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3.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文言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2. 文言虚词的辨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辨析;2. 文言虚词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文言虚词的概念,简要介绍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知识讲解(25分钟)(1)文言虚词的分类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文言虚词的分类,并详细解释每一类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a. 介词:如于、以、自、由等;b. 连词:如而、乃、且、若等;c. 副词:如复、亦、已、未等;d. 助词:如之、乎、焉、兮等。
(2)文言虚词的用法教师通过例句和实例解释文言虚词的用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3. 练习与讨论(30分钟)(1)练习教师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或选择正确的虚词。
教师可以提供多组练习题,涵盖不同的文言虚词和用法,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文言虚词的辨析和运用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如“在句子中如何选择适当的虚词?”、“文言虚词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有何异同?”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4. 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提供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篇幅适中、内容有趣的文言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熟练辨析虚词的用法等。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2. 阅读一篇文言文,标注其中的虚词,并分析其用法和作用;3. 针对文言虚词的运用写一篇短文,注意使用正确的虚词,体现所学知识。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及其用法;(2)能够正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构建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2)通过练习,提高运用虚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2)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虚词的灵活运用,能够正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虚词的用法和作用;2.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虚词的知识;3.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虚词的用法和例句;2. 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虚词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1)讲解虚词的定义和作用;(2)举例分析常见虚词的用法。
3. 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练习题,纠正错误答案。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虚词的用法;(2)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虚词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分析:(1)分析文言文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异同;(2)通过对比,加深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
2. 文化背景:(1)介绍虚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了解虚词在古代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与互动1. 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虚词进行句子构建;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讨论;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点评。
八、文言文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1.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虚词应用实例;2. 让学生尝试在现代汉语语境中运用文言文虚词;3. 讨论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得体运用。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案标题: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
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3. 文言虚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
1. 掌握文言虚词的多样性和灵活运用
2. 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文言虚词
教学准备:
1. 教材:相关文言文课文和阅读材料
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 学生练习题目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文言虚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步: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包括“乃、其、者、焉、所、之”等虚词的
用法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第三步:练习(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帮助学生巩固文言虚词的用法。
第四步:拓展(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古文课文或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文言虚词,并讨论其运用和意义。
第五步: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鼓励学生
在阅读和写作中多加练习。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文言虚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
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虚词的相关资料和例句。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文言虚词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虚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新课:讲解本节课的文言虚词,包括用法和意义,并通过例句进行分析。
3. 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拓展1. 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言虚词运用,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虚词运用的小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培养他们运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运用文言虚词,提高文言文水平。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第一章:虚词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与作用;2. 掌握文言文虚词的分类及常见虚词。
1.2 教学内容1. 虚词的定义与作用;2. 虚词的分类: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副词等;3. 常见虚词举例。
1.3 教学过程1. 引入虚词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虚词知识;2. 讲解虚词的分类及作用;3. 通过举例,让学生辨别并运用常见虚词。
1.4 课后作业1. 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虚词分类及常见虚词;2. 举例说明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
第二章:介词的用法2.1 教学目标1. 掌握介词的定义与分类;2. 学会运用介词表达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
2.2 教学内容1. 介词的定义与分类: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向介词、原因介词等;2. 介词的用法与例句。
2.3 教学过程1. 讲解介词的定义与分类;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介词的用法;3. 练习运用介词表达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
2.4 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介词分类及用法;2. 运用介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连词的用法3.1 教学目标1. 了解连词的定义与分类;2. 学会运用连词连接句子、短语或句子成分。
3.2 教学内容1. 连词的定义与分类:并列连词、从属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等;2. 连词的用法与例句。
3.3 教学过程1. 讲解连词的定义与分类;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连词的用法;3. 练习运用连词连接句子、短语或句子成分。
3.4 课后作业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连词分类及用法;2. 运用连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助词的用法4.1 教学目标1. 掌握助词的定义与分类;2. 学会运用助词表示语气、时态、疑问等。
4.2 教学内容1. 助词的定义与分类:语气助词、时态助词、疑问助词等;2. 助词的用法与例句。
4.3 教学过程1. 讲解助词的定义与分类;2.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助词的用法;3. 练习运用助词表示语气、时态、疑问等。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教案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虚词的特点2.掌握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教学难点:1.掌握文言虚词的多义性和灵活运用2.区分文言虚词与实词的用法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文言文阅读》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利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让学生感受文言虚词的存在和作用。
2.提问: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哪些文言虚词?请举例说明。
Step 2:概念解释1.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文言虚词是指在句子中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在上下文中有一定作用的词语。
2.引导学生思考文言虚词与实词的区别,并总结其特点。
Step 3: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教师通过对《文言文阅读》教材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筛选和整理,讲解其常见用法和意义。
2.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
Step 4:多义性和灵活运用1.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多义词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语境下文言虚词的灵活运用。
2.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不同语境下文言虚词的词义变化规律。
Step 5:实例演练1.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原文或句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文言虚词,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2.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句子,并互相交流,讨论结果。
Step 6:拓展延伸1.教师提供一些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进行个人阅读练习,总结其他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Step 7: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文言虚词的特点、常见用法和意义。
2.教师提问和学生进行互动,巩固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掌握。
Step 8: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言文课文,找出其中的文言虚词,并分析其用法和意义。
2.学生自主阅读和完成作业。
Step 9: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之处。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如“之”、“乎”、“者”、“也”、“矣”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虚词,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3. 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2. 难点:理解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作用和用法。
2. 使用例句法,通过例句讲解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影响。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文言文虚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如“之”的代替作用,“乎”的疑问作用等。
3. 通过例句展示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影响,如虚词在句首、句中、句末等位置的作用。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和应用。
5.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虚词知识,解答相关题目。
6.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文言文虚词的重要性和应用。
7.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进行相关练习。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的理解。
3. 考察学生运用文言文虚词的能力,如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以加深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
2. 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参考书籍、网络资料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3.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或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虚词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虚词,如“之”、“乎”、“者”、“也”、“乃”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虚词,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的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常用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3. 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搭配。
4. 文言文虚词的辨析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用法和例句。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 练习法:提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虚词用法。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回顾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常用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3. 分析:分析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搭配。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虚词用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文言文虚词的分类及其在句子中的功能。
2. 掌握“之”、“乎”、“者”、“也”、“乃”等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搭配。
3. 学习虚词在文言文句式中的作用,如倒装、省略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搭配。
2. 难点:虚词在复杂句子中的辨析和运用。
八、教学准备1. 教案、PPT及教学辅助材料。
2. 相关文言文虚词的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用于例证和分析。
九、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复习已学的虚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虚词的分类、用法及搭配,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课堂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4. 练习巩固: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检测对虚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搭配。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如“之”、“乎”、“者”、“也”、“矣”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虚词,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的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分析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实际运用。
3. 进行虚词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难点: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具体作用,正确运用虚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示例法:分析典型例句,展示虚词在句子中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进行虚词填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虚词,引导学生回顾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分析典型例句。
3. 练习:进行虚词填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答案。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虚词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注意虚词的运用,并做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虚词的用法。
3.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文言文阅读中体会虚词的作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言文材料,包括经典文献和练习题。
2. 制作PPT,展示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典型例句。
3. 准备虚词填空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检查学生通过填空练习对虚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实际阅读中运用虚词的能力。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文学作品中虚词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虚词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虚词,提高阅读和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3. 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文言文虚词的辨析和运用技巧。
5.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文言文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讲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例句,分析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文虚词的辨析和运用练习。
四、教学资源1. 文言文虚词的PPT课件。
2. 相关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题的正确率: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模拟文言文对话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虚词进行交流。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3. 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八、教学拓展1. 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文言文虚词在古代文化中的含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相关文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文言文虚词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尝试在现代汉语中运用所学的文言文虚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九、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规划每节课的时长,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讲解和练习。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学案 通用
届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考纲要求和阐释】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的文言虚词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本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导一】、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而”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蟹六跪而.二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吾尝终日而.思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翁归,自与汝复算()())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二】、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何”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3)大王来何.操?()())徐公何.能及君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三】、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乃”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及其基本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虚词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虚词的分类及其基本用法。
2. 分析典型句子中的虚词用法及作用。
3. 进行虚词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虚词的分类及其基本用法。
2. 讲解:分析典型句子中的虚词用法及作用。
3. 练习:进行虚词运用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虚词的用法及作用。
2. 采用举例法,分析典型句子中的虚词用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虚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虚词用法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虚词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阶段测试:进行虚词专项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提供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相关信息。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典型的文言文句子,引发学生对虚词的关注。
2. 讲解:讲解虚词的分类及其基本用法。
3. 分析:分析典型句子中的虚词用法及作用。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虚词运用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难点1. 虚词的用法和作用: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虚词在句子中的具体作用。
2. 虚词的运用:学生难以在实际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虚词。
3. 虚词的区分:学生难以区分不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九、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虚词的分类及其基本用法。
2. 练习题:准备练习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参考资料:收集一些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十、教学延伸1. 深入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虚词的复杂用法和意义。
2. 拓展阅读:推荐一些文言文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和巩固虚词知识。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虚词的概念与作用1.1 引入: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和特点1.2 讲解文言文虚词的作用和意义1.3 举例说明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1.4 练习题:辨别并运用常见文言文虚词第二章:常见文言文虚词举例讲解2.1 “之”的用法:讲解“之”作为代词、介词和连词的用法2.2 “其”的用法:讲解“其”作为代词、形容词性和副词性的用法2.3 “以”的用法:讲解“以”作为介词、连词和动词的用法2.4 “于”的用法:讲解“于”作为介词、副词和连词的用法2.5 练习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文言文虚词填空第三章:文言文虚词的辨析与应用3.1 讲解文言文虚词的辨析方法:语境分析、词性分析、意义分析等3.2 举例讲解如何正确运用文言文虚词3.3 练习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文言文虚词填空第四章:文言文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讲解文言文虚词对阅读理解的影响4.2 举例分析文言文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4.3 练习题:阅读文言文段落,判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第五章:文言文虚词在写作中的应用5.1 讲解文言文虚词在写作中的重要性5.2 举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文言文虚词写作5.3 练习题: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文言文虚词进行写作练习第六章:文言文虚词的词义辨析与活用6.1 讲解文言文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变化6.2 举例分析文言文虚词的活用现象6.3 练习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文言文虚词填空,并解释词义第七章:文言文虚词的特殊用法7.1 讲解文言文虚词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7.2 举例分析文言文虚词的特殊用法7.3 练习题: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文言文虚词填空,并解释特殊用法第八章:文言文虚词在文言文篇中的应用8.1 讲解文言文虚词在文言文篇中的组织结构和表达作用8.2 分析典型文言文篇段中虚词的运用8.3 练习题:分析给定文言文篇段中虚词的用法和作用第九章:文言文虚词的考核与评价9.1 分析文言文虚词在考试中的考核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等9.2 讲解应对文言文虚词考核的策略和方法9.3 练习题:模拟考试中的文言文虚词题目,进行实战演练10.2 提出文言文虚词学习的拓展建议,如: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积累词汇等10.3 练习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言文虚词的复习和巩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的环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虚词的定义及其作用。
2. 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及其用法。
3. 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及其用法。
2. 难点:文言文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用法和意义。
2. 举例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引出文言文虚词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言文虚词的定义、用法和意义。
3. 举例: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其对文言文虚词用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文言文虚词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虚词及其用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和运用。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虚词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技巧。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思考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十、课程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文言文虚词的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以便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2. 提供一些文言文虚词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4. 文言虚词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及用法。
2. 举例法: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
2. 讲解: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3.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 讨论:分组讨论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及作用。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虚词及其用法。
2. 分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阅读一篇文言文,注意其中的文言虚词用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常见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正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2. 引导学生关注文言虚词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3. 推荐一些文言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八、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材料。
2. 文言虚词例句及练习题。
3. 文言文阅读材料。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共45分钟。
2.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解15分钟,练习15分钟,讨论10分钟,总结5分钟。
十、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例句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例句分析和练习。
2.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文言虚词的知识。
八、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时的准确性。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PPT和教材。
2. 设计好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七、教学目标:1. 深化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常见文言虚词。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深化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3.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精选2篇)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精选2篇)学习要点:掌握“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而”典型例题(一)用作连词。
1.用法: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法: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用法: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用法: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用法: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用法: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用法: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文言虚词复习学案材料一:请口头翻译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完成文后的练习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请选择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欧阳公四岁而.孤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B.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C.或因.而抄录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D.及其.稍长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绍方法【(一)对比例句,总结规律。
】材料二: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乎”的作用和意义有什么异同。
(提示:请注意划线的词语的词性)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庖丁解牛》)③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④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⑥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规律:放在形容词后,是词尾,……的样子;放在疑问句的末尾,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放在作宾语的名词或代词之前,是介词。
】总结一: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定其词性——各种词性的判断都适用材料三: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的作用和意义有什么异同。
(提示:注意指代什么内容)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孔雀东南飞》)⑤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⑦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⑧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总结二:结合上下语境,推断其意义——主要适用于确定代词和介词的意义材料四: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也”的作用和意义有什么异同。
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会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高中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及其用法;2. 能够正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识别和理解;2. 虚词在不同句子结构中的用法和功能;3. 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变化。
教学难点:1. 虚词用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2. 虚词在复杂句子中的作用和影响;3. 虚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和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阅读材料;2. 虚词列表和用法解释;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第一课时:虚词概述与分类教学内容:1. 介绍文言文虚词的概念和重要性;2. 分类介绍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及其基本用法;3. 强调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文言文实例,引发学生对虚词的关注和思考;2. 讲解:讲解虚词的概念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虚词的用法;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使用虚词构造句子,加深对虚词用法的理解;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对虚词用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第二课时: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教学内容:1. 分析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2. 举例说明虚词在不同句子结构中的用法;3. 引导学生通过虚词理解句子的含义和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分析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关注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2. 讲解:讲解虚词在句子中的功能,举例说明不同虚词的作用;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分析句子中的虚词功能,理解句子的含义;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虚词在句子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对虚词在句子中功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复习学案学习要点:掌握“而”“何”“乎”虚词的用法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而”典型例题(一)用作连词。
.用法: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法: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用法: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用法: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用法: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用法: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用法: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规律总结课堂训练: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第二课时:复习“何”典型例题(一)用作疑问代词。
.用法: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用法: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用法: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
.用法: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法: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规律总结:课堂训练: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
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第三课时:复习“乎”典型例题(一)用作语气助词。
.用法: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用法: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用法: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4.用法: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5.用法: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乎:于)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⑦盖进乎技矣。
(《庖丁解牛》)(乎:比)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规律总结:课堂训练: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无乃不可乎?(《殽之战》)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屈原列传》)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
”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
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