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肌力、肌张力评定PPT
![肌力、肌张力评定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eea3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3.png)
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 Ⅰ 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
阻力. Ⅱ 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 Ⅲ 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
肌张力分级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
谢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 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 的运动障碍.
僵硬: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 运动的起始和始末的抵抗感是一样的,也就是主动 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不 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肌力、肌张力评定
脑三 罗萍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 的力量,是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 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 的能力.
——肌力评定:检查肌肉的收缩 力量,从而判别肌肉和支配该肌 肉的神经功能.
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 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评 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是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5.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性瘫痪不宜作MMT,老年人及有 心血管病患者慎用某些测试.
6.检查前先用通俗语言解释,必要时示范.
肌力检查的禁忌证
关节不稳定 骨折未愈合而未作内固定 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严重疼痛 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 急性扭伤 骨关节肿瘤等
肌力分级
0级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
阻力. Ⅱ 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 Ⅲ 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
肌张力分级
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
谢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 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 的运动障碍.
僵硬: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一肌肉, 运动的起始和始末的抵抗感是一样的,也就是主动 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体位和肢体位置与牵张反射的相互作用,不 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肌力、肌张力评定
脑三 罗萍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 的力量,是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 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 的能力.
——肌力评定:检查肌肉的收缩 力量,从而判别肌肉和支配该肌 肉的神经功能.
肌力测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 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籍以评 定肌肉的功能状态.
是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5.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性瘫痪不宜作MMT,老年人及有 心血管病患者慎用某些测试.
6.检查前先用通俗语言解释,必要时示范.
肌力检查的禁忌证
关节不稳定 骨折未愈合而未作内固定 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严重疼痛 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 急性扭伤 骨关节肿瘤等
肌力分级
0级 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 Ⅰ级 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肌力评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6bfed7856a561252d36f8f.png)
4
• 在以上基本分级基础上,通常还附加一个 “加号”或“减号”来表示其被测肌力比 某级稍强或稍弱,以补充分级不足。
PPT课件
5
(3)注意事项
• 1.检查前应向患者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解释检查的 目的和方法,如果患者仍不够明白,给与必要的 示范,已取得患者的配合。
• 2.熟练掌握肌力检查的方法和技巧,根据患者全 身的功能状况、关节活动的质量、关节有无异常 的病理形态以及患者的配合意识,按照检查的基 本原则,确定肌力检查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检查 体位和姿势。
• 6.充分固定肌肉附着的近端关节。
PPT课件
7
三、检查方法
(一)下肢的肌力 评价
1.髋关节屈曲
• 主要动作肌:腰大肌、 髂肌。
• 辅助肌:股直肌、缝匠 肌、阔筋膜张肌、耻骨 肌、短收肌、长收肌。
PPT课件
8
• 运动范围:0°~ 125°
•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5-3)侧卧位(2)仰卧位(1-0)。
• 评级:
PPT课件
22
5级与4级 能对抗较大阻力,完成髋关 节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的 运动者为五级,能对抗轻度 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四级。
3级 解除阻力,能克服肢体重 力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 的运动者为三级。
PPT课件
23
• 2级 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 范围的外展运动者为二级。
• 1级与0级 仰卧位,令其完成以上动作的同时,触诊大转子上方及髂 骨外侧臀中肌有无收缩。有收缩者为一级。无收缩者为零 级。
肌力评定
PPT课件
1
一、概述
(一)定义
1.肌力: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的力量。
2.肌力评定:肌力评定旨在评估肌力大小,确定肌 力障碍程度、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定康复疗效, 判断预后。
肌力评定技术PPT演示幻灯片
![肌力评定技术PPT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19c7de9a55270722182ef755.png)
将6级分级法用“+”和“—”进一步细分
17
MMT分级标准
Lovett分级 正常 N 良G 好F 差P 微T 零z
MRC分级 5 4 3 2 1 0
Kendall百分比 100 80 50 20 5 0
18
级别评定依据
19
肩前屈肌力—3级
20
肩前屈检查—4-5级
21
M.R.C 肌力 分级
22
15
MMT 的特点
无需特殊的检查仪器,不受地点、条件、 场所的限制
以自身重量作为肌力评价基准 结果准确、可靠、有效 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说明肌肉收缩的耐
力。
16
肌力分级标准
MMT
拉彼特(Lovett) 肯德尔(Kendall) M.R.C肌力分级
6级分级法 百分数分级法
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1983年
30
3.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MMT
6. 其他:不适宜中枢性瘫痪 31
32
MMT评定步骤
准备:解释、检查关节、固定肢体摆位置
1、采用重力检查 2、能完成者+施加阻力,能者4或5级,不
能为3级 3、不能克服重力,则3级以下。应调整体
位,将肢体旋转90度,改为抗重力体位检 查,能完成2级,仅触及肌腱或肌腹收缩为 2级,无为0级 4、测试3级以下肌力时,也可不改变姿位, 也可施加助力。
第三章运动功能评定技术
1
第一节 肌力评定
Assessing of Muscle Power
2
3
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不同分类:
原动肌(agonist) 产生原动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为原动肌,其中 起主要作用者称为主动肌,协助完成动作或仅在动作 的某一阶段起作用者称为副动肌。 例如在屈肘运动中起作用的肌肉有肱二头肌、肱肌、 肱桡肌和旋前圆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肱二头肌和 肱肌,称为主动肌;其余称为副动肌。
肌力的正确评估PPT课件
![肌力的正确评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e31e475fbfc77da269b18b.png)
肌力的正确评估课件
肌力的概念
❖肌力是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 收缩的力量。
❖何为瘫痪:随意运动发生障 碍时称为瘫痪,按其轻重程 度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 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 经损害引起的瘫痪呈肌群分 布,应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 群的伸屈、内收、外展、旋 前、旋后等。周围神经损害 及脊髓前角病变,瘫痪呈节 段性分布,应检查单块肌肉 肌力。
Ⅲ: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Ⅲ-: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 50%-100%之间。
Ⅱ+: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 50%。
Ⅱ: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 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
Ⅱ-: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 范围在50%---100%之间。
Ⅰ: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 引起任何关节运动。
Ⅴ-:能对抗与Ⅴ级相同的阻力,但 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Ⅳ+: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 力与Ⅳ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Ⅴ 级阻力。
Ⅳ: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阻力达不到Ⅴ级水平。
Ⅳ-:对抗的阻力与Ⅳ级相同,但活 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Ⅲ+: 情况与Ⅲ级相仿,但在运动末 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Ⅳ: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 常差
Ⅴ:正常肌力
目前在我们的神经科体检中大部分 是用分级模式来描述肌力。但这种 分级有缺陷吗?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MRC分级有其
局限性,既没有考虑到运动的范围,
也没对对抗阻力的力量进行具体的 限定,特别是在肌力Ⅲ级和Ⅳ级时 尤其明显。于是 MRC指南提出应 用“+”和“-”来对Ⅳ级进行再分级。 将Ⅳ级再细分为3个亚级别:轻、 中、重度抵抗
肌力的概念
❖肌力是肢体随意运动时肌肉 收缩的力量。
❖何为瘫痪:随意运动发生障 碍时称为瘫痪,按其轻重程 度分为完全性瘫痪和不完全 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 经损害引起的瘫痪呈肌群分 布,应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 群的伸屈、内收、外展、旋 前、旋后等。周围神经损害 及脊髓前角病变,瘫痪呈节 段性分布,应检查单块肌肉 肌力。
Ⅲ: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
Ⅲ-: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 50%-100%之间。
Ⅱ+:能对抗重力,但运动范围小于 50%。
Ⅱ:不能对抗重力,但能在消除重 力影响后能作全范围运动。
Ⅱ-:消除重力影响能活动,但活动 范围在50%---100%之间。
Ⅰ:触诊能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 引起任何关节运动。
Ⅴ-:能对抗与Ⅴ级相同的阻力,但 活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Ⅳ+: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 力与Ⅳ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Ⅴ 级阻力。
Ⅳ: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 活动,但阻力达不到Ⅴ级水平。
Ⅳ-:对抗的阻力与Ⅳ级相同,但活 动范围在50%---100%之间。
Ⅲ+: 情况与Ⅲ级相仿,但在运动末 期能对抗一定的阻力。
Ⅳ: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 常差
Ⅴ:正常肌力
目前在我们的神经科体检中大部分 是用分级模式来描述肌力。但这种 分级有缺陷吗?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MRC分级有其
局限性,既没有考虑到运动的范围,
也没对对抗阻力的力量进行具体的 限定,特别是在肌力Ⅲ级和Ⅳ级时 尤其明显。于是 MRC指南提出应 用“+”和“-”来对Ⅳ级进行再分级。 将Ⅳ级再细分为3个亚级别:轻、 中、重度抵抗
肌力评定 PPT课件
![肌力评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d1e5a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4.png)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 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为0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对抗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由台面边缘自然下垂,置于外旋位。 评定人员固定其肩胛骨,能完成肩关节内旋的全关节活动范 围的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肩关节内旋运动时,触诊腋窝
2023/11/20
20
2023/11/20
21
5.肩关节水平内收
【主要肌】胸大肌。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内侧施加阻 力。嘱被测上肢尽力水平内收,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 节水平内收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 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人员触诊胸大肌起止点附着部,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2023/11为/200级。
22
2023/11/20
23
6.肩关节外旋
【主要肌】冈下肌、小圆肌。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面, 前臂于台面边缘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 一手于腕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被检侧前臂用力向前、上方 抬起以完成肩关节外旋,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旋的 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4级。
肌力的评定 PPT课件
![肌力的评定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4cc75231b765ce0508148d.png)
肌力测定方法
一.定义
• 肌肉作最大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是肌肉
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 以肌肉能承受的重量来表示,是以肌肉最大
收缩(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 肌力测定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
基本方法之一。
• 1、评价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 • 2、间接判断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
3、4、5级: 2级: 1、气血为本,补益气血;结合功能障碍不同
时期的气血状态,给予适当的调治。
• 2、以通为用,疏通经络。 • 3、分清肢体功能障碍的区域所属于经络。 • 4、在经络的整体流注循环中,把握个体特征。
《普天同乐之北京路》
群狮欢腾舞翩翩, 中华妙鼓振心田; 轻穿龙泉水帘阵, 千年古道又见天。
0、1级:
• 水平内收:0~90 胸大肌
3、4、5级: 2级:
0、1级:
• 外旋:0~80-90 冈下肌
3、4、5级: 2级:
0、1级:
内旋:0~70-80 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园肌
3、4、5级: 2级:
0、1级:
2.肘关节
屈曲:0~145-155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3、4、5级: 2级:
0、1级:
3、4、5级:
伸展:145-155~0 肱三头肌
2级:
0、1级:
下肢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
1.髋关节: • 屈曲:0~120-130 髂腰肌 • 伸展:0~10-20 臀大肌、股二头肌 • 内收:0~20-30 大收肌,长短收肌 • 外展:0~45 臀中肌、缝匠肌 • 外旋:0~40-50 臀大肌、梨状肌 • 内旋:0~35-45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检查注意事项
• 1.徒手肌力检查时,必须遵循测试的标准姿势,以
一.定义
• 肌肉作最大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是肌肉
在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 以肌肉能承受的重量来表示,是以肌肉最大
收缩(最大兴奋时)所能负荷的重量来表示。
• 肌力测定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
基本方法之一。
• 1、评价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 • 2、间接判断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
3、4、5级: 2级: 1、气血为本,补益气血;结合功能障碍不同
时期的气血状态,给予适当的调治。
• 2、以通为用,疏通经络。 • 3、分清肢体功能障碍的区域所属于经络。 • 4、在经络的整体流注循环中,把握个体特征。
《普天同乐之北京路》
群狮欢腾舞翩翩, 中华妙鼓振心田; 轻穿龙泉水帘阵, 千年古道又见天。
0、1级:
• 水平内收:0~90 胸大肌
3、4、5级: 2级:
0、1级:
• 外旋:0~80-90 冈下肌
3、4、5级: 2级:
0、1级:
内旋:0~70-80 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园肌
3、4、5级: 2级:
0、1级:
2.肘关节
屈曲:0~145-155 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3、4、5级: 2级:
0、1级:
3、4、5级:
伸展:145-155~0 肱三头肌
2级:
0、1级:
下肢主要肌群徒手肌力检查
1.髋关节: • 屈曲:0~120-130 髂腰肌 • 伸展:0~10-20 臀大肌、股二头肌 • 内收:0~20-30 大收肌,长短收肌 • 外展:0~45 臀中肌、缝匠肌 • 外旋:0~40-50 臀大肌、梨状肌 • 内旋:0~35-45 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检查注意事项
• 1.徒手肌力检查时,必须遵循测试的标准姿势,以
肌力评定41636PPT课件
![肌力评定41636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615f187c1cfad6185fa77d.png)
25
3 可(Fair,F)
能杭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75
5 正常(Norlna1,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编辑版pppt
10
主要肌肉力量的手法检查
●三角肌的肌力检查
收缩时肩关节前屈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仰卧位,尝试屈曲,
●3级 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运动, 可作为徒手肌力评定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动作具有 一定客观性。3级肌力所代表的是一个界限,表明 肌肉(或肌群)可以完成身体某节段在抗重力运 动时所需要的最小运动量 。
●5级或4级 主要考虑抗阻力检查法予以评定。
编辑版pppt
8
结果及记录:将测定肌肉的力量分为0、
如: 1.握力 用握力计测定,以握力指数评 定握力指数=握力(千克)/体重(千克)X100,高 于50为正常。 2.背肌力 用拉力计测定,以拉力指数 评定拉力指数=拉力(千克)/体重(千克)X100正 常标准 男150~200,女100~150,此法易使腰 痛病人的症状加重,应小心使用。
3.四肢各组肌力测定 如腕、肘、肩、踝、膝的屈伸,肩外展的肌力可在标准姿势下,通过钢丝 绳及滑轮装置牵拉固定的测力计测定。 以上各种方法均为肌肉处于一定长度时等长收缩力量的测定,用等动测力器可测定各组 肌肉的等动收缩最大力矩及最大功率。
3级:坐位或卧位,抗重力下达到全关节活动范围
4级:抗部分阻力。
5级:充分抗阻。
编辑版pppt
12
●股四头肌的肌力检测
1级:仰卧位,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
2级:向同侧侧卧时,拖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
肌力评估PPT课件
![肌力评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d829102768e9950e73857.png)
第19页/共34页
04 徒手肌力评估-MMT
第20页/共34页
徒手肌力评估(MMT)定义
•通 过 被 检 查 者自 身 重 力 和 检查 者 用 手 施 加阻 力 而 产 生 的主 动 运 动 来 评定 肌 肉 或 肌 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第21页/共34页
MMT优势和不足
•操 作 简 单 、 方便 •科 学 ( 相 对 客观 ) •快 捷 •实 用
第5页/共34页
肌肉收缩的类型
1 | 等长收缩(静止性收缩) 2 | 等张收缩——向心收缩 3 | 等张收缩——离心收缩
第6页/共34页
影响肌力的因素
• 肌肉本身的因素: 肌肉大小、收缩速度、收缩形式、肌肉初长度 • 个体因素: 年龄、性别、有无训练、职业、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等 • 其他:神经、病理等
第26页/共34页
• 重力的作用 • 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 关节活动范围 • 外加阻力的大小 • 外加阻力方式(Kendall使用等长收缩的方式)
第27页/共34页
影响徒手肌力测试结果的因素
•体 位 : 1、抗重体位 2、非抗重体位
•测 试 姿 势 和 范围 •触 诊 •阻 力 ( 部 位 、方 向 、 缓 加 缓放 、 时 机 ) •代 偿 •记 录 ( 特 殊 情况 备 注 )
主要内容
•肌 力 概 述 •肌 力 评 估 的 方 法 •肌 力 评 估 不 同 方 法 的 比 较 •肌 力 评 估 的 目 的 、 原 则 、 适 应 症 、 禁 忌 症 •徒手肌力评估(Man ual Muscle Testing -MMT)
第1页/共34页
01Part One 肌力概述 第2页/共34页
第25页/共34页
04 徒手肌力评估-MMT
第20页/共34页
徒手肌力评估(MMT)定义
•通 过 被 检 查 者自 身 重 力 和 检查 者 用 手 施 加阻 力 而 产 生 的主 动 运 动 来 评定 肌 肉 或 肌 群的力量和功能的方法
第21页/共34页
MMT优势和不足
•操 作 简 单 、 方便 •科 学 ( 相 对 客观 ) •快 捷 •实 用
第5页/共34页
肌肉收缩的类型
1 | 等长收缩(静止性收缩) 2 | 等张收缩——向心收缩 3 | 等张收缩——离心收缩
第6页/共34页
影响肌力的因素
• 肌肉本身的因素: 肌肉大小、收缩速度、收缩形式、肌肉初长度 • 个体因素: 年龄、性别、有无训练、职业、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等 • 其他:神经、病理等
第26页/共34页
• 重力的作用 • 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 • 关节活动范围 • 外加阻力的大小 • 外加阻力方式(Kendall使用等长收缩的方式)
第27页/共34页
影响徒手肌力测试结果的因素
•体 位 : 1、抗重体位 2、非抗重体位
•测 试 姿 势 和 范围 •触 诊 •阻 力 ( 部 位 、方 向 、 缓 加 缓放 、 时 机 ) •代 偿 •记 录 ( 特 殊 情况 备 注 )
主要内容
•肌 力 概 述 •肌 力 评 估 的 方 法 •肌 力 评 估 不 同 方 法 的 比 较 •肌 力 评 估 的 目 的 、 原 则 、 适 应 症 、 禁 忌 症 •徒手肌力评估(Man ual Muscle Testing -MMT)
第1页/共34页
01Part One 肌力概述 第2页/共34页
第25页/共34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 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 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为0级。
12
(一)上肢肌
13
1.肩关节屈曲【主要肌】
三角肌(前部纤维)、 【评定分级】
喙肱肌。
➢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 臂旋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 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4级。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 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外展 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5级,能对 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3级。
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 疗计划提供依据。
5
四、肌力评定的分类
➢ 使用器械与否
徒手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评定
➢ 肌肉收缩形式
等长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简单仪器 大型仪器
6
第二节 徒手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的定义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 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 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14
15
2.肩关节后伸
【主要肌】背阔肌、 【评定分级】
大圆肌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人 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 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 展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肌力评定
1
第一节 概述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 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 能力。
2
二、肌力评定的定义
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肉 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系 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疾 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 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 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 提供依据。
2.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 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3.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 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
4.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 检查评定时一般应先作3级 的检查,能够完成3级的动作再继续作4级以及5级 的检查;不能达到3级则作2级检查,不能达到再逐 级下降检查。不必所有级别均进行检查评定,以减 少患者的体力消耗。
3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 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 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 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 引起的肌肉废用等。
4
三、肌力评定的目的
1.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 围;
2. 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3. 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
10
2
差(poor,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
25
3
尚可(fair,F)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以及一定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7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100
9
三、徒手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 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 宜作肌力测试。
7
二、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 授Robert Lovett在1916年创立,用以评定肌 肉力量是否正常及低下程度,一般将肌力分为 0~5级。
8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级别 名 称
标
准
0
零(zero,Z) 无肌肉收缩
相当于 正常的%
0
1
微弱(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7.把握禁、慎用情况 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 心脏负担加重,故高血压、心脏病等症状明显者应 慎用该检查;疼痛、骨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创 伤未愈等影响检查结果者,不适用该检查;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徒手 肌力评定。
11
五、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 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肩关节时,触诊肩胛骨下 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 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16
17
3.肩关节外展
【主要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10
5.正确施加阻力 在评定过程中,阻力应施加于肌肉 附着的远端部位,阻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牵拉力方向 相反,阻力施加的大小应持续而平稳同时密切观察 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中 止检查。
6.测试时应注意两侧对比 如单侧肢体病变,应先检 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在施加阻力大小、完成运动 情况方面进行双侧比较。
➢ 2级 患者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评定人员固定其
肩胛骨,被检上肢能沿光滑的台面滑动完成90°外展者为2
级。
18
19
4.肩关节水平外展
【主要肌】三角肌后部。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 面,前臂于台面边缘处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肩胛骨,另 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其上臂尽力上抬做水平外展, 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重力下完成 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仰卧位,试图肩关节屈曲时,触诊上肢近端 1/3处三角肌前部纤维及喙肱肌,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 为0级。
12
(一)上肢肌
13
1.肩关节屈曲【主要肌】
三角肌(前部纤维)、 【评定分级】
喙肱肌。
➢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 臂旋前。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在肘关节处施 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屈曲动作,能克服充分阻力完成全 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 者为4级。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其 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嘱其完成肩关节外展 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5级,能对 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肩关节外展90°者为3级。
明确治疗、训练的效果并为制定进一步治 疗计划提供依据。
5
四、肌力评定的分类
➢ 使用器械与否
徒手肌力评定 器械肌力评定
➢ 肌肉收缩形式
等长肌力评定 等张肌力评定 等速肌力评定
简单仪器 大型仪器
6
第二节 徒手肌力评定
一、徒手肌力评定的定义
徒手肌力评定是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做标 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克服自身重 力或对抗阻力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对患者肌 肉主动收缩的能力进行评定。
14
15
2.肩关节后伸
【主要肌】背阔肌、 【评定分级】
大圆肌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旋前。评定人 员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其完 成肩关节伸展动作,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 展运动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
➢ 3级 体位和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的 影响,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肌力评定
1
第一节 概述
一、肌力的定义
肌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肌力是指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狭义的肌力是指肌肉 主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即静态或动态收缩的 能力。
2
二、肌力评定的定义
肌力评定是指徒手或运用器械对患者肌肉 主动收缩功能进行评定,常用于肌肉骨骼系 统、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周围神经系统疾 病。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重要内容, 主要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 围与程度,为指导康复治疗、检验治疗效果 提供依据。
2.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及积极配合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 说明,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
3.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姿势 和体位,并固定可能产生代偿动作的部位。
4.采取正确的检查顺序 检查评定时一般应先作3级 的检查,能够完成3级的动作再继续作4级以及5级 的检查;不能达到3级则作2级检查,不能达到再逐 级下降检查。不必所有级别均进行检查评定,以减 少患者的体力消耗。
3
肌力评定中涉及的肌力低下是指一块 肌肉或肌群主动收缩的能力下降,甚至丧 失,有学者统称为肌无力。肌力低下常见 于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制动 引起的肌肉废用等。
4
三、肌力评定的目的
1. 判断有无肌力下降及肌力下降的程度与范 围;
2. 为制订治疗、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3. 检验神经肌肉病变的恢复程度和速度,以
10
2
差(poor,P) 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
25
3
尚可(fair,F) 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50
4
良好(good,G) 能抗重力以及一定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7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以及充分阻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100
9
三、徒手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 锻炼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 宜作肌力测试。
7
二、徒手肌力评定的分级标准
徒手肌力评定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 授Robert Lovett在1916年创立,用以评定肌 肉力量是否正常及低下程度,一般将肌力分为 0~5级。
8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级别 名 称
标
准
0
零(zero,Z) 无肌肉收缩
相当于 正常的%
0
1
微弱(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 3级 体位与固定方法同前,无外加阻力,能克服肢体重力 的影响,完成以上动作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者为3级。
7.把握禁、慎用情况 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 心脏负担加重,故高血压、心脏病等症状明显者应 慎用该检查;疼痛、骨折、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创 伤未愈等影响检查结果者,不适用该检查;中枢神 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徒手 肌力评定。
11
五、人体主要肌肉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
(一)上肢肌 (二)下肢肌
➢ 2级 患者侧卧位,腋下置一光滑平板,在解除肢体重力的影 响下,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伸展运动者为2级。
➢ 1级与0级 患者俯卧位,试图伸展肩关节时,触诊肩胛骨下 缘的大圆肌、稍下方的背阔肌及上臂后方的三角肌后部纤维, 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
16
17
3.肩关节外展
【主要肌】三角肌(中部纤维)、冈上肌
10
5.正确施加阻力 在评定过程中,阻力应施加于肌肉 附着的远端部位,阻力的方向应与肌肉牵拉力方向 相反,阻力施加的大小应持续而平稳同时密切观察 患者有无不适反应,一旦发生不适反应,应立即中 止检查。
6.测试时应注意两侧对比 如单侧肢体病变,应先检 查健侧,后检查患侧,在施加阻力大小、完成运动 情况方面进行双侧比较。
➢ 2级 患者仰卧位,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评定人员固定其
肩胛骨,被检上肢能沿光滑的台面滑动完成90°外展者为2
级。
18
19
4.肩关节水平外展
【主要肌】三角肌后部。
【评定分级】
➢ 5级与4级 患者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上臂置于评定台 面,前臂于台面边缘处下垂。评定人员一手固定肩胛骨,另 一手于肘关节近端施加阻力,嘱其上臂尽力上抬做水平外展, 能对抗充分阻力完成肩关节水平外展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 者为5级,能对抗一定阻力完成以上动作者为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