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6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6张PPT)
统一 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_____ 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小组交流】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唐玄宗统治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唐玄宗
前期
崇尚节俭 励精图治 任用贤人 整顿吏治
后期
追求享乐 疏于理政 任人唯亲 放任贵族和官吏侵占贫 民土地
唐玄宗 统治后 期统治 腐败
• 第二级
• 第三级 2 755-763年 安 、时间: • 第四级 史 • 第五级 3、人物:安禄山、史思明 之 乱 4、结果:被唐朝平定。 5、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②
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由盛转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 第二级
• 第三级
藩镇 割据分裂的局面。 盛转衰 ,逐渐形成______ _______
【自学研讨】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严重,
人民生活困苦。 黄巢 领导下,攻入长安, 2、概况:起义军在_______ 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朱温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 3、结果:被_______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战争尤为激烈的北方地区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材料二: 全国户口数 安史之乱前 890多万 安史之乱后 190多万
材料三:战后,唐朝给安史旧将分田地,还想了一 个“奇策”——以节度使制约节度使,保留之前的节 度使,不敢对他们采取强硬措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安史之乱的影响: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二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唐朝灭亡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朱温(又叫朱全忠) • 第二级 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 • 第四级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4张PPT)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简表
朝代 (或国名)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都城
古名
汴州 洛阳 汴州 汴州 汴州
今地
河南开封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河南开封
年代
907——923 923——936 936——946 947——950 950——960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唐末的腐朽统治
①统治腐朽。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而且藩镇 之间相互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黄 巢起义后,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 致命的打击。
②苛繁沉重的赋税。统治者巧立名目,人民赋役繁 重,又遇到连年的灾荒,使农民纷纷破产,打动 了大规模的起义。
唐末农民战争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从此,唐王朝逐渐衰微了。
思考探究:怎样描述唐玄宗的功与过? 唐玄宗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
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 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
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十国”的是 ( D)
A.南唐
B.吴越
C.北汉
D.后汉
第5课 安史之乱唐朝衰亡
新课导入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甫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 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大规模 的动乱频繁发生,终于酿成了 “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向 衰落。
一、安史之乱
背景:
①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朝政日趋腐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共25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原因
安史之乱 经过 755年—763年

影响

原因
之 乱
黄巢起义 经过

结果
唐 朝
618年——907年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更迭

五代十国的
特点
更迭与分立
影响 ① ②
随堂训练
1.单光明击网2此016处年8编月2辑6日母文章版:标天宝题十四样载式,又请以
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
史海拾贝
马嵬坡兵变
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 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 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 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 士,杀死宰相杨国忠,逼着皇帝处死 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 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 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
4、结果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 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 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五代十国的特点?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后梁帝国 后唐帝国 后晋帝国 后汉帝国 后周帝国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画面描绘了南塘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静听 琵琶的情景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 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发生严重灾荒
√□杨贵妃得宠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9张PPT)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0 0 0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0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唐 玄 宗 的 昏 庸0 0 0源自追求 享乐不理 朝政
社会矛 盾尖锐
外强内干 节度使 势力膨 胀
任用 小人
安 史 之 乱
由盛 转衰 经济 崩溃 藩镇 割据 黄 巢 起 义
动 摇 唐 朝 统 治
90 7 年 朱 温 灭 唐

B.魏晋南北朝 D.五代十国
0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0
0
0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
状。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的唐朝是如何
0
走向衰落的?
0 0 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作者:杜牧 (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 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来。
0
0
0
0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唐)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0
玄宗幸蜀图
0 0
0
说一说成语“口蜜腹剑”的典故
0
奸相李林甫
0 0
0
杨国忠对大唐破坏最严重还是天宝 南诏战争失败,以及激发了安史之乱。 天宝南诏战争是杨国忠为了与安禄山争 宠而发动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战争失 败损失了二十万唐军,而且把对抗吐蕃 的盟友推到敌人那一边。但实事求是讲 ,这并未改变吐蕃与大唐之间的实力对 比;安史之乱的爆发杨国忠是直接原因 ,就是想通过描述安禄山有反心来表示 自己对李隆基的忠诚,甚至要主动创造 条件让安禄山造反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正 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2张PPT)
历史 七年级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位创造了 两个历史“奇迹”的皇帝 ——李隆基 两个奇迹: 一个是“开元盛世” 另一个是“天宝之乱” 毛泽东对唐玄宗的评价: 前半辈会做(皇帝),后半辈不会做。
2016版新教材七年级(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灭亡
相关史事
是我惹的祸吗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 ? 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 ,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 唐 玄 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 宗 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 宠 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 妃 杨 ,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玉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梁王.宣武节度使 晋王.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邺都留守
安史之乱 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 致命打击
朱温夺权 唐朝灭亡
五 代 十 国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大家都内里坐,外事 全凭老奴处置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 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 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 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 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 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 才能面见皇帝。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听谁的, 嗯?!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 你是皇帝,我要你死, 你就活不了!
2.时间:755-763年 3.叛军将领:安禄山、史思明 4.过程: 安、史: 范阳 唐玄宗: 西逃 唐肃宗:用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洛阳 潼关 长安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 《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 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共28张PPT)
(921年-959年)
河北邢台人,后周第二个皇帝,在位六年。 954年,郭威驾崩,柴荣以养子身份继位为帝。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 周 世 宗 改 革 措施 ②经济: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轻民负担; ③军事: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影响:使后周强大起来,逐渐扭转唐中期以来外重内轻现 象,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 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756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六月,叛军攻破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西逃成都。 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宁夏灵武市)即位,是为唐肃宗。尊 玄宗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的结束(763年)
757年正月,安禄山为子安庆绪所杀。 九月,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安庆绪退守安阳。
二、黄巢起义(875-884)与唐朝衰亡 肃宗 → 代宗 → 德宗 → 顺宗 ↓ 文宗 ↓ 武宗 → 宣宗 → 懿宗 → 僖宗 ← 敬宗 ← 穆宗 ← 宪宗

哀帝 ← 昭宗
二、黄巢起义(875-884)与唐朝衰亡
1、黄巢起义的原因
(1)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2)藩镇割据,战乱不休; (3)赋役繁重,灾荒连年。
剑 南 节 度 使 四 川 防 吐 蕃
陇 右 节 度 使 青 海 防 吐 蕃
河 西 节 度 使 甘 肃 防 吐 蕃
平 卢 节 度 使 辽 宁 防 契 丹
范 阳 节 度 使 北 京 防 契 丹
河 东 节 度 使 山 西 防 突 厥
朔 方 节 度 使 宁 夏 防 突 厥
北 庭 节 度 使 新 疆 镇 西 域
唐朝前期:自唐高祖李渊至唐玄宗李隆基,8帝,138年。
太宗
626-649 中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共19张PPT)

1
安史之乱
2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3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 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 原因和影响。 •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 的政治局面。
请结合《安史之乱与唐朝的 衰亡》导学案,完成【自主 学习】环节
18
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
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
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C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4.“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
分裂时期是( D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第五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 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 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 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 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 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 ,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 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 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 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 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 果是什么?
广材朝形形大料政势成人二达(紧外民 十1唐)张重处九玄阅;内在年宗读节轻水之后材度的深久期料使局火。,一势面热继“、力。之他口二膨中上有并胀。台蜜结;的、合中杨腹所央贵有学与妃剑知地之”识方兄的,的杨学探奸力国习 究相量忠与李失,林去更甫平是,衡一把,个持
“治(不阶2顾级回()天 内2答安)下部安史简成的史叛单败矛之军概”盾乱从述,,的河安只尤原北史顾其因南之循是有下乱私杨哪,的误国些攻路国忠。占线之与东。人安都。禄洛奸山阳臣之,当间又道争攻,权下加夺潼深利关了,,逼统成 了近安长史安之。乱的导火线。 材割(料据3三创()造3影安)了响史结必:之合要对乱材条社,料件会摧三,经毁和使济了所唐造统学王成治知朝极基识自大础分盛的,析而破削安衰坏弱史,;了之一国封乱蹶势建的不由集影振盛权响。转。,衰为,封各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1张PPT)

习题检测
2.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 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习题检测
3.唐玄宗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从性质上看是一场 () A. 农民战争 B. 统一战争 B. C. 兼并战争 D. 叛乱战争
习题检测
4.“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 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 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习题检测
5.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盛转衰。 它是一场农民起义, 是一场反抗统治者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残暴统治的阶级斗
争。
可 堪 回 首
习题检测
1.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 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 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背 景
(1)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 割据越来越严重。藩镇之间爆发兼并战争, 中央已经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 的灾荒,无以为生。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结果:
同时起义军首领的朱温投 降唐朝,被分为节度使,与其 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共25张PPT)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
课 后 活 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 主要原因?请在□内画√。
√ □皇帝荒废朝政 √ □杨贵妃得宠
□发生严重灾荒
√ □节度使势力膨胀
□农民负担过重
□军队战斗力薄弱
课 后 活 动:
2. 黄巢在青年时代写了一首《不第后 首诗是黄巢起义的预兆。“九月八”是 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 起义时间。 “杀”是要起义。“长安” 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 起义地点。 “黄金(巾)”是凡是支持 尽带黄金甲。 ” 他的人都戴黄巾,以免错杀自己人。
1.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 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 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 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概况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分裂割据时期,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发展, 北方诸国混战动乱,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同时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南方经济与文化地位 进一步提高。 五代十国又是转向重新统一的过渡,后周的改革为结束分裂奠定了基础。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 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 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 史思明
玄 宗 幸 蜀 图
在马嵬坡,玄宗为保军心安定,忍痛命 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玄宗入蜀。
李存勖 沙陀 洛阳 石敬瑭 沙陀 刘知远 沙陀 郭威 汉 开封 开封 开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19张ppt)

创建人 朱全忠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称帝前的身份 唐朝宣武军节度使
晋王,其父为 唐朝河东节度使 后唐河东节度使 后晋河东节度使
后汉天雄节度使
存在年代 907-923
923-936
936-947 947-950 951-960
都城 开封
洛阳
开封 开封 开封
5个朝代,8个姓氏,14个皇帝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多智计,善揣人情,解九蕃语,为 诸蕃互市牙郎。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时间:755-763年 将领:安禄山、史思明
唐玄宗:西 马嵬驿 成都 逃
唐肃宗:灵武 借助各方力量平叛 努力收复长安、洛阳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爆发 2.藩镇割据的局面
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尖锐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爆发 2.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907-960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北方:北汉
南方:吴、 南唐、吴越、 前蜀、后蜀、 楚、闽、南 汉、南平
五代为国,兴亡以兵
五代兴替表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 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 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 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2)外重内轻:藩镇节度使势力大,中央禁军弱
天 宝 时 期 的 节 镇 分 布
安禄山画像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杂种胡也。 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为突厥 巫,无子,祷轧荦山神(光明、战 斗神),应而生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19张PPT)
材料一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 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使 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 央之势。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 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节度使)“既有其土
地③,节又有度其使人权民,力又膨有胀其甲,兵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又有其财賦”。 ——《新唐书》
安史之乱
100,000
……
50,000
0
705
755
758
763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安史之乱前后全国人口统计表
——杜甫《无家别》
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掌握地方军 权、行政权、和财权。名义上属于 中央管辖,实际上不听从中央,皆 各行其是。(即:独立的小王国)
安史之乱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禄山
史思明
安史之乱的过程: (755——763年)
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 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 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玄 宗杀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得让杨贵 妃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安禄山 史思明
安史之乱的影响:
材料一: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
营州(今辽宁朝阳)人,自小随母
在突厥部族生活。开元初年,其族破
突厥人,与安禄山同乡里,
落离散,逃离突厥,从此即冒姓安氏,
受安禄山提拔,官至平卢
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
之祸④一首的 之安最一禄初。山建立兼者任,三也是地安节史度之乱使的,逐渐扩张势力。
军事。安禄山擅长于政治 而史思明擅长于军事,使 他成为安禄山重要的助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课件(共25张PPT)
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采取安抚政策,在边境和内地相继任命 了更多的节度使。这些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域内拥兵自重,最终形 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藩镇的割据性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宦官专权
高力士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 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 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 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二、黄巢起义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背 景)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 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②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无力控制 藩镇。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 无以为生。
材料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并宣 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 处斩。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相当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是唐代历 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 治,冲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3.唐朝灭亡:
(1)背景: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投降 唐朝后,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黄巢起义。朱温逐渐控制朝政 ,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2)灭亡:
黄巢
飒飒西风满园栽, 蕊寒霜冷蝶难来, 它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菊花诗》
原 土地兼并,租税苛重,战火 因 连绵
爆 875年,王仙芝,黄巢;山东、 发 河南一带
特 流动作战 点
高 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潮
失 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25张PPT)

• 第三级
3、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特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 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北方:战事不断,政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局动荡不安。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 稳定,经济在原有的 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前期和后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谈谈 对你有何启示?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藩镇割据
结 五 果
代 十 国
2. 安史之乱的过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755年,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 发动叛乱,“安史之乱”爆发。
756年,玄宗入川, 马嵬驿之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757年,安禄 山被其子所杀。
763年安史之 乱平息。
安史之乱的性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第三级
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 命影响 结果:被镇压。
唐朝灭亡的标志: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 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探究活动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是我惹的祸吗?
杨玉环
“红颜祸水”是导致唐 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吗?
2. 唐朝衰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的标志
• 第四级 • 第五级
3.知道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新课探究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安史之乱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 (共21张PPT)

根本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
直接原因:节度使势力强大,中央与地方势 力失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763年,唐朝大将李光弼、郭子仪在北方 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击败叛军。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被其子所杀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读史料:
• 第二级 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 • 第三级 • 第四级 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 第五级 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
外重内轻?
注释:所谓“内”与“外”
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关系的
一种形象描述。当中央政府软 弱而地方政府强硬的时候便是
“外重内轻”。
一、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三地节度使) “史”:史思明(安禄山部将)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 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 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 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 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黄巢出身盐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家庭,善于骑射, 粗通笔墨,少有诗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才,黄巢五岁时候 • 第二级 便可对诗,但成年 • 第三级 后却屡试不第。 • 第四级
材料一: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 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 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 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 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 萧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5张PPT)
致命 打击
黄巢起义
“五代”: 后梁、后唐、 后晋、后汉、 后周
“十国”: 吴、南唐、 吴越、前蜀、 后蜀、楚、 闽、南汉、 南平、北汉
课堂练习
1. 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
响很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
句反映的是( C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2、黄巢起义经过:
时间: 875年
领导人: 王仙芝,黄巢;
山东、河南一带
过程: 转战南北,攻入
长安,建立政权
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 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 害,对贪污犯赃的地方官吏处斩。黄巢深受民众拥 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
结果:884年,起义军虽然一度 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 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 压了起义。
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 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 ②节度使权利逐渐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 .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 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 控制藩镇,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3.性质:是一场地方节度使发动的夺取中央政权的叛乱,它 对人民来说是一场浩劫。
4.影响: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 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 区遭到浩劫。②唐朝国 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 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材料一 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烟断绝, 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
影响: 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3.唐朝灭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共42张PPT)

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
是我惹的祸吗?
《长恨歌》
(唐)白居易
天生丽质难自去,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原因 :
1)中央: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朝政黑暗腐败。
(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賦”。 ——《新唐书》 唐玄宗开元十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致 使地方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天宝年间 ,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
影响: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藩镇的割据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别以为你是当朝宰相,
你呈上来的奏折还得 让我批准呢!
高力士 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皇帝老儿,咱俩 到底谁听谁的, 嗯?!
……
影响:
2)唐朝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同学们看过电影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吗? 你知道片名出自谁的诗吗?
黄巢起义
1)时间: 875年 ~ 884年 2)地点: 河南濮阳 3)高潮: 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4)结果: 失败
爆发的原因:
①唐朝后期,,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 的灾荒,无以为生。
影响:
1)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无家别
(唐)杜甫
忆 昔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课件(25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课件(25张)

五代十国的特点: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一)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①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②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 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③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 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 趋势。
(一)黄巢起义
1、背景: ①中央: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地方: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经 无力控制藩镇。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2、经过: ①875年,王仙芝、黄巢在河南山东起义 ②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③884年,黄巢在泰山兵败自杀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 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 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 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 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 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 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 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
中央:宦官专权
地方:藩镇割据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
(一)安史之乱的背景
材料一: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 又把朝政教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 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 暗腐败。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 姿 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 口蜜腹剑李林甫 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763年
地方:藩镇割据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 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 藩镇割据的局面。
藩镇的割据性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
(1)原因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 因?请在□内画√。
□皇帝荒废朝政 √
□杨贵妃得宠 □农民负担过重
0 0 0
□发生严重灾荒
√ □节度使势力膨胀 √ □军队战斗力薄弱
0
(2)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胡人,原来位卑官小,由于他以财货贿赂奸 相李林甫和玄宗宏爱的杨贵妃,甚至于甘当杨贵妃的 干儿子。还无耻地对唐玄宗表白,他的“大肚皮里只 有一颗忠心。”取得唐玄宗对他的极度的信赖,不断 给他加官晋爵,先任平卢节度使,后来兼范阳和河东 节度使,掌握北方三镇的大权。独掌15万的兵力,拥 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 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 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 举兵叛唐。
(2)安史之乱 755年763年
(3)影响:带来灾难
安史之乱前,全国户数890万,乱后仅剩 190多万。 东周之地(指今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 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3)影响:由盛转衰
(鼎盛)
(3)影响:藩镇割据
军权、 财权、 官吏任免 权、 职位世袭 权
五代十国的更替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割据局面的 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 武将。
五代十国的更替
北方:战事不断, 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政局相 对稳定,经济在原 有的基础上有一定 的发展。
四、五代十国的更替 1.实质: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繁荣、安定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 杜甫
战乱、动荡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第5课 安史之乱与 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2.什么叫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在哪一年被平 定?
贵妃兄长杨国忠—— 身兼四十余职。他任 相期间,专权误国, 败坏朝纲。

(1)原因:各种矛盾尖锐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朝边疆官员虐待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实 行欺骗和高压政策。
(1)原因:内轻外重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 北京 新疆 甘肃 青海 山西
辽宁
宁夏
兵力对比 边镇军:49万 中央军:9万
节度使势力膨胀,地 方势力超过中央,形 成外轻内重的局面。 四川
一、安史之乱 1.原因 (1)统治腐败; (2)各种矛盾尖锐; (3)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 2.叛乱将领:安禄山、史思明 3.影响 (1)带来灾难; (2)唐朝由盛转衰; (3)造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黄巢起义的影响。
3.唐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黄巢起义
1.统治腐败 (1)宦官专权; (2)藩镇割据; (3)赋役繁重。 2.灾荒连年。
黄巢像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后,曾 发布檄(xí) 文,指斥宦官当 政,纲纪紊乱, 贿赂公行,并宣 布要“洗涤朝廷 ”,为民除害, 对贪污犯赃的地 方官吏处斩。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农民起义将领朱 温投降唐朝,被 封为节度使,与 其他藩镇联合, 镇压了黄巢起义。 907年,朱温建 立后梁,唐灭亡。
二、黄巢起义 1.原因 (1)统治腐败; (2)灾害多发。 2.领导人:黄巢。 3.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三、唐朝灭亡 1.标志:朱温建后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替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五代十国分别指的是哪些国家?
2.五代十国政局的实质是什么?政权的更替 对当时有何影响?
五代十国的更替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 朝将领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 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夺取 中央政权的战争。
(1)原因:朝政腐败·追求享乐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唐玄宗李隆基
杨贵妃
(1)原因:朝政腐败·任人唯亲
“口蜜腹剑”李林甫——大 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 才,导致纲纪紊乱,还建议 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