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限时训练:4-1氯及其化合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三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选过关练习题(苏教版):必修1 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含解析)1.在盛有碘水的试管里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观察到()A.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颜色变浅B.分层,上层颜色变浅,下层呈紫红色C.不分层,液体呈紫红色D.不分层,液体为无色2.以下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2H2O=2NaOH+H2↑B.N2H4+O2===N2+2H2OC.FeO+2HCl=FeCl2+H2OD.NO + NO2 + Na2CO3= 2NaNO2 + CO2↑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 B.Cl2C.NH4HCO3 D .SO25.泡沫灭火器内装的药液之一是NaHCO3饱和溶液,而不选用更廉价的Na2CO3饱和溶液,其原因是()①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NaHCO3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的CO2比Na2CO3多②质量相同的两种钠盐,与足量酸反应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下)的CO2③NaHCO3与酸反应生成CO2比Na2CO3快得多④NaHCO3比Na2CO3稳定,便于长期保存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l2。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实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A.①和②处B.②处C.②和③处D.②③④处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 Ca2++CO2+H2O==CaCO3↓+2H+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3- + OH-==CO32-+ H2O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A1O2-+4NH4++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溶液:HSO3-+Ba2++OH-==BaSO3↓+H2O8.有关纯碱的工业生产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索尔维制碱法中氯化钠的利用率比侯氏制碱法高B.索尔维制碱法中的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合成氨工厂C.侯氏制碱法中能提高氯化钠的利用率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铵D.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9.将固体X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热片刻,澄清石灰水变浑浊,X可能是()A.NaCl B.CaCl2C.Na2CO3D.NaHCO3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溴化银是重要感光材料,可用于人工降雨B.氯水用于漂白表现了HClO的强氧化性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D.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1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 NH3·H2O=AlO2-+4 NH4+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4H++NO3- = Fe3++NO↑+2H2O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2Cl-△ Mn2++ Cl2↑+2H2OD.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HCO3-+Ca2++OH-=CaCO3↓+H2O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KCl中混有的KI:溶于水通入过量氯气,蒸发结晶B.除去BaSO4固体中混有的BaCO3:加过量盐酸后,过滤C.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加热至恒重D.除去CuO中混有的Al2O3:加过量盐酸后,过滤14.将0.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有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液中,则溶液中H+的浓度与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下列图中的(纵坐标都表示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 )15.“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4-1氯及其化合物-2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解析
A 项,利用 MnO2 和浓盐酸制氯气,需要加热,故无法
达到实验目的;B 项,洗气装置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且 Cl2 和 HCl 都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 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 项, MnO2 不溶于水, MnCl2 能溶于水,因此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正确;D 项,加热蒸干时 MnCl2 会发生水解:MnCl2+2H2O 法制得 MnCl2· 4H2O。 答案 C Mn(OH)2+2HCl↑, 无
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互动思考】
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 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 棉网;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 MnO2 ,再向分液漏 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④检查气密性;
(
A.①比②多 B.②比①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
知识串讲
考点精练
解析
146 g HCl 的物质的量为 4 mol,87 g MnO2 的物质的量为
△ 1 mol ,由方程式: MnO2 + 4HCl( 浓 )===== MnCl2 + Cl2↑ + 2H2O 知,1 mol MnO2 可以与 4 mol HCl 反应,但是,应注意 稀盐酸与 MnO2 不反应,也就是说 1 mol MnO2 与足量浓盐酸 反应生成的 Cl2 多。 答案 B
苏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1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1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2.(2021广东珠海高三模拟)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与d,a与e在酸性情况下反应,均可以得到bB.c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是利用c的还原性强C.b的水溶液里加入CaCO3,可以增加d的产量D.e的固体可用于实验室制O2装置序号①②③④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①:发生的反应为Ag++ClO-+H2O AgCl↓+2OH-B.实验②:无色气体为O2C.实验③:还原性强弱顺序Fe2+>Cl-D.实验④:ClO-与Al3+的水解相互促进4.(2021浙江选考)关于化合物ClONO2的性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具有强氧化性B.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两种钠盐C.与盐酸作用能产生氯气D.水解生成盐酸和硝酸5.(2021江苏南通启东中学月考)自来水厂一种预防和处理Cl2泄漏的方法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2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Cl2Cl-+HClO+H+B.铁屑的作用是将FeCl3还原为FeCl2C.吸收漏氯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Cl-+2Fe3+D.铁屑耗尽时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2+、Fe3+、ClO-、Cl-6.实验室利用下面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氯气,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应先加热再逐滴加入浓盐酸B.饱和食盐水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代替C.若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不能制得氯气,说明浓盐酸的氧化性较强D.可以通过观察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判断氯气是否收集满7.从分离出粗盐后的海水(苦卤)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卷(苏教版):第六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含答案

课时作业(六)[第六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错误!1.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如果发生了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C.观察风向,顺风撤离D.用湿毛巾或蘸有纯碱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撤离2.对氯水处理或氯水与下列物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图K6-13.[2013·山西四校联考]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O)C.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HCl)4.检验氯化氢中是否含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5.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B.再通入少量氯气,Cl2+H2O HCl+HCl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Cl2)减少C.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D.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错误!6.[2012·龙岩质检]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中只存在一种电离平衡B.向氯水中通入SO2,其漂白性增强C.向饱和氯水中通入氯气,错误!减小D.向氯水中加入NaOH至中性,溶液中c(Na+)=c(Cl-)+c(ClO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图K6-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图K6-38.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K6-3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X一定为H2SO4B.Y一定为K2CO3C.Z可能是氯水D.M可能为FeSO4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B.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浓)错误!Mn2++2Cl-+Cl2↑+2H2OD.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2ClO-10.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L -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氯及其化合物 卤素【答案+详解】

氯及其化合物卤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B.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浅黄色的溴水,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1.解析:还有很多氧化剂(如HNO3、O3等)能将I-氧化为I2,A项错;碘单质的CCl4溶液显紫色,C项错;CCl4的密度比水大,应下层显橙红色,D项错。
答案:B2.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2.解析:A项,氯水中的HClO见光会分解生成氧气;C项,氯水滴入NaBr 溶液中,反应生成Br2和NaCl;D项,H2O与Na2O2反应产生O2,A、C、D三项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久置氯水中是HCl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3.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色Cl2具有还原性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 KI-淀粉溶液变蓝色Cl2具有氧化性3.解析:22色,可能是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再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而使溶液褪色,还可能是生成的HClO的漂白性使溶液褪色,B项错;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而是Cl2与H2O作用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C项错。
答案:D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和水蒸气C.用装置丙可证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D.用装置丁可以完成“喷泉”实验4.解析:A项,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故A正确;B项,应将气体先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HCl气体,再通入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故B错误;C项,由Cl2+Na2S===2NaCl+S↓可知,Cl2可以置换出S,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S,故C正确;D项,Cl2能被NaOH溶液吸收,使烧瓶内外产生压强差,从而引发喷泉现象,故D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4 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作业4 苏教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0·上海卷)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解析:烧瓶中的反应为:3Cl2+8NH3===N2+6NH4Cl,故烧瓶中出现白烟,无红棕色;该反应中NH3表现还原性。
故选B。
答案:B2.(2010·全国卷Ⅰ)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3 ∶1B.5 ∶3C.2 ∶3 D.1 ∶2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P+3Cl2===2PCl3,2P+5Cl2===2PCl5得出生成PCl3时n(P) ∶n(Cl2)=1 ∶1.5,生成PCl5时n(P) ∶n(Cl2)=1 ∶2.5,题目中n(P) ∶n(Cl2)=1 ∶1.75方法一:“十字交叉法”则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方法二:“三角法”1.5x+2.5(0.008-x)=0.014 解得:x=0.006 mol所以,PCl3为0.006 mol,PCl5为0.002 mol,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答案:A3.(2009·山东卷)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 L 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A项,Cl2中的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例如Cl2与H2O反应),故A项错误;B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D 项,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九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含解析)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分别向盛有Cl2的五个集气瓶甲、乙、丙、丁、戊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丁、戊注入的液体分别是( )①AgNO3溶液;②NaOH溶液;③水;④淀粉KI溶液;⑤NaBr溶液A.④①②⑤③B.①③④②⑤C.③②④①⑤D.②①③④⑤【解析】选D。
氯气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因此气体和溶液都是无色的,所以甲集气瓶对应②;氯气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而气体变为无色,则乙集气瓶对应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氯气溶于水即得到氯水,气体颜色变浅,而氯水显浅黄绿色,则丙集气瓶对应③;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集气瓶丁对应④;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把溴化钠氧化生成单质溴,溴水显橙黄色,则集气瓶戊对应⑤,所以答案选D。
2.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向NaHCO3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O)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HCl)【解析】选D。
A项,新制氯水中存在H+,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B项,新制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布条褪色;C项,Ag+与氯水中的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D项,因氯水中含有氧化性的HClO和Cl2,可将F氧化成F,F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
3.实验室制备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据此,从如图所示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是( )【解析】选C。
依据反应原理,制备氯气需要加热,故A、D均错误;反应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HCl和水蒸气,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氯气,因此C正确。
2016《创新设计》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用)配套课件 4-1氯及其化合物

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考点一
考点二
A.25 ℃,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A项,25 ℃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
(4)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Cl2,因为溶液中
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
考点一
考点二
【互动思考】
1.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 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 棉网;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 MnO2 ,再向分液漏 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④检查气密性;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1)Ca(ClO)2+4HCl===CaCl2+2Cl2↑+2H2O (3)①C、D 两仪器内的液面应相平;②视线
(2)a 接 e,d 接 f
与凹液面最低点应相平;③装置内气体应恢复至室温 (4)不影响 相等 (5)B 同温同压下,同量的 Cl2 和空气所排出的液体体积
考点一
考点二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考点一 考点二
解析
A 项,利用 MnO2 和浓盐酸制氯气,需要加热,故无法
达到实验目的;B 项,洗气装置气体应该是长进短出,且 Cl2 和 HCl 都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Cl2 中的 HCl, 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 项, MnO2 不溶于水, MnCl2 能溶于水,因此可以用过滤法分离,正确;D 项,加热蒸干时 MnCl2 会发生水解:MnCl2+2H2O 法制得 MnCl2· 4H2O。 答案 C Mn(OH)2+2HCl↑, 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 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分层训练 苏教版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A组专项基础达标(建议用时:30分钟)1.(2017·三明模拟)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液完全吸收D[Cl2被碱液完全吸收时不会生成I2,棉球②不变蓝。
]2.下列有关含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HClOC.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的原因是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 D.NaClO和Ca(ClO)2的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二者水解均呈碱性B[A项,NaClO为盐,为强电解质;C项,漂白粉变质是Ca(ClO)2与CO2、H2O反应生成CaCO3和HClO;D项,次氯酸盐溶液能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与酸性物质作用形成HClO。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37742084】①Cl2的性质活泼,它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Cl2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氧化性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⑤除去Cl2气体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D[①Cl2与H2混合后光照时发生爆炸;②Ca(OH)2微溶,Ca(OH)2溶液吸收的Cl2少,应用NaOH溶液;④HCl、Cl2与AgNO3反应均生成AgCl沉淀。
]4.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雾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D[A项,浓盐酸变稀后不再与MnO2反应;B项,甲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项,CuCl2为固体颗粒,形成烟,不形成雾;D项,加酸后Cl-与ClO-反应生成Cl2。
江苏省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与训练 第2章 第4.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结合实例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实例:在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的反应中Fe 2O 3是氧化剂,CO 是还原剂;C 元素被氧化,Fe 元素被还原;Fe 2O 3具有氧化性,CO 具有还原性;CO 2是氧化产物,Fe 是还原产物。
2.归纳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①特征: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②本质: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物(即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4)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生成的对应产物。
3.基于双线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升失氧、降得还,剂性一致、其他相反 深度思考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金属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3)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是还原剂( )(5)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答案 (1)× (2)× (3)× (4)× (5)√2.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④⑤;其中属于歧化反应的是②,属于归中反应的是③,属于部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③④⑤。
①2KClO 3=====MnO 2△2KC 得6e -l +3O 失6e -2↑ ②Cl 2+2NaOH===NaC 失2e -l +NaC 得2e -lO +H 2O ③6HCl(浓)+KClO 3===KC 得6e -l +3C 失6e -l 2↑+3H 2O ④4HCl(浓)+M2e -nO 2=====△MnCl 2+Cl 2↑+2H 2O ⑤Cu +4HN2e -O 3(浓)===Cu(NO 3)2+2NO 2↑+2H 2O题组一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复习精练:专题四_第2课时_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时2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B.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C.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FeCl2解析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为FeCl3,D错误。
答案 D2.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A.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存放于低温避光的地方B.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液封的棕色试剂瓶中C.碘易升华,盛放在有水的棕色广口试剂瓶中D.浓盐酸易挥发,盛装在无色密封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解析碘单质应盛放在广口瓶中,但瓶中不能加水。
答案 C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①HCl②Cl2③Ca(ClO)2④HClO⑤CO2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解析A项,浓HCl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Cl2,可直接实现HCl→Cl2的转化;B项,因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不能直接实现HClO→CO2的转化;C项,Ca(ClO)2能与H2O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可直接实现Ca(ClO)2→HClO的转化;D项,Cl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可直接实现Cl2→Ca(ClO)2的转化。
答案 B4.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①AgNO3溶液②NaOH溶液③水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解析甲中气体和溶液都无色,说明不存在氯气,是加入NaOH溶液;乙中气体无色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不存在氯气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是加入AgNO3溶液;丙中气体和溶液都呈浅黄绿色,说明存在氯气分子,是加入水。
答案 B5.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解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应用饱和食盐水,且导气管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加热过程中氯化锰水解,最终得不到所要产物,D项错误。
优化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 (4)

【优化方案】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真题集训·把脉高考)第四章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1.(2012·高考山东卷改编)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水是混合物,含有HCl、HClO两种物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选B。
氯水是混合物,含有Cl2、HCl、HClO、H2O等多种物质;B项正确;HCl是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之所以导电是因为HCl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了H+和Cl-,NaCl 为离子化合物;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标准状况下产生22.4 L H2,理论上转移2N A个电子。
2.(2012·高考上海卷)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l2>Br2>I2B 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C 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D 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l-222222弱;B项,由现象可知在此过程中有酸性物质生成,同时生成了漂白性物质;C项,在此过程中只能判断溶液不再显碱性,无法判断有无漂白性物质生成;D项,此时Fe2+被Cl2氧化为Fe3+,而Cl2被还原为Cl-,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Cl-。
3.(2014·高考江苏卷)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1)向含碘废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2SO3溶液,将废液中的I2还原为I-,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将I2还原为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苏教)一轮复习课时训练:2.1.1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专题 2 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 1 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课时训练练知能、提成绩限时测评( 时间:40 分钟)测控导航表考点易中氯水及含氯化合物2,8,912氯气的制法与性质1,4,5,6,1014综合3,711,13基础过关1.(2013 河北衡水中学调研 ) 化学物质的泄露给居民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 液氨是纯净物 , 而氯水是电解质 , 漂白粉是混淆物B. 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 是因为氯气分子拥有强氧化性C.跟着化合价的高升 , 氯的含氧酸的酸性渐渐加强D.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是因为其复原产物为O2, 对环境没有污染分析 : 氯水是混淆物 , 不属于电解质 ,A 错误 ; 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响生成的HClO拥有强氧化性 ,B 错误 ;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 是因为其复原产物为H2O,对环境没有污染 ,D错误。
2.(2014 淄博模拟 ) 以下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C )A.过度的铁在氯气中焚烧可生成氯化亚铁B.用 pH试纸测得氯水的 pH=4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 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静置后, 上层颜色变浅 , 基层颜色变橙红色D.由 Ca(ClO)2+CO2+H2O CaCO3↓+2HClO可推出 Ca(ClO)2+SO2+H2 O CaSO3↓+2HClO分析 :Fe 在 Cl 2中焚烧生成 FeCl3, 其生成物与 Fe 的量没关 ,A 项错误 ; 氯水中有漂白性的 HClO,可漂白 pH 试纸 ,B 项错误 ;NaBr 与氯水中的 Cl 2反响:2NaBr+Cl 2 2NaCl+Br2,Br 2被 CCl4萃取 , 故有上层颜色变浅 , 基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C 项正确 ;D 项中的 CaSO3会被 HClO氧化为 CaSO4, 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专题2第1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课后限时作业(苏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 L Cl2含有1.7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A项,Cl2中的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既可以作氧化剂也可以作还原剂(例如Cl2与H2O反应),故A项错误;B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D 项,没有说明在标准状况下。
【答案】C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①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②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③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MnO2+4HCl△Mn2++2Cl-+Cl2↑+2H2O④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2++2ClO-+H2O+CO2CaCO3↓+2HClO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反应①生成的HClO为弱酸,应用HClO表示;反应③中浓盐酸可全部电离,应写成H +和Cl-的形式。
【答案】B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BaCl2溶液具有酸性【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选项错误;漂白粉是利用强氧化性杀菌消毒,而明矾净水原理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杂质,B选项错误;加入BaCl2生成BaCO3沉淀,CO32-浓度变小,水解产生的c(OH-)变小,酚酞褪色,D选项错误。
【答案】C4.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 氯及其化合物题组训练过关2(含解析)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氯及其化合物仪器连接及操作注意事项1.(2020·连云港模拟)下列制取、净化Cl2、验证其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吸收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选C。
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HCl极易溶于水,食盐水可抑制氯气的溶解,U形管中一般为固体干燥剂,应选洗气瓶,故B错误;氯气与硫化钠反应生成S,可验证氯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氯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应选NaOH溶液吸收,故D错误。
2.(2020·杭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盐酸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①中缺少加热装置C.②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④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解析】选C。
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②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归纳提升】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时四提醒(1)反应物的选择: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时,反应停止,故盐酸中的HCl不可能全部参加反应。
(2)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挥发。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后,再拆卸装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用NaOH溶液吸收Cl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因为溶液中含Ca(OH)2的量少,吸收不完全。
氯气与其他含氯化合物制备的综合实验3.(2020·杭州模拟)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其漂白能力很强,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可用如下反应制取ClO2:2NaClO3+4HCl2ClO2↑+Cl2↑+2H2O+2Na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制取ClO2的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还原性,又表现出酸性B.提高吸收器中的反应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C.吸收器中除了生成NaClO2,同时还会有O2产生D.发生器中反应结束后,向其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充分吸收【解析】选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卷)《专题4第1讲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 氯及其化合物》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1讲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一)——氯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 1.知道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了解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氯水的成分、氯的重要化合物HCl、HClO、次氯酸盐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考点一氯气的制备原理1.工业生产(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实验室制备(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考点二氯气1.物理性质注意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如图所示)2.氯气的化学性质(写出反应方程式和部分反应现象,指出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1.如遇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 B.AlCl3 C.FeCl3 D.CuCl23.把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被氧化的是( )A.NaOH B.Na2SO3 C.FeBr2 D.FeSO4考点三几种含氯化合物1.次氯酸(HClO)(1)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弱酸性:比碳酸酸性____,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强氧化性:具有________性。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氯及其重要化合物课后作业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氯及其重要化合物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6分)1.(2018·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测试)某地化工厂的贮氯罐意外发生泄漏,下列关于安全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方向疏散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C.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D.处在该环境中的群众,应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答案C解析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往高处转移。
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被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燃烧反应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答案D解析A项,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B项,发生的为取代反应;C项,Cu 在Cl2中发生了燃烧反应;D项,Cl-、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Cl2。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解析Cl2的颜色为黄绿色,正因为氯水中溶解了黄绿色的Cl2,才使得氯水显示了浅黄绿色,A正确。
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B正确。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C正确。
氯水中的Cl2也能将Fe2+氧化为Fe3+,D错误。
4.(2018·太原五中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 D.③⑤答案C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爆炸,①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误,排除A、B两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可产生沉淀,④错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4-1专题集锦训练(含解析)

2014年高考领航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集锦:4-1 Word版含解析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不与酸溶液反应B.陶瓷、水泥及所有的玻璃都是硅酸盐产品C.某些非金属单质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D.硅酸盐都是难溶于水的解析:A中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O;B中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D中硅酸钠、硅酸钾等都是可溶于水的盐。
答案:C2.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硅酸钙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B.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SiO2和CO2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用NaHCO3治疗胃酸过多解析:A选项中硅酸钠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B选项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C选项中SiO2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
答案:D3.下列转化关系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Na2O2―→Na2SO4A.①和②B.③和④C.②③④ D.②③④⑤解析:①中SiO2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②中CuSO4可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和CuCl2;③中SiO2不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由SiO2一步制得H2SiO3;④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⑤中将过氧化钠加入稀硫酸中反应即可得到硫酸钠。
答案:B4.向存在大量K+、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Br-、CO2-3B.AlO-2、Na+、MnO-4C.NH+4、Na+、SO2-4D.Na+、Ag+、NO-3解析:A项,可发生反应CO2+CO2-3+H2O===2HCO-3,错。
B项,CO2可与AlO-2、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错。
D项,Cl-与Ag+可生成沉淀,错。
答案:C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预测不正确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B.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有晶体析出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D.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溶液又变浑浊解析: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继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但H2SiO3沉淀不溶解,A项错误;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生成NaHCO3,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 小,故有晶体析出,B项正确;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Ca(ClO)2 +CO2+H2O===2HClO +CaCO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C 项正确;将CO2通入Ca(OH)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沉淀消失溶液又变澄清,再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又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又变浑浊,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基础课时1氯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B.AlCl3C.FeCl3D.CuCl2解析因为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当Cl2与金属反应时,都可把金属氧化成最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而盐酸中H+的氧化能力较弱,只能把Fe氧化成Fe2+,而不能把Cu氧化。
答案 B2.把足量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都能被氧化的是()。
A.NaOH B.Na2SO3C.FeBr2D.FeSO4解析Cl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而Fe2+、Br-、SO2-3都能被Cl2氧化,故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3.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选项A,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错误;选项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正确;选项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错误;选项D,根据电解NaCl溶液时的阴极反应: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 H2,理论上需转移2N A个电子,错误。
答案 B4.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B.3517Cl、37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1.12 L Cl2含有1.7 N A个质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Cl2与H2O反应,A项错误;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项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氯气在其中的溶解度小,收集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C项正确;1.12 L氯气,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D项错误。
答案 C5.为增大氯水中c(HClO),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固体B.加入食盐固体C.加入CaCO3D.加入Na2SO3固体解析Cl 2+H2O HClO+HCl,为增大HClO的浓度,应使平衡正向移动,其中NaOH与两种酸均反应,Na2SO3会被Cl2氧化,c(Cl2)减小;加入食盐固体,增大c(Cl-),平衡会逆向移动,加入CaCO3只与HCl反应,而不与HClO 反应,因为酸性H2CO3>HClO,平衡正向移动,c(HClO)增大。
答案 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的氧化性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D.③⑤解析氯气与氢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在光照或点燃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氢氧化钙溶液浓度小,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②错,排除A、B项;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ClO具有强氧化性,久置氯水的成分是稀盐酸,无强氧化性,③正确;HCl和Cl2气体与AgNO3溶液作用均可产生沉淀,④错;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排除D项。
答案 C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Cl2)C.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HCl)解析氯水显酸性,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放出CO2气体;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与Cl2无关;氯离子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水把Fe2+氧化为Fe3+,Fe3+与SCN-作用显红色,与HCl无关。
答案BD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A中应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A中缺少加热装置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解析本题考查Cl2的制备,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
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氯化氢和氯气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中不能盛放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C9.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溶液;d.稀H2SO4;e.氯水。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2NaOH===NaI+NaIO3+H2O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解析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蓝色说明是淀粉遇碘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答案 D10.将过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 mol·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的共存体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15 molB.当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元素和被还原的氯元素之比为1∶4时,溶液中NaClO 和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C.溶液中n(Na+)∶n(Cl-)可能为7∶3D.若Cl2与NaOH的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解析A项,由于氯气过量,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根据钠元素守恒n(NaOH)=n(NaCl)+n(NaClO)+n(NaClO3)===0.03 L×10 mol·L-1=0.3 mol,根据氯元素守恒有2n(Cl2)===n(NaCl)+n(NaClO)+n(NaClO3)=0.3 mol,故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n(Cl2)=0.15 mol,正确;B项,设NaClO和NaCl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题意可知,NaCl的物质的量为4(x+y),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有x+5y=4(x+y),由此得出x∶y=1∶3,错误;C项,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和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知,当氧化产物只有NaClO时,n(Na+)∶n(Cl-)===2∶1,当氧化产物为NaClO3时,n(Na+)∶n(Cl-)===6∶5,故6∶5<n(Na+)∶n(Cl-)<2∶1,由于7∶3>2∶1,错误;D项,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03 L×10.0 mol·L-1=0.3 mol,根据C项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转移电子数为0.3 mol×12=0.15 mol,氧化产物只有NaClO3,转移电子数为0.3 mol×56=0.25 mol,则0.15<n<0.25,正确。
答案AD三、填空题11.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完成:(1)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
请设计实验证明有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对于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
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那么假设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假设盐酸或次氯酸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实验②把红色布条放到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
氯水中的氯气、稀盐酸、水均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是HClO使红色布条褪色。
答案(1)将盛满氯水的无色矿泉水瓶倒置在水槽中,光照一段时间后,瓶底有无色气体生成。
将瓶子倒转过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HClO分解生成的气体为氧气(2)提出假设:①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②HClO使红色布条褪色③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验证假设:②把红色布条伸入稀盐酸中,红色布条不褪色结论: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12.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 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完成下列问题。
(1)装置B、E的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C、D的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F中AgN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加在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填装置各部分字母),装置中应放入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1)证明制备Cl2时有H2O(g)挥发出来吸收HCl中的Cl2,防止干扰HCl检验(2)证明干燥Cl2无漂白性证明HClO有漂白性(3)证明制备Cl2时有HCl挥发出来防止F中的溶液倒吸(4)E F湿润的有色布条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Cl2是否除尽1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想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
他们使用如图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请回答:(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丙、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如下改进建议:①在乙和丙之间增加上图中的a装置,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填“有”或“无”)。