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
![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face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b.png)
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
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内陆省份,也积极参与其中,提出了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旨在推动陕西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内外贸易便利化,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
一、总体方案的背景和目标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提出,是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陕西自身发展的需要。
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二、自贸试验区的布局和功能定位陕西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了试验区的布局和功能定位。
首先,方案提出分别在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延安等五个城市设立自贸试验区,形成互相衔接、协同发展的区域布局。
其次,方案明确了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包括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
三、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旨在提升贸易通关效率和降低贸易成本。
首先,方案将加强口岸建设,提升通关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务,简化贸易手续。
其次,方案将优化进口商品监管,加快通关速度,降低企业负担。
此外,方案还将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跨境电商的繁荣。
四、金融创新的举措方案明确了金融创新的举措,旨在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首先,方案提出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设立,引入境外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业开放。
其次,方案将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监管,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此外,方案还将加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科技创新的支持方案明确了科技创新的支持措施,旨在提升陕西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首先,方案将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科技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其次,方案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方案还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六、人才引进和培养方案提出了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措施,旨在提升陕西的人才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2e8200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b.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走出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也是按照这一思路制定的,旨在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首先,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依托国际陆港。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国际陆港,西安已经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必然需要国际港口作为支撑基础设施,将西安打造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向海开放的重要门户。
其次,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将聚焦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西安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如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同时,其地理位置优越,可向西亚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输出服务。
在建设自由贸易区时,要紧紧围绕这些产业和服务领域,提高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整个经济结构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第三,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也将注重资源环境保护。
在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西安要在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珍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减少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为经济升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最后,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还需要拥抱数字化时代。
在数字经济时代,进一步拓展数字化领域的发展,将加快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数字技术和平台已经成为新消费和新产业的重要方向,西安要紧跟国际潮流,加强数字化创新和应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总之,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紧紧围绕着保护资源环境、拥抱数字化新时代等新理念,从而为西安打造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提供支撑和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81004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a.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西安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如今,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西安正努力打造国际陆港,以便更好地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宁夏贸易经济带,推动西部地区开放发展,为全球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为此,在西安市政府的领导下,西安正着力推动国际陆港建设,并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加快西安经济的发展步伐,为西安市域经济的腾飞提供更多助力。
国际陆港作为西安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将为西安的对外贸易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而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则可以为西安市域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必将为西安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西安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更加高质量的发展,为西安打造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将为西安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通过国际陆港的建设,西安可以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合作体系,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宁夏贸易经济带的优势地位,推动西安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的融合。
而通过自由贸易区的设立,西安可以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为西安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可以说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希望西安可以更加坚定地实施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为西安经济的腾飞提供更多的助力。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b6257a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8.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西安作为中国重要的中部城市,也在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并将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西安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规划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投资环境。
西安自贸试验区将秉持“制度创新引领,开放共享发展”的原则,以“核心城市+产业园区穿越园区”“一仓多租”的模式促进西安与国际贸易的联系,针对跨境贸易、物流、人员流动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措施,营造更为优良的投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国内外企业入驻。
二是市场开放与贸易便利化。
该自贸区主要以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对外贸易与品牌形象推进,实现市场开放与贸易便利化,发挥西安在中亚地区跨境贸易的中心地位,助推西安与欧亚经济联系互通,达到共赢发展的目的。
三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自贸区将突出探索"先行先试"的产业新模式,尤其是深度化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各个领域的综合集成。
积极推动企业、科研院所等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并围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打造中国自贸区内功能最为完善、创新性最强、服务最优的产业集聚区。
四是推动跨境产业合作与发展。
自贸试验区将以国际陆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依托,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强化与中亚地区经济联动,推动跨境产业合作与发展,打造西安市境内和中亚地区的物流、贸易、仓储等服务的国际流通和交换中心,为跨境贸易和跨境投资提供便利和优质服务。
总之,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加快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交流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升级,促进西安经济发展和中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陕西自贸区方案
![陕西自贸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5be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09.png)
陕西自贸区方案1. 背景介绍陕西自贸区的设立是为了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资和人才。
自贸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交流更加自由、便利,贸易壁垒更低,投资环境更加开放和透明的一种经济特区。
2. 目标与优势陕西自贸区的主要目标是吸引外资、促进贸易自由化、促进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陕西自贸区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2.1 区位优势陕西自贸区地处中国的西北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它连接着中国内陆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2.2 产业优势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
同时,陕西省还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2.3 人才优势陕西省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自贸区的设立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陕西,为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政策措施为了推动陕西自贸区的建设,陕西省政府将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吸引投资和促进贸易自由化。
这些政策措施包括:3.1 减税为了吸引外资和鼓励企业创新,陕西省将减少企业的税负。
具体措施包括降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关税等税收费率。
3.2 放宽市场准入陕西自贸区将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升营商环境。
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更加便利地在自贸区内设立企业,并享受更多的市场机会。
3.3 优化贸易便利化陕西省将进一步优化贸易便利化措施,加快物流通关速度,降低贸易壁垒。
同时提升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边境管理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4. 预期效益陕西自贸区的设立将给陕西省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经济效益陕西自贸区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资金进入陕西,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
在自贸区内,企业可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4.2 社会效益陕西自贸区的建设将带动当地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5bac75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d.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设立的对外经济开放区域,目的是通过放宽贸易限制、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吸引外商投资、促进贸易自由化、促进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一、完善政策体系:建设自由贸易区需要依靠一套优惠的政策体系。
政府应通过减税、免税、减免关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
还应加强对自由贸易区内部经济体系的监管,确保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和政策导向。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的设施。
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还需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在国际陆港建设方面,需要建设现代化的港口、海关等设施,以提升自由贸易区的进出口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优化产业布局:自由贸易区应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西安具备了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础,可以依托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吸引和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还应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
四、加强金融支持:自由贸易区需要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政府应支持自由贸易区建立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保险、结算等金融服务。
还应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避免金融风险对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五、优化营商环境: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还需要在营商环境方面下大力气,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
政府应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
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推动西安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
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金融支持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努力,西安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西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极,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论文获奖人员的决定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论文获奖人员的决定](https://img.taocdn.com/s3/m/054cdd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4.png)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论文获奖人员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5.08•【字号】陕发改人事〔2019〕498号•【施行日期】2019.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论文获奖人员的决定各市发展改革委、韩城市发展改革委、杨凌示范区发展改革局,机关各处室、省能源局、委属各单位: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学习型机关建设,开阔青年干部视野,拓展思维,提高谋划发展改革能力,省发展改革委举办了2019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青年干部经济论坛。
论坛共收到论文202篇,其中委机关各处室29篇、委属单位23篇、各地市150篇。
经过评委会认真筛选,评选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优秀奖26名,优秀组织奖8个。
为树立榜样,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发广大发展改革干部学习研究、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决定对获奖者予以通报表彰。
同时号召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广大干部向获奖者学习,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担当作为,攻难关、破难题,勇创新、善作为,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有强烈的危机感,不断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创造新模式,开拓新思路,锤炼识大势、谋大策的本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系统谋划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要立足我省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用好国家中长期利好政策,善于挖掘自身优势,敢于先行先试,当好党委政府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参谋助手,为新时代陕西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化的路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1e329d050e2524de4187e0d.png)
动陕南 、 陕北区域经 济社会迅速发展 , 进而对整个西部 经济社会 可持续
发 展产 生 积 极 的 影 响 。
~
、
关 中地 区 城 市化 面 临 的 问 题 及 制 约 因素
按照权威解释 , 市化就其 最一般 的含义 上讲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是随 着经济 的发 展, 乡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地在空 间上积聚 , 逐渐 向城
陕 西关中 城市化的 地区 路径选择
●王 兆字
促 进 城 市 发 展 的 推 力 微 弱 , 而 城 市 化 的 动 力 主 要 来 自城 市 自身 发 展 因
业处于起 步阶段 、 投融 资体制 改革 滞后 等。加 快 关 中地 区城 市化 的 步 伐 . 须 优 化 城 市 布 局 、 必 城 市化 与 工 业 化 互 动 发 展 、 筹 城 乡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 力 搞 好 城 市 经 统 着 营 、 新城 市投 融 资 方 式 等 。 创 关 键 词 : 西 关 中地 区 城 市化 路 径 选 择 陕 中 图分 类 号 :2 0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4—4 1 (0 60 10 9 4 2 0 )8—2 7—0 5 2 关 中地区位 于陕西腹部 , 沿渭河 和陇海 铁路线 , 是我 国农业文 明的 发祥地 , 目前已形成 了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带 , 成为陕西 重要的加工 工 业基地 , 全省具有 影 响的大企 业基本 上集 中于此 , 固定资产 占全 省 的 8 %以上 , 2 又云集 了全省 8 %的高等院校和 7 %的科研院所 , 7 8 以文物古 迹为特点的旅游资源亦特别丰富。由于陇海铁 路的牵动 和近几年城市 建设的加快 , 中地 区除西安外 , 关 还兴起 了宝鸡 、 阳、 咸 渭南 、 川等城 铜 市和蔡家坡 、 韩城 、 潼关 、 阴等一批 工业城镇 , 华 形成基 础设施 良好 、 经 济实力颇为雄厚 的工业带 和城市群 , 在全省经 济社会 发展 中起 着带动 东西 、 辐射南北的重要作用 。根据发展经济学 、 区域 经济学 和城 市经济 学理论 , 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投资 方向主要集 中在交 通、 通讯 、 能源 、 水利 、 生态环境 、 大城市 、 中心 城市 的原 则 , 笔者 认为 , 陕西 应将 已经具 备工业 化和城市化条件的 、 在全省具有 明显 比较 优势的关 中地 区, 作为 个城市带和经济带进行整体规划 , 加快城 市化 的步伐 , 合理运 用政府 力量和市场机制 , 充分吸纳 国内外资源对其进行 开发和建设 , 陕西经 使 济发展最先在关 中地区产生 聚集效应 , 形成增长极 和增长 中心 , 而带 从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feba8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8.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在加快推进国际陆港建设,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近年来,西安正着力打造自由贸易区,通过依托国际陆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将探讨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一、西安国际陆港建设的背景与意义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一直扮演着连接中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西安因而成为了国际陆港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
国际陆港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西安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对外开放程度。
国际陆港的建设也将为西安本地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二、西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与目标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而实施的贸易区域。
在国际陆港之上建设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的集聚,构建更加便捷的贸易环境,推动外贸的质量和效益提升。
西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外贸发展力度,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西安的国际竞争力。
三、西安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推进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我们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完善政策法规,搭建贸易便利化平台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在引进和利用涉外标准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还需扩大国际贸易便利通关,协调推进国际陆港口岸周边区域的产业和物流配套设施建设。
2. 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和资金进入自由贸易区,可以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税收优惠、外汇便利、减免行政审批等手段,简化投资程序,引导国内外贸易企业升级技改,对于经济受困企业给予在贸易方式上的帮扶。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群发展分析【精选资料】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群发展分析【精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af493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9.png)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群发展分析一、陕西关中城市群发展现状1.关中地区概况关中地区位于陕西中部,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相距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9%。
这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2/3,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地区省属城市五个,即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等;陕西省七个主要城市,关中就占了五个。
并有西安、杨凌、宝鸡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咸阳、渭南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县级市3个,县城35个,市辖区1个,镇408个,456个乡。
关中地区人口占全省53%,集中了全省80%的工业固定资产和科技力量。
2.城市(镇)分布情况关中地区城市城镇主要分布在东西长南北窄的平原带上,即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真正成带状分布(见下图):关中城市带主要存在三个相对密集的城市(镇)区域,即存在三个中心,中有陕西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及咸阳,西有宝鸡,东有渭南,两者东西呼应,与西安、咸阳共同形成关中城市带。
宝鸡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宝鸡政府讲,新城区、老城区也将合并为一处,形成关中西部的小城市群落。
渭南现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华阴、潼关、阎良、韩城等可形成关中东部的小城市群。
最为明显也最为重要的是以西安—咸阳为中心的关中中部城市群落。
西安、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集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及现代管理人才,在现代工业和电子信息技术方面优势明显,加上杨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科技研究,况且三者在地理位置上亦十分邻近,交通方便,联系密切,从而成为陕西最大的城市密集区域,也是陕西最大的科技人才汇集区。
3.关中城市群的交通、区位情况关中城市群地处八百里秦川,自古就是物产丰富之地,是陕西的粮仓,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便利,交通发达。
省会西安是关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是陕西最大的城市,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上中国段内最大的中心城市,一直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城市之一。
目前已经成为区域性的科技中心,成为我国北方中西部结合带最大的商品流通和物资集散中心。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41361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f.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西安正在积极探索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以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对外开放,加快西安的国际化进程。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发展规划和前景展望三个方面探讨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一、政策背景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是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提出和推动的。
自201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区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这些文件为各地开展自由贸易区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引,也为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二、发展规划1. 加快国际陆港建设。
国际陆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和基础设施,也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国际陆港的建设对于推动西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2. 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
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在于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和人才。
西安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办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对外贸易自由化水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商品流通进入。
3. 加速产业升级。
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将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增强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推动金融创新。
建设自由贸易区还需要推动金融创新,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5. 强化监管体制。
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一套健全的监管体制和规章制度,以保障自由贸易区内企业和市场的规范运作。
西安将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体制,加强监管力度,杜绝违规操作,确保自由贸易区的稳定和有序运行。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40da1524693daef5ff73d4d.png)
2019年6月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李正琦(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 要]在西安建设自由贸易区是2013年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而做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
西安是“一带一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由于西安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现状,从基础条件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选择西安作为西北地区自由贸易区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西安建设自由贸易区的优势条件,然后对西安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规划战略进行了研究,主要表现在对西安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陆港物流发展水平而完成对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西安;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6-0031-021 西安规划自由贸易区的国际陆港条件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宏伟战略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发展,国家政府及党中央以求通过“一带一路”政策进一步加强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国家规划的自由贸易区最先建立于上海,紧接着国务院批准的广东,天津,福建三个沿海地区作为了自由贸易区的实验区,我国陆地上建立的四大远海自由贸易区实现了党中央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建设。
而西安作为“一带”发展的核心城市,在中国处于重要的位置,是贯穿中国经济南北东西发展的重要枢纽区域,因此加强西安自由贸易区的规划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而我们在发展规划自由贸易区时国际商贸物流是否能够形成,对于自由贸易区的规划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西安这座城市在规划自由贸易区时从国际陆港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1 西安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中部经济和西部经济区域的结合部,因此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西安作为经济交通枢纽。
此外西安也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华南,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该地区在覆盖西北的基础之上覆盖川,渝,鄂,豫,晋甚至内蒙古西北等中国大部分疆域,因此在地理位置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地理优势。
构建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
![构建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https://img.taocdn.com/s3/m/fe6da765b84ae45c3b358c81.png)
(一)陕西城市发展现状。 西部地区发展落后,城市化程度比较低,中心城市数量偏少。 目前陕西虽然完成了市管县体制改革,但基本上走的是地改市的 路子,行政区划未做大的调整,因而出现了原来的省辖市西安、铜 川所带县的数量偏少,其中心城市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二)加强西安的中心地位。 目前国家规划的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大通道在陕西段布局最 密集,以省会西安为中心呈八方辐射装。按照国家规划,使西安 成为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 重要集散地。 (三)健全关中城市体系。 要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使西安真正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 的心脏,使宝鸡成为陕甘川毗邻区的中心城市,使铜川成为渭北 的中心城市,使商洛成为东秦岭地区的中心城市,使渭南成为关 中东部的中心城市。□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市群,对周边城市乃至西部地区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和
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群 主成分分析 辐射效应
中图 分 类号:F2 93.3
文献标识:A
一、西安与其他 9 个市区比较
本文选取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和 9 个设区市:铜川、宝鸡、咸 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和商洛作为研究对象。
(一)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 本文共选择 20 个指标,组成 4 个层次。 第 1 层次: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其中人均指标有:X 1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X2 为人均可支配收入;X 3 为人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元);X 4 为人均财政收入(元);而总 量指标反映经济规模的有:X5 为工业总产值(亿元);X6 为批发零 售贸易总额(亿元);X7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第 2 层次: 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指标。X8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X9 为在 岗职工人均工资(元);X10 每万人高等教育学生数;X11 每百人 拥有公共藏书图书量(册);X12 人均教育支出;第3层次:反映经 济发展活力的指标。X 13 为百人拥有电话数(部);X 14 为公路 客运量(万人次);X 15 为公路货运量(万t);X1 6 为电信业务 收入(万元);第4层次: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指标。X1 7 为人均 拥有道路道路面积(m 2);X1 8 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辆); X1 9 为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床);X20 人均用电量(千瓦时)。 (二)统计分析。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 对 10 省市 20 项指标反映 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主成分分析。SPSS 会得到不同因子的得分 系数,通过各主成分的载荷计算,我们即可用这 4 个主成分反映 原指标,这 4 个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F1 =0.06 7X1+0.079X 2+0 .06 4X3+0.0 83X 4+0.081 X5+0. 072 X6+0.0 79X7+0.065X 8+0.0 70 X9 +0 .074 X10+0.066 X11 +0.038 X1 2+0.067X 13+0.071 X1+0. 066 X15+0.07 2X16-0 .0 34X1 7+0.062X1 8+0.043 X19+0.051 X20 其它 3 个可以类似写出。 再利用这 4个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将它们加权合成构 建陕西 10 城市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模型:V=(56.32F1+18.33F 2 + 8.34F3 + 6.90F4)/89.88 (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最后得出西安分值为 1.70,排名第一;但是排名第二的宝鸡 仅 0.51 分,咸阳也只是 0.18 分。明显可以将陕西城市分为三个 级别:一级城市:西安;二级城市:宝鸡、咸阳;第三类:渭南、延安、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1f88e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e.png)
探究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西安国际陆港的开放,西安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西安的经济发展,西安市政府已经提出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市政府决定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一种特殊经济区域,它以特殊的税收政策、贸易政策、金融政策等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
西安市政府希望通过建设自由贸易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推动西安的经济发展。
西安市政府的自由贸易区规划包括了5个区域,分别是国际陆港自由贸易区、空港综合保税区、西咸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些区域涉及了物流、航空、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将会为西安的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支撑。
国际陆港自由贸易区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域,将会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投资。
依托国际陆港的自由贸易区,将会为西安和中亚地区的贸易带来巨大的便利和优惠政策。
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商和物流企业在国际陆港自由贸易区进行业务拓展和投资。
空港综合保税区和西咸新区综合保税区将会成为航空物流和西咸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空港综合保税区位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会为航空物流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更多的航空企业在此投资发展。
西咸新区综合保税区则是西安重要的新兴区域,将会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点。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会成为西安文化和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撑。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将会促进西安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则将会成为西安的科技创新基地,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在此集聚。
在西安依托国际陆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规划中,国际陆港将会成为重要的支撑。
国际陆港的开放和发展将会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带来更大的便利和优惠。
国际陆港所在的西安市,将会成为连接中亚地区和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也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05445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2.png)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3.31•【字号】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五十二号•【施行日期】2021.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由贸易试验区正文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三届〕第五十二号《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已于2021年3月31日经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3月3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2021年3月31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三章投资促进与贸易便利第四章金融服务第五章“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第六章推进西部大开发第七章服务与监管第八章法治保障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及其扩展区域(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第三条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建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自贸试验区通过先行先试,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目标。
第四条自贸试验区应当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加强与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合作,深化与西部地区协同发展。
构建关中城市群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
![构建关中城市群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27f83b43323968011c92d9.png)
道线 , 所有的 要 市镇都有 主 F 公路相连 。同时 , 中地 区的光纤通 关 讯、 卫生通汛 、 有线通讯和 移动通讯 等通 讯技 术先进 , 叶 同定电话 和 其 I 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远远高于陕西 其他地 区。这些 都使得 中心城市 的区 域经济辐射 功能 , 特别是第 三产业 对整 个区域 的经济 服 务职 能和经 济 带动作用都获得 r 更大的发 展空 间。 为关 中城 市之间 的经济联 系奠定 r良好的基础。 3高等教 育发达 . . 技术 力量雄 厚。陕 西是我 国高校 和科研 院所 的 云集之地, 并且基 本上 聚集在 以西安为 中心 的关 中地区 这 集 中 r , 近9 万名科学 家和工 程师,5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02个科研 院所和 8 17 5 个高等院校, 个国家级星火技术 密集区和 l 个 省级星 火技术密集 3 3 3 区, 民营企业 70 50多家。近两 年来 。 每年有 2 ̄l ( 多项科技 成 果问世 。 1 平均每万名 职工 中拥 有 自 科学技术人员 12 人 , 然 2 0 大大高于全 国 14 04 人的平均 水平 , 全国第 三位 。关 中地区 已建成 的高新技 术 产业开 发 居 ( 示范) 区主要 有: 国家级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 ( 范) 3 : 安高新技 示 Ⅸ 个 西 术产业开发 区 、 凌农业科技 示范区和宝鸡高新技 术产业 开发区 ; 杨 省级 高新技 术开发 区 4个: 阳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Ⅸ 、 南高新技 术产 业开 成 渭 发区 ' i 铜J 高新技术 产业开 发 区和华阴 高新技 术产业 开发 区。已建成 I 的大学产业 园共有 3 : 个 西安交通大学产业 同 、 西北 l 大学 产业园和 : 业 四安电子科技 大学 产业 园。 4 工业基础雄厚 、 . 门类 齐全 。关 中地 区经过“ 五” 二五 “ 线建 一 “ 没” 以及改 革开放 以后 的建 } 形成 丁 - 殳. ・ 大批 优势 I业部 门 . 其中包 : 这 括1 三 机制造 、 器工业 、 兵 电子通讯 、 力设备 , 牟制造 、 色金属冶烁 、 电 汽 有 煤炭 、 、 化工 制药 、 纺织 、 品等各类工业企业 , 食 共计 2 .7 4 万 个. 中 8243 其 大中型骨干 企业 4 0多个。这些工业部 门的发展 为关 中地 区 日后发展 0 成为西北经济核心 奠定 了基础。特别 是西 安 . 为陕西省 的 中心 省会 作 城市 , 具有宏 大的规模 和综合性职能 。其工 业基础 最为雄厚 , 在全目的 3 个 工业行 业I, 9 f 西安就拥 有 3 个行 业 , 1 5 是我 国航空 、 夭 、 航 输变 电 没 备、 电子设 备和纺织工业 的重要基地 , 同时 药 、 食品 、 印刷等 行业 也具 有相 当规模 。 5 大城市密集 , . 城镇建设优势 。关 中地 区面积 3 0 0 90 平方 公里 , 仪 占全省 土地面积的 l %, 却聚集 了 2 l 9 但 l 5万人 口, I 集中 了全省城 镇人 口的 6 %, 2 按非农人 口统 计方法 , 关中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为 4 .%。在 61 这里分布着 大型中心城 市 l , 座 中等城 市 5 , 型 县镇 5 座 , 座 小 3 建制镇 3 1 。从全 省城市地 区分布上看 , 中地Ⅸ是陕两省 和全 国重要的工 9座 关 业基地 。 而成 为陕西 省经 济最发达 的地 隧。 从 :也是 城市最 多的地 区 , 以 西安 为中心的所有大 中城市 和大部分城 市都集 中在这一地 区。其 【西 f I 安足 陕四省 的政治经 济和义 化中心 , 交通枢纽和物 资集散地 , 具有市场
浅析提升陕西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路径
![浅析提升陕西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418fd84f5335a8103d2201f.png)
浅析提升陕西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路径作者:张慧文来源:《山西农经》 2018年第14期摘要:陕西自贸试验区通过创新海关监管制度、提升空港和陆港物流能力和推进专业化进口口岸建设等举措,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未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应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经验,通过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实行更快捷的通关,以供应链为切入点创新风险监管模式。
关键词:陕西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003-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52.8文献标志码:A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一年多来,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积极探索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空港、陆港和口岸功能的不断完善,使区内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区内对外贸易的发展。
2017年4月—2018年2月,陕西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达1983.58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3.1%,其中进口757.21亿元,占全省进口的74.3%,出口1226.37亿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2.4%。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企业在自贸试验区的落户,从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底,自贸试验区内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811户,其中外资企业164户,新增注册资本3478.05亿元,其中外资企业注册资本9.56亿美元。
1贸易便利化的内涵贸易便利化问题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发展的新热点问题。
贸易便利化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前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2003)认为贸易便利化措施实质上是旨在降低交易成本和增加过境时效性的市场准入程序的延伸。
世界海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都定义了贸易便利化,并设计了一套评价贸易便利化的指标体系。
例如世界银行定义的狭义的贸易便利化仅是指与跨境贸易相关的物流运输和海关管理。
广义的贸易便利化涵盖贸易交易发生的环境,包括贸易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产品标准、支撑贸易的基础设施,以及用于降低贸易成本的技术手段。
关中城市群进展的现状、问题及计谋
![关中城市群进展的现状、问题及计谋](https://img.taocdn.com/s3/m/5df4ba365fbfc77da369b10e.png)
“关中城市群”进展的现状、问题及计谋李钒侯远志摘要:在城市群的建设进程中存在着城市规模不合理、治理体制不顺、城市群内部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应从成立和谐沟通的政策体系和政府效劳体系、构建高效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布局、增进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和谐进展等方面加以改善。
一、关中城市群的现状分析“关中城市群”是指以西安为中心、以陇海铁路和301国道线为一线、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及星火产业为特点的产业经济体系为两带的“一线两带”的关中经济区,包括5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1个示范区、34个县和16个市辖区。
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公路主骨架正在高级化,而且所有重要市镇均有骨干公路相连。
“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规模在陕西省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6年GDP达2 亿元,占陕西省的%。
“关中城市群”的科技实力十分雄厚,在全国占有重腹地位,西安市的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在第3位,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研人员多达六、七十万。
“关中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初具规模,高新区的进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愈来愈显著(如表一、表2所示)。
二、“关中城市群”与“川渝城市群”的对照分析就整个西部而言,已形成规模的城市群有两个:“关中城市群”和“川渝城市群”。
“川渝城市群”是以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包括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雅安市、广安市、资阳市等14个地级市和渝西经济走廊等县市。
从城市品级体系来看,除成都和重庆为特大城市外,自贡、绵阳、南充为大城市,雅安、资阳为小城市,其他城市为中等城市。
重庆市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升为直辖市后其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力也在增强。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城市进展也较快,这就使得这一城市群的整体进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这两大城市群同属西部,但其进展状况、经济增加率和经济竞争力却有较明显的不同。
关中平原城市群:亚欧大陆桥贸易新枢纽
![关中平原城市群:亚欧大陆桥贸易新枢纽](https://img.taocdn.com/s3/m/216e9b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7.png)
关中平原城市群:亚欧大陆桥贸易新枢纽
侯隽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24()3
【摘要】八百里秦川,历史悠久,也创新激扬。
作为获批建设的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在古代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不仅是国内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群,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更是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关中平原城市群再获利好,迎来发展壮大、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
【总页数】3页(P43-45)
【作者】侯隽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周刊》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
【相关文献】
1.用数字经济思维构建关中平原智慧城市群竞争新优势
2.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的内部分工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为例3.技术创新、贸易开放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实证4.县域尺度下城市群交通网络的结构相似性——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5.城市群多模式交通网络结构韧性分析——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聚焦2017年第01期总第454期摘要:作为第三批获批的七大自由贸易区之一,陕西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陕西自由贸易区建设成为当前陕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与层次的主要任务。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研究发展趋势,对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进行阐释,并对沪闽粤津自贸区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建设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路径选择“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积极主动地构建以西安为中心,涵盖和辐射周边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城市的自由贸易区,成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必然要求。
2016年8月底,G20杭州峰会开幕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三批自贸区的获批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格局,陕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上海自由贸易区两个方面。
如卫玲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超越地理空间的内涵识别及其当代解读》;丁晓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与可行性分析——兼谈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高志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与周边国家能源与贸易互联互通研究构想》;胡鞍钢等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途径》;郭爱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等“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及著述颇具代表性。
国内学者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主要围绕上海、福建、广东、天津自由贸易区展开。
黄先海认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战略意义重大,是开放倒逼改革的重大举措。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开放促进国内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倒逼经济体制改革。
二是以开放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简化审批程序,倒逼监管体制改革。
三是以开放促进行政精简化,倒逼行政体制改革。
单玉丽针对福建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福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福建自贸区应以发展对台关系为着力点;明确不同片区的功能定位;注重闽粤经济融合;积极发展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合作模式。
梁少毅认为,广东自贸区应根据建设总体方案,立足粤港澳合作,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依托珠三角、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建设“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蒋宏钰进行了天津自贸区的定位分析,提出天津自贸区与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的关系、天津自贸区的发展优势、天津自贸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对天津自贸区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建议:在战略布局上坚持全局化视野、在政府监管上进行创新化探索、在法律上尊重国际惯例。
2.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类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热点问题研究上。
如对于转口集散型、贸工结合型、出口加工型、保税仓储型等类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美国学者Mostrous 等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合组织等要素引入学术研究中,如The silk road to riches :How you can profit by investing in Asia New found prosperity ;Kathleen Collins 的Thelimits of cooperation:central Asia ,Afghani⁃stan,and the new silk road ;Dezan 的China ’s neighbors:Who is influencing china andwho china is influencing in the new emerg⁃ing asia 等文章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3.研究发展趋势陕西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带,关中城市群又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引擎及对外开放的窗口。
相关研究表明,研究的发展趋势将围绕以西安市作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展开。
建立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对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及丝路经济带建设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宏观及微观意义。
本文将围绕西安自由贸易区及周边城市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城市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展开。
二、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不仅是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国家的贸易需要,也是我国国内、东西部之间产业发展的需要,其中信息流、贸易流、物流、资金流4条供应链起到连接作用。
本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可以实现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有效对接,本文力求通过研究提升陕西省对外开放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陈卫峰DOI:10.16653/ki.32-1034/f.2017.01.009--21城市聚焦2017年第01期总第454期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创新机制与合作发展模式,提升陕西省关中城市群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等关中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可对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三、国内其他自由贸易区研究现状1.上海自贸区研究现状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王道军认为,上海自贸区有三个方面的大胆创新:一是用制度创新代替政策优惠。
二是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三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作为中国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水平的试验田,自贸区并不单纯注重企业集聚,而是注重改革集聚。
夏善晨认为,管理构架必须创新先行,发展规划必须认真执行;应准确定位经营主体,避免无序投机开发;避免用保税区的理念建设自贸区;不能以自贸区作为单独关税区的国际地位等。
2.津闽粤自贸区研究现状作为第二批获批的自贸区,近两年津闽粤自贸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展开。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邵长青认为,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天津自贸区应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应实施自贸区战略,与上海自贸区有效对接,拓展对内陆腹地的辐射范围,构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贸易与物流网络;借助自贸区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李扬认为,建设福建自贸区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深化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融合,有效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应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创新。
林晓伟认为,福建自贸区作为对台交流地区,自贸区发展势头良好,但区域发展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与福建自贸区的对接及联动效应没有充分利用。
福建自贸区区位优势突出,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与台湾互补性较强。
蔡春林对广东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与主要任务进行了分析,提出自贸区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高地而不是政策洼地;深港澳全面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应共同面对全球竞争;应充分利用自贸区机遇实现经济二次起飞。
四、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1.围绕“丝路经济带”建设,大力提升西安对外开放水平西安拥有区位优势,地处中国版图中心位置。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西安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加强对外联系,为建设陕西关中城市群自贸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大量专业化国际化人才,西安高校及科研院所数量众多,人才数量及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
西安产业基础雄厚,五大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关产业形成有效的补充,可以做到产业互融。
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将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有效提升西安开放水平,为关中城市圈自贸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
2.关中城市群自贸区建设的路径选择关中城市群自贸区建设应根据陕西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结合国家赋予陕西建设内陆对外开放高地及向西开放最前沿的地位,有效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作为节点位置的陕西应利用好国家政策,学习借鉴上海、闽粤津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及做法,结合陕西实际,充分利用关中城市群五大中心城市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包括杨凌的比较优势,与同属“西三角区域”、同时获批的重庆、四川自贸区加强联系,主动配合,加快与世界接轨。
陕西建设自贸区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继续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继续推进金融制度改革。
建设自由贸易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要建设陕西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应专注于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自贸区理念,建设自贸区需要按照要求改造政府职能。
政府应是效能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要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同时,陕西省应效仿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地,加强自身的改革和流程再造,优化对市场和企业的服务。
在政府监管上进行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向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以行政审批为主的行政管理方式。
可以根据自贸区发展目的,对自贸区内通盘监管,使各个要素自由快速流动。
积极构筑服务平台,构建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1]黄先海.上海自贸区:战略意义及浙江的机遇[J].浙江经济,2013(10).[2]林晓伟.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J].中国经贸,2015(1).[3]蒋宏钰.天津自贸易建设的定位分析与路径构想[J].天津经济,2015(5).[4]邵长青.沪闽粤自贸区建设特色及天津自贸区发展策略[J].港口经济,2015(5).[5]蔡春林.广东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建议[J].中国经贸,2016(1).[6]李扬.福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与发展方向[J].时代金融,2016(2).[7]陈卫峰.陕西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陕西构建关中城市群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JK2141)](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