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武松打虎 (2)_长春版
课文《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武松打虎》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领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思想。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不畏强暴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武松打虎》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领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思想。
(2)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及武松人物形象。
(2)引发学生对课文《武松打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武松打虎》,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细节描写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举例分析,分享自己的见解。
5. 课文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武松打虎》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情节。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积极性及课堂发言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武松打虎》的内容,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梗概。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性格。
(2)学会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坚韧的品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故事背景。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人物性格。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4. 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形象。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拓展1. 故事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每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发挥创意,编写的故事情节。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武松打虎》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武松打虎》的故事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武松打虎》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3. 欣赏法:品味经典语句,体会作品魅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及武松character 性格特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填空:武松打虎的故事中,武松在什么地方遇到了老虎?他是如何应对的?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武松的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品味(1)挑选故事中的经典语句,让学生品读、体会。
(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武松精神的理解。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知识点掌握评价: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武松打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文学特色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2、武松打虎 ▎长春版
教材分析一、教材编排特点《武松打虎》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课文记叙的是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浑身是胆,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特点。
这个单元课文的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从各种名著中精选的片段,情节连贯、曲折,语言明快、洗练、生动,有助于唤起学生阅读名著、走进名著。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作为经典作品,多年来,这篇课文始终没有淡出编者的视线,足见其生命力的顽强:1、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对于描写英雄或动作武打的故事喜闻乐见,而唤醒学生对名著的喜爱,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名著,与经典为友,受到经典书籍的熏陶、感染,成为情感丰富、知识渊博、见的独特的人。
2、高超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习作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如:⑴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⑵利用反衬的写法使人物形象鲜明。
⑶详略处理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学情分析1、这篇课文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很,容易吸引学生。
2、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其中的一些方言和古汉语不容易理解,学生读起来会有困难,在学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后的注释来进行,老师要适当地讲解,这样才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这位具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的英雄特点的教学要求。
3、这篇课文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细致的刻画和所蕴涵的思想为历代读者所称道,但由于受文化底蕴和时代久远的影响,学生对名著并不感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读中感悟策略和读写结合策略。
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快速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把长文读短,把繁文读简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武松打虎教学教案
武松打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能够领悟故事中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于正义、不畏强暴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 故事中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对武松打虎行为的分析和评价。
2. 对故事中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故事文本《武松打虎》。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卡片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武松打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武松打虎》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探讨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表演展示:(1)学生分组表演《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2)表演后进行评价和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中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领悟。
6. 作业布置:(1)编写一篇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
(2)写一篇关于武松性格特点的作文。
六、教学拓展:1. 比较《武松打虎》与其他类似的英雄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岳飞精忠报国》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2.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形象,了解英雄人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七、课堂互动:1. 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课文《武松打虎》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武松打虎》,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
(2)学会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代民间故事。
(2)学习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武松打虎过程的细节描绘。
三、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以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播放《武松打虎》的音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故事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4.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分析武松打虎的过程及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4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武松打虎的勇敢和智慧。
(2)问答环节:回答关于课文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5.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5.2 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武松打虎的场景。
5.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互动。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武松打虎》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武松打虎》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媒体资源的选择、说教学过程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武松打虎》这篇文章位于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八版块第二课,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课文记叙的是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将以生动的人物形象分析为契机,培养学生阅读名著、感受名著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分析六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武松打虎这一故事,不论从电视上还是从书本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对于文本的写作手法,学生并未深刻把握,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四十分钟内进行全面研读,对于学生来说势必有些困难,为此,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板块主题和本文的语言特色,我设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脉络,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武松打虎部分,领会到动作描写之妙,同时抓住前文的心理和语言描写,全面感悟武松这一英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形象。
为了更好的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把感受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把分析领会文章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作为教学难点。
以教学难点的解决促进教学重点的落实。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方法远比知识更重要”为此不论是教法的设计还是学法的设计,我都讲本着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精神。
首先在教法上我采取:1情景设置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走进文本。
2点拨提问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英雄形象。
学法主要采用:1勾画圈点法——通过自读自悟圈出文中能够体现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句子,感受作者设计之巧,用词之妙。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 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生字词。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武松打虎》这个故事。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学习生字词: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学习生字词。
4.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5. 讨论与表演: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演,展示对故事的理解。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拓展相关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测试:通过默写或填空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勇敢、智慧、正义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运用讨论、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勇敢、智慧、正义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品质。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课文中所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介《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语气。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5.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武松的相关描写,分析其性格特点。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勇敢、智慧、正义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勇敢、智慧、正义的重要性。
2.拓展作业:(1)阅读《水浒传》其他篇章,了解其他英雄人物的故事。
(2)观看电影《武松》,对比课文,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
教学反思1.对于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可以采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2.在分析武松性格特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课后作业的设计可以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武松打虎长春版
8—2武松打虎教材分析《武松打虎》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改写的。
课文记叙的是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表现了武松浑身是胆,勇武机敏的英雄性格。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习本篇课文之前,可将题记中涉及的原著内容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并积累完整的故事情节,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松的性格作铺垫。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能在充分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性格,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的精彩情节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课前,如有条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读《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便于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锤”是翘舌音,“巳”“撺”是平舌音,“抡”字的字音也容易读错。
“巳”“抡”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注意。
2.朗读指导这篇课文学生读起来会有困难,其中的一些方言和古汉语不容易理解,在学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要结合课后的注释来进行,老师要适当地讲解,才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并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这位具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的英雄特点。
3.阅读教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很吸引学生,但篇幅较长。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武松打虎部分精彩的描写,并通过细致的描写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比如,课文第5自然段描写了武松的心理活动以及语言,“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自言自语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2、武松打虎 ▎长春版 (2)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诈骗、霹雳”等词语,并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存想、寻思”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真切地感受名著经久不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了解反衬的写作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难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三、教学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模式:导——读——悟——拓——结五、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复习导入(5分)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武松打虎》,文中的新词你还能读下来吗?老师出示,你来默读。
(教师课件演示)谁来试试?耻笑存想榜文诈骗霹雳仗义挣扎胸膛奈何寻思2、整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是啊,课文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3、武松前后共吃十八碗酒,非但不听酒家劝阻,在多次见到路边的提示情况下,依旧手提哨棒径直走上景阳冈,可见他这个人性格倔强还有那么一点争强好胜。
正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打虎场面即将拉开帷幕。
(二)精读感悟,与文本对话(27分)1、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第二、三部分(师指向黑板),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73页,默读第6自然段:(1)、老虎是怎么进攻武松的?用直线划出。
(2)、武松又是如何一一应对的?用浪线划出。
(学生默读找出相关语句——如果找到了快速和同桌交流——谁愿意说一说——师随学生汇报出示老虎进攻武松的三招)你找对了吗?在这场战争没有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敌我双方碰面的那一瞬间:哪句?(课件出示: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只生读对老虎的描写)只这样一句,你觉得武松见到的是一只怎样的老虎?(“扑地”“跳出”“吊睛白额”)武松作何反映?课文中只有对武松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果让你添加一种细节描写,怎样描写?(课件出示:武松见了,___________,叫声:“啊呀!”心想:_______________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起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武松打虎教案设计
武松打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作品中的人物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来分析人物性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武松勇敢、机智、正义的品质,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
难点:1. 深入解读文本内容,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
2. 学会通过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来分析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及武松人物形象。
(2)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武松打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武松的印象。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情节,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
(2)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动作、语言、心理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对武松勇敢、机智、正义品质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武松的优秀品质。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2. 结合课后习题,进一步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3.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描写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松打虎》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武松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描写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及合作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共3篇
《武松打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共3篇《武松打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本篇文章将会介绍《武松打虎》教学设计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
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武松打虎》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武松打虎》这一传统文化经典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文本阅读首先,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对《武松打虎》这一文本进行阅读。
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描绘人物形象、刻画情节、理解寓意等多个方面,让学生了解这一经典所呈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角色扮演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武松打虎》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进一步融入到文本中去,感受其中的文化精髓。
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制作海报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武松打虎》为题材,进行海报制作。
学生可以从文本中选取关键词、意象、情节等元素进行综合运用,用自己的语言和视角,来呈现这一经典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本课时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阅读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以及创意设计教学法等。
1. 阅读教学法通过阅读经典文本,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其中的价值观念。
2. 角色扮演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构思的情境中体验文本,真切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内涵。
3. 创意设计教学法通过创意设计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在学习《武松打虎》教学中的表现:1. 文本分析作业通过一些文本分析作业来评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角色扮演评价通过评价学生角色扮演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和情节。
《武松打虎》教案
《武松打虎》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勇敢行为。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思考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3)通过写作和绘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勇敢、正义的品质。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1)让学生阅读《武松打虎》的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勇敢行为。
2.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增加角色的个性和表现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武松打虎》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打虎的勇敢行为。
3.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增加角色的个性和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包括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创造性思维: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武松打虎》的课文文本。
2. 图片或视频:与《武松打虎》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角色扮演道具:与故事中人物相关的道具,如剑、酒杯等。
六、教学拓展:1. 文化背景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或讨论,让学生了解《武松打虎》故事背后的文化背景,如宋江传、水浒传等。
《武松打虎》教案+说课稿
《武松打虎》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能够运用成语和典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技巧。
(3)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
(3)培养学生对勇敢和正义的追求和信仰。
二、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武松打虎》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故事,描绘了武松的英雄形象和打虎的壮丽场面。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阅读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和分析《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3)运用成语和典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2 教学难点(1)理解武松打虎的意义和价值。
(2)分析武松的心理变化和成长过程。
(3)运用文学手法,创作自己的故事和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
(2)采用角色扮演法和表演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技巧。
(3)采用写作法和绘画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
(3)利用评价表和反馈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五、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技巧。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武松打虎》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武松勇敢、正义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武松打虎》是《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武松在景阳冈醉酒后打死伤害百姓的老虎,成为民间英雄的故事。
2.2 生字词生字词:景阳冈、醉酒、打虎、英雄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武松勇敢、正义的品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老虎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入《武松打虎》的故事。
5.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书写示范。
5.3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5.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教师进行总结。
5.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水浒传》背景。
6.2 课堂活动分组朗读课文,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角色扮演,表现武松打虎的情景。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对《水浒传》的了解和感受。
6.3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梗概,培养写作能力。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武松打虎》教案设计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武松打虎》教案设计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武松打虎》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武松打虎》是根据我国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武松打虎)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武松打虎》讲的是谁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人。
二、指名读课文。
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是否读正确。
2.注意读通顺。
三、纠正读音1.纠正读错的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练习读准生字的字音。
冈:读gāng,不要读成gǎng。
榜:读bǎng,是后鼻音。
耻: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ǐ。
脊:读jǐ,不要读成jí。
拳:是前鼻音。
酥:是平舌音,不要读成shū。
四、指导分段提问:课文的三段应该怎样分?后面的括号该填写那些词语?(上冈)--(打虎)--(下冈)通过以上的填写,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五、讲读题记对照《水浒传》原著,了解武松喝酒的内容,感受武松豪爽的性格。
六、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的情节表现了武松怎样的性格。
七、作业:熟读、理解课文,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读课文的第一段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2.思考讨论:3.武松看到树干上写的字为什么认为是店家的诡计?(1)武松看到山神庙的榜文,明白了什么?(2)课文对“武松存想了一回”写得很简略,你认为他可能都想些什么?(3)课文是怎样写时间变化的,为什么要写时间的变化? 4.齐声读第一段二、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课文2.思考讨论(1)为什么课文在讲武松酒力发作想睡觉时,才写老虎的出现?“忽然起了一阵狂风”是怎么回事?(2)出示投影片: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武松打虎 教案教学设计
武松打虎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能够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勇敢、正义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
2. 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本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语含义。
2. 深入剖析武松的性格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文本大意。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武松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武松打虎》片段,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解析:讲解文本中的难点词语和背景知识。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5. 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武松的性格特点。
6.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武松精神的现实意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1)熟读《武松打虎》片段,巩固知识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武松性格特点的分析。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
七、教学资源1. 《水浒传》原著或学生用书中的《武松打虎》片段。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如古代打虎工具、水浒传人物介绍等。
3. 在线资源或视频资料,展示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其他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如电影、电视剧、绘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从而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并通过对武松心理活动的分析,了解课文对人物描写的真实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第29课《武松打虎》,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做了详细而全面的点评。
他说打虎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
”老虎是发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个神勇之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样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点,精读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说到了虎是怒虎,我们先来看看老虎的出场,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这是对老虎的什么描写?
2、这样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突然随着一阵狂风出现在武松面前的时候,武松已经没有退路,他在打虎之时,使用了非常正确的战术。
第四、五段都是写武松怎样打虎的,那么这两段武松打虎的战术有什么不同吗?
3、第一个阶段采用的什么战术?(守)。
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对手,他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出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松怎么样?(十分机智)
4、默读。
用——勾出老虎进攻的招数,标出序号;再用~~~~勾出武松应对的动作,标出序号。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真是一只怒虎。
不过,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武松打虎,应该突出武松多么神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那么厉害呀?(写虎是为了写人)
6、而武松实际上用了几招?进一步说明了武松的机智。
7、过渡:等老虎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经气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他开始防守反击,反守为攻。
8、自由读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在课文旁边做上批注。
9、刚开始用什么打?结果呢?
10、武松没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老虎的反应呢?
11、这时老虎还能咆哮,还能扒泥,武松仍然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么?老虎又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说是“迸”出鲜血而不是流出?
12、虽然老虎已经七窍流血了,但武松还是使出了最后一招——?这时的老虎已经……彻底解决了老虎。
12、小结:我们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现得十分(勇敢)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武松明明害怕,却仍然不肯回去,还对自己说“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好面子)
4、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实),所以说武松不仅是个神人,同时他也是个凡人。
5、武松虽然心中也会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说明他还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时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小结: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显得更真实,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四、总结全文,激励阅读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过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武松的形象,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
《水浒传》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细细品味。
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