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9篇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9篇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9篇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特征,这是一节概念课,对学生来说是极其枯燥无味。

于是我在备课时深入分析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中,我首先让同学们通过观察百数表,用○和△分别划出5和2的倍数,通过与同桌讨论来交流2和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然后请同学总结各自的发现。

在这样的观察——发现——归纳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在练习时,我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游戏,使同学们对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我任意说一个数字,请同学们通过击掌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5的倍数,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一个个全神关注的听我报数,迅速做出反应,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

趁着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我又让同桌间一个报数,一个做出反应,来判断出2的倍数。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2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

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写电话号码,列举生活中的数等,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不失为一堂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但作为教师,总怕学生在这节课里不能很好的接受知识,所以在个别应放手的地方却还在牵着学生走,除此之外总结性的语言也显得有些啰嗦。

《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精选篇3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

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但是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年级上《2-5的分与合》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2-5的分与合》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2-5的分与合》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

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

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

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

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

(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

(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

(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有否所有的分与合一定要借助学具吗?这节课要让学生体会成对的意识。

举个例子,看到5可以分成4和1,就应该想到5也可以分成1和4,而在这个时候,前面5分成4和1,可以借助圆片来摆,5也可以分成1和4,就不需要学生摆圆片,这是借助学生的推想,属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度提高了,如果再让学生借助小圆片来摆,有把他拉到了形象思维阶段,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像2和3的分与合,可以尝试让学生看图写出分与合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1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教案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4 分与合【课题名称】第4课时分与合【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页—21页。

【教学目标】1.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逐步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2~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感受分与合的联系和有序性。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圆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学具:圆片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熊种的玉米成熟了,看!这些玉米多鲜嫩。

如果我们要把5个玉米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与合) 【设计意图】在数一数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感受5的不同分法。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圆片,用5个圆片代表5个玉米。

试着分一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看看把5个玉米分成2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学生操作,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汇报。

预设1:展示学生用圆片摆一摆的结果。

预设2:展示学生写一写的结果。

预设3:分的无序状态。

教师:请你观察这三种分法,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引导学生发现:分的时候把5先分成1和4,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2和3这种分法,接着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3和2,4和1这种分法。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按顺序分,这样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巧妙引导,学习5的分解。

教师:你能根据第一幅图的意思,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你能根据另外几幅图的意思,说说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自己试着像老师这样写一写。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分与合》研究6、7的分与合之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2到5的分与合。

每个数字的分与合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

2的分与合旨在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则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则是初步的用结构。

6、7的分与合则需要熟练地运用结构。

8、9的分与合则更加自由,学生需要自己探索和操作。

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反复强化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已经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清晰。

同时,学生也缺乏有序、成对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从总体上来看,教学效果还不错。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合作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并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

我还特别注重让学生有说的机会,让每一个环节都有机会说话。

学生的反应也很好,基本上都能够说完整的句子。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困惑。

作者选择了自己剪的花和磁扣作为例题,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方便操作。

在教学4、5的分与合时,作者进行了补充,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为一个总的分合式。

在练中,作者引导学生先读题,再审题,及时通过游戏地形式加以巩固。

在全课总结时,作者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课惯,如倾听,眼睛跟着老师转等。

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困惑,如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上课听课的积极性,如何放手,有的孩子坐不住,而且会影响别人听课,该如何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等。

《分与合》教案教学反思

《分与合》教案教学反思

《分与合》教案教学反思在《分与合》教案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讲解、讨论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以下是我对该次教学的反思。

首先,我在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辅助工具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我能够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细节。

其次,我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思考。

我在课前提出了几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思考。

在讲解课文时,我也提出了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种方式,我帮助学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此外,我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阅读课文,然后回答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通过小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合作,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意见,还可以共同解决问题。

这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团队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在讲解课文时可能过于纠结于细节,没有突出主要内容。

这导致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重要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

下次教学中,我应该更注重主要内容,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理解细节。

其次,我在组织小组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

有些学生可能理解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在小组活动中无法充分参与。

下次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合理分组,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并取得进步。

最后,我还需要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时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不够清晰明了,导致学生理解困难。

下次教学中,我会更加克服这个问题,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2~5的分与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学中的“分”和“合”概念。

2.掌握数字2~5的分与合运算规则。

3.能够应用分与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分与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实际应用中的分与合运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多张图纸,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分”和“合”。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的概念,并且观察物品分成若干份的情况。

•控制学生思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合”的概念,并且往一起合成的物品上加数字标牌。

2. 讲授新知识•教师将数字2~5的学习卡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通过操作卡片,掌握数字2~5的分与合运算规则。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3. 拓展应用•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分与合运算在日常使用中的应用方法。

•带领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合作,增强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1.观察法:通过多张图片观察来让学生理解“分”和“合”的概念。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多次实际操作掌握数字2~5的分与合运算规则。

3.游戏法:通过游戏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在具体的操作中,老师能够及时地判断和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2.通过个人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有效提升。

3.通过实际应用的情况检验,发现并尽可能解决学生在应用知识时出现的问题。

六、课程反思1.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随时调整教学方式,避免出现负面情况。

2.慎重选择数字的大小和操作难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难度适宜的课程内容。

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教育随笔》《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教育随笔》《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学科内容在幼儿园已经有所接触,但课堂秩序永远是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太小,自控能力不强,一节课下来似乎总在强调秩序。

多次强调无果,这次我准备反其道而行之,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结果让人眼前一亮。

《2~5的分与合》是第七单元的第1课时,分与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通过把几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流探索简单的规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观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让孩子们在练习中、活动中、游戏中记住分与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教学本课时,我分了三步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过数学王国,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复习数字1-5开始,课件展示4个桃子和2个盘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图片上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第二步,让学生动手合作交流把4个桃子分成两部分,体会分一分;接着,再邀请“小老师”在讲台上展示,学生一起说说,通过自己说初步体会分一分;再有老师板书书写记录形式,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4可以分成几和几;然后想想“几和几合成4”。

第一环节,是开放的,学生通过自己摆一摆能够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个过程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了形象支持。

第二环节,让生从具体到抽象,是个渐进的过程,是重点,再让学生知道4可以分成1和3其实和4可以分成3和1是有内在联系的,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第三环节,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让生说几和几合成4.第三步,进一步巩固,完成5的分与合。

完成这部分,我还是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进行交流汇报,通过知识的迁移,当学生说出5可以分成1和4时,让生说成5还可以分成4和1。

再推理出几和几合成5,这是思维上的一个跳跃。

整节课我是从整体上把握了,当然还是有以下几点不足存在的:1.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合作一起说的比较多,单独提问的比较少,导致可能有一部分后进生学的不太扎实,课堂练习比较生硬。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2-5的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  2-5的分与合(教案)

第七单元分与合第1课时2~5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通过分实物的活动,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分”与“合”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合作、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

出示4个桃、2个盘子的图片。

提问:要把4个桃放在这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先想一想,再动手放一放。

2.学生操作,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让学生在座位上用4个圆片代替4个桃,分成两堆。

教师巡视。

学生操作后.组织他们交流分的结果。

结合交流,依次呈现如下三种分法: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三幅图,再分别说说“4个桃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

3.引导抽象,探索4的分解。

(1)教师选择第①种分法,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4 )1 3让学生看着分解图式再说一说:4可以分成1和3。

(2)提出要求:根据另外两种分法,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请小朋友在课本上填一填,再说一说。

学生填完后,组织交流。

(教师板书: 4 4 )2 2 3要求学生按板书顺序依次读一读3个分解式,初步体会分解过程中的思考方法。

4.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合成4。

提问:你能根据4的不同分法说出几和几可以合成4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5.体会联系。

小结:刚才我们先学习把4分成几和几,再学习几和几合成4,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分与合。

(板书:分与合)让学生根据板书的每一道分解式,用分与合各说一句话。

二、巩固新知1.引导:我们已经知道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4,那么你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吗?2.让学生拿出5个花片,要求前后两人一组,把5个花片分成两部分,并根据操作的结果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

《2-5的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2-5的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最新资料推荐------------------------------------------------------《2-5的分与合》的教学反思《2-5 的分与合》的教学反思执教:易鑫言株洲八达小学指导:康梅红张绮株洲八达小学《2-5 的分与合》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习 6、 7 的分与合的基础,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也为学习 10 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2-5 的分与合》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1-5 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使学生通过学具操作感知 4 和 5 的组成,并能熟练的说出 5以内数的组成。

因此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初步观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以操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帮助学生对分与合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 2-5 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但不太清晰,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抽象的思维能力,所以必须靠直观教具,以及操作活动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

因此,我会创设情境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 4 的组成,以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 2、 3 的分与合,并以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充分练习分与合,更深刻的感受分与合。

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注重说出数的组成,锻炼1 / 4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时的分与合主要是对 4 和 5 的组成进行教学。

对于 4 和 5 的组成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分草莓,和摆小棒对 4 和 5 的组成进行感性的理解。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以及游戏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与同桌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课堂上有请小老师带读的环节,这也是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精选11篇)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精选11篇)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精选11篇)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的教学及反思篇1《分与合》这一内容是认数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

每一个认数内容中都包含这一知识点,所以让孩子建立分与合的意识,并且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是初学分与合时的关键部分。

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理解感受分与合的思想,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2-5的组成,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本节课我利用鼓掌时手是不断的分开合拢这一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本节课题。

然后又创设了小松鼠请客这一教学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让其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来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然后让孩子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去探索有序分的方法。

最后通过猜数、合手指等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去巩固2~5的分与合。

课上完后,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

课堂气氛较活跃,孩子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各个活动中来,从巩固练习时孩子的回答来看他们对2~5的组成基本能当堂掌握。

但是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我对此节课的反思。

一方面是孩子未能很好的掌握理解有序分的思想,在猜测小动物的不同分法时孩子感觉很轻松,但是到了自己用5根小棒自己分一分,说一说的环节时,很多孩子不能找全5的所有分法,很容易发生重复遗漏的现象,这说明孩子没有形成有序的意识,不能按照有序的方法去进行分组。

另一方面我利用的是镜面对称的方法让孩子感受成对的思想,我是让孩子观察屏幕上老师的手影,希望通过这一“小魔术”让孩子看到一组分成就能马上联想到相反的那一组,但是我忽视了孩子在跟着我做时存在的实际困难,孩子手指不能灵活的进行分与合,尤其是隐性基因的孩子根本不能将手指分成那样,所以这样的方法对孩子不太实用。

《2-5的分成》课例

《2-5的分成》课例

《2~5的分与合》教学课例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数的理解的起始阶段。

其中2~5的分与合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已经理解了5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让学生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十分重要。

同时,对于协助学生建立数感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理解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师: 今天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级听课,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老师也很高兴。

那我们该怎么欢迎呢?生:(学生热烈鼓掌)师真懂礼貌!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但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又有一个学生主动示范,样子有点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来)师:大家为什么笑了?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听不到掌声了。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点头认可)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课后随笔《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课后随笔《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数学课后随笔《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教案《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如果拿三块橡皮,两只手都不能空,应该怎样拿?”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分,学生都会说一只手拿1个,一只手拿2个,再问还有其他的分法吗?还是又学生说出将两只手里的橡皮交换一下这种方法,但大多学生没有想到这样的分法,因此我就注意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由一种分法联想到另外一种分法。

本节课也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探索知识,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开始时我以为学生会不易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分,也知道了其中的规律。

今天在教学“5的分法”时,两个班采用了不同的教法,一个班是:另外一个班是:55
414114
3255
233223
14
不知道这两种板书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什么影响,书上要求的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但我觉得第一种方法记起来更方便一些,看看以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 2~5的分与合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 2~5的分与合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 2~5的分与合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2、3、4、5的分与合的数学概念。

2.学会用加减法解决2、3、4、5的分与合问题。

3.能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分合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数字2、3、4、5的分与合的数学概念。

2.用加减法解决2、3、4、5的分与合问题。

三、教学难点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分合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展示2块糖果并介绍“分”和“合”的概念。

2.通过更多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字2、3、4、5的分与合的概念。

(二)讲解新知识1.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理解学习内容。

2.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数字2、3、4、5的分与合的数学概念。

3.介绍用加减法解决2、3、4、5的分与合问题的方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2、3、4、5的分与合问题。

2.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量分合问题。

(四)强化训练1.通过小游戏强化学生对数字2、3、4、5的分与合的数学概念的理解。

2.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用加减法解决2、3、4、5的分与合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回答和提问,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作业的表现,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2、3、4、5的分与合的数学概念和用加减法解决2、3、4、5的分与合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测试学生是否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量分合问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调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5篇

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5篇

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5篇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篇11、《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

教师敬重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索、争论的根底的上,提出了多角度思索的要求。

学生在沟通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索。

结果课堂上消失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虽然学生刚进校门不久,但学生们思维活泼,相互启发、相互鼓舞、共同完善,不管是以前知道答案的(幼儿园背过),还是临时没想出答案的,都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

学习数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此得以强化。

2、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养成与他人沟通,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不但表达在教师和气可亲的教态上,更表达在敬重学生猎取学问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动身设计教学环节上,如探究“15-9”各种算法的沟通后,提出“把你最喜爱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小朋友听”“用你最喜爱的方法去算”等要求。

学生的学习必需经受“内化”的过程,这时,让学生“静下来”,回忆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多么准时和必要。

而本节课是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教时,学生初次接触,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去尝试计算,然后通过“小狗翻卡片嬉戏”,引导学生进展算法的“优化”——对“想加算减”初步感受和了解,既敬重学生熟悉把握新知的规律,又照看教材编排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减法,用“想加算减”等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做好铺垫。

3、数学教学情境化则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之一。

本课以“小兔和妈妈到袋鼠阿姨文体超市买铅笔,小猴过生日”为情节,对各环节进展串联,适应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得教学过程布满童趣,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小学一年级分与合教学反思篇2刚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已有肯定的生活阅历,由于没有将这些阅历提炼为数学学问,特殊是对“0”表示起点知之甚少,所以这只一个难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学反思篇1熟悉前后是北师大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内容,课堂上,我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通过创设动态的赛跑情境,把学生并不生疏的竞赛结果分阶段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已有生活阅历的根底上,树立起扎实的前后位置概念,明白面前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谁在前面或谁在后面是相对的,而不是肯定的,从而作出正确的推断。

在稳固运用时,我带着学生创设了排队嬉戏、乘车嬉戏的嬉戏活动。

整个教学活动布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学中做,做中得。

课堂上还留给学生自由思索和表现自我的空间。

教学中我有意安排学生提问,既能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迎合了小学生好表现的愿望,也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思索。

本节课屡次将要弄懂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解决,旨在表达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特别良好的效果。

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力量、进展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描述和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挨次是常常遇到的,所以我通过教学活动进展学生猜测、观看、操作、沟通的力量,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沟通情境,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展鼓舞,鼓舞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时机,获得胜利的体验。

学生在接触前后时,他们的生活阅历已经为学习打下了根底,而学好本内容则能把他们原有的阅历转化成较标准的数学学问。

教材内容是利用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表述5个小动物赛跑的情境,说一说每两只小动物的前后关系。

但是我在设计的时候将后面的练习局部题目拿来当做情境创设,将这节课当成一个故事串联起来。

首先我以自我介绍导入,然后创设去参与森林运动会坐车排队买票的情境,紧接着是参观第一个森林运动会百米赛跑,卡丁车竞赛,最终以一个嬉戏猜猜我是谁完毕全课。

孩子们通过屡次描述小动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很快把握了前后位置关系。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6篇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篇1作为新教师,首次面对的就是教学一年级的新生。

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使我有了很多的困惑和徘徊,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是更多的是鼓起勇气、重拾起对教学的热情向前进,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下总结。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

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

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

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

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

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

又如,在教学完0~10这11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11个数。

可以用身体,手等。

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

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

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二、不足与困惑1、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

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2-5的分与合》教学反思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

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

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这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学知识的迁移,从5分成1和4想到5分成4和1。

对于难点的把握我觉得到位了,在时间和教材内容上,这节课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点是过关了,但中间的一些环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我觉得课上的不足还有很多,课设计的环节,方式比较多样。

(1)摆花片代替我课上的用手指,我觉得效果确实好多了。

(2)在教学完5后采用的是出卡片的游戏,避免了仍用拍手的重复,效果也比较好。

(3)对于黑板上式子的揭示她是采用半边遮住,有半边,因为学生好探究揭密,所以积极性很高。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在于:(1)设计让他们用手指摆一摆、分一分效果没有达到,学生大都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者想象来说4与5的各种分成,真正根据手指来分的不多,可能用实物会好一点。

(2)按一定顺序排列,本来教学要求上没有这一项的,但为了便于以后的教学,我觉得有必要讲,使学生先形成一个表象,感知怎样按顺序。

但结果我觉得把握得不好,没有讲够,讲透。

部分学生能发现1、2、3、4的规律,但不是全部,这有待做深入讲。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mL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mL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把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

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大约在()。

A.50cm3以上,60 cm3以下B.30 cm3以上,40 cm3以下C.40 cm3以上,50 cm3以下2.五一假期快到了,小明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游。

出发前,小明和爸爸妈妈需要去超市买一些旅游必备用品。

小明要用8分钟,爸爸比小明多用的时间,妈妈花的时间要比爸爸长2分钟。

要使三人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按()的顺序购物,最少要()分钟。

A.爸爸→妈妈→小明,64B.爸爸→小明→妈妈,46C.小明→爸爸→妈妈,56D.妈妈→爸爸→小明,303.把90.060化简,可以去掉的零有()个。

A.1 B.2 C.3 D.04.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A.18人B.35人C.40人D.144人5.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没有A.180 B.80 C.90 D.无法计算6.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8cm2、高6cm的圆柱切开,切成4个小圆柱,它的表面积增加了()cm2.A.16 B.24 C.32 D.487.将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的是()。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D.平行四边形8.圆的周长和()成正比例。

A.圆周率B.半径C.面积D.无法确定9.如果甲×3=乙×2,那么可以组成的比例是( )。

A.甲:3=乙:2B.甲:乙-=3:2 C.甲:乙=2:3 D.乙:甲=2:310.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6,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 )。

A.1:8 B.1:16 C.1:32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3.9,7.0,8.4,6.6,7.0,6.4,7.0,8.6,9.4,7.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

12.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

13.小红去商店购物,如果将身边的钱全部买笔记本可买12本,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买3支。

现在小红先买8本笔记本,还可以买钢笔_________支。

14.在和之间的分数有(_____)个。

15.芸芸做加法时,把一个加数的个位上的9看作8,十位上的6看作9,把另一个加数的百位上的5看作4,个位上的5看作9,结果和是1997,正确的结果应该是_____.16.若x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y是最小的质数,z是最小的两位合数,则x+y+z=(________)17.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厘米,这个花坛实际占地________平方米;在花坛外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小路实际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8.一筐苹果分成A、B、C、D四袋,其中A袋占总数的16,B袋占总数的14,C袋是A、B之差的4倍,那么D袋与A、B、C三袋中的________袋同样多。

19.45cm3=_____dm39090千克=_____吨_____千克3时15分=_____小时20.一根方木,截去35,还剩下35米,这根方木原来长(______)米。

三、判断题21.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______)22.表示某个月的气温变化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_________)23.一个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____)24.折扇打开就组成了一个角.(____)25.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四、作图题26.竹林小学在街心花园正西方向300米处,大众超市在竹林小学正南方向200米处。

在下图中表示出竹林小学和大众超市的位置。

五、解答题27.三(1)班学生自带图书布置教室图书角,男同学带来图书37本,女同学带来的图书比男同学带来图书的2倍少3本,他们一共带来多少本图书?28.大商场周年庆时一台小米牌电动平衡车打八折出售.小金算了一下,如果降价到原价的75%,就又可以少花150元钱,那么请问这种电动平衡车原价是多少元?29.据统计,制造2000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1棵树木,全国每天要生产一次性筷子达1亿多双,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30.已知四个等圆的半径为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31.修一段路,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要12天完成,实际工作时,甲、乙两队合修8天后,甲队休息,乙队又接着工作了 6天才完成任务。

这段路甲队独修需要多少天完成?32.小凡读一本故事书.,每天读全书的12%又7页,6天刚好读完,求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3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2)(3)(4)六、计算题34.简便计算(要求写出简算过程).4++5+36×(+﹣)0,125×5﹣4.5×35.6× ﹣13÷4+12×0.7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C C D A B C B 二、填空题11.0 7.0 7.1312.1.90204亿 19020万13.114.无数15.206416.1317.56 15.718.B19.045 9 90 3.2520.3 2三、判断题21.×22.对23.×24.正确25.√四、作图题26.五、解答题27.108本28.3000元29.50000棵30.96cm2,37.68cm31.36天32.150页33.(1)8dm2;(2)98m2 ;(3)81cm2;(4)187m2六、计算题34.(1)11(2)13(3)35.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5克盐溶解到45克水中,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A.1∶8 B.1∶9 C.1∶10 D.5∶502.下图中,平底的面积和锥形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里,能倒满()杯。

A.2 B.6 C.3 D.93.如果规定向南走为正,那么﹣100米表示的意义是()A.向东走100米B.向西走100米C.向北走100米D.向南走200米4.在含糖率20%的糖水中加入5克糖和20克水,这时的糖水比原来()A.更甜了B.不那么甜了C.一样甜D.不能确定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小时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全部加工完还需要()小时.A.1 B. C. D.6.把一个体积为9.42立方分米的圆锥放入底面半径为4分米的圆柱形装水容器中(水浸没且无溢出),水面上升了多少分米,列式正确的是()A.9.42÷3÷(3.14×4×4)B.9.42÷(3.14×4×4)C.9.42×3÷(3.14×4×4)D.9.42×9÷(3.14×4×4)7.以下面图形右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圆锥。

A.B.C.8.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9.图纸上有5个点,比例尺是1:100,则以下正确的是()A.BC之间的实际距离是40mB.由A点先向东,再向南,再向西偏南50°可到达DC.由E点先向东,再向北偏东40°,再向北可到达B点D.距离D点的东偏北40°,实际距离5m处是C点10.是假分数,则b()8。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等于二、填空题11.两个质数的差是1,这两个质数的比是_____,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2.李明参加六门功课考试,语文成绩公布前,他五门功课平均分数是93.2分,语文成绩公布后,平均分下降1.7分,李明语文考了______分.13.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的边长为20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14.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15.36÷9=4,我们就说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倍数,________和________是________的因数。

16.循环小数1.1498149814……用简便方法记作(____),它的小数部分的第2019位数的数是(_____)。

17.一块苗圃原来的面积是80m2,扩建后面积增加到120m2,增加了(______)%。

18.在比中,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除以______。

19.最小的质数占最小的合数的_____%.20.把3.07扩大(_______)倍是3070,把38缩小1000倍是(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