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一)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1、失范的生物学解释19世纪,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体质变态说"的出现。
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是这一解释的创始人。
他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得的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这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2、失范的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
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
另一些心理学家则强调"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者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与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是与挫折的强度有关的。
3、失范的社会学解释社会学把重点放在导致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上。
社会学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研究取向:(1)"结构模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
另一种是"过程模式",(2)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标签论"为代表。
美国社会学家贝克(H.Belker)是这一理论的代表,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
这种理论主要运用互动理论探讨了越轨-犯罪的过程,而非它的原因,强调了违法、犯罪是社会创造的,而非本体所赋予或自然发生的。
其要点为:第一,失范是一种政治现象,权力常常是决定谁去贴"失范者"这个标签,以及谁被贴这个标签的关键因素;第二,必须改造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第三,认为失范与控制失范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这种理论因此特别强调了犯罪的过程,分解了从"初级越轨者"到"次级越轨者"的变化过程。
新编教育社会学课件
(三)微观角度的研究
(四)综合角度的研究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
赛宾斯、华德、杜威
• 一、早起经典代表人物:马克思、孔德、韦伯、曼海姆、涂尔干
二、学科成型时期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的转移 (二)教育社会学的早期发展
三、社会学化时期
(一)研究范式的转型 (二)现代教育社会学的创立
3、教师角色实践
(二)教师角色社会化的阶段:1、教师预期社会化 2、教师继续社会化 (三)教师职业倦怠:1、职业倦怠的两种观点 2、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3、职业倦怠的过程 4、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5、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四)影响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因素
第二节
学生的角色与角色行为
• 一、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
2、社会代表着与同事角色的冲突
(二)教师群体内部的地位差别 (三)性别与教师的地位 (四)教师与非教学人员
四、教师的知识分子角色与角色地位
(一)教师的阶层身份特征:1、向上流动性 2、利益集团性 3、多重身份性 (二)教师的只是与权力
五、教师角色社会化
(一)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1、教师角色期待 2、教师角色领悟
•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一)依据方法划分的研究范式
1、实证研究范式 2、人文研究范式
(二)依据研究角度划分的研究范式
(三)依据理论或学派划分的研究范式
1、功能范式 2、冲动范式 3、互动范式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 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 • 二、研究课程的形成
三、为什么要学习教育社会学 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四个角度分析
教育社会学教案:学生失范行为归因分析1
作业布置:
请大家请大家做一个有关中小学生吸毒问题的问卷调查。
课后小结:
总结教学内容和效果。
评析教学效果、同学听课效果。不足之处。
教学难点: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师生互动、板书。
教学分组:
安全事项:没有安全隐患
教学条件:教学场地、电脑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1.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
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究》
3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制度逐渐放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速度的加快,城市犯罪人口猛增。一些流入城市的无业人员偷盗、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无不影响着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学生。
4、人口流动问题。随着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的到来。农村留下了大批无人监管和由老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温暖,变得孤僻、冷漠、自卑、冲动、焦虑不安。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安全感,没有稳定的生活保障。违反学校纪律、逃学、旷课、甚至偷盗、抢劫、杀人行为时有发生。而一些随迁儿童,流入父母打工的城市,有可能在转学就读的学校文化上不能适应,造成叛逆心理,形成示范行为。
学生的失范行为有三种,一是违规。二是违法。三是青少年犯罪。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次是学校教育的失误。另外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1、社会规范失控。社会转型,计划经济让位于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被推翻,与新的经济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人们道德滑坡,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思想简单,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极易受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分析-最新文档
教师课堂教学失范行为分析一、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类型教学失范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为了达到其教学目的,其课堂教学的行为脱离了适当规范的课堂行为轨道的约束和限制,有可能违背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1.目的型失范行为美国社会学家墨顿认为,社会整合的缺乏会造成极度紧张,实际上是因为社会手段和目标不统一所造成的,从而出现越轨行为。
教学示范行为也会出现这种目的性失范行为,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在课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有偿家教,导致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保留,把学生的教育问题不当一回事。
因此,目的型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利性利益,以教谋私,违反教育规范制度,导致教师和教学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目标,导致教学手段和途径的不正当和不符合规范,最终导致教学失衡。
2.价值取向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失范行为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存在较为严重的消极甚至极端的思想,导致自身的价值观念与当下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或教育教学观相背离,最终在课堂教学上造成的失范行为。
比如一些教师因自身的遭遇而迷失方向,不分善恶美丑,不分好坏是非,经常在课堂上宣扬不劳而获的思想,或者大肆抨击学校、社会甚至国家,将自身的不满消极情绪毫无遮挡地发泄在课堂上,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样的教师价值取向失范行为十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学生“有样学样”,容易随意抨击学校、怀疑社会、否定国家。
3.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情感个性缺陷失范行为,一方面是指教师失范者在生理、心理或情感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比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败,导致在情感和精神上受到较为严重的打击,从而由悲转怒,将这种挫败感发泄到学生身上,甚至会变相体罚学生。
另一方面还主要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偏见,最常见的就是偏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对后进生存在偏见,忽略成绩一般的学生,比如排座位时优先考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把不听话的学生放在教室的最后面。
教育社会学,讲义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规范和失范行为第二节学校中的失范行为第三节失范行为和教育控制学习目标了解教育规范和社会控制的含义识记失范行为的类型和不同学科视角的解释运用相关理论对教师和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分析掌握控制学生失范行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一节教育规范和失范行为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那么什么是失范行为呢?教育规范与社会规范一、教育规范的含义和特点奴隶社会时期(基本的社会学习内容)——西汉元帝时期(蒙学教材)早期的教育规范,座右铭的方式影响学生——教育规范变成教材内容,学规第一节教育规范教育规范的含义: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
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和教育法律三者的不同点:适用范围的差别、约束力的差别:教育规章和教育法律要大于教育习俗强调重点的差别(三)教育规范的类型1.从个体作用看,个体规范和群体规范2、从涉及内容看,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3、从适用范围看,公共场所规范和班级规范等(四)教育规范的作用和特点自律(有关个体的内容)和协调(有关人际关系的方面)特点:规范的历史性、民族性、群体性、控制性二、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失范行为: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的关系可分别对应于文化和反文化的关系第二节学校中的失范行为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一)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1.失范的生物学解释因为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2.失范的心理学解释心理缺陷说和挫折侵犯说3.失范的社会学解释结构模式和过程模式差异交往说:一个人如何社会化取决于和谁交往。
控制缺乏说: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失范说:道德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手段——目的说:因为社会手段和目的不一致所造成的五种可能的适应方式:改革者、墨守成规者、逃跑主义者、造反者、顺从者亚文化群体理论: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相抵触过程模式:标签论。
大学生失范行为案例评析
大学生失范行为案例评析——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摘要:当今大学生行为失范越来越常见,也有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这之上,然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怎样来处理这问题,依然值得我们讨论和深思。
关键字:失范行为、案例、评析一、大学生失范行为的社会学理论解释社会失范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 默顿(Merton ,R. K. ,1938)提出,他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文化传递理论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个人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的。
社会学家克利福特• 肖(Cli 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McK ay)研究发现,如果越轨行为在某一群体或社区中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而存在,它就很可能被传播给新来者和年轻人。
二、关于大学生失范行为的案例案例1:学生在校园楼顶公开做爱中新网3月31日电,美国洛杉矶的南加州大学正在调查一件学生当众做爱的尴尬事。
据台湾《联合报》31日报道,26日,一对男女在该大学育学院12层大楼屋顶做爱,楼下广场正举行一场慈善义卖会,两人请数百人免费看了“活春宫”。
两人本科在屋顶的中央处做爱,这么一来,至少现场观众只剩下拍照并将他广为流传的摄影人了,但两人却挑了屋顶靠墙边缘快活,光天化日下请楼下所有人参观,吓坏校方。
案例2:女大学生宿舍内产下女婴,怀胎十月竟无人发现十八九岁,本是一个女孩子享受自己最美好时光的时候,但是今年刚上大二的她,却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与压力,在一个大家都去上早课的清晨,她却躺在宿舍的公共厕所里,旁边就是她的女儿了。
她还是个孩子,她将如何面对这个事实?她的心里能经得起如此的打击吗?这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3:内江师范学院的山顶球场有一个图书馆,里面的书籍不是缺页就是只一部分,好不容易找到一本看起来好一点的书,都已经是很缝了好几遍的了。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上)
阿星,1982年生,广西天等人。小时候的阿星也是一个很好的农村男 孩,邻居们对阿星的评价是很乖,性格温和,遇事不急。阿星的妈妈出去 打工时,阿星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15岁那年,阿星也随家人来到广东打 工。从15岁到19岁,阿星一直在东莞一家工厂的重复劳作中度过,每天工 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他最大的梦想是能找到一份每天只干8小时的工作, “工资能有500元就满足了,可惜自己文化低,太难找了”。 他在厂里干了4个月,应该赚到3000元左右,可是工厂只给了600元, 他借了老板300元,一共得了900元,其中欠他的1000多元,老板说是必须 交给厂里的押金。正因为这样,他认为自己很能理解同村人为什么从工厂 里出来,“因为这工厂里有点不像是人过的日子。他们原来都是好人,走 上这条路是不得已。如果他们能找到份稍稍好点的工作,怎么愿意去走这 种不归路呢?”阿星自认为是村里少数几个正经打工的年轻人,不想去伤 害别人,不想走不归路。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打工者都会比较看不惯一些不可一世的城里人, 有时候很想找个机会报复一下”,阿星提到几年前自己因为没有暂住证被 关被罚款的事、他的无辜朋友被保安员打残的事,还有城里人在他的年龄 可以读书而他必须每天12小时呆在工厂的事,“有时会让人憋一肚子气”。
德国精神病学家恩斯特· 克雷奇默就曾 对体型与犯罪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他曾 对4414个案例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他认为, 犯罪人的体型分布大约是,肥胖型约占20%, 瘦长型和健壮型约占40%—50%,发育异常 型占5%—10%,混合型占30%。其中肥胖型 者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他们开始犯罪的时 间较晚,重新犯罪率较低;瘦长型者则开 始实施犯罪的时间较早,但到40至45岁时 犯罪率就开始下降,且多实施盗窃和欺诈; 健壮型者多实施侵犯人身的犯罪,尤其是 性犯罪。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对5846名中小学 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侮”的学 生占到6.1%,偶尔被欺侮的占到32.5%,男生较之女生更容 易受到同学的欺侮。
2006年,对西部某地级市进行全市抽样调查发现,学校 里有“大同学欺侮小同学”现象的占到51.3%,“有拉帮结 派打架斗殴现象的”占到36.3%,有“有人勒索钱财现象” 的占22.5%。 日本的中小學普遍存在“欺負問題”,這種現象由來已 久。調查顯示,16%的日本學生做過欺負別人的事,35%的人 被欺負過,既欺負過別人又被別人欺負的佔38%,兩者都沒 有的僅佔12%。校園欺負問題已成為日本一個嚴重的社會弊 病。
情感型失范 满足生理、心理、 非理性 杀人、自杀等 行为 情感上的需求 行为
传统型失范 遵循传统习俗、维 非理性 讲哥们义气,如打架 行为 护传统秩序 行为 斗殴等
第二节 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
一、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
从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 数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2007年9月19日新华网),而中国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更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 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 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对学生失范行为归因的思考:
一、理想世界的错位 家长、学校和社会通过某种不约而同的“共谋”,把一个“应试教育” 为核心的理想世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无法从自己的个性、兴趣和才能出发 来营造适合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应试教育过程中标签理论) 学业失败者,失去了校园、家庭中的快乐,逃学、辍学、离家出走 学业失败者,为寻求心理的平衡和满足,校园暴力、欺侮弱小;趣味相 投者走在一起,强化了失范行为
非正常行为:1.教师人际间的非正常行为
高校学生失范行为表现及归因分析
高校学生失范行为表现及归因分析作者:黄波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年第09期一失范行为的界定“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
在当时,由于社会处于变革期,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这就是失范。
如今,高校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制度的行为等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一般性违法行为数量很大,比如小偷小摸、打架、流氓行为、赌博、违反交通法规等。
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最主要区别是前者的社会危害性还不足以用刑罚来惩罚。
普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显然比越轨行为的后果严重,因而遭到的惩罚方式、执行力量也截然不同。
二高校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高校暴力事件也屡屡发生。
而在学校内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更是屡见不鲜。
所有这些,都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恐慌,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除了青春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是主要原因。
据调查,多数暴力学生在心灵和肉体上都曾遭到父母或教师不同程度的伤害,结果变得感情冷漠、自我中心、与人疏远。
(二)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行为由于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消费、讲排场、摆阔气、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倾向。
学生本身又缺乏经济收入,拜金思想和享乐主义往往驱使他们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顾一切地去犯罪。
(三)高校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从近些年来大学生的违法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众多事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演化为以生命为代价的心理疾病。
教育社会学
新编教育社会学(主编:马和民)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导论教育社会学: 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偏重”社会事实”, 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 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社会有机论,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噢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 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 实证性( 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 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 地位局限性( 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 应用局限性( 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 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角度: 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中观角度: 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 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微观角度: 一类是以英国学者杨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类是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综合角度的研究: 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如, 美国波普尔的”隐性课程论”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 成形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后得到飞速发展.代表人物: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一词.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 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 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
四、社会规范的功能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规范具有整合、协调、维护、延续和促进社会进 步的功能。 其次,从个体的角度来看,社会规范是个体社会行为选择的依据,也是保障个人
权益和自由的基础。
社会规范不仅具有正功能,也具有负功能。一般来说,社会规范严重的负功能通 常都是在社会规范功能失调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结果常常表现为社会失范、社会 失序等。
三、社会失范的类型
(一)依据失范的性质 常态下的社会失范
• 失范所赖以形成的那个社会生活方式在根本上仍然没有失却其 存在的合理性依 据。 • 这种类型的社会失范大多是局部性、暂时性的,通常不会形成大规模、全局性、 持续的社会失范现象。
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
• 由于既有的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活世界失却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曾 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对社会生活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社会价值规范体系受到 强烈冲击,但一个新的社会规范却又尚未形成,由于两种价值规范体系的更替 而导致的社会失范。
(三)依据失范的主体
个体失范
• 个体自身所做出的失范行为。
群体失范
• 指失范的行动者是一个团体、组织或单位,群体为了自 身的利益,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 群体失范又可以划分为偶集人群失范、非正式群体失范 和团伙犯罪三种类型。
三、社会失范的类型
(四)依据失范的结果
积极的失范、消极的失范 积极的失范、消极的失范和中性的失范
3. 迪尔凯姆、默顿、索罗尔均对社会失范理论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迪尔凯 姆与默顿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失范,索罗尔则更关注个体层面的失范。迪尔凯姆深 入分析了社会失范的概念,默顿建构了偏差行为类型,索罗尔发展了失范量表。
4. 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失范是社会问题的重要成因;
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3.强调重点的差别 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其最显 著的特点是“制约性”。它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 自觉遵从,并且通过群体的意志——舆论力量对个体 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控 制、协调个体行为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这就意味 着个体脱离群体,甚至出现群体解体的可能(例如,学 校缺乏凝聚力,班级缺乏归属感,教育、教学秩序的 散漫、混乱现象增加等)。
一种是“挫折一侵犯说”。认为越轨是一种由挫折产 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以 需要的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因此,侵犯的 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心理学解释在分析一个具体 个人为何会产生越轨或犯罪行为时富有成效,但它难 以解释越轨或犯罪的社会现象。
3.失范的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把重点放在导致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上。 社会学的解释主要有两类研究取向:一种是“结构模 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另一种 是“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节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涉及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学生失范行 为主要指称越轨、违法和未成年人犯罪(常常用“青少年 犯罪”来概括)三类;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在教师职业 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未包括教师的违法、犯罪 行为,后者属于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范畴。
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
第一节
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
“教育规范”由“社会规范”一词派生而来。社会规范的 原意是社会群体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 准,这种标准能导致个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 有利于增强群体团结。 规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是以法律、 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 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群体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单选题1.教师在社会中的权力,直接受制于社会变迁对()的影响。
A.社会制度B.社会文化C.教育制度D.社会研究正确答案:C2.()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正确答案:A3.()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A.功能主义范式B.解释论范式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D.结构主义范式正确答案:B4.现代教育体系越制度化,教育的()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之间的因果联系就越强,也是现代社会的根本制度体系。
这使得知识的研究便具有了合法化的意义,也加强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的合法性。
A.分配B.规范C.制度D.文明正确答案:A5.()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B.文化革命C.教育革命D.经济革命正确答案:A6.教育本身就是()的一种重要制度和形式,即通过教育的社会化和选择功能进而实现社会控制。
A.社会意识B.社会制度C.社会掌握D.社会准则正确答案:C7.1907年苏扎罗在()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A.斯坦福B.耶鲁C.哥伦比亚D.普林斯顿精确答案:C8.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间占总时间的70%以上,这属于()A.师生互动独占型B.师生互动主导型C.混合型D.教师主导型正确答案:B9.()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情况进入并顺应另一种社会情况的现象,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A.美国B.英国C.澳大利亚D.法国正确答案:A10.()是指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A.结构性教育问题B.跨时空性教育问题C.伴生性教育问题D.失范性教育问题正确答案:C11.()的“认知发展理论”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米德D.埃里克森精确答案:A12.()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A.人口流动B.社会流动C.人才流动D.社会迁移正确答案:B13.()是经由过程实地观察相识被调查者正在产生的外显行为或正在产生的变乱,主要采用观察、尝试的方法收集材料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精确答案:B14.1972年6月,结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情况会议,发表了(),这是人类对情况问题熟悉的迁移转变点,是可持续发展观构成的第一个里程碑A.《人类环境宣言》B.《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C.《我们共同的未来》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确答案:A15.根据()分类,可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A.教育运行的客观结果是否与其特定的价值取向相符B.有无明确意图,或能否明确识别C.教育制度是否满足社会和个体需要D.教育制度是不是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正确答案:A16.衡量人口()的指标主要有:人口的寿命、人口的死亡率、人口发病率A.质量B.文化素质C.身材素质D.心理素质精确答案:C17.()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A.调查法B.现场法C.隐蔽法D.人种学研究正确答案:C18.()的“认知发展实际”描述了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用什么工具获得知识等问题A.皮亚杰B.弗洛伊德C.米德D.埃里克森正确答案:A19.()是教师关于怎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角色的观点、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及他们如何研究的识别等内容A.教师的自我概念B.学生的自我概念C.教师对学生的熟悉D.学生对教师的认识精确答案:A20.()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革最快的要素A.教育规范系统B.教育设备C.象征的标识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正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在教育社会学中,经常使用的学生的社会背景一般包含三类要素()。
教育社会学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导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社会有机论为代表,在研究时始终强调整体、有机联系的观点,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
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重点分析学校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直面现实生活的教育事实,特别是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实证性: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
2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3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1.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地位局限性: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应用局限性: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其成果和结论的应用视情况而定。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角度: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
中观角度:以学校为中心开展,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微观角度:一、以《知识与控制》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
综合角度: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文档资料-精品文档
第一节
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
“教育规范”由“社会规范”一词派生而来。社会规范的 原意是社会群体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 准,这种标准能导致个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 有利于增强群体团结。 规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是以法律、 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 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群体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
教育规章是一种正式规范,主要由学校组织及其部门 制订并督促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借助学校组织 的权力来施行,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来评价组织履 行规章的状况。一般来说,学校成员对教育规章主要 是遵守、履行而较少认同、协商,因而规章具有某种 非自觉性。 教育法律是由国家颁布、明文规定的,需要有专门机 构或部门来执行,具有极大的强制性。
3.从适用范围上可分为公共场所规范、班级规范等 公共场所规范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活动范围的规范。 班级规范是适用于学校班级的、维持其正常秩序活动、 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规范。班级有规范而无规章,这 是因为班级没有相应的组织权力,班级规范往往表现 为值日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制度等。
教师职业规范一方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另一方 面也是学生形成自身行为规范及班级规范最直接的榜样。 因此,各国历来就有对教师职业规范的阐述,有的则在师 德规范中列有行为规范的条目,也有的国家则是单独颁布 行为要求(见表4-2)。
(三)教育规范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上分为个体规范、群体规范 个体规范是涉及个人修身养性或自律性的规范。例如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不抽烟”、“不喝 酒”。我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 目标也是个体规范。 群体规范则用于协调群体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 系,如教师公约、学生守则之类。
教育社会学辅导2
教育社会学辅导2第三章学校中的角色行为一、要求掌握的概念: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社会地位:也叫社会位置,它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逐步担当起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通过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对全体教师的期望,二是对个别教师的特殊期望。
学生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学生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同辈群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学生同辈群体的形成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家庭、学校中得不到的各种需要。
它具有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
二、了解传统教师社会形象与现代教师社会形象的不同之处三、能够正确理解教师社会地位这一概念,并了解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几个因素。
四、从教师权威的来源、合法性、权威的变化三个角度正确理解教师的权威。
1、涂尔干强调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个人的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品质等;2、沃勒强调“个人权威:与“制度权威”;3、克利夫顿与罗伯兹提出教师权威四层面说:来源于教育制度的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来源于教师个人因素的感召的权威、专业的权威,四者互动共构成教师的实际权威。
五、了解不同社会和不同学生年龄阶段教师权威的变化1、从制度层面看:教师的权威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从个人层面看,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评价手段也影响着教师的权威。
六、了解教师角色冲突七、掌握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教师角色社会化:是指某些人成为教师职业的成员,并逐步担当起合格教师角色的过程。
教育行为论
教师的角色与角色行为 学生的角色与角色行为
学校组织:
教师 学生 “教育者角色” “学习者角色”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地位 二、教师的教育者角色与地位 三、教师的受雇者角色与地位 四、教师角色社会化
1.历史上的教师职业 奴隶社会:先秦“六艺教育” 西周“小学与大学”—官学 春秋“士”—私学兴盛,教师产生 封建社会:唐《师说》(韩愈) 教师职业的基本定位与规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总之:经济收入——最重要因素
1.教师所扮演的教育者角色 学习指导者、文化传播者 特点:教师行为的道德性; 教师行为的规范性; 教师行为的抽象性与模糊性; 教师行为的自律性.
来源:道德权威——教师自身 源泉:个人的人格力量、坚强的意志等。 四个层面: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教育制度) 感召权威、专业权威(教师个人) 合法性:教育权力的特殊形式 权威变化:法定层面:社会变迁 传统层面:社会风气 专业层面:大众媒体冲击
第三章 学校中的角色行为 第四章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哲 学—受思想支配表现的活动; 论理学—基于动机的外部表现; 生物学—可观测的身体一部分的运动; 心理学—心理活动支配的外部表现; 社会学—社会角色依据社会情境的反 应,具有“社会性”。
教育社会学逻辑起点 教育行为 “地位”(status) “角色”(role)
一、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 二、学生的社会背景和学业成绩 三、学生的同辈群体及其影响 四、学生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五、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
1.学生的三重社会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2.学生的社会位移 和谐的多重世界—顺利越界 失谐的多重世界—可设法实现的越界 失谐的多重世界—碰运气的越界 边界互闭—无法实现的越界
4. 作用与特点 作用:自律与协调 特点:规范的历史性;规范的民族性; 规范的群体性;规范的控制性。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规范的作用与特点
教育规范是维系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失去了规 范,也就失去了群体。学生遵从教育规范,表明学生 归属于这所学校或班级并被认同;学生不遵从学校的 教育规范,说明缺乏归属这一群体的心理自律与 协调。
自律是规范中有关个体要求的内容,教育规范中的 自律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水平,确立可以为其接受或认同的有关要求;
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育规范的形成 教育规范首先源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见表4—1,
P103)。大概在奴隶社会时期,许多社会生活规范进而成 为学生的基本教学内容。早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相沿 成习。
例如,孔子、孟子等人就是通过其言论、著述影响弟子的。 《论语·学而》中“入则学,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表述了早期的教育规 范。
1.适用范围的差别
教育习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在学校生活中) 无处不在,而教育规章只适用于学校组织。教育法律 尽管对全社会起着制约作用,但真正需要运用法律来 约束的只是扰乱或危害学校工作或学校秩序的那一部 分。
2.约束力的差别
教育规章、教育法律的约束力要大于教育习俗。教育 规章、教育法律主要依靠制度、权力、组织的力量来 强制人们执行,教育习俗则主要依靠学校成员自觉认 同,缺乏强制性与约束力。
3.规范的群体性
教育规范是群体形成、维护所必不可少的。群体规范 适合于一定群体的特点,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规范。
4.规范的控制性
教育规范具有心理约束力,能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活 动,形成有关规范的心理反应机制,例如“应答一遵 从一定势”等等。这一机制的核心是群体对个体的控 制。缺乏控制性的规范说明并未获得个体和群体的认 同。
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资料——失范行为的理论分析
失范行为的理论分析所谓失范行为,就是指所有那些违反或偏离某个社会现行的社会规范的活动与行为。
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以单选题考查为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理论。
(一)心理学解释心理学上主要有两种观点来解释学生的失范行为。
(1)心理缺陷说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但心理缺陷者却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造成的。
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成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2)挫折侵犯说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心理学解释在分析一个具体个人为何会产生越轨或犯罪行为时富有成效,但它难以解释作为一种群体或社会现象的越轨或犯罪。
(二)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在解释学生失范行为时主要分为两类研究取向:一类是结构模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另一类是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
其中,结构模式的种类最多,包括以下几种。
(1)差异交往说美国犯罪学家萨塞兰德在其《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假设: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则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
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多,犯罪的动机就会越强烈,犯罪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大。
这种理论也正印证了中国的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控制缺乏说这一理论是由雷克里斯提出的。
他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而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规章是一种正式规范,主要由学校组织及其部门 制订并督促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借助学校组织 的权力来施行,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来评价组织履 行规章的状况。一般来说,学校成员对教育规章主要 是遵守、履行而较少认同、协商,因而规章具有某门机 构或部门来执行,具有极大的强制性。
“学规”,从一般的思想、品德修养走向行为训练,成为 学生基本的、必须遵循的要求。此期出现的行为规范,比 之于过去笼统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之类的要求更为具体、 明确。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移,教育规范 也在随之变更、发展,更切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显然,教 育规范是在发展中调整的。
(二)教育规范的含义
(四)教育规范的作用与特点
(三)教育规范的类型
1.从作用对象上分为个体规范、群体规范
个体规范是涉及个人修身养性或自律性的规范。例如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不抽烟”、“不喝 酒”。我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 目标也是个体规范。
群体规范则用于协调群体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 系,如教师公约、学生守则之类。
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
(一)教育规范的形成 教育规范首先源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见表4—1,
P103)。大概在奴隶社会时期,许多社会生活规范进而成 为学生的基本教学内容。早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相沿 成习。
例如,孔子、孟子等人就是通过其言论、著述影响弟子的。 《论语·学而》中“入则学,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表述了早期的教育规 范。
但是,正因为教育习俗是借助心理力量来维持的,一旦学 校成员形成心理定势,往往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因而其 约束力也十分强大。只是在影响机制上,教育习俗不同于 教育规章与教育法律,后者属于显性约束,而教育习俗则 属于隐性控制。
一般来说,凡是不合法的,一定不合规章与规范;而法律 可以容忍的,也不一定为规章所容忍,更不一定为教育习 俗所容忍。所以,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合法不合情”、 “合情不合法”的现象。例如,目无师长,是不合教育习 俗的,但不违犯教育规章与法律;学生上课迟到,既不合 教育习俗,又违背教育规章,但并不违法。
2.从涉及内容上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
行为规范是就个体、群体的行为方式所提出的要求, 它使群体行为、个体行为有可以依循的准则,保证了 活动开展的秩序与成效。
道德规范是就对道德关系、品德等提出的要求,如 《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范其 实也是行为规范,是涉及道德方面的行为要求。
第四章 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
一是学校的组织管理
二是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
换言之,就是通过使学校生活结构化、使学校成员的行为 规范化,来达到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
什么是“失范行为”呢?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丧失规 范”的行为。“丧失规范”显然还有程度之分:从越轨行 为、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它们之间又如何作出区别呢? 在实际生活中,要明确哪些人是有问题行为者,事实上更 为复杂。
第一节 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
“教育规范”由“社会规范”一词派生而来。社会规范的 原意是社会群体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 准,这种标准能导致个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 有利于增强群体团结。
规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是以法律、 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 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群体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
1.适用范围的差别
教育习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在学校生活中) 无处不在,而教育规章只适用于学校组织。教育法律 尽管对全社会起着制约作用,但真正需要运用法律来 约束的只是扰乱或危害学校工作或学校秩序的那一部 分。
2.约束力的差别
教育规章、教育法律的约束力要大于教育习俗。教育 规章、教育法律主要依靠制度、权力、组织的力量来 强制人们执行,教育习俗则主要依靠学校成员自觉认 同,缺乏强制性与约束力。
“教育规范”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 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
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和教育 法律。
三者之间存在共同点:
他们作为学校的行为标准对学校成员起着标定、导 向、约束的作用;对学校组织的运行、学校成员的 学校生活起着协调、维持的作用。
三者的不同点表现在:
真正将这些社会规范要求具体化、通俗化,以教材形式出 现,则是从西汉元帝时的史游编《急就篇》开始的。此后 有南北朝的《千字文》,南宋的《三字经》等。将规范转 化为蒙学教材,不仅保证了规范要求能很好地落实到实处, 而且易于为蒙童所接受,也成为处于规范学习最佳期的蒙 童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与教学要求之一。
3.强调重点的差别
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其最显 著的特点是“制约性”。它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 自觉遵从,并且通过群体的意志——舆论力量对个体 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控 制、协调个体行为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这就意味 着个体脱离群体,甚至出现群体解体的可能(例如,学 校缺乏凝聚力,班级缺乏归属感,教育、教学秩序的 散漫、混乱现象增加等)。
3.从适用范围上可分为公共场所规范、班级规范等
公共场所规范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活动范围的规范。
班级规范是适用于学校班级的、维持其正常秩序活动、 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规范。班级有规范而无规章,这 是因为班级没有相应的组织权力,班级规范往往表现 为值日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制度等。
教师职业规范一方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另一方 面也是学生形成自身行为规范及班级规范最直接的榜样。 因此,各国历来就有对教师职业规范的阐述,有的则在师 德规范中列有行为规范的条目,也有的国家则是单独颁布 行为要求(见表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