吴越争霸宝贝儿,欢迎收听《凯叔讲历史》。
上一集咱们讲到吴国终于彻底打败了越国,吴王夫差实现了自己复仇的梦想,那越王勾践后来怎么样了呢?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国家如果被敌人全面打败了,它的国君一般只有三条路:要么自杀;要么逃走,四处流亡;要么被敌人抓去当奴隶。
这一天,越王勾践就面临着这三个选择。
公元前494年,也就是距离现两千五百多年的这一天,令勾践终生难忘。
时近黄昏,火烧云就像是一把火,把会(kuài)稽(jī)城映照得如同大火燃烧一般。
宫内一间房子里,勾践面如土色,正在让夫人给自己穿上粗布制作的黑色衣服。
“大王,难道头巾也要用这黑布吗?这可是囚犯所用啊。
”勾践神色黯然地点点头:“哎,从今日起,我和你都是吴国的奴隶了。
”不知过了多久,会稽城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越王勾践和范蠡(lǐ)、文种(zhǒng)等大臣,缓缓地走出城门,所有的人都和勾践一样,穿着黑色的衣服。
当众人行进至距离吴王夫差的车马还有五十多步远的时候,只见越国大臣文种“扑通”一声跪下,用膝盖在地上当脚使,一步一步膝行到吴王夫差驾前。
“罪臣文种拜见吴国君上,越国愿降吴国。
”夫差盼这一刻盼了整整三年,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勾践呢,让他过来。
”勾践低着头,双手捧着铜盘,盘里有两样东西。
一件是越国的印信,这印信就是用玉做的印章,这印章就是政权的象征。
盘子里另外一件东西是一柄宝剑,霜滑雪亮、切金断玉,这把剑刻着“勾践”二字,这是勾践专用的一把宝剑,他在祭祀祖先时用这柄剑作礼器,战斗时用这柄剑指挥千军万马,这柄剑象征着军权。
勾践跪在夫差面前,高高把铜盘举过头顶,夫差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勾践!你也有今天!父王,您的仇,孩儿今天给您报了,哈哈哈哈……”夫差笑中带哭,哭中带笑,好久才把心情平复下来。
等他的笑声一止,勾践跪在地上说话了:“万夫有罪,在孤一人;百姓有罪,罪在臣下。
范蠡生平大事年表
专题范蠡(公元前534年~公元前449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人。
春秋晚期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被后世尊称“商圣”。
史载“文种为宛令”,闻其贤,“得蠡而悦”,后同至越国出仕,共同辅佐越王勾践,俱为越国著名大夫。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发生战争。
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携妻入吴为奴,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
范蠡用计取得吴王信任,使勾践得以顺利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
经十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
公元前479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
范蠡建议,勾践趁此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
公元前473年,终灭吴兴越。
功成名就后,范蠡急流勇退,乘舟泛海达齐国海滨,改称鸱夷子皮。
在海滨耕作,围海煮盐,捕鱼养殖。
苦心经营数年后,积资达数十万,声名远扬。
齐王慕其名请其出任齐相三年。
范蠡“富好行其德”,曾对人说,治家能置千金,做官能至卿相,这已达到极限了,长期享受这样的荣乐,是不吉利的。
于是他归还相印,散尽家财,赠送亲友和乡邻,悄悄离开了海滨,到陶地定居,重新经商,又拥资产千万,成了远近闻名的陶朱公。
范蠡在经营上“夏则资皮,冬则资絺(chi,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得乏也”等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和高尚品德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一直影响着后人,被中外经济学家奉为圭臬。
公元前534年(周景王十一年,楚灵王七年)范蠡在楚国申(宛)县三户出生,楚灵王灭陈为县,穿封戌为陈公。
时年孙子17岁。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楚平王十四年),申公(即宛令)文种慧眼识珠,三拜范蠡,范蠡18岁,风华正茂,倜傥不羁,世人都以其疯。
两人纵论天下,尽吐胸中块垒,遂为知己。
是年,楚平王卒,楚昭王即位。
伍子胥奔吴第六年。
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楚昭王三年),范蠡、文种经论证策划,共同入越。
范蠡21岁。
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杀吴王僚而自立,是为阖卢。
又得齐人孙武和楚人伯嚭。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越王允常五年),吴、蔡、唐联合伐楚,战于柏举,楚五战五败,吴人破楚郢都,淫乱楚后宫。
越国灭吴国之战
越国灭吴国之战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473年的三十多年间发生过多次战争。
在公元前494年的一次战争中,越国在会稽受挫,力量大大削弱,几乎遭受了灭国之灾。
越王勾践在受挫后,一面卑身事吴,一面反省思过,制定了休养生息、抚慰人民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民众的支持。
勾践经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复仇灭吴。
越灭吴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弱国打败强国的一个范例,从许多方面印证了《孙子兵法始计篇》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吴国和越国是春秋后期在长江下游崛起的两个国家。
在此之前,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附楚国,是楚国的盟国。
春秋中期,吴国通过兼并战争取得了大量土地,疆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大国争霸的局势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开始叛楚攻楚,以求中原争霸,这时弱小的越国,在吴楚战争频繁时常常策应楚国、牵制吴国,成为吴国心腹之患。
吴国为了在中原争霸中除掉后患,在柏举之战几百了楚国后,开始发动吴越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
吴王阖闾乘越国允常之丧,率军攻越。
吴越二军在檇李对阵时,越军两次用死士攻击吴军阵前自杀,使吴军军心涣散。
越军乘其不意,突然发起攻击,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
夫差按照其父“必毋忘越”的遗嘱,在伍子胥、伯嚭的辅助下,日夜加紧练兵,准备出兵攻越。
越王勾践继位后的第三年春得到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后,在准备还不充分,兵力还不足够的情况下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吴国。
吴王夫差派出精兵,迎战越军于夫椒。
由于吴军实力较强,越军战败。
越军损失巨大,最后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
吴军乘胜追击,把会稽包围的水泄不通。
在这危急存亡关头,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决定以屈求生。
勾践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去向吴王夫差求和,以美女、财宝疏通吴国太宰伯嚭,要他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属国存在下来,那时,勾践原做吴王的臣仆,忠心侍奉吴王。
不然,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出战。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周游列国年序表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
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
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
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
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
路经匡地,被围困。
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
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
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
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
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
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
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
经过曹国到宋国。
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
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
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
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
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
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
是年吴伐鲁,战败。
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
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
汉代的吴和越
品史
谋反, 杀南越王及汉使臣。一年 南越国灭。 后叛军被剿, 诛吕嘉, 自赵佗称王后,南越国经五代 共 93 年。 王, 西汉时期, 最大的外患是北 方匈奴,吴和越则是最大的内 , 给 患。吴国牵头的 “七国之乱” 也让朝廷找 国家造成很大动乱, 汉 到充分的理由终结了藩国制。 的藩国相当于自治区, 但比今天 的自治区权限大,经济是独立 。 的, 而且 “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汉代建国后, 封异姓功臣王国七 个,同姓王国九个,侯国一百多 个,国家一半的区域是由各个自 治区构成。而吴国是自治区里的 龙头老大, 经济强大, 百姓安居乐 业, 在当时, 吴国的百姓是不纳税 。 “七国之 赋的, “无赋, 国用饶足” 集权 乱” 平复后, 所有王国裁撤, 基本上恢复 中央, 到汉武帝时期, 了秦始皇时的郡县国家。 汉代之前吴越的民风, 与今 “吴、 粤 天 江浙地 区差异很 大 , 故其民至今好 (越) 之君皆好勇, ( 《汉书·地理 用剑,轻死易发” 《诗经》 时的 “楚 志》 ) , 从孔子编选 又素 无诗” , 到秦汉的 “楚人轻悍, 骄” ( 《汉书 · 刘濞传》 ) , 究其根本, 是文化上的薄弱所致。这种局面 清, 及至近现 自宋之后, 再经明、 经济上甲 代, 重科举, 尚儒养仁, 天下, 文化上也是蔚为大观。 人之 仅仅天养人是不够的, 大更需自我修养。 选自 《美文》
汉代的吴和越
2017 年 2 月ຫໍສະໝຸດ 43SAVOUR HISTORY 公元前 494 年, 越王勾践伐 韬光养 吴, 大败, 之后卧薪尝胆, 晦。过了 22 年, 公元前 437 年再 夫差自刎, 吴亡 伐吴, 取得完胜, 越国 国。 勾践之后又经过了六代, 。 被楚灭, “后六世为楚所灭”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灭楚, 闽 越旧部避秦乱散入浙江东部、 中和闽北山区。 汉代立国第十一 年 (公元前 196 年) , 刘邦封侄子 刘濞为吴王,吴藩国都邑在扬 (郡治在金 州, 初辖三郡: 东阳郡 、 吴郡 华) 、 鄣郡 (郡 治 在 吉 安) (郡治在苏州) ,共领五十三个 七 县。 公元前 154 年, 刘濞牵头, 个藩国发动叛乱,三个月后平 复, 吴国被撤藩, 至西汉末年, 吴 会稽、 九江、 豫 地共存置七个郡, 六安 、 临淮 (据 章、 庐江、 广陵、 ) 。 《汉书 · 地理志》 越分东越和南越。 东越有两脉,闽越和东瓯, 均是越王勾践的后代。 刘邦和项 汉五年 羽争天下时, 东越助汉, (公元前 202 年) ,封立闽越王, 。 汉惠帝三 都邑在东冶 (武夷山) 年 (公元前 192 年) ,封立东海 都邑在东瓯 (温 王, 又称东瓯王, 州永嘉县) 。 吴王刘濞发动叛乱, 后杀吴王。汉 东瓯王先是随吴, (公元前 138 年) 武帝建元三年 , 闽越伐东瓯,东瓯王求汉保护, 得以解围, 后又向汉朝廷申请内 分散 迁。东瓯国全国整体移民, 淮之间。 内迁安置到江、 汉武帝元鼎六年 (公元前 □ 穆 涛 111 年) ,闽越反汉,闽越王被 诛。武帝下诏, 闽越国民全部内 淮之间 迁, 也是分散安置在江、 (据 《史记 · 东越列传》 ) 。至此, 虽然不 勾践的两脉后代均返乡, 是回故里, 也算叶落归根。 郡治在 南越在秦朝时设郡, 番禺 (广州) 。 南越王赵佗是河北 正定人, 秦时初为南海郡的一个 县令, 后深得郡尉信任继位。汉 十一年 (公元前 196 年) , 刘邦封 赵佗为南越王。 刘邦时期, 汉与南越的关系 南越有完 有点一国两制的意思, “与 全的自治权, 不受汉节约束。 剖符通使, 和集百越。毋为南边 患害, 与长沙接境。” ( 《史记 · 南 汉朝廷限制 越列传》 ) 吕后时期, 尤其禁止铁 相互间的贸易往来, 自号 “南 器南运。 赵佗宣布独立, 攻掠长 赵武帝” , 此后不断北犯, 沙周边诸县。 汉文帝继位后, 委派官员修 且按时节 葺赵佗在正定的祖坟, 自撤帝号 祭扫。赵佗大为感动, 以蕃臣事汉。汉武帝元鼎五年 (公元前 112 年) , 南越相国吕嘉
2024年李白越中览古原文及赏析
⑤越中:指会稽郡治(今浙江绍兴),古代越国的首都。
翻译:
越王勾践把吴国灭了之后,战士们都衣锦还乡。
如花的宫女站满了宫殿,可惜如今却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了。
简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怀古诗,抚今追昔,感叹人世的兴亡盛衰——当年越王勾践破吴归来的时候,义士因破吴有功,回来时都得到官爵赏赐;宫殿里如花般的美女到处都是,如今只剩下鹧鸪鸟儿在那儿飞来飞去。将昔盛今衰的景象作了鲜明对比,感受深切。七绝多以第三句转,第四句结,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竭力渲染昔日之兴盛,末句突作转折,跌入今日之荒凉冷落,构成反衬,其格独创,语冷节促,盛衰之感倍烈。
②锦衣:华丽的衣服。《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
①越王句:《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勾践做越王,曾为吴国所败,勾践做了吴王的俘虏,后来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了吴国。
②义士:指为越王破吴的臣下。
③锦衣:做官穿的锦绣衣服。
④鹧鸪:鸟名。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春秋战国的英雄人物故事
春秋战国的英雄人物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政治结构逐渐瓦解,新的政治结构逐渐形成。
那你知道春秋战国的英雄人物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春秋战国的英雄人物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春秋战国的英雄人物故事:孙武传奇的一生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后人尊称其为孙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
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
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公元前532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着成兵法十三篇。
他的兵法得到吴王的认可,被任命为。
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他所着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出身贵族,另寻立足之地孙武的祖先是妫满,他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
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带家小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
齐桓公早就听说了陈公子妫完的大名,知道他虽然年轻,但很有才华,就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
妫完在齐国有了安身之地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完。
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出了很多人才,经过几代相传,已成为齐国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大。
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
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
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武就是孙凭的儿子。
孙武出生在贵族家庭,优越的家庭条件给他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
《越王勾践》读后感
《越王勾践》读后感(精选8篇)《越王勾践》读后感1春秋时期是个诸侯争霸,充满火药味的时期。
各个国家连年征讨,使其民不聊生。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国以军中罪人自刎侥兴获胜。
吴王阖闾战死,临终前告戒夫差:“必毋忘越”。
公元前494年,勾践不听范蠡劝阻,兴师伐吴,不幸败于夫椒,只得带领残兵败将五千退守会稽。
夫差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山,危急之际,文种带着美女、黄金冒险求和。
越王勾践忍辱在吴过当了三年的奴仆,受尽了折磨与屈辱。
回国后,为了报酬雪耻,他发奋图强,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
公元前473年,越王大军直达吴都——姑苏。
吴王被迫自刎,越王乘胜大会诸侯。
经周王验证,成为又一个中原霸主。
贤人和小人,君主的贤明和昏庸,坚定地信念和美人,如果选择前者,你的助手就会越来越多,国家就会兴旺。
对于小人、奸臣应该毫不留情。
美女、如果是巾国就要好好对待。
当然,君王自己的贤庸要靠自己努力的,自己不努力,别人在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
做人要学会忍辱。
比如越王的俘奴,韩信的钻人胯下,但后来都成为了贤王和贤臣。
我觉得大家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太冲动,要三思而后行,能忍则忍。
《越王勾践》读后感2现在每天晚上都按照学校要求看《越王勾践》,还要写感想,我先来博客上练练。
嗯,《越王勾践》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视剧,主要讲越国的大王勾践复国的传奇故事。
这部电视剧把听信谗言的吴王夫差、忠诚聪明的伍子胥、虚伪的伯噽和美丽、为国献身的西施、忍辱负重、坚定意志的越王勾践、精干而有智慧的越王的两位忠臣:范蠡、文种演绎的淋漓尽致。
到现在为止,“伯噽”这个人物是我最搞不懂的。
他既然身为一国之太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总要为越国说好话,如果当初吴王把勾践杀了,那伯噽还会这样维护越国吗?史记上是说伯噽是受了越王的贿赂才这样的,但这部电视剧里并没有提到过越王贿赂伯噽,哪怕进贡也是使臣亲自给吴王夫差送去的,那伯噽是为了什么,没有理由的呀!就算越王贿赂伯噽,但是他又不笨,表面上总要当作与伍子胥这个相国一条心,可是他相反,处处反对伍子胥。
历史纪年知识点总结
历史纪年知识点总结一、公元前1. 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2.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3.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4.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争5.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大帝称霸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二、公元1. 公元1年:基督诞生2. 公元79年:庞贝城被维苏威火山喷发埋没3. 公元313年:米兰敕令4.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移居麦加,开启伊斯兰教的时代6. 公元732年:查尔斯马特向斯必然战争中击败穆斯林军队7. 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8. 公元1066年:哈罗德国王战败,导致了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9. 公元1095年: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启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 公元1215年:《大宪章》签订11. 公元1453年:拜占廷帝国灭亡12.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三、17世纪1. 1607年:英国殖民者在弗吉尼亚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欧洲定居点2. 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3. 1640年:英国爆发了国内战争4. 1642年:哈布斯堡王朝开始了对英格兰的征服5. 1649年:查理一世因叛国罪被处决6. 1660年:清教徒革命后,英国复辟了君主政体7. 1666年:伦敦大火四、18世纪1. 1700年: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发动了大北方战争2. 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3. 1715年:英国发起了第一次大北方战争4. 174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5. 1745年:雅各布叛乱6. 1751年:百年战争爆发7. 1756年:七年战争爆发8.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9.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五、19世纪1. 1803年:拿破仑发动第一次反法同盟2. 1805年:拿破仑战争中的特拉法尔加战役3. 1812年:美国和英国爆发了1812年战争4. 1815年:滑铁卢战役5. 1830年:波兰起义6. 1848年:大饥荒7.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8.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9. 1868年:明治维新10. 1871年:普法战争11. 1885年:柏林会议六、20世纪1. 1904年:罗斯福领导的美国政府开始着手运动门罗主义2.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3. 1917年:俄罗斯十月革命4. 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创建国家法西斯党5.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6. 1941年:珍珠港事件7. 1945年:杜鲁门宣布美国对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9.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0.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1. 1989年:柏林墙倒塌12. 1991年:苏联解体七、21世纪1. 2001年:9/11恐怖袭击2. 2003年:伊拉克战争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4. 2011年:阿拉伯之春5.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6.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7. 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此为历史纪年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越王勾践曾被尊为天下霸主,越国却为何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越王勾践曾被尊为天下霸主,越国却为何没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大家都非常熟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位越王在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击败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公元前482年勾践十五年时发动了对吴国的进攻,并最终在公元前473年的二十四年里消灭了吴国。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越王勾践在消灭吴国之后,曾北上与中原强国齐国、晋国等会盟,并最终得到了周元王的承认,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国也成为最后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但是,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的状况却发生了变化,它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这是因为越国地处南方,与中原地区相隔较远,又与周边的越南等地存在复杂的关系,难以与中原诸侯国形成同等的竞争力。
此外,越国内部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无法有效地发挥国力。
最终,越国在秦朝灭亡之前的战国时期末期,被楚国所灭。
越王勾践去世后,越国的统治者们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壮志和斗志,国力逐渐衰落。
在前378年,越王翳三十三年时,越国在齐国、楚国的压力下被迫迁都,放弃了争衡中原的目标。
随后,越国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爆发了政变,十几年间始终处于动荡之中。
到了前306年,越王无彊三十七年时,越王无彊决定再次北伐中原,以齐国为主要目标。
但此时在位的齐国君主为齐威王,并没有直接与越国对战。
相反,齐威王建议越王无彊打楚国,因为楚国距离越国很近且内部空虚,是更为适合的目标。
越王无彊听从了齐威王的建议,率军北上伐楚,结果被楚威王大败而归,越王无彊被杀。
于是越国释放齐国,转而与楚国交恶。
楚威王趁势出兵进攻,大败越国,尽夺故吴地直至浙江。
越国在越王无彊去世后陷入内乱,无法确定继承人。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记载,越国族子们争权夺利,有的自称王,有的称为君,在江南海上散布,向楚国朝贡。
此后,越国又遭受了楚国的打击,形势愈加艰难。
越王无彊的两个儿子,分别建立了另外的政权,一个是闽越王无诸,另一个是越东海王摇。
历史上勾践是谁
历史上勾践是谁勾践约前520-前465,是允常之子。
公元前497年允常卒,勾践继位。
前494年,吴伐越,大败越。
勾践夫妇入臣于吴,为吴王夫差养马三年,卧薪尝胆。
前491年句践七年返国,誓复吴仇。
建都大越今绍兴,任用范蠡、文种、计倪等一批能臣谋士,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生聚教训,国力大增,终于在勾践24年前473年,一举吞并吴国。
进而迁都琅琊,窥视中原,会齐、晋等诸侯于徐州,并致贡周室,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越是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勾践是大禹大禹姓姒,名文命的子孙,周王朝建立后,勾践的先人被封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守宗庙,故建立越国。
生卒约公元前520~前465。
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败于吴国。
两年后,吴王姬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
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
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今苏州阳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
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
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
会稽之战的历史故事
会稽之战的历史故事会稽,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前494年,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战争在这里打响。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吴国和越国都是其中之一。
吴王夫差即位后,决定北上争霸中原,这使得他与近邻越国的矛盾日益激化。
同时,吴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使得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在会稽之战爆发前,吴国已经成功征服了长江中游的楚国,实力大增。
越王勾践则趁机发兵攻打吴国,企图夺取中原。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吴军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精良的装备,大败越军,并俘虏了勾践。
吴王夫差对勾践采取了怀柔政策,让他在吴国为奴。
然而,勾践却趁机卧薪尝胆,韬光养晦。
他一方面积极笼络吴国的高层官员,为复国做准备;另一方面,他通过贿赂吴国的太宰嚭,让他在吴王面前为越国说好话。
经过多年的准备,勾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率领越军攻打吴国。
吴军由于长期沉溺于享乐,战斗力大减,很快就被越军击败。
吴王夫差自杀身亡,吴国灭亡。
会稽之战对古代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这场战争标志着越国的崛起和吴国的衰落。
此后,越国成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霸主,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其次,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前的精神支柱,告诉我们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会稽之战中的重要人物勾践和夫差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
勾践冷静、果断、有远见;夫差则骄傲、自负、目光短浅。
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也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总之,会稽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
它不仅改变了当时中国南方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迁。
范蠡急流勇退的故事
范蠡急流勇退的故事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蠡急流勇退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范蠡急流勇退的故事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虽出身贫贱,却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交情很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公元前494年,夫差带兵大败越王勾践,范蠡劝勾践忍辱负重,以图复国,并陪同勾践夫妇一起在吴国为奴三年。
三年后回到越国,他与文种一起,定下了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兴越灭吴的策略。
为了灭吴,他亲自到各地去寻找合适的美女,结果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西施,从此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曲深明大义、英雄美人的传奇篇章。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了吴国,雪耻。
范蠡因功绩卓著,被封为上将军。
他认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的人,自己的名望和功劳在他之上,并不是件好事。
于是,已经六十三岁的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携妻带子辞官而隐,化名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也有一说是与西施相携而归)。
归隐后,他就带领儿子和门徒们在海边结庐而居。
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农业和工商业都十分发达。
范蠡一行人在海边一边努力垦荒耕作,一边又看准机会经商做生意,没过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由于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里,同时能力和才干又异于常人,很快,就连齐王都知道了他的名声,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想拜他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这与他的本意是相违背的,他不禁感叹:“努力治家能积聚千金,进入仕途为官能位至卿相,这是一个平民百姓最得意的事情了。
但是长地享受名望,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
”于是,他奉还了相印,散尽了家财,再次急流勇退,带着家里人悄悄地走了。
范蟊带着家人来到宋的陶邑(今山东定陶县)定居,自称“朱公”,人们尊称他为“陶朱公”。
吴国末代国君夫差简介
吴国末代国君夫差简介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
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
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
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
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
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
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
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
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破越复仇公元前496年,阖闾攻越,战于欈李今浙江嘉兴西南,越军采取偷袭战术,阖闾中箭,伤脚大拇指,伤重不治,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
夫差继位后,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
公元前494年,勾践闻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
夫差闻报,悉发精兵击越。
两军战于夫椒。
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
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
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
伍子胥劝谏说:“从前有过氏杀了斟灌氏又征伐斟寻氏,灭掉夏后帝相。
帝相的妻子后缗正在怀孕,逃到有仍国生下少康。
少康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之官。
有过氏又想杀死少康,少康逃到有虞国,有虞氏怀念夏之恩德,于是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并封给他纶邑,当时少康只有方圆十里的土地,只有五百部下。
但以后少康收聚夏之遗民,整顿官职制度。
派人打入有过氏内部,终于消灭了有过氏,恢复了夏禹的业绩,祭祀时以夏祖配享天帝,夏代过去的全部故物都收复如初。
现在吴国不如当年有过氏那么强大,而勾践的实力大于当年的少康。
现在不借此时机彻底消灭越国力量,反而又要宽恕他们,不是为以后找麻烦吗!而且勾践为人能坚韧吃苦,现在不消灭他,将来后悔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
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选出越国美女献给吴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
野史杂稗中如是说,越国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
一日,在清清浣纱江畔,与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
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则一见钟情的故事。
然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范蠡以“爱国”的名义,背叛、出卖了爱情。
他把绝代佳人西施选进宫里,与其他美丽的越女一起,进行歌舞礼仪等“培训”。
大约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吴王夫差。
幸运而不幸的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
从此,歌舞宴平;从此,对西施甚至越国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践,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
“卧薪尝胆”、“养精蓄志”、“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富兵强了;吴国,却在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现状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
无毒不丈夫。
夫差在打败勾践后,给了勾践一条生路。
所以,他最终败给夫差,是必然的。
何况,勾践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负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国家的女子。
以这些女子的屈辱与悲凉,换取越国东山再起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这种手段不能不说是高明,然而,不免过于自私、卑鄙。
在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践的对手。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
善良的人们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结局,无锡蠡园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拥有如此结局么?
如果他爱西施,那么——
若西施流泪,先湿的应是他的脸;
若西施悲伤,最苦的应是他的心。
如果他爱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厮守终生,直至地老天荒。
谁能想象,把自己心爱的人拱手让出,送给他人,送给自己的敌人?
倒是夫差,爱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宠了西施一生。
虽然,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
或许,他到死都还在念着这个是令他国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无法想象,一个柔弱的女子,西施,在这十七年里,怎样的柔肠百转,怎样的万剑穿心,怎样的肝肠寸断。
爱人与仇人之间,祖国与敌国之间,她何从判断,何
从选择?
也许,西施无从选择,残酷的世界也不许她选择。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认为,西施背负着“祸国”、令吴国灭亡的恶名。
只有极少数人,能公正地站出来说话: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西施》
在越国,西施能够得到“功臣”的荣誉吗?不可能!关于西施归宿的最有依据的说法,是被勾践夫人沉水淹死。
拥有“沉鱼”之美的西施,终究被沉入水中。
也好,还她一生流不尽的泪吧。
还她一颗冰清玉洁的女儿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