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接种法操作方法
无菌直接接种法.1

有限公司一次性使用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1、样品信息2、培养基及试剂3、菌种基本信息:4、菌液制备:2.1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y 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30~35℃培养18~24小时,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2.2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2.3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悬液。
2.4接种黑曲霉菌的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沙氏葡萄糖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
然后,采用适宜的方法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的菌孢子悬液。
6、无菌检查直接接种法方法适用性试验6.1供试品制备:取质量浓度为9g/L的无菌氯化钠溶液为浸提介质,按管内表面积每10cm2流过内腔1ml,浸提介质,流量约为10mL/min 。
6.2试验组:取装量为 15 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3管,各接种 1ml供试液,并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取装量为 10 ml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管,各接种 1ml供试液,并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6.3对照组:取装量为 15 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3管,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取装量为 10 ml的胰酪大豆胨培养基3管,分别接种小于100cfu的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

中国药典2020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是药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方法,其目的是检验药品是否符合无菌要求,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药典2020中规定了无菌检查的方法,本文将对无菌检查法进行详细介绍。
无菌检查法是指对药品样品进行无菌试验,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
无菌试验包括原料药、制剂和生物制品的无菌试验。
在中国药典2020中,无菌检查法主要分为两种:直接接种法和膜过滤法。
直接接种法是指将待检样品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液体制剂和原料药的无菌试验。
在进行直接接种无菌试验时,应先将试样用无菌方法处理,使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减少或清除。
然后将处理后的试样分别接种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上,然后密封培养皿,适当灭菌。
在培养箱中适当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培养皿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若有微生物生长,则说明样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膜过滤法是指将待检样品通过0.45μm孔径的膜过滤器,将微生物截留在膜上,然后将膜放置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是否有细菌或真菌生长。
膜过滤法适用于不易接种的样品,如含固体颗粒的液体制剂和大体积原料药等。
在进行膜过滤无菌试验时,应先将膜过滤器用无菌方法处理,使膜过滤器无菌。
然后将待检样品通过膜过滤器,过滤到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培养皿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若有微生物生长,则说明样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对于无菌试验中的阴性对照,应分别对无菌生理盐水和培养基分别进行直接接种法或膜过滤法试验,确保试验条件和操作技术正确,并且无菌生理盐水和培养基无污染。
在进行无菌检查法试验时,应严格操作,避免试验污染。
应在无菌操作台上操作,使用无菌培养皿、无菌吸头、无菌吸滤器等。
同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无菌。
总之,无菌检查法是药品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典2020中规定了无菌检查法的方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膜过滤法。
微生物限度-直接接种方法以及菌落计数

菌落总数百科名片菌落总数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克(每毫升)检样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48h,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所以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由于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目录菌落总数介绍检验方法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二)倾注培养(三)计数和报告菌落总数介绍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
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检验方法菌落总数的测定,一般将被检样品制成几个不同的10倍递增稀释液,然后从每个稀释液中分别取出1mL置于灭菌平皿中与营养琼脂培养基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一般为48小时),记录每个平皿中形成的菌落数量,依据稀释倍数,计算出每克(或每ml)原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
基本操作一般包括:样品的稀释--倾注平皿--培养48小时--计数报告。
国内外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基本一致,从检样处理、稀释、倾注平皿到计数报告无何明显不同,只是在某些具体要求方面稍有差别,如有的国家在样品稀释和倾注培养进,对吸管内液体的流速,稀释液的振荡幅度、时间和次数以及放置时间等均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
检验方法参见:GB4789.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SN016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出口食品菌落计数》说明(一)样品的处理和稀释:1.操作方法: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25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无菌检测-直接接种法

无菌检测(直接接种法)
1、用到的设备和仪器:
酒精灯、电子消毒枪、剪刀、接种棒、试管等
2、检测准备:环境B+A 环境消毒后,开空调净化30min后。
3、样品外包装在准备室用75%乙醇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10秒钟,然后通过传递窗传到无菌室室超净工作台内
4、待培养基灭菌后通过传递窗传到无菌室,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剪刀打开外包装,称取供试品适量,靠近酒精灯把样品加入到装量适量的液体培养基内。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两管,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接种一管。
(此过程注意不要碰到盖子和管内任何部位,防止污染)
5、阳性对照:根据样品性质,其中一管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对应的阳性菌(藻酸盐产品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3℃条件下培养72小时。
6、阴性对照:另外做一管胰酪大豆液体培养基和一管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7、培养: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在23℃条件下,培养14天,逐天观察。
胰酪大豆液体培养基在33℃条件下,培养14天,逐天观察。
注:此操作没有具体到品种,如果要具体到品种,样品加入量要根据产品特性和批量来决定。
培养基加入量要在符合药典和法规要求的同时通过方法验证来得到。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
微生物接种是将有益微生物引入特定环境中的过程,以增强环境的功能或改善环境的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1. 直接接种:将纯培养的微生物直接添加到目标环境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培养基或液体介质中的微生物,如将有益菌种接种到土壤、水体或发酵罐中。
2. 转入接种:将微生物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土壤接种,其中可以将已经具有有益功能的土壤转移到不具备相应功能的土壤中。
3. 合成接种:将多种微生物株混合起来接种到目标环境中。
合成接种可以利用多种有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目标环境的功能。
4. 母婴传递:将某种微生物从母体传递给新生的个体。
这种方法常用于将有益微生物从母体动物传递给幼崽,从而建立幼崽的肠道菌群。
5. 物种共培养:将两种或多种有互利共生关系的微生物一起培养。
这种方法可用于培养共生菌群,如某些根瘤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培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接种方法,具体的接种方法会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微生物接种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旨在引入有益微生物到特定环境中,以改善环境的品质和性能。
微生物接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环境工程、工业生产等领域,可以提高土壤质量、降解有害污染物、增强生物酶的产生等。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接接种、间接接种、载体接种和基因工程接种。
直接接种是将活性微生物直接添加到目标环境中。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土壤改良和有机废物处理。
在土壤改良中,可以直接将含有有益微生物的培养液、发酵液或固态菌剂施加到土壤中,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营养成分的供应。
在有机废物处理中,可以将适宜的微生物种植物渣、动物粪便等有机废物中,通过发酵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有机肥料。
间接接种是在目标环境中添加一种间接载体,以贮存和释放微生物。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体净化和有害废物处理。
在水体净化中,可以将活性微生物固定在多孔性材料或纤维素质材料上,形成生物膜,然后将其悬浮于水中,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在有害废物处理中,常用废弃物为载体,将适宜的微生物培养、贮存在载体上,然后将包含微生物的载体添加到有害废物中,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去除有害物质。
载体接种是将微生物负载在载体上,然后将负载的微生物输送到目标环境中。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土壤改良、植物生长促进和动物生长促进。
在土壤改良中,常用的载体有泥炭、腐殖酸、膨润土等,将适宜的微生物负载在这些载体上,形成微生物肥料,在播种或施肥时与土壤混合。
在植物生长促进和动物生长促进中,可以将含有有益微生物的发酵液、培养液或固态菌剂涂覆在种子、根系或动物饲料上,通过与植物根系或动物肠道的接触,实现微生物的传递。
基因工程接种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使其具有特定性状,然后将改良的微生物引入目标环境中。
这种方法常用于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和环境修复。
在微生物菌剂的生产中,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或代谢产物的产生,以提高其活性或功能性,然后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生产改良的微生物。
培养菌种的方法

培养菌种的方法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而菌种的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菌种的培养方法,以及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一、菌种的培养方法1.直接培养法直接培养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通过不断地增殖和繁殖,使其形成纯种。
这种方法适用于纯种已知的微生物,如常见的大肠杆菌、酵母菌等。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根据所需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2)接种微生物: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可采用划线法、点接法等。
(3)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使其增殖和繁殖。
(4)分离:待微生物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纯种微生物。
2.间接培养法间接培养法是将微生物接种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通过寄主细胞或组织提供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使微生物增殖和繁殖。
这种方法适用于难以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支原体等。
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寄主细胞或组织:根据所需的微生物类型,选择相应的寄主细胞或组织,如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等。
(2)接种微生物:将微生物接种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常采用感染法、共培养法等。
(3)培养:将接种好的寄主细胞或组织置于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使微生物在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增殖和繁殖。
(4)分离:待微生物增殖到一定程度后,可进行分离和纯化,以获得纯种微生物。
二、常用的培养基1.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由肉汤、琼脂和其他营养物质组成。
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是由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其他营养物质组成的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血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是由琼脂、肉汤和动物血液组成的培养基,适用于病原菌的培养和鉴定。
4无菌检查法(直接接种法)操作程序

贵州明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GMP文件目的建立无菌检查法。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七十五条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鱼腥草注射液。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QA负责人、化验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内容1 概述无菌检查是检查药品是否染有活菌的一种方法。
2仪器、设备和用具2.1 恒温培养箱及可调20~25℃的生化培养箱。
2.2 显微镜、蒸汽灭菌器、标准pH比色器(0.02%酚磺酞指示液和澳钾酚蓝指示液)、恒温烤箱。
2.3 注射器(2、5、10mi)、三角瓶、刻度吸管(1、5、10m1)、玻璃器皿、移液管、试管。
2.3.1 移液管、刻度吸管在管口上端内,松松地塞少许棉花,然后放于吸管衙内或牛皮纸袋内盖严,灭菌备用。
2.3.2 试管、三角瓶等在管(瓶)口塞上海棉胶专用塞或纱布棉塞,塞子应塞进管口内2/3处,用牛皮纸格管口(包括塞子)包扎严,灭菌备用。
2.3.3 将注射器、针头(9号、11号、12号)配对,检查针头是否畅通后,将注射芯、管和针头分别放在双层纱布(或布)内,包扎严密,置带盖容器(瓷盘或铝制饭盒)内,盖严,用牛皮纸包扎后,灭菌备用。
2.4 无菌衣、裤、帽、口罩等洗净晾干,配套,用牛皮纸包严,灭菌备用或用一次性的无菌物品代替。
2.5 长柄取样匙,放于长的玻璃筒内(或不锈钢长筒内),盖严,干热灭菌备用。
2.6 用具的灭菌将包扎妥的用具(除另有规定外),在(121土0.5)℃蒸气灭菌30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使灭菌物品内蒸气冷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恒温培养箱中烘干。
适于高温灭菌的器皿也可采用160℃干热灭菌2小时。
3 试液3.1 75%乙醇溶液配制酒精棉球用。
3.2 碘配溶液配制碘酒棉球用。
3.3 新洁尔灭(1:1000)溶液。
13.4 3—5%甲酚溶液或其他适宜消毒溶液。
3.5 0.02%酚磺酞指示液pH6.8~8.4系列比色液管。
3.6 溴甲酚蓝指示液pH6.0~7.6系列比色液管。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接种和间接接种两种。
1. 直接接种:直接将微生物菌株接种到所需培养基或宿主中,常见的直接接种方法包括:刷涂法、滴液法、插管法、点刺法等。
刷涂法:将微生物菌株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常用在固体培养基上。
先将培养基倒在无菌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棉签挑取微生物菌株,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然后,用无菌铂丝将涂布的微生物菌株均匀划开,使其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上。
滴液法:将微生物菌株滴加到培养基上,常用于液体培养基。
将所需培养基倒入无菌试管中,然后用移液器吸取微生物菌株悬液,滴入试管中的培养基。
插管法:适用于需要氧气的微生物。
首先将无菌棉球塞入试管底部,然后用被接种菌株液体湿润棉球,最后将试管加盖并放入适宜的环境进行培养。
点刺法:适用于菌落计数。
选取已培养的纯菌落,用精细铂丝在无菌培养基上点刺菌落,再迅速涂布在培养基上。
2. 间接接种:首先将微生物菌株培养增殖至一定量或特定状态,然后将培养液接种到所需培养基或宿主中。
常见的间接接种方法包括:液体传代接种、平板传代接种和传代接种。
液体传代接种:将微生物初代培养液添加至新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
首先取少量初代培养液,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然后逐渐增加培养基的体积,直至达到所需的培养体积。
平板传代接种:将微生物初代培养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待菌落生长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或药敏试验板中。
传代接种:通过逐步培养,将微生物菌株传代至新的培养条件。
首先从原始菌株中选取少量接种到培养基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再从这些培养物中选取一部分接种到新的培养条件中,如改变培养基成分、温度等,以适应新的培养条件。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不仅影响菌落生长、菌株纯度和培养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的结果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无菌检查法包括

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
前者适用于非抗菌作用的供试品,后 者适用于有抗菌作用的或大容量的供试品。
操作时,应用适当的消毒液对供试品容器表面或外包装浸没或擦拭消毒后,以无菌 的方法取内容物。
凡无菌检查中,均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剂同法操作,作阴性对照。
1. 直接接种法 (1) 供试品准备供试品如为注射液、供角膜穿通伤及手术用的滴眼剂或灭菌溶 液,按表1或表2规定量取供试品,混合。
供试品如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无菌冻干品或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的无菌粉末原料, 按表1或表2规定量取供试品,加入无菌水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该药品项下规定的 溶剂用量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如为外科敷料,取供试品4个包装,以无菌操作拆开包装,于不同部位分别剪 取约100mg或1cm×3cm的供试品11份;肠线、缝合线取最小包装5个,拆开包装,共取11 股,接种于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供试品如为灭菌医用器具,依样品大小、形状的不同,取供试品11个,接种于足以 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或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各40ml,分别冲洗内壁(输血、 输液袋)收集各冲洗液,混合,按薄膜过滤法检查。
供试品如为青霉素类药品,按表1或表3规定量取供试品,分别加入足够使青霉素灭 活的无菌青霉素酶溶液适量,摇匀,混合。
亦可按薄膜过滤法检查。
供试品如为放射性药品,取供试品1瓶(支),接种于装量为7.5ml的培养基中。
每 管接种量为0.2ml。
2.操作取上述备妥的供试品,以无菌操作将该供试品分别接种于需气菌、厌气菌 培养基6管,其中1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用菌液1ml,作阳性对照,另接种于真菌培 养基5管。
轻轻摇动,使供试品与培养基混合。
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管置30~35℃、真 菌培养基管置20~25℃培养7日。
在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阳性对照 管在24小时内应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培养基出现浑浊,培养7天后,不能从外 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或斜面培养基上 继续培养,细菌培养2日,真菌培养3日,观察是否再出现浑浊或斜面有无菌生长,或用 接种环取培养液涂片,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菌。
无菌检查法要点介绍及检验操作关键点培训

无菌检查法要点介绍及检验操作关键点培训无菌检查法是一种用来检验物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方法。
在医疗、食品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无菌检查法的要点和检验操作关键点。
一、无菌检查法的要点介绍1.原理:无菌检查法主要是通过将待检物品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含有富集培养基的培养基上,然后进行培养观察,确定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断物品是否受到污染。
2.方法:无菌检查主要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膜过滤法。
直接接种法适用于液体和固体物品的检验,而膜过滤法适用于液体物品的检验。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检验物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3.操作流程:进行无菌检查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样品的采集、无菌操作台的准备、操作者的衣着换洗、培养基的配置、样品的接种和培养观察等环节。
4.结果判定:通过观察接种后的培养基是否有微生物生长,来判断物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根据不同的培养基和生长条件,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5.记录和报告:无菌检查的结果需要进行记录和报告,如样品信息、接种情况、培养观察结果等,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二、无菌检查法的操作关键点培训1.无菌操作培训:操作者需要接受无菌操作的相关培训,包括穿戴无菌服、洗手消毒、操作台的准备等技能的培训。
2.培养基的准备:操作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培养基的准备方法和要求,包括培养基的pH值、温度、灭菌条件等。
3.样品采集: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采集方法和采集点会有所不同,操作者需要了解样品采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4.接种方法:无菌操作台的准备、样品的接种和培养基的密封等操作步骤需要掌握,以保证接种的无菌条件。
5.培养观察:操作者需要了解不同微生物的培养观察条件和特征,以便于正确地判断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
6.结果判定:根据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生长情况来判断样品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关的判定能力。
7.记录和报告:对无菌检查结果进行准确地记录和报告,需要操作者具备良好的记录和沟通能力。
无菌检测-直接接种法

无菌检测(直接接种法)
1、用到的设备和仪器:
酒精灯、电子消毒枪、剪刀、接种棒、试管等
2、检测准备:环境B+A 环境消毒后,开空调净化30min后。
3、样品外包装在准备室用75%乙醇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10秒钟,然后通过传递窗传到无菌室室超净工作台内
4、待培养基灭菌后通过传递窗传到无菌室,在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剪刀打开外包装,称取供试品适量,靠近酒精灯把样品加入到装量适量的液体培养基内。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两管,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接种一管。
(此过程注意不要碰到盖子和管内任何部位,防止污染)
5、阳性对照:根据样品性质,其中一管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接种对应的阳性菌(藻酸盐产品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3℃条件下培养72小时。
6、阴性对照:另外做一管胰酪大豆液体培养基和一管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
7、培养: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在23℃条件下,培养14天,逐天观察。
胰酪大豆液体培养基在33℃条件下,培养14天,逐天观察。
注:此操作没有具体到品种,如果要具体到品种,样品加入量要根据产品特性和批量来决定。
培养基加入量要在符合药典和法规要求的同时通过方法验证来得到。
直接接种法 原理

直接接种法原理一、概述无菌检查法对无菌工艺产品和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性而建立的检查法,即无菌和灭菌产品质量标准中“无菌”的要求可以通过无菌检查来确认。
无菌检查法的适用范围为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包括各类注射用制剂、眼科用制剂以及用于手术、严重烧伤、严重创伤等产品等凡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植入或埋入肌肉、皮下组织、与创伤部位接触的产品或材料或器械以及医学使用上要求无菌的品种都可以按本法进行元菌检查。
二基本原理药典上无菌检测的方法分为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原理: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或供试液通过薄膜过滤处理,使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过滤时被阻留、富集在微孔滤膜上,然后接种适宜的培养基,使滤膜上阻留的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到肉眼能观察到的状态而被检出,有抑菌性的供试品通过薄膜过滤后,用适当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滤器充分消除残留的抑菌成分,使滤膜上阻留的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到肉眼能观察到的状态而被检出。
直接接种法原理:将规定量的供试品直接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使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到肉眼能观察到的状态而被检出。
三试验环境无菌检查应在隔离器系统或B级背景下的A级单向流洁净区域中进行。
对于隔离系统的安装环境,建议安装在不低于D级的洁净区域。
四试验方法【1】供试品无菌检查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的方法相同。
(1)薄膜过滤法:采用适宜的样品处理方式,将规定量的供试品过滤至滤膜上,如果供试品具有抑菌作用,使用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次数、冲洗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样品冲洗后,除生物制品外,1份滤器中加入100ml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份滤器中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生物制品样品冲洗后,2份滤器中加入100ml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1份滤器中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在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不少于14天。
无菌快检 药典方法

无菌快检药典方法
无菌快检药典方法主要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是将供试品按规定用量加入稀释液或冲洗液中,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
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
取出滤膜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至滤筒内。
另取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试验菌,作为对照。
置规定温度培养3~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直接接种法是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6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生孢梭菌各2管,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6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白色念珠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各2管。
其中1管接入每支培养基规定量的供试品量,另1管作为对照,按置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此外,还有螺旋霉素胪法、萨博罗培养法和豪斯托试验等无菌检验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药典或咨询专业人士。
直接接种法的验证试验的结果判断标准

直接接种法的验证试验的结果判断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直接接种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农学等领域。
直接接种法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接种操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直接接种法是一种将菌种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发酵工程、食品安全等领域。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生产车间、检验机构等场所的直接接种操作。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操作前,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通风,操作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
(2)检查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针架、酒精灯、无菌棉塞等是否完好、消毒。
(3)准备无菌培养基、菌种、接种环等。
2. 接种操作(1)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待冷却后进行接种。
(2)用接种环取适量菌种,在火焰上方进行灼烧,待冷却后进行接种。
(3)将接种环插入培养基中,沿培养基表面轻轻划线,确保菌种均匀分布。
(4)接种完毕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待冷却后取出。
3.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接种过程中,确保接种环、接种针等工具始终处于火焰的无菌区内。
(2)接种操作时,避免操作人员走动,减少空气流动引起的污染。
(3)接种操作完成后,及时清除用过的酒精棉、火柴梗等,保持操作台面清洁。
(4)接种过程中,如发现污染,立即停止操作,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4. 接种后处理(1)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按照相应菌种的生长条件进行培养。
(2)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对培养结果进行鉴定、分离、纯化等后续操作。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微生物学知识,熟悉接种操作规程。
2.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接种成功率。
3. 接种工具、培养基等物品需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4. 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附则本规程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和修订。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2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直接接种操作流程,确保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微生物菌种保存、微生物培养等需要直接接种操作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接种法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的接种物和接种剂。
接种物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而接种剂可以是液体培养基、琼脂或其他适合微生物生长的介质。
2. 将接种物制备成合适的接种剂。
这可能涉及将接种物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或在琼脂板上划线。
3. 准备接种物的目标培养物。
这可能是在培养皿上的细菌、在细胞培养中的细胞等。
4. 使用消毒的工具(例如灼烧的匕首或接种环)来将接种物转移至目标培养物上。
这通常涉及在目标培养物上划线或涂抹接种物。
5. 确保接种物均匀地分布在目标培养物上,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观察。
6. 将接种物培养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例如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水平下。
观察并记录微生物在目标培养物中的生长情况。
7. 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步骤来纯化、分离或鉴定接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