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演课本剧,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的魅力
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
我 认 为 ,结合 现代 高 中学 生 的 特 点 ,编 演 课 本 剧 是 其 中一 们 迫 切 需 要 参 加 不 同 类 型 的群 体 活 动 表 现 自我 ,他们 常对 活 动 充 满 热 情 ,城 市 音乐 、广 场 、俱 乐 部 他 们 都 喜 欢 参 加 ,真 可谓
3 、表 现新 ,学 生 对 提 高 能 力 有 兴趣 改编 课 文 为 剧 本 .要 把很 多叙 述 性 语 言 转 化 为对 话 ,对话
育 可 以 作 为 人 格 修 养 的 手 段 , 乃 至 作 为 人 格 完 成 — — 达 到 “ ” 的 境 界 的 一 种 功 夫 ;艺 术 教 育 可 使 蕴 藏 于 生 命 深 处 的 仁
教 学 内容 枯 燥 。把 生 动 活泼 的充 满 人 性 的 语 文 课 堂 搞 成 千 人 一 写 的语 文 能 力 .而 且 是 培 养 学 生 的 活 动 能 力 、创 造 能 力 和 良好
使学 生 主 动 学 习 ? 怎样 才 能 使 他 们 具 有 适 应 实 际 需 要 的 阅读 能
去 学 习 了 ,并 且 把 几 篇 戏 剧 体 裁 的 课 文 也认 认 真 真地 读 下 来 。
2 内容 新 ,学 生 基础 知识 有 兴 趣 、 在 编 演过 程 中 .对 学 生 的 语 文 知识 的要 求是 多 方 面 的 。 首 先 要 有扎 实 的语 文 基 础 知 识 。 把记 叙 性 文 章 改 编 为戏 剧 ,剧本 里 有 简单 的舞 台说 明 .大 部 分 是 对话 。对 话 语 言 要 规 范 ,就 要
吉林教 育
教 改前沿
编 演 课本剧 是高 【 语 文教学 帕 有 效途径 l 】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记叙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由于学生自身的阅读习惯不足、写作能力欠缺等原因,使得记叙文写作常常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可以组织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来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下面将从课本剧编演活动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其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
课本剧编演活动能够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学生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课本内容,因为他们需要在编演中深入挖掘人物、情节、背景等方面的细节,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从而为记叙文写作提供了更为充分的素材。
课本剧编演活动提供了一个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学生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能够更好地感同身受,这有助于他们真正融入到课文中,从而更好地写出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课本剧编演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他们需要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商讨剧情,角色分配等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这也为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
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学生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文内容中去,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记叙文写作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实施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操作:选定合适的课文进行编演。
学校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丰富,情节鲜明、冲突明显的课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
学校可以开设课外剧编演小组,邀请语文老师和表演艺术老师共同指导学生,组成编导和演员两个小组,分别负责剧本的创作和角色的扮演。
学校可以将课本剧编演活动纳入到语文教学计划中去,并定期安排演出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此活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评选奖励制度,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小组一定的奖励和鼓励,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此活动的积极性。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而不仅仅是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
记叙文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表达形式,因此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提升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可以引入课本剧编演活动,通过这种活动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潜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本剧编演是一种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动力。
在剧本编写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记叙文写作中来。
2.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课本剧编演活动常常围绕着校园生活、青春情感等主题展开,这些主题正是高中生们熟悉和感兴趣的。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这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写作素材。
3.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剧本编写和角色扮演是一种需要用语言表达的活动,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于记叙文写作的素材积累和表达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
4.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在课本剧编演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这对于他们的表达技巧和形象塑造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在记叙文写作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课本剧编演活动在高中记叙文教学中的实施方式1.选择适宜的剧本在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剧本,尤其是那些能够反映学生生活和情感的剧本。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分组编写剧本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编写一个小剧本。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在剧本编写完成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通过真实的演绎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作者:徐大涛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05期课本剧教学是一种情境教学,它是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通过改编剧本、即兴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发挥想象,表达思想,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并促进人格成长,激发潜能。
所以当课本剧教学被引入语文课堂,语文的天空更加广阔了。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做了一点尝试,也总结了一点开展课本剧的路子。
一、把握课文的特点是开展好课本剧的前提不是任何一篇课文都能开展课本剧活动的,所以选择课文是老师首先要做的。
课文分记叙性、议论性和说明性的,三者之中,记叙性的课文较适合开展课本剧,而其中情节紧张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矛盾冲突尖锐的更适合在舞台上来展现,因为它们展现出来的更有舞台效果。
以人教版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为例,比较这两篇课文,有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的共同点。
但从内容上看,前者重言辞,后者则综合了语言、动作、音乐等的因素;从效果和可操作性上看,前者以对话为主,舞台表现力较弱;后者是综合性的,表现力较丰富。
所以《荆轲刺秦王》更适合开展课本剧活动。
二、引导组织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开展课本剧的重点对于课本剧的积极参与者来说,前期准备包括了解课文、收集资料、编写剧本、排练演出等。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熟知课文、深知课文。
了解课文的背景,即知人论世;整体上把握课文,即掌握主旨;细致揣摩人物言行心理。
以《鸿门宴》为例:首要的是了解课文内容,提要钩玄,梳理文脉,熟悉人物,品味语言。
这些内容笔者主要是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完成的。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要想全面准确把握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必要结合《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补充与此相关的史实材料。
也可以发动学生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有关书本资料和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自己去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性格。
“课本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
“课本剧”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内容摘要: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课本剧”的形式活泼、生动、形象,学生乐于参与,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意境和主题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素质,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特点,巧妙设计剧情,充分利用”课本剧”形式实施教学。
关键词:课本剧、语文教学、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召唤下,语文教师必须跳出语文教学的旧框框,转变思想,转换课堂形式,语文教学与课程改革相适应。
语文学科肩负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生活学习、交际交流、表情达意的工具,同时又是“做人的工具”,而且语文负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
但现行的语文教学,仍采用老一套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师生缺乏交流。
课堂教学被“讲读型”和“串讲型”主宰,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但没有学习兴趣,更无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现在的语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就需要学生的这些不足,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进。
要求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要紧跟新课程的改革步伐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经过了多年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我认为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
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引领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解哲学”的体现。
“课本剧”的形式活泼、生动、形象,学生乐于参与,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意境和主题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素质,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特点,巧妙设计剧情,充分利用“课本剧”形式实施教学。
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
而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
我的引导策略是在读中找戏,在戏中觅趣,在趣中显智,让学生以最大的热忱投入热烈的表演。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课本剧应运而生。
课本剧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表演。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一、课本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往往觉得乏味枯燥,对课文内容缺乏兴趣。
而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方式,身临其境地体验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课本剧也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课本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的核心在于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需要在表演中进行台词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这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表演中也可以学会更好地运用语言来构建角色形象,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课本剧能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在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表达不同的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的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冲突和情感碰撞,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课本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课文内容,而是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方式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内容中。
这种参与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学生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本剧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角色分配、台词排练、舞台表演等一系列的协作工作。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新方法被引入到学校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记叙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既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渴望。
而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可以说是一种有效且富有创意的方法。
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记叙文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的过程和发展,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而课本剧编演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在演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学生不仅能够在表演中将文字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感情投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记叙文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
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记叙文的写作需要对语言的运用和搭配有着极高的要求,要用恰到好处的语言来描绘事物,并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世界。
而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学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动作演绎等方式来还原故事情节和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在表演中要选用准确的语言来塑造人物角色,并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戏剧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意识。
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综合能力。
演出一部课本剧需要学生在剧本编写、角色扮演、舞台布置、道具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协作,这就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各个环节的协作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挥各自的才能,从而达到整体效果的最佳呈现。
这样一来,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以提升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记叙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演出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提升团队合作和综合能力。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随着新课改的推出,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创新。
语文课堂作为学生语言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也在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其中,课本剧是一种深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教学优势和实施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探讨课本剧如何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一、案例分析课本剧,就是把课文剧本化,选择适合学生演出的内容,将原本的语文课文进行创意改编,剧本中的角色和剧情都与课文相关,并由学生自主进行分角和排练,而后进行表演呈现。
接下来将以《三个枣子》为例,具体分析课本剧如何实施。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较为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角色分配。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要求分别扮演孩子、父亲、邻居等角色,根据剧本要求进行排练,表现出角色和情感,传达出剧作的主题和目的。
接下来,在实施中教师需要注意到的是: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以及台词的流畅度。
通过勇敢地表演,学生们大胆地进行表达,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特别是在作者原本无法传达的情感交流方面,课本剧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形成一种感性体验,将课文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生动传递。
二、教学优势(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当学生提前知道这个单元会进行一次课本剧活动时,他们会对这节课充满期待。
在课本剧过程中,学生更像是演员而非是“义务学生”,这让他们会对课程更加认真,更加投入,同时也会更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
课本剧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参与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才华的平台。
(二)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课本剧采用情景法,将课程引入到真实生活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和作者的意图,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根据课文了解相关情节,还需要根据剧本要求去刻画自己的角色情感和性格特点,从而体验到其它人物所面临的实际困境,从而促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学生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课本剧——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
课本剧——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作者:汪再辉来源:《成才》 2014年第3期课本剧作为一种灵动而厚重的教学手段,因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趋利避害,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课本剧才能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课本剧方兴未艾的原因课本剧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学习的课文改编为短小戏剧,通过真实的表演将情节、人物、环境还原,通过对文章内容生动形象地阐述,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作者情感和文章价值的一种教学手段。
课本剧从“五四”时期叶圣陶先生尝试以来,虽然经历了文革动乱时期的压抑阶段,但作为一种灵动的教学方式,她依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沉静自我,获得心灵的充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本应是趣味盎然、灵动自由的语文课,在应试的压力下,很多时候都变成了单纯语文知识的传授,教师大多时候习惯了“满堂灌”,自己在讲台上讲得筋疲力尽,学生依然昏昏欲睡,了无兴致。
在积极的追求课堂高效的时代背景下,课本剧作为一种充满青春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占据一席之地就不难理解了。
课本剧被广大师生推崇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的教学特性,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文意,揣摩情感。
课本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它要求学生在忠于原文和忠于原著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提炼,不能随意改动原文的主题、人物和人物性格,不能对原文进行简单的翻译或者是评论,这就要求学生深刻地感悟原文,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想象丰富人物的表情等细节,借助道具、音乐等还原时代背景和氛围,而这些要求,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语感都提出了更高层面上的要求,这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课本剧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它与小组合作学习相互配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对小组互助学习的超越,这也是它在小组合作学习深入人心的今天依然能够绽放魅力的又一重要原因。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记叙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篇目,尤其在高中阶段,它更是与升学考试直接相关。
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实现高质量的阅读与文学交流,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阐述如何通过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一、课本剧编演活动的介绍课本剧编演活动是指根据教材中一篇记叙文,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创作、演出准备和表演的全过程。
它是一种有趣、生动、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学之美,同时对文学表达和语言运用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感悟。
1.提高文学素养在课本剧编演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剧本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深入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增强文学感悟力和创作素养,使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这有助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从整体、情感、思想等多方面考虑文学表达方式,让作品更具思想性、感染力和艺术性,提高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促进思维发展课本剧编演活动是一种整体性的创作活动,它需要学生综合考虑表演技巧、情感把握、语言运用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这有助于他们思维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认知思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发现。
这样,他们在写作时不但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更能够广泛而深入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做到言之有物。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本剧编演活动中,学生需要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人物情感、心理变化、人际关系等复杂的思想内容,这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以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表现文学中的情感和人物形象。
这对于他们的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尤其重要,让他们在写作时能够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课本剧编演活动往往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的,每个组员都有各自任务和责任,需要彼此协作、互通信息,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让整个剧目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课本剧是指在语文课堂上通过演绎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它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课本剧如何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对于抽象的文字阅读,演绎课本中的故事情节可以更加直观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特别是对于那些文字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参与课本剧的演绎,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本剧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更加投入地去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故事情节中的悲欢离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参与课本剧的演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而提高自己的情感细腻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课本剧的演绎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演出任务。
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协同努力,才能将课本中的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出来。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演绎,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课本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在课本剧的演绎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塑造人物形象,并将课文中的语言通过表演形式进行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好角色的气质、语调和动作等,还需要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
通过参与课本剧的演绎,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培养自我表达的勇气和能力。
课本剧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加美丽,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课本剧的运用,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课本剧是指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戏剧形式进行表演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对于如何让语文课堂更美丽的一些想法。
课本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所做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通过表演和动作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记忆教材中的知识点。
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与其他演员进行合作,通过彼此的沟通和协作,使整个表演更加完美。
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当学生扮演角色时,他们需要根据角色的描述和背景设想出角色的形象与性格,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表演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找到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课本剧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表演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美感。
这将有助于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和热爱。
课本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当学生成功地表演出一个角色时,他们会感受到别人对他们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这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和学习成绩。
课本剧是一种能够让语文课堂更美丽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本剧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培养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希望以后的语文课堂能够更加美丽,让学生在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1. 引言1.1 介绍课本剧编演活动课本剧编演活动是指在高中教育中,利用课文内容进行剧本创作和表演演绎的一种教学活动。
通过对课本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创作剧本,并由学生进行表演演绎,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这种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更是一种亲身参与和体验课文内容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课本剧编演活动既融合了学习和娱乐的元素,又促进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是高中生们喜欢和乐于参与的一种课外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写作能力,并在表演中体会记叙文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1.2 重要性课本剧编演活动对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参与课本剧编演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融入角色情感,体验故事情节,从而激发他们对理解、把握故事结构和情节发展的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技巧。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课本剧编演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生将有机会锻炼演讲和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从而在写作时也更加流畅和有说服力。
课本剧编演活动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参与剧本编排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人物性格、情感表达等方面,这种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和组织记叙文的内容,使其更加有逻辑性和吸引力。
课本剧编演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写作技巧,培养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研究,探讨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具体而言,我们将通过观察学生参与课本剧编演活动前后的写作表现,分析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作热情、写作技巧、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情况。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
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美丽在教育教学领域里,剧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剧本进行教学,被认为是一种科学、有效、互动性强的方式。
随着近年来我国课本剧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关注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一、课本剧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言素养是指个体在日常社交、文化传媒等各种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字的能力。
而课本剧教学能将学习融入到真实情境中,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文素养。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在表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语调、语言情感、语境意义等方面内涵,从而达到提高语言素养的目的。
二、课本剧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语言实践能力是指语言应用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而课本剧是四者的完美结合体。
学生在进行课本剧表演时,既需要听能力理解课本内容,也需要组织语言来表演演员角色,这对学生的故事情节、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提升。
此外,学习剧本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剧本的深度理解和感性认知。
三、课本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在表演剧本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互相支持,从而也能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大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沟通、合作、配合等方面的能力,也为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课本剧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课本剧表演中,学生需要通过角色扮演将自己投入到某个特定情境和角色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控制、想象和联想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能在情感发展上加速学生的成长。
总之,课本剧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关系和情感发展,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育方法的多样化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更好的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编演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编演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更精彩作者:刘博兴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第13期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丰富“留守寄宿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呢?结合中学学生的身心特点,我认为,编演课本剧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对此,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编演课本剧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编写课本剧,使学生人人参与,给他们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只局限于课本。
从而放飞创造意识的翅膀。
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惊人的,他们设计的许多情节都大大丰富了课文的表现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1.形式新,使学生学课文有兴趣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改编?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
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相关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以往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读下来,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要有简单的舞台说明,还要有大段的对话。
对话语言要规范。
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
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训练效果得以提高的过程。
3.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改编课文为剧本。
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及表演能力。
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浅谈课本剧在高师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课本剧在高师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摘要:在这个传媒时代,学会表演已经成为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本文从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有助于全面提高高师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职业素养、课本剧的实施三个方面论述了课本剧在高师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倡导通过编演课本剧推动高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幼儿师范语文教学课本剧课本剧,就是学校师生以课本为蓝本,将其改编而成的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用舞蹈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
审美理想和艺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积淀,人们的审美情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浓烈。
特别是属于民族特色的、易于凸显个性的艺术形式,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普及。
在21这个声讯发达的传媒时代,各种影视表演充斥荧幕、各种广场、剧院演出层出不穷,甚至不乏草根族通过表演秀一炮走红的事例。
看来,学会表演也是新世纪新公民一项必不可少的素质,更是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以获得从教所需要的语文能力,这又是个纷繁而严峻的课题。
我们在高师语文教学实践中意识到,让课本剧从文艺庆典中偶尔一见的舞台上走下来,融入日常语文教学课堂,将有利于引领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课本剧的创编、表演是全面提高师范院校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课本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
以人为本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性,采用跃进、超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进行。
高师语文教学通过课本剧的编、导、演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记忆、外部言语等诸多因素,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以学生为本的可能,使高师语文学习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获得与提高。
编演课本剧,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的魅力
纲要高中语文教课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拥有适应本质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社交能力?联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课的有效门路。
对此,笔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联合自己的教课实践谈一点领会。
重点词编演课本剧高中语文教课有效门路 1 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门路高中学生不喜爱上高中语文课,极不重视高中语文教课,把语文视作副课中的主课,极端者甚至提出撤消高中语文课设置。
自己认为,造成高中学生不喜爱语文课有三大原由一人文性缺失。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致。
但目前的语文教课,只着重工具性而忽略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讲堂教课没有把学生当成有巨大能动性、创建性的活生生的人来对待;二过多着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少感情沟通。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感情浸染、文化陶冶的人。
三教课形式单调,教课内容乏味。
把生动开朗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讲堂搞成千篇一律,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演变为机械。
高中语文教课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拥有适应本质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社交能力?《高中语文教课纲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课过程中主动学习、研究。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性地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课活动。
什么形式?如何与生活实践相联合?笔者认为,联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编演课本剧是此中一种有效的方式。
由于高中生正当青春,他们风华正茂,充满活力和活力。
2 高中语文教课展开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研究 21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门路 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改编剧本?选哪一篇?如何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可以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虑,需要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
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但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知识不肯学习,此刻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仔细真的读下来。
论高中课本剧编演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论高中课本剧编演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意义发布时间:2023-05-08T07:46:22.548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3年4月作者:肖瑞利[导读] 课本剧编演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摘要】课本剧编演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开展课本剧编演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课本剧编演,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鉴赏素养,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4-107-01新课改环境下, 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对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篇目进行编演, 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更能适应实际生活中的读、写和交际运用, 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对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发展能力、提高素养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几年我对学生展演课本剧做了思考探索与分析研究,获得一些感悟。
本文就高中课本剧编演活动的意义做简要评述。
一、课本剧编演形式新巧,能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时期,有强烈的表现欲;同时他们开始注意外在形象,热衷追求真善美的事物。
语文课堂开展对高中语文课本中优秀名篇的编演活动,能将学生带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课本剧展演活动首先要改编课文,这必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戏剧常识,能够深入理解课文。
其次需要学生通过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来深入解读文本。
最后需要学生精准把握饰演人物的性格,特别是在人物对话时的语速、语调、节奏、停顿、留白处的表情等的精准到位,学生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更好地展人物形象、精彩地演绎故事。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提升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记叙文是中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素包括人物描写、事件描述、情感描写等。
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写作记叙文时往往存在着思维混乱、语言表达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其作文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课本剧编演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写作素材探究。
通过认真研读教材中一篇记叙文,并将其制作成一份小剧本,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中的语言、情感、故事主线等要素,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同时,编演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人物性格、事件过程等要素,不断细化剧情,增强对故事的把握。
这一全方位的素材探究对于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课本剧编演活动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机会。
在编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将原来的文字材料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剧本,同时需要出色地演绎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事物场景。
这一过程相当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动态、综合的训练,使他们懂得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创造并借助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高中生通过参与课本剧编演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表现手法,从而提升其对于语言的认知、感悟能力,对于记叙文写作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作用。
最后,课本剧编演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编演过程中,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文本,生动地诠释人物形象、描绘情节场景等。
这种理解,既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又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学常识和审美能力,而这些文学常识和审美能力是记叙文写作必不可少的。
通过参与课本剧编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情感和叙述技巧,更可以从剧演角度审视文本,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为记叙文创作提供更加深入的素材和思路。
总而言之,利用课本剧编演活动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情感和叙述技巧,同时还可以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进而有效促进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演课本剧,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出青春的魅力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对此,笔者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编演课本剧高中语文教学有效途径1 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不喜欢上高中语文课,极不重视高中语文教学,把语文视作副课中的主课,极端者甚至提出取消高中语文课设置。
本人以为,造成高中学生不喜欢语文课有三大原因:一. 人文性缺失。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工具性而忽视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内涵,课堂教学没有把学生当做有巨大能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二. 过多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缺乏情感交流。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接受教育熏陶、情感浸染、文化陶冶的人。
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
把生动活泼的充满人性的语文课堂搞成千人一面,把活生生的人性教育蜕变为机械。
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什么形式?怎样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笔者认为,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编演课本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式。
因为高中生正当青春,他们风华正茂,充满生机和活力。
2 高中语文教学开展课本剧编演的可行性研究2.1 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1、形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改编剧本?选哪一篇?怎样编?你来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才能解决问题。
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可是基础中的基础,过去学生对戏剧常识不愿学习,现在他们可就主动去学习了,并且把几篇戏剧体裁的课文也认认真真的读下来。
2、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
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
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
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
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
3、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改编课文为剧本,要把很多叙述性语言转化为对话,对话语言强调性格化,学生就需要对人物性格进行把握并注意对话语言表达的技巧。
表演中的动作也如此。
4、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
改编后进入表演,个人的创造性发挥达到巅峰,围绕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表现,动作、表情、对话都达到高度的个性化。
汇演时,观看的学生把台上形象与自己创造的形象进行对照,把别人对形象塑造表现的技巧与自己的努力结果相对照,不断调整充实,使形象更为丰富,台上台下,交流创新成果,共同提高语文素质水平。
2.2 编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编演课本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
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对剧本有大胆的发挥和较强的记忆,它可以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要求学生发挥想像,培植感情,磨炼毅力,还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的能力。
演出一台戏,光靠少数人不行,要大伙儿通力协作才能成功。
学生中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或导演;擅长丹青图画的,就搞布景或化妆;会乐器的,就配乐伴奏;懂电工的,可搞音响和照明;会电脑的,就搞文字编辑或录像剪辑;工于写作的,就改编或写剧本;……各扬其长、相互配合,可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而且,学生还要学会处理平时排演中的许许多多琐碎事务如服饰道具的筹集、保管,海报的策划、张贴以及相关的宣传和有关方面的联系等等。
所以,演好一出语文课本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且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实在应当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2.3 编演课本剧能促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课一定要研究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喜欢。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1)学生自我意识愈来愈强,他们希望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独立地解决问题,不愿轻信别人的结论,不愿盲从,爱评论和争论,倘能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疑难,辨明是非,从心理上他们会感到很大的满足。
(2)自强心理、成就心理也十分突出,对未知领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征服欲,“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倘能挖掘新奇的东东,必将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索心理和猎奇心理,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3)高中学生的显示欲也很强,他们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他们迫切需要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表现自我,他们常对活动充满热情,城市音乐、广场、俱乐部他们都喜欢参加,真可谓“有青年的地方就有表演”,倘能组织团体活动,学生一定报名踊跃。
另外,他们在逐渐注意外在形象的同时,内在审美体验也明显加强,他们强烈追求真、善、美的事物,按照社会培养,自己初步建立起来的审美情趣评价着周围世界,希望社会净化,环境净化,世界美好,自己变得更美好,倘能唤起他们的审美冲动,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到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理性思维中去,达到不必说教而产生“善善而恶恶”的理想境界。
“舞蹈涂鸦青春告白”活动其参与率之高就是一个明证。
4月28日晚上,飞利浦电器公司与全国青年理事会联合举办以“表达”为主题的大赛。
“表达”的方式,是青春奔放的街头舞蹈(breakdance)和淋漓尽致的涂鸦(graffiti)艺术。
青年公园里人头攒动。
热情强劲的音乐声中,鼓掌声、喝采声一浪高过一浪。
高难度的街头舞蹈,色彩鲜艳的涂鸦艺术,充满青春活力的hip-hop,体现了年轻人寻求自我表现的强烈欲望。
如果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因素比作一潭水,那么,我们的课本剧编演,就好比是投水之石,石击才能浪起。
它将为学生打开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千百万颗蓬勃向上的心。
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他们年少旺盛的精力也将得到正当有益的引导。
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换个味道学课文,学生们定会觉得“不一样”。
2.4 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人格修养的手段,乃至作为人格完成——达到“仁”的境界的一种功夫;艺术教育可使蕴藏于生命深处的“情”得以发掘出来,使生命得以充实。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本剧以及学生演剧也当被视为艺术教育!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
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他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的几十年里,亲自为学生制定并实行了一套全新的学生作息制度,其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在晚间进行各种文娱活动。
他认为,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促使其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课本剧及学生演剧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它的社会作用不应轻视。
课本剧本身取材于语文教材,大多是经过时间筛选的传统名篇,有着良好的文学基础;又经过戏剧这种综合艺术的再创造,它的教育感化作用更强烈。
它通过音乐、舞蹈、文学、美术、表演、雕塑、建筑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既作用于人的视觉,又作用于人的听觉、嗅觉等感官,融语言艺术、形体艺术、时空艺术于一体,其影响就不是单纯靠书面文字所能达到的。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许多被改编成了新颖生动的课本剧。
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本剧理应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活跃的组成部分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2.5 学生排演课本剧有历史渊源,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在今天同样有重要意义。
19世纪末,在时代大潮的激荡中,学生演剧为中国文明新戏的出现拉开了序幕。
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天津的学生早在1899年就演出了自己编排的以“官场丑史”为内容的新戏,以后又有反映戊戌六君子和义和团内容的“时事新戏”。
学生凭着一颗赤子之心,自编自演了许多抨击社会黑暗的时装剧,引起了相当的轰动,推动了戏剧改良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戏剧近代化的标志——文明新戏的先驱。
改良派先驱梁启超对学生演剧这件教育界、文艺界革命性的事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当时许多学生踊跃参加戏剧社团活动,积极投入“文明新戏”的排演之中,成一时之风尚;虽是在课余,但影响巨大,其中的一些人以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老一辈革命家中如周恩来、邓颖超、萧楚女、廖承志,以及著名的戏剧工作者如曹禺、金乃千、欧阳逸冰、郑邦玉等等,都是当时学生戏剧队的积极分子。
他们率先冲破封建藩篱而勇敢地走上舞台,在把“文明戏”走向大众化,推向普及的浪潮中成为出色的弄潮儿,他们不愧是中国学生参加现代戏剧表演的先驱。
在“五四”时期,在北伐战争的硝烟中,在抗日战争的烽火里,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学生们放下课本,走出教室,时装剧、街头剧、活报剧也成为抗争黑暗、唤起民众的一支熊熊火炬,照耀在中国近代史的舞台上。
事实证明,在近代戏剧发展史中,学生演剧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笔,而是有着可歌可泣内容的一章。
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在今天同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迅猛发展的现代影视业的激烈竞争中,传统戏剧正面临着愈来愈强有力的挑战。
与以前相比,进戏院看演出的观众渐渐少了,青少年中对戏剧的茫然无知者却一天天多了,人们对戏剧的兴趣正在逐渐减弱。
许多有远见的戏剧家深切地感到:让戏剧到青少年学生中去,事关戏剧事业的未来;为此必须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不但要演给他们看,而且要让他们自己演,让美好的戏剧艺术之花成为校园中一道瞩目的风景线,让中小学的课堂里、教室中经常有文明戏剧的笑声、鼓掌声,也让那些有演出才能的青少年受到锻炼,脱颖而出,成为戏剧队伍中的后继者和新生力量;更是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综观上述,笔者认为,课本剧的出现是必然的,课本剧受到欢迎也是预料中的。
3 课本剧编演的一点尝试笔者在东方中学组织了一个课本剧兴趣小组,并开展了一系列课本剧活动。
我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根据剧本编写的要求,在课文中找出要改编的篇目,讨论编写剧本,在改编过程中我随时巡视、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