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选修4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共83张PPT)
![化学选修4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共8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f7ceb5f111f18583d05ad4.png)
例1、正误判断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 的反应热( )
常数表达式为Kp= pNp22N·pH33H 2。
三、化学反应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调控作用
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定 (1)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
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的含义 ①熵的含义
熵是衡量一个体系
的物理量。用符号 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
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
mA(g)+nB(g) ⇌ pC(g)+qD(g)
c始/mol·L-1 a
b
c转/mol·L-1 mx
nx
c平/mol·L-1 a-mx b-nx
0
0
px qx
px qx
K=a-mpxxpm··qbx-q nxn
Hale Waihona Puke 2、明确三个量的关系 (1)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2)关系 ①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思考: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有何关系?
H2(g ) + I2(g) ⇌2HI(g),根据平衡时的数据分析出中的规律。
序
起始时浓度mol/L
号
c0 (H2)
c0(I2)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f6ab85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c.png)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1)含义:在确定条件下,不用借助于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2.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能量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向最低能量状态进行的倾向,科学家提出用焓变(能量改变)来推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焓判据(能量判据)。
2.熵判据(1)熵: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
熵值越大,混乱程度越大。
符号为S。
单位:J·mol-1·K -1。
(2)熵值大小的比较: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大小为S(g)>S(l)>S(s)。
(3)熵增原理:在与外界隔绝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熵变(符号ΔS)大于零。
(4)熵判据:用熵变来推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复合判据过程的自发性只能用于推断过程的方向,不能确定过程是否确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综合考虑焓判据和熵判据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全部的过程,只依据一个方面来推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全面的。
学问点一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自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水在室温下结冰答案 D解析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向低处流、自然气的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冰在室温下溶化,都是自发过程,其逆过程都是非自发过程。
2.试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全部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全部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D.焓变是确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惟一判据答案 C解析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但并不是全部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既然说“多数”,必定存在特例,所以只能说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f50e3c76eeaeaad1f330f2.png)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内容。
这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2.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考虑,教材回避了熵判据、焓判据的理论推导,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了解自发反应的概念、了解熵判据、焓判据,并简单的应用他们来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3.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反应方向判据形成科学认识,教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诱导学生得出:根据反应的焓判据、熵判据以及复合判据,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两个问题,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
为什么最后才讨论第一个问题呢?这是因为如果反应已经发生了,方向也就确定了,不再成为问题;如果反应还没有发生,需要对它是否能够发生做出判断,就需要建立有科学根据并行之有效的判据。
科学家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身能量趋于“最低”和由“有序”变为“无序”的自然现象,提出了互相关联的焓判据和熵判据,为最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设计意图]强调反应的方向不同于平衡移动的方向;强调反应有自发的与非自发的,本节课重点讨论自发反应的判断方法。
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板书)[教学活动]讲解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学生活动1]通过思考①水往低处流是自发过程;②水也可以向高处流,但是需要借助外力,属于非自发过程。
从生活常识归纳出自发过程的含义以及自发与非自发过程的区别为是否需要借助外力。
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通过思考讨论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的区别,更深刻的理解自发反应是一定条件下的自发;非自发反应除了需要达到一定的反应条件,还需要借助外力才能进行。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923129be53a580216fcfe5c.png)
首页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典例引领
UITANGJIANCE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是自发过程的一种,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 以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 3.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需持续借助人为作用才能进行的过 程。
首页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典例引领
UITANGJIANCE
情景导入
知识点拨
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以下过程均为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
①甲烷燃烧:CH4(g)+2O2(g) CO2(g)+2H2O(g) ΔH=-802.31 kJ· mol -1 ②氢气和氧气反应:2H2(g)+O2(g) 2H2O(l) ΔH=-571.6 kJ· mol-1 ③钠与水反应:2Na(s)+2H2O(l) 2NaOH(aq)+H 2(g) ΔH=-368 kJ· mol-1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
首页
X 新知导学 D答疑解惑
INZHIDAOXUE
AYIJIEHUO
S随堂检测
UITANGJIANCE
学 习 目 标 思 维 脉 络 1.了解放热反应的 自发性和某些吸热 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 和 “无 序”的对比,理解熵 的概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 熵变对化学反应方 向的影响,能用焓变 和熵变说明化学反 应的方向。
首页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e9df61e56294dd88d0d26b1e.png)
向弱转变,也能自发进行。
答案:B
【变式训练】 1.已知 CuSO4 溶液分别与 Na2CO3 溶液、Na2S 溶液的反应 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 Cu2++CO2 3 +H2O===Cu(OH)2↓+CO2↑(主要) - Cu2++CO2 3 ===CuCO3↓(次要)
(2)CuSO4+Na2S: Cu2 +S2 ===CuS↓(主要)
(2)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 较高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 例如:CaCO3(s)===CaO(s)+CO2(g); C(s,石墨)+H2O(g)===CO(g)+H2(g)。 (3)在一定条件下,一些熵减小的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 如 :高温下 , 2Al(s) + Fe2O3(s)===Al2O3(s) + 2Fe(s) ; Ba(OH)2(aq)+H2SO4(aq)===BaSO4(s)+H2O(l)。 焓变和熵变都是影响和决定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但 都不是唯一因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可 不用借助于外力 以自动进行的过程。 (2) 特 点 : ① 体 系 趋 向 于 从 ____________ 状态转变为 高能 ________ 或者________ 低能 状态(体系对外部________ 做功 释放 热量)。②在
系的熵________ 增大 ,即熵变(符号ΔS)________ 大于 零。
③熵值大小的比较: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时熵值大小为 S(g)______ S(l)____ > > S(s)。 ④熵判据: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________( 即________) 增加 熵增 的方向转变的倾向,因此可用________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熵变
选修四第2章第4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
![选修四第2章第4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8abdf02020740bf1e9bcc.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学习目标1.知道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主要特点,知道焓判据、熵判据的含义;2.会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学习重难点:能说出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
导学指导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阅读课本P25-P26,完成右边相应的内容。
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发反应: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一个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到显著程度,就称为自发反应。
思考1:“自发反应一定能自动进行,而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这句话对吗?说明理由。
二.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_______,具有_____进行的倾向,科学家提出用______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阅读课本34页,观察列出的七个热学方程式,总结用焓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的规律和局限性。
总结:能量越______越稳定,△H ____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思考3:火柴散落过程混乱度如何变化?从混乱度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2、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倾向。
因为与有序体系相比,_________“更加稳定”,科学家用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来量度这种_________的程度。
在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即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_)大于零这个原理叫做_________。
在用来判断_________时,就称为熵判据。
同一种物质,不同状态下熵值大小:气态____ 液态固态。
总结:混乱度越______越稳定,△S ____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思考4:“熵增的过程可自发进行,熵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这种说法正确吗?【结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又都不能独立地作为自发性的判据,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11
![选修4 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11](https://img.taocdn.com/s3/m/21bb9067561252d380eb6e5a.png)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识记焓和熵的概念,能够体会到化学反应方向的规律性2、通过学习教材,理解焓变与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进行的共同影响3、学会应用能量判据和熵判据分析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一)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于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过程如:水往低处流、冰在常温下自动熔化、气体分子的自由扩散、电流从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蔗糖溶于水得均一的溶液(二)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能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腐蚀、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酒精的燃烧、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需点燃,但一旦发生就能自发地进行下去)、钠与水的反应等自发的放热反应:甲烷燃烧、铁生绣、H2与O2反应、H2与Cl2反应等(三)非自发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力才能进行的反应如炽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CO与H2(四)自发的吸热过程和反应:①室温下冰的融化、硝酸盐类的溶解等都是自发的吸热过程②在25℃、101kPa时,N2O5和碳酸铵的分解都是自发的吸热过程2N2O5(g)=4NO2(g)+O2(g) △H=+56.7kJ·mol-1(只要是从分子数小的到分子数大的反应,都是自发的过程,)熵增加原理(NH4)2CO3(s)=NH4HCO3+NH3△H=+74.9kJ·mol-1(五)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自发过程如图分别装有A、B两种气体,打开活塞,则A、B会运动,使得最终两种气体均匀混合并占据这两个瓶子,此自发过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六)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的应用1、用来完成有用功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汽油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用来做功、可将氢气设计成燃料电池2、一般的,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就是非自发的。
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抽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二、判断反应进行方向的焓判据(能量判据)自发过程的体系总是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这时反应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表现为焓变△H<0,这一经验规律就是能量判据,即焓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依据的是焓变,即焓判据规律:1、对于密闭体系,在恒压和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发生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体系的焓的变化2、实验事实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C3H8的燃烧、Na在Cl2中点燃、H2与F2的反应等均是因为它们是放热反应而能自发进行,并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进行得越完全3、但是,不少吸热过程和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硝酸铵溶于水吸热、NH4HCO3(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H=+37.30kJ·mol-1还有一些吸热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在室温和较高温度下均为吸热过程的碘酸钙的分解:CaCO3(s)=CaO(s)+CO2(g) △H(298K)=+178.2kJ·mol-1△H(1200K)=+176.5kJ·mol-14、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因素只是根据焓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完全的三、判断反应进行的熵判据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作熵。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精品课件
![人教版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5a7795cfc789eb162dc81f.png)
固体溶解过 固体中相对程较序排列的粒子
溶解时自发地成为无序排列
——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_化学 反应进 行的方 向 课件
气体的扩散
熵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_化学 反应进 行的方 向 课件
引入新概念
1)熵的定义: 熵是衡量体系 混乱度 的物理量;符号 S ,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无规则排列的程度越大,体系的混乱 度 越大 ,熵值 越大 ;
1)高处的水往低处流; 2)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电流由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_化学 反应进 行的方 向 课件
自发反应
Cu和AgNO3反应 NaOH和HCl反应 Na投入H2O中 铁生锈 NaOH(aq)+HCl(aq)=NaCl(aq)+H2O(l) △H= -57.3 kJ·mol-1 Cu(s)+2AgNO3(aq)=Cu(NO3)2(aq)+2Ag (s) △H= -181.75 kJ·mol-1 2Na(s)+2H2O(l)=2NaOH(aq)+H2(g) △H= -636.1 kJ·mol-1 铁生锈:Fe(s) …… Fe2O3 (aq) △H= -790.7 kJ·mol-1
放热 熵增
自发
冰雪融化
自发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自发反应: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不借助(光、电能等)外部力
量即能进行,或具有发生的可能性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过程,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呢? 一个过程或者一个反应要自发的进行是否要符合什么条件 呢?
自然界中的自发过程
是体系熵值 增加(⊿S>0)的反应。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最新课件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e440063186bceb19e8bbf7.png)
还有一类自发过程与能量状态的高低无关
1、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2、墨水扩散; 3、食盐溶解于水; 4、火柴棒散落等。
有序
交流与讨 论
混乱
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自发过程
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可顺利自发进行
H2 O2
O2 H2
熵—在化学上用熵(符号S)来量度这种混 乱(或无序)的程度。
即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 变为无序的倾向,即熵增加(△S>0)有 利于自发进行。
上述这些反应在一定条的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你知道这些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吗?
共同特点:△H<O
即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
放热反应使体系能量降低,能量越低越 稳定,△H<O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能量(焓)判据: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 低能状态(△H<0)。
对于化学反应而言,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 因此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 系能量降低越多,反应越完全。
4Fe(OH)2(s) + O2 (g) +2H2O(l) = 4Fe(OH)3(s) △H = -444.3 kJ·mol-1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 △H = -57.3 kJ·mol-1
H2(g) + F2(g) = 2HF(g) △H = -546.6 kJ·mol-1
结论:△S >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自发反应不一定要△S > O
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一个 因素, 但不是惟一因素。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下列过程的焓变、
熵变与反应方向
焓变 熵变
①NH3(g)+ HCl(g)= NH4Cl(s)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4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20232e482fb4daa58d4b82.png)
2.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用来完成有用功:如向下
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用来做功,
锌与 CuSO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可将氢气燃烧应 设计成燃料电池等。
栏 目 链 接
3.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
泵可使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四节
栏 目 链 接
1.了解自发过程和化学反应的自发性。 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了解熵和熵变的概 念。 3.初步了解焓变和熵变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能用焓 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栏 目 链 接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要点一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 不用借助于外力 ________ 就可以自动进 行的过程。 高能 状态转变为 ________ 低能 栏 (2) 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 ________ 目 状态(体系对外部________ 做功 或者________ 释放 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 ________ 无序 的倾向,即________ 熵增 原理。
栏 目 链 接
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
例如:在室温下和较高温度下均为吸热过程的 CaCO3 的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ΔH(298 K)=+178.2 kJ· mol-1,
栏 目 链 接
增加 即________) 熵增 的方向转 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 ________( 熵变 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变的倾向,因此可用________
高一化学 人教选修4课件 第2章 第4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高一化学 人教选修4课件 第2章 第4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1c68321cf7ec4afe04a1dff8.png)
教
2KClO3=M=△n=O==22KCl+3O2↑;固+液―→气:CaCO3+ 当
学
堂
方
双
案 设
2HCl===CaCl2+H2O+CO2↑等。
基 达
计
(2)有些熵减的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例如
标
Ca(OH)2(aq)+CO2(g)===CaCO3(s)+H2O(l)
课
前
综上所述,单独使用熵判据也是不全面的。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4
教
学 目
3.复合判据:ΔG=ΔH-TΔS
课 堂 互
标 分 析
体系的自由能变化(符号为ΔG,单位为kJ/mol)综合考
动 探
究
虑了焓变和熵变对体系的影响,可用作化学反应自身进行
教 的判据,ΔG=ΔH-TΔS。
当
学
堂
方
基 达
计
标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课
前
课
自
时
主
作
导
业
学
菜单
新课标 ·化学 选修4
教
课
学
堂
目
互
标 分 析
【解析】 要使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ΔH-TΔS<0,
动 探
究
代入数据可得:-122 kJ·mol-1-T×(-0.231 kJ·mol-1·K-
教 1)<0,解得当T<528 K时,反应可自发进行,即反应仅在低 当
当
学 方
B.是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9张)-课件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9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79da9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6.png)
是 自 发 的 , 反 应 放 热 : 4Fe(OH)2(s) + 2H2O(l) + O2(g)===4Fe(OH)3(s) ΔH(298 K)=-444.3 kJ·mol-1。 (2)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例 如 : NH4HCO3(s) + CH3COOH(aq)===CO2(g) + CH3COONH4(aq)+H2O(l) ΔH(298 K)=+37.30 kJ·mol-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能够理解熵的概念与自发反应。 2.能初步利用ΔH、ΔS及ΔG来说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3.通过联系生活及自然界的普遍变化规律来理解影响反应自 发性的两个因素。
1.焓(H)是与物质的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某 一化学反应是__吸__热____反应还是__放__热____反应,由生成物与 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ΔH)决定。 2.当ΔH为“-”或ΔH<0时,为__放__热_反应,当ΔH为 “+”或ΔH>0时,为__吸__热__反应。
知识点一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 [自主学习]
自发过程
自发反应
涵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__需__借__助___ _外__力__就能自发进行的过程
在给定的一组条件下,可 以_自__发____进行到显著程 度的化学反应
特征
具有_方__向__性__,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 发的,而其逆方向在该条件下是肯定_不__能__自__发__进__行__的
举例 高山流水,自由落体运动
钢铁生锈
(1)可被用来完成有用功,如H2燃烧可设计成原电池; 应用 (2)非自发过程要想发生,必须对它做功,如通电将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四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对于自由能知识,仅限于达到知道、了解的层次即可。
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焓变、熵变的介绍,力图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的自发性;(2)、通过“有序”和“无序”的对比,引出熵的概念;(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式,构建新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焓变和熵变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确化学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熵判据难点:焓减与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很多,本节降低难度后,学生应该能掌握重点内容。
五、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填写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它们是现代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物,为了减轻大气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 + 2CO(g) = N2(g) + 2CO2(g),你能否判断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上述问题是化学反应的方向的问题。
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前三节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初步解决了后两个问题,即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问题,这节课我们来讨论反应的方向的问题。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说我们见过的自发过程教师:生活中的自发过程很多,如:水由高处往低处流,自由落体,电流由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铁器暴露于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室温下冰块会融化,……这些都是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可被利用来完成有用功。
如向下流动的水可推动机器,甲烷燃烧可在内燃机中被利用来做功,锌与CuSO4溶液的反应可被设计成原电池。
一般地,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是非自发的。
非自发的过程要想发生,则必须对它做功,如利用水泵可将水从低处流向高处,通电可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经验表明,那些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动进行的自发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体系能量趋向于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能量,由此总结而得的经验规律就是所谓的焓判据。
如水总是自发地由高处往低处流,有趋向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倾向。
学生讨论后小结: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若ΔH<0,正向反应能自发进行;若ΔH>0,正向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逆向反应能自发进行。
探究二:19世纪的化学家们曾认为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是反应热:放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则不能自发进行。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曾经学习的反应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后小结:2NH4Cl(s)+Ba(OH)2·8H2O(s)=BaCl2(s)+2NH3(g) +10H2O(l)CaCO3(s)=CaO(s)+C O2(g) △H=+178.2kJ/mol因此,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探究三:我们知道,固体硝酸铵溶于水要吸热,室温下冰块的溶解要吸热,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反应的气体通入一密闭容器中,最终会混合均匀,这些过程都是自发的,与焓变有关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过程能自发进行?教师:为解释这一类与能量无关的过程的自发性,科学家提出了另一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变为无序的倾向。
熵判椐: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变为无序的倾向。
探究四:如何理解“熵”的含义?教师:混乱度: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混乱度的增加意味着体系变得更加无序。
熵: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的状态函数。
“熵”是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创造的一个术语,他用它来表示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
如果对于我们所考虑的那个系统来说,能量完全均匀地分布,那么,这个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转换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总是从高能量向低能量转换,从有序到无序,人类利用这个过程让能量做功,同时系统的熵增加,熵是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函数。
熵增加的过程,就意味着能量耗散了,从有用的能量转化向对人类无用的能量。
[小结]:体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乱度越低,熵值就越小。
有序变为无序——熵增的过程。
探究五:熵的大小判断:(阅读课本37页后回答)(1)气态 > 液态 > 固态(2)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学与问】: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气体。
试利用上面讲的熵判据加以解释,由此你对于理论的指导作用是否有新的体会。
探究六:为什么有些熵减小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如:-10℃的液态水会自动结冰成为固态,就是熵减的过程(但它是放热的)?学生讨论后小结: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只有将两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才能准确判定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讨论总结,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反应进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全部学习了。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一章的重要知识点。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复习这一部分。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1、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自发反应:在给定条件下,能自发地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反应3、非自发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借助某种外力才能进行的反应。
二、反应方向的焓判据。
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
若ΔH<0,正向反应能自发进行;若ΔH>0,正向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而逆向反应能自发进行。
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反应方向的熵判据。
1、熵判椐: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由有序自发地变为无序的倾向。
2、混乱度: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3、熵:热力学上用来表示混乱度的状态函数。
4、的大小判断:(1)气态 > 液态 > 固态(2)与物质的量成正比5、熵增的过程就是自发过程反应熵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又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
只有将两者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才能准确判定所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十、教学反思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分四个层次就化学反应的方向进行了介绍。
第一,以学生熟悉的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为例,介绍化学反应有向能量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以生活现象为例,说明混乱度(熵)增加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一种倾向——熵判据。
第二,用实例说明单独运用上述判据中的任一种,都可能出现错误,都不是全面的。
第三,要正确的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
第四,简单介绍了自由能判据的结论性内容。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判据8分钟左右,讲解熵判据10分钟左右,学生讨论5分钟左右。
了解综合判据大约5分钟左右。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7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0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