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古诗赏析
《采桑子·重阳》的意思
《采桑子·重阳》的意思
《采桑子·重阳》是中国古代诗人陆游的词作,这首词描写了
重阳节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
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被称为重九节。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
高远眺,赏秋景,品尝重阳糕,以及饮菊花酒等活动。
词的开头“人约黄昏后”表达了诗人与知己在黄昏时分相约登
高赏秋的情景。
词中“人约黄昏后,天晴便见好风光”一句,描绘
了登高赏秋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秋景的赞美之情。
接着,“野径
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登高过程中所见到的
景象,江船上的独明之火与云黑的山野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
的印象。
词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思念。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句,表达了诗人与知己相互欣赏的
情感,而“及人心易老,山水悠悠,几时还来此峰”一句,则表达
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变迁的感慨和思索。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赏秋的情景,表达了诗
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索。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学生范文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许多古诗词中也有关于重阳节的描写,其中《采桑子·重阳》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代表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首诗的诗意结构、用词及文化内涵。
首先是诗意结构。
这首诗共有四句话,每句话都是七个字,整首诗一字不差地构成了一个很好的平仄韵律。
而且,在第一、二句以及第三、四句都各自对应,如“重阳又过”与“重阳日百花开”,“采桑子独归”与“销魂独自怨秋灯”。
这种对仗的写作手法使全诗形象鲜明、语言优美,给人以完成井然有序之感。
其次是用词。
在全诗中,作者用了许多富含意义的词语,如“重阳”、“百花”、“采桑子”等等。
其中“重阳”的用意是秋高气爽的意思,具有节气的味道。
而“百花”则意味着自然风光的美好,彰显了秋天美丽的色彩。
而“采桑子”,则是寓意着人们要积极正能量地面对生活,把握时光。
最后是文化内涵。
《采桑子·重阳》表达的是人们对于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慨。
人们应当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同时也要记住那些美好的时光,以此来引导人们积极正面地生活。
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里,感受生活,探索人生,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执着前行。
总的来说,《采桑子·重阳》这首诗歌形象生动、文化底蕴深厚,其经典之处值得我们不断地了解和探索。
我们应该努力去学习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更加爱国爱文化、乐观向上地走向未来。
【要点分析】此范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关于采桑子重阳的诗意结构、用词及文化内涵。
在诗意结构方面,文章突出了严谨的韵律和对称结构的特点。
在用词方面,突出了表述的美感和隐含的哲理。
在文化内涵方面,意味深长的重阳节,让我们珍惜时间和刻苦努力。
结构、用词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交相呼应,发挥了很好的组合效果。
【学生范文二】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每一个古代诗人的诗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这也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领悟的地方。
采桑子·重阳 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写景词,通过对重阳节时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上片写景。
开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二句写出了作者在重阳节傍晚于篱边饮酒,正值秋菊开放、花香四溢的美好景象。
“独在异乡为异客”,则是以双重身份来写自己的孤独:一方面是自己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另一方面是自己以“异客”的身份来作“异乡”的客。
通过这一反复的申述,表达出作者孤身一人在他乡作客的惆怅和孤独感。
“佳节又重阳”则点明时令,交代重阳节正逢秋分,夜渐长、气渐凉,时令已进入深秋,更增加了作者的孤寂感。
因此,作者在孤寂中所见之景、所忆之人、所感之情,都带有一种凄清萧疏的色彩。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写得笔锋一转,由上片的凄清萧疏的写景转入下片的情景交融的抒情。
作者以“黄花”(即菊花)自喻,自况以战地黄花(菊花)为战场上的英雄,以从容不迫、意气风发的英雄概貌傲视着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秋高气爽。
下片抒情。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直抒作者的孤寂之感,是上片“有暗香盈袖”所引发的直接结果。
“莫道不销魂”,直点离情。
用“帘卷西风”来说明良人远征在外;其中一“卷”字写出了西风乍起、寒气袭人,而作者正于闺房之中独对青灯,既思良人,又伤秋景,所以更加消魂。
“人比黄花瘦”一句是全词的主调。
以花木之“瘦”,比容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但此句则是并非完全套用前人诗词,而是有出蓝之妙的。
一方面,“瘦”字带上了明显的感情色彩,刻画了一个因相思而消瘦的形象;另一方面,“瘦”字提出之后,还隐含了作者对深闺寂寞、独此一人、无心梳妆打扮、容颜无华的怨恨和无奈。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成功。
特别是把佳节团圆的欢乐场面与作者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的悲苦心境作强烈的对比。
这种对比既写出了菊花的繁荣怒放,又写出了菊花凋零后憔悴枯萎的景象。
通过这种对比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无疑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悲愁之深、孤寂之感。
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采桑⼦”是词牌,“重阳”是题⽬,这个题⽬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下⾯是分享的⽑主席诗词《采桑⼦·重阳》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采桑⼦·重阳》 【原⽂】 ⼈⽣易⽼天难⽼⑴,岁岁重阳⑵。
今⼜重阳,战地黄花⑶分外⾹。
⼀年⼀度秋风劲,不似⑷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⑸江天万⾥霜。
【题解】 采桑⼦,词牌名,本为古乐采桑曲。
⼜名丑奴⼉、罗敷媚、醉梦迷、伴登临。
重阳,题⽬。
我国农历的九⽉初九为重阳节,传统上有⽂⼈登⾼赋诗的习俗。
⼀九⼆九年的重阳是阳历的⼗⽉⼗⼀⽇。
便呈现出“寥廓江天万⾥霜”的壮丽景象,“万⾥霜”写出了秋天的神韵和朝⽓,由于诗⼈的⾰命乐观精神,连秋景也“胜似春光”。
全词极⼤地⿎舞了⾰命的⽃志和信⼼。
【注释】 ⑴天难⽼:李贺《⾦铜仙⼈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
⑵重阳:阴历九⽉初九,传统上⽂⼈登⾼赋诗之⽇。
⼀九⼆九年的重阳是⼗⽉⼗⼀⽇。
⑶黄花:指菊花。
⑷不似:不类似,不像。
⑸廖廓:空阔远⼤。
“采桑⼦”是词牌,“重阳”是题⽬,这个题⽬确定了词的内容与重阳节相关。
【译⽂】 ⼈之⼀⽣多么容易衰⽼⽽苍天不⽼,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年⼜⼀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鉴赏】 “⼈⽣易⽼天难⽼,岁岁重阳。
”宛如⼀⼭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天道,后句带出重阳⼊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先,“⼈⽣易⽼”只是与“天难⽼”对⽐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却完全是另⼀种思想感情,这⾥着重说的是“天难⽼”。
其次,“天难⽼”是说宇宙间⼀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不已,光景常新。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词,通过对重阳节到来时的景物描写和对历史人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自然永恒的真理。
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描写菊花、黄花、秋风等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出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中,“人生易老天难老”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也传递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时间的敬畏。
而“岁岁重阳”则将诗人的思绪带入到更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引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
在词的下片中,诗人通过描绘战地的重阳、黄花、秋风等景象,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感慨。
其中,“悲哉秋之为气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同时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悲哀。
而“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
最后,“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则以黄花的芬芳和战地的重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战争和民族精神的赞扬。
总体来说,《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深度的咏怀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生的描述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古诗采桑子重阳翻译赏析
古诗采桑子重阳翻译赏析《采桑子重阳》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前言】《采桑子重阳》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
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
诗情画意,最为浓郁。
《采桑子重阳》描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
天空海阔,气度恢宏。
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注释】⑴重阳:重阳节(The Doube Ninth Fetiva)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⑵岁岁:年年。
⑶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⑷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⑸黄花:指菊花。
⑹分外:格外。
⑺劲:强劲。
⑻不似:不类似,不像。
⑼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⑽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⑾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翻译】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鉴赏】“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b/9305htm,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
采桑子重阳课文精讲
《采桑子·重阳》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采桑子·重阳》这首词通过重阳述怀,表达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和革命战争的赞美之情,同时抒发了革命的人生观、世界观,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至于《采桑子·重阳》的段落划分,根据双调的形式,该词可以分为上下两片。
上片写重阳节的景色和气氛,下片则写诗人对革命和未来的乐观态度。
具体来说,上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描述了重阳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在战地中看到黄花格外香美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热爱和赞美。
下片“寥廓江天万里霜。
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诗人通过对游泳和长江横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宽广的胸怀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采桑子·重阳》通过上下两片的划分,既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和气氛,又抒发了诗人对革命和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二、文章赏析《采桑子·重阳》这首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
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首先,词中的“人生易老天难老”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警句。
它将人格宇宙化,表达了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陷入消极情绪,而是通过对“天难老”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永恒和自然的壮美。
这种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又展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接下来,词中的“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对“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点明了时令。
诗人通过描绘战地中黄花分外香美的情景,表达了对革命根据地的热爱和赞美。
99重阳节诗词赏析——采桑子·重阳
99重阳节诗词赏析——采桑子·重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赏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尽。
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
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
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
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
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采桑子重阳诗歌评论
《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它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开篇,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诗人通过将“黄花”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达出豪迈乐观的情感。
在整首词中,诗人毛泽东以深邃的笔触,描绘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现实,以及岁岁重阳、黄花分外香的景象。
这种现实和景象的交融,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同时,下片的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寓情于景,景中抒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力量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诗人通过对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出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采桑子·重阳》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它以极富哲理的警句开篇,以写景抒情的方式结束,表达出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一首极富感染力和启发性的作品。
采桑子重阳诗歌
采桑子重阳诗歌
摘要:
一、重阳节的背景介绍
二、采桑子重阳诗歌的创作背景
三、采桑子重阳诗歌的文学价值
四、采桑子重阳诗歌的鉴赏
正文: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一般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正值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之时,民间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古人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采桑子重阳诗歌便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采桑子重阳诗歌创作于宋代,作者是著名文学家辛弃疾。
他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重阳节的习俗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对美好生活的思念和向往。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词句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采桑子重阳诗歌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这首诗以重阳节为题材,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辛弃疾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意境美。
最后,这首诗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美好生活的向
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要鉴赏采桑子重阳诗歌,首先要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其次,要品味诗中的优美词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最后,可以通过对比其他重阳节题材的诗歌,来挖掘采桑子重阳诗歌的独特魅力。
总之,采桑子重阳诗歌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传承。
采桑子重阳古诗解释
采桑子重阳古诗解释
哎呀,这首古诗,那可真是有韵味!就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
重阳”这一句,你想想,人生匆匆,时光易逝,老天却似乎永远不老,
每年都有重阳佳节,这不就像我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一年又
一年到来,难道不令人感慨吗?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那金黄的菊
花居然还能散发出特别的香气。
这就好比在困境中,我们依然能发现
生活中的美好,不是吗?难道你不觉得这种坚韧和乐观特别让人佩服?
再看“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强劲的秋风一年一次地刮着,它不像春天的风光,可却胜过春天的风光。
这就好像有时候,看似不好的境遇,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比如你努力准备的一场考试没考好,却因此发现了自己更多的不足,
从而让之后的学习更有方向,这不也是一种“胜似春光”吗?
我觉得呀,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人生短暂
的感慨,又有在艰难环境中积极向上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
何种境地,都要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都要有乐观向前的勇气!。
《采桑子 重阳》鉴赏
《采桑子重阳》鉴赏《采桑子重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流传广泛的优秀篇章。
作者王之涣利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风俗和人们的欢庆心情,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
《采桑子重阳》的整篇诗篇通过描写采桑、登山、观菊、诗酒、赏景等活动,结合描绘季节、景色、人物等具体细节,以叙述的形式表现出人们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日子里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以描绘采桑的过程为线索,展示了重阳节的庆祝活动。
"采桑子慢出郊,袖中乘咏意何销"一句以郊外采摘桑叶的景象作为开头,不仅生动地表现了季节与风物的变化,还通过"袖中乘咏意"这句话,把作者自身的心情与景物相融合,表达了作者欢庆重阳的喜悦之情。
接着,诗中描述了在采桑的过程中,人们的热闹场景,展现出重阳节是一个人们欢庆的喜庆日子。
"绛纱帖腾云,袂舞飞天影,咀唇绛袜步,声微毛羽腰"一句中绘制了妇女们整齐的队列与欢快的舞蹈,展现出了节日里人们欢庆的场景。
其次,诗中巧妙地描绘了人们在重阳节登山的乐趣。
"登山能画龙,门对远山表"这两句通过描绘登山的乐趣,展现了人们在登山过程中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山的崇拜之情。
诗中还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美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景之中。
"白芷日已西,弯弯翠有余"这句以描绘的手法,生动地展现出登山时美丽的山峦景色,让读者感受到了登山过程中的快乐和对大自然的敬仰。
最后,诗中描绘了重阳节的品菊活动和饮酒赏景的场景。
"菊菡匳瑞香,皇州一秋实"这句通过描绘重阳节品菊的乐趣,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
"谈笑君行乐,聊以千金游"这句以描绘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放松心情,结交朋友,轻松愉快的场景。
综上所述,《采桑子重阳》通过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重阳节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
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桑子·重阳》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注释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岁岁:年年。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
不似:不类似,不像。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毛他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赏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
赏析《采桑子·重阳》
赏析《采桑子·重阳》原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诗词写作背景: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黄鹤楼上发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感叹,汉口八七会议决定开展农村土地革命,毛便第一个执行会议的决定来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他带领部队上井岗、朱毛会师、开辟闽粤赣边区。
1929年,毛已到了36岁,又一轮岁月已经开启,革命事业却依然在黑暗中摸索。
他本人又面临艰难岁月,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失去了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离开心爱的部队。
到上杭等地开展土地革命,期间他又患上了严重的疾病险些丧命。
就是在这样情况下的一个重阳节,闽西山区黄色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壮美的秋色、怒放的菊花吟成了这首词。
诗词赏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同宋代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苏东坡“早生华发”一样,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感叹人生易老;同他们又不一样,诗人没有沉迷于“人生易老”的感叹局限在个体感受之中,而是眼光投向了辽阔的宇宙,天地悠悠宇宙恒长,所以说“天难老。
”时光不会随个人意念而改变,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我们应该奋发追求,因为苍天不老,希望不灭。
在这种意境之下今年的重阳节又像往年一样如期而至。
今日重阳节和往年重阳节有何不同?秋高气爽九九重阳的日子里,革命之花如菊花一样遍地金黄,格外芬芳。
诗人个人的荣辱得失的感叹到这里被一扫而光,豁达的胸襟、豪迈的情怀到这里被自然地呈现了出来。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一年又一年刚劲的秋风吹黄了菊花吹红了枫叶,使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诗人眼中秋天的景色更为壮美,“天高云淡,红旗漫卷” “万木霜天红烂漫” 壮美的秋色同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一样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样的景色真的是“胜似春光”!大无畏革命家的气质,使他由衷发出:“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感叹。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赏析
《采桑子·重阳》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首词。
它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描绘了重阳节的浓郁节日氛围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赏析:
首先,这首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热闹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热
爱和怀念。
词中多次提到了民间活动,如登高赏菊、观桂兰、买菖蒲等,展示了重阳
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金风玉露一相逢”、“寒鸦别会夏初飞”,将重阳节的喜庆气氛和秋天的美景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视
觉感受。
其次,词中渲染了主人公的情感与思绪。
歌词中的“绿遍池塘新竹阴,红满园梨花院”描写了园中的美景,同时也展现了主人公对这个节日的悠然自得和情感愉悦。
而“欲
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则暗示了主人公的寂寞与无奈,表达了对远方亲友
的思念之情。
最后,词中的音韵结构和节奏感也是其魅力所在。
词中运用了重复、对仗、押韵等修
辞手法,使整首词有着细腻的节奏感和优美的韵律。
特别是最后一句“山长水阔知何处”,以平仄相间的格律,给人一种行走在广袤山水中的感觉,使整首词达到了意境
上的高潮。
总的来说,杨慎的《采桑子·重阳》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和主人公的思绪情感,展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的欢乐心情。
同时,其优美的词章结构和韵律感也使这首词
成为了经典之作。
采桑子重阳诗句意思
采桑子重阳诗句意思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在这首词中,作者借重阳节的机会,抒发了他对人生易老、岁月无情的感慨。
同时,通过对战地黄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词的开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感慨。
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作者通过描写重阳节时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感悟。
战地黄花,即秋天的菊花,此时因战斗而变得分外香。
这里的黄花,既是一种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战争中英勇的战士。
作者通过对黄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战士们的敬仰和对生命的赞美。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这是全词的结尾,也是对全词主题的总结。
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季节更替、生命流转的感慨。
虽然秋天不如春天繁华,但它也有着独特的美——那种能够让江天变色的美。
这种美,也许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生命之美吧。
整首词中,作者通过丰富的句法和生动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种抒写方法给人以协调而且多样、丰
富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诗词赏析采桑子·重阳
诗词赏析采桑子·重阳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令,但并不是纯写重阳节,而是借重阳节礼赞战地风光。
透过写景,抒发了革命豪情,通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上阕热情歌颂革命根据地红军的战斗精神。
诗人开始就是大气磅礴的感慨,“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这一句气势宏大,感叹光阴不再的体验唯有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与之相较。
并非“诗家九日怜芳菊”式的感慨,毛泽东关心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整个人生或苍天都在他的视野之内。
接着他反复吟唱,后二句,连用两个叠字叠韵,让“重阳”二字回荡在耳边,令人产生一种博大的沉郁之感。
下阕赞美秋天的美丽景色。
“一年一度秋风劲”,其中的“劲”字,写出了秋天的个性,也融进了主观感情色彩。
一年一度的强劲秋风,荡涤酷暑,使大地景象不像美丽的春天,却又胜过春天的美丽景色,可见作者对强劲秋风中的景色是十分喜爱的。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带来鲜明而新奇的出人意料之美,这是诗人生活的一个侧影,也是革命斗争中抒情的一笔。
最后以整体描写景致结束,“寥廓江天万里霜”,作者豪情激荡,大笔挥洒,描绘了一幅万里霜天的空阔深远景象,这也是“胜似春光”的形象化说明。
通观全词,上下两阕的末句,均以景作结,上阕写黄花吐香,下阕写江天寥廓。
写黄花是近景,写江天是远景,一近一远,前后呼应,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秋色万里、生机盎然的动人画境,格调高昂,意境开阔,余韵悠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乐观情绪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桑子·重阳古诗赏析
采桑子·重阳古诗赏析
采桑子·重阳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
天空海阔,气度恢宏。
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桑子·重阳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
重阳节又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诗词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
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天”就是片段,“难老”就是指发展变化的过程无穷无
尽。
这三个字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诗的说明,必须注意。
再次,明白了“天难老”的涵义,也就明白了“人生易老”的说法,不但不是慨叹人命朝露,而且恰恰相反,在这里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地发些光和热,但这又何妨?天是难老的呀。
这意义是丰富的,这情绪是昂扬的。
它揭示出不朽的历史发展规律,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象格言一样精警,真是耐人寻味。
在这壮大,它是由“岁岁重阳”这一自然现象或客观现实生发出来,是通过具体感性而显现的抽象理念。
所以,前主后宾,后句是前句的申说,却不意味着后句较之前句不重要;因为,从另一角度着眼,便又看到:前虚后实,诗意乃是由“岁岁重阳”逗起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则是升华,两句是有机合成的精金,缺一不可。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不达意,意趣横生,戛然独造。
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紧承上片意,写景,写的是真实感受。
自是秋风劲厉,不似春光妩媚。
但却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假如说在这两句中,于秋风春光,尚无所轩轾;那么,紧接着写道:“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这就于秋风春光,已有所抑扬了。
为什么“胜似春光”?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江净波平的既鲜明又绚丽的寥廓景象呢?“寥廓江天万里霜”,这可同杜甫的“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大不相同。
同是秋霜,杜甫联想到的是“公堂”,毛泽东联想到的是“春光”。
而以秋比春,所作出的审美评价,显然根据不全然在于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接近妩媚。
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
“秋风劲”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
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
“江天”句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这些寓意和寄托,都是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其妙处是“味在咸酸之外”。
不得把诗的形象看作某种概念的象征,这比那种托物言志的手法又高一筹,是真正的诗意与精深的哲理的统一,是浓郁的诗意中放射出的巨大哲理光辉。
它首先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并从而又给人以刚毅的意志的鼓舞和智慧的理性的启发。
这是诗的.最高的意境。
词语注释
1.采桑子:词牌名,唐教坊曲《杨下采桑》截章而成此令,又有《丑奴儿》《罗敷媚》等称,双调,四十四字,此词守谱押用一部平韵。
2.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易》以阳爻为九,九九相叠,故名重阳,又称重九。
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坐江上台。
另外,作者的原稿中原无词题,后加为《重阳》,并调整了原稿的顺序,因而这首词的版本不一,上下阕位置可以互换。
此版本为最先发表于1962年5月号的《人民文学》的版本。
3.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有尽,天道无穷。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反用其意。
4.岁岁:年年。
5.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6.战地黄花分外香:也作“但看黄花不用伤”。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依五行之律秋属金,金之色黄,而菊花秋日开放,故曰黄花。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古人重阳有饮酒赏菊之风俗。
张翰《杂诗》:“黄花如散金。
”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初稿作“但看黄花不用伤”,改后更显从容气度。
分外:格外。
7.劲:强劲。
8.不似:不类似,不像。
9.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10.寥廓江天万里霜:指广阔和泛着白霜的天空。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此时距离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有两年了。
而此一阶段毛泽东过得并不舒心: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丢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前委书记的职务由陈毅同志代替,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被指会像黄巢和李自成一样难成大器,而他在会上强调党对军队的领导必须加强,又被冠以有“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遭到部下的反对;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并且在上杭县苏家坡养病期间差一点儿被捕;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他被担架抬到上杭县城继续养病,却没有恢复前委书记的职务。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
重阳,一个秋高气爽、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日子,一个把酒临风、月下赏菊、遍插茱萸怀念先人的节日,毛泽东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名家点评
中央党校教授胡为雄《毛泽东诗传》:“人生易老”、“今又重阳”吟罢,却言“战地黄花分外香”。
——虽与辛弃疾词中“却说天凉好个秋”同出一心境,但把几缕愁绪暗寄予战地黄花,惆怅中也见豪情。
毕竟是迎风傲霜的性格。
霜天万里、秋风凄厉中,独黄菊馨香,谓秋色胜似春光。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年),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诗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著有《毛泽东诗词》《毛泽东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