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一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课件(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6.1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https://img.taocdn.com/s3/m/06cd1da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9.png)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 单质—木炭、活性炭、焦 炭、炭黑等。
一般在未 指明具体 单质时, 习惯上用 碳,如 “炽热的 碳”
“当碳燃 烧时”。
1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 它具有吸附能力。
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 可以收集到炭黑 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 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 附有异味的物质。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 电 过程是物理变化, 子显微 镜下看 还是化学变化呢? 到的木 你的根据是什么? 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 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 来,约有一个标准足 球场那样大。
18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的用途
活性炭的用途
冰 箱 去 味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剂
木炭做成的 小盆饰
活性炭
防毒面具
辅助 材料
活性炭的吸附 作用比木炭还
活性炭 要强,防毒面
具里的滤毒罐 就是利用活性 炭来吸附毒气
滤毒罐 的。
16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17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石墨
是一种深灰色的
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
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墨很软,熔点 高、有滑腻感。在纸 上画过能留下深灰色 的痕迹。
此外,石墨还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9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石墨中碳原子呈平面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 用力小,所以石墨能导 电、且质软、有滑腻感。
一般在未 指明具体 单质时, 习惯上用 碳,如 “炽热的 碳”
“当碳燃 烧时”。
13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 它具有吸附能力。
利用木炭的这个性质 可以收集到炭黑 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 里的色素,也可以用它来吸 附有异味的物质。
讨论:你认为吸附的 电 过程是物理变化, 子显微 镜下看 还是化学变化呢? 到的木 你的根据是什么? 炭结构
如果将1 cm3的 木炭的表面积平铺开 来,约有一个标准足 球场那样大。
18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的用途
活性炭的用途
冰 箱 去 味 高性能木炭填充的枕头 剂
木炭做成的 小盆饰
活性炭
防毒面具
辅助 材料
活性炭的吸附 作用比木炭还
活性炭 要强,防毒面
具里的滤毒罐 就是利用活性 炭来吸附毒气
滤毒罐 的。
16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和活性炭都是由石墨的 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
17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2、石墨
是一种深灰色的
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
的细鳞片状固体。
石墨很软,熔点 高、有滑腻感。在纸 上画过能留下深灰色 的痕迹。
此外,石墨还具 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9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石墨中碳原子呈平面层 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作 用力小,所以石墨能导 电、且质软、有滑腻感。
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六单元 课题1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六单元 课题1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0be47c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2.png)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单质在常温不下活化泼学性质__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O2
CO2
• 2.可燃性:(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
(化2)学碳方在2C程氧+式O气2 )中不充2C分O 燃烧:________________。(均填
12.(2分)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
除去木炭粉的方法是( ) B
• A.加热混合物 •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 D.加水
13.(2分)下列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B述错误的是( )
• A.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 • B.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 • C.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 • D.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
•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
•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 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验进证行铝同粉样能的否操与作氧,化其铜目反的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 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3.(2分)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 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
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 B.具有吸附性 •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第 2 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单质在常温不下活化泼学性质_______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O2
CO2
• 2.可燃性:(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
(化2)学碳方在2C程氧+式O气2 )中不充2C分O 燃烧:________________。(均填
12.(2分)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
除去木炭粉的方法是( ) B
• A.加热混合物 •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 D.加水
13.(2分)下列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叙B述错误的是( )
• A.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可以是CO2,也可以是CO • B.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吸热反应 • C.碳和氧气的反应无论产物是什么,都是放热反应 • D.灼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
• 【结论】石墨棒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
• 【改进】把石墨棒换成铝粉,重复上述操作,又获成功。 那么,称取等量的铝粉并验进证行铝同粉样能的否操与作氧,化其铜目反的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如果使用复印机的“碳粉”代替石墨棒还原氧化铜, 效果更好。联想在空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燃烧,而铁粉能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
3.(2分)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 “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 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
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A.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 B.具有吸附性 •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作业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ae1a0c3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0.png)
(2)反应完成后,把被加热的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可以看到有_亮__红__色 的铜,这是由于_木__炭__有__还__原__性__,__能__与__氧__化__铜__反__应__,__生__成__金__属__铜___。
(3)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_使__酒__精__灯__的__火__焰__集__中__,__使__被__加__热__ _部__位__的__温__度__更__高__。 (4)实验结束时,应先_把__导__气__管__从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中__移__出___,再撤掉_酒__精__灯__。
(1)木炭还原氧化铜
①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_红__色__,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_变__浑__浊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C_+__2_C_u__O_=。高==温== 2Cu+CO2↑ (2)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_+__C__O_2_=_高=_=_温=_=__2_C__O__。 (3)应用:用于冶金工业。如焦炭能使氧化铁还原为铁,化学方程式为 _3_C__+__2_F_e_2_O_3_=高_=_=温_=_=__4_F_e_+__3_C__O_2_↑__。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_氧___被夺去的反应。
5.(上海中考)化学反应C+H2O=高==温== H2+CO中的还原剂是( A) A.C B.H2O C.H2 D.CO
6.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反应开始后,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
_________
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学反__应__方__程__式_,是说_C_明+__反2_C_应_u_中O_=_有高_=_=_温__=__=____2__C__u__+___生C__成O_2_,↑__被。加热的试管中发生的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38a92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4.png)
解析 AB段电热丝放热,使容器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变大, 此时炭粉没有燃烧。CD段炭粉燃烧放热,使气体迅速膨胀, 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消耗氧分子 和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1,压强基本不变;生成一 氧化碳的过程中,消耗氧分子和生成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 为1∶2,压强增大;由图2可知,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后容器内 压强为原来的1.4倍,即反应后的气体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的混合物。燃烧结束后,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减小。
9.(创新装置)(2024上海杨浦期末,29,★☆☆)兴趣小组的同学 在进行炭粉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实验中可能会产生 有毒的一氧化碳且易发生爆炸,实验结束后若未及时撤出导 管,澄清石灰水会倒吸,于是改进实验装置如下:
(1)接通电源前,打开旋塞,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
。(填具体措施)
解析 (1)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 为铜。(4)原因一: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一氧化 碳;原因二: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反应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
学反应,产生了CO。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C+CuO Cu+CO↑(或C+CO2 2CO)
。
(5)此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应该如何改进? 在末端导管口放一
盏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2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2023辽宁铁岭中考)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ea20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5.png)
4.已知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2CuO 高温 2Cu+CO2↑,其中碳在该反应中作 为( A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助燃剂 D.催化剂
探究新知 碳与氧气的反应
条件
氧气充足, 燃烧充分 氧气不足, 燃烧不充分
文字表达式
木炭+氧气
点燃Leabharlann 二氧化碳木炭+氧气
点燃
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相同质量的碳,充分燃烧比不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充分 燃烧不仅产生 一氧化碳,危及健康,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燃料。
探究新知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点燃
充分燃烧 C+O2
CO2
点燃
取暖
学
燃烧不充分 2C+O2 2CO
性
质
高温
2Fe2O3+3C
4Fe+3CO
↑
2
高炉炼铁
高温,还原性
高温
2CuO+C
2Cu+CO
↑
2
课堂练习
1.(2023·辽宁营口)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按规定应使
用碳素墨水(用炭黑等制成)。说明单质碳具有的性质是
( D)
A.难溶于水
2Cu+CO
↑
2
(2)焦炭在高温时使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还原为铁:
高温
2Fe2O3+3C
4Fe+3CO
↑
2
高温
Fe3O4+2C
3Fe+2CO
↑
2
高温
(3)在高温条件下,碳使 CO2 还原为 CO : CO2+C 2CO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课件)6.课题1 第2课时 碳的化学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课件)6.课题1 第2课时 碳的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1dbbade250e2524de5187ed8.png)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2CuO+C 高温2Cu+CO2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2CuO+C 高温2Cu+CO2
氧化铜失去 氧变成 铜, 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 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作还原反应。 在上述反应里:
碳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 氧化铜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随堂训练
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C
事实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B 石墨能够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C 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D 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解释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石墨能够导电 焦炭具有氧化性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重点) 2.认识还原反应。(难点)
讲授新课
碳的化学性质
观察与思考
问题1: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 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古字画能长久保存而 不变色。
思考:在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如何呢?
九年级化学(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问题1:古代名画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而依然色泽鲜艳不褪色, 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问题2:铁路上的枕木和农田里的电线杆表面都被烧焦碳化,你知 道发生了哪些反应吗?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2 碳的化学性质授课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2 碳的化学性质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9ae5fa0116c175f0e48f0.png)
(来自教材)
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刚__开__始__排__出__的__是__试__管__中__的__空__ _气__,__而__不__是__生__成__的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___。
知3-讲
(3)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①中的现象为_黑__色__固__体
___变__成__红__色_,说明有____铜生成,②中的现象为 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说明有_二__氧__化__碳____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烧死蛀虫
D
B.使木杆变硬
C.烘干木材
D.使表面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知识点 2 碳的可燃性
知2-讲
问题
回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白光,放出热 量, 生成一种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
知2-导
归纳
知2-导
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问 题(二)
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问 题(三)
木炭把氧化铜还原成铜,说明木炭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归纳
知3-导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CuO+C=高=温 =
2Cu+CO2↑
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这种含氧化合物里
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生产和应用:
知1-练
1 【中考·衡阳】在书写档案文书时,最好使用( C )
A.铅笔
B.纯蓝墨水笔
C.碳素墨水笔 D.圆珠笔
知1-练
2 用墨书写的字,虽年久仍不变色,这是因为墨中的
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 B )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6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6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1f4ab1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6.png)
5.下列各反应中,碳不是作为还原剂的是( B ) 高温
A.CO2+C=====2CO 点燃
B.2Mg+CO2=====2MgO+C 高温
C.C+H2O=====H2+CO 高温
D.3C+2Fe2O3=====4Fe+3CO2↑ 6.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的方法是( C ) A.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B.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入水后过滤
8.如图所示变化:
(1)写出化学式: A. C和CuO D. CuO ;E.
;B. Cu ;C. CO2 ; CO ;
(2)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2CuO=高==温==2Cu+CO2↑ ;
△
② 2Cu+O2=====2CuO
;
高温
③ C+CO2=====2CO
。
9.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8时20分22.4.1308:20April 13, 2022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8时20分36秒08:20:3613 April 2022
7.“文房四宝”中的湖笔、徽墨、宣纸、歙砚是我国享誉中外的文化瑰宝。 徽墨是由松枝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烟炱加工制成的,用其写字作画永不变色。 (1)徽墨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C ;用其写字作画永不变色的原因是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2)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碳元素,可以采用的实验 方法是 将一小片宣纸条点燃,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发 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其中含有碳元素。
6-01-2 单质碳的性质(PPT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
![6-01-2 单质碳的性质(PPT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5409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a.png)
(2)若A和C是同一种物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
对点训练
题型五:碳的性质综合
知识导图 知识导航
下课 ~ 记得复习和做作业 ~
➢ 为什么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致 使试管破裂
➢ 试管里的粉末为什么要冷却后再倒出?
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成氧化铜
知识精讲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这类反应叫还原反应 将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夺去的性质,叫还原性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点都掌握了吗?来做几道题检测下~
对点训练
题型一:碳的稳定性
【例1】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 的含碳单质
A.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可燃性
A
对点训练
题型二:碳的可燃性
【例2】如图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 “碳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片是一种混合物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的产物是CO
三、碳的还原性 1.碳还原氧化铜 2.碳还原氧化铁 3.碳还原二氧化碳
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可以生 成相对应的金属和二氧化碳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
高温
3C + 2Fe2O3 ==== 4Fe + 3CO2 ↑
高温
C + CO2 ==== 2CO
注意反应条件、气体符号、配平
C
对点训练
题型五:碳的性质综合
知识导图 知识导航
下课 ~ 记得复习和做作业 ~
➢ 为什么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致 使试管破裂
➢ 试管里的粉末为什么要冷却后再倒出?
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成氧化铜
知识精讲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这类反应叫还原反应 将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夺去的性质,叫还原性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知识点都掌握了吗?来做几道题检测下~
对点训练
题型一:碳的稳定性
【例1】我国古代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常温下墨汁中 的含碳单质
A.化学性质稳定
B.具有氧化性
C.具有还原性
D.具有可燃性
A
对点训练
题型二:碳的可燃性
【例2】如图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 “碳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片是一种混合物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的产物是CO
三、碳的还原性 1.碳还原氧化铜 2.碳还原氧化铁 3.碳还原二氧化碳
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可以生 成相对应的金属和二氧化碳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
高温
3C + 2Fe2O3 ==== 4Fe + 3CO2 ↑
高温
C + CO2 ==== 2CO
注意反应条件、气体符号、配平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通风。
碳和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2
现象: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
----有铜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
观察这个方程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C + 2 CuO 高 温 2 Cu + CO2
象这种,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就叫做:还原反应。 例如: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单质, 我们就说它被还原了。
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原子结构 中哪部分关系最为密切?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决定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的稳定性; 高温下的活泼性。
燃烧
条件
在氧气 中充分 燃烧
燃烧不 充分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CO2(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O(O2不充足)
结论 启示
碳具有 书写方程式 可燃性, 一定要注明 条件不同,反应条件, 燃烧产物 冬天用煤取 也不相同。暖一定要注
这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 性质不活泼,碳受日光照射或与空 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的 缘故。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例如把木制的电线杆在埋 入地下前,将其表面烧焦,其 目的就是为了让电线杆不易腐 烂,可以保存久一些。
可是碳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怎么可以说它化学性质稳定呢?
是什么决定碳在常温下性质不活泼, 而在高温下性质活泼呢?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 C60
用碳笔画的古画
两幅明清时代祖先的古画(见上图)。 古画高2米,宽1米,用天然碳素粉墨画成,线条勾勒清晰。 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同类古画保存比较好的两幅.
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 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 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这是为什么呢?
3、当你取回干洗的衣服时,会嗅到残留在衣服上体 —— 四氯乙烯( C2Cl4 )
(1) 四氯乙烯中碳,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12 : 71. (2) 16.6g四氯乙烯中含氯元素的质量是: 14.2 g .
(3)香港政府拟在今年内通过新法律,要求用 装有活性炭的新型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 将有毒气体含量约降至原来的1/30,这主要是 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②还原性: 高温 2CuO + C 高温 2Fe2O3 + 3C
2Cu + CO2↑ 4Fe + 3CO2
高温
2WO3+3C
2W + 3CO2
练习
1、2002年底江苏省考古专家对“泗水王陵”进 行 保护性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在棺室外围
的土层中有厚厚的C一层一千多年前的木炭,这
表明木炭具有( )
A . 可燃性 C . 稳定性
B . 还原性 D . 吸附性
2.金刚石、石墨、C60 、 C70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 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B 、E
A .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物理性质相似 E . 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B . 化学性质相似 D . 是同一种物质 F . 都是黑色固体
C + 2 CuO 高温 2 Cu + CO2
是碳使氧化铜变成单质铜的, 我们则说碳具有还原性。
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做什么用途呢? 冶炼金属——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例如:
2Fe2O3 + 3C 高 温 4Fe + 3CO2
2WO3+ 3C 高 温 2W + 3CO2
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C + O2 点燃 CO2 (O2充足) 2C + O2 点燃 2CO (O2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