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VS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V S实际成本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它的核心是按照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一、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视图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成本管理决策支持(1)深入业务环节(2)标杆管理-进行差异分析与控制(3)差异的源头分析(4)例外管理原则(5)责任划分与绩效管理(6)标准化管理工具标准成本应用价值-标准成本核算体系(1)存货标准成本计价(2)有效的利润分析(3)简化核算工作(4)实时账务处理(5)成本预测、估价、模拟工具二、标准成本上线前提条件标准成本实施前应进行如下工作(1)、必须是新建立账套或者新结转账套(2)、设定成本要素且实际成本的核算应当与标准成本设定的成本要素保持一致(3)各项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注:成本费用的分配规则制订和统计准确性确保措施非标准成本特殊要求,为了满足成本核算准确以及成本精细化管理这些工作也应该进行。

(4)、应当对标准成本进行全面梳理,包括标准成本的核算范围,标准成本的制定依据,标准成本的核算精细度等与标准成本的制定有关的一些列工作。

标准成本上线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工作(1)需要相关责任人定期对标准成本进行维护,包括物料、任务单、工序、标准费率等与标准成本有关的一些基础数据(2)改变成本核算人员核算习惯,成本核算人员需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前端业务的检查。

(3)杜绝车间物料“串用”、“串领”现象,保证订单上归集的物料成本真实准确。

三、工作方案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代表企业经过努力可到达的成本管理水平,产生的差异可以反映有关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标准成本要体现企业的目标和要求,主要用于衡量产品制造过程的工作效率和控制成本,也可用于存货和销货成本计价。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这些标准成本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管理经验确定的,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可以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来评估生产经营的效率和绩效,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与标准成本法相对应的是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来核算生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将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作为生产成本,不考虑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也无法对生产经营的效率进行评估和改进。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适用的场景。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能够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而实际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企业,能够准确反映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结合应用的。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比如,在生产过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而在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总之,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成本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成本差异处理方法由于我国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存货的计量,所以在期末对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有两种:1、结转本期损益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所有差异转入"利润"账户,或者先将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利润"账户。

在成本差异数额不大时采用此种方法为宜。

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按照这种方法,在会计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税法和会计制度均要求以实际成本反映存货成本和销货成本。

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

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对存货的成本审计一般散落在内控测试和细节测试中。

对存货的内控测试主要包括采购与付款循环(purchase)以及生产和存货循环(costing)。

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包括以下流程:请购商品(劳务)è编制订购单è验收商品è储存商品è编制付款凭证è确认与记录负债è付款è记录先进、银行存款支出。

生产与存货循环流程主要由以下流程组成:计划和安排生产环节è发出原材料è生产产品è核算产品成本è储存产成品è发运产成品。

在执行内控测试时,审计人员一般需要与各环节部门人员进行沟通,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画出流程图/表(walk through),标明每项流程的关键风险点和公司采取的相关控制。

指出该项控制的发生频率以及进行有效性测试的参考底稿编号(reference no.)。

审计人员在画出流程图/表之后还需要取得一套完整的佐证流程图的凭证资料,对于资料上的存货成本的具体数字,需要在备注中重新进行计算。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合理核算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下面将对这两种成本法进行详细介绍。

实际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实际发生的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和数量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状况。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成本,对于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核算周期长、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等缺点,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能不太适用。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核算的方法。

它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在标准条件下的成本状况。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提前确定成本,有利于成本控制和预测,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有较高的适用性。

然而,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大、对实际成本的反映不够准确等缺点,需要不断进行标准成本的修订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法进行核算。

对于生产周期长、成本波动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以反映实际成本情况;对于需要快速决策和成本控制的情况,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核算,以提前确定成本并进行控制。

此外,还可以将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结合起来进行成本核算,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重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首先,我们来看看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实际成本法下,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都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计算的,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成本,有利于对成本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但是,实际成本法也存在着成本波动大、难以预测和计划的缺点,尤其是在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成本核算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下,企业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设定一个标准的成本水平,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成本核算和比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前进行成本的预测和计划,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

但是,标准成本法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时,导致成本控制失效的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或者生产工艺变化频繁的情况下,难以及时调整标准成本,影响成本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使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有些企业可能会结合两种方法,采取混合成本法,以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经营的需要。

总的来说,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本文对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有所了解的读者能够有所帮助,也希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cma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cma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cma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CMA 实际成本法、正常成本法、标准成本法CMA 实际成本法。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成本的计算方法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指企业为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成本的计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情况和目标来确定,以满足企业管理需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成本的基本定义。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可以准确地分配到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上。

比如原材料的成本、直接劳动力的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多种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难以准确地分配到具体产品或服务上。

比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

在计算成本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实际成本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统计,得到实际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

第二种方法是标准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对各项成本进行预测和估算,得到标准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变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提供一个参考标准。

第三种方法是边际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计算生产或提供更多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来决定是否增加产量或提供更多服务。

边际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决定最优产量或服务水平。

第四种方法是全面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根据它们的相关性进行适当分配,得到全面的成本数额。

这种方法适合于成本分配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全面的成本信息。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成本计算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针对特定的业务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成本的可变性。

如果成本的变动较大,应该选择适合变动成本的方法,如边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其次是成本的分配难度。

如果成本的分配比较复杂,应该选择适合复杂成本分配的方法,如全面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最后是成本的准确性要求。

如果需要准确的成本数据,应该选择适合准确计算的方法,如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成本结转是指将企业的费用或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部门上的过程。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需要通过成本结转来确定产品成本,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成本结转的四种方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以事实发生的实际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它要求根据实际支出来确定产品成本,计算复杂度较高。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对成本核算要求较高的特殊行业,例如航空、电力等行业。

2.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来结转成本的方法。

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预测出的标准单位成本,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标准成本法能够提供与实际成本法相似的成本核算结果,但计算更加简便。

它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小、生产过程稳定的企业。

3.承包成本法:
承包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结转方法。

根据承包合同的约定,将承包商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按照工程进度进行分摊,以得出成本结转结果。

承包成本法适用于工程项目较大、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对成本进行较为精确的结转。

4.综合成本法:
综合成本法是将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承包成本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

在实际经营中,企业常
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成本,综合成本法能够灵活地根据各种成本的特点来进行结转,提供更精确的成本核算结果。

总结: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特定的行业。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结转方法,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本数据为决策、核算和管控提供支持。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区别简述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并⽆优劣之分,关键是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法。

采⽤标准成本相对实际成本核算简单。

简⽽⾔之:
采⽤标准成本法,
⽆论⼊库还是领⽤,
按照确定标准⼊账,
根据发票调整差异;
采⽤实际成本法,
每次⼊库时根据按实际成本记录,
每次⼊库成本都有可能不同,领⽤时就会复杂⼀些,需要按成本计价⽅式计算出库的成本,
增加了出库价格的确定⼯作,
⽐标准成本⼯作量⼤,
⽐如采⽤移动加权平均法时,
每次出库
时的价格都要进⾏计算,
同时还要根据材料领⽤的情况调整存货和在制品。

要是再遇到在制
品转出、材料退回,实际成本法处理起来更加复杂;标准成本要少很多计算过程。

标准成本可以有效进⾏成本控制,
可以实时进⾏诸如环节、
项⽬等的成本控制以及波动
原因的对⽐分析。

实际成本因为计算过程的复杂性,在成本控制的即时性上会弱⼀些。

标准成本法下的计算公式:
“标准成本
-
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

打破了传统成本会计事后
核算的局限性,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执⾏过程控制、事后对⽐分析,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过程中成本差异的检查控制、定期成本分析,把三者统⼀起来,形成成本预测、计划、
决策、控制、分析和考核集成的⼀个完整成本管理体系。

实际成本法符合历史成本原则,
数据客观、可靠。

对于原材料价格经常波动、
⽣产⼯艺
变动频繁、
BOM
很难确定的企业,费⽤⼯时经常变化,成本标准难以确定,就应该选⽤实际成本法了。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差异

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

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

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o §标准成本简单o §标准成本有效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

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

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

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

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u][b]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

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b][/u][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00 -订单2借:采购价格差异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b][u]领用时,分录如下:[/u][/b]借:在制品160贷:存货160[b][u]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u]:[/b]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采购价格差异5 -订单2[/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b][u]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

入库时分录如下:[/u][/b][color=blue]借:存货100 -订单1贷:材料采购100-订单1借:存货110 -订单2贷:材料采购110 -订单2[u][b]领用时分录如下:[/b][/u]借:在制品168贷:存货168[u][b]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b][/u]借:材料采购100 -订单1贷:应付款100-订单1借:材料采购110 -订单2贷:应付款105 -订单2贷:存货1贷:在制品4[/color]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精编》材料费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材料费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原材料、零部件等直接用于生产的成本。

由于材料费是制造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归集与分配,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材料费的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1.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是指企业按照实际采购成本来计算材料费用。

具体操作时,企业在每次采购原材料或零部件时,将其采购价和相关费用(如运输费、保险费等)计入相应材料费用科目下,并在月末对这些费用进行汇总,最终得出当月的材料费用总额。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直观可靠。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某些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采购成本较高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材料费用的计算结果,导致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不准确。

2.标准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企业将材料费用直接分配到相应的产品或生产部门上。

具体操作时,企业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都制定相应的材料费用预算,按照实际消耗的材料数量和单价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所需要的材料费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的材料费用情况,有利于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材料费用分配需要对每个产品或生产部门进行详细的核算,工作量较大。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便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等工作。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介绍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介绍
பைடு நூலகம்Page 7
个别计价法
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 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 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 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又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 实际法”。
优点: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缺点: 实务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难较大。适用于容易识别、存货品种数量 不多、单位成本较高的存货计价。例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Page 9
标准成本法:举例
在采购环节接收商品时: 借:物资采购 采购订单价格 贷:应计帐款 采购订单价格 材料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 标准成本 贷:物资采购 采购订单价格 借/贷:采购价差 采购订单价格-标准成本(正数借方,负数贷方)
材料入库时使用标准成本计价,核算简单。
存货成本的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月末一 次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
Page 1
政策解读
现行会计准则中【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主要 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将更早期形成的成本留在企业存货中,将最近形 成的价格分配给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长期累积会低估 企业存货的公允价值,降低各期的当期利润。同时这种方法也使得企 业应交所得税减少。
标准成本法通过设置管理差异科目如采购价差来核算实际与公司标准之间的 差异,通过分析差异来发现管理不足进而持续改善公司的管理。标准成本作 为公司目标成本具有很好的导向和绩效衡量作用,这些都有助于强化公司的 管理。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实际成本法是一种核算成本的方法,通过考虑实际发生的成本,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定价和利润分配。

以下是实际成本法的四种计算方法:
1. 直接成本法:只考虑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等。

这种方法忽略了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和间接人工等。

2. 完全成本法:除了考虑直接成本外,还包括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间接人工和间接制造费用。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但也更复杂。

3. 标准成本法:根据预算和预定的标准成本,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效率稳定的企业,但如果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有差异,则需要调整。

4. 可变成本法:只考虑可变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比较高,而可变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

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固定成本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影响。

- 1 -。

3三种成本比较分析

3三种成本比较分析

①工作比较繁琐;
②不太符合配比。物 价上涨时,会高估当 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 价值;反之会低估。
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 ① 每 次 收 发 货 都 要 核 对
发、存存货的单价及 单价,工作量较大;
金额,不利于加强存 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
货管理。
业不适用。适用于体积
较大、金额较高、数量
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
如:珠宝、名画、艺术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250
150 13
1950
3、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材料 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料成本加上月初材料成本,计算出 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20×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存
月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千克*0.16元/ 千克 0.45小时*4.2元/ 小时 1.2元/件
5000元
另外,已知银光公司预计正常产能为10000 件,9月份实际生产8000件。
要求:根据以上提供数据,分析相关差异。
材料的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 际用量
=(0.16-0.15)*88000=880 材料的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
计划成本是指根据计划期内的各种消耗定 额和费用预算以及有关资料预先 计算的成 本。它反映计划期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标准, 是计划期在成本方面的努力目标。计划成 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计 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而标准成本是指在 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 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2200 53 700 53 2300 53 1300 53 2100 53 600 53 600 53

成本确认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成本确认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成本确认的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成本确认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本确认方法》篇1一、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成本确认方法,它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确认依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但缺点是无法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无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潜在成本和未来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但缺点是需要定期更新标准成本,且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作为成本确认的基本单位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提供更为精细的成本信息,但缺点是实施成本高,需要对作业进行精确的跟踪和记录。

四、目标成本法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预期目标成本作为确认依据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激励管理人员为实现目标成本而努力,但缺点是目标成本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从而导致成本确认不准确。

综上所述,各种成本确认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

《成本确认方法》篇2成本确认方法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的方法。

成本确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

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不能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方法。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影响,缺点是分配过程较为复杂,容易产生误差。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

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

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

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

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

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

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o§标准成本简单o§标准成本有效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

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

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

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

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

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领用时,分录如下: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

入库时分录如下:领用时分录如下: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发出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发出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发出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发出商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商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总和。

计算商品成本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一、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不同时间段购入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计算出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发出商品成本的基础。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周转频繁、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计算步骤如下:1. 统计每个时间段购入商品的数量和价格;2. 按购入时间顺序,计算加权平均价格;3. 将加权平均价格乘以发出的商品数量,得出发出商品的总成本。

二、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商品的进货时间顺序,将最早购入的商品先发出,以最早购入的商品的成本作为发出商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周转较慢、商品保存期限较长的情况。

计算步骤如下:1. 统计每个时间段购入商品的数量和价格;2. 按购入时间顺序,将最早购入的商品先发出;3. 将每次发出的商品数量乘以对应的购入价格,得出发出商品的总成本。

三、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指按照商品的进货时间顺序,将最近购入的商品先发出,以最近购入的商品的成本作为发出商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商品价格上涨或成本增加的情况。

计算步骤如下:1. 统计每个时间段购入商品的数量和价格;2. 按购入时间顺序,将最近购入的商品先发出;3. 将每次发出的商品数量乘以对应的购入价格,得出发出商品的总成本。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商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出发出商品的成本。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企业制定的标准成本计算出的商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计算步骤如下:1. 统计每个商品的标准成本;2. 将每个商品的标准成本乘以发出的商品数量,得出发出商品的总成本。

五、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商品的实际成本,计算出发出商品的成本。

实际成本是指根据商品的实际购入价格计算出的商品成本,包括购入商品的成本和相关费用等。

计算步骤如下:1. 统计每个商品的实际成本;2. 将每个商品的实际成本乘以发出的商品数量,得出发出商品的总成本。

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

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概述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通过确定产品成本、服务成本、以及各项经营成本的核算方法,掌握企业的成本情况,以便更好地管理企业的财务运作。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和机遇。

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认识成本,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核算成本是企业实施成本核算的前提。

目前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企业在计算成本时按照真实的成本情况进行核算的方法。

其核算方式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产品销售时则按照总成本加合理利润计算价格。

2.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企业在计算成本时按照实际产生的标准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

标准成本主要是一种估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常规化、批量化、标准化的产品。

3.差异成本法差异成本法,是企业在计算成本时,通过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推动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以上三种方法均是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核算在企业的生产方面可以促进实现成本最小化,在企业销售方面可以促进实现价格最大化。

成本核算还能够推动企业与时间竞争、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促进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成本核算的实施步骤实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明确核算范围企业需要明确自己核算的范围,包括产品、服务等的核算范围,以及各项成本的核算范围。

2.确定核算对象企业需要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即确定成本分配的基础,如是按产品进行分配还是按部门、按工序、按时间等进行分配。

3.确定成本核算方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般可采用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异成本法等方法。

4.记录成本数据企业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记录,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会计法规,认可的是实际成本法。

大多数外资企业和国外ERP软件,均要求标准成本法,所以其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也产生了需求:在中国投资的国外企业,要求会计体系符合中国会计制度要求,即实际成本法。

同时提供国外母公司的报表要求,即标准成本法。

我们见过这种既能满足标准成本法,同时又能满足实际成本法核算要求的ERP软件吗?
可能有人会说,有的,XXX软件就行。

但可能不是这么简单。

应用ERP,并且支持两种差异巨大的会计核算体系,其难度是显而易见。

这里就简单说几点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和ERP系统设计思路:
1、业务数据按单据设计规则,在保存或审核确认时,即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保存在业务系统的凭证库中。

如果业务人员要修改业务数据,会计凭证也随着业务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2、采购差异数据、生产差异数据的汇集,是利用业务系统会计凭证传到总账系统中后,财务归集计算得到的。

业务系统不进行成本计算,只作标准成本数据搜集、分析、汇报与管理;
3、所以业务数据,必须在作业开始前,先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数据,如标准工时、标准成本等;
4、。

这几点,在实际成本法核算体系下,肯定不好用。

当然,实际成本法也有一套类似的管控方法。

但是均是在实际业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与总结后,再用之检查和指导业务。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际成本法是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

而标准成本法,是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

标准成本法为企业价格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实际成本法在日常生产中发生的记录,最终与标准成本做对比,以监督企业在执行标准成本,从而为修正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漏洞提供参照。

回复枫桥:标准成本是通过计算材料、人工、费用的构成的基础上得到的,代表了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工艺及现场水平,标准成本水平一般来说,就可以当成市场定价的成本水平。

在与几个外企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们特别关注的不是成品的标准成本,而是原料的采购成本,其标准成本不能超出实际成本的10%,否则必须进行调整。

而成品的成本,是根据BOM构成、工艺路线、工资水平等计算得到。

月度损益计算,销售收入减去销售产品的标准成本,还减去当月产生的各类差异(包括采购差异和生产差异)。

这种差异处理方式,在实际成本法中是不被允许的。

呵呵,收获不小!
探讨中...
1、“他们特别关注的不是成品的标准成本,而是原料的采购成本”
外企有这个实力做到。

内部生产过程的消耗是可控的,而外部市场变得不可控;管理的重心发生了转换。

2、“(包括采购差异和生产差异)。

这种差异处理方式,在实际成本法中是不被允许的。

”稍有异议
“采购差异”,就是计划成本法,而K3中实现的是个别差异计价,也完全等同于实际价,所以,这个从会计核算上应该是过得去的。

“生产差异”,是不是包括各种物料消耗的差异、制造费用的差异?这个在很多现有软件系统内处理起来都相当困难的,相当于“双轨制”;成本预算控制这条线做得非常好。

3、“成品的成本,是根据BOM构成、工艺路线、工资水平等计算得到”
呵呵,有点类似于我做的《产品成本决策系统》中的“市场成本”
市场成本”=∑(BOM材料耗用量*材料最新市场价)+固定成本;用于指导市场定价以及投标报价。

也用于和同行的产品做价格比较,以找出设计优化的差距和目标。

“固定成本”
以设计工时为依据,设置最新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直接人工、辅料费用的工时单价。

“固定成本”=∑(产品的设计工时*各费用对应的工时单价)
关于第2点中的差异,我说的实际成本法中不被允许,是因为在标准成本法情况下,这些差异是要直接被转销到本期的损益中,而不跟着物料库存和消耗走。

实际成本法中,差异也同样计算出来,但必须在物料消耗时,按物料消耗的费用承担对象进行分摊,故不被认同。

“在标准成本法情况下,这些差异是要直接被转销到本期的损益中”:
1、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只是自己也无法一时接受这样一种方法。

不过,换个角度来想,标准成本法也就是这样的了。

2、原先以为标准成本只是应用来做为考核与分析的尺度,没想到还有真正应用于核算。

增长见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